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宝藏,皆令迴光反照 。】我们看这一段,首先我们要问,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为什麽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怎麽来的?是不是他想来?他有这个能力,想来就来了。如果他还有想,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不但他不是佛菩萨,连阿罗汉也不是。诸位要晓得,阿罗汉已经没有想。他怎麽来的?现在科技发达,比喻就容易,在从前打这个比喻真的很难。你家裡有电视机,你只要频道一打开,裡面人相就现前,你就听到他在那裡表演,他在那裡说话。你可以去问问他:你是不是想现身?你什麽意思在这现身?你不会问他!那个相、那个音声,充遍每一个空间,对不对,你电视机在这裡打开,它在这裡现相;把这边打开,它在这裡现相。那个电波就好比是法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相是怎麽现的?众生有感,他就现了,那个感就好像我们打开开关一样,那个电流一样,我们一按那个电流是感,相立刻现出来是应。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他没有念头,他没有我想来,没有!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己的法身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随处有感,随处有应;随时有感,随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相。

  至于现什麽样的相,大家我想都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可以做一个例子,三十二应,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麽身说法就现什麽身。应以什麽身,不是佛菩萨,“我应该现一个什麽身”,他要有这个念头,就又变凡夫了,他又有了我相、我见,他没有;完全是众生心。众生心,我是众生,我没有想让他现一个佛,他怎麽现佛了;我没有想要他现菩萨,他怎麽现菩萨了!其实你有想,你那个想很微细,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太迟钝、太粗了!微细的念头我们不晓得,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感现的相是微细念所感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法身,那个灵敏度极高。我们众生的心念,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这样微细的念头能感,佛菩萨就能现。自自然然现,确实没有念头,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没有证果之前,没有证果就是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之前,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用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性相圆融才能入得进去,才能证得。我们没有这个功夫,到不了这个境界,念阿弥陀佛,靠佛本愿接引,我们也能去得成。这种去法只有这一个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除淨宗念佛接引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其他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性相相融。这是说明佛菩萨这些圣贤,在这个世间现应身、化身怎麽来的。

  他现这个身,他起作用了,教化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起这个作用。教化,他要示现动作,他要示现言语,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这我们省略了,不必一桩一桩的说。在本经的开端,为我们示现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诸位都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行愿品裡面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他不但给我们说,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实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过念。他是说而无说、作而无作,作跟无作是一,说跟无说是一,一就入了法界。我们今天,作跟不作是二,两码事情,说跟不说也是二,不是一,所以我们入不了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不进去。几时我们这个二的念头没有了,那就恭喜,你就能入,你就入进去了。实在这个二的妄想断不掉,赶紧念阿弥陀佛,除此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求阿弥陀佛帮忙,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说明所有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要记住,人家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称性而谈。从自性裡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法,来学佛经,这个字什麽意思?这一句怎麽讲?给诸位说,全讲错了!为什麽?它根本没有意思,你怎麽可以把它乱按意思进去?我跟大家讲真话,讲真话很少人懂,还有不少人认为我骗大家。你读了不少经,研究不少,你很会讲经,大概你怕我会讲,你叫我不要去想,不要去研究,你来骗我。真有人这个想法,我真的遇到过,这冤枉不冤枉!跟他讲真话,他误会了。如果我要骗你、害你,那个经好好去研究、多查资料,那是存心害你。为什麽?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裡头,你不能见性。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经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要有意思,你还能通得了吗?几时在经裡头一个意思没有了,那叫什麽?智慧开了,根本智开了,般若无知;你得到无知以后,你起作用就无所不知。

