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股市场每日重磅消息,为2亿散户点明投资方向!在阅读正文前,你必须知道一点:没有几个主力资金会笨到在利好一出炉就将股价直线拉升到涨停,所以请股民朋友们耐心一点,让利好飞一会,也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投资机会!

  【行业/板块/题材概念利好点评】

  猛料一: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国际标准发布,无人驾驶将迎来快速发展!

  事件:工信部消息,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自动驾驶测试场景领域国际标准ISO 34501《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词汇》正式发布。

  点评: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各国政策驱动,全球的自动驾驶产业链已经出现了快速发展!而上述全球标准的发布,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落地!根据相关数据,到2030年,中国将有50%的汽车实现无人驾驶,全球无人驾驶4/5级的汽车将达到8000万辆左右,到2030年中国无人车服务市场规模有望达1.3万亿元。

  消息性质:长线

  爆发力度:★★★

  相关公司:路畅科技(002813)、数源科技(000909)、中海达(300177)、合众思壮(002383)等。

  猛料二:下游需求强势支撑,萤石价格再创新高!

  事件:最新数据显示,近期国内萤石价格走势上涨,截至12日均价为2943.75元/吨,自4月初以来萤石价格单边上行,9月中旬开始涨幅增大,现价格达年内高点。

  点评:2022年的国庆长假后,萤石行业仿佛注入强心剂,各企业正在掀起涨价潮。伴随着传统制冷剂行业需求的趋好,以及新能源产业拉动,萤石成功捅破过去10多年来的价格天花板。在供给端,矿山企业面临日益严厉的安全、环保要求,带来的萤石矿山开工不足;另外,北方即将进入冬季停产阶段,也可能会带来四季度萤石产品的供给减少。在需求端,制冷剂的配额的争夺即将结束,这是产业链涨价的主要基础之一。根据业内普遍预测,未来萤石市场价格或持续走高。

  消息性质:中线

  爆发力度:★★★

  相关公司:金石资源(603505)、中欣氟材(002915)等。

  猛料三:钠电池产业链公司正加速研发和量产,产业链将迎来质变!

  事件:目前,钠电池产业链公司正加速研发和量产。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电池或在明年春节后推出,届时可以完成冬测。加上之前收集的夏季数据,会有较为完整的钠电池测试数据。

  点评:相较于锂电池而言,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和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是锂电池的重要替代品。未来在产业链大幅降本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将快速提升。根据业内机构预计,到2025年,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13%,在两轮电动车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40%,在3年左右时间均能实现倍增!

  消息性质:长线

  爆发力度:★★★

  相关公司:振华新材(688707)、华阳股份(600348)、七彩化学(300758)、山东章鼓(002598)等。

  猛料四:欧洲能源危机支撑,TDI单吨毛利润已近万元!

  事件:国庆假期后,华东地区TDI价格走势高位上涨,10月13日市场均价在24366.67元/吨,与9月30日相比上调近4300元/吨,涨幅21.38%。

  点评:欧洲是全球的重要化工品制造基地,也是TDI的核心产区之一!由于能源危机爆发,天然气价格持续飙升,目前整个欧洲有超过60万吨的TDI产能处于停摆状态,还要25万吨在减产运行。在供应端出现明显减产的背景下,需求端基本保持不变时,供需缺口将拉动产品价格不断飙升。根据业内机构估算,现在国产TDI装置毛利润已接近1万元/吨,且未来价格仍将以上行为主!

  消息性质:中线

  爆发力度:★★★

  相关公司:沧州大化(600230)、万华化学(600309)等。

  猛料五:火电企业业绩拐点确立,多公司三季度大幅扭亏!

