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大力士

第一篇 # 宿世因缘。具足成就 #

大千世界海中沤。一切贤圣如电拂。

信佛。学佛都是您坚持这一念心。

就像海中沤这个小水泡就慢慢大起来了。

这辈子我是谁。与谁在一起交往非常非常重要。

交往一辈缘就很深。来生肯定会在同个世界。

就像赞赞佛友会的同修们。我们信佛。学佛。

这辈子大家在一起修行。这一生跟佛结的缘就很深。

所以大千世界海中沤。就是所有众生的每个心念。

就像这小小的水泡吹出无尽的时间和空间。奇妙!

………………………………

第二篇 #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

这个定是最最最重要。因为慧从定中产生。

所以说定是修行的枢纽。是要点关健。

要得到这个定。就要守法。守戒。

慧有山海慧。乃是无量戒定慧香之所熏馥。

山是指须弥山。比喻世间高顶相。

海是指无边无际。比喻世间宽广相。
………………………………

第三篇 # 法本中道。法乳育慧 #

一切事物。最难舍的就是己身。

忘身宏正法。以法化众生。

以大悲念力。增益自心力。

今说妙法论。安利诸有情。

能灭诸烦恼。恒生欢喜心。

能离诸恶趣。恒生清净心。

於法起恭敬。至心应听受。

由此法威力。冥暗悉光明。
………………………………

第四篇 # 自觉。觉他。觉满 #

人该怎样活着。怎样才能成为人生赢家。

许多人总想活明白。可是越想活越不明白。

要成为人生赢家。请记住掌据正确的心法。

要符合一个原则。学会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打开自己的视角和格局。看事情的本质。