  我们学经,我们今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学一部经,一部经下手。你拜了一个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哪一部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华严宗的,一定是给你一部《华严经》,叫你去念。天台一定给一部《法华经》,给你去念。没有讲的,就是叫你去念,叫你去背。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天天念,念到熟透了,念到心裡头什麽意思都没有了,那就功夫成熟。念到心裡什麽意思都没有,师父才给你讲个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要讲,全都通了。你要有个意思在的话,十方一切诸佛来给你讲这个经,你也开不了悟。你为什麽开不了悟?你有妄想执著在挡住。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把它念掉。念经是个方法,就是修定,打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修定,用这个方法修定,修清淨心,道理在此地。这都是给你讲真话。所以他从一部经上开悟,一切经都贯通,不但佛法贯通,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什麽原因?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已经见性了,哪有不通达?所有一切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佛说经也是相,也是个妄相,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哪有不通达?道理在此地。只要老实念就好,不要去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坏了,以为佛有什麽意思,佛什麽意思都没有。只要你真正明白通达了,经典往桌上一摆,你拿去讲,你看看底下,底下是人,跟他讲人话;底下是鬼,跟他讲鬼话。人话、鬼话都是经上讲的。因为它没有意思,它裡面就含无量义,所以九法界众生,展开经本都可以跟他们说法,都契机,他们听了都得受用、都得利益;要是一个意思,就不能有第二个意思,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你们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你们看看古大德的注解,往往一部经有几十种注解。《无量寿经》三十多种注解;《楞严经》跟《金刚经》都有一百多种注解,一百多种注解就一百多种意思,那意思都对。世尊慈悲,怕我们后人走错路,入灭之前传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麽?经。我们要依这个,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真正的依靠;有意思靠不住,有意思是凡夫,有意思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那种人不可靠、靠不住。要找一个没有意思的,没有妄想的,没有分别执著的,这才靠得住,他才能够教化九法界众生。

  不但是佛法要悟;从前,世间法教学也讲求悟。现代的学校我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听老师跟老师在那裡聊天谈话,某个学生悟性很高;我们还听到这个说法,老师还著重学生的悟性。教学的方法,如何启发他的悟性,从前教学目的在此地,诱导你开悟;开悟是智慧,不是教你去记一些常识,那个东西记得再多,看得再多,读得再多,没用!儒家在《礼记》“学记”裡面,就讲得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作老师教学生,你智慧没有开,你念得很多,记得很多,听别人讲得很多,这些东西你拿来教学生,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自己有悟处,自己有见地,没有大开圆解,没有圆悟、彻悟,这是悟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你真见到的,这才是教学真实的目标。

  我们看底下,“为众生开此宝藏”,这句话很要紧。宝藏是什麽?宝藏是众生的自性。佛菩萨教化众生,佛菩萨没有东西给众生,佛菩萨说我有东西可以传授给你,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真的佛菩萨。真的佛菩萨,我没东西给你,你所得到是你自性裡面本来具足的。佛菩萨为我们作增上缘,诱导我们开发自性。开此宝藏,“此”是众生,是众生本有的宝藏,本有的佛性,本有的自性。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黄梅,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忍和尚给他什麽东西?什麽也没给,他自己觉悟的。悟了之后,他向忍和尚报告他的心得、 他的悟处,“何期自性,本来清淨”。本来清淨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凡夫是清淨的,看看畜生,畜生的自性是清淨的;看看饿鬼,饿鬼自性也清淨的;看看阿鼻地狱,阿鼻地狱那些众生自性还是清淨的,没污染,本来清淨。可见得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迷,是不觉。不觉就染了,就叫染污,不觉就叫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没有。如果你觉得现在也没有,你开悟了。不行!现在有。现在有,你在迷,你没悟。你一定要知道,迷不是真的,自性裡头本来没有迷,现在也不迷,将来永远都不迷。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在这上建立信心,就有开悟的可能。到什麽时候开悟?迷悟是一,迷悟不二,就跟前面讲的,说与不说是一不是二,迷跟觉悟是一不是二,就开悟了。迷是迷,觉悟是觉悟,两桩事情,你在迷,你没有悟。口裡虽然说觉悟,心裡还是迷惑颠倒,没有悟。诸佛菩萨、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是他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契机就成功了。

