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二册(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阿难尊者自己一个人受别请,由外面回来,没有赶上僧次,就是没有被分配到某一个斋主的家里去应供。所以其日无供:这一天就没有人供养他。即时阿难,执持应器:那时候,阿难尊者即刻托着钵。“执”,就是拿着。钵,叫“应量器”,言其你吃多少,就去化斋化多少,回来就吃多少,不要太多了,这叫“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就在这个室罗筏城,顺着每一家的门口去化斋。“循”,是顺着。就是挨着门,一家一家地去托钵乞食;有的就供养多一点,有的就供养少一点,所以要去乞多几家。可是按照规矩,说是不超过七家;要是七家没有人供养的话,这一天就不要吃东西了。这是阿难尊者因为不遑僧次,所以也没有上座,也没有阿阇黎,又自己出去化斋供了。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阿难尊者去托钵乞食,心里有一种思想。想什么呢?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最初他动这一个念:“我化斋化到最后,谁给我斋、布施我,够我吃的了,那就是我最后的斋主。”“檀”,就是布施;“越”,是超越,超越生死;布施能超越生死,所以出家人叫在家做布施的人“檀越”。

【编按】以下节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八日“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

这里这个“斋主”,是供斋的,不是荤的。“斋主”是个名,就是一个普通供养荤的、素的人,都可以叫“斋主”,尤其在小乘里。不错!他们去托钵乞食,不论供养荤的、素的,都叫供养食物的人“斋主”,并不是一定吃斋、供斋菜的,才叫“斋主”。这点,我们要认识。

──“主观智能推动力”讲座至此

无问净秽:这个斋主,阿难尊者也不管他是干净、不干净,也不管他是穷、是富。刹利尊姓:“刹利”,是“刹帝利”,是印度的贵族、王族。印度的种族,分出来有贵贱的。及旃陀罗:“旃陀罗”是屠户,就是杀猪的;印度不准杀牛,都是杀猪的。这屠户,一般人就都认为他这行业是一种很没有价值、很微贱的行业,所以旃陀罗在街上走,一般人都不和他走同一条路,他要另外自己走一条路。他走到街上,要吹着一种哨子,吹着响,表示他是一种微贱的,和旁人不同。这种的种姓,叫旃陀罗,是很微贱的一种种族。

方行等慈,不择微贱:阿难尊者现在就正在行平等而慈悲的这种乞食的方法,他也不选择这是贵族的,他就去化缘;也不选择这是微贱的,就专去化这个微贱人的缘。

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他的意思,就是给一切众生来种福。众生所种的福,功德无量无边的,他都令他们成就。因为一般在家人如果供养出家人,这都是种福。福,就是这个人什么都具足,都有这种福。如果在家人觉得自己福报不够,想要求福,就应该供养三宝,这叫种福,所以出家人叫“福田僧”。那么阿难尊者发意圆成一切众生的功德。“意”,就是他有这种思想、意念。“圆成”,是令一切众生都遂心满愿,他们求什么就得什么。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阿难尊者为什么要“方行等慈”呢?因为他在以前听释迦牟尼佛诃斥过须菩提、大迦叶。诃斥,就是闹(诃斥)他,骂他们两个人。骂什么呢?为阿罗汉:说他们是小阿罗汉,不是大阿罗汉。

怎么样呢?这位须菩提,他有一个见解,他专门化有钱的人。他说:“这有钱的人应该种多一点福,做多一点好事,来生才能继续有钱;他若不布施,来生就没有钱了。我应该帮助他,所以我要化有钱的人!”专门化富人,这是须菩提“舍贫而从富”。大迦叶呢?就专门化穷的人,他的思想和须菩提正好相反。他是这样讲:“这没有钱的人应该种福、做好事,等到来生就富贵了。如果我不帮助他,不向他化缘的话,那么他来生还是穷的。”所以这两位阿罗汉,一个人就专化有钱的,一个人就专化穷人。

我相信这又有一个意思在里边,一定是这位须菩提尊者也欢喜吃好东西。而大迦叶尊者是“头陀第一”,这行头陀行,就是吃人所不能吃的,受人所不能受的,忍人所不能忍的,让人所不能让的。穷人布施的饮食,一定没有有钱人那么好。有钱的人,就是扔到街上的东西,也会比穷人的好。但是大迦叶尊者因为不注重饮食,所以他到穷人家里去化缘,给穷人种福。

释迦牟尼佛知道这两个弟子没有平等去化缘,不是“方行等慈”,他们有所分别。所以就闹(诃斥)他们两个人,说是小乘的阿罗汉心,不是大乘菩萨心。心不均平:他们的心里还有穷富的分别,不能普遍行平等慈悲。