要少耍嘴皮功夫。要实践。多付出点实际行动。

要学会谦卑很重要。卑使人保持清醒。懂得进退。
………………………………

第五篇 # 道如金刚。法雨甘露 #

于世出世间染净不可思议解脱生死大法门。

从初发心。自觉。觉他。觉满。

为一切智。无漏清净无分别正智。

自行持戒。五戒。世间八法。八觉。

皆发普愿。香熏三千。从是得度。开示道地。

修诸功德。赞叹。随喜。恒顺。回向。
………………………………

第六篇 # 福慧久修。从俗证真 #

菩萨摩訶薩般若波羅蜜中。

如所应住。所不应住。

如所应住。諸法如。不動相。

所不应住。取相分别。自生心满。

当知般若波羅蜜。是菩萨不舍一切众生。

当知般若波羅蜜。是菩萨发如是大愿。

当知般若波羅蜜。是菩萨成就方便力。
………………………………

第七篇 # 即知身心。佛身法心 #

为何世间众生不得解脱。

世间众生多虚少实。无一正念。

为何世间众生不得解脱。

世间众生外现精进。内怀不实。

学佛修行者真正的精进。来自于至诚心。

学佛修行者必须实践真实。不可自欺欺人。

学佛修行者必须从基础开始。不可拔苗助长。
………………………………

第八篇 # 内心清净。心如虚空 #

由贪染污。心不清净。

由无明染污。慧不清净。

云何是净。无执无著。内心安乐是净。

云何是垢。贪瞋痴慢。颠倒妄执是垢。

云何所言清净心者。

当知即是心解脱增语。会慧解脱增语。 ​​​
………………………………

第九篇 # 究竟明了。调伏诸根 #

云何是有漏。由烦恼而造业。

由业感果。流转三界。是有漏。

云何是无漏。断除烦恼。出世解脱。

永离三界。是无漏为舍执着离漏我故。

云何是无漏慧行。即远离一切烦恼过非。

纯真无垢之智慧。慧行是正行。行行是助行。
………………………………

第十篇 # 断除贪嗔痴。念念正思维 #

一个人只要思善念。行善事。

他的人生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无碍自在。

但必须是有信仰的。豁达自律。

但必须是要谦卑的。这样人生才是丰盈的。

所以紫薇圣人再次发出最至诚心的呼吁。

呼吁世人要信佛。学佛。要觉悟。修行。
………………………………

第十一篇 # 入佛知见。心明意净 #

观身之法。应当身心正定。

身心定即一切法定。

以解一切法。了一切义。

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

圆觉净性现于身心。身心即是真道。 ​​​
………………………………

第十二篇 # 和光同尘。破邪立正 #

于此大乘能善住。深识爱原唯自心。

凡夫见诸法。但随于相转。

不了法无性。以是不见佛。

若离初发心。不成无上道。

所一切功德。皆在初发心。

心行正士清信女。读诵此妙法。

流布此妙法。恭敬此妙法。不谤此妙法。

信乐此妙法。供养此妙法。善哉善哉。
………………………………

第十三篇 # 一切众生亦发无上菩提善心 #

嘴里说要行善。心中却没善念。

能认识自己的本心。能发现自己的本性

真正的如来佛性。从自己的本性中产生心念。

一切实相性清净。清净心性。为诸法本。

若法性相是实有者。具备般若。法身。解脱三德。 ​​​
………………………………

第十四篇 # 月月善明月。年年大好年 #

人之在世。生死为重。

生不择日。时至即生。

死不择日。时至即死。

愚人无智。信其邪师。

卜问望吉。而不修善。

心性主体。自我觉醒。

直入本心。修正心行。

常说善语。善法常转。

人之身心。是佛法器。 ​​​
………………………………

第十五篇 # 常行真正。故名为人 #

知此能自净。如是见生尽。

比丘厌魔兵。从生死得度。

得此陀罗尼。陀罗尼神咒。

阿佉尼。尼佉尼。阿毘罗。

曼隶。曼多隶。娑婆訶。

得大总持。常处人间。

正见之法皆是天地之间。为人最胜最上者。 ​​​
………………………………

第十六篇 # 契理契机。正确而圆满 #

为佛弟子。 依教奉行。修学佛法。

无论在家。出家都称为佛弟子。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

学佛修行。要学得一年比一年精神好。

学佛修行。要修得一年比一年身体强壮。

这样的学佛修行。才叫功夫得力又如法。
………………………………

第十七篇 # 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身在红尘。心不染著。

无染与净之分别的解脱之道。

于染不著。于净不住。不可执著。

不应取著。不应生著。不应执触。

佛即是法。法即是佛。合为一相。 ​​​
………………………………

第十八篇 # 包罗万象。与时俱进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这三法印是佛教的核心价值。

