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遗产”怎样化成产业“金山”?】#厚重亳州#一缕千年药香,流播造福当代社会。华佗悬壶济世、著书育人、名扬万世,在亳州留下众多“遗产”:驰名中外的五禽戏、典雅质朴的华祖庵、当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如今已形成了一个年产值1400多亿元的现代中医药产业“金山”。当下,“北华佗”持续守正创新注入新动力,乘势续写时代新篇。

守正创新,一缕药香传千年

在亳州闹市之中,有一处叫华祖庵的景区,是纪念神医华佗的地方。相传在1800多年前,华佗曾在这里开设医馆,为穷苦百姓免费看病送药。

“华佗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深受百姓爱戴。”亳州市药业行业协会副会长韩志军说,华佗去世后,每到他的忌日,亳州的医师们都会自发到华祖庵祭拜并施医接诊,免费为百姓看病,传承华佗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

华祖庵,这片传承医脉的“祖庭”,成为亳州中医药文化的滥觞。每到华佗忌日,除了医师义诊,亳州人还将自种或采摘的药材拿来售卖,祭祀活动演变成庙会性质的中药材贸易集市。“这就是亳州药市的雏形,慢慢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韩志军说。

到了明清时期,亳州中医药迈向历史大发展。韩志军介绍,亳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涡河水运发达,全国各地的药商纷纷到亳州经营中药材,商贾云集,商贸繁荣,为此地赢得“小南京”美誉。

今天,行走在药香浓郁的亳州老街,仍能依稀感受到昔日繁华景象。旧时亳州城有“七十二条街,三十六条巷”,其中里仁街、纸坊街、老花市聚集近百家药栈,大部分为外地药商所开办。外省药商在亳州建立的会馆最多时30多个。亳州最负盛名的4A景区花戏楼,位于山陕会馆,为清顺治年间山西和陕西两省药商所建。

在爬子巷,有一家传承了130多年的中医药“老字号”——承庆堂,以经营丸散膏丹起家,其膏方熬制经过麻油浸药、烈火煎沸、文火久熬等九步,疗效显著,深受消费者欢迎,畅销至今。

承庆堂的膏药虽好,但制作工艺复杂,且为了保密,多以口传心授为主,不利于在现代社会传承弘扬。承庆堂第四代传承人李正风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整理出一套标准化膏剂制作技艺,大大提高了特色膏药的生产效率。

“采用新工艺制作的膏药,具有使用方便、透气性好、无残留、吸收快、安全可靠等优点,采用机械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品种更丰富,有20多种。”李正风说。

这样一来,古法熬制技艺在新时期得以继续传承发展,更多人用上了好膏药。

在亳州,像这样传统中医药进行现代化转化的发展“脉络”随处可见。承庆堂、松山堂、普庆堂……一大批中医药企业从亳州老街起家并发展壮大,不少成为了“安徽老字号”,建起了崭新的生产加工车间,在规范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上快速迈进。

守正创新方能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神医华佗留下的一缕药香,流播1000多年后,继续焕发出强大生命力,祛病除患、守护安康。

说到华佗,必须提到华佗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驰名中外的养生健身功——五禽戏。

古代导引养生术的文化精髓正走进全国各地的校园。亳州市五禽戏推广中心主任陈静介绍,亳州编制的校园五禽戏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三个版本,已进入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中小学生体育运动健身教材,成为中国青少年强身健体的独特运动项目。

在亳州,五禽戏被列入党政事业单位的“工间操”,职工们日常锻炼健身,到每年药博会上,举行万人齐练五禽戏的表演,成为大会上一道颇为壮观的风景。

抢抓机遇,中医药业写新篇

在华祖庵景区,一处用竹篱围起来的小药圃,种植着菊花、芍药花、曼陀罗、白术等中药材,相传这是华佗在亳州种下的第一块药圃。此后,中药材种植、加工、经营在亳州延绵千年。

时至今日,亳州的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已达1450亿元,是这座古城风头最劲的“拳头产业”。

