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下新清明#|#衡阳有支女子殡仪服务队#:热爱生命的灵魂摆渡人】张雨雁是衡阳市殡仪馆业务部女子殡仪服务队的一名成员,女子殡仪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这是一支完全由女性殡仪服务人员组成的队伍,多年来,她们通过精心的服务和温馨的态度,服务逝者,安慰生者。她们是2021年度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获得者。#父母反对她进殡仪行业#

#不好结婚的90后入殓师已是两岁宝宝的妈妈#
“我们的父母都曾反对我们进入殡仪行业。”3月20日,回忆起最刚开始进入殡仪行业的场景,张雨雁和刘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们觉得殡仪行业太苦了,对女孩子格外不友好。”
刘玲是70后,1996年,18岁的刘玲从学校毕业,因为母亲是衡阳市殡仪馆的一名老职工,刘玲也进入了殡仪馆工作。她告诉记者,虽然在此之前,很多在殡仪行业工作的前辈都是“一代传一代”,可刘玲的母亲并不希望女儿从事殡仪行业。
“以前,在殡仪馆工作的人是会被歧视的。”而身处这一行业的父母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也要承受这一份偏见和歧视。
十年后,从大学毕业的张雨雁主动选择了殡仪行业工作,但她的选择一开始同样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好在,随着国家的殡葬改革逐步推进和新闻媒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民众改变了一直以来的误解,逐渐消除了对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歧视,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殡葬行业和其从业人员。“到了小左这一代,这种偏见已经很少了”。
张雨雁和刘玲口中的“小左”叫左赞美,是殡仪馆的一位90后入殓师,负责为逝者进行最后的美容、化妆。
左赞美记得,自己高三面临专业选择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名气,成为了不少考生的选择,抱着尝试的心态,她成为了民政学院殡葬专业的一名学子。
2016年,左赞美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殡仪馆工作。但左赞美的父母依旧有些许担心,“他们认为这个职业的女孩子不好结婚”。
如今,左赞美已经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了。
专心整理遗容时 就感觉不到凉意了
工作多年,刘玲、张雨雁和左赞美已经成为了殡仪馆能够肩挑大梁的骨干员工,但在刚开始,面对着遗体,她们也会产生害怕和畏惧的情绪。
“我第一次实操的时候,手指触摸到逝者的遗体,最大的感受就是凉。”左赞美至今都记得,这股凉意顺着手指很快就蔓延到全身,“真正工作时,和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还是有差距的”。但等到左赞美努力沉下心来,专心为逝者整理遗容的时候,“慢慢就感觉不到凉意了”。
和左赞美不一样,刘玲和张雨雁进入殡仪馆工作时,按照传统,她们要先从接运逝者开始,先后在礼仪服务员、业务洽谈员和殡葬礼仪师等诸多岗位轮岗。
刘玲回忆,第一次跟随着师父到现场搬运逝者的遗体时,即使只是打下手,刘玲还记得自己内心的恐惧。好在身边的师父给了自己底气,完成了进入殡仪馆的第一个任务。
随着时间的累积,刘玲逐渐接纳了自己的工作,而在和家属接触的过程中,她了解到逝者的故事,害怕和恐惧的情绪也逐渐消散。
除了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在工作中,张雨雁还经常百感交集。
一次,一位年轻的逝者被送到殡仪馆。当他的父母从家乡赶过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无法接受孩子自尽这一事实,父亲当场晕过去了,而母亲则在大庭广众下,用方言声嘶力竭地喊着、否认着,极力讲述着自己对这一结果的不认可。
“生命有时候不仅仅是自己的。”讲述这个回忆的时候,张雨雁的眼眶逐渐变红,“不知道这个孩子选择这一步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