  事件: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拉开序幕,近期多家电力公司披露的三季报数据显示,已经出现扭亏为盈。比如赣能股份及皖能电力,分别预计前三季度分别实现净利润1.46亿至1.86亿元以及4亿元至4.6亿元。

  点评:在去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行市场化电价之后,叠加动力煤炭价格中期大幅走低,火电企业的好日子总算是到来了。今年上半年,火电企业还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但由于结算电价上涨,极端高温水电出力不足,三季度火电企业的财报将会明显转暖。而从中长期来看,在稳定电源未批量投产前,电力供需格局有望使相关发电机组持续受益。

  消息性质:中线

  爆发力度:★★★

  相关公司:内蒙华电(600863)、赣能股份(000899)、皖能电力(000543)、国电电力(600795)、华能国际(600011)等。

  【公司公告/公司动态点评】

  金字火腿(002515)拟定增募资不超10.5亿元,用于年产5万吨肉制品数字智能产业基地建设项目等。公司财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5亿左右,总资产15亿,此次大规模定增是公司扩充产能的重要举措。由于公司最近几年经营平稳,业绩没有太大波动,所以这次定增项目投产后,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积极影响!

  方正电机(002196)拟投建年产600万套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投资额64亿元。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驱科技,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湖州莫干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昨晚公司披露了一揽子交易方案,64亿的600万套新能源汽车智能驱动系统项目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项。该项目将分成两批投产,第一批在明年4月,第二批在2024年10月。该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的产能规模,确立公司的行业龙头低位,对公司做大做强新能源驱动电机业务有着积极作用。项目达成后,可实现年产值60亿元,而公司去年全年营收仅19亿,意味着该项目达产后公司营收规模将扩大2倍以上!此外,公司还发布了定增预案,在剔除掉一些非主营业务的同时,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智驱科技将入主,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湖州高新区管委会。

  双良节能(600481)双良硅材料签订470.56亿元多晶硅供应合同。双良节能是今年A股市场中同级别上市公司中获取订单最多的一个!公司去年营收仅17亿,今年新增订单已超过千亿,为公司未来业绩报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而公司三季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45亿元,同比增285.69%;实现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368.83%。这仅仅只是开始,明年公司业绩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易天股份(300812)与光兴半导体签订累计2.05亿元合同。财报显示,公司去年营收4.84亿,本次订单金额达到去年全年营收40%以上!从公司最近几年的经营状况来看,一直表现较为平稳,因此该订单将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迈赫股份(301199)近期中标比亚迪3个项目,中标价合计为4.9亿元,超过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的50%。公司已与比亚迪签署了两份《设备采购订单》,根据约定,比亚迪拟采购卡车焊装生产线及卡车焊装门线&调整线。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今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因此近期的密集订单将成为公司摆脱短暂困境的关键要素!

  【机构席位/北向资金/游资动向】

  机构资金单日买入(1000万+):祥鑫科技002965,汽车零部件+储能+汽车热管理,4家机构买入2家机构卖出,机构净买入8817万,是昨日机构净买入最多的个股。兴瑞科技002937,消费电子+汽车电子,5家机构买入3家机构卖出,机构净买入4540万占比8.00%,是昨日机构净买入占比最多的个股。

  机构资金10日内连续买入(1000万+):紫燕食品603057,休闲食品,9月30日-10月13日,机构资金5次净买入,10月13日净买入1072万,较之前大幅减少。

  机构资金板块性调仓:10月13日机构净买入超过1000万的个股15只,净卖出超过1000万的个股6只。与周三数据相比,大盘窄幅震荡时,机构席位买盘和卖盘同时小幅回落,但买盘仍然处于强势区,卖盘仍然处于弱势区,机构资金保持净流入态势,交投活跃度不减。从板块资金流向上看,主线热点中光伏被少量加仓,其他板块机构参与度不高。非主线热点中,当日领涨的信创概念被集中加仓,汽车零部件、锂电池、汽车电子、储能等被中幅加仓,汽车热管理、消费电子、基础建设、化学制品、火电、电网设备、休闲食品、农化制品等板块被少量加仓;昨日领跌的煤炭开采被机构席位集中减仓,元宇宙、通信服务、黑色家电等被少量减仓。总体来看,机构资金有回流赛道股的迹象,储能和信创概念机构筹码集中度明显提升,短线活跃度将会升级。

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 千钧将一羽 轻重在平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1年的22%、21.1%。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面貌。

