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桂林已一年有余,在这之前,从未见过一个地方的人对某种食物有如此深的依懒。遍布大街小巷的米粉摊,常常落得满座。走到哪,都听得一阵细细的“窸窣”声,当地人管这叫嗦粉。身处异地,只需闻到那卤水的异香,他们便会觉得,这是故乡的味道。一碗米粉孕育世世代代的桂林人,也同时滋润着他们的心田。然而,在这米粉国度的时日里,最使我留恋的,却是一碗面,一碗普普通通的云吞面。

一个初春的早晨,濛濛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潮气。这气息润过了绿叶,沁到泥土里,使得四周弥漫着一股子淡淡的新鲜的土壤气味。又该是经了昨夜的雨濯,两旁的街景、道路一如新拭,不染纤尘,行人也极少。一切看起来是这般的清明、透亮。在当地人的指引下,穿过位于三多路的一条林茵小道,转入一侧的巷口,便是这家获誉无数的云吞店所在。

在白天看来,这里显得异常的静谧。店门前堆砌着几块无人打理布满苔痕的顽石,在这条本不多长的巷子里倒也不显突兀,反添几分古朴。步入店内,点了一份最为传统的鲜肉云吞面,趁等候的间隙环顾四周。店铺不大,不足百平,由一栋老式居民楼改建成,内有一堂四室,陈设简单,窗明几净。桌椅板凳样样物品在这局促的空间里倒也置放得很有些规矩。此地毗邻东西巷又背离市中心,便也有些闹中取静之意。

云吞自是常吃的,一碗好的云吞面却是不可多得。为此曾特意跑到广州,寻得当地一家久负盛名的云吞店,扎下根来连食数日,其汤鲜味美,至今仍留恋不已。没过一会,一碗升腾着热气的煮食便端上桌来。所谓云吞面,汤、面、云吞,三味各具特色,缺一不可。初时,汤尤为清冽,尝之味浓,鲜咸中透发着淡淡的甜味,这甜于口齿味蕾间悄悄绽放很是柔和,不似加了甚么糖精佐料,既惊异又觉奇妙。这的云吞也是现包做成,刚脱了手便立刻进了那沸气腾腾的煮锅,待得一个一个圆滚滚的浮出水面冒起头来再捞出沥尽,最大限度保留了云吞的鲜味和口感。其个头足,皮薄且韧夹而不断,很有特点。

面也颇考究。擀面所用为碗口般粗细的毛竹,竹身光滑毛孔均密,使每一次碾压,作用在面团上的力都能匀的散开,在面团得到充分呼吸的同时进而舒展。这份压制无异于给面镀上一层“筋”膜,用老师傅的话说:这“筋”足了,面方才精神,有力量!如这般擀制出来的面条,谓之竹升面。似乎也真具有竹的品格,入口爽脆弹牙,韧性十足;比起传统面条的绵软,更多了几分筋道。仔细品味,其间还保留着一份既原始又纯粹的淡淡麦子香。使得我这样一个不擅于吃面的南方人,也赞叹不已。

自那以后,我便成了这的常客。

小店主人家是一对相伴多年的夫妻,二人感情始终如初,待人也是一般温和,脸上时常挂着笑,这笑容如冬日里一缕阳光,和煦,暖人肺腑。店里还有一名老伙计,负责招待到访的旅客。他年纪约莫五十上下,面色焦黄,身着一件灰料粘毛上衣,人也显得清瘦;动作利索却很轻,话语声也是轻的,如一粒圆碌碌的珠子“咕咚”一声落了水。一对眼眸却透着罕有的清澈,凝之像是望穿了一潭溪水,又似正吹拂的徐徐清风,使得他整个人焕发出别样的神采。

在店的正厅摆放着一张有些年月的实木方桌,上面有一大搪瓷调配好的新鲜馅料和云吞皮,不论置于何时,手里头的活计总是不停歇的,说起那包云吞的手法真叫人乱了眼。屋子的一角,安静的嵌着一面边沿有些许烟熏涂抹状印记的壁炉。到了冬天,这里便燃起一团火,火烧得很旺,快溢到了炉子边;火光也很亮,照映在人脸上红彤彤的,使人感到温暖。壁炉的上方,在略斑驳的墙面悬挂有一台老式电视机,里面播着一切符合他们兴味的种种光影色彩,无事时便以这机器做消遣。但见来人登门,则立即起身,一边忙着张罗,一边支起了炉子,又各自忙活去了。他们也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从时局到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也有邻里间的趣事,说到动情处则不免扬起一阵笑语或是传来几声叹息,常引得堂内食客阵阵侧目……话题的方向总归是要回到自家子弟,诸如青年人的前景、事业婚姻等实质性问题上来。他们渴望在那一点未知里,从自身生命的延续中,看到那么一丝正在跳跃如同火苗一样闪动着的希望的光辉。

