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解本行经经文的真义
释迦牟尼佛降生的因缘:
本行经云:「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于母前。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举足出大莲华,观视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恭敬供养。
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鑴石,埋于南郊志之。」
分释密义:
若是静明细思经中之一字、一句、一偈,尽是蕴藏秘密的妙理,处处点出修持的心要。兹分述如下:
◎本行经:最基本的修行经验过程。
◎四大天王:
事:东方持国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南方增长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理:每人乃由地、水、火、风四大来和合。因为太子应世之报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因缘所合而成,再托育给其母亲摩耶夫人;因此才称:「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其母前」。我们往生后四大天王也会接我们走,叫四大分离。
◎无人扶持:
喻示:一切佛理之修持成功,悉地成就,完全依靠内在自主的实力,亲自经行修证而得。诚如古德所言:「靠人如吞三寸剑,求人如上九重天」,因而学佛修持之要,宜自悟、自修、自证,切莫想要依赖于他人,否则必致阻障自己精进之道力。因此学佛修行,会自动自发,不需人劝,人鼓励,人要求。总之修行不靠他力叫无人扶持。
◎即行四方:
依理而言:就是四方不受碍;无论前、后、左、右各方之任何顺逆缘境,皆不受障碍。四方即十方。
◎面各七步:四方各行七步,共廿八步,这廿八步表喻:一心净脱三界;禅定趣入廿八重天之梵行境域。故要超越三界,跳出火宅,唯一的心法:要心净意明,禅思入定,断离诸欲,方是实相正法之途。
◎举足出大莲华:
表明:身心之行为宜严守戒律。凡能庄严身心,不犯禁戒的人,宛如大莲花之胜妙宝贵。
◎观视四方:
表出:以圣妙智慧,明察生、老、病、死四大无边的苦恼。教主来此娑婆世界转生,即是看清了生老病死的苦,才以此醒觉众生,希早求解脱。
◎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指:上天堂、下地狱等十法界,都随自己心意做主宰。所有生世的众生,以人身最为至尊至贵,因为可以随顺心意的造作,而上天堂、入地狱。一切万法自然心想意成,想当什么就能当什么。一切万象都能随心自由,如来如去,无所障碍的如来也是唯我独尊。也就是说:由心意作主,独行尊贵而所成就。切莫误认为佛有贡高之心,自以为尊贵于他人。
◎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悉皆供养:
当时一切世间的诸大权势、富贵者,及一般人众,闻听佛陀演说此殊胜的妙法理,无不诚心具足,礼敬奉行。(真正的大供养,就是依佛之法修行)
◎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
喻示着:当心地开朗时,智慧方能普等明照。『二池』是指智与慧。当心地大开朗时,智慧方能普等明照一切。有智慧方能在一切经历中所遭遇的顺、逆境之感受,冷暖自知。
否则,佛对我们的慈悲都不知,即不知暖。害我们最深的人却与之最亲的人亦不知,即不知冷。
佛经中的「地」,一般喻指人的「心」,心如土地般,故平常我们常说「心地」意即如此。
◎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表喻心空智显,沐浴身心,尘缘不染,清净自在。
『虚空中』:乃指心空无物、无执。清净的心。
『九条龙』:九数为阳数之极,「九龙」是表至高的智慧。(龙即表示人的灵智)。唯有智显性明,心空不执于世间之五蕴诸欲,内性之圣慧方才能够显现明耀。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是指教主当时觉悟人生,尘缘不染,净如自在。因此,恭受诸天演奏天乐,以妙香花供养等的礼赞,十方诸大善士及一般人众也共同赞叹太子的圆善圣德。
乐:快乐的意思。
雨妙香华:甘露滋润
诸天音乐,雨妙香华:自己生出大欢喜心,就有甘露滋润我们苦闷的心灵,来护持我们自己,称供养太子。
◎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此乃表出:十方缘众,听闻佛陀所慈示的经义妙理后,无不深入谛听,心意开朗,肺腑感动。诸众行者,人人莫不是诚心具足,礼敬奉行,一一明悉,六道轮回之苦,唯有六根清净而自然,方能得证无上至大之妙乐。
『六』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震动』表:受佛感化改善。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
当此土:当此心
◎周昭王:独一无二的尊贵。
周:围绕周身。
昭:光明显扬。(古德云:告昭天下)
王:独一无二。
◎二十四年:福慧十足满四方。二指福与慧。十表十足。四指四方。
◎甲寅岁四月八日:最第一圆满的心。
甲:第一等、最优。(古德云:富甲一方、富甲天下,桂林山水甲天下)
寅:恭敬。
岁:时光。
◎是日,江河泛溢,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
是日:当这个时候。
江河泛溢:『江河』表人的悭贪,即使得到的如江河般多亦不足的人,听闻佛的妙理,也能不贪。
山川宫殿震动:『山』表示执着坚固难化。喻:佛可令执着如山般的人改变。
宫殿:喻指脑袋。密义:想法都能改变。
◎五色光:『五色光』喻清净五欲的智光。佛有五智:法界体性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世间有理智之人,如一剎那间的灯光。愚痴无明者,是无有光黑暗的,等到受了佛的清净五欲的智光感化,此光可入其脑灵脑智令其改善。
◎贯太微宫:贯:指通达。『太微宫』喻人的灵智。修持断五欲之人,德行普化大千。
此段举中国的大尊贵富裕者为例(周昭王),喻佛光普化至此。
t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鑴石,埋于南郊志之。
西方有圣人生:
西方密义为:最清白最清净最纯洁的心灵,不清净的心叫凡夫。
却后千年:密义:等我们发具足的心时,身心不染尘泥时。
教法来此:佛的妙理才会到达你的身心中。
王令鑴石:无上的理智保持身心庄严。
王:表理智。
令鑴石:不改变。
埋于南郊志之:记忆在心脑里永不忘记。
埋:深入。
南:心脑。
郊:深处。
志:记忆。
浴佛的真理,乃是要以智慧水净涤五欲,及诸恶心恶行以达清净不染。
食浴佛水,则取共享禅食之意,期待六道众生都能了脱痛苦,同证禅乐。
¤我们何时才能有九龙灌浴呢?
能真心真意,发大愿力,誓除尘缘,不染世尘,随时就能得到九龙的灌浴,如同太子尊贵的出生。
发布者:无畏上师

