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罡是什么,魁罡的简介
魁罡,是四柱神煞之一。神煞包括吉神和凶煞,源于远古时代的中国神话传说,谓能致祸福于人类。想了解更多魁罡的详细内容吗?那就来本账号看看吧。

魁罡,四柱神煞之一。古代中国命理学家指为一种有吉有凶的星煞。壬辰庚戌与庚辰, 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见财官刑煞并, 身行旺地贵无伦。 戌为河魁,乃阴阳绝灭之地,辰是水库属天罡, 戌是火库属地魁。

魁罡的简介
辰为天罡, 戌为河魁, 乃阴阳绝灭之地,
辰是水库属天罡, 戌是火库属地魁,
辰戌相见为天冲地击.魁罡格在日柱方能入格,
身值天罡地魁, 衰则彻骨贫寒, 强则绝伦显贵,
一见财官, 祸患立至, 或带刑杀尤甚.
运临财旺官旺处, 若月令见财官印绶,日主一位,
财官印食取用, 食得位即无大害.
命带魁罡
命带魁罡的人, 个性耿直, 胸无城府, 疾恶如仇, 聪明果断, 善用权力, 赏罚分明, 喜欢见义勇为. 魁罡是制服众人之星, 有领导威权, 也有刚强不屈之个性. 女人有此星, 则心性过度刚强, 于婚姻有所影响.
四柱神煞之一。壬辰庚戌与庚辰, 戊戌魁罡四座神,不见财官刑煞并, 身行旺地贵无伦.查法: 日柱见者为是.辰为天罡, 戌为河魁, 乃阴阳绝灭之地,辰是水库属天罡, 戌是火库属地魁,辰戌相见为天冲地击.魁罡格在日柱方能入格,身值天罡地魁, 衰则彻骨贫寒, 强则绝伦显贵,一见财官, 祸患立至, 或带刑杀尤甚.运临财旺官旺处, 若月令见财官印绶,日主一位,财官印食取用, 食得位即无大害.
宗教学“暗语,阴阳学中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手摸得到的。也是因此,古人认为化解凶煞与祈福是重要的事情,需要带 昱珀 。添加“但马土佐,梦窗疏石,隐岐元简”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经名:魁罡六锁秘法。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众术类。天地变易第-欲要知天地变易,昼夜不分,晕晦飘黑风,黄沙推山拔树,日月不见,星宿无光。可使白绢三尺,书陷天符,念混天呪,置於山上无人今境,西北正立高峰,符呪一百褊,掷符於地,一手指天,呼速字三声,立便下山,不得返顾。须臾,狂风四起,人面不分,只闻雷皷之声,高低平荡,河海俱平。此术一用,不可再行,恐损生灵。凡遇劫尽用之。从来剑仙争占洞府,俱用此法。不可试於俗士。混天呪曰:摄天都使太一、雷君、风伯、雨师、雷电、掌籍司官,速使六丁六甲、大力天神,怯摄毒龙,并起法门,指山山摧,指海海枯。吾奉九天上帝敕。第七,天人金梵初沙。第八,天人梵元初通。第九,天人靖梵初沙。第十,天人靖梵药又。第十一,天人靖梵光初耶。第十二,天人定化光初耶。第十三,天人定化惠光初耶。第十四,天人定惠远光尊。第十五,天人顺梵化德尊。第十六,天人药师化定尊。第十七,天人药师梵定尊。第十八,天人药师惠达尊。第十九,天人枢惠大金尊。第二十,天人茄耶中光尊。第二十一,天人施露大梵尊。第二十二,天人施迷大金尊。第二十三,天人变通语化君。第二十四,天人顺光起光仙君。第二十五,天人初枢大觉君。第二十六,天人初耶大觉君。第二十七太阳之精,与吾权於法门,明照四域,不得稍有违吾法令。吾奉太阳行度之君敕令煞摄却落彗星第五宿夜,见埋者木人处,有人来报天心之事,不得惊怖。後来渐渐近前,不惧持法之人。其桐木人子,每日常在持法人之左右,有天上地下人问国事,预来取报。不得试於无道之士,不比寻常法。不可占,小人避之。念太一飞星呪曰:太一使行,天罡姓名,斩除妖星,当吾者死,背吾者亡,顺吾者昌。吾奉北极帝君律令软摄。回风灭雷第六凡遇迥风减雷,用枣木、枫木雕回风印,望风、云、雷、电、雹处,用印迎之。预前,用桃、柳汤浴印一百日,用白胶香浴印一百日。莫令人见,置神堂前,香花供养。如遇大风雷雨,闭炁默念六丁呪曰:六丁急降,六甲齐临,神通大阐,与吾回风。急急如帝君律令敕。
回风减雷印式回溪蓦林第七
诸葛公权曰:先修炼内丹,就行仁义、礼乐、孝养之全。然後,用术渡溪,蓦林河海,皆可坐遇。一法,於端午,绝早出门,无人处用草棠作四方坛,一丈二尺,争席一领置於中心,酒、果、鹿脯、蛇肉各五分,面东拜香,款曰:弟子某,今日持诵金翅乌王呪万徧,助弟子渡过江河、大林、湖海。其酒果各位上,自喫少许,其馀更不得要。返回家,房内卧一日,至次日起如常。念金翅乌王呪曰:日月合精,吾言邓林金翅乌王,助吾羽翼,遇林如风,履水如石。吾奉皇人帝君律令敕摄。
虎狼伏藏第八
虎狼禽虫之术,乃可卓庵修道,初第未达真理之时。哀哉,万类阴魂,鬼毒虫子相魔灭,至使志人不达真理,岂不容哉。如要虎狼伏藏,先持念禁山呪一万徧。然後,群虫虎狼跨如家畜,乃可安心进道。日以功成,乃是术家大要也。禁山呪曰:吾是天丁,摄统山神,辟除虎狼,千里之行。吾奉太上律令救煞摄。
真人化育法第九
