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学城连续两年凭借“双创”成效获得国家通报表扬

2020-05-26 10:10:24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作者: 钟飞兴 肖昆华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通报,对2019年落实打好三大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扩大内需、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3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相应采取资金、项目、土地、改革先行先试等30项奖励支持措施。

其中,广州高新区科学城园区因在推动“双创”政策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融通创新、扶持“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打造“双创”升级版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这是广州科学城连续两年(2018-2019)凭借“双创”成效获得国家通报表扬。

根据国务院通报,广州科学城将获得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的系列激励措施。具体包括:2020年对“双创”示范基地优先支持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建设,在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对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项目,优先推介与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对接;优先支持区域内创新创业成果在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重点展示;优先支持举办“创响中国”等重大活动,宣传推广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

国务院督查激励是上级对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的肯定和表扬。2018年度督查激励工作开展以来,广州科学城积极探索“双创”升级版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以广州科学城园区为主体的广州高新区位列全国十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并支撑广州开发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财税总收入、税收收入、利用外资、工业产值等总量位居全国开发区第一,固定资产投资、进口、出口增速位列第一,科技创新能力排名第一,营商环境指数位列第一,获颁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2019年度全球杰出投资促进机构大奖”。

当前,广州科学城围绕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总体定位,全面落实《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相关重点任务,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加快争创国家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努力实现2023年科学城大变化,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

率先打出政策组合拳

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广州科学城是广州高新区的主体园区,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州高新区不断用政策供给擦亮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行政审批改革、政策兑现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三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品牌在全国独领风骚。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19年7月,《广州高新区 黄埔区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正式获得广东省委批准,交给该区在营造方便快捷政务服务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创业环境、优质高效要素供给环境、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环境四个方面28项改革重任,同时赋予该区28个省授权或支持事项,聚焦营商环境“难点”“痛点”“堵点”问题,针对性强、含金量高。

据介绍,通过该项改革,广州高新区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110个工作日压缩至最短15个工作日,财政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原来466个工作日缩短至75个工作日。超过80%的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其余全部在承诺时限内2个工作日内办结;项目备案“变更、延期、撤销”事项,全部实现“即来即批”。自2019年6月1日实施电子证照以来,共办理电子证照业务107宗。

改革创新永不停步。2020年3月,广州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推出“营商环境10条”,从宏观层面、内部机制为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和支撑;同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商事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16个方面提出99项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具体举措,加快争创国家级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

“营商环境10条”提出,建立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的多维度监测机制。横向上,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对各类政策实施效果、各单位服务企业情况进行定期监测;纵向上,对标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年度全区营商环境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实时公布。“营商环境10条”还规定,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99项营改措施”则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切实打造让企业满意的营商环境。为破解企业开办多头跑动、材料重复、虚假注册等问题,全面推广“区块链+AI”商事服务模式,企业注册地址自动校验、经营范围智能推荐,实现企业开办全程“零见面”、0.5天办结。为助力“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设立分别不少于2000万元规模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池,建立健全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着力提升企业获得信贷便利性。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广州高新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改革、开放、创新,打造出了企业服务的“高速路”。例如,利用“区块链+AI”技术,该区开启了“全天候、零见面、一键办”的企业开办服务新模式;在全国首推“秒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目前全区1/4依申请办理事项可实现“即来即办、即来即批”。

除了“营商环境10条”,该区还针对疫情出台了“暖企8条”“稳企6条”等战“疫”新举措,助力企业有效有序复工复产,应对疫情冲击影响。

以企业和企业家需求为导向的最强制度供给,正构建企业投资的引力场。2019年,广州高新区荣膺“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十佳经济开发区”第一名和“2019年度中国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最佳示范区”,该区被企业和人才点赞为“离成功最近的地方”。

今年5月,广州高新区率先全省推出“创新创业金钥匙”服务,今年将优选区内百家企业进入“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库”。“优先选择区内重点企业、瞪羚企业,”该区行政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单宁伟介绍,“我们不去量化企业有多少资本,重点是综合考虑企业的发展潜力。”对符合条件的新注册重点项目企业,该区将从项目引进开始实施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目前首批8家企业已入库。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创新创业百花齐放,风生水起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广州高新区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极大地激发了区域各个领域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激情与活力。从生物安全、生物医药,到先进制造业,再到新一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优质龙头项目到该区落地生根。