这还要从首届药交会说起。上世纪80年代,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逐渐开放,政府、集体、个人竞相入市,本地中药材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产量逐年攀升,销售成了初涉市场的亳州人的第一道难题。

1985年,亳州市的前身——亳县,决定举办一场全国性的中药材交易会,时间定在9月9日,因为这一天是华佗的诞辰纪念日,又有“九月九”健康增寿的寓意。

“当时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彩旗飘飘,宣传横幅挂满街南街北,比过年还热闹。”历史的盛况,安徽省中药材商会会长卢景川今日仍历历在目。

首届药交会取得了巨大成功,27个省、市、自治区约1200名药商参会。此后,药交会成为亳州每年固定举办的经贸盛会,从人气到交易额,一届超过一届。2004年,亳州市开始在药交会的基础上,举办规模档次更高的国际中医药博览会。

经贸盛会助攻药业经济迅猛发展,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上市药材品种2800多种,年交易额逾400亿元。这座城市慢慢有了“中华药都”的美名。

2015年10月,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成为安徽省14个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不久后,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连续两年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安徽聚全省之力,推动亳州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走进了位于基地里的安徽誉隆亚东药业有限公司,这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生产企业,已有3个中药产品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负责人刘铁峰介绍,2019年投产以来,企业获得了借转补项目支持资金8000万元,享受税收财政扶持政策,“政府还帮我们解决市政污水管道堵塞问题,架设了专用供电线路,解决了生产旺季用电紧张问题。”

亳州市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高频词汇——以药立市。因势利导、矢志不移地推动富民强市首位产业,形成“政策洼地”和“投资高地”,已吸引北京同仁堂、中国中药、广药集团等69家全国医药百强及知名企业落户亳州。

近日,《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该市药业发展促进局副局长廖自荣表示,安徽是中医药资源大省,“北华佗、南新安”久负盛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对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亳州的中医药产业发展又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齐备的发展大好时机。

育人“养根”,擦亮“北华佗”名片

为培养更多中医人才,亳州市投资10.5亿元建设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近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120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同步开展分项作业,大部分单体建筑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在中医药学院基础上,增设中药系、中医系、护理与康复系、公共卫生管理系,开设12个中医药类专业,积极申请建设华佗中医药大学。”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表示,国家有关部委统筹沪苏浙等国内“双一流”大学、科研院所资源,与亳州学院结对帮扶,帮助其提升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研平台建设水平,力争亳州学院中医药学院独立办学,早日创建成开放型、综合性的华佗中医药大学,高质量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设立唐祖宣国医大师工作室、徐经世国医大师工作室及杨骏全国名中医工作室,新建市级名中医工作室8个;开展三届市级名中医评选活动,评选出42名市级名老中医……从“医生”到“名医”,亳州开足马力加快构建人才梯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国老中医药专家1人、全国基层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3人、省级名中医8人、省级基层名中医7人。

人才是创新的源动力,为亳州中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位于谯城经开区的安徽九洲方圆制药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首批配方颗粒生产试点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展多种中药配方颗粒国家标准符合性研究工作。

除了配方颗粒,九洲方圆制药公司还计划开发出50种院内制剂。“公司还与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合作,研发、生产更多院内制剂。”该公司药物研究院院长刘玉成介绍。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创新型药企越来越多,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药都产业实力。

亳州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立足实际,把握重大发展机遇,以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北华佗”名片!