琐碎的日子随着指尖作无声的流淌,在闲叙家常中悄然逝去。仿若没了那层主雇的关系,几人永远是这般平和的相处着。

一个人身上,总会留下他所生活过的属于那个时代的一些痕迹和烙印。从那些谈话里,我了解到过去许多不曾熟识的人文风物,上世纪人的生存面貌以及在当下时日里所形成的鲜明比对。不仅丰富我在人事上的种种见闻,对未涉足地域的各方水土风情,较以往愈有了更深的体会。同时又能想到,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种“深”的感情。这是一种怎样的联系,是友情?还是亲情?我不知晓。或是经过多年的协作培养起来的默契,或在平日里又都是彼此间最忠实的倾诉和倾听者。总之难以想象,有什么样的外力能使这紧密无间的铁三角分隔开来。

一次从店里走出,已近黄昏。此时的天空早已通红一片,像是被一团奇大无比的绸缎所笼罩,在红与黄的交织间洒落下丝丝缕缕暗紫色的光芒;倏而又稀薄得像一块遮新娘子粉颊淡淡的面纱,真容隐于其后,迟迟不肯露面。倏而又成了许多碎锦似的金色小片,作成点点星光,融入到那薄薄的暮色中去了…

记于十一月二十日——寒冷冬夜里的一支笔

【汕头活用“侨”元素打造文化名片 “岭南第一侨宅”成缩影】
俗话说:“潮汕厝,皇宫起。”意思即是潮汕民居是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11月初,著名学者冯骥才来到潮汕地区,在参观了陈慈黉故居、永兴里潮汕古建筑民艺馆后,称赞潮汕“文化浓郁”,对潮汕古建筑给予“古艺集粹、当世精华”的高度评价,这又将大众的目光拉回于此。

潮汕建筑以民居和宗祠为代表,与嵌瓷、木雕、石雕、灰塑、彩绘、漆画等潮汕民间传统工艺相融合,包含“下山虎”“四点金”“驷马拖车”等多种建筑形式,具有其独特风格、建筑特色和美学价值,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便是典型的潮汕传统民居,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侨宅,还有着“潮汕小故宫”的美称。近年来,经过一系列修缮活化,陈慈黉故居已成为许多游客潮汕之旅中最喜爱的游览景点之一,也是汕头市全力打造侨品牌的一处缩影。近日,羊城晚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探寻历史,近距离感受这座潮汕民居瑰宝的魅力。

桑梓情怀 旅泰华侨心系故乡

汕头市前美村是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先后获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古村落”“中国最美乡村”,也是著名的侨乡,其中最负盛名的华侨当属旅泰的黉利家族——经历四代人近百年的打拼,黉利家族成为富甲南洋的豪商巨贾。整个家族中又以陈慈黉为代表人物,他成功开创了机械化加工稻米的先河,促进了泰国农业的发展,同时累积了巨大的财富。1903年,陈慈黉将业务交给次子陈立梅打理,随后返回故乡前美村。

漂泊多年的华侨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归乡后的陈慈黉开始在家乡兴建住宅,也就是如今著名的陈慈黉故居。这座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拥有506间厅房的建筑,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

“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善居室’。”前美村原党委副书记陈作松是村民口中的“陈慈黉通”。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前美村民,他对陈慈黉故居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了解。他告诉记者,善居室自1922年始建,历时17年才建成;1998年,黉利家族“善居室”继承人陈天禧与前美村村委会对陈慈黉故居进行合作开发,增设陈慈黉侨史馆、潮汕民俗馆、潮州功夫茶馆等,打造潮汕地区旅游新亮点,以旅游促收入反哺文物保护。陈慈黉故居于1999年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据悉,陈慈黉另外的三处宅第近年来也陆续修缮,善居室二期修缮工程即将开工。在陈慈黉故居的带动下,前美村推动“美食+旅游、农业+旅游”相结合的乡村发展模式,在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建成传统文化体验区,建设潮侨文化展示馆等,为古村落保护活化源源不断地提供动力。

