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断,不往极乐,情不生,不来娑婆。
佛家有所谓“六道轮回”的说法,六道包括“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和天道”,前三道为恶道,后三道为善道。
“十二因缘”讲的是人道中的轮回过程,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种人生状态。
佛教认为,人在投胎之前的身体叫作“中阴身”,中阴身的目标是寻找适合投胎的父母,进行转生。这种转生之念,便是无明。
一、无明
无始以来,由于一念不觉,不能了知“缘生万法生,缘灭万法灭,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诸法实相,就是无明。
无明是与生俱来的,所以称为“无始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本。人的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
男女之间所生的爱意,便是“一念无明”,这种无明是引发其他因缘的根本。
二、行
因为有了这个烦恼的根源,于是有了行,所以说“无明缘行”。
行是行为,是造作,因为过去的无明迷惑妄心,引发了身、口、意三业,招感未来果报的力量。
具体而言,此时男女双方已经互生爱意,便会产生交媾的行为,这就是行。
三、识
在这里特别指投胎的业识,是依过去惑业的动力,看到现前欲境,生起“纳想为胎”的念头,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这便是“识”。
“识”的过程,便是中阴身投胎的过程。
四、名色
有了识之后,就有“名色”,所谓“识缘名色”就是这个意思。
名色是投胎之后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色是肉体的物质色。
父母血脉与心法共同构成了名色,也就是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
身心完备之后,则有“六入”。即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进入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又能为六尘所入,所以叫做“六入”。
比如眼能看见颜色,便入于色尘,其他诸根,道理亦然。
十二因缘中,生命的开始,便是这个样子。
六、触
胚胎出母体后,与外界接触,通过六入的作用而产生一种触觉,这便是触。触是根、境、识三者和合,而起的单纯知觉作用。
“境”就是外在的环境,环境的好坏,会通过六根传递给精神,对人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才有“孟母三迁”,“近朱者赤”的说法,“名山久住道心生”,如果能常亲近贤德之人,受真理嘉言的熏陶,必然能提升心性层次,做良善之人。
“触”是十二因缘中相当重要的一环,需要重点把握。
七、受
受,是一种对“触”的精神领受,对外境苦乐等感觉的体验。比如我们同时尝到酸甜苦辣,便会同时接受这四种味道,而且层次分明,十分清楚。
受是对所处之境的消化与领受,将外在化为内心感受的过程。
八、爱
爱,指的是一种贪爱,是由于感受到苦乐而产生出的爱憎等情绪。
《增支部》经典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佛法观念中,爱与憎是一体的两面,互相作用。
贪爱和厌恶之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也是佛法修持的关键。只有去除这种欲念,才能“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摆脱轮回。
九、取
当你对事物产生爱欲,便想把它拿过来,这便是“取”。
取是一种执着,是一种贪,因此会产生种种恶业,造成身心的种种烦恼。取和爱、无明都是烦恼的迷惑因,如果能够断除,则可免受生死之苦。
十、有
有,就是将取得的东西为自己所有的意念与行为,会构成潜在的业力。这些业力所招感的果报,是相续而生,不会亡失的,所以称为“有”。
爱、取、有三支是于现在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的因。
十一、生
生,是指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在未来世又托胎投生。
十二、老死
有生就有老和死。随著生命的流逝,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便是“老”,最后呼吸停止,诸蕴离散,身坏命终,则是“死”。
不过,老死并非有情的全部灭亡,老死的是色身,业识却与无明和行,重复另一轮的生命流转。
现在世的爱、取、有三支苦因,会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苦果。
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生动揭示了三世轮回,因果报应的必然规律。
十二因缘是一个扣一个的连环,互相作用的连锁,叫作“顺生门”。而想要“跳出红尘外,不在三界里”,就要从斩断“无明”开始。无明既灭,其他因果皆无,烦恼便会彻底灭除,也免受生死轮回之苦,这就叫“还灭门”。
修持佛教的十二因缘,就是灭无明之念,求解脱之法,解脱之后,便可得涅槃,成佛之道尽在其中。
何为众生?答曰,众生痴迷迷惑了本性具足如来的佛性,而未觉悟名为众生。

1.何为佛如来?答曰,众生了悟众生与佛本性具足亦是同体,无,色,空,本性的,眼耳鼻舌身意本性具足的作用,觉悟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妙心。因觉悟而成佛,是名为众生觉悟本性具足如来的佛性名为佛如来,觉悟众生与佛别无二者。

