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明朝皇帝常年不上朝,被内阁怼得有苦难言,太监从却走向权力顶峰】大明王朝从靖难之役,仁宣之治,再到土木堡之变,大明王朝从稳定,繁荣,衰退到土木堡皇帝被俘,这其中都与皇帝的帮手有关,例如内阁大学士的文官,锦衣卫的特种部队,司礼监的太监等等,明朝皇帝设置这些部门或者职位,都是为了更好的能够辅佐朝政或者相互制约。

正是由于这些部门的存在,导致明朝中后期皇帝从此君王不早朝,甚至常年不上朝,那么,明朝皇帝是如何掌控国家权力的?作为一个历史爱好的发烧者,总想梦回明朝去探个究竟。我们先从朱元璋时期开始了解。

凤阳农民朱元璋通过机遇和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推翻残暴的大元帝国,而这个农民皇帝虽说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治国脑子是非常的好,对待官员喜欢用残暴的手段,以致很多人都对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多有诟病,然而朱元璋洪武时期的统治是直接带给了后代明朝极大的方便,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历经宰相制度、相权分化制度、废除宰相制度等一系列提高皇权的措施,从李善长到胡惟庸这两代宰相的辅佐,让朱元璋深刻体会到相权的弊端,胡惟庸一案发爆发后,朱元璋只能直接废除了宰相制度。

而这个制度的废除直接让皇帝累成狗,毫不夸张地说,明朝的皇帝不仅要做皇帝,还得做宰相的活,原来有宰相的时候,皇帝能够更好的统筹全局,而宰相已被废除,那么就意味着皇帝要想掌控权力必须得自己来。

朱元璋废除宰相后,建立殿阁大学士制度

可是宰相这活哪有那么好干,朱元璋从小就吃苦耐劳,每天都有批不完的奏折,常常需要自己批改到深夜,这样的日子短期朱元璋还受得住,但越往后越累,被逼的实在没办法,朱元璋就模仿之前王朝的大学士制度,建立殿阁大学士来辅助自己批改奏折,这就是明王朝权力掌控的第一个改革。

这个殿阁大学士制度的产生,让文官只有执笔批改的权力,却没有负责全局的权力,权力还是在皇帝手中,并且担任殿阁大学士的官员们职位非常低微,就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这样的制度,其实也就朱元璋这个从小吃苦耐劳的农民受得住,他的子孙们谁吃得了这个苦,到了儿子朱棣在位时期,殿阁大学士已经无法完全替皇帝分忧。

朱棣建立内阁机制,帮助皇帝辅政

明朝永乐年间,朱棣常年是从事军事驻防,根本没有正规的接受政务处理方面的经验,虽说有殿阁大学士,但这些大学士只能负责代笔,其他的还得是朱棣自己来审阅,每天光审阅就得耗费朱棣一大堆时间,天天都被困在宫里。

后来,朱棣一看这不行,自己才中年怎么天天憔悴的像老年人一样,于是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最好的让人帮自己处理国务,并且自己还能够把控权力,思来想去,就建立了明朝独特的内阁机制。

内阁就是筛选出朝中最有能力、最有威望的几个大臣共同执行宰相的权力,变相的就是宰相重新建立了,但这个宰相不同于以前的宰相,这是几个人共同当宰相,这个制度很大程度的帮助皇帝分担了政事压力,同时也让国家的治理更加有序。

内阁机制既分权,又有效率,创建“仁宣盛世”
不得不说,朱棣的内阁建立很大程度上,使得大明王朝政治发展更加的清明;并且朱棣还建立太子参与内阁制度,这其中的意思就是由太子领衔内阁,太子和内阁几个重臣一起处理国事,既能够锻炼太子,又能够相互监督。

那么这个制度在后世带来的影响有哪些呢?朱棣之后的“仁宣盛世”就是在内阁手中一手达到繁荣昌盛的,内阁的价值和效率也因此高效运作起来,甚至到了明英宗时期,皇帝被俘获了,大明王朝依旧可以没有任何影响的运作,所以说内阁的建立对国家利大于弊。

内阁成员官职不高,却凌驾于六部之上
全国大小的事务全部交由内阁进行商定处理,内阁是凌驾于六部之上,但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内阁重臣们的官衔都不高,基本都是四五品,而六部的长官基本都是二品,品级的差距让内阁很多时候也不好直接命令六部。

后来到了明宣宗时期,朱瞻基看到这个窘况,直接提升了内阁学士的品级,并且内阁首辅是唯一的一个一品官员,其他内阁大学士也是二品左右的官员;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问内阁首辅是内阁管理者,那么内阁首辅这不就是宰相吗?