洋为中用 三种风格成就建筑瑰宝

潮汕金漆木雕、石雕、嵌瓷、彩绘……环顾陈慈黉故居,多种潮汕传统工艺随处可见,放眼望去只觉雕梁画栋、色彩斑斓,这正是潮汕传统民居及建筑的重要艺术特点。比如在庭院的入口处精美金木石雕,以花鸟、祥禽为主,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一些屋檐墙瓴则用彩绘和彩瓷进行点缀,色彩缤纷,极具观赏性。记者穿梭于不同的庭院中发现,每间院子并不是同一个模板复制而成,而是各有各的特色和韵味,竟连地砖的样式也不尽相同,可谓是“一庭一风景,一院一世界”。

另一方面,陈慈黉故居也将诸多东南亚及欧洲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比如用于装点门窗的几何形瓷片是明显的伊斯兰风格,以蓝色、绿色、黄色为主,形状是国内建筑风格中少有的三角形和菱形;罗马柱、石膏泥塑和大理石板材等的运用体现着欧洲建筑的风格;各式各样的花纹瓷砖颇具古典色彩,从动植物到文字字母再到多种题材的组合,充满着文化碰撞迸发的想象力,让人时而联想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时而又像走进一幅写意的中国画。

中西合璧,洋为中用,陈慈黉故居既有潮汕民宅建筑的严密与皇家建筑的富丽堂皇,又有西方建筑的敞亮典雅,不仅是潮侨文化的缩影和见证,也是潮侨文化的“活字典”,更是潮汕建筑学上的教科书。据了解,该故居建造时所用到的玻璃、地砖、石材等建筑材料多从欧洲、东南亚和上海等地运来,历经百年色泽仍艳丽如新。

“这座古宅处处都有着工匠精神,偌大的院子里,随便走到哪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它的精致和用心。”陈作松随手指了指身旁一根的梅花形石柱介绍道,“比如这根石柱,虽然造型繁复,但它的柱础、柱身与柱头都是出自一根石料,是用银元手工打磨、精雕细琢而成,并非多部分衔接起来的。潮汕有句俗话叫‘慈黉起厝,好慢孬猛’,这就是说陈慈黉非常注重建筑质量,只求好、不求快的匠人精神。”

活化利用 汕头打造多维立体侨文化空间

1996年时,陈慈黉故居还是前美村村委的办公点。近年来,陈慈黉故居的变化非常明显。陈作松告诉记者:“首先是社会意识改变了,最明显的是游客和乡民的保护意识越来越高;其次是自陈慈黉故居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有了资金和项目后,这座潮汕侨领故居的活化程度、保护投入力度都得到极大提高,接下来,还希望有更多的举措和规划。”

正如陈作松所感受到的,日渐提高的活化意识、全力打造的侨品牌,正是汕头市近些年致力思考的方向。为此,汕头也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记者从汕头市侨务局了解到,近年来,汕头聚焦城市根脉文化传承,着力打造“一街、一馆、十村”的多维立体侨文化空间,升级改造华侨历史文化博览街区,积极规划建设潮汕华侨博物馆,大力建设十个兼具“潮”“侨”文化特色的“最美侨村”,凸显侨乡魅力,构筑潮侨精神家园。与此同时,进一步梳理凝练华侨文化旅游资源,将樟林古港、陈慈黉故居、前美古村侨文化旅游区等华侨文化资源纳入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十大文旅精品线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游径”中,串珠成链,打造华侨文化旅游线路、华侨寻根文化线路,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回国旅游观光、回汕寻根探访,唤醒海外华侨华人乡愁记忆,凝聚侨乡向心力量。

此外,2021年初,汕头正式启动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八个一批”工程,明确提出做好侨批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推动侨批记忆工程,加快汕头侨批文物馆的整合提升。借助大型展馆,开辟侨批精品展区,同时生产侨批文化相关衍生品,通过制作生产侨批仿真件、与中国邮政汕头分公司合作设计制作侨批纪念邮册等,多措并举提高侨批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着力传承弘扬华侨的家国情怀。

文脉一线

探寻陈慈黉故居

走入一幅恢弘精致的水墨长卷

羊城晚报记者到达前美村陈慈黉故居的当天上午,天气晴好、万里无云。在蓝天的映衬下,这座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潮汕传统建筑显得古朴安静又富有生命力。

“规模宏大”是访客对陈慈黉故居的第一印象。如今被称为陈慈黉故居的,仅是原十余座中的四座,是1910年后陈慈黉及其家族在前美兴建的“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其中,最引人瞩目、修缮完好的便是“善居室”。