佛教允许在谨守三法印的核心价值上。

佛教允许在谨守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上。

佛教允许在谨守世出世间的因果规律上。

使佛教富於通俗。简单。方便。易懂。

使佛教更富於时代变化与多样性。

《法华经》五百罗汉皆大欢喜
(第一百二十一段)
【我等闻无上,安隐授记声,欢喜未曾有,礼无量智佛。今于世尊前,自悔诸过咎,于无量佛宝,得少涅槃分,如无智愚人,便自以为足。譬如贫穷人,往至亲友家,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以无价宝珠,系著内衣里,默与而舍去,时卧不觉知。是人既已起,游行诣他国,求衣食自济,资生甚艰难,得少便为足,更不愿好者。不觉内衣里,有无价宝珠。
与珠之亲友,后见此贫人,苦切责之已,示以所系珠。贫人见此珠,其心大欢喜,富有诸财物,五欲而自恣。我等亦如是,世尊于长夜,常愍见教化,令种无上愿。我等无智故,不觉亦不知,得少涅槃分,自足不求余。今佛觉悟我,言非实灭度,得佛无上慧,尔乃为真灭。我今从佛闻,授记庄严事,及转次受决,身心遍欢喜。】
憍陈如尊者说:我们听了佛说的无上《妙法莲华经》,知道自己的佛性从未丢失,心里非常踏实、非常“安隐”即安住于轻安禅定中,又亲自听到了佛为我们授记的音声,心里更有一种从未得到过的欢喜。我们真诚地顶礼“无量智佛”。
以上说的“无量智佛”是指佛具有无量智,无量智又称为一切种智, 一切种智含有凡夫的世间智、声闻的三十七道品智、缘觉的十二因缘智、菩萨的四摄六度智、如来的十力四无畏等最最上智。这总括一切的无漏智唯佛所得,所以佛能以一种智慧觉知一切道法及一切众生生死轮回之因、随业受报之果,了达诸法之寂灭相、以及圣凡各类千差万别之种性。
诸佛如来以金刚般若,力断生相灭相等一切相,心量广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遍,以唯一真实,显诸法实相,不需作意,本心自然显照一切妄法,由此破邪显正、灭妄显真,于自性中起大智用,普施无量方便法,随顺不同根性之一切众生,开示种种不同法义,令其各各得解、各各受益。于禅定、智慧等诸法,自在无碍,并尽知诸法总相、别相等种种差别相,这所有的一切相、一切法,皆以一般若智统摄。如此则名:得一切种智。
憍陈如尊者说:我们这些声闻众,今天在世尊面前,对以前不正确的认识表示深深的悔过,后悔自己当初不能信受大乘无量多的佛宝,却乐于小乘的一点涅槃境界,就像一个乞丐,能讨得一口饭吃、一件衣穿,就心满意足而别无他求了。我们就犹如这种没有智慧的乞丐,得到一丁点并不究竟的解脱法就非常满足了。
憍陈如尊者说:打个比喻,我们这种乐受小法的人,就好比一个穷人,到一个大富大贵的“亲友”家去作客,亲友用“诸肴膳”即各种美味佳肴招待自己,又悄悄地放了一颗“无价宝珠”在自己的内衣里,然后悄然离去。
这里说的大富贵“亲友”比喻佛;“诸肴膳”比喻佛宣讲的二乘方便法;“无价宝珠”比喻一乘《妙法莲华经》;“时卧不觉知”之“时卧”、比喻无明;“不觉知”比喻在无明中忘失了自己本来具有的佛性。
穷人离开亲友的富贵之家后,辗转流落,“游行”到了“他国”。“游行”比喻离开大乘佛法、“他国”比喻三界。穷人流落他国后,为了衣能遮体,食能果腹,四处打工,生活非常艰难,能挣得一口饭吃就非常满足了,不敢去奢望更好的。