内阁首辅受到大学士们制约

明朝的皇帝都不傻,内阁首辅虽然有总领之权,却没有总管之权,总管之权依旧在皇帝手里,这就意味着内阁首辅,想施行哪些政策必须好声好气地和其他大学士商量,大学士们举手投票,票数多的就可以施行,也就是说你内阁首辅再厉害,还是得看大学士们的脸色,彼此都僵持着,这直接让皇帝高枕无忧。

甚至后期万历皇帝十几年不早朝都能牢牢的把控住权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拴住了内阁这根线,内阁去管理天下,自己管理好内阁就行了;内阁制度也发生过不断的变化,到了后来,内阁竟然拥有了反驳皇帝的权力。

皇帝竟然被内阁怼的有苦说不出

例如:皇帝想修建一座宫殿,这费用就得国库出,国库由吏部管理,吏部直接推给内阁,说:“必须内阁同意,吏部才能放出钱。”好的,皇帝再去找内阁,内阁这些人一商量,这宫殿建造有没有必要,一旦认定没必要,内阁直接驳回了皇帝的要求,而皇帝也没办法说什么。

毕竟你讲理也讲不过这几个大学士,你直接命令吧!他们会说皇帝插手内阁太深了;并且内阁里面还有一些史官,皇帝一个不注意就被史官记录在册;这还不算完,御史大夫们只要听到皇帝犯错,一群大嘴巴就乌拉乌拉地怼皇帝,皇帝是有苦说不出,毕竟自己不占理。

皇帝成立司礼监,依靠太监来制衡内阁

明朝的一些皇帝受不了内阁,于是就成立了司礼监,其实就是重用太监,让太监来和内阁抗衡;最开始明朝的前期,皇帝们都遵循一个道理,不能让太监接触权力、不能让太监读书、不能让太监嘴巴太油。

于是朱元璋、朱棣、朱高枳、朱瞻基时期,太监根本一点都接触不到权力,这四个皇帝中也就出了个三宝太监郑和,这太监还是一个非常有理想的太监,对权力一点都不感兴趣,就喜欢旅游。

从朱祁镇时期以后,太监开始受宠
不过到了朱祁镇时期,这大哥太喜欢太监王振了,直接导致了自己被瓦剌活捉,而之后的皇帝们不知道为什么,都特别的信任太监,朱见深时期开始,太监就步步接触到国家权力,司礼监也就成为了替皇帝代笔的“批红”,批红就是替皇帝审阅内阁送来的奏折,然后盖章颁布,这个权力是非常大的。

毫不夸张的说,司礼监就相当于宰相,批红原本就是属于皇权,这下子太监们从皇帝那么拿到了皇权,就直接的提升自己的地位,后期阶段一直都是内阁和司礼监恶性斗争,双方都奈何不了自己,直到明朝末期,文官集团才重掌朝廷大权。

东厂,西厂,锦衣卫,内厂分担明朝司法权

以上说的都是明朝的政治上的权力,作为一个正规运作的国家,司法权力也是十分的重要,而明朝司法权力,反而是最混乱的一个朝代;很有意思的是,明朝司法权力由东厂、西厂、内厂、锦衣卫分别执行,一块蛋糕四个组织瓜分。

这直接导致了司法权力的过度使用,一些司法机构为了提高自己组织的司法执行能力,会无端的去抓捕一些无辜的官员和百姓,用这些人来充当自己的政绩,而司法部门真正背后的大佬还得是二十四衙门的司礼监,东西内厂和锦衣卫的头子,很多都是出自于司礼监。

