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不同于一般哲学者,就是它含有合乎宇宙物理的超自然现象。假如都不谈超自然,那么何必称为“大觉悟”的宗教?何不干脆就谈形而下哲学?只在文本和词义上打转?

  

佛理与超自然是佛教不可分的并行两端!愚见如是!只有全无科学知识的人,才妄论佛教的超自然是“神怪”。别以为现阶段那一点点基本化学物理常识,就已经完全打开了宇宙的奥秘!还早着呢!

  

三昧真火,是发自核子的高温度之火!此理,想已获明鉴!凡火是“化学反应”焚烧,三昧火不是“化学反应”。

  

三昧是什么?佛学学者高明在前,我不敢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供作对于初学佛法的青年朋友的参考。

  

智度论:“一切禅定,亦名三昧。”“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

  

止观日:“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

  

大乘义章说:“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

  

愚见认为:这些除了其佛理之外,已很明显地指出心力心波的直射集中。

  

大智度论说:“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

  

秘藏记曰:“佛知众生身中本来自性之理,与佛等无差别;而众生不知己之本有本始两觉与佛等,恒覆蔽于六尘烦恼而不能显出,是故佛发悲愿,垂我拔济众生如我之誓愿……众生蒙佛之加持力,突破六尘之淤泥,出现自心之觉理,如赖春雷之响而蛰虫出地,知与佛等无差别者,是平等之义也……众生蒙佛之加持力而得益者,是除垢障之义也……。”

  

这还不够明白吗?佛陀早知道人人身心均蕴藏有潜力,谁都可以摄链控制其潜力与佛相平等。人人均可成佛,就看各人本身的努力了,这正是佛理伟大谦实之一例。

  

三昧真火是人人都可能练成的,只是时间与功力的问题,三昧火是人身内潜能之一而已,并非什么“神怪”。

    

我们知道:地球内层的高温,以数万度的高热把碳元素变成“金刚钻”。

  

佛体内的数千度高热,把他体内的一些经由他心力集中链成的物质,烧炼成为舍利子,其物理与钻石形成是接近的。不同的是:舍利子具有佛的生命智慧,所以它能增长增加,如意增减。

  

佛教僧人或居士茶毗,未必个个自发三昧火,而是多数由弟子用凡火焚烧。不过,凡火亦能启引体内三昧火发出数千度高热,烧炼出舍利子来。

  

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一,拜佛之后,在永忏楼上凭窗写这篇拙文,遥望十英里以外,对面海的柏峰,虽在白天佛光亦盛放,真是欢喜,但是一般人看不见,我也不知怎样才能叫他们相信,只好算是“缘”吧!

