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种好“塞外粮” 丰盛“中国碗”】#兴安盟# #农业# #丰收#

种好“塞外粮” 丰盛“中国碗”

——兴安盟农业生产稳收稳升再遇丰年

  这边“只见良田万顷平”,那边“稻花香里说丰年”,眼下,兴安大地金黄沃野,百粮皆丰。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最是一年丰收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粮食产量前三名的“粮仓”兴安盟,今年以“种好‘塞外粮’ 丰盛‘中国碗’”为生产目标,加快构建高质量、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稳收稳升,踏实种好“塞外粮”,倾力丰盛“中国碗”。
  “亩产717.56公斤!”“亩产702.5公斤!”“亩产540.3公斤!”9月27日,在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2022年优质水稻测产现场观摩会上,捷报频传。来自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等7位专家组成的测产专家组,对兴安盟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的粳稻、耐盐碱水稻开展实地测产验收工作,经过测算,今年试种的三种水稻品系均实现增产。
  “这是我第三次来兴安盟,现在‘兴安盟大米’已经树立起了品牌,水稻产业的产量和面积不断扩大,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潜力,希望通过我们杂交水稻技术能不断提高这里耐盐碱地的产量以及黑土地杂交稻的产量。”在袁隆平院士工作站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基地,“水稻之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阳不时弯腰查看水稻,对兴安盟水稻产业发展深有信心。
  兴安岭上兴安盟。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的兴安盟地处北纬46度寒地水稻黄金带,是内蒙古水稻主产区,也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更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今年,兴安盟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782万亩,预计粮食产量135.39亿斤,较上年增长2.21亿斤,其中水稻预计总产11.36亿斤,全盟粮食和畜牧生产保持连续增长态势,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望实现“十三连丰”。
  在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黄家店嘎查明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大米加工车间里,轰隆隆的机器作业声不绝于耳,一粒粒雪白饱满的精米被包装成袋。该合作社通过选择优质品种,保证水稻标准化栽培,为农户提供“一条龙”的产销服务,合作社生产的“兴安盟·义勒力特”大米备受市场青睐。“今年合作社共有订单户200余家,预计订单回收水稻2000余吨,又是个丰收年!”合作社理事长杨明武信心满满地说。
  兴安岭下米粮仓,草原深处大厨房。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从“糙米将就咽”到“名米我来产”。“兴安盟大米”不仅承担着自治区的粮食安全保障,更寄予了这片土地人民的生产自信与蓬勃动力。近年来,兴安盟立足粮食资源优势,在大米、玉米“双百双千”工程引领下,通过引进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选育优良品种、创建“兴安盟大米”品牌、建立智慧农业园区等举措,持续推进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大米品牌营销的突围崛起之路,朝着一粒米撬动百亿元产值的目标奋力冲刺。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从田间地头郁郁葱葱的水稻,到消费者碗里香糯的米饭,作为“东北上游,净产好米”的典型代表和内蒙古味“稻”的中流砥柱,几年来,“兴安盟大米”品牌愈发闪亮。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十大好吃米饭”等称号,兴安盟也被授予“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独家供应商”“全国优质稻米示范基地”等诸多荣誉。在“兴安盟大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引领下,全盟水稻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30余万亩、水稻产量稳定在70余万吨、销售收入稳定在20亿元。
  源在兴安——自然兴安盟生万物。作为玉米主产区,兴安盟重点打造玉米全产业链,通过建链、强链、延链、补链,推动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玉米年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秸秆收集总量可达588.6万吨。今年,兴安盟玉米播种面积达1223.28万亩,玉米预计总产111.38亿斤,同比增加4.46亿斤。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兴安盟实施优质高效增量示范行动,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保证粮食不减产的情况下增加一茬大豆,不仅有效提高农民收入,还有效保障了粮油供应。今年,兴安盟大豆种植面积达234.17万亩,预计总产7.28亿斤,同比增加3.25亿斤;杂粮播种面积60.5万亩,预计产量3.78亿斤;杂豆播种面积38.76万亩,预计产量0.68亿斤。
  走进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试点项目基地,一排排玉米、一垄垄大豆已经成熟,准备收割。“今年是我们合作社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3年,种植面积也从200亩扩大到了1000亩,根据带型和品种的不同,共有30余种组合模式。”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杜岗介绍,同样的耕地面积,复合种植和单种玉米的产量相当,相当于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扣除成本,每亩地可以增收200元。
  玉米资源丰富的优势,还成功吸引了内蒙古溪流佳禾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12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落户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达产后,年生产淀粉42万吨、葡萄糖浆24万吨、结晶葡萄糖20万吨、玉米油2万吨、纤维饲料14万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实现税收1亿元,安置就业240人。”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彦介绍说。
  做好“粮仓”要做实举措。围绕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的提质增效,兴安盟创建了12个优质高效增粮千亩示范区,集成推广玉米密植优良品种、大豆大垄密植浅埋滴灌、水稻浅湿干交替灌溉节水等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助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今年,我盟向上争取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49亿元,在全盟打造了12个千亩优质高效增粮示范区、8个看禾选种平台,建立5个万亩示范区、100个千亩展示区、150个百亩核心区,实施耕地轮作138万亩。”兴安盟农牧局局长李振林介绍说。
  据了解,我盟6个旗县市中有5个是国家粮食生产大县,全盟共计114家企业成功认证绿色食品,认证产量370284.8吨,产品259个;44家企业认证有机农产品,认证产量94345.462亩,认证产品148个;授权地理标志农产品主体5个,企业39家,获证产品9个;获证名特优新农产品32个。
  我盟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水稻、大豆等专项产业链工作计划,科学落实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针,不断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各个领域的研究和推广应用,推进现代高效农业转型升级,带动着乡村振兴步伐的加速。