高层次人才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也是提升区域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引擎。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要素,搭建平台,成建制引进王晓东、施一公等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产生了强大的人才聚集效应。目前,该区已成为广州市乃至广东省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成为代表广州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核心区域。

截至2019年,广州高新区入选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达到882人,吸引30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在区内创新创业,创办公司700多家。其中,中国科学院徐涛院士、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叶思宇引进到区内全职工作;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美国医学院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四院院士”谢晓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英国皇家生物学学会院士瑞查森,美国工程院院士亚瑟等海内外院士项目也先后落户该区。此外,该区在2019年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师、全球招商总监等10名特聘雇员。

除了向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广州高新区同时也注重培养人才,通过建设智能制造、区块链等7个产业学院,打造大师工作室、双创实战基地、人才服务一站式、双创成果转化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以及每年评选10名“黄埔工匠”、1000名优秀高技能人才等多种方式,支持大学生、技能人才和其他社会群体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就业。

数据显示,2019年,广州高新区组织创业指导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共16场、1636人次参加活动,技能人才专场招聘会提供超3000个就业岗位;区内17家实训点及公共实训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7万人;全年办理总量控制类人才引进入户616人,扶持自主创业2763人,创业带动就业12556人,共投入1.7亿元用于就业帮扶,解决创新创业用工难的结构性问题。

此外,该区积极探索人才工作市场化模式,设立人才工作集团,在全国首创“上管老、下管小”的服务模式。从引进到创业到居住到生活提供一条龙服务,建成人才养老公寓、幼儿园等服务配套设施,筹集各类人才住房6000套。2019年共办理广东优粤卡137人,办理广州市人才绿卡223人,为人才创新创业营造优质营商环境。

据了解,为提升“中小企业能办大事”能力,广州高新区采取“投保贷奖补”方式,统筹设立了三个百亿元发展基金,全面激发资本市场活力,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创造创业。包括:统筹3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对投资种子期、初创期民营企业的风投机构予以重奖;组建100亿元民营企业发展基金,为关键重点民营企业纾困,筹资组建政策性救助基金,化解股权质押等问题,并加大直接股权投资扶持力度;实施民营及中小企业融资300亿元计划。

近日,广州高新区重磅升级出台人才和知识产权两个“美玉10条”政策,标志着该区的“金镶玉”系列政策正式步入2.0时代。人才认定不唯出身、奖励资金不限用途、扶持政策一套全包、知识产权也能变现、国外机构同样扶持……新版政策覆盖面更广,扶持力度更大,兑现更为便利,极大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为该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广州高新区成功打造全球优秀企业聚集地,助力区域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核心枢纽驶入快车道。

打造工业“万亿”强区

2023年实现五大变化

2020年3月,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广州科学城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广州科学城总体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到2023年要实现五“大”、完成21项重点任务。招招硬核,干货满满。据了解,五“大”包括发展空间实现大优化、科技创新实现大突破、产业集群实现大提升、中小企业实现大发展、对外开放形成大格局。

未来几年,广州科学城将开展空间扩容提质,规划面积扩大至145平方公里,打造活力迸发的科技创新核,建设协同发展的创新产业区、创新服务区和创新拓展区,构建产研融合的科技创新集聚轴和先进制造业提升轴,形成“一核三区两轴”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广州科学城以其雄厚的科技战“疫”力量而备受瞩目。广州科学城有159家中小科技型企业成为科技攻关主力军,4家企业入选广东省诊断检测机构(占广东省4/5),3个项目入选国家快速检测产品优先支持项目(占全国1/3)。

《行动方案》核心围绕“科技创新”做文章,提出将广州科学城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引擎。不仅有明确方向,还设定有详细指标数据:到2023年,力争建设1个以上大科学装置、10家以上中科院系列科研院所、10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R&D占GDP比重提高到6%以上,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国家高新区前列。

一流的智造中心要有一流的产业集群,才能在国际产业链中奠定全球地位。《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广州科学城要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70%以上。

