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问千寻大运河】津门老城岁月中 那些不曾逝去的市民文化】 提到天津的市民文化,您能想起什么?

  是想起带着一丝调侃的“哏儿都”称号,还是想起那下到十几岁小女孩、上到五六十岁大妈都能喊一声的“姐姐”称呼?

  是相声茶楼里抖出个“包袱”后的满堂喝彩,还是市井间接地气又好吃的煎饼果子、嘎巴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的市民文化,与“九河下梢”的海河水系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也与天津筑城设卫六百余年积淀下的老城底蕴脉脉相通。

  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座老城博物馆与老城小梨园相声茶楼表里相依,共同诉说着津门风韵,讲述着城市文化。

  老城博物馆:

  还原老天津人生活细节 唤起乡土之情

  南开区,清末有人称此地为天津旧城“南边的开洼地”,南开区之名的由来,与此大有渊源。所谓天津旧城,即指鼓楼及其周边地区,素有“老城厢”之称。天津自明永乐年间筑城设卫后,不少富豪商贾陆续在老城厢定居。因此,这里不仅是天津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特色传统民居发轫之处。

天津老城博物馆

  如今坐落在南开区鼓楼东街的天津老城博物馆,就是一处具备天津特色的传统民居,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典型传统民居三进四合套院落。老城博物馆原为英商麦加利洋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兴建于清末民初,有“徐家大院”之称。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天津市城市改造工作的进行,老城区许多老宅院面临拆迁改建。为了在老城厢保留一处较完整民居,反映天津老城文化和民居风俗,徐朴庵旧居被选定,并于2000年正式筹建为老城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放。

  “上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之际,多名专家、学者数次深入老城厢,进行实地的文物考察,最终选择保留了徐朴庵旧居。这座三进四合套院落具备鲜明的天津民居特色。虽然并非当时规模最大的宅院,但保存较为完整,又距离古文化街、鼓楼等不远,很适合向天津乃至全国人民展示天津建筑风貌。”王利文说道。

  旧民居保留了下来,但既有博物馆之名,就还需要藏品。筹备展品的过程催生了老城博物馆的又一身份——中国第一家捐赠博物馆。

  忆及当年,王利文还记得天津专家学者和市民为老城博物馆捐赠器物的热情,“不少天津专家学者给老城博物馆捐赠了砖雕、石狮子、字画、传统服饰、民俗器具、老家具等等,不一而足。还有普通市民捐赠了炙炉这样的老天津人家中常见的生活物件,也许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甚至都没听过‘炙炉’的名称,更遑论知其用途了。”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右)和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

  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回忆道,老城博物馆建成后,对此最感兴趣的就是曾居住在老城厢的居民。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些年来,很多市民参观时的兴奋神情,“老城博物馆内曾有一个显示老城厢风貌的沙盘,天津市民来参观时,不少人指着它向孩子说,自己当年就住在某处,而如今的某处曾是何种设施或建筑,还有老人一边游览、一边讲起自己住在老城厢时的故事。”

  王利文表示,人文景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乡土教育,老城博物馆的民居和展品还原了老天津人的生活细节,人们缅怀故物,自然而然地激发出热爱乡土之情,“天津市民文化蕴藏于代代百姓的生活方式中,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通过一器一物、一砖一瓦表现出来,能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真是弥足珍贵。”

  相声茶馆:

  “能拥有天津的相声观众,是相声演员的荣幸”

  说起最能代表天津市民文化的艺术形式,恐怕不少天津人都会脱口而出“相声”。其实,非止相声,评书、快板、时调、单弦、大鼓等艺术形式都广受天津市民欢迎,也造就了天津“曲艺之乡”的美名。

  与老城博物馆紧邻的是天津老城小梨园,这是一座2009年开业的相声茶馆,如今维持每日3场相声演出,节假日还有加场。表演团队中,不少年轻相声演员广受市民好评。现年54岁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浸润相声艺术数十年,谈及相声艺术与天津市民文化、与运河文化的渊源,他娓娓道来。

老城小梨园

  “旧时天津靠着发达的水系,漕运很是兴旺,天津老城区正是五方杂处的南北文化融合之地,大伙儿来自各地,口口相传中有趣故事很多。海河两岸的力工、跑船伙计、养船工人们上船下船间,常到岸上歇歇脚,进茶馆坐坐,面前放点茶水瓜子,悠闲地听段相声或评书,内容也多以老城故事为主,天津老话唤作‘看看玩意儿’。”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道,“清末天津卫‘四大茶园’都在老城,老百姓或进来听相声、评书,或品一段鼓曲,看段杂技,天津市民文化中的诙谐淡然和市井气息,就来自这种接地气的文化氛围。”

