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美之与恶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哉⑤!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⒅,我独昏昏⒆。俗人察察⒇,我独闷闷[21]。澹兮[22],其若海;飂兮[23],若无止。众人皆有以[24],而我独顽且鄙[2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6]。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注释]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2、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3、畏:惧怕、畏惧。

4、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5、未央:未尽、未完。

6、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7、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13、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14、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15、有余:有丰盛的财货。

16、遗:不足的意思。

17、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18、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19、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20、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21、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22、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

23、飓兮:急风。

24、有以:有用、有为,有本领。

25、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26、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下篇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然则学求益所能而进其智者也。若将无欲而足,何求於益?不知而中,何求於进?夫鸾雀有匹,鸠鸽有仇,寒乡之民,必知旃裘,自然已足,益之则忧。故续凫之足,何异截鹤之胫;畏誉而进,何异畏刑。唯阿美恶,相去何若。故人之所畏,吾亦畏焉,未敢恃之以为用也。

荒兮其未央哉。
叹与俗相返之远也。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众人迷於美进,惑於荣利,欲进心竞,故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台也。

我独怕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言我廓然无形之可名,无兆之可举,如婴兄之未能孩也。

俭俭兮若无所归。
若无所宅。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众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余也。我独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
绝愚之人心无所别析,意无所好欲。犹然其情不可睹,我颓然若此也。

沌沌兮。
无所别析,不可为明。

俗人昭昭,
耀其光也。

我独若昏;俗人察察,
分别别析也。

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
情不可睹。

飂兮若无止。
无所系絷。

众人皆有以,
以,用也,皆欲有所施用也。

而我独顽似鄙。
无所欲为,闷闷昏昏,若无所识,故曰顽且鄙也。

我独异於人,而贵食母。
食母,生之本也。人者皆弃生民之本,贵末饰之华,故曰我独欲异於人。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絕學無憂。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學求益,增其所未聞,積之不已,而無以一之,則以圓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紛然,不勝其憂矣。患夫學者之至此也,故日絕學無憂。若夫聖人未嘗不學,而以道為主,不學而不少,多學而不亂,廓然無憂,而安用絕學耶?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學者溺於所聞而無以一之,則唯之為恭,阿之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況夫善惡之相反乎?夫唯聖人知萬物同出於性,而皆成於妄,如畫馬牛,如刻虎競,皆非其實,湣焉無是非同異之辨,孰知其相去幾何哉?苟知此矣,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無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聖人均彼我,一同異,其心無所復留,然豈以是忽遺世法,犯分亂理而不顧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為,吾亦為之。雖列於君臣父子之間,行於禮樂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異也。其所以不嬰於物者,其心而已。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吵。聖人兼涉有無,無入而不可,則荒兮其未可央也。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若嬰兄之未孩,
人各溺於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樂如春登臺,囂然從之,而不知其非。唯聖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動,如嬰兒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
乘萬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無所歸。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衆人守其所知,各自以為有餘。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於一,超然其若遺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純純,若愚而非愚也。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俗以分別為智,聖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悶。

忽若晦,寂若無所止。
忽焉若晦,不見其津涯也。寂然無朕,不見其所止宿也。。

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聖人才全德備,若無所施,故疑於頑鄙。 

我獨異於人,兒貴食母。
道者,萬物之母。衆人徇物忘道,而聖人脫遺萬物,以道為宗,譬如嬰兒無所雜食,食於母而已

四种修行,道尽人生……

四大名著的内涵,是博大而丰盛的,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体悟。

但无论如何,它们写的是人,进一步是人生,更进一步便是中国人的人生。

人生是需要去完成的。那么我们便可以说,四大名著正是中国人的四种修行。

红楼的主题是情,三国的主题是争,水浒的主题是义,西游的主题是悟。

要抵达或者超越它们,就构成了这种修行中,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关卡。

过不去,就是平庸;过得去,便是超然。

01

读红楼,过情关,问世间情为何物。

《红楼梦》一书的一开始,曹公便借空空道人之口,说出了此书的主旨:大旨谈情。

情之一字,最是迷乱人,有人读罢全书也未必晓得,有人过完一生也未必明白。

人之为人,本是有情。情,有时是最美好的事,有时也是最磨人的事。男女之间如此,人与人之间莫不如此。

因为情字的内涵太过丰蕴,它是爱情亲情友情,也是纵情痴情,还是人情世情。

而这些,正是红楼一梦中的情天恨海。

红楼一书最为动人的,毫无疑问是爱情。这是一个最为永恒却又平常的主题,曹公却写出了无尽的意味。

宝黛的爱情无疑是最为拨人心弦的,其中有美好,也有烦恼;有希望,也有失望;有生死不离的心,却避不开生离死别的命。

千般滋味,万种纠结,恰如人生。一别之后,繁华落尽,了无痕迹,又恰如一梦。

况且还有宝黛有缘无份之外,宝钗与宝玉的有份无缘,宝玉与妙玉、袭人等女子的无缘无份,以及红楼一梦中其他人的爱恨纠葛。

多少酸甜苦辣,如秋水般流之不尽。红楼是一场梦,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由情入手,以情为重,曹公写尽了大家族的荣辱兴衰,最后终归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回头看怎会不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公经历了这一切,领悟到最深处,那么我们呢?