  “皆令迴光反照”,所有一切法门,总不外这一个原则,叫你回头,叫你反照。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你看他说出他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怎麽用功的?他是怎麽见性的?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用这个方法。这裡讲反照,在观音菩萨就是反闻。总而言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要知道迴光反照。这一反照就见性;如果随著外面境界相,那就著相了。现在问题来了,怎麽个反法?观音菩萨耳根听外面音声,如何能从音声再听回去?我们眼睛看到外面色相,怎麽能从色相再回过头来?诸位要了解这个字裡面的真实义,不是这个反;所谓反是换一个观念,是这个意思。前面不是有吗?都讲的这个修行纲领,修行的要领在作观,观是观念,把观念转过来。“我不会转”;《金刚经》念了,还不会转?《金刚经》上任何四句、一句经文,你如果能够受持,都能见性。这个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像我们此地念的,“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对这个身相,马上就转了,这叫反观。凡夫对这个身看得好重,神圣不可侵犯,坚固的执著,这是凡夫的妄想,错误的观念;反过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分别执著统统破掉,这叫反,反照是这个反法。如果你心裡头念念贪图黄金、美钞、珠宝,天天想这些东西,《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贪心马上消掉了,这就叫反。《金刚经》上任何一句经文都能帮助你迴光反照,反是这个反法,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反法。他能够将错误的观念,立刻就能够反过来归到正确的观念,这叫反闻。大乘佛法这是用功的原理原则,宗门裡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麽叫觉?观念回过来就是觉,觉跟此地讲的反照是一个意思,那个念头要转得快。不转就随著烦恼去了,一转过来,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淨。

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如来性体显现应身之相,教化大千世界。为众生开此宝藏,皆令迴光反照 。】我们看这一段,首先我们要问,诸佛菩萨,包括阿罗汉,他为什麽到我们这个世间来?他怎麽来的?是不是他想来?他有这个能力,想来就来了。如果他还有想,他是凡夫,他不是圣人;不但他不是佛菩萨,连阿罗汉也不是。诸位要晓得,阿罗汉已经没有想。他怎麽来的?现在科技发达,比喻就容易,在从前打这个比喻真的很难。你家裡有电视机,你只要频道一打开,裡面人相就现前,你就听到他在那裡表演,他在那裡说话。你可以去问问他:你是不是想现身?你什麽意思在这现身?你不会问他!那个相、那个音声,充遍每一个空间,对不对,你电视机在这裡打开,它在这裡现相;把这边打开,它在这裡现相。那个电波就好比是法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相是怎麽现的?众生有感,他就现了,那个感就好像我们打开开关一样,那个电流一样,我们一按那个电流是感,相立刻现出来是应。诸佛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是跟众生感应道交,他没有念头,他没有我想来,没有!众生有感,他就有应。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佛菩萨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我们自己的法身也是尽虚空遍法界。随处有感,随处有应;随时有感,随时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这是真相。

  至于现什麽样的相,大家我想都念过《普门品》,《普门品》观世音菩萨可以做一个例子,三十二应,三十二类的应身,应以什麽身说法就现什麽身。应以什麽身,不是佛菩萨,“我应该现一个什麽身”,他要有这个念头,就又变凡夫了,他又有了我相、我见,他没有;完全是众生心。众生心,我是众生,我没有想让他现一个佛,他怎麽现佛了;我没有想要他现菩萨,他怎麽现菩萨了!其实你有想,你那个想很微细,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我们的思想太迟钝、太粗了!微细的念头我们不晓得,自己都不知道,那个感现的相是微细念所感的。所以尽虚空遍法界的法身,那个灵敏度极高。我们众生的心念,一秒钟两个十万八千次的生灭,这样微细的念头能感,佛菩萨就能现。自自然然现,确实没有念头,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一定要晓得。没有证果之前,没有证果就是没有契入这个境界之前,这个境界诸位要记住,就是一真法界,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如果用其他的法门,必须要性相圆融才能入得进去,才能证得。我们没有这个功夫,到不了这个境界,念阿弥陀佛,靠佛本愿接引,我们也能去得成。这种去法只有这一个法门,前面跟诸位说过,除淨宗念佛接引法门之外,没有第二个法门;其他所有一切法门,都必须要性相相融。这是说明佛菩萨这些圣贤,在这个世间现应身、化身怎麽来的。