  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闲适的文化气氛,多样的艺术形式,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曲艺、有较高欣赏能力的天津曲艺观众,“就拿我们老城小梨园所在的徐朴庵旧居主人徐朴庵来说,他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生平热爱曲艺,甚至曾经为有‘女鼓王’之称的著名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改过鼓词。从他的身上,天津人民对曲艺的热爱便可见一斑。”

老城小梨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一聊及天津的众多曲艺爱好者,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言谈间就满是自豪。他表示,全国唯有天津有着如此众多且欣赏水平高超的曲艺观众,这实在是天津相声演员们的幸福。

  “只有在天津的舞台上表演相声,才能真正感受到天津观众的‘专业’。一个包袱抖得好,懂行的天津观众能立马来个满堂喝彩;相声演员‘现挂’(即兴发挥),台下真有观众能立刻反应过来,跟台上互动;反过来说,一段相声表演里包袱陈旧、演员没精气神儿时,台下观众也马上就能看出来,甚至来两句‘倒好儿’。我们演员有时开玩笑地说,咱天津的相声观众可‘不好伺候’,这个‘不好伺候’绝对是褒义的,是说咱天津观众真的懂相声、爱相声。有高水平的观众,才能不断逼着表演者推陈出新、反复琢磨自己台上的‘玩意儿’,水平才能越来越高。咱天津出过那么多曲艺‘大腕儿’,和这些可爱的观众密不可分。”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说道。

老城小梨园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有这样的市民文化氛围,表演者自然也更有动力投桃报李,打磨技艺。有幸看过众多前辈相声演员演出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聊起这一行人才的成长,感慨万千,“新人来茶馆,一是熏,即让他多听人家名角儿怎么说的;二是练,既是练基本功,也是练上台的心境;三是说,也就是试着上台说相声,前辈给批评指导。到这一步,才只是刚破题开了扇门,再往上,那就是进门上楼梯,永无止境。能练出来的相声演员,都是经过经年累月的捶打,很不容易。演员们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失望。”

  作为“九河下梢”和临海港口的天津,随着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其市民文化既呈现出多种内涵兼容并蓄的特征,又像老城博物馆的民居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文化中闲适、幽默、乐观开朗的那一部分,也与这座城市的曲艺文化紧密相连。

  滔滔运河水,宛如一条丝带,联结着古今异趣,也串起一方人民的精神世界,缓缓流向远方……
https://t.cn/A6JvBCmR

【【千问千寻大运河】岁月流转,那些津门老城文化你还记得多少?】
提到天津的市民文化,您能想起什么?

  是想起带着一丝调侃的“哏儿都”称号,还是想起那下到十几岁小女孩、上到五六十岁大妈都能喊一声的“姐姐”称呼?

  是相声茶楼里抖出个“包袱”后的满堂喝彩,还是市井间接地气又好吃的煎饼果子、嘎巴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的市民文化,与“九河下梢”的海河水系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也与天津筑城设卫六百余年积淀下的老城底蕴脉脉相通。

  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座老城博物馆与老城小梨园相声茶楼表里相依,共同诉说着津门风韵,讲述着城市文化。

  老城博物馆:

  还原老天津人生活细节 唤起乡土之情

  南开区,清末有人称此地为天津旧城“南边的开洼地”,南开区之名的由来,与此大有渊源。所谓天津旧城,即指鼓楼及其周边地区,素有“老城厢”之称。天津自明永乐年间筑城设卫后,不少富豪商贾陆续在老城厢定居。因此,这里不仅是天津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特色传统民居发轫之处。

天津老城博物馆

  如今坐落在南开区鼓楼东街的天津老城博物馆,就是一处具备天津特色的传统民居,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典型传统民居三进四合套院落。老城博物馆原为英商麦加利洋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兴建于清末民初,有“徐家大院”之称。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天津市城市改造工作的进行,老城区许多老宅院面临拆迁改建。为了在老城厢保留一处较完整民居,反映天津老城文化和民居风俗,徐朴庵旧居被选定,并于2000年正式筹建为老城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放。