#再见,上半年# 在朋友圈发长文字,我猜百分之八十?的朋友们不会真的点开show more去看完,不知道是因为被工作充斥而渐渐消失的互动乐趣还是自己心境的转变,我也鲜少再发一些说说啊评论啊微博长文字,一切都可以简而化之为点赞的小桃心。但是很多时候的情绪只是为了那一刻的自己而发,也并不是为了获得任何评论或关注。比如产后在病房眼压高到太阳穴突突冒着疼的时候依然还是手打了一篇记录生产时心路历程的长文,内心收获满足,回头再看的时候仿佛还历历在目,不留遗憾了。相比较照片的直观而言,长文字更有思想也更有力量。我要重拾随心而发的文字记录,不被工作裹挟,不管喜怒哀乐,是内心os还是片刻人生的感悟,我要通通写下来。

我们见到诸佛菩萨真如的妙用,所谓的法身、智身,第一种人是「依」止「分别事识」,这个「分别事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依止我们的名言妄想所产生遍计所执的一个心识,叫分别心识,有各式各样的取着叫「分别事识」。「分别事识」包括谁呢?包括「凡夫」、包括「二乘」,凡夫是依止有相的取着,二乘依止无相的取着,「见」到的都是「应」化「身」。就是我们是依止现在的内心状态,假设我们生长在佛陀的世界,我们看到的佛陀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丈六老比丘相,这叫应化身。我们因为「不知」道我们所见到佛的身相,是我们自己第六意「识」的取相分别,所以我们「见从外来,取色分齐」,我们看到佛是由心外而来的,所以产生一种「取色分齐」,有一种自他的分别,佛跟我是有差别的,我们就「不能」够完全的「尽知」诸佛如来法身、智身的种种妙用。

  这个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佛身,我们心中取着的心强,我们看到的佛陀会有衰老、会有病痛、会有死亡,其实这个是我们心中有所取着,所以我们看到佛陀会有老病死,这叫应化身。

  辰二、明报身

  这个是无量功德庄严的「报身」。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前面是依止分别事识,是凡夫跟二乘人有所得的心所建立的;这个地方「依」止的是「业识」,「业识」是第八识,第八识当然是依他起性,没有第六意识的遍计执。这个「菩萨」是「初发意」菩萨,这个地方的初发意菩萨是初住,发心住以上的,包括三贤位,也包括十地,「初发意」是讲发心住,「乃至菩萨究竟地」,所「见者」的是佛的功德「报身」。这一段是总标,第二段把报身的内涵说出来。