从事殡仪行业的 都是热爱生命的人
衡阳市殡仪馆平均一天要接到十几起治丧家属的需求,遇到特殊意外时,这个数字则会增加。作为和死亡接触最多的人,张雨雁却认为:“在殡仪行业工作,我们面对的是逝者,但其实更多的是帮助生者点燃继续生活的希望。”
张雨雁曾经处理过一位跳楼轻生的逝者身后事。逝者的父母住的地方离张雨雁家不远,她记得,孩子去世前,老人的身体很好,到了冬天,这位父亲甚至会打着赤膊在锻炼。可当她在殡仪馆见到老人,陪着他选完墓地后,“感觉他万念俱灰”。
为了让老人重新振作起来,她一有时间就去看望老人,陪他聊天。一次,张雨雁因为工作原因,忘记了和老人约定的时间,让老人在寒冷的天气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再次见面的时候,原以为,老人会责怪她,可是老人却只是递过来一袋装着剥好的核桃肉、两瓶牛奶和其他小零食的袋子,“他把对儿子的寄托和关心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在张雨雁的开解下,老人逐渐走出来了。又是一年冬天,张雨雁再次在街上看到了老人运动的身影。
三年后,老人去世,尊重他的遗嘱,张雨雁为他在墓园中选择了一个可以看到儿子长眠之处的地方。
和张雨雁不同,左赞美的工作更多的是面对逝者的遗体,将逝者最安详、最体面的一面呈现在生者的面前,最大程度地化解家属的遗憾和悲痛。
倘若送来的遗体不是正常死亡后的状态,而是突遇车祸、凶杀等意外后残缺不全的样子,工作难度便会骤然提升。
一次,京港澳高速衡东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左赞美被委派到衡东殡仪馆协助完成18名逝者的遗体穿衣整容工作,其中,还有一位遗体遭到破坏的逝者。
接到任务后,左赞美立即对逝者的遗体进行复原修饰,细致、耐心、竭尽所能地恢复逝者体面的一面。几个小时下来,左赞美已经累得满身是汗、腿膝酸软,当她正准备坐下来喝口水时,逝者家属突然向她下跪致谢。
“我觉得这份职业很光荣,人生的最后一程应该被温柔而庄重地对待。”对左赞美来说,尽管每个人生前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每个人的灵魂都同样高贵。认真地为逝者上好妆容,送他们走完生命里的最后一程,是自己的使命所在。
为了能够给逝者的亲属留下最好的印象,面对遗体有缺损的逝者时,女子殡仪服务队创新使用“3D打印技术”,开创了湖南省在这一行业的技术先河,极力还原逝者生前容貌,极大慰藉了家属。
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左赞美觉得,这便是殡葬人存在着的最大意义。“灵魂摆渡人,大抵如此”。
“在殡仪行业工作的,都是热爱生命的人。”张雨雁告诉记者,见多了死亡,往往会对生命更加敬畏,不仅是自己,也会带领着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努力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疫下新清明#|#衡阳有支女子殡仪服务队#:热爱生命的灵魂摆渡人】张雨雁是衡阳市殡仪馆业务部女子殡仪服务队的一名成员,女子殡仪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这是一支完全由女性殡仪服务人员组成的队伍,多年来,她们通过精心的服务和温馨的态度,服务逝者,安慰生者。她们是2021年度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获得者。#父母反对她进殡仪行业#