  “上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之际,多名专家、学者数次深入老城厢,进行实地的文物考察,最终选择保留了徐朴庵旧居。这座三进四合套院落具备鲜明的天津民居特色。虽然并非当时规模最大的宅院,但保存较为完整,又距离古文化街、鼓楼等不远,很适合向天津乃至全国人民展示天津建筑风貌。”王利文说道。

  旧民居保留了下来,但既有博物馆之名,就还需要藏品。筹备展品的过程催生了老城博物馆的又一身份——中国第一家捐赠博物馆。

  忆及当年,王利文还记得天津专家学者和市民为老城博物馆捐赠器物的热情,“不少天津专家学者给老城博物馆捐赠了砖雕、石狮子、字画、传统服饰、民俗器具、老家具等等,不一而足。还有普通市民捐赠了炙炉这样的老天津人家中常见的生活物件,也许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甚至都没听过‘炙炉’的名称,更遑论知其用途了。”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右)和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

  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回忆道,老城博物馆建成后,对此最感兴趣的就是曾居住在老城厢的居民。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些年来,很多市民参观时的兴奋神情,“老城博物馆内曾有一个显示老城厢风貌的沙盘,天津市民来参观时,不少人指着它向孩子说,自己当年就住在某处,而如今的某处曾是何种设施或建筑,还有老人一边游览、一边讲起自己住在老城厢时的故事。”

  王利文表示,人文景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乡土教育,老城博物馆的民居和展品还原了老天津人的生活细节,人们缅怀故物,自然而然地激发出热爱乡土之情,“天津市民文化蕴藏于代代百姓的生活方式中,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通过一器一物、一砖一瓦表现出来,能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真是弥足珍贵。”

  相声茶馆:

  “能拥有天津的相声观众,是相声演员的荣幸”

  说起最能代表天津市民文化的艺术形式,恐怕不少天津人都会脱口而出“相声”。其实,非止相声,评书、快板、时调、单弦、大鼓等艺术形式都广受天津市民欢迎,也造就了天津“曲艺之乡”的美名。

  与老城博物馆紧邻的是天津老城小梨园,这是一座2009年开业的相声茶馆,如今维持每日3场相声演出,节假日还有加场。表演团队中,不少年轻相声演员广受市民好评。现年54岁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浸润相声艺术数十年,谈及相声艺术与天津市民文化、与运河文化的渊源,他娓娓道来。

老城小梨园

  “旧时天津靠着发达的水系,漕运很是兴旺,天津老城区正是五方杂处的南北文化融合之地,大伙儿来自各地,口口相传中有趣故事很多。海河两岸的力工、跑船伙计、养船工人们上船下船间,常到岸上歇歇脚,进茶馆坐坐,面前放点茶水瓜子,悠闲地听段相声或评书,内容也多以老城故事为主,天津老话唤作‘看看玩意儿’。”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道,“清末天津卫‘四大茶园’都在老城,老百姓或进来听相声、评书,或品一段鼓曲,看段杂技,天津市民文化中的诙谐淡然和市井气息,就来自这种接地气的文化氛围。”

  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闲适的文化气氛,多样的艺术形式,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曲艺、有较高欣赏能力的天津曲艺观众,“就拿我们老城小梨园所在的徐朴庵旧居主人徐朴庵来说,他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生平热爱曲艺,甚至曾经为有‘女鼓王’之称的著名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改过鼓词。从他的身上,天津人民对曲艺的热爱便可见一斑。”

老城小梨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一聊及天津的众多曲艺爱好者,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言谈间就满是自豪。他表示,全国唯有天津有着如此众多且欣赏水平高超的曲艺观众,这实在是天津相声演员们的幸福。

  “只有在天津的舞台上表演相声,才能真正感受到天津观众的‘专业’。一个包袱抖得好,懂行的天津观众能立马来个满堂喝彩;相声演员‘现挂’(即兴发挥),台下真有观众能立刻反应过来,跟台上互动;反过来说,一段相声表演里包袱陈旧、演员没精气神儿时,台下观众也马上就能看出来,甚至来两句‘倒好儿’。我们演员有时开玩笑地说,咱天津的相声观众可‘不好伺候’,这个‘不好伺候’绝对是褒义的,是说咱天津观众真的懂相声、爱相声。有高水平的观众,才能不断逼着表演者推陈出新、反复琢磨自己台上的‘玩意儿’,水平才能越来越高。咱天津出过那么多曲艺‘大腕儿’,和这些可爱的观众密不可分。”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说道。