  身有无量色,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先说明报身正报的庄严。「身有无量色」,有各式各样美妙的颜色;每一个颜「色有无量」的「相」,不只是我们前面说的三十二相,他有无量的相;每一个「相有无量好」,不是只有八十种好: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这个正报庄严。他的依报,「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他所住的国土,我们看到佛陀住的茅蓬也是由泥土所做;但初发意以上的菩萨,看到佛陀是住在实报庄严土,七宝庄严的实报庄严土。这是讲到依正庄严;以下讲到这个庄严是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先讲空间:「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尽,离分齐相。」我们看到诸佛菩萨报身的依正庄严是没有穷尽的,因为他没有自他的分离。在时间上:「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他没有老病死的问题,他是无量寿。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们说:「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有时候我们是拜佛陀那一期的个体生命,佛陀的出生、出家、成道乃至于说法度众生。当然应化身还是很重要,因为没有应化身说法,我们就不能听闻到佛法。但是有时候我们拜佛说「南无常住十方三宝」,就是没有老病死的那个佛,这个是报身佛,因为他这种佛是「常能住持,不毁不失」。第三段作一个总结: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身。

  这种「功德」报身,它的成就有二种力量:第一种是外缘的力量,就是种种「波罗蜜」利他的因缘所成就的福德资粮;第二个是本觉内熏,我们依止我们内心的三空自调、正念真如、念念的随顺真如,一种本觉的内熏所成就的、悲智所「成就」的。这种报身有「无量」无边的安「乐」解脱之「相」,「故说为报身」。在《维摩诘经》上说:我们见到佛陀,如果你是见到应化身,你不一定会得到利益。你看外道他见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有时候也当面的诃责佛陀,造了罪业,所以应化身是我们凡夫有所得的心显现出来的。但是你要见到报身,你一定会得到利益,一定会灭恶生善,绝不空过。在《净土圣贤录》上说:慧远大师曾经念佛的时候见到佛的报身,那是遍虚空界,无量光明、无量相好。当然你能够见报身,那绝对是会灭恶生善的。就是说佛陀的功德法身、智身就像镜子一样,你用什么心态,你是一个各式各样的相貌在镜子上,你就见到自己的反射,见到自己相应的法身、智身,是这样子的。

  寅二、约机所见以判粗细

  前面是讲到二身,这个地方是讲到「粗细」,它不用二身来判断,以粗跟细。这当中有四段,先看第一段。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身。

  这个是最粗的,「凡夫所见」到的「粗」略的法身、智身,他是「随」顺「于」我们「六道」遍计执的心,「各见不同。种种异类」。就是说假设我们今天是一个三恶道的众生,比如说你现在是一只狗,或者是一条蛇,你看到的佛陀是一个黑象的脚,一个长长的黑色的柱子,没有光明相、没有庄严相。但你要是天人,你看到的佛身就像一个天神相,光明美妙。比如佛陀讲《阿弥陀经》的时候,有诸天、有人、有饿鬼道、阿修罗,每一个人所见各式各样不同,当然时间相也各式各样不同。总之,凡夫所见的这个「粗色」,简单的说就是「非受乐相」,它不是一个清净解脱之相,就是你看到了佛身,你看到的佛陀也生病了、也老了,他的色身也衰老了,身体出现了皱纹了,最后死掉了。这都是「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这是我们看到最粗略的颜色。再看第二个: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唯依心现,不离真如。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这个地方讲到三贤位的菩萨,「初发意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这三种位次的菩萨,他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深信真如法故」。就是说他内心在断恶修善的过程当中,他能够生起观照,说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他能够离诸有相、无相的对待,能够「深信真如」,这个「信」就是随顺忍可,他内心当中虽然没有真实的契入真如,但是他不断的往这个方向去随顺去忍可,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少分而见」,相似少分而见,所以他有真如的气氛。他见到的佛身,是「无来无去,离于分齐」,他看到的这个佛身,没有这个时间、空间的这种障碍,而且没有自他的「分齐」,知道这是一心真如所显现,而「不离」开「真如」。但是他的内心当中,还有微细的自他「分别」,没有完全契「入法身」的阶「位」。他虽然随顺真如,但是他有所得的心还存在。他所见到的佛身,比前面凡夫所见的更加殊胜。看第三: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这个讲十地菩萨。十地菩萨从初心,初心就是欢喜地初地的菩萨,他「见」到佛的法身、智身是依正庄严、是不可思议的「微妙」。他的作「用」,佛陀对这个菩萨产生灭恶生善的功能,是地地「转胜」,说是「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佛陀教化十地菩萨,是先从他受用的报身,这样的报身对那个菩萨的加持就不可思议了,「地地转胜」,这个是讲到十地菩萨他在受用佛身时候的情况。我们最后会想:那佛跟佛接触的时候,会是怎么回事呢?看第四: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如果说一个人已经完全「离」开有所得的妄动「业识」,「则无见相」,因为「诸佛」如来「法身」,没有「彼此」对立的「相」貌可得。这个「则无见相」的意思就是说,假设有一天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见面,他们二个是怎么回事?在《成唯识论》上说:佛跟佛之间的相见,他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因为这个相分是有差别的。我今天看到这个瓶子的相分,跟昨天看到的相分会有所差别。所以他这种是能见、所见「唯是一心」,没有对立相,只有见分、没有相分。当然这样的意境也不可思议,就是有见分,但是没有相分。

