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陕亮十年(三)丨绿水青山的陕西从画中“走出来”】#陕亮十年# 憨态可掬的熊猫、美丽的朱鹮、毛色漂亮的羚牛,以及蓝羽毛的孔雀……秦岭中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被救护、饲养、繁育。这里是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位于西安市周至县楼观台西边,不仅是陕西省唯一的珍稀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也是展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示秦岭生物多样性、展示陕西省野生动物保护成果的重要窗口。#大美陕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回报”。近年来,陕西省从大气环境、水文环境、森林生态保护、珍稀动植物保护等多方面下功夫,持之以恒让生态环境质量迈上新台阶,人与自然越发和谐共生,城市与山野更加“健康”。

书写“生态答卷”

陕西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保护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民族大计。陕西拥有广袤的黄土高原,且有黄河在侧伴流,其生态环境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治理大局;巍巍秦岭是我国的顶级生态空间和生态屏障,被誉为“中华绿芯”和“世界物种基因库”,书写好“生态答卷”,陕西责无旁贷。

为做好秦岭的生态“卫士”,陕西省始终把秦岭生态保护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中,陕西省通过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生态空间修复行动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自然保护地建设等保护工程,推动秦岭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质量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陕西完成营造林3694.5万亩,2021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6.39%,较2011年提高了4.99%。去年一年,陕西完成营造林842.3万亩,居全国前列,森林生态环境日新月异,全省实现“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要想保护好野生秦岭大熊猫,就得守护好它赖以生存的竹林。”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胡万新看护的野生秦岭大熊猫冬天会在海拔1800米以下的地方以巴山木竹为食,夏天会在海拔2100米左右的地方以秦岭箭竹为食。

近年来,陕西省开展了对乱搭乱建、乱砍乱伐、乱采乱挖、乱排乱放、乱捕乱猎等“五乱”问题的整治,使生态环境得以休养生息,熊猫、朱鹮、金钱豹、林麝等野生珍稀动物种群大幅增长,一个个撒欢、打闹、繁衍生息,好不快活。

十年来,陕西省不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秦岭范围建成各类保护地116处,总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秦岭陕西段总面积的15.81%,有效保护了全省75%以上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7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类型。陕西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体系初具雏形,为秦岭地区生物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目前,秦岭地区有种子植物3883种、陆生脊椎动物58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2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9种。

而在陕北地区,水土流失与土地荒漠化严重,是陕西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块“顽疾”。

“顽疾”就要用顽强致胜,一代代治沙人通过在沙区引水拉沙造良田,植树造林防风沙;在丘陵沟壑区沟里打坝蓄水,山上兴修梯田,坡面造林绿化;在盐碱滩地挖沟排水、拉沙压碱、改良土壤,经过一代代人的顽强治理,如今,一片林海,长风吹过,昔日茫茫流沙已然消失不见,陕北大地逐渐点亮了绿色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年均治理沙化土地105万亩。全国第五次沙化土地监测显示,陕西沙化土地年均减少17.8万亩,860万亩流动沙地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陕西已成为我国第一个完全“拴牢”流动沙地的省份,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治沙造林取得巨大成功。

水是生命之源,母亲河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陕西等9个省(自治区)。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受多方关注。

“一瓢河水半瓢沙”曾是黄河的真实写照。为了保护好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陕西从水土保持、林草保护修复、水污染治理等方面入手,系统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陕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此外,截至2021年,黄河干流6个国控断面均达到Ⅲ类以上,出陕断面水质达到Ⅱ类优,渭河干流水质良好,延河、无定河等部分支流水质得到改善。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的黄河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已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十年来,陕西省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山川河湖生态休憩区的环境有了历史性的好转,珍稀动植物保护案例享誉世界。全省上下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奋斗决心,为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奠定了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飞阅新三秦##从空中看奋进中的陕西有多震撼#

绿色宜居

生态文明之光照亮城乡建设之路

春光,浪漫且迷人,却又短暂而宝贵。2022年的春天,露营经济火了。备齐露营装备,公园、郊外、城市任意一角的户外,都可以成为目的地。露营帐篷下支起的是属于陕西人的“诗和远方”。

在西安,无论是选择在“家门口”的杜邑遗址公园、灞河西岸滨河公园等地进行公园式露营,还是选择在高山草甸、长安唐村等城市近郊处的户外精致露营,作为当下新潮的生活方式之一,露营不断吸引着更多人参与其中,享受春日野趣。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今年4月底,陕西有露营相关企业3603家,排在全国各省份第5位。尤其是西安市,1915家企业让其成为国内露营相关企业第二多的城市。而这一切,都要得益于陕西近十年的高质量城市生态治理。