从“体力”到“智力”,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建设集“智慧大脑、智慧农场、农业专业实验室、溯源体系”于一体的数字农业农村科技服务中心,让传统农业实现了“云管理”。在服务中心大屏幕上,10万亩智慧农场,拥有百余套农机智能装备及千余套田间信息采集、视频监控终端,北斗卫星、无人机、车载和手持设备应用实现空天地一体化遥感。“以前春耕作业靠的是经验,现在农机上配有电动方向盘、自动导航系统和卫星平地系统,省时省力,效率还高。”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岗介绍着智慧农业带来的新变化。

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近年来,兴安盟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发展底线任务,通过深化农业产供销链融合,聚焦建设我国北方绿色产品生产输出基地,加⼤“源在兴安”区域公⽤品牌推⼴⼒度,打好“兴安产 安⼼选”⾦字招牌,持续提升“兴安盟⼤⽶”“兴安肉牛”“兴安小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影响⼒,实现农业产品产量高、质量优、前景广,持续为“中国饭碗”添内蒙古好粮作出贡献。

【持续释放经济社会发展动能——甘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

作为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放管服”改革一直是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充分释放,百姓获得感不断增加。

扭住重点发力,纵深推进改革

审批时限再压缩、企业成本再节约、企业投资再省心——

2021年,我省在兰州新区、金昌经开区、玉门市开展“标准地”先行改革试点,简化优化工业项目供地流程,压缩供地时间,降低投资项目运行成本,企业实现“拿地即开工”,有效加快项目落地。

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兰州新区2021年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成为“标准地”改革红利的受益者。

“从项目开工到实现投产,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兰州新区审批帮办代办团队和各部门的帮助指导下,企业顺利拿到承诺制施工许可证,并同步办理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确保项目顺利施工建设。今年3月,甘肃海远博大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口径给排水管材系列产品均已投放市场。

经过一年试点,兰州新区#兰州新区# 、金昌经开区、玉门市三地出让“标准地”28宗3365亩,相关项目均实现“拿地即开工”。

“‘标准地’改革,构建了工业项目公开透明的新型招商模式、全过程监管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节约集约的新型用地模式,是我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效能、创优营商环境的新招。”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加快建设一流营商环境:
——2015年6月,甘肃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初步构筑起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的雏形;

——2016年,我省推动省市县三级“网上行权”,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工作趋于成熟;

——2018年,我省全面开展深化“放管服”改革突破年活动,推行“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
……

改革越向纵深,释放的动能也越大。

2021年,我省取消调整下放行政审批事项91项,减审批力度为近年最大。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省市县三级涉改部门(单位)按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告知承诺、优化服务等方式办件总量达到73.9万余件,惠及市场主体2.47万户。

今年,我省编制公布《甘肃省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明晰权力边界,规范权力运行;在涉企经营许可、证明事项、投资项目审批等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建设用地审批时限压减至20个工作日;生态环境领域85%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下放至市州;在全国率先实现同时支持刷脸和刷二维码进行医保结算,医保凭证从“卡时代”进入“码时代”……

