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发布# 【王建:老家印象】
1920年9月,江阴籍著名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刘半农先生留学伦敦大学时写下了不朽的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

诗以寄情,文以咏怀,纪念诗作创作100周年,江阴发布系列美文刊发今天推出第十四篇王建先生的《老家印象》。

老家印象 文/王建

江阴是我的老家。

上大学之前,江阴对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地理概念,一个远在江南、富裕繁华的鱼米之乡,一个只有在梦里才能闪念到的老家。

1959年,父母响应国家支边号召,从江阴陆桥举家北上,在新疆工作生活了30年。我出生在新疆博乐,在美丽安静的边境小城温泉县城度过了青葱岁月。那个年代,能随父母回老家探亲是一件既幸福又辛苦也很痛苦的事情。

说幸福,是因为父母5年才能有一次探亲假与家人团聚。听父亲讲,在陆桥,我们王家算是个大家族,虽然爷爷过早离世,但瘦弱勤劳的小脚奶奶千辛万苦地拉扯大了七个子女,我有四个叔伯、两个姑姑,还有堂叔表姑一大串,堂兄堂弟表姐表妹一大堆。久别之后,这么一大家子重逢相聚,可想而知有多么热闹。还因为江南的景致是那么的温润养眼、鱼虾螃蟹是那么的鲜香肥美、纵横交错的河流船帆点点,一切在我看来都透着新鲜和新奇。当然,还因为可以天天吃到香喷喷的白米饭。新疆主产小麦玉米,加上当时是配给制,每人每月限购一斤大米,要想痛痛快快吃上一顿白米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说辛苦,是因为路途实在太过遥远。从新疆温泉县城到江阴陆桥有4500公里,横跨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安徽、江苏6个省(区),需要坐两天的长途班车到乌鲁木齐,再乘四天三夜的绿铁皮特快列车到无锡,一路上戈壁荒滩、茂盛草原、崇山峻岭、黄土高坡、辽阔平原、江南水乡……窗外的风景虽然不断变化,但时间一久也会感觉太过难熬,最后还要转乘小火轮,沿着运河慢悠悠地晃4个多小时,不知打了多少个瞌睡,才能到达陆桥的古镇码头。可以说每回一趟老家的辗转奔波、舟车劳顿,都不亚于一次“万里长征”。

说痛苦,是因为听不懂频率快、语速急、调门高、像吵架一样的江阴话,陪坐听大人们话家常就像听天书一般,刚开始你一言他一语平和舒缓,我虽然听不太懂但还能猜个大概,后来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每个人不仅嗓门高了许多,且情绪也激动起来,连堂兄弟们也加入进来,刹那间七嘴八舌、手臂乱舞,我目瞪口呆,感到非动手不能解决纷争,好在每次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话题一转又是欢声笑语一片。下一场的聚会依然如此,虽然我已经没有了最初的惊悚感觉,但看着他们如此热闹,而我只能像哑巴一样,别说参与了,连一个字都听不懂,您说能不痛苦吗?

然而,不论路途多么遥远、一路颠簸多么辛苦、不能与人交流多么痛苦,与浓浓乡情和家乡美食的诱惑相比,与亲眼所见江南的繁华胜景相比,与获得享受的幸福感相比,一切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当然,也是最主要的,就是回去后有了可以向小伙伴们炫耀的资本。因此,每次假期结束,我总是依依难舍不忍离开,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下一次回老家的时间能早点到来。

对老家印象最深的是江阴人的好客。每次一回到陆桥,亲戚们都要排着队请吃饭,父亲就排好日子带着我们走亲戚。由于亲戚们住得比较远又比较分散,再加上交通不便,往往早上一起床,父母就催着我们姐弟吃早饭,说赶紧出发不要让亲戚久等。早饭后我们就出发了,沿着田间小道走过一片又一片稻田,穿过一个又一个小村落,江南雨水多,小道泥泞难行,等我们赶到时,差不多就该吃午饭了。一般来说,午饭比较简单,炒几样蔬菜,煮一大盆面条或者每人一大碗馄饨。饭后,大人们会聚在一起打牌聊天,小伙伴们则会分成好几拨,有的去河边钓鱼,有的去果园摘果,有的去晒谷场推铁圈,吵得鸡飞狗跳。江阴人请客非常重视晚饭,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但只要有客人上门,都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好东西摆上桌,鸡鸭鱼肉自然是样样不能少。由于请的客人较多,又都是拖家带口全家出动,主人家一般是不上桌的,只在一旁忙着招呼,上菜添酒,直到有人吃好离座,才取副碗筷坐下来陪着喝酒聊天。