  这个是讲到有四种的众生:凡夫、三贤、十地跟佛,

  在受用法身、智身的时候一个粗细的差别。看最后一段:

  子三、结示真如妙用

  这些种种的差别,其实都是诸佛如来从真如所显现的妙用。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这个「法身」是「离于色相」,那为什么「能」够「现色相」呢?看回答: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这个地方把前面佛陀所现的应身报身、粗色细色,会归到其实都没有离开真如,我们看它的回答。这个「法身是色体故」,是色的依止处,所以「能」够显「现色」。其实从因缘所生法,「色心」是不能分开的。就说十法界的众生一定有一个心,一个明了的心,这个心一定有个依止处,就是色法,这个物质的色法。当我们「色性即智故」,就是把色法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说万法唯是一心,把万法的差别会归到一心的时候,这个「色体」当然是不可得,所以这个「智身」是把色法会归到心法的时候,我们称为智身。当然这个智身是一个明了的心性,就无有少法可得;但是当我们「智性即色故」,当我们讲一心万法,把一心延伸万法的时候,「说名法身,遍一切处」,以一切法为色:看你是用什么角度。总之,这个色心是不分离的,只是在讲的时候有所偏重。我们所见到诸佛的「色」是没有差别「分齐」,「随」众生的心,显现十法界「菩萨」各式各样的「报身庄严」,但是他都没有自他的分别,而「不相妨」碍,这不是我们凡夫的「心」所「能」了「知」的。而这些身相都是一心「真如」,从「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乃至「常乐我净义故」显现的种种妙用,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等于是把佛身相的问题作一个解释。

