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弥勒问话说求道
(第十六段)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又见菩萨,离诸嘻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果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弥勒菩萨对文殊菩萨说:我在佛的白毫相光中又看见东方世界里的一些菩萨,他们于寂静处结跏趺坐,默默禅修,受到天神、龙众等善神的恭敬,但他们心里非常清净,不因别人的赞叹恭敬而心生欢喜,已进入毁誉不动的如来境界。
弥勒菩萨说:我又看见一些菩萨,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入甚深禅定,于觉性中放大光明,悲心悯众,亲自到地狱中去,救济地狱中受苦的众生,使他们都能进入佛道,终至解脱。
弥勒菩萨说:我又看见一些“佛子”,“佛子”就狭义而言,是阿罗汉的通称。佛赞五百阿罗汉时说:“汝等为子,从我口生,从法化生,得法余财。”印度的婆罗门,自以为从梵天口生、从梵天化生,所以佛说:阿罗汉们是从听闻佛口说法声中而生,从诸法法性寂灭的证入而成的。佛子、表示有佛那样的圣性,能继承如来觉世大业,所以名为佛子。
就广义而言,佛称一切众生为佛子,众生与佛子同源、同根同体,所以称众生为佛子。但凡夫是外子;声闻、缘觉是庶子;唯菩萨是真子。这里说的佛子,指的是行菩萨道的真子。
弥勒菩萨说:这些佛子非常精进,为了断昏沉睡眠,修行如“般舟三昧”类的法门。“般舟三昧”又称“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三昧”,是断睡眠最好的法门之一。具体修法是:
以九十日为期,不坐不卧,忆佛念佛,一心谛观佛陀圣像,累了倦了,就绕屋或绕树行走,经行不断,这样就能快速破除睡盖,九十天日期满后能快速证得般舟三昧,修成后,不论睁眼闭眼,十方诸佛皆立在行者面前。菩萨于森林中,勤苦倍加,修此般舟三昧,以求无上佛道。
弥勒菩萨说:我又看见一些菩萨,他们严持“具足戒”,“具足戒”又称大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称具足戒。
具足戒的内容,南北传佛教所传的戒本各异,按《四分律》所载: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这些菩萨不仅严持具足戒,还做到了“威仪无缺”。
“威仪无缺”是具足了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具体算法是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以四重禁、十三僧残、二不定、三十尼萨耆、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众学及七灭诤等二百五十戒,各别与“行、住、坐、卧”四威仪并三聚净戒配对,而成三千威仪。此三千威仪又各配于身口七支,成二万一千;又各别与“贪、嗔、痴、慢”等分四烦恼相配对,则成八万四千。简称八万细行,是取其大数。菩萨持此具足戒,威仪不缺,并因此而得身心清净,因清净而如获宝珠,并以此清净行而上求佛道。