因为这样,阿难尊者就钦仰如来:他就非常地恭敬,很仰慕如来所说这种平等法门;说不应该“越贫而从富,越贱而从贵”,不应该有所选择,不应该这样分别,应该平等乞食,平等到各处化缘。有这种分别心,就不是大乘法,是一种自了汉。阿难尊者因为听说释迦牟尼佛闹(诃斥)他们两个人了,他就不那样做啰!所以就方行等慈,平等去乞食。开阐无遮:释迦牟尼佛这个法门,是大开方便门,一点遮障、限制都没有。度诸疑谤:专门化富的,或者专门化穷的,就容易遭人怀疑和毁谤。所以现在把疑谤消除了,令一切人心里都很欢喜,种福也遂心满愿,这就是不要人有一种疑谤的心,来对佛教不生信仰。

以上内容为大德宣化高僧开示,更多内容详见《大佛顶首楞严经》宣化上人经典浅释,宣化上人法汇,可以网络搜索“宣化上人法汇”,下载大德高僧佛经浅释电子书,跟随佛祖菩萨高僧修善念佛,来世出生于没有苦难的佛国。#心中的净土[超话]#

命是注定的,运是可以改变的,多行善,多积阴德。有缘人看见希望改变命运这里开始一、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主要讲述作者自己的故事。袁了凡自幼丧父,母亲命他学医。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老者,自称孔先生(根据云南县志,此人是著名易学家杨向春,化名孔先生,曾著《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一书),精通皇极数预测未来,说他有当官的命,孔先生告诉袁了凡他某年应当考第几名,某年当廪生,某年当贡生,贡后某年当选为县长,在任三年半就应该告退回乡,在五十三岁八月十四巳丑时,寿终在家里。把他什么时候考取功名,能考第几名,什么时候当官,什么时候寿尽,有没有孩子等都作了预测。一开始袁了凡不太相信,巧合的是,此后的二十年,袁了凡的人生真的按照这位老者所算定的模式进行着,连考第几名等每一次都十分精确地应验了,这让他笃信了宿命论,认为“荣辱生死,皆有定数”,从此没有了上进之心。直到他遇到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一室”,彻夜而谈,终使了凡醒悟,懂得了“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道理,知道了如何可以改变命运,他说:“吾于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也就是说,道德仁义自己可以力求,功名富贵也可以自己求得,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听命于天,听命于他人。从此,袁了凡的人生信念发生了根本改变,从笃信宿命论转到信仰命由我造、福善祸淫的人生观。他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们,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其关键在于多做善事积累福报,在于自身的修为,要多做善事,消除恶念。这就是《立命篇》的主要内容。于是袁了凡开始积极改过向善,积累善业,许愿做三千件善事改命,次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预算的应该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预测开始不应验。但袁了凡仍觉自己有很多做得不足的地方,经过十余年,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袁了凡一直没有子女,就继续发起求子的愿,也许愿行三千善事,辛巳年就生下了儿子天启。再发求中进士的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于丙戌年再次遂愿,中了进士,授宝砥县长。原本孔先生所算定的一生,在努力行善改命后,完全改变了,连寿命也延长至七十四岁而终。
许下做一万件善事的时候,袁了凡的妻子见到袁了凡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皱着眉头说:“以前我在家里帮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数得以完成。现在许下了一万善,可是衙门里无事可做,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夜间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神人。袁了凡告诉他善事难以完成的缘故。神人说:“只减粮一节,一万善事都已经圆满了。”事情是这样的:原来宝砥的田,每亩应纳粮二分三厘七毫,袁了凡把它减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上万的人民减轻了负担。虽然神人这样告诉我,但我自己的心里还有此疑惑。恰遇幻余弹师从五台山来,我便把这梦告诉他,并问这个梦可以相信吗? 禅师说:“只要发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万件的善事,何况全县减粮,万民受惠呢?”二、改过之法
第二篇讲改过自己的办法,袁了凡认为改过自己要发三心:即惭愧心、畏惧心、勇猛心。惭愧心、畏惧心可以使自己认识到错误,有充足的动力进行改正。勇猛心是指虽然很多人知道道理,但是得过且过,或严重拖延,没有真正实行,而勇猛心正是改过、改命的关键,只有知道道理后勇猛实干才能真正获得益处。并且讲了改过的道理,有从事上改的,有从理上改的,更有从起心动念处除净的。如果没有从理、从心,只是从事的表面强戒不好的事情,但病根还在,东灭西生。故袁了凡认为改过更应该从理、从心。从事改过只是治标不治本,但是急需治标的时候仍可使用。