正是因为江阴人重视请客,我在饭桌上还闹出了不少笑话,直到今天,长辈们还不时提起当作笑料谈资。记得那一次是大伯家请客,大伯说要请我们新疆人吃顶新鲜的南方食物,一大早就带着堂兄弟去河里捞鱼虾,去荷塘挖藕,去自留地摘青菜,忙得不亦乐乎,精心准备了一大桌菜,红烧鳝段、清蒸鱼、水煮河虾、红烧肉、清炖鸡、糯米莲藕……令人垂涎欲滴。或许是当天捕捞采摘的缘故,滋味特别鲜美,令人胃口大开。当一盘红烧螺蛳端上桌,我夹起来就放进嘴里,用劲一咬,连忙吐出来,说都是骨头没有肉不好吃,大家听了哄堂大笑。大伯连忙夹了一块糯米莲藕,说这个没有骨头,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发现扯出了又长又密的丝丝白线,忙说长毛了不能吃不能吃,大家听了又是大笑不已……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等我上了大学又调回江苏工作,父母已退休回陆桥定居。每逢节假日,带着妻儿回老家探望父母成了我的必修课,路途已不再遥远也不再辛苦,听不懂的江阴话也渐渐熟悉,不再有无法交流的痛苦,唯有浓浓的乡情、满满的幸福长留在心中。

江阴——我的老家,教我如何不想她!