佛说:人真正的“归宿”,并非生老病死,而是达到这种境界

《金刚经》中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人世间所有的万事万物,都不过是虚幻而已。不管是我们看得见的虚体,还是摸得着的实物,都将会悄然而逝,刹那永恒。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为重要的,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生老病死”之事儿。

古人早有言:“死生亦大事矣。”
生存,那是上天赋予了我们生命,让我们以智慧的姿态去拥抱这个世界,感悟这百年的人生。

而死去,则是人肉体的机能已然耗尽,可灵魂却仍旧存在。可以说,死亡,是另一种方式的新生。

生老病死,自古以来便被人们认为是人之最后的“归宿”。为何?因为没有人能避免这必然的自然规律的发生。

就连佛也说,人生有八苦,其中的四苦便是“生老病死”。

但是,这所谓的生老病死真的是人之最后的归宿吗?并非如此。

佛说,超脱于世的,是内心的顿悟,是明心正意。
生老病死,不过是我们所看到的,现实的,而又虚拟的存在罢了。当你能领悟生死之智慧时,便会发现,生不过是偶然,死不过是必然

02

曾有这么一个故事。

霜雪覆盖天地,又是一年隆冬季。寺庙中的植物凋零了不少,以往一片盎然的生机,却被如今刺骨严寒的死寂所替代。

看到这番景象,小徒弟感到悲伤,他摸了摸那凋零的花,感慨道:“这,难道就是死亡吗?”

带着疑惑,他走到大堂里面找到了老师傅,便问他:“师傅,我发现堂外的一切都凋零了,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注定要死,为何它们还要生呢?”

听到这番话后,老师傅不禁震了一震,他思索了一会,回答道:“我今年八十岁了,过多几年,也许就跟这花草无异了。可是,虽然一切事物的外在都会消亡,可它们的灵魂却会永存。”

小徒弟依旧是不解,疑问道:“师傅,难道说生死就是这世间万物的归宿吗?”

师傅摇了摇头,说道:“生死这是自然的定律,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存在。可我们,却不一定要纠结于生死,当我们的觉悟到了一定的境界时,自然会超脱生死,达到圆满的归宿。”

“所谓悲喜交集。人世间的一切,喜便是生,而悲便是死。当人不悲不喜,谈笑自如,内心淡然时,那么悲喜,就不会困扰在人之内心当中。”

“生死,不过是一个过程。而顿悟,才是归宿。”

03

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功成身退后,便回到寺庙中修行,再也不理会凡尘俗事。

在一天晚上,他在房间中打坐,只听到钱塘江上的潮水在翻涌。潮水声让他想起了这辈子的所作所为,一幕幕曾经的画面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过了一会,他感慨道:“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在顿悟之后,鲁智深便坐化圆寂了,没有痛苦,也没有悲伤,只有欣喜和欢愉。

其实,他所言的“今日方知我是我”便是一种超脱生死的智慧的体现。

为何这么说呢?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世间的平凡人,自然要经历生死,这是谁都不可避免的。可是,这难道说是相同的人生结果吗?

并非如此。有些人,他们过着纸迷金醉,肮脏邪恶的生活,连人生的方向都不知道。那么,又怎么可能有好的智慧觉悟和结局呢?

有些人,他们虽然劳苦一生,也没有享受什么,可他们却有着内心的满足和方向,明白自己是什么人。如此,他们也就能修得好的结果。

所谓好的结果,并非说让你大富大贵,也并非说让你来世有权有势,而是说你明白你是谁,收获内心的满足,无愧于心,那便足够了。

04

生老病死,与其说这是一种悲哀,不如说这是人修行过程中的历练。

可以说,我们这辈子都走在修行的道路上,只不过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有些人会认为,我们又不是什么和尚,又不是什么道士,怎么会修行呢?

其实,这跟人自身是什么身份是没有任何的关联的。因为人活一世,你所失去的,所得到的,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会和感受。