佛教思想与叔本华意志的相似与差异

叔本华的思想是西方哲学里最接近东方哲学的哲学思想了。好奇两者的区别在哪里,于是在网上搜到了《佛教般若思想与叔本华意志哲学比较》这篇文章。(链接附文末)首先来了解一下叔本华哲学的主要核心点:
1、宇宙的一切,意志是本质的,而表象世界只是假象。表象是生存意志的外化或表现。2、意志创造或外化时是通过理念来实现的。生存意志首先产生理念,然后外化为时、空中的具体的表象,即万物是理念的摹本或幻影。真实存在的只是理念,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即个人的实在世界不过是虚假的、梦幻般的存在。3、超越意志的解药:1)崇尚艺术,认为人只能用审美体验摆脱痛苦和无聊的生存方式,但是是短暂的。2)终极方式是直接否定个体的意志,过节制和禁欲的生活,放弃自我的意志,就可以和推动世界的那个意志合二为一,这种合二为一可以超越在审美体验中的短暂解脱,让人进入长久的平静和安详。(很多宗教性的神秘体验,如:印度教的梵我一如,佛教涅槃,道家天人合一,基督教的与神合一,都表达了这种消除个人意志,和世界整体合一。)
接下去,搬运工里的搬运工又要开始工作了。:)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叔本华意志与佛教思想的相似和差异:1、叔本华的观审和佛教的般若 ——相似叔本华的观审法:认为通过理性不可能认识意志,只有直观才是一切真理的源泉,直观是它可近而不可即的极限。“人要认识理念,只有在作为主体发生变化后,即摆脱了意志的束缚后,上升为纯粹的不带意志的主体时,才能认识理念。”“主体客体消失了,直观者和直观本身融为一体。此时的认识不但处于时、空之外,而且既不用感性,也不用理性,从而达到对真理的把握。”"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他仅仅只是作为纯粹的主体,作为客体的镜子而存在;好象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个对象的人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二为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观景象所充满,所占据。”叔本华贬损理性,抬高直观,认为只有借助直观才能达到绝对认识。他称这种认识方法为观审法。佛教般若:般若是智慧的意思,但这种智慧不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聪明才智,而是洞照性空、超情遣知,达到佛境界的一种神秘直观。中国魏晋时僧肇描述般若说:"圣智幽微,深隐难测,无相无名,乃非言象之所得。"这说明般若智慧是离开形象的,不是概念言语所能表达的。圣人内心澄明,不为个性及意志等思虑烦恼所累,无知无识,虽在世法中,而实际上处于无为的境界;生活在名相中,又不为名相所累,心行言语断,解脱自在。佛教用神秘的般若观照也达到了他们对世界终极真理--真如实相的认识。2、叔本华的人生观与佛教的四谛说 —— 相似与差异叔本华的人生观:从意志本体论出发,叔本华认为,一切生命在本质上皆为痛苦。因为人在本质上意志的,意志有欲求,这使得人生在世就是痛苦,要取消痛苦,只有放弃意志和欲望。叔本华说当一个人充分体会到生命中的痛苦后,他就会开始放弃意志和欲望,以求解脱。佛教的四谛说:佛教的人生观充分体现在它的四谛思想上。四谛也就是佛教所讲的四条真理:苦、集、灭、道。苦谛是说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这个世界称为"娑婆",又称为堪忍,意思是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后,时时处处充满痛苦,必须安于十恶,忍受三毒(贪嗔痴)及种种烦恼,才能生存。最常见的说法是八苦,它们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其中"五取蕴苦"既是其它苦的根源,又是一切苦的聚集。这么多的苦,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佛陀认为是"集",由无明生起的爱欲执着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为了消除痛苦和烦恼,佛教提出"灭谛",让人断除欲望,以求解脱。灭谛的"灭"是指人生苦难的寂灭、解脱。这是最高境界,这在佛教里称为涅槃。道谛,也就是正道。佛陀开始是讲不苦不乐的中道,共八项,称为八正道。八正道又可归纳为戒定慧三学。这样佛教就是用戒定慧三学使人道德完善,心灵宁静,以此从生死苦海中解脱出来。两者差异:叔本华受《奥义书》的影响更多,他也受佛教的影响,但主要是受小乘佛教的影响。因此他的涅槃思想更与小乘佛教的涅槃思想相似,他讲的“那古井无波的情绪”,“深深的宁静”的解脱境界,更象是隐遁山林的修道士的体语,而不是大乘佛教中不住涅槃,出入红尘中自利利他的菩萨的境界。3、叔本华的无和佛教的空——相似与差异叔本华的无:叔本华通过对意志的否定和神秘的观审法,到达了他的哲学的最高点,对于这一境界,他称它为“无”。“那些已达到彻底否定意志的人们所经历的境界,也就是人们称为吾丧我、超然物外、普照、与上帝合一等等境界。”“这种境界不能称为认识,因为这里已没有主体和客体的形式了,并且也只是他本人自己的,不能传达的经验所能了知的。”佛教的空:佛教的“空”是对一切、概念名相的否定,是相对于一个有一定意义的什么东西而言的,并且有一个绝对的空存在。在这一点上佛教的空与叔本华的无是相同的。两者差异:但是叔本华停在对无的相对性的认识上,过于看重无,执着于无,而没有对它和现实事物的存在性之间的关系作出探索,所以他最后走向悲观主义,走向虚无主义,他的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成了隐遁山林,最后绝食而亡。佛教在探索"空"和现实存在的"有"的关系时,他们注意了空和有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认识事物是空的同时,他们并没有否认世俗法,他们从缘起的理论出发,看到了缘起的东西是没有自性的,但既然缘起了,也就有了存在,只不过这种存在是假的,不真而已。由于佛教中观理论兼顾了空与有,也就使得他们在谈空时没有否定事物的存在。因而在这里佛教就保留了一个现实存在的世界,为他们展开慈悲救世的活动保留了一个天地,这也是大乘佛教的精神所在。这样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就是由佛教根本思想缘起理论决定的。这样由于佛教思想和叔本华哲学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尽管它们中间的认识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最后到达的目的地和境界却迥然不同。