因为是一梦,所以须看破、放下,这或者才是红楼的真正主题。

但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或许太高了。但至少,我们还可以学着像红楼这场大梦中的情种们,学着深情一些,如今这个时代人心恰恰不够暖,情意恰恰不够浓。

这样,至少人生还能多一些美好和回味,少一些平庸与乏味。

这就像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所说的: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02

读三国,过争关,人到底争个什么。

林俊杰的歌曲《曹操》的歌词说: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的摸。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写的真是好。写得更好也更为人知的,是明代大学问家杨慎的那首《临江仙》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被用于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最是恰当。

这一首歌一阙词,说出了太多。告诉我们三国是一部英雄之书,它的关键词,是阴谋阳谋、尔虞我诈、乱世、寂寞......归结为一个字,就是“争”。

而多少英雄豪情、横刀立马,在当世却总是寂寞,在后世却只是转头成空,最终不过落得一场谈资。那么我们便不禁要问,人,到底争个什么?

曹操一世枭雄,一世功业在身后也终被老谋深算、隐忍等待的司马懿家族窃取。

刘备从草莽之中崛起,争得三足鼎立中一方诸侯,最终也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中,抱着巨大的遗憾悲怆离世。

诸葛孔明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一力孤擎蜀汉,七次北上伐魏,终究也不过一场秋风五丈原的凄凉。

关羽张飞豪气干云、义薄云天,最终也都落得兵败身死、身首两处的下场……

是啊,人到底争个什么?

如果人人觉悟,天下也就没有争这回事了;如果人人不争,也就天下太平了。

这可能就是三国最深邃的命题。

只可惜,每个人不争一争,不看够了、历遍了世间争斗及背后的成亡祸福,是不会觉悟的。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道理早就知道,但却非要在经历后才能明白。

既然如此,三国的故事对我们也不是没用,这用也不是看一场你争我夺的热闹,人们还可以从中学到些权谋之术,激荡起一腔豪情。

这样你就能更好地去争,然后便能更早地觉悟。

如今人们都爱争,那就由着他们争去吧。说到最后,也只能是如此。

03

读水浒,过利关,我们的仗义去哪了。

水浒中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会褪色的,那也是最重要的一处,便是仗义。

有些人不屑地以为,水浒108人只是杀人放火的流氓无赖,却不去看有一件事才是真正可惜、可悲,便是仗义这东西,已经越来越稀缺了。

品德没了是可以培养的,品格没了,就只能是一种退化。

什么是仗义?

仗义就是鲁智深看不得萍水相逢的父女被人欺负,怒而拳打镇关西;看到朋友林冲被冤枉落难,便义无反顾地大闹野猪林。

仗义就是武松在朋友被欺凌后,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即使早有退隐之心,也要为了兄弟情义而坚持到征方腊的最后,哪怕因此断掉一臂。

仗义就是黑旋风李逵为救宋江,只身江州劫法场;以为是宋江抢了酒家的女儿,即使那是大哥也要大闹梁山忠义堂......

他们看不得不平,肠子直得厉害,热得烫人。

他们做得到如此,是因为他们的心因为纯粹而坦荡,因为坦荡而磊落,因为磊落而光明,因为光明而嫉恶如仇,于是才有了发之于外的那一场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所有这些,背后其实只是两个字:情义;而反面也同样是两个字:利益。