这,便是一种无休止的修行。

而生老病死,只不过是我们修行中的一个较为“沉重”的部分而已。当你能够超脱于“沉重”时,那么你将能收获到智慧。

到底,什么才是人最后的归宿呢?那就是人之“心”。

心,便是人之归宿。这无常的世间,这无常的宇宙,都不过是弹指一挥间的存在而已。而你的心,却能囊括其中,存世俗而不世俗。

人活一世,当心变得平静淡然,不惧生死之后,那么你的归宿,便会化为世间的智慧,佛前的莲花,人心的信仰,内心的超脱。

文/舒山有鹿

#金光布袋戏[超话]##金光布袋戏##史艳文#
bgm:风姿花传

风儿啊嘶吼着

人世间的悲哀忧愁,
于星辰所拥抱的

静寂之中,
敞开胸怀

燃烧着满腔热血,
混合在一起

汇成滔天长河,人
皆有梦想

因而虚幻无常,
人皆有梦想

因此生存于世,
呜呼

呜呼

谁人都不知晓,
呜呼

呜呼

连明日落花都不曾知晓。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硬件也大大提升了【港你知】据说香港仔原名香港,自明朝嘉靖年间,这个小港湾便以转运东莞运来的香木驰名,并以此得名。例如从广州番禺莲花山港出发,80分钟直达香港机场
  • 15.当你不知道和他说什么的时候,那就什么也不要说,沉默有无限种含义。[心]我真的不适合读研 也不适合做什么写材料写正经东西的工作 我只喜欢做一些重复性工作 不
  • 鸡丝凉面味道挺好的但是面好硬今天也快快乐乐没有烦恼哈哈哈好好吃饭真的很快乐!哈哈哈我就要吃三个菜喽!
  • #读书笔记# 可惜我们“串门”时“隐”而犹存的“身”毕竟只是凡胎俗骨。我们没有如来佛的慧眼,把人世间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一览无余,只好时刻记住庄子「生也有涯而知也无
  • #挑战365天正能量速写画#第264期,一起#传递正能量# ↓↓↓【#漫话中国# #网约车司机吼来铁骑开道送乘客就医#】近日,南京张先生的母亲突发疾病,便搭乘网
  • 创城 提升了党员干部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清理卫生、美化楼道、一线抗疫……江南街道办事处党建办公室工作人员陶佳说,下沉到社区的这几年,是她成长最快、收获最多的时
  • #肖战最好的你[超话]##我喜欢肖战# xz #肖战如梦之梦#7.26号兔兔帖,诚信回,唯粉回,不回主超[打call]肖战好帅 肖战好帅 我觉得肖战好帅肖
  • 没想到,2019年8月,电视机屏幕又坏了,售后却坚持认为是人为破坏,不愿意免费维修。#江西全力防控新型肺炎# 【南昌:长虹电视换新后仍有黑色横纹却不保修 售后这
  • 看的出来了,自己皮肤,气色都红润了不少,我妈说带我出去也有面子了,肯定不是亲身的~催经小秘方20片干山楂片+4勺红糖读书的时候,月经错乱,总是不来,天天焦虑的不
  • 之前一直觉得傻,这两天突然发现那时可能不是傻,只是敢于去坦露自己的心思,愿意去分享自己的喜乐,很开心我可以找回我的这些青春,也很开心那三年给我带来的喜怒哀乐,与
  • 7月13日,极目新闻记者从该村村干部刘女士处获悉,此事属实,村里考上一本以上大学的学生都有奖金,目前她了解到今年有两个学生符合条件,最高的可以领取3万元奖金。7
  • 那这些欲望包括性的欲望,钱的欲望,满足面子的欲望,当然还有很多人讲的安全感认同感,渴望被羡慕感等等,我们如果从心理学角度直白说,爱情就是彼此需求的满足,是能量的
  •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一个人最幸福的事,大概就是活在自己的热爱里。
  • 大家都有个主线任务是推理出所有人的马甲,我就开始装青霞仙子,结果直接就装到了最后 都推完凶了,dm把我叫出去,问了我几个问题,我答出来了,dm递给我一张卡:很好
  • #大数据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当刑事执行检察遇上大数据】数据壁垒打通了,数据比对随时进行,异常情况“无处遁形”“不走的巡回检察组”留下了……这是检察大数据赋能刑
  • 当设计师跟客户坐在一起时,客户天生会有一种角色上的弱势,因为在面对装修这件事情时,客户很不专业,她(他)什么都不懂。学会倾听客户的真实需求,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
  •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可解脱,法无高下,是法平等,无二无别,应缘对机而生,人若无心,无为,闲然自在,何处不是净土。 无人,
  • 来罗森抓住一闪而过的奇妙巧思,成为独一无二的“吃过DIY大师”吧[666]【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5日【活动内容】搜寻你城市的小红书专属罗森便利店,拍摄你最
  • #好设计共赏析# MOC DESIG设计的武汉现代手冲茶-Modern Pour Over Tea这是猿抱子古树茶旗下面向年轻人的原叶手冲茶品牌,茶叶均产自品牌
  • 本来没想发微博啦 既然睡不着 就整理下照片 日后不开心的时候 还可以有点回忆 可以慢慢品尝1 日常羡慕别人 每天回家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说实话 还是挺羡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