据介绍,“善居室”占地面积6861平方米,共有厅房202间,建筑结构是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驷马拖车”风格,为双层四进式宅第建筑,四周及后胞均为两层洋楼,厢房仿北京故宫的东西宫建筑,各成若干院落,前后天桥密布,处处相通,也是四座建筑中最为豪华、最为庞大的一座。

探馆途中,听到解说员介绍这样一则趣闻——民间戏说当年陈家雇了一名专门开窗关窗的佣人,自晨起开始将所有窗户打开,便到了午饭时间;再将所有窗户关上后,此时太阳就落山了,可见其恢弘。

初入善居室,只见白墙灰瓦,几棵榕树亭亭如盖,木雕、石雕等潮汕传统民间艺术点缀着庭院,犹如一幅水墨画卷。但仔细观察,窗上蓝绿相间的陶瓷贴片又杂糅了一丝南洋风情,全因旅泰华侨陈慈黉在回归故土后也不忘将东南亚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居室中来。

小路曲折迂回,通向每个不同的庭院,顺着楼梯,记者走上二层观景台,将一众故居风景尽收眼底,连绵的屋顶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值得一提的是,宅第之间并非完全封闭,二楼的长廊将它们连接起来,萦回曲折,宛若迷宫,但每个院落也有属于自己的大门和厅房,建筑群整体统一又相对独立。

“陈慈黉故居是我们这几天潮汕之旅中最喜欢的地方,既包含了咱们中国传统元素,又点缀了西方和东南亚元素。”刚随家属迁至广东的张女士与李女士,最近利用闲暇时间走了不少地方,对于陈慈黉故居的古朴气质,他们评价颇高。李女士边忙着拍照边笑着说:“我们早就发了朋友圈和小视频了,给我们点赞的人还不少呢!”

《六祖法宝坛经》里说: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

吾向汝说。

世人生死事大。

汝等终日只求福田。

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人活在世,这个最大的事就是生死的问题,不管你曾经再怎么追求荣华富贵,最后都不免一死。

应该知道生如何生的法,也应该知道如何死的法,

如果对生死都不了解,那这一生就是糊涂而来、糊涂而去..

所以,如果每天光知道求取人天的福报,而不知修见般若智慧,也不想如何了生脱死,那就会一直在生死苦海里打转转..

倘若迷昧的自性一直找不回来,只是想着求福报,那怎么解决这个生死问题啊?

这是五祖告诫弟子学佛修行不要只是为了求取福报,要解决更重要的事..

可是,如果修行人真这样不为福报,会不会饿死啊?把这个问题暂时放在这儿...

先看小乘的《杂譬喻经》里有个“罗汉托空钵,大象挂璎珞”的故事:

讲有两个兄弟,哥哥一心坐禅求道,却从不布施修福。

而弟弟虽一心布施修福,却常破戒,不好好修道。

后来,哥哥跟佛出家证了罗汉果,弟弟虽然羡慕,却吃不了哥哥的苦,结果死后却投生到象群中,成了一头大象。

由于这头象前世布施修福,所以此生颇有善缘,被国王相中,成了国王的宠物,并用金银、珠宝、璎珞等把它装饰起来。

这个大象身上虽然挂满璎珞珠宝,但毕竟是迷失真性比人更深的畜生,所以只是修福是解脱不了的..

可那个修成罗汉的哥哥,也是个衣衫褴褛、饮食乏少、饥寒交迫..虽没饿死却也很困扰..因此只修小乘道业不修布施赚福报,这个也会出来问题...

所以佛门至今都常说: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璎珞。

意思就是告诫学佛人,福慧双修比较好..

再看《百业经》里还真讲过了一位被饿死阿罗汉的故事:

“小驼背”因为家太穷上街乞讨,但因过去生业力现前的原因,常常要不到饭,每次都快饿死了,才勉强得到一点吃的..

后来,他对佛法生起信心,跟一位比丘出家、受戒。

出家后,刚开始跟师父吃住,所以生活还行,可过了一阵子,师父就让他自己去化缘。

于是小驼背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化缘。

可是,就算是跟人家别的僧众一起受供,他还是经常没饭,而其它比丘都能吃饱喝足..

可轮到他时饭就没了,就是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或者把他漏了..

很多比丘知道这种情况,就把小驼背比丘经常空钵而返的事告诉了佛..

于是佛就让他打扫内殿,这才吃得好点了,身体状态恢复了,

于是他就把握时机勇猛精进,顿断顿证到阿罗汉的果位...