#新时代成就巡礼##网络文明建设一起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我们这十年】内外兼修宜居地 多维融合幸福城 十年奋进路 幸福之城梦想变成现实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美丽新区、文明新区、法治新区、和谐新区”建设。坚持把提升城市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贯穿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全过程全方位,核心区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白纸作画 蓝图落地绘美景

在秋日晚霞的映照下,伴随着阵阵微风,紫色的临港花海泛起涟漪,马鞭草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浪漫又美丽,引得市民争相前来打卡。一群又一群的孩子们挽起裤管,在绿意葱茏的百花公园尽情嬉水,马路宽阔笔直,纵横交错的经纬路上车辆如流,行人惬意自怡。

这是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座现代宜居的绿色生态之城——兰州新区。

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古老的秦王川崛起大幕启帷,一片荒滩上,宽阔的马路在脚下不断延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万千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新区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市政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白纸作画,让蓝图落地成景,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华美乐章。

“每当我亲身参与建成一条市政道路、实实在在多跑一个养护维修现场、在夜幕降临看着一盏盏路灯亮起,让我感受到了作为新区建设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新区市政集团市政建设公司副经理何立堡,是新区十年市政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者,也是新区十年发展的建设者,他与一大批市政建设者亲历新区的发展与成长,跟随时代步伐与新区同步共进,在为新区建设创造效益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如今的兰州新区已累计建成城市道路179条,共计660公里,基本形成了“二十横十八纵”的方格形路网。在册出租汽车超过600辆,投放公交超过560辆,全部为清洁能源公交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建制村100%通公交。市民跨区域、多城市、跨交通方式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万多盏路灯实现智能化管控,节省维护成本40%以上,亮灯率达98%;78座桥梁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同时,随着公交“一卡通”、共享单车和“巡游+网约”出租车运营模式的推广应用,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今天,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基础设施的全面配套的兰州新区已然成为投资热土,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民生保障 群众幸福感满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十年发展中,新区立足群众住房、出行、用热、用电等民生问题,不断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坚持用民生温度推动城市高度。

一场秋雨过后,彩虹城A区一栋栋林立的高楼被洗涤一新,傍晚时分,茶余饭后,随处可见锻炼的、聊天的、散步的人们。

2011年,新区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彩虹城正式开建。 参与建设的城投集团员工顾玉山至今还对那段建设经历记忆犹新:“作为兰州新区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房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70多万平方米,人员不足、工期有限、现场情况复杂等诸多困难相互交织,建设过程困难重重。”然而,历经艰辛,所有参建者顶住压力,埋头苦干,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一项目。

随着兰州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宗家梁、方家坡、火家湾……一项又一项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从低矮的院落搬进设施完备高楼,从靠种地生活的农民变身衣食无忧居民,兰州新区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初秋时节,走进新区移民安置区新康村,抬眼望去,灰白相间的住房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四通八达。

“新家院子非常大,房子坚固明亮,生活设施齐全,我非常满意。”看着身后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新房,来自舟曲县果耶镇磨里村的搬迁群众陈风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2011年4月27日,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转移安置项目在兰州新区正式开建,并于第二年的8月8日建成投运。2021年6月,甘肃省启动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按照“分期实施、先急后缓,成熟一批,搬迁一批”的思路,向兰州新区搬迁3107户12415人。兰州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围绕打造省内移民搬迁安置主要承接地的目标,将承接搬迁安置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2021年8月起,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0批次1450户5878人。

新区获批以来,市政公交规模从成立之初的1条线路、10辆铛铛车,发展到现在的36条公交线路、219辆运营公交车,并建立7座公交场站,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100%公交通行,极大地方便村民出行。同时,为了解决城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的问题,近两年来,新区公交不断优化路线,打造公交“微循环”,加密发车频次,群众候车时间明显缩短。另外,新区公交积极探索开展了定制公交、通勤保障等业务,为精细化工园区重点企业提供特色公交服务,让落地企业切实体会到兰州新区的民生温度。

十年的开发建设,新区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改安置房、职工公寓和普通商品房等多形式供给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新区共建成各类保障房58242套。兰州新区的建设发展,让人民群众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走在新区的马路上,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干净整洁。2017年,兰州新区正式启动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行动。市政集团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级分类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3%,并开展试点垃圾分类小区创建,在全省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维护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中来。

2020年,北部片区综合热源厂建成投运,解决了北部片区落地企业和小横路社区4600余户群众的供热问题。在精细化工园区,市政集团投资建设了3座110千伏变电站,快速推进电力专线及配套设施建设,拓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体量,为落地企业提供电力保障。