聚焦利企便民,拓展服务广度

“没想到,现在办理营业执照这么方便。”甘肃元数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陈大材高兴地说。

今年初,陈大材在营业执照办理网络系统中选择了“送照到家”服务,仅2天时间,纸质版的营业执照就送到他手中。

22个工作日、8.5个工作日、5个工作日、2个工作日……近年来,我省企业开办时限持续压缩,市场主体准入环境更加宽松便捷。

今年截至7月底,我省市场主体达到212.16万户,今年以来新设立市场主体18.39万户,同比增长10.35%。

企业和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

近年来,我省聚焦利企便民,全面保障市场主体,着力加强企业开办(注销)“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建设,企业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天。简化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流程,将适用“秒批”系统的经营范围事项从3大类33项扩充至8大类63项。

同时,将电子税务局100项功能接入“甘快办”,推出233项“非接触式”办税缴费、521项“网上办”服务,取消1107项涉税资料报送,将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压减至1项。

此外,我省住建部门推动颁发电子资质证书,全程实现“零跑腿、零证明”。公安部门建成二维码一码通支撑平台,实现人、企身份检验和材料免交,高频事项“零材料”扫码即办。民政部门采取承诺制方式替代取消家庭财产收入、困难程度等证明材料。文旅部门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制,将部分文化类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减至5个工作日……

百姓的“小事”,正是民生的“大事”,也是“放管服”改革瞄准的“靶心”。

近年来,我省全面推动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基本实现“只进一扇门、可办所有事”。持续加强“好差评”系统建设,推进现场服务“一次一评”和网上服务“一事一评”,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好不好,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

同时,我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归并57条政务服务热线,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实现“一个号码统一对外服务、一个平台倾听百姓心声”。自2021年11月15日上线运行以来,全省共受理群众有效来电117万余件,日均受理量7525件左右。

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2021年3月,我省启动数字政府政府建设;

2021年5月,省政府成立省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领导小组;

2021年12月,在省政府办公厅加挂省大数据管理局牌子,设立省大数据中心,甘肃省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进入实体化运行阶段;

2022年4月,甘肃省数字政府第一批建设项目已全面上线;
……

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

去年以来,甘肃省政府以“中西部领先、全国一流”为目标,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提高政府治理效能,着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数字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全面推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打造“甘快办”等特色应用品牌,建立省市县乡村5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面向企业和群众建立线上线下协同的N个政务服务应用系统。

创新提出了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要素标准省市县乡“四级46同”,52个省直部门及中央在甘单位统筹联动,编制统一的基本目录及实施清单,为全面实现同一事项全省范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夯实了基础。

推进涉企优惠政策“不来即享”提质扩面,实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五项认定业务网上办理,推行减税降费、科技奖补资金、涉企公积金、就业补助等更多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在线办理。

深化“甘快办”应用,统一全省政务服务移动端入口,完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移动端功能,13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其中121项实现“全程网办”。

推动电子证照在更多领域应用并互通互认。全面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初步形成覆盖省市县各层级的全省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体系,全省汇聚政务数据达到700余亿条。

简除烦苛,很难一蹴而就;转变职能,需要久久为功。

如今,甘肃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拓宽“放”的领域,提升“管”的效能,优化“服”的质量,不断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注入新的动能。(来源 | 新甘肃客户端)