  当然你要不修念佛法门,可能对佛身就没有什么样的障碍,但是有些人对佛身有障碍。有些人说:我念阿弥陀佛,这个发音要怎么样才正确?美国人他念阿弥陀佛的发音跟我们台湾人的发音不一样,哪一个人才是真正的阿弥陀佛?就是说既然净土法门讲到感应道交,感应道交是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要感应,我们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哪一个代表阿弥陀佛呢?这个地方有些人会产生障碍,那么这个地方就给你答案了。其实是没有障碍,障碍是我自己的分别。敦珠仁波切说:你在修本尊相应的时候,你观想本尊的相貌,你喜欢他是男相也好、女相也好;你说我希望我的本尊是一道光明也可以;你说我连相都不要,我就听他的声「南无阿弥陀佛」也可以。就是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众生一切心想中」,诸佛菩萨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常乐我净义故」,他本身没有时空障碍;但是你要深信你心中所现的影像,不管是一个声音、是一道光明,是一个男众、女众,你要深信他就是总持本尊的功德,你要深信这件事情,你就能够感应道交。你要是起一念疑惑,这样子本尊的功德就消失了,你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当中,就这个意思。就是说诸佛如来的真如妙用,他的「大智慧光明义故」能够离一切时空的障碍,诸佛如来是法界身;但是你在忆念他的时候,你要相信「深信诸佛皆充满」:你这样子就能够得到诸佛如来的加持,不管你看到的是粗色、细色。其实这个地方讲「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都是成就诸佛的功德,重点是你要能够深信。前面的用是讲到修因,这个地方是讲到果地的功德。好,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地方。向下文长,付在来日,回向!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因素二:采样流程不同个人鉴定比较简单,采样流程简单容易,快递或是自己送到鉴定中心就可以;而如果是司法鉴定需要法医牌照然后送到鉴定部门,比较繁琐一些,所以价格也明
  • 想给绣球"保鲜"预防脱水,可以用"敷面膜"的方式让它保持活力,一般在花头上敷一层纸,在纸上喷水,每晚给她做个面膜。#绣球
  • )✅优化肩颈/小腿线条✅身体刷酸——改善鸡皮肤、美白✅身体光子浴——提亮肤色改善粗糙✅身体脱毛——没有毛毛夏日露肤不尴尬‍↔️身体卡由于部位大,医院的人力成本服
  • 但是王宛兰从未放弃过对儿子的治疗和关爱,她尽自己所能给他最多的关怀和照料。然而,命运对她并不仁慈,她的家庭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贫困和疾病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两大
  • 同时,社区还加强了对老旧小区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类似的安全隐患,确保居民的安全和居住环境的质量。近日,网格员陈平在网格巡查工作时发现,解放路229号楼有墙皮脱
  • 从科研方面的探索可以看出,中医对脾肾于全身的影响视“脾肾为本”是有根据的。在运用扶正的补养方法时,首先照顾脾胃,因为,如果这个后天生化之源不能很好运化。
  • 在林语堂眼中,寥寥二字四旁,却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小孩儿在棚下捧瓜嬉笑,小狗欢叫着在青石老巷中逐蝶,垂垂老矣的他独倚桥边,目睹人间笑语,却不禁反衬出些许晚年的孤
  • 这棵树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时间的见证者,它的枝桠伸展,仿佛在向天空诉说着岁月的秘密。#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的眼神像是两盏明灯,闪耀着对未来的向往、对生
  • 儿子在期待着成长为大人的时候,我们在想尽办法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大家好,我是律师周兆成,又是一年高考季,无数学子又将走进考场,为自己多年苦读,谱写答卷。
  •   江佑风,你把我说得该有多么不堪!  江佑风甩袖就要离开,我开口叫住了他,“佑风,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说清楚。
  • #檀健次[超话]# 初秋第一次听到新生的声音带着人间偷酿的一壶酒沿着十月的水看见青山远黛看见斜阳入画看见少年迎着透亮的光灿烂又坚定的向前走亲爱的你是如此热烈、如
  • 交易员押注日本央行将比此前预期早得多地结束负利率,最合适的时间是明年4月。彭博社(Bloomberg)的一项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预测,负利率制度将在4月
  • 通过测试,研究团队注意到,“层级式倒塌隔离”成功防止了整个结构坍塌,只有沿着加载路径的部分建筑发生了倒塌。这种建筑系统名为“层级式倒塌隔离”(hierarchy
  • 让相机看看谁更硬要 拍✌✌✌✌[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硬要 拍?照镜子说 硬要 拍 输了~高级脸镜子宠儿~#照镜子说 硬要 拍 输了~##高级
  • p7 这个点外卖送的小糖果好像自己买的就没那么好吃了p8 也是看哪个up推荐的,真的好用的!(也是实在是喜欢的有点少… kiki的吉祥心愿还差个️!
  • . 于是今天跟小姐姐面基,小姐姐还带了两个朋友一起来拍照,而且说是互勉还不收钱 下午在成都难得的阳光里闻着花香拍照,好幸运自己遇到了这么善良可爱的女孩子。一起吃
  • #StrayKids周边[超话]#退坑降价出盘 主城 总价7300包顺丰首重 随意调价拼车 锁车20% 锁车一周内拼完all无限优先 会送很多东西(家里有的都塞
  • 秋冬必备好物~【14.9✨】南极人 毛球修剪器 ⭕拍3,4电池款选项啊快入冬了姐妹们!⭐可以1.2买个运费险,到手不喜欢还可以退~ [哈哈] ​[购]: 秋
  • 24字核心价值观分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
  • 走进静里​微风总在,在一枚茶叶尖尖上吹​阳光透过玻璃杯和水​来了个优美的转身​像老师在作业本上打的红色勾勾​四野很静​微风在,却不闹​穿插在一束打在上眼皮上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