河上公据草庵之志,而得化育乘机之理。诸葛公权深达化育之机,乃可穿山入石。今来修道之士,只述吐纳运用金精。岂成大术,真可笑哉。如要变化,穿山入石,乘虚跨露,育化万类。於岁八节日,持念大力神呪万遍。若要用时,念呪所睹之物,皆可投入。不得寻常轻用,大力神呪曰:啼罗咈啼咕化呿呿育多嚩,大力咈摄仰祈内居娑婆诃。#八字##八字专批之有问必答[超话]##八字刘海#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现在想起来,真的太对不起端午了,差一点一年多前就失去你了,还好你现在在我身边调皮捣蛋无忧无虑的,还非常爱拆家~ 宝贝两岁快乐[爱你][心]一定要长寿!#新妹儿分
  • 是啊,面对曾经的好朋友,却在后来的时光里渐变渐冷,渐行渐远,这是太多人心是啊,面对曾经的好朋友,却在后来的时光里渐变渐冷,渐行渐远,这是太多人心里难以言说的无奈
  • 其实,这种“掺假”的肉丸,动物蛋白的肉蛋加上植物蛋白的豆腐混合,吃口软嫩,又不会过于油腻,是一种很不错的营养组合。无论是美味的狮子头,还是母亲做的家常丸子,都是
  • 阿爸 新年快乐在无时间里 这只是我们的仪式但祢看到我们如此喜乐 祢心里会安慰吧没有人随随便便够资格成为祢的仆人祢所拣选的仆人 也都是完全献上爱心的人求祢
  • 身边的人都在往前走,恋爱工作谈婚论嫁,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停留在十年前的时光里,喜怒哀乐仍然在脸上!而那些曾以为可以度过一生的,都成了风中过客,故事陆续凋零,转角逐
  • 另外,听说它还有壮阳的神奇功效...Acai na tigela 超赞的巴西莓水果碗这一大碗下去真的可以美容养颜抗衰老了看来热带水果的抗氧化因子是返老还童的关键
  • 没有红烧,油炸和垃圾食品的诱惑,67天减了13斤,这还是在没运动的情况下,裤子都松了[打call]#520要更爱自己哦[爱你]#陪伴Icey抗癌已半年,历经十余
  • 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在我国仅有52%的饲养者意识到自己饲养的是异宠,47%的异宠初次购买者几乎没有花时间研究所购宠物,饲主因一时喜欢或冲动购买了宠物,对宠物却不够
  • 估计太晚了,但幸运的是,就是我发现了一辆刚刚没多久之前停好的车,他上面就没有水珠,然后我就骑走了,然后很快的速度到达了我的目的地,现在天气很晴朗~我的伙伴们也都
  • 10、去见你的路上 风都是甜的11、你丑的样子 我都感觉很温柔12、今夜星光闪闪 我爱你的心满满 想你一碗又一碗13、当你读我这句话的时候,你便是有几秒属于我的
  • 26岁,有甜甜的爱情|也有暖暖的家 转眼已经是入住的第二个年头,在小红书记录着一年四季的家,没有父母参与,自己设计装修的80平小家。.因为是小户型,所以还是以温
  • 如今,艾灸、艾条已经成为人们养生理疗的重 要 工具。其他艾草制品还可以用来熏浴、沐浴、足浴等,点燃艾条后在室内烟熏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
  • #崔玹硕[超话]#[彩虹屁]#崔玹硕时尚达人#220530 |LINE更新玹硕相关월요요정 좀 늦었습니다이 어떻게 평일 시작 잘 하셨나요 우리 트메???
  • #中国旅游印象[超话]#【藏区最美的9座小城】#早安燕语# 西藏,一个美丽的秘境。到了这里才知道空气可以如此新鲜,天空可以如此美丽,静静呆上一天,真好!
  • 因为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过于期待别人的认可,就会因按照别人期待的方式生活而放弃真正的自我。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正因为
  • 招聘❗️❗️古斌体育中心因业务发展,现高薪诚聘篮球教练3名。任职要求:1、️从事篮球教育培训的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 2、立志长期从事篮球教育行业 3、️明确
  •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怕猫咪的人,养猫之前一直养的都是狗狗,机缘巧合下,我有了我的第一只猫,它叫稀奇,是一只暹罗猫小男孩,当时我还不懂怎么养才科学,导致他生了很严重的
  • 摄影/谢罡 西藏是世界上湖泊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湖泊星罗棋布,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水色极美。西藏湖泊的透明度一般在1—10米,湖水清
  • #一条plog告别五月##青岛# 五月物语 我一定是闯入了爱丽丝的花园上个月发的4月物语很受欢迎,5月的青岛大街小巷,转角遇到鲜花的惊喜,紫藤,泡桐,木香花,蔷
  • 这季出的魅幻晴彩彩色眼线笔和彩色睫毛膏特别有个性,可以自由搭配。刷头细腻,特别能拯救我这样的无睫毛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