并且这样一比较,大家就知道内阁和司礼监权力到底是如何划分,司礼监有批红权力,也就是说可以直接批改奏折和确定奏折;而内阁只有票拟权力,也就是内阁只能通过投票来决定一件事,而司礼监却能独裁,这就使得司礼监可以暗中扩展势力,来对抗朝中的文官势力。

司礼监力压内阁走向权力巅峰
而司礼监制度中最高长官掌印太监是不同于内阁首辅,掌印太监可以直接的管理全部司礼监,不存在什么投票决定,也因此掌印太监可以直接命令秉笔太监,后来司礼监一步步地权力走向了巅峰。

在明朝中叶到晚期阶段,司礼监的权力完全凌驾于内阁之上,而逐渐形成了完善的政务流程,全国大小的奏章,都有通政使进行汇总发送给司礼监,司礼监拿给皇帝看,然后做出批示后,司礼监把东西拿到内阁,内阁草拟意见后,司礼监在拿到皇帝面前批阅,最后进行校对,司礼监批红。

结尾

明朝独特的国家治理方式带给整个国家有好有坏,前期帝王们英明勇武,能够很好的平衡内阁和司礼监的权力,但遇到一些皇帝缺乏这些能力,那么这两个部门很可能也会逐渐强大起来,明代国家权力结构的组织形式及权力运作机制,都明显不同于此前各个朝代。

明朝最重要的两个中枢权力机构——内阁或司礼监,都不是国家最高一级行政实体;而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办事机构,司礼监太监是宦官首领,皇帝的家奴;内阁大学士亦具有中朝官特点;在这种权力结构内,任何一个权力机构都无法逸出皇权控制的轨道,发展成为皇权的异己力量,也不可能形成真正危及皇权的“相权”或者“权阉”!

#文朱[超话]#
看完今天(哦 不 已经昨天了)的是物料和超话
对刘文儿就想说一个字“猛”!两个字“真猛”!四个字“我爽到了”!!!!!!
顺带记录一下蒸煮带我入住顶层高级私人公寓(可以俯瞰全景那种)的日子:2020.04.26[心]
希望下次官宣[doge](瞎想瞎想),是入住别墅区!(一整个都是我们cpf的)
(再顺带,可以提升一下ch吧)
PS:我也忘了动图哪来的了,应该没侵权吧,若侵权可私[哈哈]