十年来,陕西省聚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省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2021年,陕西10个国考城市PM2.5平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平均295.4天。全省111个水质国控断面中,Ⅰ~Ⅲ类断面101个,占91%,优于全国平均水平6.1个百分点。

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一处处湿地被纳入保护范围,这些都不断刷新着陕西城市的底色,提高着陕西城市的“颜值”。十年间,随着城市生态的不断提升,陕西真正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青山抱水避喧嚣,龙瀑飞花居终南。”位于秦岭山脉脚下的抱龙村,是一个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古老村庄。抱龙村紧邻的抱龙峪,不仅有着风光无限的山水自然环境,还有着“抱龙出峪”的历史文化底蕴,令往来游客流连忘返、络绎不绝。但是,以前的抱龙村环境条件落后,很多村民选择离开家,到城市打工生活。近年来,在坚守秦岭生态底线的前提下,抱龙村探索了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发展和谐并进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建设花园乡村以来,抱龙村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凭借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几年内就吸引了10多家民宿产业投资落地,村民们也纷纷开起了民宿、农家乐。有了这股生态建设发展的力量,不仅村子环境变好了,农民也吃上稳定的“生态饭”,“口袋”鼓了起来,“精神”富了起来,一幅美丽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生态的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业宜居,擦亮绿水青山这张致富“金名片”,十年来,陕西省积极行动提升三秦乡村“颜值”。截至2021年底,陕西省累计完成5541个行政村(集中安置点)的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治理率达32%,完成45处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任务。此外,自2016年启动净土保卫战以来,陕西省完成了全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摸清了全省土壤污染状况,均已全部实施安全利用措施。

现如今,三秦大地上的万千乡村通过生态环境整治美了“颜值”,添了“气质”,老乡的生活也更美好了。生态环境的提升唤醒了沉睡的乡村,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呵护青山绿水“不老容颜”,搭建城乡发展“生态骨架”。这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陕西实践,也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之中。如今,公园城市、花园乡村等理念也正在变为现实,一个山清水秀、地绿天蓝的生态三秦画卷即将徐徐展开。https://t.cn/A6XpYioH

【小村大事|乡村振兴天津故事纪实|乡愁如诗——滨海新区徐庄子示范村创建速写】https://t.cn/A6XyUjkH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中国小康网天津5月4日电 特色民宿、古朴路灯,这是个精心设计、靓丽别致的农家小院;

果蔬种植、加工包装、休闲旅游,这是个让一产“接二连三”,村民实现安居乐业的筑梦村庄;

百年古枣林、民俗文化展厅、乡村文化墙、丰收广场,这是幅传承文化、乡亲乡爱的如诗画卷。

这是天津市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徐庄子村——一个全面优化村庄人居环境建设,旧貌换新颜的文明之地;一个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一个历史悠久、发展迅速的后起之秀。徐庄子村先后获评天津市人居环境示范村、天津市乡村治理示范村、滨海新区健康村、滨海新区文明村,并于2021年入选天津市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名单。

莫言说,乡愁是家乡的红高粱,风吹的时候不停摇晃;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津城之南,向阳河畔。近年来,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将“留住乡愁”转化为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将富民乡村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相结合,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小王庄镇成为每个人乡愁里的“诗和远方”。

1651628672263744.png

抓生态护环境 留住“乡愁”之本

走进小王庄镇徐庄子村,村庄文化似锦、道路干净整齐、广场欢声笑语,一番美丽景象。谁能想到,这片乐土,早年曾是一个处处荒草丛生的村落。

“我们把以前老徐庄子中学重新进行整修,把操场改造成现在的丰收广场,把教室改成民宿,把礼堂改成会议中心,还成立了乡村振兴实践基地,让徐庄子村旧貌换新颜。”小王庄镇徐庄子村“90后”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钧鹏说。

这座始建于明永乐二年,历史悠久的北方传统村落,很早之前是镇里困难村之一。提到以前的日子,村民徐志新有话说:“我在这里住了40多年了,之前这里是‘刮风一身土、下雨一脚泥、家禽满街跑、满目是荒草’的偏远小村落。现在这里改造得特别好,比以前变化很大。现在国家建设新农村,村民都积极响应,通过环境整治,现在村庄环境大变样,道路平整,柴草乱堆和私搭乱盖现象都没有啦。”

乡村美不美,事关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在乡村振兴中,小王庄镇徐庄子村坚持“留白留朴留绿”的原则,建设采用朴实自然,留住乡愁的设计理念,以硬化、亮化、绿化、文化为主题,共硬化道路39000平方米、文化墙绘1800平方米、新增太阳能路灯170盏、建设儿童乐园600平方米、改造坑塘4个、建设栈桥2座,提升共享枣林300余亩、提升共享菜园20余亩,完成了从昔日“丑小鸭”到如今“白天鹅”的华丽转变。