当下社会与水浒梁山、我们与梁山好汉们的距离,也许正是“情义”和“利益”之间的距离。

利益二字,底下还藏着两个字——自私,上面还顶着两个字——现实,合起来又是两个字——冷漠。

而这些,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说白了,缺了人情味儿。

是的,人们称梁山之人叫好汉,电视剧水浒的主题曲也叫《好汉歌》。这种人不该绝种,这首歌也不该成为绝唱。

佛家有言:《楞严》不灭,佛法不灭。

我们也只能期待,只要水浒还在,仗义的种子就可以一代代播种、生根、发芽。

04

读西游,过欲关,觉悟还是执迷不悟。

清代张潮的《幽梦影》里说:《西游记》是一部“悟书”。

是的,这本是一个佛家的故事,出自一个取经的典故。它的主角,名字就叫“悟空”。

这一悟,就过去了九九八十一难。这只猴子,谱写的却是人之生。

西游里是一条取经之路,我们的人生,则是一场觉悟之旅。

很少人会去想,人生从何处开始,又要到哪里去?西游却已经说了。

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的弟子,而“斜月三星洞”五个字合起来,恰是一个“心”字。心,正是人生开始的地方。

佛家讲人有“五毒”心:贪、嗔、痴、慢、疑。

取经的师徒五人,恰如人的这五种心魔。

总是误会孙悟空的唐三藏,自然就是“疑”;骄傲不羁的孙猴子,当然就是傲慢的“慢”;

好吃懒做、贪恋女色的猪八戒,毫无疑问就是“贪”;

曾在流沙河吃人、脖子上挂骷髅项链的沙和尚,难保心底没有一份“嗔”;

默默无闻、执著向前的白龙马,多么像是“痴”。

而破除与圆满之路,就在八十一难的历练里,人生正是如此。

西游中的人生滋味,又何止这些。

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现实,也是人生中那些逃不开的宿命。

七十二变是一种本事,而人活世间也不得不有各种的身份和面孔。

老君炼丹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出了火眼金睛,人的世事洞明,也从来离不开时间里的锻造锤炼。

真假美猴王最耐人寻味——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最该用心的也是自己……

懂了这些,心中的不甘就可以少一些,心底的清明就可以多一些。

孙猴子脑袋上有一只金箍,那是他虚妄之心的隐喻,正是因为不能自我收敛,才惹得这外来的约束。

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同样是心中的执念和涌动的欲望。

正是这些劳什子困住了我们,只有除去了才能得自在。

欲望因执念而生,执念因欲望而固。有人看到了,所以求觉醒;有人看不到,于是执迷不悟。

当今时代,前者太少,后者太多。

而到灵山的距离,恰好是十万八千里,本是孙悟空一个筋斗就能到的,正如迷与悟,就在一念之间。

四种修行,道尽人生。

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种修行,也是人生之修行的一个完整路径。

它告诉我们,过得去情天恨海,参得透世间争斗,斩得断利欲熏心,越得过欲望执念,才抵达得了人生光明通达、自在宁静的终处。

这个地方,佛家称之为彼岸。

中国人的四种修行

  四大名著的内涵,是博大而丰盛的,不同的人可以从中读出不同的体悟。无论如何,它们写的是人,进一步是人生,更进一步便是中国人的人生。

人生是需要去完成的,那么我们可以说,四大名著正是中国人的四种修行。红楼的主题是情,三国的主题是争,水浒的主题是义,西游的主题是悟。而要抵达或者超越它们,就构成了这种修行中,所要突破和跨越的四道关卡。
过不去,就是平庸;过得去,便是超然。

·读红楼,过情关,
问世间情为何物?
《红楼梦》一书一开始,曹公便借空空道人之口,说出了此书的主旨:大旨谈情。情之一字,最是迷乱人,有人读罢全书也未必晓得,有人过完一生也未必明白。
人之为人,本是有情。情,有时是最美好的事,有时也是最磨人的事。因为情字的内涵太过丰蕴,它是爱情亲情友情,也是纵情痴情,还是人情世情。而这些,正是红楼一梦中的情天恨海。
红楼一书最为动人的,毫无疑问是爱情。这是一个最为永恒却又平常的主题,曹公却写出了无尽的意味。宝黛的爱情无疑是最为动人心弦的,其中有美好,也有烦恼;有希望,也有失望;有生死不离的心,却避不开生离死别的命。千般滋味,万种纠结,恰如人生。一别之后,繁华落尽,了无痕迹,又恰如一梦。
因为是一梦,所以须看破、放下,这或者才是红楼的真正主题。但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或许太高了。但至少,我们还可以学着像红楼这场大梦中的情种们,学着深情一些,这样,至少人生还能多一些美好和回味,少一些平庸与乏味。
这就像竹林七贤中的王戎所说的: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读三国,过争关,
人到底争个什么?
明代大学问家杨慎有首《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被用于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最是恰当。
三国是一部英雄之书,它的关键词,是阴谋阳谋、尔虞我诈、乱世、寂寞……归结为一个字,就是“争”。而多少英雄豪情、横刀立马,在当世却总是寂寞,在后世却只是转头成空,最终不过落得一场谈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人,到底争个什么?
曹操一世枭雄,一世功业在身后也终被老谋深算、隐忍等待的司马懿家族窃取。刘备从草莽之中崛起,争得三足鼎立中一方诸侯,最终也不得不在白帝城托孤中,抱着巨大的遗憾悲怆离世。诸葛孔明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一力孤擎蜀汉,七次北上伐魏,终究也不过一场秋风五丈原的凄凉。关羽张飞豪气干云、义薄云天,最终也都落得兵败身死、身首两处的下场……是啊,人到底争个什么?
如果人人觉悟,天下也就没有争这回事了;如果人人不争,也就天下太平了。这可能就是三国最深邃的命题。只可惜,每个人不争一争,不看够了、历遍了世间争斗及背后的成亡祸福,是不会觉悟的。人生就是这样,很多道理早就知道,却非要在经历后才能醒悟。
如今人们都爱争,那就由着他们争去吧。说到最后,也只能是如此。