  他现这个身,他起作用了,教化大千世界所有一切众生,就起这个作用。教化,他要示现动作,他要示现言语,像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这我们省略了,不必一桩一桩的说。在本经的开端,为我们示现入舍卫大城乞食,著衣持钵。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当中,“普贤行愿品”有四十卷经文,诸位都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行愿品裡面的,五十三位法身大士,为我们示现在各行各业、男女老少,给我们做出一个榜样,怎样过日子,怎样工作,怎样处事待人接物,他不但给我们说,还做出样子给我们看。他有没有起心动念?给诸位说,实在没有起心,也没有动过念。他是说而无说、作而无作,作跟无作是一,说跟无说是一,一就入了法界。我们今天,作跟不作是二,两码事情,说跟不说也是二,不是一,所以我们入不了不思议解脱境界,入不进去。几时我们这个二的念头没有了,那就恭喜,你就能入,你就入进去了。实在这个二的妄想断不掉,赶紧念阿弥陀佛,除此一条路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好走。求阿弥陀佛帮忙,临命终时来接引我们。这是说明所有一切诸佛圣贤为我们说法,要记住,人家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所以叫称性而谈。从自性裡头,自自然然流露出来的言语文字,绝对没有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法,来学佛经,这个字什麽意思?这一句怎麽讲?给诸位说,全讲错了!为什麽?它根本没有意思,你怎麽可以把它乱按意思进去?我跟大家讲真话,讲真话很少人懂,还有不少人认为我骗大家。你读了不少经,研究不少,你很会讲经,大概你怕我会讲,你叫我不要去想,不要去研究,你来骗我。真有人这个想法,我真的遇到过,这冤枉不冤枉!跟他讲真话,他误会了。如果我要骗你、害你,那个经好好去研究、多查资料,那是存心害你。为什麽?你永远堕落在第六意识裡头,你不能见性。所以诸位一定要晓得,经没有意思,因为没有意思,所以一经通一切经通;要有意思,你还能通得了吗?几时在经裡头一个意思没有了,那叫什麽?智慧开了,根本智开了,般若无知;你得到无知以后,你起作用就无所不知。

  我们学经,我们今天跟古人不一样,古人学一部经,一部经下手。你拜了一个老师,老师传你一部经书,哪一部经?各宗不一样,贤首华严宗的,一定是给你一部《华严经》,叫你去念。天台一定给一部《法华经》,给你去念。没有讲的,就是叫你去念,叫你去背。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天天念,念到熟透了,念到心裡头什麽意思都没有了,那就功夫成熟。念到心裡什麽意思都没有,师父才给你讲个一段、两段,豁然大悟,就开悟了。一开悟,后头不要讲,全都通了。你要有个意思在的话,十方一切诸佛来给你讲这个经,你也开不了悟。你为什麽开不了悟?你有妄想执著在挡住。学佛没有别的,就是把妄想、分别、执著把它念掉。念经是个方法,就是修定,打坐是修定,念佛是修定,持咒是修定,念经也修定,用这个方法修定,修清淨心,道理在此地。这都是给你讲真话。所以他从一部经上开悟,一切经都贯通,不但佛法贯通,世间一切法也通了,世出世间法都通了。什麽原因?统统是自性流露出来的,你已经见性了,哪有不通达?所有一切的幻相,十法界依正庄严,包括佛说经也是相,也是个妄相,因缘所生法,统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见了性,哪有不通达?道理在此地。只要老实念就好,不要去打妄想,一打妄想就坏了,以为佛有什麽意思,佛什麽意思都没有。只要你真正明白通达了,经典往桌上一摆,你拿去讲,你看看底下,底下是人,跟他讲人话;底下是鬼,跟他讲鬼话。人话、鬼话都是经上讲的。因为它没有意思,它裡面就含无量义,所以九法界众生,展开经本都可以跟他们说法,都契机,他们听了都得受用、都得利益;要是一个意思,就不能有第二个意思,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