1651628704435876.png

抓建设重传承 留住“乡愁”之魂

在乡村文化墙一边,“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八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我们积极拓展资源,建设徐庄子村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吸引了以南开大学、湖北商会、中国网·特产频道等为代表的社会资源和多家银行保险挂牌入驻,全年接待访客2000余人次,成为小王庄镇乡村振兴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的聚集高地。”王钧鹏介绍说,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共分为六个展厅,包括游客接待中心、特产直播展厅、乡野悦读室、民俗文化展示厅、乡村记忆馆、产业服务中心。

走进游客接待中心,一张张展板介绍了徐庄子村的前世今生,一张张图片清晰展示了村子通过人居环境改造的巨大变化。特产直播展厅中,冬枣、鸡蛋特色农产品搭乘新媒体渠道的快车,走进千家万户,拓宽了村民销路,更好地打造徐庄子村农产品品牌。乡野悦读室中,村民尽情享受着阅读之乐。在这里,徐庄子村还和建行天津分行联合共建了裕农学堂,为农户、农村大学生、村镇种养殖户带去红色教育以及基础文化、金融、农业、医疗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探索乡村教育金融赋能新模式。

走进民俗文化展示厅和乡村记忆馆,书法、泥人、烙印葫芦等特色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地上还摆放着一些旧时的农具。“游客可以在这里忆苦思甜。下一步我们会将这些旧农具和高科技结合,游客在这里可以拿着农具看着屏幕中的自己在‘田地’里干活的样子,沉浸式体验农家乐趣。”

在产业服务中心,徐庄子村和中华联合产险达成共建,为村民提供保险服务。“之前村民上保险非常不方便,我们将保险服务站点建在村里服务村民,更好地帮助他们进行农事服务。”

1651628730447842.png

抓产业促融合 留住“乡愁”之脉

走出乡村振兴实践基地,旁边便是数百年历史的古枣林。每年秋季,丰收气息飘溢于园林间,古枣树尽情奉献着自己的甘甜。

“我们以明清时期15.7亩‘逢春’古枣林为历史元素,精心打造了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古枣乡居民宿园区,目前共10间民宿,还配备了可接待团体游客的各类设施。”王钧鹏介绍说。

乡村之美,如何能长久保持?徐庄子村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推进现代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其中以种植农业产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冬枣等。每年小麦种植约4500亩,每亩产量约300斤;玉米种植约4600亩,每亩产量约1000斤;冬枣种植约300亩,每亩产量约3000斤。同时鼓励合作社经营,天津轩辕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天津津泰顺种植合作社,承包农田1600亩。

在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徐庄子村鼓励引导现有纸制品、塑料制品等企业在围绕绿色、低碳、深加工等方面,针对农业特色产品包装,工艺品加工等领域下功夫,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意识,使农工互补、相互促进、合力共赢成为携手乡村振兴发展共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徐庄子村以发展民宿经济、组织农事体验、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突破口,打造古枣乡居民宿园区,成立徐庄子村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建设丰收广场。通过滨海新区农民丰收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赶大集、首届乡村振兴健步行、小王庄镇冬枣节、油菜花节等一系列活动,让徐庄子村成为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吹响乡村振兴号角的出发地。

“未来我们还将依托自身资源环境,乘势而上,以‘体育+乡村振兴’为目标,融入体育旅游元素,开发户外攀岩等项目,建设研学游教育基地,扩大民宿经济优势,让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王钧鹏介绍说。

1651628756670645.png

抓规划明方向 留住“乡愁”之基

乡村的美,美在朴实。一亩金黄,一片红瓦,一池荷绿,一方石磨,皆是不同于城市的美,轻易间就能勾起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对家乡的思愁。

徐庄子村,这个天津市人居环境示范村、天津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成为小王庄镇打造山水乡愁之源的一个缩影和典范。

“小王庄镇紧紧抓住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实施机遇,按照产村融合示范镇和乡村振兴新样板来确定战略目标。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强镇、清洁能源特色小镇和田园休闲文旅名镇三大战略方向,形成拉动乡村振兴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齐动,共同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小王庄镇党委书记李振表示。

接下来,小王庄镇将围绕全面乡村振兴,牢牢把握产业振兴着力点,打造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围绕本地绿色清洁能源资源,打造滨海新区首个“零碳小镇”项目,探索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低碳化、零碳化路径,探索双碳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互相促进的路径。“针对田园休闲文旅名镇战略,我们将进一步发掘农耕文化底蕴,形成一年四季节庆、节日不断的氛围,为游客体验乡村振兴,分享丰收喜悦创造良好的条件。”李振说。