#不好结婚的90后入殓师已是两岁宝宝的妈妈#
“我们的父母都曾反对我们进入殡仪行业。”3月20日,回忆起最刚开始进入殡仪行业的场景,张雨雁和刘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们觉得殡仪行业太苦了,对女孩子格外不友好。”
刘玲是70后,1996年,18岁的刘玲从学校毕业,因为母亲是衡阳市殡仪馆的一名老职工,刘玲也进入了殡仪馆工作。她告诉记者,虽然在此之前,很多在殡仪行业工作的前辈都是“一代传一代”,可刘玲的母亲并不希望女儿从事殡仪行业。
“以前,在殡仪馆工作的人是会被歧视的。”而身处这一行业的父母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也要承受这一份偏见和歧视。
十年后,从大学毕业的张雨雁主动选择了殡仪行业工作,但她的选择一开始同样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好在,随着国家的殡葬改革逐步推进和新闻媒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民众改变了一直以来的误解,逐渐消除了对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歧视,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殡葬行业和其从业人员。“到了小左这一代,这种偏见已经很少了”。
张雨雁和刘玲口中的“小左”叫左赞美,是殡仪馆的一位90后入殓师,负责为逝者进行最后的美容、化妆。
左赞美记得,自己高三面临专业选择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名气,成为了不少考生的选择,抱着尝试的心态,她成为了民政学院殡葬专业的一名学子。
2016年,左赞美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殡仪馆工作。但左赞美的父母依旧有些许担心,“他们认为这个职业的女孩子不好结婚”。
如今,左赞美已经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了。
专心整理遗容时 就感觉不到凉意了
工作多年,刘玲、张雨雁和左赞美已经成为了殡仪馆能够肩挑大梁的骨干员工,但在刚开始,面对着遗体,她们也会产生害怕和畏惧的情绪。
“我第一次实操的时候,手指触摸到逝者的遗体,最大的感受就是凉。”左赞美至今都记得,这股凉意顺着手指很快就蔓延到全身,“真正工作时,和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还是有差距的”。但等到左赞美努力沉下心来,专心为逝者整理遗容的时候,“慢慢就感觉不到凉意了”。
和左赞美不一样,刘玲和张雨雁进入殡仪馆工作时,按照传统,她们要先从接运逝者开始,先后在礼仪服务员、业务洽谈员和殡葬礼仪师等诸多岗位轮岗。
刘玲回忆,第一次跟随着师父到现场搬运逝者的遗体时,即使只是打下手,刘玲还记得自己内心的恐惧。好在身边的师父给了自己底气,完成了进入殡仪馆的第一个任务。
随着时间的累积,刘玲逐渐接纳了自己的工作,而在和家属接触的过程中,她了解到逝者的故事,害怕和恐惧的情绪也逐渐消散。
除了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在工作中,张雨雁还经常百感交集。
一次,一位年轻的逝者被送到殡仪馆。当他的父母从家乡赶过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无法接受孩子自尽这一事实,父亲当场晕过去了,而母亲则在大庭广众下,用方言声嘶力竭地喊着、否认着,极力讲述着自己对这一结果的不认可。
“生命有时候不仅仅是自己的。”讲述这个回忆的时候,张雨雁的眼眶逐渐变红,“不知道这个孩子选择这一步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

从事殡仪行业的 都是热爱生命的人
衡阳市殡仪馆平均一天要接到十几起治丧家属的需求,遇到特殊意外时,这个数字则会增加。作为和死亡接触最多的人,张雨雁却认为:“在殡仪行业工作,我们面对的是逝者,但其实更多的是帮助生者点燃继续生活的希望。”
张雨雁曾经处理过一位跳楼轻生的逝者身后事。逝者的父母住的地方离张雨雁家不远,她记得,孩子去世前,老人的身体很好,到了冬天,这位父亲甚至会打着赤膊在锻炼。可当她在殡仪馆见到老人,陪着他选完墓地后,“感觉他万念俱灰”。
为了让老人重新振作起来,她一有时间就去看望老人,陪他聊天。一次,张雨雁因为工作原因,忘记了和老人约定的时间,让老人在寒冷的天气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再次见面的时候,原以为,老人会责怪她,可是老人却只是递过来一袋装着剥好的核桃肉、两瓶牛奶和其他小零食的袋子,“他把对儿子的寄托和关心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在张雨雁的开解下,老人逐渐走出来了。又是一年冬天,张雨雁再次在街上看到了老人运动的身影。
三年后,老人去世,尊重他的遗嘱,张雨雁为他在墓园中选择了一个可以看到儿子长眠之处的地方。
和张雨雁不同,左赞美的工作更多的是面对逝者的遗体,将逝者最安详、最体面的一面呈现在生者的面前,最大程度地化解家属的遗憾和悲痛。
倘若送来的遗体不是正常死亡后的状态,而是突遇车祸、凶杀等意外后残缺不全的样子,工作难度便会骤然提升。
一次,京港澳高速衡东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左赞美被委派到衡东殡仪馆协助完成18名逝者的遗体穿衣整容工作,其中,还有一位遗体遭到破坏的逝者。
接到任务后,左赞美立即对逝者的遗体进行复原修饰,细致、耐心、竭尽所能地恢复逝者体面的一面。几个小时下来,左赞美已经累得满身是汗、腿膝酸软,当她正准备坐下来喝口水时,逝者家属突然向她下跪致谢。
“我觉得这份职业很光荣,人生的最后一程应该被温柔而庄重地对待。”对左赞美来说,尽管每个人生前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每个人的灵魂都同样高贵。认真地为逝者上好妆容,送他们走完生命里的最后一程,是自己的使命所在。
为了能够给逝者的亲属留下最好的印象,面对遗体有缺损的逝者时,女子殡仪服务队创新使用“3D打印技术”,开创了湖南省在这一行业的技术先河,极力还原逝者生前容貌,极大慰藉了家属。
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左赞美觉得,这便是殡葬人存在着的最大意义。“灵魂摆渡人,大抵如此”。
“在殡仪行业工作的,都是热爱生命的人。”张雨雁告诉记者,见多了死亡,往往会对生命更加敬畏,不仅是自己,也会带领着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努力过好每一天的生活。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疫下新清明 | “不好结婚”的90后入殓师,已是两岁宝宝的妈妈】临近清明,张雨雁和同事们却越发没有闲暇时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区纷纷倡导市民们用居家追思、网络祭扫、书写寄语等新方式表达哀思,“心中有情,不分远近”。