打造工业总产值“万亿”强区,产业创新是基础。《行动方案》提出,要在广州科学城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培育一批“中国智造”标杆企业,建设世界顶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产城融合新体验 科技顺德一厅尽揽——记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客厅】
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是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政府支持和指导下,由碧桂园负责投资、规划、开发、建设、运营,因地制宜发展的产城融合特色小镇。小镇中有个“会客厅”,这个客厅是小镇的形象窗口和精神地标,2018年8月1日正式落成开放以来,已经接待了10万以上的客人,客人之中既有科学家也有企业家,在这个小小的“客厅”中,客人们看到了顺德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优势和广阔空间,小客厅为小镇发展发挥着大作用。

小镇客厅 城市创新符号

小镇客厅,既是展示馆,也是科技体验馆,集规划展示、公共服务、科技交流功能于一体。展馆外观设计借鉴转子发动机形态,由此演变出建筑中庭涡轮叶片的工业造型元素,既体现汽车产业特点和工业美感,又丰富建筑内部形态。同时,展馆结合汽车主题,客厅内打造一条“∞”形自动驾驶体验车道,车道自室外延伸至室内,将室外广场和室内空间串联起来,并结合上屋面的环形步道,可连通至建筑外架空平台层,打造连续流动的驾驶感体验。

作为小镇客厅的总设计方,妙文国际心思精巧地结合汽车元素和高科技手段,在客厅中艺术性地展示了小镇的整体规划、产业服务和未来的运营管理,提供了一个体验感十足的科技沉浸式会客场所。

整个展馆由联袂创新、联创价值、联动服务、联盈未来四个展厅组成,主要讲述新能源汽车的历史进程、小镇的规划价值、发展现状和未来构想。

产业科技 绽放城市新生活

来的创新趋势和方向。

在联创价值展厅,主要展示小镇的规划,在这里可以见到一个运用智能科技装备出来的集生产、生活、生态高度融合的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整个小镇落户南方智谷,规划占地3000亩, 聚焦汽车创新产业,围绕新能源化和智能网联化两大方向。创新中心位于顺德大良核心区,以科技产业楼、企业总部独栋、创意办公、生活配套为主,发展科技研发、前沿示范、创业孵化、大数据业务运营、总部经济等业态。智造中心规划选址顺德区龙江镇,以“风景里的生产力”为理念,在生产制造和绿色环保二者间取得平衡,打造“世外桃源”式的产业制造中心。在环境创设上,创智中心立足于建设南北贯通的“创新共享绿谷”,引领城市设计前沿,规划搭建垂直绿墙、空中花园和屋顶花园系统,形成多维度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空气、涵养雨水、减弱噪音,目之所及都是森林。

在联动服务厅可以领略到碧桂园丰厚的资源积淀和深谋的远见布局,并能够检索到小镇为企业所提供的全面细致产业服务——链接市场、技术、资本、人才,激发产业活力。在四个单向触摸透明屏演示下,通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小镇如何为企业进行订单直通、技术加速、资本助推和人才引进。

踏入联盈未来厅,就进入了未来畅想区。在序厅进行的人脸采集现在已经投射到影片中,在这里可以乘坐新能源汽车,享受垂直绿化空中花园的优美办公环境,先进的分层立体交通安全畅达、无人驾驶、自由出行、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网联生活,这是一个绿色、智能、便捷的未来。

序厅是一个LED影片展示区,在这里,可以看到汽车原材料、汽车零部件、应用领域等相关信息,在一系列沉浸式的体验中感受一辆辆新能源汽车的诞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LED地坪,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上游,选择踩踏自己喜欢的圆盘,就会随着踩踏的足迹,走过中国、伊朗、俄罗斯、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巴西、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美国、芬兰等10个国家,采购到制造汽车所需的工业纯铜、橡胶、皮革、石墨、石油、石英砂、钢材、铝合金、铸铁以及锂合金。当原材料都准备齐全,零部件就能顺利生产了。接下来,踏上黄色色圈里的圆盘,可以为LED地面中央的新能源汽车车身增添汽车零部件,共同组装一辆独一无二的新车。刹车碟、发动机、方向盘、火花塞、玻璃、电线圈、车座、轮胎、锂电池都旋转入场,顺利安装完毕,新车即组装成功。红色色圈将展现一座模拟城市,充电设备、养护中心、保险、大数据、汽车研发中心、租赁中心、维护中心、网络中心、软件开发、管理运营……只需轻踏上红圈,城市将绽放。