·读水浒,过利关,
我们的仗义去哪了?
水浒中有一个东西,是永远不会褪色的,那也是最重要的一处,便是仗义。什么是仗义?仗义就是鲁智深看不得萍水相逢的父女被人欺负,怒而拳打镇关西;看到朋友林冲被冤枉落难,便义无反顾地大闹野猪林。仗义就是武松在朋友被欺凌后,快活林里醉打蒋门神;即使早有退隐之心,也要为了兄弟情义而坚持到征方腊的最后,哪怕因此断掉一臂……他们看不得不平,肠子直得厉害,热得烫人。
他们做得到如此,是因为他们的心因为纯粹而坦荡,因为坦荡而磊落,因为磊落而光明,因为光明而嫉恶如仇,于是才有了发之于外的那一场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所有这些,背后其实只是两个字——情义,而反面也同样是两个字,利益。
当下社会与水浒梁山、我们与梁山好汉们的距离,也许正是“情义”和“利益”之间的距离。利益二字,底下还藏着两个字——自私,上面还顶着两个字——现实,合起来又是两个字——冷漠。而这些,或许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病。说白了,缺了人情味儿。
佛家有言:《楞严》不灭,佛法不灭。我们也只能期待,只要水浒还在,仗义的种子就可以一代代播种、生根、发芽。

·读西游,过欲关,
觉悟还是执迷不悟?
清代张潮的《幽梦影》里说:《西游记》是一部“悟书”。是的,这本是一个佛家的故事,出自一个取经的典故。它的主角,名字就叫“悟空”。這一悟,就过去了九九八十一难。这只猴子,谱写的却是人之生。西游里是一条取经之路,我们的人生,则是一场觉悟之旅。
很少人会去想,人生从何处开始,又要到哪里去?西游却已经说了。孙悟空是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的弟子,而“斜月三星洞”五个字合起来,恰是一个“心”字。心,正是人生开始的地方。
佛家讲人有“五毒”心:贪、嗔、痴、慢、疑。取经的师徒五人,恰如人的这五种心魔。总是误会孙悟空的唐三藏,自然就是“疑”;骄傲不羁的孙猴子,当然就是傲慢的“慢”;好吃懒做、贪恋女色的猪八戒,毫无疑问就是“贪”;曾在流沙河吃人、脖子上挂骷髅项链的沙和尚,难保心底没有一份“嗔”;默默无闻、执着向前的白龙马,多么像是“痴”。而破除与圆满之路,就在八十一难的历练里,人生正是如此。
西游中的人生滋味,又何止这些。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却逃不出如来的手掌心,这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现实,也是人生中那些逃不开的宿命。七十二变是一种本事,而人活世间也不得不有各种身份和面孔。老君炼丹炉里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出了火眼金睛,人的世事洞明,也从来离不开时间里的锻造锤炼。真假美猴王最耐人寻味——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最该用心的也是自己……懂了这些,心中的不甘就可以少一些,心底的清明就可以多一些。
孙猴子脑袋上有一只金箍,那是他虚妄之心的隐喻,正是因为不能自我收敛,才惹得这外来的约束。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同样是心中的执念和涌动的欲望。欲望因执念而生,执念因欲望而固。有人看到了,所以求觉醒;有人看不到,于是执迷不悟。