【胡张庄村民的日子为何甜如蜜?】金秋时节,在东丽区胡张庄村2000多亩葡萄园里,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藤条上缀满了一串串红玛瑙、绿玛瑙、紫玛瑙,空气中弥漫了浓浓的香甜味道,摘一颗放在嘴里品尝,甜透心扉。兴高采烈的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外运,整个葡萄园区喜气爆棚,一片欢声笑语。就是靠着这片甜美的葡萄园,全村500多户村民家有存款,开上汽车,住进楼房,日子过得甜如蜜。
  昔日“北大荒” 今日变葡萄庄园
  “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
  这句顺口溜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张庄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该村坐落在东丽区东北部,远离城区,号称东丽的“北大荒”;村周边都是芦苇荡,土地贫瘠;村里没有企业,全村500多户、1500多名村民土里刨食,村子破,村民穷。
  今年63岁的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感慨地说,早年,她从老家山东嫁到胡张庄,曾想象着婆家这里一定会是金黄色的米粮仓,但当真正走进胡张庄时,却大失所望,四周都是芦苇荡,米粮仓变成了盐碱地,一度感到特失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胡张庄跟其他村庄一样,也实施了包产到户,村民们在分到的农田里种粮、种棉花,后来,又有村民开始种露地葡萄,探索土里生金。
  胡张庄的土地是盐碱地,但却富含丰富的钾元素,种出来的葡萄口感好,特香甜。就凭借这个优势,让胡张庄的葡萄在市场上很受宠爱,促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发展到家家户户几乎都种葡萄。
  种露天葡萄虽可增收,但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依旧是看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
  由于村里的葡萄园位于一条冰雹带上,几乎每年大大小小都会遭遇雹灾,特别是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雹灾,把全村2000多亩葡萄几乎都砸烂了。另外,如果赶上连续下大雨,葡萄就会开裂腐烂,根本卖不出去。
  村民们种葡萄还遇到一个难题:每年夏秋季节,葡萄集中上市销售,由于葡萄数量太大,市场接近饱和,好葡萄卖不上好价钱。为此,急需建冷库,开展反季节销售,增加收入。
  杨宝玲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盐碱地就一定会变成金土地。她带领村民们相继修建了冷库,并积极谋划发展设施反季节葡萄种植。
  忽如一夜“春风”来 葡萄园崛起41个大棚
  2018年7月,市里鼓励村集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会同东丽区积极为该村发展设施农业提供支持,其中就包括帮助规划兴建41个塑料大棚。
  为帮助村里建好大棚,市、区、街道三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市农业农村委精挑细选了3家公司,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兴建速度,整个项目2019年10月进场施工,当年12月主体就建成,选用了高质量的钢管、棚膜等,确保了大棚透光好,坚固耐用,防风防冰雹。
  每个塑料大棚高5米、长140米、宽17米,堪称一个葡萄种植车间,大棚里还同步建好了水电设施,葡萄渴了,立马开闸浇灌;农业农家还给葡萄藤装上了杀虫灯、粘虫黄板等,根本不用打农药防治病虫害。
  有了这些设施,41个大棚顺利结出香甜果,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
  “我差不多种了20年葡萄,但从来没有像今年在大棚里种得这样舒心、安心、放心,大棚本身就很棒,再加上政府部门帮助,3个大棚的葡萄,今年纯赚近15万元,每个纯赚近5万元, 比种露地葡萄每亩多赚2万元,太棒了!”今年60岁的村民王金江指着自家3个银白色的大棚笑着说道,“明年还要多种几个,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温室葡萄藤变成了摇钱树。”
  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李平告诉记者,今年葡萄获得了丰收,这后面包含着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包含着农技专家的辛勤汗水,也有村党支部的一份功劳……
  李平回忆说,当41个大棚建好后,村民们却忐忑不安起来,因为虽说设施条件很好,但是无奈没有在大棚里种过葡萄;另外大棚还要定时放风、透光等,村民们更是一窍不通。
  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村里请来了葡萄专家,从剪枝、施肥、蔬果等多个方面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结果立竿见影。今年胡张庄41座大棚葡萄迎来了大丰收,香甜的葡萄被商贩们抢购一空。
  村党支部做“后盾” 多措并举促增收
  村民富不富,关键要看村党支部。
  在胡张庄村民眼里,他们对村党支部特别满意,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村“当家人”──杨宝玲更是竖起了敬佩的大拇指,称赞她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作为外来人的杨宝玲,先后担任村妇联主任、村委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当选的当天晚上,杨宝玲在家里流下了热泪,她感谢村民们的信任,并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一定要带领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倾心尽力为民办实事,排民忧、解民难。
  为解决村民葡萄销售难问题,杨宝玲带领大家协调资金建起了现代化仓储库房和冷库,延长了葡萄的销售期,让村民得到了实惠。2017年,村里又规划实施胡张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对2000多亩葡萄园的道路、水利、绿化等进行系统改造。
  为提高胡张庄村葡萄收益,杨宝玲又积极谋划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握指成拳聚合力,抱团取暖闯市场。合作化统一注册葡萄商标品牌“胡张庄”;对合作社成员葡萄种植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实行绿色生态种植,建立田间管理记录,全面实施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
  由于对大棚种葡萄不熟悉,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意登记使用大棚,杨宝玲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登记。后来村民们看到其他地方用大棚种反季节葡萄增收后,又纷纷找到杨宝玲,希望登记使用大棚种葡萄。最后,杨宝玲自己带头把原先登记的3个大棚指标让给了村民们,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纷纷让出了指标。
  “帮助全体村民脱贫增收奔小康,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宝玲说。
  植树种花护绿 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
  金秋时节,来到胡张庄,不但可以品尝香甜的葡萄,这里的美景还会留住你的脚步。
  在整个葡萄园道路两侧,栽种了杨树、金叶榆、海棠等,郁郁葱葱。在葡萄园区的西南部,这里还有大片的格桑花盛开,吸引了很多彩蝶上下飞舞。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花海面积40多亩,是原来的一块闲散地,种上花朵后,美化了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也迅速增加了。
  行走在葡萄园东北部,这里绿树成行,高大的杨树遮天蔽日,给行人洒下绿荫;在葡萄园的西北部这里还有3000多亩鱼塘,绿波荡漾……
  杨宝玲说,胡张庄葡萄园区位于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植树造林,爱绿护绿,见缝插绿,在园区道路两侧栽种了2000多棵树苗,在鱼塘周边种植芦苇水草等,净化水体,逐渐形成了“大水大绿野趣自然”的绿色生态屏障区。
  目前,胡张庄村正在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兴建康养田园、渔歌田园、乐活田园、农创田园等,让一产和三产握手,使之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标杆,把胡张庄打造成为芬芳香甜的美丽农庄,实现美环境、美田园、富村民。
  2019年,胡张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万元,村经营性收入达到600万元,每位村民享受到的福利多达3000余元……
  “葡萄园、金土地、新楼房、城里姑娘乐嫁胡张庄。”成为了胡张庄村新的顺口溜。
  “今天的胡张庄村变富了,变美了,这首先要感谢党的惠农好政策,感谢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村民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日子香甜如蜜,但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还要继续奋斗,相信未来胡张庄村民的日子定会比蜜还甜!”杨宝玲满脸笑容地说。
https://t.cn/A64svad9