为此,不少在外的游子选择通过“云祭祀”向逝去的亲人表达怀念,张雨雁和同事们则要帮助他们完成祭扫仪式。

张雨雁是衡阳市殡仪馆业务部女子殡仪服务队(以下简称女子殡仪服务队)的一名成员,女子殡仪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这是一支完全由女性殡仪服务人员组成的队伍,多年来,她们通过精心的服务和温馨的态度,服务逝者,安慰生者,得到了广大治丧群体的一致好评,被评为2021年度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

而在这样一支队伍中,作为常年和逝者与生者打交道的“灵魂摆渡人”,她们面对死亡和生命有什么思考?

“不好结婚”的90后入殓师,已是两岁宝宝的妈妈

“我们的父母都曾反对我们进入殡仪行业。”3月20日,回忆起最刚开始进入殡仪行业的场景,张雨雁和刘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他们觉得殡仪行业太苦了,对女孩子格外不友好。”

刘玲是70后,1996年,18岁的刘玲从学校毕业,因为母亲是衡阳市殡仪馆的一名老职工,刘玲也进入了殡仪馆工作。她告诉记者,虽然在此之前,很多在殡仪行业工作的前辈都是“一代传一代”,可刘玲的母亲并不希望女儿从事殡仪行业。

“以前,在殡仪馆工作的人是会被歧视的。”而身处这一行业的父母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也要承受这一份偏见和歧视。

十年后,从大学毕业的张雨雁主动选择了殡仪行业工作,但她的选择一开始同样遭到了父母的反对。

好在,随着国家的殡葬改革逐步推进和新闻媒体的宣传,越来越多的民众改变了一直以来的误解,逐渐消除了对殡葬行业从业人员的歧视,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殡葬行业和其从业人员。“到了小左这一代,这种偏见已经很少了”。

张雨雁和刘玲口中的“小左”叫左赞美,是殡仪馆的一位90后入殓师,负责为逝者进行最后的美容、化妆。

左赞美记得,自己高三面临专业选择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殡葬专业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名气,成为了不少考生的选择,抱着尝试的心态,她成为了民政学院殡葬专业的一名学子。

2016年,左赞美从学校毕业后,进入了殡仪馆工作。但左赞美的父母依旧有些许担心,“他们认为这个职业的女孩子不好结婚”。

如今,左赞美已经是一个两岁宝宝的妈妈了。

专心整理遗容时,就感觉不到凉意了

工作多年,刘玲、张雨雁和左赞美已经成为了殡仪馆能够肩挑大梁的骨干员工,但在刚开始,面对着遗体,她们也会产生害怕和畏惧的情绪。

“我第一次实操的时候,手指触摸到逝者的遗体,最大的感受就是凉。”左赞美至今都记得,这股凉意顺着手指很快就蔓延到全身,“真正工作时,和课堂上老师讲过的还是有差距的”。但等到左赞美努力沉下心来,专心为逝者整理遗容的时候,“慢慢就感觉不到凉意了”。