四种修行,道尽人生
四大名著,是中國人的四种修行,也是人生之修行的一个完整路径。
它告诉我们,过得去情天恨海,参得透世间争斗,斩得断利欲熏心,越得过欲望执念,才抵达得了人生光明通达、自在宁静的终处。
这个地方,我们称之为彼岸。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有些人呐,就是爱做鬼,就爱在地狱里呆着,我们便尊重祝福。我真的不明白,你们还有脸做这样的对比图去羞辱他。
  • 34中午没回宿舍 在办公室躺着追剧哈哈哈5下午我说冷 超哥把小太阳搬出来放我旁边了哈哈哈6临下班 我“晚上去买烤地瓜吃 向生活妥协了 其他啥也不吃了”东东老师“
  • 今年看完《局部》第三季被美第奇家族吸引,也对文艺复兴的艺术有了兴趣,却根本没有注意到结尾说的北朝壁画,直到某天听播客讲到这个《局部》番外篇–《线条的盛宴》原本我
  • 中晚岁出入颜平原,李北海,健劲浑融,审视款识,纵横斜势、撇画点勾,个人特征明显,当属中晚年手笔也!” 纵观画卷跋尾,收藏印记有百余枚之多,其中有明中后期大收藏家
  • 25. 小时候看山村老尸成了我的童年阴影 于是乎我刚刚壮着胆子又看了一次 现在好了 变成我成年阴影了26. 左眼跳,我:要发财啦右眼跳,我:不能迷信27. 如果
  • 微博透明人(本质lsp)圈子很多:原耽,全职,盗笔,王者荣耀,钩针,手帐,棉娃(最近半年回坑)搞娃全凭喜好,酷哥优先,目前不考虑女娃。评论送3个6块钱的小红包冲
  • 会有很好的财运,也能收获较好的正缘,中年发展不错,晚年就不一定了从面相中上看,白眼仁多黑眼仁少,好胜心强。下面是她面诊多了的一些经验分享:1、鼻尖鼻尖下旋的姐妹
  • 这是最喜欢的图啦哈哈,最近本人时而开心时而忧虑时而勤奋时而懒惰时而奋发图强,时而安于现状,看到了师傅家的小可爱,萌的不要不要的,终于知道孟加拉吃饭吃什么了,终于
  • 而今天有球迷就把他2018年发的推特给翻了出来(图二)当时穆帅对这两个球员不满意,要卖其中的一个买佩里西奇,他说:3年里,月子哥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之一。(写
  • 秦海璐说:“小说里经常看到古代的女主穿月牙色裙衫,男主着玄色衣袍……古人对颜色的称呼其实很丰富,欢迎对号入座。秦海璐说:“小说里经常看到古代的女主穿月牙色裙衫,
  • 【猫超】 依能天然苏打水350ml*15瓶,领5劵,拍3: 回味赞方便速食南京鸭血粉丝汤229.5g*3盒,领10劵,拍1: 叠加满减,商品下方199-30购物
  • 也有的网友声称,无论未来谷爱凌决定加入哪个国籍,她都是为中国体育做出巨大贡献的运动员,这一点永远是无法抹掉的 这些网友说得很对,其实在谷爱凌15岁宣布加入中国
  • 做一个温善的人,终其一生所想,无非是内心妥帖安放着一种美意,是情感,是诗意,是净水洗尘的一帘月色,素心描绘的一幅丹青,不管是泼墨或留白,都只是为低眉这个世界的美
  • 今年SAKURA樱花在全国各大城市特别推出了“幸福列车,樱你而美”的大型快闪活动,门店购买产品优惠力度很大,想买的亲赶快参加呀。可视窗口设计,口感拿捏有度自带水
  •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披露,2020年6月,在山东平阴县洪范池镇,投资逾1500万元的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竣工验收,一没没人蓄水,二没安装水泵,老百姓对此反映也没引
  • 愿你我心宽如海,坦然无畏,放得下过去,也装得了未来。愿你我心宽如海,坦然无畏,放得下过去,也装得了未来。
  • 刚睡醒 看到这个信息要气哭了 不知怎么办156是我和小A(女)的聊天234是小B(男)和小A的聊天作为他们曾经的老师 我真的没看出每个孩子的本性 我想往好处想:
  • 但这儿的珍珠鸡数量好像没怎么增加,主要它们的邻居没选好,左狮右豹,随便一串门…就没了…啊哈哈总之就是真的很好玩,带小朋友很合适,还没有小朋友的话自己去玩也很合适
  • #燕教授[超话]#1团新‮董入‬事宋医生~​‎ ͏ 儿子‮教燕‬授瘦身30多斤,身‮的边‬朋友跟着减‮瘦肥‬身成功,作‮医为‬生的她知道肥‮慢胖‬性病‮不,‬想
  • 刷视频看到别人捡了一条小白狗突然想到我一直也想养,以前去网吧路上遇到过一只刚出生的小黑狗,跟我走了一公里多也没遇到个超市,可能是没东西喂它就不跟着了。在小区做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