弥勒菩萨说:我又看见一些佛子,住“忍辱力”,忍辱力由六种智力所成就,即:一、如响平等智力;二、镜像平等智力;三、如幻平等智力;四、内清净平等智力;五、世法清净平等智力;六、集因缘平等智力。依据《佛说法集经》记载:菩萨修行忍辱波罗蜜,有六种功德力,即:
1、能忍于他人辱骂:诋毁而不加报复,菩萨得“如响平等智力”。如响意为如空谷之呼应众响,因修慈心的缘故,而忍于众生之屈辱。
2、能忍于他人刀杖:棍棒捶打而不加报复,菩萨得“镜像平等智力”。镜像意为如明镜之印现众像,知有情众生被五阴炽盛所逼恼,而忍于众生之横行加诸于身。
3、能忍于他人恼怒:烦扰而不加报复,菩萨得“如幻平等智力”。如幻意为诸烦恼杂染皆是变幻而不实,与烦恼心所相应,不执为实有。
4、能忍于他人嗔恨:怨怒而不加报复,菩萨得“内清净平等智力”。内清净意为内心平静于众无嗔恚想。
5、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不为所动,菩萨得“世法清净平等智力”。世法清净意为于世间诸染污等法不为所动,知其虚幻不实,而心得自在。
6、菩萨得“集因缘平等智力”:故一切烦恼皆不能染。集因缘意为修忍辱行已大功告成,因此而积聚了种种殊胜善因缘,令道业得到了增长。菩萨修此忍辱波罗蜜,对于一切世间烦恼,不受染着,能起欢喜心,而心得自在。具此六种智力、名“住忍辱力”。
弥勒菩萨说:佛子住此忍辱力,有“增上慢人”,骄横狂慢,对佛子打骂羞辱,佛子都能忍受,不生一丝嗔恚心,对一切逆境,也能逆来顺受,坦然应对,他们修此忍辱行,为的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增上慢”是以为自己证得增上之法、所谓卓越法门等而起的慢心:认为自己胜过他人。是七慢中“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卑慢、邪慢”里的第五位。这种人,常言我得增上之法而起慢心。如未得圣道、自称已得;未证佛果、自称已证。为增上慢人。此菩萨能忍增上慢人的狂傲和一切逆缘,以上求佛道。
弥勒菩萨说:我又看见一些菩萨,为得身口意三业清净,远离戏言,不与任何人开玩笑,对不信佛法的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也从心里疏远他们,只亲近有出离三界智慧的人,自己善于修心除妄,于山林中修摄念法,将亿万岁之时空,摄于一念,以此清净一念,上求佛道。
弥勒菩萨说:我还看见一些菩萨,将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百种汤药、价值贵重的名衣,用上等栴檀木及宝物造的房屋,各种精致的卧具,清净园林,花果茂盛的庄园,还有自己拥有的流泉浴池,都用来布施给佛、法、僧。
作这些布施,得到的果报,是非常殊胜微妙的,但他们如此欢喜无厌地布施,不是为了求有漏的福报,而是为了求无漏的“无上道。”那么什么是无上道呢?无上道在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之上,无有再上之道了,称名无上道,无上道就是一乘佛道,凡是修六度波罗蜜法者,求的就是无上道,就一定能够成就无上道。
以上是弥勒菩萨问话文殊菩萨时,将自己在释迦佛白毫相光中看见东方世界里诸多的菩萨修行各种法门以求最上佛道的情景,他们有修布施求佛道的、有修持戒求佛道的、有修忍辱求佛道的、有修精进力求佛道的、有修禅定求佛道的、有修般若智求佛道的。这些法门都在六度波罗蜜法里,按次第修,首先是修布施,布施不只是身外之物的施舍,更重要的是心内妄念的施舍,将心内的妄念施舍得干干净净的才是真布施。这样才能顺利地进入其余五波罗蜜法的修证,如此上求佛道,必成无疑!