可是后来总有别比丘比他更先跑去打扫内殿,他只得又去化缘,可依旧空钵而回..

一连七天总是因为各种原因化不到缘,阿难目犍连舍利子帮他化的饭,最后也总因为各种原因吃不上...

小驼背罗汉知道这是自己前世的业报现前了,最后就喝了一口灰汤,入涅槃了...

佛陀告诉比丘们:这是他过去世业力的显现..原来他过去世从来不行供养布施,而且还恶毒阻碍他人行布施..

迦叶佛时,他虽然出家修行了,可是还是很吝啬,不但不供养布施还恶口骂人家来化缘的修道人...

不过最后还是在善知识引导下悔过了,临死时还发了个愿:希望将来能跟释迦牟尼佛修行,令佛欢喜,证阿罗汉果位。

这就是小驼背比丘的过去世的情况简介..后面先是五百世生为饿鬼;然后无论转生哪一道最后都是饿死...

不过,由于他在临终时发的愿,所以在佛陀在世时,证得阿罗汉果,可还是饿死了..

这个故事就是着重讲的“因果不虚”的道理,就算成罗汉,也要承受业报:

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以上两则公案,虽然都是出自小乘经典,体现出这种情况多会出现在小乘修行者的身上,不过对我们现在汉地的学佛修行人也有很大的警示作用,

因为如今的很多学佛人虽然学修的都是大乘的法,要求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六度四摄、要布施行善、福慧双修..

可还是有很多人内心实际上比小乘还小乘、比一般世间人还悭吝、比在佛门外时还又多了层分别计较..所以需要特别注意...

那么有个问题说:真正修学大乘佛法的人,有没有这种被饿死的情况出现呢?佛真有"余福"留给后世的修行人吗?

在一些大乘经中有记载说,释迦牟尼佛是提前二十年入涅槃的,其中一个缘由就是佛将二十年的福报留给后来真正学佛修行的人,供佛的后世追随者受用..

一些修学大乘佛法的人,虽然没有那么大的福报,可是佛通过愿力把这些余福,加持给这些与佛相应、真正修行的人,不至于饿死、冻死..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修行,真正修行佛道之人不需要专门为粮发愁..

佛也曾说,就算发生一升珍珠兑换一升面粉的饥荒,佛后世的追随者也不会缺衣乏食。

如果内心深处真正生起一种:

死不死都无所谓,我就是决心要学佛修行大乘了...

就是《楞严经》说的: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有这种决心,那行者就不会缺衣少食,因为确实自佛涅槃以来,就没有出现过真正的大乘修行者被饿死的情况,找不到确实的记载;

的确,古往今来的真修行人,都没有出现过缺衣少食的现象,以至于很多一开始就发心修大乘菩萨道的行者都不知道还有被饿死罗汉的事..

就是如今到终南山深处的茅棚闭关修行的人,每年都有跋山涉水排队去供养米面油的情况出现,那么艰苦,还自己种菜..根本没听说过谁饿死过啊...

又比如,如今汉藏两地的一些大道场,修行人也没有为了生活天天去忙挣钱,但就是依靠三宝的加持,不知不觉,生活资具都会样样齐全...

就算表面看来生活过得很清苦,但都乐在其中..这都是佛"余福"的证明啊!

当然,部分修行人也会显现出一些苦行,但实际上也绝对不会遇到特别大的痛苦,或者饿死..

也就是说,只要真正的发心修行大乘,就会造下福德,就不会落到特别糟糕的境地。

这也是禅宗五祖告诫弟子,不要刻意为世间福报操心的原因...

真正有智慧的人会乐于行持善法,而不会为了生活享受去造恶业。经云:

宁可贫贱修诸善法,

不处富贵而行恶业。

哪怕短暂的今生过得差一点,也千万不能造恶业,这是修行人的基本的原则,且对生生世世都有利益。

总的说来,大乘的修行人积资净障,闻思修行..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

如果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不属于大乘,那这个福德就会大打折扣,那么即使修行也可能会出现前面讲的那种罗汉托空钵的情况。

因此,大乘佛弟子,一定要发利益众生而学佛修行的心,这其实就是一种准备要去行大布施的心,也是能不能得到三宝福德加持的根本...

反观如今一部分学佛、念佛人,内心自私自利,只是想着自己要去往生享福,根本不把度化众生当回事,所以根本就没有想去行三种布施的心,福报资粮就越来越少,最后也难往生成功...