  特别是你们发心学讲经的同学们,你们看看古大德的注解,往往一部经有几十种注解。《无量寿经》三十多种注解;《楞严经》跟《金刚经》都有一百多种注解,一百多种注解就一百多种意思,那意思都对。世尊慈悲,怕我们后人走错路,入灭之前传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麽?经。我们要依这个,经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才是真正的依靠;有意思靠不住,有意思是凡夫,有意思就是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那种人不可靠、靠不住。要找一个没有意思的,没有妄想的,没有分别执著的,这才靠得住,他才能够教化九法界众生。

  不但是佛法要悟;从前,世间法教学也讲求悟。现代的学校我不知道了,我小时候在学校念书,我们听老师跟老师在那裡聊天谈话,某个学生悟性很高;我们还听到这个说法,老师还著重学生的悟性。教学的方法,如何启发他的悟性,从前教学目的在此地,诱导你开悟;开悟是智慧,不是教你去记一些常识,那个东西记得再多,看得再多,读得再多,没用!儒家在《礼记》“学记”裡面,就讲得很好,“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作老师教学生,你智慧没有开,你念得很多,记得很多,听别人讲得很多,这些东西你拿来教学生,这是错误的,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自己有悟处,自己有见地,没有大开圆解,没有圆悟、彻悟,这是悟到一部分,那一部分是你真见到的,这才是教学真实的目标。

  我们看底下,“为众生开此宝藏”,这句话很要紧。宝藏是什麽?宝藏是众生的自性。佛菩萨教化众生,佛菩萨没有东西给众生,佛菩萨说我有东西可以传授给你,那是妖魔鬼怪,那不是真的佛菩萨。真的佛菩萨,我没东西给你,你所得到是你自性裡面本来具足的。佛菩萨为我们作增上缘,诱导我们开发自性。开此宝藏,“此”是众生,是众生本有的宝藏,本有的佛性,本有的自性。禅宗六祖惠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黄梅,五祖忍和尚跟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忍和尚给他什麽东西?什麽也没给,他自己觉悟的。悟了之后,他向忍和尚报告他的心得、 他的悟处,“何期自性,本来清淨”。本来清淨的意思,就是说我现在在凡夫是清淨的,看看畜生,畜生的自性是清淨的;看看饿鬼,饿鬼自性也清淨的;看看阿鼻地狱,阿鼻地狱那些众生自性还是清淨的,没污染,本来清淨。可见得染污不是真的,染污是迷,是不觉。不觉就染了,就叫染污,不觉就叫迷。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跟我们说,“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来无,现在有没有?现在也没有。如果你觉得现在也没有,你开悟了。不行!现在有。现在有,你在迷,你没悟。你一定要知道,迷不是真的,自性裡头本来没有迷,现在也不迷,将来永远都不迷。你要是了解这个事实,在这上建立信心,就有开悟的可能。到什麽时候开悟?迷悟是一,迷悟不二,就跟前面讲的,说与不说是一不是二,迷跟觉悟是一不是二,就开悟了。迷是迷,觉悟是觉悟,两桩事情,你在迷,你没有悟。口裡虽然说觉悟,心裡还是迷惑颠倒,没有悟。诸佛菩萨、善知识帮助我们的,是他有善巧方便,帮助我们自己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这一契机就成功了。