未二、释成

  前面是说出它的一个相貌;这以下说明这个因缘是怎么成就的,解「释」这个「成」就的因缘。看论文:

  此义云何?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无明之相,不离觉性。非可坏、非不可坏。

  先作一个简单的略说。为什么我们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以后,就能够显现法身?以下就解释这个道理。「一切」凡夫的生灭「心」,这种杂染的生灭心,都「是」由「无明」而引生的。「无明」的「相」状,它虽然是颠倒相,但是它的本性「不离觉性」,它的体性没有离开我们清净的觉性;所以我们面对无明的态度,是「非可坏、非不可坏」。也就是说它的体性是觉性,所以你不能完全的断灭;但是它的作用是颠倒的,所以「非不可坏」,就是你应该加以破坏。我们破坏的,或者说我们所转变的,是无明的一个作用;但是我们保存了无明的体性。这个观念是大乘的不二法门,断灭不得,但是也随顺不得,这个观念甚深甚深。以下讲出一个譬喻:

  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舍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

  用我们用日常生活容易理解的情况,来比况这种深奥的道理。这个「大海水」就譬喻我们的一心真如,这个寂静的一心真如,「因」为有这个「风」,由这个风的因缘就产生了「波」浪,一念的无明风的妄动,就产生波浪的一个个体生命。这个时候「水相、风相,不相舍离」,「水」的湿性跟「风」所引生的波浪,它体性是「不相舍离」的。「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这个「水」指的就是湿性,湿性本身「非动」,是寂静的;只要这种扰动的「风」停下来,这个波浪就消「灭」;波浪消灭的时候,这个湿性就现前,这个法身就现前。这个意思就是说,清净的法身在无量劫的流转过程当中,我们一直被无明牵着走,就是在十二因缘当中不断的流转,由一念颠倒的心,无明缘行就造业;造业以后就创造一个阿赖耶识,这阿赖耶识就得果报。这个十二因缘虽然一次一次的起动,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湿性不坏故」,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决定没有消失。在大乘佛法当中,你一定要生起一个坚定的信心,就是你有恢复本性的可能性,就是本性没有消失,本性从来没有被污染过。就是说虽然波浪已经扰动很久,但是湿性不坏。这是一个譬喻,这以下合法:

  如是,众生自性清净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舍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我们一念的「清净心」,「因」为这个「无明」(就是愚痴),不知道老老实实的安住在清净的本体,向外攀缘就产生一个「动」相,这个动相使令我们清净「心」跟「无明」和合在一起;但是这二个都没有「形相」,所以「不相舍离」,无明跟真如的本性是不相舍离。这个「不相舍离」蕅益大师注解得好,他说:离开了清净心就没有无明,离开了无明也没有清净心。就是离开了水你就没有所谓的波浪,离开了波浪你也找不到水。「而心非动性」,在体性上来说,我们的心本身是寂静的,它不是扰动的,所以只要这个扰动的「无明」,它相续的功能被破坏以后,这个清净的智慧(所谓的法身)就显现出来。

  这个智净相,前面一段偏重在否定门,破和合识、灭相续心,刚开始是一种调伏,或着说是一种破坏的法来加以对治;在第二段释成,又加以肯定:就是作用是可以破坏,但体性不能断灭。也就是说我们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要注意,要经常以中道的思想来检讨自己。就是说我们刚开始出家烦恼比较粗重,可能会用比较极端的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心性,你打那么多妄想,我就让你不动,用佛号、或者持咒,你烦恼一起动,我佛号也起动,就把你给调伏住了。就是说刚开始我们是用比较粗猛的药,来对治这个粗重烦恼,这个是可以理解,所以刚开始是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但是你的烦恼慢慢淡薄以后,你应该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观察你的心──其实我们的心性不是一文不值,就是你要想一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所以我们刚开始是用否定的法来调伏自己,后来用肯定,就是我们这一念心跟诸佛的心性是没有差别的,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体相用三大,「如来藏具足无漏性功德故,能生一切世出世间,善因果故」。刚开始我们用调伏,然后重新的肯定,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所以马鸣菩萨的智慧,你看他老人家,一开始先告诉你否定的法,在「释成」的时候再重新的肯定。

  这个地方就是在呵斥外道的无想定。外道的行者在禅定当中,他也能够知道我们这一念心有很多很多的烦恼,而这些烦恼都是痛苦的根本。为了要调伏烦恼,就使令自己无想,无想的结果,的确是让烦恼停止下来,但是也深深的伤害到我们的菩提本性,错损菩提。我们在修智净相的时候,这个地方马鸣菩萨有二段开示:第一个是否定法,破和合识、灭相续心;第二个是告诉我们无明的本性就是自性清净心,因为自性清净心并没有破坏。这就是我们从论文当中了知如何修行的一个消息。

  午二、不思议业相

  前面的智净相是讲到自受用的功德,这以下讲到他受用:

  不思议业相者,以依智净相,能作一切胜妙境界。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

  「不思议业相」是怎么产生呢?「以依智净相」故。就是说你要修「不思议业相」,你要以成就「智净相」作基础,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修大悲,你一定是先修清净心,依止这个清净心修大悲心,从空出假,广摄方便,变现种种的「胜妙境界」。这个「胜妙境界」包括色法──种种美妙的颜色、音声,乃至种种的香、味、触五尘的胜妙境界。什么叫「胜妙境界」呢?简单的说「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就是显现种种依报、正报的「功德」庄严,这种功德庄严在时间上、在空间上是没有「断绝」的──在时间上是尽未来际,在空间上是在整个无量的世界显现种种的依正庄严。这个依正庄严当然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干什么用呢?「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这种依正庄严,会「随」顺「众生」差别的善「根」,你会知道众生心中的希望、烦恼的厚薄是怎么回事。他过去所栽培的善根,他是持戒的善根强、或者禅定的善根强、或者智慧的善根强,应该如何的来启动他的善根,你就很「自然」能够「相应」,显「现」他欢喜的相状,使令众生成就欢喜、生善、破恶、入理四种悉坛的「利益」,这个就是所谓的「不思议业相」。这个不思议业相,简单的说就是恒顺众生,广设方便。就是说我们在成就这个随染本觉,有二个次第:第一个次第是一种内观,就是你的心刚开始是「善知识莫向外求」,你观照你这一念心来破和合识、灭相续心,一种自我的调伏。刚开始你的心是完全向内观照,别人是怎么样子跟你是完全没有关系的。慢慢的你的心清净调伏以后,你的心就是从内观开始外观,观察众生差别的因缘,这个时候可以广设方便来度化众生,所以他的心是先内观再外观。你外观以后,你有自在力,就变现五尘的境界来摄受众生。比如说我们娑婆世界主要的是音声,在五尘当中是音声最能够感动我们的心。就是说娑婆世界的众生,一开始他烦恼粗重,你要他受戒、听经他有困难;你要他唱唱炉香赞,他炉香赞一唱下去,他内心起欢喜心,由欢喜心生恭敬心,由恭敬心生起信心,就触动他过去的善根,然后开始受五戒、听闻佛法。说是很多人都是唱炉香赞以后才相信佛法。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楞严经》说有六根门头,有六个门,六个门都能够进入到我们的一念心性;但是这六个门,耳根这个门特别重要,就是我们对于音声的感觉特别强烈,在五尘当中耳根这个门特别厉害,所以佛陀就恒顺众生。比如说香积佛国,香积佛国的众生这个舌根特别厉害,在六根里面舌根特别厉害。他修行有障碍,向佛陀请求开示,佛陀二话不说给他一碗饭,这一碗饭他吃下去,灭恶生善。你像天衣佛国,天衣佛国他修行有困难,佛陀给他一件衣服穿,他的皮肤跟衣服接触的时候,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说度化众生,你就应该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你在自利的时候,你可以完全观照自己的相貌;但是你度化众生这个法是别人需要的,你就应该恒顺众生,就是应以何身得度,你就施设什么样的方便,这个地方这样的一个相貌叫「不思议业相」。就是从前面一个清净的自受用,依止大悲心变现出种种的方便力,成就一种他受用的功德,这个叫做「不思议业相」,这二个都是本觉的作用,本觉的作用就叫随染本觉。

  卯三、总显四种大义

  前面的本觉是一种作用,这个地方是讲到本觉内在的体性。本觉内在体性叫做性净本觉,性净本觉有「四种大义」,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是当殊胜讲,就是说这个性净本觉有四种殊胜的功能,叫做「四种大义」。我们看论文:

  复次,觉体相者,有四种大义,与虚空等,犹如净镜。

  这个地方是先总标。前面讲到随染本觉,是本觉跟始觉智慧和合以后,产生一种自利、利他的功德;这个地方讲到我们本性具足的性净本觉,它有「四种」殊胜的功能,我们简单的以二种譬喻说明:第一个是「虚空」,第二个是「净镜」。我们下一堂课再说明,先休息十分钟。