从基建配套、城市更新到人居提升、服务迭代,新区建设者的足迹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浮现在百姓的幸福笑容里,也融入在新区日新月异的改变中。

生态新城 绽放美丽容颜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是新区打造宜居环境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十年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今天,一座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新区初具雏形。

“经过这些年绿化项目的大力实施,城市景观已逐步成形,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从一片黄滩到生态之城,我深知这些成绩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对这里的一草一叶,我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个城市也有着特殊的情怀。”市政集团绿洲公司石彦杰是市政集团绿洲公司项目中心负责人,作为新区绿化工作者,她和同事们不舍昼夜守护着这座生态之城,一起努力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近年来,兰州新区遵循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一路一景、一街一品 ”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多彩廊道、打造特色道路、构建宜居环境、共创生态新区”的建设原则,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5%增加到目前的35.8%,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展望未来,新区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六个方面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竞争力再提高。力争到“十四五”末,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城市环境与秩序再改善,城市形象与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家级新区名片更加响亮。

总策划:刘立山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建平 通讯员 赵玉艳 文/图

【奋进十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十年奋进路,幸福之城梦想变成现实】#媒体聚焦兰州新区##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兰州新区获批十年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美丽新区、文明新区、法治新区、和谐新区”建设。坚持把提升城市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贯穿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全过程全方位,核心区2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改善,青山碧水蓝天交相呼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白纸作画,蓝图落地绘美景

在秋日晚霞的映照下,伴随着阵阵微风,紫色的临港花海泛起涟漪,马鞭草摇曳着曼妙的身姿,浪漫又美丽,引得市民争相前来打卡。一群又一群的孩子们挽起裤管,在绿意葱茏的百花公园尽情嬉水,马路宽阔笔直,纵横交错的经纬路上车辆如流,行人惬意自怡。

这是今天呈现在世人面前的一座现代宜居的绿色生态之城——兰州新区。

2012年,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古老的秦王川崛起大幕启帷,一片荒滩上,宽阔的马路在脚下不断延伸,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万千梦想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兰州新区快速发展的历程中,市政建设者们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白纸作画,让蓝图落地成景,谱写了一曲慷慨激昂的华美乐章。

“每当我亲身参与建成一条市政道路、实实在在多跑一个养护维修现场、在夜幕降临看着一盏盏路灯亮起,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兰州新区建设者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兰州新区市政集团市政建设公司副经理何立堡,是兰州新区十年市政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见证者,也是兰州新区十年发展的建设者,他与一大批市政建设者亲历兰州新区的发展与成长,跟随时代步伐与兰州新区同步共进,在为兰州新区建设创造效益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如今的兰州新区已累计建成城市道路179条,共计660公里,基本形成了“二十横十八纵”的方格形路网。在册出租汽车超过600辆,投放公交超过560辆,全部为清洁能源公交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建制村百分之100通公交。市民跨区域、多城市、跨交通方式出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万多盏路灯实现智能化管控,节省维护成本百分之40以上,亮灯率达百分之98;78座桥梁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同时,随着公交“一卡通”、共享单车和“巡游+网约”出租车运营模式的推广应用,不同群体的出行需求得到极大满足,城市交通更加便捷高效。

今天,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基础设施全面配套的兰州新区已然成为投资热土,是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民生保障,群众幸福感满满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十年发展中,兰州新区立足群众住房、出行、用热、用电等民生问题,不断提高民生服务水平,坚持用民生温度推动城市高度。

一场秋雨过后,彩虹城A区一栋栋林立的高楼被洗涤一新,傍晚时分,茶余饭后,随处可见锻炼的、聊天的、散步的人们。

2011年,兰州新区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彩虹城正式开建。参与建设的城投集团员工顾玉山至今还对那段建设经历记忆犹新:“作为兰州新区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批房建项目,建筑面积达170多万平方米,人员不足、工期有限、现场情况复杂等诸多困难相互交织,建设过程困难重重。”然而,历经艰辛,所有参建者顶住压力,埋头苦干,最终顺利完成了这一项目。