“乡愁”如一道美丽风景,在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勾画着诗意栖居的田园图景,凝铸乡村振兴的瑰丽诗篇。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罗森5.5的方糕是有点贵了❌4⃣️这次的攻略整体完成不错️☁️差点没有抢到回程的票 导致整个下午都没心情逛…第一次打包食物坐高铁 很社死 但还好没有人说
  • 梦幻音乐中,四个可爱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划出两道光之轨迹,引领着志愿者们进入赛场,延展运动员入场的彩色通道。投掷、滑行、腾挪,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选择
  • 再发一遍唱作人时期写的《星落》听后感本以为还会有很多机会给他写乐评,可惜怕是不会有了万籁齐喑的寂寥之中,忽然间鸿蒙初开,少年披一身璀璨,踏歌褰裳徐行而来。#霍尊
  • 我感觉我养了一只神仙宝宝 每天的生活就是吃吃喝喝睡睡黏黏一点都不挑食 前段时间给他换了新猫粮 买了新的罐头 每次都吃的特别香(一开始我还怕她挑食或者肠胃不适应
  • 春到人间 ​ ​白灵灵 ​ ​到春绿,到柳到。依依水,岸岸淡,风扶扶见着青,日晒下,寒浅浅,暖绵绵,在淡中,有村家,三二烟炊时午。作窝乌乌个,顶顶乌乌面面白墙的
  • 我觉着吧,搁别的流量身上得被骂上天还会被群嘲看戏的事放在这位这儿就叫真性情加一大群路人抱团洗地还阴谋论的,叫双标[ok]到处钻营,又摆出一副高姿态的脸色鄙视爱豆
  • A:国内比较明朗,从今年的客户需求来看,宁德超过200GW,亿纬锂能超过150GW,中航锂电、蜂巢100GW以上,中航在建基地6个以上,产能都起来的话扩产需求非
  • ) ・獲得的活動點數UP會根據①活動特攻劇團成員的編成張數②活動特攻劇團成員各自的開花次數,來增加獲得值。 將帶有「旬」標記的劇團成員編入公演小組中,在活動期
  •  有时候忍下,不是因为没理,而是不愿去争了...最近很流行的一段话: “如果我用你待我的方式来待你, 恐怕你早已离去!如果我的双唇是你的鲜血,也许那时你能明白
  • ”大家传统印象中华佗是一位白胡子老人,何晟铭表示,这次将为观众讲述最全面的神医华佗,从青葱少年演到忧愤大叔,从爱情到苍生,相信这次会带给大家一个不一样的绝世神医
  • 图 | 刘氏宗谱 经济文化的繁荣,促使各地工匠云集铅山,带来了各地的石雕文化和工艺,形成了铅山独特的石雕特色,产生出大批精美作品。 今天就请您跟着小编走进江天
  • 不止是酒精趋使说的真言还是胡话,说ch还没有工作,没得必要哄,不得行嘛就分了撒之类的话语……今天下午我还问大嘴,大家都好现实啊,lq因为lj经济的问题闹得不可开
  • plus会员兑换全品200-10券 领红包抵扣启初面霜 水润保湿面霜40g*2瓶,领券1件启初面霜 多效倍润面霜40g*2瓶,领券1件启初防晒 水润防晒露45
  •  独家功能:具有独特‮植的‬物性穿刺‮复修‬成分(这就是‮们我‬称其为Végétalex蔬菜拿‮的铁‬原因)极其耐用按照iCaffelatex(咖啡拿‮用铁‬量
  • 分享一则苏州小院,三个分区 p2外院,主要是对客的地方,豪华小轿子备上,百年银杏配琴楼,红黄蓝三原色土豪气质尽显 p3花园,娱乐区,一看就是富贵人家,有个小戏台
  • 此外,在全球首创电池包直冷直热技术和宽温域高效热泵空调的加持下,热效率提升20%,低温下空调能耗降低约40%,为长续航持续助力。7)螺杆冷水机组制冷压缩机运行全
  • 火把节|知道可以参加一年一度的火把节的时候整个人的兴奋的像个土拨鼠,忍不住啊啊的叫唤。搞笑的是我俩还被一些外来游客“自然而然”的拉着合了影,内心汗颜:真不好意思
  • 他一度认为,只要把昨日的善良美好全部忘却,就可以让自己平静接受今天烂掉的人生,只是想不到:当我步入歧途,一身罪恶失魂落魄,你却还记得我最初的善良。眼神不解、泪流
  • 如果是空地较小的一面发生火灾,消防登高车仍旧难以发挥作用。据视频画外音介绍,着火的是11层楼,从画面中可以看出,这种楼层非常高,已经远远超过了15楼,妥妥属于高
  • 今日很久没有去二大爷家了跟姐姐谈心不愉快的事情 遛狗 没有想到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去竟然欢欢还认识我 其实生活真的很快珍惜身边的家人 相遇都是缘分 我已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