#读书笔记#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整理信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梳理思绪的过程。后者在居家隔离的时候更加有必要。
奥野宣之提议只用一本笔记本,无论上工作还是私人生活的内容,不用做任何的考虑、毫无压力地将一切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也就是他所说的一元化的规则。此外,还有时序化、索引化的规则。将平时所见所闻所记录变成系统化的信息,而记录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生产。从翻阅自己所做的笔记中,找到创作的灵感,就像作者根据《创意的生成》一书整合的五个步骤:“收集、咀嚼、发酵、顿悟、具体化”。
通过记录,可以亲眼看到自己曾经为某一件事或者某个目标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即使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看到自己曾经的努力也会觉得安心,成为内心的支柱。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社会,手写笔记还有必要吗?因人而异。凡是记录过的内容,或多或少地会记得。手写笔记和在手机备忘录、记事本中做记录不同,很多时候,在我们解锁手机的时候,一下子就忘记了要记录的内容。
我们无论生活贫富,都平等地拥有一样东西,那就是时间。生活日志不仅能在知识生产中发挥作用,还能使做记录的人变得幸福、快乐。
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笔记方法,看完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扎克伯格在解释公司为何改名时,用一段视频直观展示了元宇宙的未来:可以创造一个虚拟的“家”邀请熟悉的人开展社交,戴上设备就可以进入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与同事一起工作
  • 都该为自己而活@任嘉伦Allen [心]#书香云南#[送花花]#任嘉伦2022寄爱于书#Day5 《你是人间理想》浮生若梦,不枉此生《你是人间理想》是一本非常优
  • #sky光遇黑市[超话]#接上一条,有些姐妹可能看不懂我那个帖子,大概就是她卖给我了一个号,然后我跟她成为了朋友,她自己也买了一个号,那个号上面有一张多的季卡,
  • 之前测试赛的时候就有不少车手反应2022赛季新车的视野不如上个赛季好了,我记得诺里斯貌似在冬测的时候就说过一嘴;这周末的F1沙特站就是街道赛,吉达滨海路赛道首先
  • “智能收费机器人”具备收费车道全程无人值守的优势,可达到5秒自动发卡、18秒完成缴纳通行费的速度,支持ETC、支付宝、微信等多种非现金支付手段,适用于ETC、M
  • 我好像真的有点冲动,买了两张一模一样的,连续两个周六去同一个地方的票,没事,就当放松,旱鸭子去看海。你知道吗,唯一心疼的,是要让我的花儿在家里孤芳自赏。
  • 手抓饼香蕉派酥脆香甜味道绝了‼️ 万能的手抓饼快餐又来啦!今天做了手抓饼香蕉派,外酥里嫩,香甜美味,大人小孩都爱吃!! 食材: 原味手抓饼2张 香蕉1根 鸡
  • 02陈皮+菜肴对于脾胃虚弱和痰湿较盛的人,最好厨房里常备陈皮。它可做菜,《舌尖上的中国》里著名的陈皮宴,想必吃货们都印象深刻,令人垂涎的陈皮鸭,油而不腻,这一切
  • 当她出示那幅经典的“闰土刺猹”教材插图时,同学们笑了。为什么笑,在场的90后教师心照不宣。
  • 尊重德把别人的自尊放在第一位:1、努力使人感到他的尊严;2、给弱者的尊重更可贵;3、真正的高手好像平平常常;帮助德关键时刻,谁不希望有人拉一把:1、无私胜有私;
  • #黄金原油实战教授-金老师# #黄金原油高级分析师-老金#天风证券表示,价量方面,市场成交如期反弹,多头能量释放充分,当前反弹进入3150—3200附近的强阻力
  •   无论是拓展野外穿越距离、或是无补给、长途自驾的活动半径,RAV4荣放双擎E+都远超同级别产品,这无疑契合了大多数顶级户外玩家的实际用车场景,一方面既能以更环
  • 俄罗斯每年自己因为“烟头”不慎炸掉的库存弹药,都有数百万发。而且,有苏联留下的雄厚底蕴,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几千万吨老式装备弹药和作战物资,有上亿发大口径炮弹。
  • 心仪对象:不邋遢,不懒惰,不low(说太多无非也就这几点要求吧,不喜欢可以略过哈) #泉州##泉州身边事##泉州生活##泉州美食##晋江##石狮#女嘉宾[爱心
  • 轮胎飞了,鱼儿死了[衰]】5日中午,高速公路交警接报,在广佛江珠高速往江门方向的130公里处有一辆轻型厢式货车发生侧翻,没有人受伤,需要交警到场处理。司机黄某说
  • "Không ai sống mà cứ mãi nghĩ suy về quá khứ. Thời gian càng trôi đi, còn n
  • 所以,昨天下午在分享活动上也特意拿出来,作为一个典型来解释并呼吁HR应该如何正确思考。当事公司表示:“这是在某平台上看到的一则与工资相关的提问,很有代表性,但是
  • 好神奇,这次回归看着你,觉得好像只要你还能跳舞,你依旧在,我就依然青春。但每次觉得有点心疼的时候都会想起你曾经说过,你不觉得这是工作,你很享受舞台,所以所有的累
  • 炒股,这一招足够让你在A股市场上混的风生水起,我把它称之为“伏击战法”经过我的千锤百炼,纯属压箱底的技术,今天分享给各位,实用性相当高,希望各位能收藏起来仔细研
  • ¹⁰/₂₃手帐素材分享 | ☺︎ 临摹元素涂鸦☺︎ 胶带+贴纸,格式png☺︎ 周末推恋,蹲评的小伙伴分享下下月的剁手计划呀 •͈⌔•͈#电子手帐##ipad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