这几句比喻小乘人得少为足,偏安于空,法味清贫。纵欲不如凡夫、自在不如菩萨;上不想学大乘、下不想当凡夫。所修小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进退维谷,因而感到艰难。在这种艰难的困境中,却不知道自己内衣里面有一颗无价宝珠,后送宝的亲友又遇到了这个穷人,见这个人有宝不用,还是那么穷,又心疼地责怪他,并指出他身上有宝,何须外求而保命。这比喻的是、不要心外求法!
穷人在富人的指示下见到了自己身上的无价之宝,心生大欢喜,一下拥有了无量多的财富,在五欲中能随意享用了。这几句比喻佛出世后,又见到了这些仍在修小乘法的人,于是用方便法开启他们自有的如来宝藏,指明无上菩提,人人本具、不假外求,这本具之菩提,具足如来一切智慧德相,转凡夫财色名食睡五欲为菩萨五欲,菩萨五欲即:
1、人乘欲:如果有人求来世再得人身者,如来即授予五戒法,使其想得人身的欲望尽能如愿实现。
2、天乘欲:如果有人求来世到天堂去享天福者,如来即授予十善法,使其想到天堂去的欲望尽能如愿实现。
3、声闻欲:如果有人求解脱生死烦恼者,如来即授予四圣谛法,使其想得小乘涅槃的欲望尽能如愿实现。
4、缘觉欲:如果有人求辟支佛道者,如来即授予十二因缘法,使其想得二乘涅槃的欲望尽能实现。
5、菩萨欲:如果有人求正等正觉者,如来即授予四摄六度法,使其想得菩萨道的欲望尽能实现。
菩萨用以上所说这五欲,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利可为法自在,对机施教,随缘起用,当处解脱;利他则可使一切众生的欲望,都能得到各自想得到的真实利益。
憍陈如说:我们在世尊的开示下,得到了衣中宝,得到了菩萨五欲,非常快乐。回想以前我们修小乘法的时候,正如以上的比喻,贫子不识衣中宝,在乞食中得少为足。世尊见众生在无明长夜里,流转于生死,常发大慈悲,用种种教化,引导众生发求证无上菩提的大愿,我们这些没有智慧的小乘人,对自性如来藏,不觉不知,得到刚离开三界的小涅槃,就自足自大而不想再学其他的了。
今天佛用大智慧觉悟我们,指明我们得到的涅槃不是真灭度,真灭度是要得到佛的一切智慧德相,要得到佛的一切智慧德相,就必须要得到如来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成就如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种种福德功德,灭除两种生死,得三身四智,永远享受“常、乐、我、净。”这样才是真灭度。
憍陈如说:我们五百个阿罗汉由此而明白了世尊所开示的无上妙法,又得到了佛亲自为我们授记,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教我们转告得了授记而因事没来参加法会的人,当于何时成佛?成佛后的状况如何?这些天大的好事,使我们的身心都充满了大欢喜。
《法华经》第八品<五百弟子授记品>到这里就介绍完了。本品是佛成功地劝导了已证得阿罗汉果位的五百人,放弃小乘涅槃、转修大乘菩萨道,并为他们授当来成佛记。得授记的人,痛悔以前乐于小法,并用贫子衣中宝作比喻,深责自己智慧低下,执空不前、贪享涅槃,不求如来真实义。后在佛的开示下,豁然间大彻大悟,都得到了成佛授记,使这五百个阿罗汉、由衷地感到皆大欢喜。