  “皆令迴光反照”,所有一切法门,总不外这一个原则,叫你回头,叫你反照。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你看他说出他自己用功的方法。他是怎麽用功的?他是怎麽见性的?他用耳根,“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他用这个方法。这裡讲反照,在观音菩萨就是反闻。总而言之,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时,要知道迴光反照。这一反照就见性;如果随著外面境界相,那就著相了。现在问题来了,怎麽个反法?观音菩萨耳根听外面音声,如何能从音声再听回去?我们眼睛看到外面色相,怎麽能从色相再回过头来?诸位要了解这个字裡面的真实义,不是这个反;所谓反是换一个观念,是这个意思。前面不是有吗?都讲的这个修行纲领,修行的要领在作观,观是观念,把观念转过来。“我不会转”;《金刚经》念了,还不会转?《金刚经》上任何四句、一句经文,你如果能够受持,都能见性。这个话真的是一点都不假。像我们此地念的,“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我们对这个身相,马上就转了,这叫反观。凡夫对这个身看得好重,神圣不可侵犯,坚固的执著,这是凡夫的妄想,错误的观念;反过来,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分别执著统统破掉,这叫反,反照是这个反法。如果你心裡头念念贪图黄金、美钞、珠宝,天天想这些东西,《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贪心马上消掉了,这就叫反。《金刚经》上任何一句经文都能帮助你迴光反照,反是这个反法,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反法。他能够将错误的观念,立刻就能够反过来归到正确的观念,这叫反闻。大乘佛法这是用功的原理原则,宗门裡面所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什麽叫觉?观念回过来就是觉,觉跟此地讲的反照是一个意思,那个念头要转得快。不转就随著烦恼去了,一转过来,烦恼就没有了,心就清淨。

金刚经的智言慧语 :【相即性体之用,有体必有用。性相一如,相何可灭。则知欲见本性,必应离名绝相,破其我见。我见不除,便生分别心,而起念即着相矣。 】这几句说得是很简单,可是它的义理有相当的深度,我们必须要把它搞清楚,然后修行才有着力之处;一般讲,功夫才用得上力。性跟相是一桩事情,是一体的。性是体,相是作用,有体一定有用。古人说到这个地方,唯恐听众不能体会,所以用比喻来说。譬如「以金作器,器器皆金」,贤首大师的《金师子章》,就是这样的比喻。用金比喻作性,用器比喻作相,相可以变化的。譬如我们讲十法界,佛相、菩萨相、缘觉相、声闻相、天相、人相或者是畜生相,这相很多,这个相用什么造的?都是用黄金造的,黄金是一样的,黄金是体。用黄金做一个佛像,我不喜欢佛,喜欢观音菩萨,我把佛像融掉,再铸一尊观音菩萨的像,还是这个黄金。金没有变,相变了。相就是体的起用,用会变,体不会变。以金作器,器器皆金,我们用黄金做的器,何止千万种花样,花样很多,可是那个金、它的体只有一个。明白的人知道,金就是器,器就是金,没有两样。无论用黄金做成什么样的器皿,器都是金,无二无别。因此它的作用不会消灭的,也就是说相不会灭的。我不要佛像,造一个菩萨像;不要菩萨像,我什么都不要,不要的时候,那个黄金一团,它一团的相,一块有一块的相,它总有个相。相没有了,相没有金也没有了。只要有金,它一定有相,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把黄金比作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会现相,现的什么相?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我们知道,金跟器是随着我们意思在变化;我们想要什么,就把它铸成什么像。