【胡张庄村民的日子为何甜如蜜?】金秋时节,在东丽区胡张庄村2000多亩葡萄园里,一棵棵枝繁叶茂的藤条上缀满了一串串红玛瑙、绿玛瑙、紫玛瑙,空气中弥漫了浓浓的香甜味道,摘一颗放在嘴里品尝,甜透心扉。兴高采烈的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箱、外运,整个葡萄园区喜气爆棚,一片欢声笑语。就是靠着这片甜美的葡萄园,全村500多户村民家有存款,开上汽车,住进楼房,日子过得甜如蜜。

  昔日“北大荒” 今日变葡萄庄园

  “芦苇荡、盐碱地、土坯房,有女不嫁胡张庄。”

  这句顺口溜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胡张庄村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该村坐落在东丽区东北部,远离城区,号称东丽的“北大荒”;村周边都是芦苇荡,土地贫瘠;村里没有企业,全村500多户、1500多名村民土里刨食,村子破,村民穷。

  今年63岁的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杨宝玲感慨地说,早年,她从老家山东嫁到胡张庄,曾想象着婆家这里一定会是金黄色的米粮仓,但当真正走进胡张庄时,却大失所望,四周都是芦苇荡,米粮仓变成了盐碱地,一度感到特失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胡张庄跟其他村庄一样,也实施了包产到户,村民们在分到的农田里种粮、种棉花,后来,又有村民开始种露地葡萄,探索土里生金。

  胡张庄的土地是盐碱地,但却富含丰富的钾元素,种出来的葡萄口感好,特香甜。就凭借这个优势,让胡张庄的葡萄在市场上很受宠爱,促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后发展到家家户户几乎都种葡萄。

  种露天葡萄虽可增收,但每年都会遇到一些自然灾害,依旧是看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

  由于村里的葡萄园位于一条冰雹带上,几乎每年大大小小都会遭遇雹灾,特别是2012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雹灾,把全村2000多亩葡萄几乎都砸烂了。另外,如果赶上连续下大雨,葡萄就会开裂腐烂,根本卖不出去。

  村民们种葡萄还遇到一个难题:每年夏秋季节,葡萄集中上市销售,由于葡萄数量太大,市场接近饱和,好葡萄卖不上好价钱。为此,急需建冷库,开展反季节销售,增加收入。

  杨宝玲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任何困难都难不倒,盐碱地就一定会变成金土地。她带领村民们相继修建了冷库,并积极谋划发展设施反季节葡萄种植。

  忽如一夜“春风”来 葡萄园崛起41个大棚

  2018年7月,市里鼓励村集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会同东丽区积极为该村发展设施农业提供支持,其中就包括帮助规划兴建41个塑料大棚。

  为帮助村里建好大棚,市、区、街道三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市农业农村委精挑细选了3家公司,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加快兴建速度,整个项目2019年10月进场施工,当年12月主体就建成,选用了高质量的钢管、棚膜等,确保了大棚透光好,坚固耐用,防风防冰雹。

  每个塑料大棚高5米、长140米、宽17米,堪称一个葡萄种植车间,大棚里还同步建好了水电设施,葡萄渴了,立马开闸浇灌;农业农家还给葡萄藤装上了杀虫灯、粘虫黄板等,根本不用打农药防治病虫害。

  有了这些设施,41个大棚顺利结出香甜果,村民们脸上笑开了花。

  “我差不多种了20年葡萄,但从来没有像今年在大棚里种得这样舒心、安心、放心,大棚本身就很棒,再加上政府部门帮助,3个大棚的葡萄,今年纯赚近15万元,每个纯赚近5万元, 比种露地葡萄每亩多赚2万元,太棒了!”今年60岁的村民王金江指着自家3个银白色的大棚笑着说道,“明年还要多种几个,感谢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让温室葡萄藤变成了摇钱树。”

