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节选)先秦 · 庄子及门徒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

秋天的水按时到了,各条河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水径直涌流而浩大, 从河的两岸到河中的小洲之间,连牛马这样的大动物都分辨不清。在这 种情况下,河伯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好之处都在自己一边 了。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行,到了北海,向东面看,看不见水边。于是河伯 就转过他的脸,抬头看着海,对海若叹息说:“俗语有这样的话:‘懂得了 一些道理,就认为谁也比不上自己’,这样的人,说的就是我。我曾经听 说有认为孔子的知识少、伯夷的仁义轻的人,一开头我不相信;如今我看 到你的涵量是如此难于穷尽,(假如)我不是到你的门下请教,就非常危 险了。我就会长时间地被真正的大名家耻笑了。”

北海若说:“井里的青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所住地方的限 制;夏天的虫子不能和它谈论冰,因为它受时节的限制;不能和见识浅陋 的人谈论大道理,因为他被自己所受的教育给限制住了。如今你从海边 往外看,观览大海,就知道了你自己的浅薄,这样我就可以和你谈论大道 理了。天下的水,没有大过海的,所有的河流都归向这里,不知道什么时 候才会停息,海水却不见增多满溢;尾闾将海水泄漏出去,不知道什么时 候才停止,海水却不见减少枯竭;无论春天还是秋天,大海都不起变化; 无论水涝还是干旱,大海都不受什么影响。它的蓄水量超过江河,简直 不是用一般数字所能计算的。但我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自满,因为我自 知是自然的产物,由天地赋予我形貌,并且禀受到阴阳之气,我在天地之 间,就跟小石块、小树木在大山里一样。我正以为自己所见太少,又哪里 敢自以为多而骄傲呢?算起来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蚂蚁穴存 在于旷野之中吗?算起来中国存在于海内,不就像一颗小米粒存在于大 谷仓中吗?世人每用“万物”的说法来称事物数量之多;而人类不过只是 万物中的一种罢了。九州之内,人们都是靠着谷食生存、乘舟车来往,熙 熙攘攘,作为每一个人来说,只是所有的人之中的一分子而已。个人与 万物相比,不就像马身上的一根毫毛吗?五帝所禅让的,三王所争夺的, 仁人所忧虑的,仕士所操劳的,也不过是像一根毫毛罢了! 伯夷以让天 下求取名声,孔子以能谈天下事被人视为博学。他们因此感到自满,不 就跟你原来看到河水上涨而自满一样吗?”

赏析

本文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前389?―前286?),战国时宋国人,思想家,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学派,合称“老庄”。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庄子对当时的兼并战争、剥削压迫乃至“人为物役”等现象极端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中,他只希望在黑暗的社会中生活得愉快,能够顺其自然,得尽天年。于是,他以“道”为师,企图通过“心斋”、“坐忘”等方式与“道”融为一体,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无差别境界,而获得“逍遥游”,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

庄子《秋水》本义是讨论价值判断的相对性,我们现在可以视之为相对独立的一篇选文,而给予积极的解释,获得新的启迪。《秋水》篇的主体部分是河伯与北海若的七番对话,本文只节选了其中的第一部分。
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导论,写河伯观念的变化。初与百川比,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了。后与北海若比,河伯才知自己并非天下最大,引出与北海若的对话。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本论,写北海若的观点: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什么可自多的。北海若的这段对话可分四层:第一层“曲士不可语道”,而河伯观于大海,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因而“可与语大理矣”。第二层“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而吾未尝以此自多”,为什么呢?因为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海比河大,却比天小,所以没什么可自多的。第三层进一步阐述说明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四海和天地比,四海小;中国和海内比,中国小;人和万物与九州比,人都是小的。第四层所谓五帝、三王、仁人、任士所从事的事业都不过是“毫末”,伯夷辞让周王授予的职位,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孔子谈论“仁”、“礼”,也都是“毫末”。伯夷为名,孔子为博,都是自多,都是错的。
本文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
论证上,多用形象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用比喻说理多是由个别到个别的比较论证法。运用比较论证法中,又包含性质相似的类比论证法,如“拘于虚”之井蛙、“笃于时”之夏虫与“束于教”之曲士之间的比较,便是类比论证;还包含性质相反的对比论证法,如“束于教”之“曲士”与“观于大海”,已知己丑、可与语大理的河伯之间的比较,便是对比论证。

这种老公知,和一些人,可以用帽姐的一段话来形容:
无非是当公众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之后,给公众扣上的一顶屎盆子而已,其作用是把那些与自己一致的意见区别开来并污名化。你信不信,当公众意见与之一致时,他们会马上给公众意见戴上一顶“理性、客观、独立人格”的高帽子。换言之,顺我者民主,逆我者民粹,这是某些人一贯的思维。

这种老公知,和一些人,可以用帽姐的一段话来形容:
无非是当公众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之后,给公众扣上的一顶屎盆子而已,其作用是把那些与自己一致的意见区别开来并污名化。你信不信,当公众意见与之一致时,他们会马上给公众意见戴上一顶“理性、客观、独立人格”的高帽子。换言之,顺我者民主,逆我者民粹,这是某些人一贯的思维。
#信公知变白痴#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海军在黄渤海搞对抗演习:壕射数十枚导弹,首提由海对陆突击
  • 女子狂撕咬宠物狗 在德国养狗人必须为狗买保险
  • 杭州一女子理发花23万,其中20万还是借的!她说……
  • 突发!河北一男子当街砍人致3死3重伤!遇袭你首先要做什么?
  • 女子电梯当跑步机 多么痛的领悟!不小心打滑摔倒手被卷进手扶电梯里
  • 凤凰日参08.07 | 两男生求职被打玻尿酸 “被贷款”数万元
  • 张召忠:中印开战只有这3种选择 最后1项不敢想
  • 1个宿舍,6个女生,42个微信群
  • 有一种委屈,叫男朋友不觉得你委屈
  • 藏快递车混入清华北大 一家四口为了进去参观
  • 中国游客行纳粹礼被捕的启示:我们为何不立法禁止宣传文革?
  • 泸州蚊子被热死 网友:我也差不多和蚊子一样了
  • 香港富商流落街头,为何不回家流落街头捡垃圾度日?真相细思极恐······
  • 乐天会撤出中国吗?每月损失近6亿 称只能撑到月底 | 热点
  • 央视:中方仁至义尽 印度再不撤军,中国军人或主动“清场”
  • 西瓜400天不烂!竟不是因防腐剂,而是...
  • 女孩考科目二车内尬舞,手舞足蹈,结果...
  • 央行下死命令:巨变来临,支付宝们被“收编”!?
  • 非洲小朋友“举牌”营销是怎么火起来的?
  • 教育部:落实高校人员聘用自主权 下放职称评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