【佛说般舟三昧经】
后汉月氏三藏支娄迦谶译
四辈品第五
颰陀和白佛。难及天中天。若有弃爱欲作比丘闻是三昧。当云何学。云何持。云何行。佛言。弃爱欲作比丘欲学是三昧者。当清净持戒。不得缺如毛发。常当怖畏于地狱痛苦。远离于谀谄。是为清净。云何为缺戒也。佛言。求色。云何为求色。佛言。其人意念我持戒自守。使我后世生。若作天若作遮迦越王。如是为乐爱欲。是为缺戒。佛告颰陀和。其有欲学是三昧者。清净自守持戒完具。不谀谄。常为智所称誉。于经中当布施当精进。所志当强。当多信当劝乐。承事于师视当如佛。得三昧疾设不恭敬。轻易欺调于师。正使久学是三昧疾忘之。佛告颰陀和是菩萨若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闻是三昧当视如佛常敬尊。不当持谄意向。菩萨不得有谄意。常当至诚。常乐独处止。不惜身命。不得悕望人所索。常行乞食不受请。自守节度所有趣足而已。经行不得懈卧。如是经中教。学是三昧当守如是。颰陀和白佛。难及天中天。后世若有懈怠菩萨。闻是三昧不肯精进学。当云何若有菩萨精进欲学者。我辈当随是经教之。佛言。善哉颰陀和。我助其欢喜。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助欢喜。佛尔时颂偈言。
如我所说悉受持  常独处止行功德
自守节度不聚会  常行乞食不受请
敬于法师视如佛  除去睡眠志开解
常自精进无懈怠  如是行者得三昧
颰陀和白佛。比丘尼求菩萨道。欲学是三昧。当云何行。佛言。比丘尼求是三昧者。不得自高。常当卑谦。不得自贵。不得自大。不得嫉妒。不得瞋恚。不得贪财利色。常当清净不得惜躯命。常乐经法念多学问。当弃淫怒痴不得贪好服饰珠环。当为智者称誉。当敬善师视如佛。不得有谄意。佛尔时颂偈言。
若比丘尼求三昧  常当精进勿懈怠
无得听于贪欲心  除去瞋恚自高贵
不得慢欺及调戏  常行至诚立一信
恭敬善师视如佛  如是行者得三昧
颰陀和白佛。若有居士修道。闻是三昧欲学者。当云何行。佛言。居士欲学是三昧者。当持五戒令坚。不得饮酒。亦不得饮他人。不得与女亲熟。不得教他人。不得有恩爱于妻子男女不得贪财产。常念欲弃家作沙门。常持八关斋。当于佛寺中。常当念布施。布施已不念我自当得其福。用为一切施。常当大慈敬于善师。见持戒比丘。不得轻易说其恶。作是行已。当学守是三昧。佛尔时颂偈言。
居士欲学是三昧  当持五戒勿毁缺
常当思欲作沙门  不贪妻子及财色
常八关斋于佛寺  不得贡高轻蔑人
心无荣冀思所欲  奉行经法心无谄
弃舍悭贪常惠施  常当奉敬比丘僧
常志一行勿懈怠  学是三昧当如是
颰陀和白佛。优婆夷闻是三昧欲学者。当云何行。佛言。优婆夷欲学者。当持五戒自归于三。何等为三。自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不得调戏。不得慢恣有色想。不得有贪欲之心。常当念布施。欢乐欲闻经。念力学问敬重善师。心常拳拳不得有懈。若有比丘比丘尼过者。以坐席宾食之。佛尔时颂偈言。
优婆夷欲学三昧  奉持五戒勿缺毁
承事善师视如佛  不得拜天祠祀神
除去杀盗及嫉妒  不得两舌斗彼此
不得悭贪常念施  见恶覆藏唯叹善
不得谀谄有邪淫  常当卑谦勿自大
敬事比丘比丘尼  如是行者得三昧
拥护品第六
颰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憍日兜菩萨。那罗达菩萨。须深菩萨。摩诃须萨和菩萨。因坻达菩萨。和轮调菩萨。是八菩萨。见佛所说皆大欢喜。持五百劫波育衣布施。持身自归。持珍宝供养。佛告阿难颰陀和等五百人。人中之师。常持正法随顺教化。莫不欢喜。乐随侍者心净无欲。时五百人。皆叉手立佛前。颰陀和白佛。菩萨持几事。疾得是三昧。佛言有四事。一者不信余道。二者断爱欲。三者当清净行。四者无所贪。是为四。如是行者。今世即得五百功德。譬如慈心比丘终不中毒。兵刃不加。火不能烧。入水不溺不害。正使劫尽烧时。堕是火中火即为灭。喻如大水灭小火。菩萨持是三昧者。若帝王若贼若水火。若龙夜叉蟒师子虎狼。㹢玃薜荔鸠坻。一切毒兽及鬼神。欲娆人欲杀人。欲夺人衣钵。坏人禅夺人念故。欲中是菩萨。终不能也。除其宿命不请。如我语无异也。佛言。持是三昧者。终不痛目若耳鼻口身体。心终不忧。除其宿命所作。佛言。是菩萨为诸天龙神。及阿须轮。夜叉鬼神。迦楼罗鬼神。甄陀罗鬼神。摩睺勒鬼神。若人非人。皆共赞誉是菩萨。皆共拥护承事供养。瞻视敬仰思欲相见。诸佛世尊亦然。是菩萨所未诵经前所不闻持。是三昧威神悉自得之。若昼日不得者。夜于梦中悉得之。佛告颰陀和。其有持是三昧者。我说其功德。一劫复过一劫。不可尽竟。略说其要尔。