老城小梨园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有这样的市民文化氛围,表演者自然也更有动力投桃报李,打磨技艺。有幸看过众多前辈相声演员演出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聊起这一行人才的成长,感慨万千,“新人来茶馆,一是熏,即让他多听人家名角儿怎么说的;二是练,既是练基本功,也是练上台的心境;三是说,也就是试着上台说相声,前辈给批评指导。到这一步,才只是刚破题开了扇门,再往上,那就是进门上楼梯,永无止境。能练出来的相声演员,都是经过经年累月的捶打,很不容易。演员们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失望。”

  作为“九河下梢”和临海港口的天津,随着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其市民文化既呈现出多种内涵兼容并蓄的特征,又像老城博物馆的民居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文化中闲适、幽默、乐观开朗的那一部分,也与这座城市的曲艺文化紧密相连。

  滔滔运河水,宛如一条丝带,联结着古今异趣,也串起一方人民的精神世界,缓缓流向远方……

千问千寻大运河】岁月流转,那些津门老城文化你还记得多少?

2021-12-30 08:05 津云

  提到天津的市民文化,您能想起什么?

  是想起带着一丝调侃的“哏儿都”称号,还是想起那下到十几岁小女孩、上到五六十岁大妈都能喊一声的“姐姐”称呼?

  是相声茶楼里抖出个“包袱”后的满堂喝彩,还是市井间接地气又好吃的煎饼果子、嘎巴菜?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津的市民文化,与“九河下梢”的海河水系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的独特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也与天津筑城设卫六百余年积淀下的老城底蕴脉脉相通。

  在天津市南开区,一座老城博物馆与老城小梨园相声茶楼表里相依,共同诉说着津门风韵,讲述着城市文化。

  老城博物馆:

  还原老天津人生活细节 唤起乡土之情

  南开区,清末有人称此地为天津旧城“南边的开洼地”,南开区之名的由来,与此大有渊源。所谓天津旧城,即指鼓楼及其周边地区,素有“老城厢”之称。天津自明永乐年间筑城设卫后,不少富豪商贾陆续在老城厢定居。因此,这里不仅是天津历史最悠久的城区之一,也是天津特色传统民居发轫之处。

天津老城博物馆

  如今坐落在南开区鼓楼东街的天津老城博物馆,就是一处具备天津特色的传统民居,也是天津市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典型传统民居三进四合套院落。老城博物馆原为英商麦加利洋行买办徐朴庵的家宅,兴建于清末民初,有“徐家大院”之称。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介绍道,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天津市城市改造工作的进行,老城区许多老宅院面临拆迁改建。为了在老城厢保留一处较完整民居,反映天津老城文化和民居风俗,徐朴庵旧居被选定,并于2000年正式筹建为老城博物馆,2004年正式开放。

  “上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之际,多名专家、学者数次深入老城厢,进行实地的文物考察,最终选择保留了徐朴庵旧居。这座三进四合套院落具备鲜明的天津民居特色。虽然并非当时规模最大的宅院,但保存较为完整,又距离古文化街、鼓楼等不远,很适合向天津乃至全国人民展示天津建筑风貌。”王利文说道。

  旧民居保留了下来,但既有博物馆之名,就还需要藏品。筹备展品的过程催生了老城博物馆的又一身份——中国第一家捐赠博物馆。

  忆及当年,王利文还记得天津专家学者和市民为老城博物馆捐赠器物的热情,“不少天津专家学者给老城博物馆捐赠了砖雕、石狮子、字画、传统服饰、民俗器具、老家具等等,不一而足。还有普通市民捐赠了炙炉这样的老天津人家中常见的生活物件,也许现在的年轻朋友们甚至都没听过‘炙炉’的名称,更遑论知其用途了。”

老城博物馆原馆长王利文(右)和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

  老城博物馆原副馆长段德融回忆道,老城博物馆建成后,对此最感兴趣的就是曾居住在老城厢的居民。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这些年来,很多市民参观时的兴奋神情,“老城博物馆内曾有一个显示老城厢风貌的沙盘,天津市民来参观时,不少人指着它向孩子说,自己当年就住在某处,而如今的某处曾是何种设施或建筑,还有老人一边游览、一边讲起自己住在老城厢时的故事。”