和左赞美不一样,刘玲和张雨雁进入殡仪馆工作时,按照传统,她们要先从接运逝者开始,先后在礼仪服务员、业务洽谈员和殡葬礼仪师等诸多岗位轮岗。

刘玲回忆,第一次跟随着师父到现场搬运逝者的遗体时,即使只是打下手,刘玲还记得自己内心的恐惧。好在身边的师父给了自己底气,完成了进入殡仪馆的第一个任务。

随着时间的累积,刘玲逐渐接纳了自己的工作,而在和家属接触的过程中,她了解到逝者的故事,害怕和恐惧的情绪也逐渐消散。

除了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在工作中,张雨雁还经常百感交集。

一次,一位年轻的逝者被送到殡仪馆。当他的父母从家乡赶过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无法接受孩子自尽这一事实,父亲当场晕过去了,而母亲则在大庭广众下,用方言声嘶力竭地喊着、否认着,极力讲述着自己对这一结果的不认可。

“生命有时候不仅仅是自己的。”讲述这个回忆的时候,张雨雁的眼眶逐渐变红,“不知道这个孩子选择这一步之前,有没有想过自己的父母。”

从事殡仪行业的,都是热爱生命的人

衡阳市殡仪馆平均一天要接到十几起治丧家属的需求,遇到特殊意外时,这个数字则会增加。作为和死亡接触最多的人,张雨雁却认为:“在殡仪行业工作,我们面对的是逝者,但其实更多的是帮助生者点燃继续生活的希望。”

张雨雁曾经处理过一位跳楼轻生的逝者身后事。逝者的父母住的地方离张雨雁家不远,她记得,孩子去世前,老人的身体很好,到了冬天,这位父亲甚至会打着赤膊在锻炼。可当她在殡仪馆见到老人,陪着他选完墓地后,“感觉他万念俱灰”。

为了让老人重新振作起来,她一有时间就去看望老人,陪他聊天。一次,张雨雁因为工作原因,忘记了和老人约定的时间,让老人在寒冷的天气中等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再次见面的时候,原以为,老人会责怪她,可是老人却只是递过来一袋装着剥好的核桃肉、两瓶牛奶和其他小零食的袋子,“他把对儿子的寄托和关心转移到了我的身上”。

在张雨雁的开解下,老人逐渐走出来了。又是一年冬天,张雨雁再次在街上看到了老人运动的身影。

三年后,老人去世,尊重他的遗嘱,张雨雁为他在墓园中选择了一个可以看到儿子长眠之处的地方。

和张雨雁不同,左赞美的工作更多的是面对逝者的遗体,将逝者最安详、最体面的一面呈现在生者的面前,最大程度地化解家属的遗憾和悲痛。

倘若送来的遗体不是正常死亡后的状态,而是突遇车祸、凶杀等意外后残缺不全的样子,工作难度便会骤然提升。

一次,京港澳高速衡东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左赞美被委派到衡东殡仪馆协助完成18名逝者的遗体穿衣整容工作,其中,还有一位遗体遭到破坏的逝者。

接到任务后,左赞美立即对逝者的遗体进行复原修饰,细致、耐心、竭尽所能地恢复逝者体面的一面。几个小时下来,左赞美已经累得满身是汗、腿膝酸软,当她正准备坐下来喝口水时,逝者家属突然向她下跪致谢。

“我觉得这份职业很光荣,人生的最后一程应该被温柔而庄重地对待。”对左赞美来说,尽管每个人生前都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每个人的灵魂都同样高贵。认真地为逝者上好妆容,送他们走完生命里的最后一程,是自己的使命所在。

为了能够给逝者的亲属留下最好的印象,面对遗体有缺损的逝者时,女子殡仪服务队创新使用“3D打印技术”,开创了湖南省在这一行业的技术先河,极力还原逝者生前容貌,极大慰藉了家属。

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慰藉。左赞美觉得,这便是殡葬人存在着的最大意义。“灵魂摆渡人,大抵如此”。