联袂创新展厅,解说汽车“新”势力的崛起。在这里可以翻阅新能源汽车的前世今生,这里讲述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简史: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的诞生、第一批规模化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推向市场、特斯拉创始人的成长故事、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还能了解到关于新能源汽车在当下及未

筑巢引凤 打造科技顺德增长极

在小镇客厅中可以看到,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构建了一个小镇大脑模块,它是互联网+产业小镇的核心模块,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通过技术、数据、功能三维融合,推动小镇生产、生活和生态要素间的互联互通。对小镇进行智慧化的管理,为小镇里的产业、企业及个人提高效率、提供便利、打造舒适环境。

顺德新能源汽车小镇未来将建成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涵盖青创企业载体的More方、满足中小型企业发展需求的写字楼和独角兽、上市企业的企业独栋,满足企业从初创到成长、再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载体需求。

作为顺德高端科技创新产业的新名片,小镇将进一步加快目标产业集群引进,为顺德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升级注入新动能,推动顺德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方向发展,并借势粤港澳大湾区新机遇,筑巢引凤发展高端科技创新产业,打造新兴产业增长极,推动“科技顺德”建设,抢占湾区发展先机。

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开局之年”为何主抓这三件事
自今年1月首次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唱好“双城记”的热度就在不断升温。政府工作报告将“全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纳入2020年重点工作,并不让人意外。

更引人关注的,是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年的3个重点:科学做好规划编制、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深入推进干支联动。

“开局之年”为何聚焦这三件事?其中又透出哪些新信息?记者采访了相关代表委员和业内专家。

四川在线记者熊筱伟 陈碧红 刘春华

科学做好规划编制

两大重要背景让规划编制“排在第一位”

三件事中排第一位的,是“科学做好规划编制”。

唱好“双城记”,理应规划先行。省社科院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廖祖君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本质上是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各管各的,很容易造成断头路、产业缺乏配合等问题。这要求川渝首先在规划上进行有效对接。”

多位受访者进一步提到两大重要背景: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谋篇布局之年;与此同时,作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同样的国家级战略,国家发改委正组织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参与国家相关规划纲要编制,有助于更充分反映四川的发展实际和诉求;把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四川“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则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央相关战略部署等全面落实,“使国家战略能更好地在四川落地生根。”

省政协委员、成都市社科联党组书记陈蛇建议,抓住“十四五”规划编制的窗口期,从三个层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和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双城经济圈其他城市出发,积极开展产业等规划的统筹协调。

在谈到规划编制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支持达州、广安、遂宁、资阳、内江、泸州等地与重庆区(县)加强合作,新建一批新区、合作区和示范区”。多位受访者注意到这6个市都毗邻重庆。戴宾认为,探索如何更好推动跨区域合作、如何打破行政“壁垒”,需要以先行先试区域作为重要载体。而这些新区域不管以哪种形式,都可能会率先在毗邻重庆的市州规划落地。

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

看似庞杂的工作背后,蕴含了“一条主线”和“两大原则”

围绕“推动重点领域先行突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成渝中线高铁等大量具体工作,涉及交通、经济、对外开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

内容看似庞杂,但多位受访者提到,理解它们有一条主线:严格围绕中央“一极(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两中心(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两地(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要求抓落实。“不管打造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还是联合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所有任务都严格对应了中央要求。”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表示,全力落实中央部署和要求,已成为四川相关工作的“底色”。

具体到2020年,为什么“先行突破”的是上述这些领域?