  十法界这些依报、正报的现象怎么来的?谁去主宰它的?我们在这一次讲席前面也都曾经报告过,是随着众生妄念在变化,妄想、执着在变化。有妄想就现出十法界,有执着就变现出六道轮回。由此可知,十法界、六道轮回从哪里来的?是我们妄想执着当中变现出来的。如果离一切妄想执着,我们真性所现出来的相是什么?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叫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华严经》上称之为不思议境界。这不思议用得太好!普贤行愿品,四十华严,《四十华严》的题目比较详细,它这个题目前面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题这么长。入是证入,《华严》四分,这是末后一分;信、解、行、证,入法界品是证,入就是证入。 《八十经》里面省略了。入法界,什么法界? 《四十经》上讲得详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不思议解脱境界就叫一真法界。如果有思有议那就不能入,有思有议就掉到十法界去了。十法界是我们本经里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十法界也是虚妄。可见得一定要离开思议,思就是妄想,议就是执着。离一切妄想执着,一真法界就现前,这个才是恢复性德,我们的真心本性完全显露。所以要晓得,相不能灭,它会转变。就是因为相会转变,佛才叫我们生心;虽然现相,这个相决定是了不可得,「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佛教我们一定要无住。由此可知,无住生心,生心无住,与法性的现相完全相应,这样才叫做随顺法性,称性起修,宗门里面称之为明心见性,就是这样的境界。相不能灭,因此教我们生心,生什么心?生一个无条件为一切众生服务的心,无有任何条件。这是世尊在这个经上教给我们的,「应无所住而行布施」。无所住而行布施,布施就是为众生服务,无住布施就是无条件的为众生服务,就与性相的事实相应。这里面义理甚深,而且极其微细。

  如果有住生心,住相生心,你就造六道轮回,就造业。无住要是不生心,你就着空,着空若不能出三界,四禅有无想天,到那个地方去受生去了。功夫更高一点的就到四空天去了,这就是无住不生心,落得这么一个果报。生心要有住,就落在色界、欲界里面去轮回。所以佛教给我们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就超越六道轮回,这把方法都教给我们。因此,必应离名绝相,必是必须、应该,不这样做不行!离名不是不要名字,不要名字,我们跟别人沟通往来就没有方法。名相是与一切众生沟通的方便,一种方法,没有这个方法不能沟通,所以名相要。佛经里面多少专门的名词术语,怎么能不要!什么叫离名?心里面不能执着,心里面执着它就错了,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与一切众生沟通的工具而已,这种工具是假设的,并不是真的。我们知道这个性质,心里头对于名字相就不执着。不但名字相不执着,言说相也不执着,言语还是跟众生沟通的工具,也是因缘所生。所以不应当执着,我们要用它,不要执着它,那就对了,离就是不执着。绝相,相是讲形相,我们一个人,人有人的形相;畜生有畜生的形相,在我们环境里面,我们住的房子,房屋有房屋的形相,桌椅板凳各有它的形相,可见得形相也是性体的起用,都是性体的起用。无论是动物的相、植物的相、矿物的相,全是性体的作用,相也是随着分别执着在那里变化的。这些相我们可以用它,但是不能执着它。绝,绝就是断绝心中对于一切形相的执着。离名字,离言说,离一切形相。