随着兰州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宗家梁、方家坡、火家湾……一项又一项保障性住房拔地而起。从低矮的院落搬进设施完备的高楼,从靠种地生活的农民变身衣食无忧的居民,兰州新区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极大提升。

初秋时节,走进兰州新区移民安置区新康村,抬眼望去,灰白相间的住房鳞次栉比,干净整洁的硬化路四通八达。

“新家院子非常大,房子坚固明亮,生活设施齐全,我非常满意。”看着身后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新房,来自舟曲县果耶镇磨里村的搬迁群众陈风云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2011年4月27日,舟曲灾后恢复重建转移安置项目在兰州新区正式开建,并于第二年的8月8日建成投运。2021年6月,甘肃省启动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程。按照“分期实施、先急后缓,成熟一批,搬迁一批”的思路,向兰州新区搬迁3107户12415人。兰州新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围绕打造省内移民搬迁安置主要承接地的目标,将承接搬迁安置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加以推进。2021年8月起,累计承接安置舟曲避险搬迁群众达到10批次1450户5878人。

兰州新区获批以来,市政公交规模从成立之初的1条线路、10辆铛铛车,发展到现在的36条公交线路、219辆运营公交车,并建立7座公交场站,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百分之100公交通行,极大地方便村民出行。同时,为了解决城区面积大,群众居住分散的问题,近两年来,兰州新区公交不断优化路线,打造公交“微循环”,加密发车频次,群众候车时间明显缩短。另外,兰州新区公交积极探索开展了定制公交、通勤保障等业务,为精细化工园区重点企业提供特色公交服务,让落地企业切实体会到兰州新区的民生温度。

十年的开发建设,兰州新区逐步形成了以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改安置房、职工公寓和普通商品房等多形式供给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兰州新区共建成各类保障房58242套。兰州新区的建设发展,让人民群众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走在兰州新区的马路上,大多数人的感受都是干净整洁。2017年,兰州新区正式启动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行动。市政集团建成生活垃圾中转站6座,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实现全覆盖,垃圾分级分类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百分之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百分之83,并开展试点垃圾分类小区创建,在全省率先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和维护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中来。

2020年,北部片区综合热源厂建成投运,解决了北部片区落地企业和小横路社区4600余户群众的供热问题。在精细化工园区,市政集团投资建设了3座110千伏变电站,快速推进电力专线及配套设施建设,拓展电力市场化交易体量,为落地企业提供电力保障。

从基建配套、城市更新到人居提升、服务迭代,兰州新区建设者的足迹出现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浮现在百姓的幸福笑容里,也融入在兰州新区日新月异的改变中。

生态新城,绽放傲娇容颜

“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这是兰州新区打造宜居环境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十年大力实施造林绿化、生态修复、空闲地复绿和城区公园水系建设,今天,一座绿化结构合理、园林景观优美、生态治理良好的精致兰州新区初具雏形。

“经过这些年绿化项目的大力实施,城市景观已逐步成形,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网红打卡地越来越多。从一片黄滩到生态之城,我深知这些成绩背后的艰辛和不易,对这里的一草一叶,我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对这个城市也有着特殊的情怀。”市政集团绿洲公司石彦杰是市政集团绿洲公司项目中心负责人,作为兰州新区绿化工作者,她和同事们不舍昼夜守护着这座生态之城,一起努力改变着这座城市的面貌。