佛教
「 第一因 」 之迷思

很多佛教徒不禁会问,

佛教谈的业力、
因缘、
果报理论,

都是涉及过去、
现在、
未来三世。

如果由前世的前世一直推论,
那么,
第一世又是如何出现?

况且佛教一向以
「 无始时来 」

即无开始无终结的方式,
以形容有情生命及世界的存在,

到后来瑜伽行派建立
「 阿赖耶识 」
説明生生世世的相续不断,

如《 阿毘达磨大乘经 》 :

「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

「 界 」 是
「 因 」 的意思,
即 「 阿赖耶识 」,

它并非第一因而是
「 无始时来 」 的性质,
亦是有情自作自受所致而得的果报,

所以佛教不寻求如其他宗教
「 自由永有 」
永恆创造主的第一因。

佛教以不寻求第一因,
并以
「 无始时来 」
作回应,

这就必定出现无穷后推的情况,
而且听来亦取巧,
这可说是佛教理论系统的阿基里斯脚踝。

本文虽然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希望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及思考。

对于第一因的探求在人类文明中从来未有中断过,

不论从宗教、
哲学及科学的层面研究。

我们寻求第一因是建立于我们的存在之上,
而存在又建立于时间空间上,
其中又存在着我们个别个体。

时空在我们的认知感知上可说是非常实在无误,

并可客观地以仪器量度,
故人类文明未有对它们作出质疑。

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
《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狭义相对论

提出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等概念,

证明时间空间是随速度而变化,
并非绝对的,
更没有客观的性质。

如果能超越光速,
就连因果都可以颠倒过来!

爱因斯坦后来更发展广义相对论
探讨时空
如何被引力所扭曲。

佛教不同派别对时间观念亦不是一致,

对于时间上的过去、
现在、
未来,

即所谓的三世
有不同的概念。

他们主要有两类 :

一 、三世实有;

二 、现在有体过 [ 去 ] 未 [ 来 ] 无[ 实 ] 体
( 现在有 )。

提倡
「 三世实有 」
主要是说一切有部,

「 实有 」
并不是指本体存有论上的实有,

而是指在现象界的存在,
如在回忆过去时,
所回忆的事件是存在的。

至于
「 现在有 」,

是反对
「 三世实有 」 的
其他部派,

如经量部,
提倡只有现在是实在,
能被我们的经验感知,

而且时间是刹那的,
所以过去已消失而未来未出现。

乍听之下,
「 现在有体 」
非常合符佛教
「 诸行无常 」 的理论,

而且很有时间是虚幻的意思。

后瑜伽行派亦继承了经量部过未无体这一学説而反对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

这可追溯至
《 瑜伽师地论 》 的
〈 本地分 〉 中
所讨论的十六种
「 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 的
异论之一,

对 「 去来实有论者 」
即说一切有部的评破。

就此,
我们更需要探求
「 三世实有 」
对时间概念的本义。

对于说一切有部对时间的看法,
可参考
《 大毗婆沙论 》卷七十六 :

三世以何为自性?

答 :
以一切有为为自性。……

世是何义?