  王利文表示,人文景观一个重要职责就是乡土教育,老城博物馆的民居和展品还原了老天津人的生活细节,人们缅怀故物,自然而然地激发出热爱乡土之情,“天津市民文化蕴藏于代代百姓的生活方式中,而人们的生活方式又通过一器一物、一砖一瓦表现出来,能把这些记忆保存下来,真是弥足珍贵。”

  相声茶馆:

  “能拥有天津的相声观众,是相声演员的荣幸”

  说起最能代表天津市民文化的艺术形式,恐怕不少天津人都会脱口而出“相声”。其实,非止相声,评书、快板、时调、单弦、大鼓等艺术形式都广受天津市民欢迎,也造就了天津“曲艺之乡”的美名。

  与老城博物馆紧邻的是天津老城小梨园,这是一座2009年开业的相声茶馆,如今维持每日3场相声演出,节假日还有加场。表演团队中,不少年轻相声演员广受市民好评。现年54岁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浸润相声艺术数十年,谈及相声艺术与天津市民文化、与运河文化的渊源,他娓娓道来。

老城小梨园

  “旧时天津靠着发达的水系,漕运很是兴旺,天津老城区正是五方杂处的南北文化融合之地,大伙儿来自各地,口口相传中有趣故事很多。海河两岸的力工、跑船伙计、养船工人们上船下船间,常到岸上歇歇脚,进茶馆坐坐,面前放点茶水瓜子,悠闲地听段相声或评书,内容也多以老城故事为主,天津老话唤作‘看看玩意儿’。”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道,“清末天津卫‘四大茶园’都在老城,老百姓或进来听相声、评书,或品一段鼓曲,看段杂技,天津市民文化中的诙谐淡然和市井气息,就来自这种接地气的文化氛围。”

  老城小梨园负责人介绍,闲适的文化气氛,多样的艺术形式,造就了一大批热爱曲艺、有较高欣赏能力的天津曲艺观众,“就拿我们老城小梨园所在的徐朴庵旧居主人徐朴庵来说,他就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能力,生平热爱曲艺,甚至曾经为有‘女鼓王’之称的著名京韵大鼓演员林红玉改过鼓词。从他的身上,天津人民对曲艺的热爱便可见一斑。”

老城小梨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一聊及天津的众多曲艺爱好者,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言谈间就满是自豪。他表示,全国唯有天津有着如此众多且欣赏水平高超的曲艺观众,这实在是天津相声演员们的幸福。

  “只有在天津的舞台上表演相声,才能真正感受到天津观众的‘专业’。一个包袱抖得好,懂行的天津观众能立马来个满堂喝彩;相声演员‘现挂’(即兴发挥),台下真有观众能立刻反应过来,跟台上互动;反过来说,一段相声表演里包袱陈旧、演员没精气神儿时,台下观众也马上就能看出来,甚至来两句‘倒好儿’。我们演员有时开玩笑地说,咱天津的相声观众可‘不好伺候’,这个‘不好伺候’绝对是褒义的,是说咱天津观众真的懂相声、爱相声。有高水平的观众,才能不断逼着表演者推陈出新、反复琢磨自己台上的‘玩意儿’,水平才能越来越高。咱天津出过那么多曲艺‘大腕儿’,和这些可爱的观众密不可分。”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说道。

老城小梨园中的表演(受访者提供)

  有这样的市民文化氛围,表演者自然也更有动力投桃报李,打磨技艺。有幸看过众多前辈相声演员演出的老城小梨园负责人,聊起这一行人才的成长,感慨万千,“新人来茶馆,一是熏,即让他多听人家名角儿怎么说的;二是练,既是练基本功,也是练上台的心境;三是说,也就是试着上台说相声,前辈给批评指导。到这一步,才只是刚破题开了扇门,再往上,那就是进门上楼梯,永无止境。能练出来的相声演员,都是经过经年累月的捶打,很不容易。演员们所有这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不让观众失望。”

  作为“九河下梢”和临海港口的天津,随着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其市民文化既呈现出多种内涵兼容并蓄的特征,又像老城博物馆的民居一样,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文化中闲适、幽默、乐观开朗的那一部分,也与这座城市的曲艺文化紧密相连。