  胡张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副书记李平告诉记者,今年葡萄获得了丰收,这后面包含着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包含着农技专家的辛勤汗水,也有村党支部的一份功劳……

  李平回忆说,当41个大棚建好后,村民们却忐忑不安起来,因为虽说设施条件很好,但是无奈没有在大棚里种过葡萄;另外大棚还要定时放风、透光等,村民们更是一窍不通。

  让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村里请来了葡萄专家,从剪枝、施肥、蔬果等多个方面进行面对面、手把手指导,结果立竿见影。今年胡张庄41座大棚葡萄迎来了大丰收,香甜的葡萄被商贩们抢购一空。

  村党支部做“后盾” 多措并举促增收

  村民富不富,关键要看村党支部。

  在胡张庄村民眼里,他们对村党支部特别满意,对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村“当家人”──杨宝玲更是竖起了敬佩的大拇指,称赞她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主心骨”。

  作为外来人的杨宝玲,先后担任村妇联主任、村委会副主任,2006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10年当选了村党总支书记。当选的当天晚上,杨宝玲在家里流下了热泪,她感谢村民们的信任,并暗暗发下誓言:绝不辜负村民们的信任,一定要带领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倾心尽力为民办实事,排民忧、解民难。

  为解决村民葡萄销售难问题,杨宝玲带领大家协调资金建起了现代化仓储库房和冷库,延长了葡萄的销售期,让村民得到了实惠。2017年,村里又规划实施胡张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对2000多亩葡萄园的道路、水利、绿化等进行系统改造。

  为提高胡张庄村葡萄收益,杨宝玲又积极谋划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握指成拳聚合力,抱团取暖闯市场。合作化统一注册葡萄商标品牌“胡张庄”;对合作社成员葡萄种植进行统一科学管理,实行绿色生态种植,建立田间管理记录,全面实施葡萄质量安全可追溯……

  由于对大棚种葡萄不熟悉,一开始很多村民不愿意登记使用大棚,杨宝玲便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登记。后来村民们看到其他地方用大棚种反季节葡萄增收后,又纷纷找到杨宝玲,希望登记使用大棚种葡萄。最后,杨宝玲自己带头把原先登记的3个大棚指标让给了村民们,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纷纷让出了指标。

  “帮助全体村民脱贫增收奔小康,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这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杨宝玲说。

  植树种花护绿 打造美丽田园综合体

  金秋时节,来到胡张庄,不但可以品尝香甜的葡萄,这里的美景还会留住你的脚步。

  在整个葡萄园道路两侧,栽种了杨树、金叶榆、海棠等,郁郁葱葱。在葡萄园区的西南部,这里还有大片的格桑花盛开,吸引了很多彩蝶上下飞舞。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这片花海面积40多亩,是原来的一块闲散地,种上花朵后,美化了葡萄园,采摘的游客也迅速增加了。

  行走在葡萄园东北部,这里绿树成行,高大的杨树遮天蔽日,给行人洒下绿荫;在葡萄园的西北部这里还有3000多亩鱼塘,绿波荡漾……

  杨宝玲说,胡张庄葡萄园区位于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植树造林,爱绿护绿,见缝插绿,在园区道路两侧栽种了2000多棵树苗,在鱼塘周边种植芦苇水草等,净化水体,逐渐形成了“大水大绿野趣自然”的绿色生态屏障区。

  目前,胡张庄村正在规划实施田园综合体项目,兴建康养田园、渔歌田园、乐活田园、农创田园等,让一产和三产握手,使之成为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标杆,把胡张庄打造成为芬芳香甜的美丽农庄,实现美环境、美田园、富村民。

  2019年,胡张庄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万元,村经营性收入达到600万元,每位村民享受到的福利多达3000余元……