所以修行佛法发心利益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如果把这个根本舍弃了,大乘本质丧失了,也不懂财法无畏布施..不仅仅现世就显现出吝啬穷困相..而且就算某世修成罗汉,也就可能出现托空钵的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坚持只要自己吃到肉了,那么任何股价抛出都是对的。】一、7个定律(1)买入定律:①当股市确定性进入了上升行情,在它回调的时候,都是进场的好机会。
  • 中国的送货服务现在开始引入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区已允许配送机器人。更有阿里巴巴宣布,明年将在国内部分大学校园和社区部署1000台配送机器人。
  • 10、我也许不完美,但我一直在做自己。②秋风送雨,便是极大的享受,有风有雨的日子,可以体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古朴浪漫。
  • 连续几天肚子顶的吃不下东西了,稍微吃点就顶的坐立不安,躺着也不行… 都说为母则刚,确实比一胎的时候要勇敢了一些,现在静脉抽血指血都已经很坦然地不怕。 [可
  • 离家一日比一日远,温度舒服到跺脚的冬天,真希望一抬头你就在马路对面18.幻想过和你一起的生活温柔 有趣 不必太激烈三餐 四季 不必太匆忙毕竟我有一生的时间要和你
  • #西安租房[超话]#房屋直租出租房屋(合租房): 主卧次卧客卧皆出租地址: 西安市长安区北长安街吉源美郡租金: 600元/月-1500元/月不等近邻:地铁2#线
  •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在国家进步中镌刻我们的足迹,在民族未来中汇聚我们的力量。#每日一善[超话]# 非UM☔️勿评❌
  • 帮倒忙!#扫文记录# 《重生后太子妃咸鱼了》尉迟越✖️沈宜秋水仙花✖️冷静美人双重生,我本来不怎么爱双重生,讨厌双重生那种两方知道命运很容易更改的感觉。
  • 海子干了,干涸的裂痕在蓝天下更显出一种深刻的美i Can see,fate and core我能看见命运和真谛, drive my heart to move
  • 这是一个把我爱你,写在我身上每个细胞上的星座,可能七夕表白这天,最大胆直接表达最多的就是白羊座了吧。白羊座解密关键词:掩藏不住的爱意白羊的世界非常简单和单纯,喜
  • 成人门票220元一张,年卡门票380多元一张,还包含玛雅水上乐园。每天不上班的话,在这里搞搞花草,提前进入退休生活也是很好的。
  • 印象深刻的是,受伤的姐姐来到一个荒芜的星球,这里的生物很丑很大,但却非常友好地照顾受伤的孩子、治好了她的伤,后来这个孩子说,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怪物说就叫我“au
  • 有以下困惑的也可以【私信】找博主@整牙就问小仙女 兔费解答哦,还可以在评论区自助查询的 #西安 第三医院口腔科李秦/市医院口腔科党亮生 /西安尚爱路做嘴突/
  • #幻芊韵[超话]# 接收他牌转型的培训认可“每次培训都听不够”“方法也不是来来回回那几个反复讲”“只要坚持做 就不可能引流不到人 在这种感觉只有跟着你感受到了
  • 这又入了他家二裂酵母面膜,无水面膜耶,薄薄一片满满都是精华~修护真的肉眼可见,敷一次就能看到褪红,夏天拿来镇静舒缓超nice~补水很8错,敷完脸水润润的又很清爽
  • #新品预定# re-ment的可爱小周边又来啦~那个神奇宝贝的微型景观球真是超级无敌可爱了!Re-ment 盒蛋 场景摆件 轻松熊系列 蜂蜜花园:Re-ment
  • -摄影后期我们摄影后期中用到的主流软件有2个Lightroom、Photoshop简单介绍一下这两款软件的主要作用LR:图片管理+照片后期(批处理)Lightr
  • ”基于此,网友们完成了“良心企业”的构建,造神运动愈发激烈,并衍生出一种新型“野性消费”:……随着鸿星尔克被捧得越来越高,也出现了一些网友的极端化情绪宣泄,有狂
  • 女命八字中有这些信息不利于婚姻生活 83. 旺夫伤子,乃食位而受伤。旺子伤夫,察官星而丧绝。 84. 日支下伤官持刃,夫必恶死。 85. 财官
  • 那个年代的人,哪个没有把还珠看个三四遍的埃委屈]∑渲校赞笔窝莸男⊙嘧雍土中娜缡窝莸淖限备窀窀侨梦奘讼舶牟坏昧恕A饺艘惨虼艘慌诙欤疑硪幌撸晌矣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