答 :
行义是世义。

印顺法师解释,
「 说一切有部,
并不以时间为另一实法,
而认为就是有为法的活动。

有为法是有生灭的 :
生灭的一剎那,
是现在;

未生是未来;

已灭名过去。

离开有为法的生灭,
是无所谓时间的。」

「 有为法 」
即透过因缘条件而出现的现象,
是刹那生灭的,

而时间的本质是建立于现象
( 法 )
生灭相续的存在之上,

所以时间不是一种独立个体的存在。

况且 「 行 」
即是 「 世 」
( 时间 ),
两者无差别。

概言之,
《 大毗婆沙论 》 説明,
对时间的认知与三世的分别,

是建构依附
于我们对现象的经验之上,

而现象是刹那性,
故不是绝对真实的。

故此,
现象及时间是形容为
「 恆有 」,

有迁流变化的性质,
非形而上不变的存在。

佛教更确立不依据因缘条件而存在的
「 无为法 」,

是 「 常 」
( 不变 ),
并且超越时空,
为究竟的真实。

况且 「 无为法 」
非能够以时间作为概念去思考,

因为它是非现象性的、
没有任何行为的造作,

故不是创造我们存在的第一因。

人类对第一因的追求,
可说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认同,
并必定涉及时间空间。

我们各人个体的存在差别是确立于我们的经验、
记忆、
过去、
认知等,

由此产生
「 自我 」 的认同,

佛教称为
「 我执 」,

而由
「 我执 」
衍生出更多的烦恼。

笛卡儿
对自我存在的质疑而归纳出
「 我思故我在 」
为绝对可靠的真理与第一原理,

但他仍要
「 上帝来轻轻碰一下,
以便使世界运动起来 」

为第一因,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恆动情形一样。

经院派哲学家及神学家
圣多玛斯·阿奎那以
五路论证

证明神的存在亦是透过
「 第一因 」 及
「 第一推动者 」。

这些讨论亦都是离不开时空的概念。

当提出
「自有永有」
( 中译与希伯来文有出入,
但不离开存在的状态 ),

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已可能堕入时间的思维陷阱中,

毕竟,
以语言诠表的事物及理论,
是不可能超越时间的。

更甚,
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宇宙之外,
时间空间亦是否如我们所认知的一样,
我们并不知道。