儿子在耶鲁大学读书的校友说:“这次在耶鲁大学,多少有感觉美国在回归传统。极左会毁了世界,大学应该是保守主义最后一个堡垒,而不是极左的大本营。”
耶鲁大学弥漫古典浪漫的校园环境极其著名。而一些现代建筑也常被作为建筑史中的典范出现在教科书中,其中包括路易·康设计的耶鲁大学美术馆、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Eero Saarinen设计的Ingalls滑冰场、Ezra Stiles学院和Morse学院;以及由Paul Rudolph设计的艺术和建筑系大楼。#旅游##美国##耶鲁大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小红花] 腾讯视频会员年卡 季卡~~[小红花]98 爱奇艺会员年卡~~[小红花]56 优酷视频会员年卡~~[小红花]123 京东plus年卡+爱奇艺vip会员
  • 灌篮高手 REAL 命运强手 彩页大图分享 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作为和灌篮高手,浪客行并称为井上雄彦三大长篇之一的REAL,剧情上贴近现实,画功上潇洒随性。
  • 这个#中秋# 以感恩之名,奔赴月色浪漫 感恩父母 即使路途遥远,心中仍有归途 感谢恩师 三尺讲台,带领我们探索世界的奥秘 感谢爱人 因为有你,才把日子过成了诗
  • 虽然已经入秋了,但是偶尔心里啊还十分燥热的时候想要不要吃一只雪糕,或者是白雪冰汤圆呢,就算是天气越来越寒冷,心里对冰凉的感受越加的敏感,就想要尝试一下对于含在嘴
  • 106日常: 我和家人们说过我要画图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厚障壁了,一边ABC一边塞上了半边耳机, 我听到了家人们在讨论听的英文歌, 妹妹说歌单里只有五首英文歌 什么
  • 【禅宗公案】禅宗祖师们的哭与笑   当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心情时,会哭或笑,这说明哭或者是笑是人内心深处的坦白。我们一出生就会哭或笑,不用任何人教我们就会,所以哭
  • 【来金山吧!海钓趣体验、帆船新玩法...够夏天够刺激!】6月20日起, 金山城市沙滩正式进入泳期啦!乘坐可爱的大坝观光车,感受长三角最具海派风情的城市海岸景观。
  • 《人才资源开发》 知网省级半月刊 曾用刊名:行政人事管理;人才了望;人才瞭望 主办单位:河南省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 出版周期:半月 ISSN:1003-1073
  • #王靖雯Zka[超话]#[爱你]#王靖雯巡演# 【0910王靖雯南京站巡演应援公告】 伴秋风,一路走,不停留!我们用一直的陪伴为梦想充满能量,然后再出发
  • #魔道祖师[超话]##魏无羡1031生日快乐##蓝忘机0123生日快乐# ᥫᩣᩚ╭─♡ #忘羡# 生贺 ♡─╮ [喜]•♡+♡• [喜] 朝暮年岁,共至
  • 1岁后你的每个举动我都想记录实在太可爱了!会亲亲妈咪肚子,摸摸肚子里宝宝;爸爸妈咪出去会哭,还演变成一直指着门口要找我们;大人的任何行为动作,看一遍就会模仿;大
  • 先点三颗烟 然后随便说两句 今天为了给杜总看我老婆特地翻出来之前的pb给她看 大概收录了从17年到20年的各大活动 一张张翻过去居然发现每一张都能想起大概的
  • #睡前读诗# 其实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知道, 我们是爱着这个世界的, 爱这个世界的一切,爱所有的人、我们渴望, 只是有些人残忍的伤害你, 用你想象不到的方式,
  • 清乾隆掐丝珐琅兽面宝相莲纹花觚 尺寸:直径20cm,高厚39.5cm 重量:2848克 铜胎掐丝珐琅花觚,造型由商周青铜礼器演化而来,制作规范,规格适中,
  • #我只说我经历过的# 如果那位说爱你的人,真心对你说:我爱你,宝 ✅要相信ta说的,心里平安 ❌不要去听内心这样的声音: 1. ta不一定爱我 2
  • 第477期赠书活动{卷+关注}揪2位粉丝赠送《#人间椅子# 》1本,群赠书1本,截止日期2022.10.20日。 不愧是日式惊悚天花板,阴冷诡异得令人心里发毛
  • 【新品参上】S.H.Figuarts沙鲁 第一形态 【日本建议零售价】7,000日元(未含税) 【预定发售日期】2022年08月 《龙珠Z》中登场「沙鲁」将在
  • 这踏马应该就是截杀番外。Kim和Porchay都消失好长一段时间,几乎有点淡出娱乐圈。有网友说在巴黎看到他们一起看画展,也有人在旧金山看到很像的身影,最近一次被
  • #顾南衣# 词条下面都是些什么让人下头的言论[费解] 顾南衣首先是《凰权》这部小说里的男二,其次才是天盛长歌里白敬亭扮演的角色 我的白月光是顾南衣,我是当年是因
  • 一个女孩说:“上学那会儿,北方的朋友第一次看到粿条,非说是河粉,她怎么吃都尝不出来差别。”男孩立马接着说:“粿条条口感顺滑,米味更重一些。”   仿佛遇到了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