  「破其我见」,我见是对于自身的执着,这是我见;对于所有一切形相的执着也是我见。这个地方的我是广义的,凡是一个形体,你执着它真的存在,这就叫我见。佛在这个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告诉你相虽然有,它的性质就像梦幻泡影一样,不是真的存在,是假有、是幻有、是暂时的存在。说暂时都不很妥当,要跟你说真话,它根本就不存在,这是讲真话,讲真话我们不懂,没法子体会。说暂有、暂时有我们还能够勉强同意,它暂时有,其实根本就没有,「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那才是它的真相。真正明了真相才不执着,心里面妄想执着真的放下、没有了。然后就能够随缘,像佛与大菩萨「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可见得这两句,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这两愿不容易做到,你没有彻底透彻的了解,你怎么会做得到?恒顺众生要真正看破才能做到,随喜功德要真的放下才能随喜,成就自利利他,无量功德,这样才能够破除我见。我见破除,《金刚经》上讲的四相都破了,四相、四见都破了,那才是真正的菩萨。菩萨就是觉悟的人,真正的菩萨就是真正觉悟之人。如果还有丝毫我见未除,那他还有分别。有分别,换句话说,他还是会起心动念,只要起心动念就着相。着什么相?我们用《金刚经》上的话,四相具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四相就具足,四相具足不是菩萨。佛在经上讲得很好,「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是为我们说明为什么要离相,怎么个离法?这里讲得很清楚、讲得很透彻。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的开始4.城市慷慨整夜光 如同少年不惧岁月长5.平凡的日子需要一束光6.什么结局能配得上这一路颠沛流离7.贫穷限制那么多,为什么没
  • 亲爱的神医宝贝夫君张涤如果一个男人和你一起生活,总是希望自己比你强,十分固执,不愿意改变自己,为你服软。也许有很多人喜欢伪装自己,你看到的也许并不是真正的他,如
  • #守护香港# 详情点击【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升至第五[中国赞]】據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英國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發布第28期《全球金融中
  • 我们做个假设,你是那个先知先觉的人,对方是后知都不一定后觉的人,这样两个人在一起了15年,一定是前者在无条件的兼容后者。无论男人 女人,首先都应该先爱自己;我们
  • 】骑行、漫步、品湖鲜,赏稻田麦浪,体验农事乐趣,这样的悠然时光,即将在高新区太湖岸线亮相!位于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镇湖街道)的两个最新最美太湖田园——石帆共享农
  • #摩登兄弟刘宇宁[超话]# 摩登兄弟mdxd 刘宇宁lyn 宁哥 棚主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时光不会怠慢执着而勇敢的人,
  • 团县委副书记陈秀兰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老人们感受到党、政府的温暖和关怀,在全县上下形成讲文明、有公德,爱老助老的时代新风。 团员青年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
  • 为何胃癌在发现前往往都无症状?早筛、早诊、早治真的非常重要!
  • 怎样才是真念经真念佛(二) 不以佛号压烦恼 知行合一心为根 你念佛还压佛,没有智慧——来了烦恼,念佛的一个误区就是想用佛号去压制。假如一生气了,烦恼了,阿弥
  • 邱天还特别提到,当时保洁人员不足,保洁公司经理就动员了自己的9位亲戚朋友齐上阵,为病区做清洁卫生;中南医院食堂也克服了人员少等困难,保障了餐饮供应。繁重的医
  • 甚至从1979年开始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可见江苏的足球成绩与该地的经济发达程度并不同步。江苏队真正成为中国足坛劲旅,是在2011年外教德拉甘上任,达纳拉赫、耶夫蒂
  • (7)大邑县时间:8月29日(周六)19:30-21:30地点:安仁镇坝子广场内容:以“放歌大邑·四海相连”为主题进行三个篇章的演出,传达大邑文旅走向世界,与
  • 一些人则对出现在房间一角的红色Henry吸尘机更感兴趣,有人分享家中同款吸尘机的照片,打趣说:“我也开始打造自己的唐宁街新闻简报室。日本一名正妹重机骑士引发网友
  • 【诗词里的人生旅途,你我亦是行人】#青春文学##诗词# .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因此,跟随张宏杰的独特视角去观察历史人物,我们会发现那些光怪陆离的历史人物与以往的描述迥然不同,甚至颠覆了以往的认知,但不可否认地是他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丰盈,更
  • 德阳什邡市腊板鸭在四川,各种腊制品是不少人割舍不掉的乡愁。在四川,各种腊制品是不少人割舍不掉的乡愁。
  • 民宿老板的外公诸葛绍贤是诸葛亮第50代后裔,为了这座村的传承和发展不断殚精竭虑。就拿本次展览展出最多的花鸟画来举例,看完这些从北宋到南宋,再到元明清的作品,我们
  • 此外,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艾艾贴作为传统中医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以“弘扬国粹之美,
  • 以后我们会陆续地排练一些根据陕北民歌故事改编的音乐剧、情景剧、歌剧,把大剧院和小剧场联合起来打造,提升我们文化旅游的品位。#论文##教师##核心期刊##专利##
  • 说这些并不是说男嘉宾不好,只是觉得有点不真实,王琳把底牌亮得太快了,所有人都知道她的内心有个少女,所有人都知道她的软肋是儿子,只要对方搞定这两样,她其实就“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