  滔滔运河水,宛如一条丝带,联结着古今异趣,也串起一方人民的精神世界,缓缓流向远方……

  (记者 侯沐伟)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产品信息】产品名称:大漫匠Animester 碧蓝航线·鳐 动画版 1/7 PVC手办尺寸:约29cm材质:PVC+ABS官方定价轻装版:980元官方定价重装
  • 军训好物合集其他刚需商品可自助搜券到手清透防晒乳15g*2➕防晒霜30g 71.75 老虎防晒霜*60ml 19.9 ​​​​城野医生 防晒小粉瓶75g ¥39
  • #胡一天[超话]#hyt #超时空罗曼史#✨#胡一天 超时空罗曼史# 啊,原来一直以来,我都读错了……这个拉胯原来是读第四声啊,我一直读的第三声[苦涩]之前没细
  • 心善则美,心纯则真,如果我们能持有一颗平常心,坐看云起云落,花开花谢,一任沧桑,就能获得一份云水悠悠的好心情;用平常的心去生活,用 ​#每日一善# #阳光信用#
  • 因此,当考虑修复失活的牙齿时,牙科材料应该能够替代缺损的牙齿组织,以确保机械和功能、美学和冠封闭的特性。 在过去的30年中,牙科粘接理念的发展以及现代粘接系统获
  • 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你找到最好的归宿。只要心中的信念不灭,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你找到最好的归宿。
  • 俺没有文化,俺可喜欢你,嫁给俺吧。后面的越看越好玩了,黑爷,你太酷啦,俺贼拉稀罕你哈[哈哈]。
  • 今天第一个十连下去就是一彩个衣,我知道天城彩很爱我,我只是不知道在黑雪零国创栗两个池子以后,终于在个衣栗池给我歪满破了[苦涩]彩彩我的彩彩[苦涩][苦涩][苦涩
  • 这些,我都在『OPPO Watch2』上面找到,并且都有了非常完整且舒适的体验,如果大家有需要,下一期,我将会为OPPOWatch的以上功能单独出一起评测,希望
  • ”郝云紧跟着模仿:“连衣服都不让我穿,就把我轰出去了。”郝云紧跟着模仿:“连衣服都不让我穿,就把我轰出去了。
  • #天总之金龙鱼公主[超话]# [抱抱]要注意休息,昨天下午来来回回登陆了这么多次,一天之内经历了这么多事一定很委屈吧,虽然都是小事,但是短时间累积起来会觉得很心
  • 每到枣红时,父母就会对这两棵树严防死守。它们不仅是我们对红枣记忆的源头,也是很多故事的缘起处。
  • 我可以遇到和你一样瘦的人吗?明天就是180天 在这180天里我很开心 你好温柔哦 阿严 我会遇到和你那么像的人吗?
  • 在亲戚家人手下工作我可以说一百件心酸史之「领导的心思你别猜」今天(就是领导)跟我说要我化个淡妆去场地,9:55发的消息,10:31问我人呢。然后大姐问我,你家是
  • ® 有人攻击我们美牙仪原话为图1⃣ 说我们发的对比图 美牙之后脸都变白了 还说我们用专业相机拍出来修了牙 对的确美颜了,你自拍不修图咋的?有时候我只发我所用的
  • #历史人物##名星八卦##今日贴纸打卡# 开始画画喽,在虚拟网络世界,头像是第一印象,是我们个人品牌LOGO,不同头像吸引不同的人,当然潜意识影响是否加我们为好
  • #每日一善[超话]#[哇]#每日一善# 善良是人生的正能量,是一种能够面对人生一切困苦的力量,要记得随时保持阳光心态,积极面对人生。#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
  • 伊丽莎白私下里最喜欢的不是那些精致的套装裙,而是满满英伦风的苏格兰格子裙~ 在很多日常休闲的私人场合,可以穿衣自由的时候,伊丽莎白女王都会选择穿一条苏格兰格子半
  • 秋瓷炫终于成为中国媳妇,中国队又加一分,感觉真的是看秋瓷炫的剧长大的,但是那么多年,女神还是女神啊啊啊。秋瓷炫终于成为中国媳妇,中国队又加一分,感觉真的是看秋瓷
  • ③【需要的买,抢到又退单的取消下次店铺捡漏机会】#夏鸣星[超话]# 不知道咋说哈,反正我觉得那种置顶说自己有精神问题 然后肆意乱骂的人不会有好结果的,一般网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