近年来,兰州新区遵循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要求,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按照“一路一景、一街一品 ”的设计理念和“建设多彩廊道、打造特色道路、构建宜居环境、共创生态兰州新区”的建设原则,使城区绿化达到“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先后建成百花公园、文曲湖公园、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绿地公园,完成约16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城市绿化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已由2011年的不足百分之5增加到目前的百分之35.8,形成了湿地、绿廊、花海相连贯通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展望未来,兰州新区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六个方面完善治理措施,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竞争力再提高。力争到“十四五”末,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与品质再提升,城市环境与秩序再改善,城市形象与魅力得到进一步彰显,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城市竞争力不断提高,国家级新区名片更加响亮。(兰州日报)
@兰州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太原古县城成线上热门景区巨量引擎城市研究院3月23日消息,太原古县城开城以来,相关话题的抖音播放达1.6亿次,成为全国19大城市群中心城市中的线上热门景区。#9
  • 喜欢的可以在网上搜下,只要质量过关,款式不用太纠结。那,是否是这样的数据,加上不同平台的竞争,才把选秀当成快消品做了。
  • 在我看来,任何一个病人,尤其年龄在5岁以下的儿童,他的病情变化非常快,我们也会积极地关注他,包括随时去复查指标。正在海河医院开展治疗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副主
  • 每天与30吨垃圾作战,这是疫情中,上海交大后保中心37人的日常。后保中心在校所有环卫工人全员上岗,坚守“疫”线工作岗位,在上海市、区、街道相关单位的支持下,在外
  • 3、你知道的,这山野烂漫为你而开。3、你知道的,这山野烂漫为你而开。
  • 华盛顿注意到,欧洲在当前乌局势中出现对俄的制裁和对乌援助的动摇,因此美方需要来前线“督军”。李海东称,拜登这次欧洲之行很难成为俄乌局势的转折点,因为美国还是希望
  • 2022,被打了一拳的奥斯卡
  • 佛菩萨在经典里面,虽然为我们说出来,真正的福报是清净心,而实际上,你没有那个境界,你怎么能够体会得到?佛菩萨在经典里面,虽然为我们说出来,真正的福报是清净心,而
  • ”龚焌一时语塞,心虚看小张总一眼,见对方没有要认真质问的意思委屈讲:“卡里零钱是不多,那拍戏也有定金嘛,我还去试了几个广/告,试上一个呢!”龚焌愣一下,惨兮兮讲
  • A:害怕失去Q:巨蟹暗恋时会有什么表现?#巨蟹座# 巨蟹座快问快答Q:巨蟹最缺乏的是什么?
  • Simon Dominic,也被称为Simon D的这个男人,他走过的路就如他过去的流行语一般帅气十足。-로서用于名词后,表示某种地位,身份和资格대통령은 국가
  •   拿文人来说,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最终因为酒喝多了,言行无状,令宦官高力士脱靴,被逐出朝廷。按《晋书》记载,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曾为自己的儿子向阮籍的女儿提
  • 赵佗路派出所根据辖区高校比较集中的实际,梳理出近期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警情,围绕安全意识、诈骗手段、防范措施等内容,专门在各大高校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对广大师生进
  • “等圣诞节我抱着它咱们仨拍张全家福,你和我也都带上圣诞帽”这是张晢翰的讯息龚骏的手指悬在“好”和“抱歉”中犹疑了一阵,最后发回去“那天要加班,尽量早回家,回家给
  • 刘涛气质真绝了!修身裙装干练优雅,端庄典雅风姿绰约
  • 独步云霄的故事,to be continued. 不管编剧姐姐是怎么想的,反正在我心里,学霸吴志勋的人设是完全崩坏了的。上周看到20集的时候上豆瓣打了5星,今天
  • 遇见一个人然后变成了更好的自己即使后面再出现更优秀的人也还是热烈的认为他就是最好的人这难道就是爱情的排他性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喜欢一个人原来这才是心动的感觉
  • #每日一善[超话]##阳光信用[超话]##微公益[超话]#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所谓睡货,可用八个字
  • 换做一个心肠很硬的人来说,是肯定毫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的,都是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别人处境再糟糕都跟他们没有关系。但是金牛座就不行,他们同理心实在是太强了,所以总是
  • 景区元宇宙的概念围绕“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为游客在现实中提供一种休闲娱乐方式,而这也是支撑景区切入元宇宙产业的最关键一环。 景区元宇宙 -游客体验为王- 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