劝助品第七
佛告颰陀和。菩萨于是三昧中。将有四事助其欢喜。过去佛持是三昧。助欢喜自致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其智悉具足。今现在十方无央数佛。亦于是三昧中。四事助欢喜得。当来亦当从是四事助欢喜得。我悉助欢喜。佛告颰陀和。是三昧中四事助欢喜。我于是中说少所譬喻。人寿百岁随地行至者不休息。其人行过于疾风。宁有能计其道里不。颰陀和言。无有能计者。独佛弟子舍利弗罗。阿惟越致菩萨。乃能计之耳。佛言。我故语诸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取是人所行处满中珍宝布施。不如闻是三昧四事助欢喜。其福过布施者。百千万亿倍。当知是助欢喜福甚尊大。佛告颰陀和。乃久远不可计阿僧祇。尔时有佛。名私诃摩提等正觉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在空闲之处。是时阎浮利纵广十八万亿里。凡有六百四十万国。悉丰熟人民炽盛。有大国名颰陀和。有转轮王惟斯芩。往到佛所礼毕却坐一面。佛知其意便为说是三昧。其王闻之助欢喜。即持珍宝散佛上。自念曰。持是功德令十方人民皆安隐。时私诃提佛般涅槃后。惟斯芩王寿终。还自生其家作太子。名梵摩达尔时有比丘名珍宝。是时为四部弟子说是三昧。梵摩达闻之助欢喜。踊跃持宝直百亿散其上。复持好衣供养之。以发意求佛道。与千人俱。于是比丘所作沙门。求学是三昧。与千人共承事师八千岁不休懈。得一闻是三昧四事。助欢喜入高明智。因是却后更见六万八千佛。辄于一一佛所。闻是三昧自致得佛。名坻罗惟逮等正觉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世尊。是时千比丘从得等正觉。皆名坻罗郁沈。教不可计人民皆求佛道。佛告颰陀和。何人闻是三昧。不助欢喜学持守诵为人说者也。佛言。若有守是三昧者疾逮得佛。但闻其功德不可计。何况学持者。若去百里千里。有是三昧当求之。何况近而不求学也。若有闻是三昧欲学者。当承事其师十岁。供养瞻视不得自用。当随师教常念师恩。佛言。我故为汝说之。闻是三昧去四千里者。往到其所。正使不得闻。其功德不可计也。所以者何。专精进故。会当得之自致作佛。
至诚品第八
佛言。乃往昔有佛。名萨遮那摩等正觉无上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比丘名和轮。其佛般涅槃后。是比丘持是三昧。我时作国王刹利种。于梦中闻是三昧。觉已便行。求是比丘即依作沙门。欲得闻是三昧。承事其师三万六千岁。魔事数数起竟不得闻。佛告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我故语汝等。疾取是三昧无得忘失。善承事其师持是三昧。至一劫若百劫若百千劫。莫得有懈倦。守善师不离。若饮食资用。衣被床卧珍宝以上勿有爱惜。设无者当行乞食给师。趣当得是三昧莫厌。常当自割身肉供养于善师。何况宝物此不足言耳。承事善师当如奴事大家。求是三昧者当如是。得三昧已。当坚持常念师恩。是三昧难得值。正使求是三昧至百千劫。但欲得闻其名不可得。何况学而不精进。得是三昧精进学转教人者。正使如恒河沙佛刹满中珍宝。用布施甚多。不如学是三昧者。佛告颰陀和。若有人欲学者。当助欢喜。欲学而得。学者持佛威神使学。当好书是三昧着素上。当得佛印印之。当善供养。何谓佛印。所谓不当行无所贪无所求无所想。无所著无所愿。无所向生。无所取无所顾。无所住无所碍。无所结无所有。尽于欲。无所生无所灭。无所坏无所败。道要道本是印。阿罗汉辟支佛所不能及。何况愚痴者。是印是为佛印佛言。我今说是三昧时。千八百亿诸天阿须轮鬼神龙人民。得须陀洹道。八百比丘得阿罗汉。五百比丘尼得阿罗汉。万菩萨得是三昧。得无从生法于中立。万二千菩萨不复退转。佛告舍利弗目揵连比丘颰陀和等。我从无数劫求道。今已得作佛。持是经嘱累汝等。学诵持守无得忘失。若有欲学者。当具足安谛教之。其欲闻者。当为具足说之。佛说经竟。颰陀和菩萨等舍利弗目连比丘阿难及诸天阿须轮龙鬼神人民。皆大欢喜。为佛作礼而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爱的部分是孙一通出场到麻雀落满石狮子,日全食部分,孙一通的突然消失,老唐在回住处的途中三个背影,三声“孙一通”逐渐变暗的天,这种南方农村氛围的昏暗,早起新雨后