佛教一向主张时间的虚幻及主观的,
在禅定经验上更能体会。

如匈牙利心理学家
所提出的心流理论,

心流经验会出现六个特徵,
特别是当完全地专注于当下时,
会失去自我的感觉,

而且对时间的感知亦出现改变
( 如长时间的活动变得主观地短暂 ),
并达到内省的犒赏体验。

这与禅定所产生的高度专注的禅悦非常相似,

禅定对治
「 我执 」
及不同的烦恼,
并且观见世间是无常无我。

至于对
「 无为法 」 的理解,

它是否形而上的本体,
我们并不知道,
以语言诠表更是不可能。

毕竟,
我们的意识及认知能力
( 佛教说是由业力所决定 )
有限,

不能全然理解世界的一切万象万物。

这或许如康德
《 纯粹理性批判 》中
所提出我们是以纯粹先验
感性的时间与空间,

以及知性的范畴,

以考量、
甚至建构这现象世界来认知的知识论,

而形而上的本体
却不能被认知。

总之,
对第一因的寻求是局限及建立于我们在时空中对自我存在的肯定。

佛教是以直观
「 无我 」
作为修行,

并体验刹那的无常性,
从而对不变的
「 我执 」
作出否定,

消融
「 自我 」 与
世界的二元对立,

最终体证超越时空、
离开语言概念的
「 无为 」 真理。

故此,
如果没有
「 我 」
这概念作为基础依据,

那麽,
对第一因的追求亦会自然倒下。

这可是佛教认为第一因并非须要回应的议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兰做事也是干就完了,兰身上确实有很多爸爸妈妈的影子。英理给出的答案也很有成年人的风范,做就完了。
  • 2、精仿一比一卡地亚浴缸精仿一比一品质价格是1200到2000元,比较像,高端货,外观方面已经比较像了,表壳也是用的精钢材质了。2、高仿欧米茄蝶飞精仿品质价格是
  •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感同身受,哪怕是每天共枕同眠的伴侣,也没办法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所以婚姻中感到孤独,是正常的现象。”没有爱情的婚姻,寡淡无趣,令人看不到人生的
  • 张三认为,以其名字创建的词条“张三”中有关性骚扰事件的表述,影响其在教育领域的再就业。失德教师张三(化名)被处分后,网友自发编辑了与之相关的网络词条,张三认为该
  •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不可否认我也有问题,我有点容易精神内耗,也很敏感,占有欲强,没啥安全感,他也确实还挺聪明,还算顾家,可以算一个好爸爸吧,今天看了杨绛老师说夫妻
  • 我们承诺,无论您的贵金属来源如何,我们都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回收方案,让您的闲置资源焕发出新的价值。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致力于推动贵金属回收行业的进步,为您提
  • 净土圣贤录 | 文殊菩萨的故事 文殊师利,又叫做“曼殊室利”,中文的意思是“妙德”,又称“妙吉祥”。 文殊师利菩萨出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族。
  • 拖着脚步到门口,最先是皮蛋的妈妈给他们一人一个变形金刚玩具,牵着皮蛋的手走掉、皮蛋冲他们傻笑着招手再见;然后娃娃和小狗的家人来了,他们俩都主动搂了搂豆丁红,小狗
  • 三联中读课程《从现象出发的传播学》里提到“隐私”的时代特点:媒介与信息的价值在于分享与交流,公开与传播;数字化媒介技术更让我们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成为千里眼和顺风
  • 庄周梦蝶,他竟然一时分不清是自己梦中化成了蝶,还是蝴蝶梦中化成………人就是这么低能,另外空间里谁都能影响到人的思想,他们不用附体,一走一过穿过人体都能在人的思想
  • 前几个听的都是边江工作室的,不知道这个不倾演播的听起来有没有代入感[春游家族](我还发现不倾还有一个评分最高,播放量最多的的《轮回乐园》呐听起来应该很不错,但它
  • 10cm:1.椰圆sp2.开心果灌汤包3.猕猴桃夫夫10cm4.生日对娃10cm5.我遇见我金竹竹俊竹竹瀚6.忘了叫啥了15cm:1.释迦莲雾2.生胖气20cm
  • 就是厂家依据正品1:1开模定制的,在外形上和功能上根本和正品一样的,肉眼不能发现明显的瑕疵,上手质感很不错的,拿在手中特别的有质感。这类手表适合那些对品牌有一定
  • 于是,有一天……■规则:7th游戏时代背景:2000年中国游戏建议玩家:3-4名玩家游戏预计时长:4-6小时 (语音)Lost率:较高,毕竟富贵险中求(看kp的
  • #童年需要保卫#那年夏天,蝉鸣声声,我们追逐着风,笑容灿烂。让我们携手,保卫童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自由成长,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梦想!
  • 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我大概不会记得这一天有多少个瞬间工作到字面意义上的想吐,不会记得前一晚我睡了几个钟,不会记得这些打飞的来现场监工的客户的面孔,甚至不一定会记
  • 这二年来我身分证换发 了、配偶栏空了,我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人生重新洗牌,我不会用绝对好或坏去定义,反而是享受新身份与生活状态改变,好好的陪伴我的心和意识,第二人生
  •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所以说啊,活的随性一点吧,如凌晨5点去看看日出或大醉一场的告白等一系列能让自己及时行乐且无怨无悔的事情就是不留遗憾的时刻。也许这条路会艰难,但如果你拥有笑对人生
  • (这是小兔子外出旅游第一次哭鼻子)小兔子想爷爷了,要是兔爷爷在,是不是也不会让别人欺负小兔子[兔子]#赵赵的生活碎片##赵赵的日常##赵赵的心情日记##赵赵勇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