掌握這兩種關鍵,
便能了解
《 大悲懺法 》的
修持方法

知禮大師
( 960 - 1028 )
以〈 大悲咒 〉為主軸,
選取《 大悲陀羅尼經 》的內容,

並引用
《 摩訶止觀 》 中的
「 非行非坐三昧 」,

編造了
《 大悲懺法 》。

大師在整部懺法中,

使用了簡潔、
優美的文字,

來呈現觀音菩薩的悲願,

再透過梵唄、
儀軌的形式,

培養行者的宗教情操,
以引發善根,

令行者漸消煩惱,
成就佛道。

本文參考慧源法師的
《 大悲心咒懺法講記 》,

嘗試以較顯淺的文字,
介紹這部懺法的大意,

使初學者在參加法會前,
能對這部懺法作概略的理解。

一切從恭敬心開始

《 大悲懺法 》的
懺儀共有六段 :

淨業、
供讚、
禮敬、
持明 ( 咒 )、
懺悔、
迴向。

按照內容大意來看,
這六段可用
「 境、行、果 」的
架構來統攝。

前面三段
( 淨業、
供讚、
禮敬 ),

屬於「 境 」 ——
行者所信仰的對象;

中間兩段
( 持明、
懺悔 ),

可納入「 行 」——

對「 境 」的理解,
而生起的信解實踐;

最後一段「 迴向 」,
則歸為「 果 」 ——
實踐所得的結果。

在「 境 」的部分,
《 大悲懺法 》
所強調的是
「 皈敬三寶 」。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
假如我們發心學佛,

則必須先從皈敬三寶開始,
因為三寶是佛法的綱領。

換句話說,
皈敬三寶,

是進入佛門,
修學佛法的基礎。

那麼要怎樣皈敬三寶呢?

懺文中講的是
「 一切恭謹 」。

「 一切 」
是個多義詞,

而從懺法的脈絡來看,
「 一切 」
所指的是
「 身語意 」
三業。

在拜懺時,
我們端正站立( 恭 )於佛菩薩像前,
都攝六根,
內心至誠( 謹 )合掌,

口中稱念
「 觀世音菩薩 」聖號,

這都可視為
「 一切恭謹 」。

心念觀想十方三寶

我們以這種虔敬的清淨心,
頂禮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

佛教主張十方有無數世界及淨土,
故稱 「 十方世界 」。

而各個世界中的諸佛及眾生,

則稱為
「 十方諸佛 」、
「 十方眾生 」。

這裏衍生出兩個問題 :
為何修懺時要頂禮十方常住佛法僧?

居住在此處的我們又如何頂禮他方世界的三寶?

大悲道場之所以能夠啟建,
端賴各種因緣,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然是佛法僧三寶。

佛是教主,
法是行門,
僧是傳承者,

倘若缺少其中一項,
都無法建立大悲道場。

試問如果沒有佛陀,

哪有說法這回事?

如果沒有說法,

又怎會有法寶?

即使有了法寶,
而沒有僧寶的傳承與提倡,

那麼我們又怎會知道大悲懺法?

所以在修懺時,
我們應先向三寶頂禮,

祈求三寶庇佑,
令我們在壇場中的修持都能如法。

那麼我們又怎樣頂禮他方世界的佛法僧呢?