“在殡仪行业工作的,都是热爱生命的人。”张雨雁告诉记者,见多了死亡,往往会对生命更加敬畏,不仅是自己,也会带领着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努力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清明节# #疫下新清明#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欧阳婷)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其实对于这款腕表的开模来说,也是有很多厂家在涉及开模,当然这款腕表的难点也就是圈口的拼接处,对于之前的一些厂家对于这个过渡位置还是有所偏差,然而在后期就出现了N
  • 您平时就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拼了命的去做那些庄稼……”然后:“外婆我想你了!我知道外婆是刀子嘴和豆腐心,但有的时候刀子也太锋利了点…”最后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
  • _夏知沫傅驰郑阳 夏知沫关心:“你不回你自己的寓,你的单独在家,没?_夏知沫傅驰郑阳 “不是,应该是你认识的人,但没说什么事,了我句,挂了。
  • 医院采样中心做亲子鉴定采样说明:1、鉴定实验室在医院内开设的采样中心可以做亲子鉴定的采样,但后续的鉴定须由当地正规亲子鉴定机构进行,因为亲子鉴定不属于常规的医疗
  • 大家所关心的,能给大家说的明白的,先给大家讲以下这些:1.夜光珠颜色,更接近正品质感。也就是说,你如果觉得银灰色显旧,可以拿去修手表的地方,花个百八十块让钟表师
  • 后边两个回复选了个奖金和推迟的星星每次回复完我都在点头,没错,没错,“并不适合晨跑”“还是等最近的阴雨天过去再说吧”“还是睡觉更有吸引力”“既然这样,不如推迟的
  • 若你信任我,欢迎留言999,我将助你顺利上岸,共享牛市盛宴。我只能说,是这个世界对男人太过宽容,对“好男人”的标准太过没有底线。
  • 不像谈到不好的恋爱,和朋友只能说如何对对方生气,如何吵架,朋友只会担心我[裂开]谁在背后议论你,都无所谓你只需要关心你的当下和未来就可以了你不需要人人都喜欢你了
  • 《终极神医》陈兴刘翠花全章节版阅读无弹窗 他无奈摇了摇头,看看天色,已经快到下午了,他转身锁了家门,径直就奔张狗子家去了…… 陈兴是兽医,祖上传的手艺,他爹妈虽
  • 30岁生日收到爸的微信 我过生日四个字加两个表情 别人结婚哔哔叭叭一大串我说你哪怕说点什么三十而立的爹味说教呢虽然很多年前就已经没有期待过父爱这种东西了 爱是相
  • ”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
  • 最近的天气,让我觉得每次开门都像在开冰箱天气晴,宜收集快乐°ᐝ‌别人吃炸鸡我也吃 别人喝奶茶我也喝 别人吃蛋糕我也吃 别人九十斤我不吭声星河滚烫,不如来份麻辣烫
  • 全文请到公#众#号〖度心文楼〗发个:苏棉槿,就能看~ 苏棉槿谢其昭(苏棉昭的势力太强大了,她不希望再有任何人因为她而受到任何伤害。   巴掌大的小脸陷入柔软的
  • 一只熊蜂落在花碗里,蹲在旁边细瞧,猛一看是静止的,等聚了焦,翅膀的震动从起初眼见的微颤,到后来、如无声响雷惊天动地——熊蜂是匀速的,人的认知是渐进的——后腿忙着
  • 猫咪神经炎症状:1.不吃饭,没啥精神气,不与你互动2.身体发抖,一碰就叫3.四肢无力,瘸腿、走路摇晃用葯治.疗:【宝复定】修.复猫咪神经损伤,加速恢复一天两次,
  • 爱,不是婚姻的代名词,情有独钟,是好的;相互的欣赏,是好的;无奈的转身,也在情理之中,“情”字本无解,只道是相诉;相映;相惜,相念。爱,不是婚姻的代名词,情有独
  • #阿瓜吃饱饱[超话]# 粉丝投稿:问问kep1er休宁巴伊叶和TXT崔然竣,关系怎么样?两个人关系比较一般吧,应该没有什么单独相处的时候,大概率每次见到对方都是
  • 田芊联系方式18264192900高校名师;心理学、家庭/亲子/女性、心态、情商《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学历:复旦大学心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