三、积善之方
第三篇讲积善的办法,讲述了十余个因为积善而获得好报的故事,有讲述其实善恶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善事要分为“端曲、阴阳、是非、偏正、半满、大小、难易”这七个方面,里面有引用几个经典故事。如引用了孔子的故事,子路救人拿了赏赐,孔子说子路做得对;而子贡赎人,没有要赏赐,孔子说做得不对,因为现行虽善,而其流风足以害入,那是似善而实非善。现在所做的虽似不善,而其流风足以济人,则其实却是善的。里面亦列举了十条可以行善的门类并作了相应解释: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佛法。第九、敬重师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第四篇谦德之效主要讲谦虚这项美德的效用,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讲述了“天道亏盈而益谦”的道理。并解释道如果一个人有福气,将要成功,就会自然而然有一股谦和吉祥之气外露,里面讲述了数个故事来证明。最后总结了整本书的内容,说明了改命要立志而行,命自我立,有了志向而努力,自然可以改变命运。书中名句:“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4月17日早上3点58分,因为航班延误,你才抵达重庆,来到了我所在的城市,5点,我醒了,看到了你早早就叮嘱鹿茸们早点回家,别等你了,看到茸茸们还在,你气鼓鼓的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
  • 有时,所谓的“浪费时间”实际上是给心灵一个休息和充电的机会,这对于维持长久的内在动力和清晰的思维至关重要。如果在某项活动中能够全然投入,即便是看似无意义的时间花
  • (墨脱之行) 一、美丽的起点 西藏墨脱,是传说中开满莲花的圣地,他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深处。由于它是全国唯一没有通公路的县,所以墨脱的自然
  • 还得让人家孩子表演的时候露出灿烂的微笑,你觉得孩子们在那大太阳底下干着自己不愿意干的事笑得出来吗?毕竟稍微有点钱的家庭也只能像照片里的孩子一样给身边几个穷朋友买
  • 然而,相反情况的简某人在闲的躺床上翻来覆去的滚,轻飘飘来了一句:“可惜我论文都是一次过啊,现在没有办法与你一起分享这糟糕的改稿机会。温静看着改动十多遍的论文,愤
  • 《刘艳芬》515结束售卖的消息出来,包括我自己,鸟鸟们都在说不舍、难过……可不就是鸟和玺玺强烈的情感联结浓缩在一张专辑上吗?[苦涩]#易烊千玺新专辑刘艳芬# /
  • ”夜岚没有抢回来,只可怜巴巴的望向冯氏,果然冯氏这个疼女婿的丈母娘立刻就帮腔了,“闹什么,快把地瓜给夜岚,他喝了酒,肚子不舒坦,吃块地瓜热热才好。  身后的许棠
  • #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星光不及你闪耀,月光不及你温柔,阳光不及你温暖,你是最美好的存在说不出对你
  • 我不像其他人那样很容易就被人发现,刚开始很不容易就带带话题让暴露度更容易被大家发现,后来有厉害的大友关注我了,有更多人发现我关注我了,我们大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 【张若萱】组别:宣讲组专业:数字经济特长爱好:听歌、弹吉他性格:积极进取想说的话:相遇是一种缘分,是命运的安排,也是人生的一场盛宴,期待和大家合作! [爱你][
  • #刘宇宁开始推理吧#|#刘宇宁南珩离十六#|#摩登兄弟[超话]# 曾经我自诩半个诗人,见山是深情伟岸,见海是热情澎湃,见花见草信他们皆有故事,云海江潮,虫鸣鸟啼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
  • 选择这个版本的屏风是因为根据解说,这个版本的屏风极有可能是德川家康选择过摆放至自己的住处过【没记错解读的话,解读连接放在刀帐日·初的原wb评论】这部分是下午东军
  • #秦霄贤[超话]##虞书欣[超话]#hello各位宝宝 大家可能都不认识我 我是以为秦霄贤的粉丝 最近很喜欢虞书欣 所以打算双担 因为是新鱼丝 对小石榴的一些规
  • 不用自己规划路线,少操心,玩的开心感兴趣的姐妹流盐即哟 #旅游攻略[超话]##美丽草原我的家[超话]##摄影[超话]##旅游[超话]##五一假期[超话]##新疆
  • 支持马嘉祺第一门面的给我打1.1 支持丁程鑫第一门面的给我打2.2 支持宋亚轩第一门面的给我打3.3 支持刘耀文第一门面的给我打4.4 支持张真源第一门面的给我
  • 易烊千玺❤️这四个字让我心动不已我的易先生你真的有好好长大,可越长大越不爱表达,越来越成熟的你,拜托你一定要快乐啊!写给我的易 先 生 未曾谋面的也终将会
  • (晚上馋晕了点了藤椒半边鸡 但是有点腻有点不like 果然炸鸡这种东西只有第一口是好吃的[泪]②猫猫宣示主权嗑死我了 瞎逛戴老虎手链 晃街带兔子emoji 你俩
  • 强烈推荐给所有有脱发困扰的朋友们,石上草靠谱又实惠,绝对值得信赖!回想这一刻心里总是一紧绷 普外科最大的手术 你就这么扛过来了 你这几天总是说你是死过一回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