源慧法師在講記中表示,
這要依靠行者的觀想力。

法師指出 :
「 行者一心運想,
雖今日不是面對佛法僧三寶,

但從心念觀想,
三寶如在目前,
與我相應,

與我一念清淨心不異,
故稱
『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三寶 』。」

總而言之,
我們是運用
「 心念觀想 」,
頂禮十方世界的佛法僧三寶。

當然對無法觀想的人來說,
只要以至誠心,

如是頂禮,
也一樣
「 能叩動十方諸佛菩薩大慈悲心之加護 」。

這正如
《 論語 》所說的
「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

香花遍滿十方國土

我們運用心念觀想,
或懷著至誠心,
頂禮十方佛法僧三寶後,

便誠心跪在十方三寶前,
「 以尊嚴恭敬態度及心念 」,
手執香花,
供養三寶。

在跪下、
執持香花時,

我們亦要心念觀想。

觀想手中所持的香花,
遍滿於十方世界,

供養、
莊嚴十方世界諸佛國土,

成就福慧二種功德,
以圓滿佛果。

故懺文說
「 願此香花雲,
徧滿十方界,
一一諸佛土,
無量香莊嚴,
具足菩薩道,
成就如來香 」。

遍滿於十方世界的香花,

隨著我們的觀想力、
至誠心,

成為了微妙的光明臺。

除此之外,
我們亦觀想以天上微妙的音樂、
珍寶、
沉香、
餚膳、
天寶衣等,

供養十方諸佛。

這些所敬奉的香花、
音樂、
珍寶等都只是法塵 ——

意識所緣的對象,
就本質上來說,
它們都是緣起無自性的。

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觀念作供養,

不見有
「 能供 」與
「 所供 」的二元對立,

那麼便能成就不可思議的妙法功德。

總之,
我們在法會中能專心禮懺修供,

以至誠心觀想,
於十方世界中供養諸佛。

也就是說,

「 十方法界三寶前,
悉有我身修供養 」。

由此所成就的福慧二種功德,
亦能遍滿十方法界。

而這一切如能與中道義相應,
便是懺文所說的
「 彼彼無雜無障礙 」。

然後我們應該進一步將心量擴大,
發廣大誓願心,

盡未來際,
普修福慧二種功德,

以薰染法界一切有情,
導引他們發菩提心,

同證佛所證悟的一切種智,
究竟成佛。

以這樣的心念態度,
供養十方三寶,

祈求三寶加被,
讓我們修持大悲懺法時,
能如法成就。

奉請三寶龍天護佑

供養十方佛法僧三寶後,
我們要再次端嚴自己的身語意三業,

以奉請釋迦本師、
阿彌陀佛、
千光王靜住世尊,

以及十方一切諸佛悲降臨於大悲壇場中,
驗證我們所修持的懺法正確無誤。

由於
〈 大悲心陀羅尼咒 〉,

是觀世音菩薩的心印,
具足三德秘要,

能顯現於大悲道場中,
接受我( 等 )的三業供養。

此外,
我還祈請觀世音菩薩能本著大慈大悲的願力,
倒駕慈航,

「 來到我前,
神咒加持 」,
令我( 們 )頓消三障;

同時,
我亦祈願諸大菩薩、
大阿羅漢,

能「 同運慈悲 」,
愍念我等沉淪於生死海中的凡夫眾生,
降臨於道場中庇佑我們,

令我們的三業清淨,
成就懺法功德。

除了祈求諸佛菩薩的加持,

我亦奉請諸天八部、
龍天護法守護壇場,

使我等可免於一切天魔的干擾,
或示現各種瑞相;