  “葡萄园、金土地、新楼房、城里姑娘乐嫁胡张庄。”成为了胡张庄村新的顺口溜。

  “今天的胡张庄村变富了,变美了,这首先要感谢党的惠农好政策,感谢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村民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的日子香甜如蜜,但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还要继续奋斗,相信未来胡张庄村民的日子定会比蜜还甜!”杨宝玲满脸笑容地说。(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池衙内和张好好分手后喜欢上赵盼儿,明知道追求无果仍旧愿意守护盼儿,但他也说,自己虽然长情,但东京小娘子这么多,保不住哪天就喜欢上别人了。 池衙内是所有人的
  • 其实,无论是仙、妖、怪,他们原本其实都是“神”具体来讲,其实他们都是“神”演化而来。在《礼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风,为风雨,皆曰神”意思是说只
  • 在这里,联邦的主将是尤利西斯·格兰特,他虽然取得了西部战场的胜利,但由于伤亡惨重,而且缺乏与东部的联动,这个胜利并没有为联邦带来在整个战争中的优势。一开始,他希
  • 25、万物与我都是荒诞的静寂,此时我想你。31、如果问我思念多重,不重的,像一座秋山的落叶。
  • 不过对面曜最后也是太掉点了,可能以为会赢吧ps:一个黄金局我为啥这么激动……③p5,我不李姐,这局记得亚瑟没怎么着啊,我家妲己一直逮着人家逼逼叨,烦死了,我寻思
  • “数据驱动研发”宝马集团以高效及严谨的研发保证自动驾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全世界每天有亿万辆汽车驰骋在道路上,真实的交通场景无比复杂,因此宝马集团始终将安全置于自动
  • )来源:广州日报#轨道交通# “贯通+封顶”广州地铁两新线完成工程节点任务近日,肩负着广州地铁3号线东延段番禺汽车客运站至广州新城西区间(以下简称“番广区间”
  • 广州市内亲子度假,在黄埔区的这家酒店,上有屋顶花园,下有跟大堂想通的一层有庭院式花园,酒店门口对出就是创业公园,喜欢户外活动和野餐朋友 酒店楼下公园就能玩耍,而
  • 今天推荐这款银镯子:✅ 多款型号选择,比如:平安喜乐款,古法款,亮面款✅ S999足银材质✅ 放空设计理念,非常有意境平常银镯子可以用配套的银饰布擦拭,也可以用
  • 一切都从零开始,爸爸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却一直操心我们有没有新年的衣服,爸爸总是默默的工作,不辞劳苦,整整用了两年的时间,一个人一砖一瓦筑成了我们新的家园。
  • 通过以上三大特色,可以发现银欣SG16的安装灵活性,以及便利性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不过这还没有发挥出它最大的潜力,通过机箱内各种间隙和孔位,我们至少还能往它里面
  • 】巨蟹座射手座和巨蟹座性格是非常不一样的,射手座追求自由,向往外面的生活,可以更好的在外面打拼,而巨蟹座非常的顾家,可以把家里安排的很妥帖,不用射手费太多的心力
  • 下午终于敲完了文献调研部分的标书,傍晚和moon去了金海岸吃到了精简版的“饭团”以及一碗不确定到底好吃不好吃的炸酱面 晚上给粑粑麻麻打了电话也没说什么生活的一些
  • 他说自己就像这座披山岛,反复经历着潮起与潮落——年轻时候每年老兵离队,他都要站在山头,看着接老兵的船消失在山海相接的地方。 爱邓伦,是一生都不会停止的事情你若安
  • 雷雨范围比较大,且局地雨势较强,在张家口东部、承德、唐山、秦皇岛、廊坊局地有中到大雨,个别地点有暴雨。雷雨范围比较大,且局地雨势较强,在张家口东部、承德、唐山、
  • !!
  • 我喜欢的男孩,任字开头,嘉字居中,伦字结尾,有位锦衣卫,名为陆绎;有个间谍,代号秋婵;有位王爷,名叫李俶;有位宫上,名许宣;人间理想任嘉伦❤️;金光闪闪任嘉伦❤
  • 王丽萍强调,目前,国际和国内的流行优势毒株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将入境人员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期限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
  • 3. ‮生托‬只为当一回人‮孩的‬子(恩怨不明显,‮平平‬常常‮与,‬父母缘薄,一生‮力自‬更生,‮生自‬自灭,也不花‮母父‬钱,对父母也谈不‮亲上‬热和仇恨)
  • #龚俊[超话]#gj#龚俊ins# 龚俊ins #龚俊超话# 龚俊超话GJ#龚俊粉丝# 你在搜龚俊 gj 还是龚俊粉丝人美心善 还是搜GJ?还是老龚 代言 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