  • 但是像头目说的 上T了就意味着总有一天会退团 相处的日子其实已经在倒数别离了 得给后面优秀的组子让路还想等着你在大运会带着花组给小海报十年前的仇呢 也看
  • 39.思念如马 自别离 未停蹄40.人生不用急,好吃,慢喝,来日方长。14.我与成长,至死方休。
  • #严浩翔[超话]##严浩翔 十九弥新淬火逐歌# 好快啊 我们浩翔又长大一岁 18岁的严浩翔很棒 同样我们也很期待19岁的严浩翔会给粉丝多少惊喜和感动 昨天我去了
  • 人的一生‮那就‬么几十年,若不‮有把‬限的生‮投命‬入到‮限无‬的救度众生‮工的‬作中去,那‮们我‬的生命就‮去失‬了很多意‮和思‬意义。人生的快乐,是走自己的
  • 980看台真的一点也不值,13号那场好差感觉没有12号的好[苦涩][苦涩][苦涩],看台真的很难,啥也看不到,就看到一群像蚂蚁一样的人在动,怎么动的不知道,并且
  • 下一步,牛栏山镇将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契机,继续巩固常态化日常管理机制,按照标准巩固已有成果,进一步提高整体环境,为广大百姓营造更加整洁、舒适的宜居环境。要坚持需
  • 说实话,关于李玟与老公之间的事情,不知全貌,所以,不好过多评论。就是我的小狗袋子和贴纸被某人搞掉了呜呜太过分了(好吧本公主原谅你了)骚猫挨着你睡觉你美的叻时隔一
  • 5、总要热爱点什么,不能被这无趣的生活吞没。这一生的路,坎坷无数,没有谁能预知,下一秒有何事发生,我们能做的除了珍惜当下,就是做好自己。
  • #ATA·公交# 『2022年底厦门公交新车④——XML6855JEVS0C1』有大川流当然也有小川流,公交集团第3批金旅8.5米纯电动公交XML6855JEV
  • 因为爱你,今天的空气都是草莓味的ℬℯℯ ℐ ℴℯ ℴ, ℯ ℴ ℯ ℴℯ#刘宇宁七时吉祥守护主题曲#|#刘宇宁蒋俊豪#|#刘宇宁做自己的光# | #摩登兄
  • 你看着它的眼睛,嘴角带着笑意,轻声说:“布丁呀,我看别人家的小猫咪都会踩奶,你也踩一个呗。你俩目不转睛地盯着布丁踩奶的动作,说实话,布丁踩奶的动作看着就好幸福,
  • 哭了QAQ本来还以为姐妹俩能一起告别眼镜了我闺蜜能做全飞秒的,已经约了下周六在黑马做,到时候再陪她过来一趟呗~哎高度近视的姐妹平时好检查查一查眼睛,别像我有裂孔
  • #池田匡志[超话]#城島高原パーク、T・ジョイ博多でのトークショー及び舞台挨拶、お越し頂いた皆様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皆様の熱い声援のおかげで最高に楽しかっ
  • (来源:中安在线编辑:赵晓)标普500指数收跌51.86点,跌幅1.16%,报4437.86点,创7月10日以来收盘新低,彭博数据显示,标普跌穿50日均线(收
  • 盗墓笔记于我而言,是一生永不放弃的梦想,是最美好的美好,是长白山巅的雪,西湖温柔的水,北京的烈阳。主人曰:“四方客来,都不及见小园雪,山石崡岈,银涛蹴起,掀翻五
  • 我是世界杯时喜欢上他的 ,之前陪着家人看过几次足球 都没太大感觉 ,直到去年世界杯他被侵犯时一个笑容出圈 ,我随手刷到,还感叹一句:现在踢球的都长那么帅啊。我能
  • #周深[超话]##深深听你说##一起来看演唱会# 感恩缘分的安排,讓我這個從来不追星不認識內的人在三年前,因為疫情在家閒着打開油管想去聽一個讀書时喜歡的歌手,但
  • 大龄单身的人,不排除一部分人的确是不懂爱,不懂得如何和异性相处,做不到舍弃一部分的自我去和一个人好好过日子,但是还有好些人,却不过只是没遇到,不想将就罢了。很有
  • 人生第八阶段:死死气最不宜望文生义,许多人见它在六亲宫或在命身宫时,便以为代表六亲或自己死亡,这其实是极大的误会。尤其在父母宫,如无吉星祥曜,而煞忌刑曜齐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