令我等能如法修持大悲懺法,
不違背自己修法的初衷,
速得成就。

以上僅指出修持大悲懺時,
我們的身心應如何準備,
以及用何種態度供養十方諸佛。

下一篇將論述如何消除業障,
如何與觀世音菩薩的本願相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虞书欣[超话]#鱼丝宝宝们不是每个演员都能很好运的碰上好的剧本 班底我们头头已经在自己可以选择的里调出最适合她的作为鱼丝我们能做的就是支持她的每部剧爱剧 护剧
  • 机缘巧合来到这个展 本意是闲来无事凑个热闹 谁知道在同行友人的催促下我还是硬在十几平米的小展厅里待足一个小时 这是一个关于21岁的展出 有来自各地的经历过21岁
  •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余纯顺,这位当红的旅行探险家,风头正盛,在全国人尽皆知,名气很大,加之他就是上海人,又刚刚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做过一期
  • 不会觉得刺皮肤~而且很好取粉,✨新手也能驾驭哦~当你的小公举QAQ:同款拥有者路过[污][污][污]一个字,好用梁孟凉:这个我觉得是阔以的!姜南卿:不掉毛,颜值
  • 原来#蜜雪冰城# 盈利30亿背后主要是靠商业模式,一个加盟店需要37万,这是典型的靠品牌卖给加盟商的玩法,巨大的盈利来源不是卖产品,而是靠巨量加盟店的加盟费收入
  • 因此如来以亲证诸法无我的真实相,印定我体没有,而说诸法无我,使众生悟得我空而引生无我的智慧,破除生死根本的我执,是为第二法印。但众生对有为法的存在,不是这样地认
  • 请大家理解一个感性的文青,不要为他的创作按上其他想法。请大家理解一个感性的文青,不要为他的创作按上其他想法。
  • 看到一则有趣的新闻,想要与你分享看到好吃的,想要带你去看到一部好剧,想要与你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想要与你分享工作中的喜怒哀乐,想要与你分享想要和你一起游遍祖国
  • 地址‮安:‬平路39号汕头市‮物非‬质文化遗产‮验体‬馆无需预‮,约‬粤康码可通行其‮准实‬确来说37号到39号都有‮展着‬览,没记错的话也有个‮层三‬楼吧,人
  • 在不少人的观念当中,觉得我只要是知道了,看到了,我就能做到,可关于做动作,力量训练,并不是这样的。我跟她说你的姿势是对了,但是你弱的地方要变强,不是一天就能达到
  • 软糖姐姐/rtjj/5f都要提醒您,冬天到啦,注意保暖,下雪天最适合看超酷超可爱的大帅哥嘉羿,欢迎点击嘉羿后援会,收获可乐味小熊软糖一枚最后 嘉羿女朋友(不是)
  • 以往拥有的,不要忘记;已经得到的,更要珍惜;属于自我的,不要放下;已经失去的,留着回忆;想要得到的,必须努力;但最重要的,是好,我们只需要记住那些完美。以往拥有
  • 需要日代、港代的亲们帮忙分享娜娜的二维码到朋友圈.有小礼物送哦!国内现货也照常发货哒...感谢大家对娜娜的支持!
  • 20、要了解,孤独是生而为人的条件。这几句话送给你[发射爱心]1、简单地生活,要做的事,保持一点点就好。
  • 我顿悟了,当心态扭转之后,再次遇见硬邦邦的乳房我就会想到老师教的方法并且淡定的去手挤奶,而且我明白放过自己放过孩子#母乳喂养##享喂##宝妈分享##阳光信用[超
  • 三观正,不记仇,健忘体质,比你想象的深情,也比你以为的冷漠3.在我闭眼许愿的那三十秒里,你是担心她会在没电的图书馆吓哭,还是希望以后每年都能陪我过生日。适合心
  • #王一博#想要这样的日子,有诗有酒还有你,世事浮云何足问,不如高卧且加餐……当我坐在海边,我想把海浪的声音传给你听,当我站在山巅,我想把山间的白雾拍给你看,但,
  • 狗与烟火(03/30): |下午听到窗户外面隐隐约约有小猫一直在惨叫,还有小孩嬉闹声,想着不会是小孩虐小猫吧最后忍不住放下笔去顺着声音找猫,顺着找了一圈才发现跟
  • 今天有一个想法,好的弗拉明戈舞手不仅是活动的雕塑,也是一个出色的打击乐手,只不过他们的乐器是自己身体及其外沿——舞鞋、手以及戴在手上响板之类的小型打击乐器,与乐
  • ★G5京昆高速太祁段:1、晋祠站出口驶出的所有车辆全部劝返。★S50太临高速太佳西段:因临时交通管制,临县北、兔坂收费站入口只允许货车驶入,入口ETC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