多位受访者提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任务涵盖范围广泛,不可能在第一年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从政府工作报告已明确工作看,目前是按紧迫性和操作性这“两大原则”来区分先后。

紧迫性高的工作,是今年一大重点。以交通基础设施为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除了成渝中线高铁,还有成南达万、西渝高铁四川段和南充至重庆潼南、内江至重庆大足高速公路等项目。“交通基础设施是构建经济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廖祖君表示,其有助于打破成渝两地时空差、促进生产要素流动,成为“开局之年”重点工作理所应当。

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涵等专家提到,包括成渝地区共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等提法,也都是既“紧迫”又“重要”,“上个月中央明确将数据和土地、劳动力等并列为生产要素,进一步强调了数据对经济增长的内生效应。通过共建试验区,川渝完全可以走在全国前列。”

操作性强,则是另一个鲜明特点。操作性强,意味着相关工作有基础和条件、双方也有共同推进的强烈意愿。毛中根特别提到不久前川渝网红地标宽窄巷子景区、红岩洞景区签订的合作协议,“像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双方既优势互补又有实实在在的抓手,可以马上着手合作。”

戴宾将这种策略归纳为“先易后难”。在他看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相对容易达成共识的就先干起来,暂时没形成共识的就先放一放,这本就是一种务实的态度。

深入推进干支联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绝不只关系到成都和重庆两座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第三件事,是深入推进干支联动。

读完报告相关内容,有人提出疑问:干支联动似乎是四川内部事务,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什么关系?

多位受访者谈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绝不只关系到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不管经济体量还是影响力,成渝要形成相对均衡的‘两核’,都需要在更大范围进行重新审视。”毛中根认为,经济圈是以中心城市和相关区域共同形成的经济单元。而要使四川一方的经济单元更有带动力,离不开内部“干”与“支”的联动。

与此同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干支联动,辐射带动省内更大地区发展。不少人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个细节:在传统观念中和重庆关联性不大,也并不接壤的攀西等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有所提及。戴宾解释,这主要考虑到经济圈建设对四川全域的带动作用。

深入推进干支联动,具体怎么做?

围绕“一干”,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推动成都东部新区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等系列工作,“传递的信号非常明确——‘干’是包括成德眉资在内的一个更大概念,要继续突出抓好‘干’的建设,让它更粗更强更壮。”戴宾表示。

围绕“多支”,毛中根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注重“区域”的概念,明确推进川南经济区开放平台共建共享,加快内自同城化等,“和过去相比,报告更强调区域组团式、一体化发展,这是一个趋势。”省人大代表、泸州市林业和竹业局局长杜旭林就此提出规划建设泸东新区,并将其建设成“渝西—川东南”川渝合作示范区,推动当地和渝西地区一体化发展。

廖祖君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利益共享机制的要求。“建立财税分享激励、用地指标协同供给等机制,能极大释放内部干支联动的动力,也为川渝互动探索经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好友蹭吃蹭喝报警 只因老爸实在看不下去没想到却发现是逃犯
  • 人红是非多,某中戏老师怼《战狼2》作者心理变态为哪般?
  • 甘肃景区突发暴洪 黄河石林景区296名游客被困沟中
  • 吓人!无锡客运站一辆大巴冲进候车室!有人员受伤…
  • 果农滥用催熟药剂,几万斤葡萄被当场销毁!
  • 美弗吉尼亚暴力事件已致1死34伤 嫌犯面临谋杀指控
  • ​张一山不再参加真人秀?​关晓彤很在意片酬?​乐嘉虐待女儿?
  • 九寨沟现双彩虹,愿殇者继续前行~
  • 稻盛和夫《活法》:每天都要心怀感谢!
  • 印度医院供氧中断
  • 埃及两列火车相撞 现场惨烈 至少49人遇难 信号或调度错误为主因
  • 锅从天降! 大妈怒怼cos女孩“我孙女就是被你们带坏的”
  • 台湾最美双胞胎长大了,对比整容的BY2她们真是一股清流
  • 香港检出欧洲“毒鸡蛋”,受污染鸡蛋离我们有多远? | 关注
  • 【北京现共享健身仓:共享模式又出新品!】 如果它出现在龙岩你是否看好它?
  • 揪心!内蒙古赤峰遭龙卷风袭击,已致5人死亡(现场视频)
  • 好友蹭吃蹭喝报警 老父看不惯儿子好友报警发现是逃犯
  • 九寨沟地震14名遇难者身份确定 一名母亲在央视新闻中发现失联女儿身影
  • 枭雄曹操为何没能够一统天下!有四大原因!
  • 九寨沟地震致23死493伤,余震达两千多次 | 一周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