  2021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占的比重为53.3%,比2012年提高了7.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更趋协调。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翻了一番多,我国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一组组数字见证十年变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得到重塑、产业结构更加协调优化、城乡一体化有力推进。在协调发展理念指引下,统筹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兼顾效率与公平、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我国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重大战略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从河北张家口到广东韶关,从宁夏中卫到重庆两江新区,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正快马加鞭推进,全国算力“一张网”加速织就。2022年2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这是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的重要举措,也是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年来,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逐步增强,东西部差距持续缩小。

  2021年,我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24万亿元,较2012年增加13.5万亿元、13.3万亿元;东部与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分别从2012年的1.69、1.87下降至2021年的1.53、1.68。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

  202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超过2.7万元、2.9万元,较十年前翻了一番。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的1.63、1.11、1.07。

  此外,中西部地区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快于东部地区,东部产业持续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和吸引力不断增加,农民工跨省迁移数量明显减少。

  ——十年来,以重大战略为引领,立足自身比较优势,一个个增长极渐次崛起。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到《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十年间,一系列区域重大战略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渐次落地。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重大区域战略引领的新路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说。

  “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9.6万亿元、27.6万亿元、10.1万亿元,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发挥了全国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的重要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司长肖渭明在日前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介绍。

  ——十年来,无论是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还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都有明显提高。

  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向“八纵八横”加速延展的发达的高铁网已经形成。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高铁连片成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高铁全部互联互通。同时,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西部地区在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超过东中部总和,有的省份已实现县县通高速。

  东、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生师比基本持平,中西部地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超过东部地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5.4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13.6亿人。

  “这十年,是我国区域协同发展最好的十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表示,一系列重大政策出台,极大地促进了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的发展。随着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区域经济布局进入发展加速期。

  转型升级助推产业结构优化

  来自天眼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9日,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新增注册约17.7万家,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新增注册超3.8万家,光伏相关企业新增注册约9.9万家,芯片相关企业新增注册4.5万家。上述领域相关企业新增注册月均增速达30%以上。

  多个新兴产业新注册企业数量的变化,成为观察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一个窗口。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研究员高蕊看来,总体上看,过去十年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基础地位不断稳固,第二产业创新驱动深入推进,第三产业重点领域蓬勃发展。数据显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9.1∶45.4∶45.5调整为2021年的7.3∶39.4∶53.3。

  与此同时,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持续向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迅速发展,成为第二产业的新生力量。2013年至2021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0%;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7%和9.2%,明显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年均6.4%的增速。

  东部地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作用更加凸显,西部地区工业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制造业区域发展也更加协调。数据显示,2021年东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2016年增加了近万家,辽宁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数量比2017年增长一倍。

  第三产业发展质量更是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逐渐崛起,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2013年至202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7.4%,比GDP年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新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明显提升。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下,不同产业之间,尤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将呈现出相互支撑、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高蕊说。

  城乡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比2012年增长125.7%,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

  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6%,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迸发。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0%以上,比2012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乡村建设日新月异。

  城乡差距一直是我国协调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十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成绩斐然。

  令世人瞩目的是,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和12.8万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创造了奇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乡村振兴乘势而上。“33项过渡期衔接政策出台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全面建立,确定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继续倾斜支持,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邓小刚表示。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协同发展,城乡布局结构不断完善,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加快形成……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十年来,东西部发展差距缩小,重大战略引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高质量发展引领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更加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人与自然发展更加协调;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城乡发展更加协调……

  展望未来,协调发展的和谐乐章将继续在神州大地上奏响。

【喜迎二十大 | 向美而行,沐川演绎绿色蝶变】

数说十年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39亿元,比2012年增长87.6%,年均增长7.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9.7%;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2%;

2021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8万元、1.89万元,比2012年增长158.9%、215.%,年均增长11.1%、13.6%;

一二三产结构更加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3:53.5:23.5调整为25.1:35.2:39.7。

时序更替,万物维新,非凡10年写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25万竹乡儿女用汗水浇灌希望,以实干笃定前行,在转型中升级、在追赶中奋进、在发展中蝶变,厚植生态基底,壮大绿色经济,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美丽新画卷。

跻身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入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成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捧得“中国魔芋之乡”“中国竹子之乡”“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县”等殊荣,在全市率先高质量脱贫摘帽并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放眼沐川1408平方公里热土,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天然氧吧、绿色明珠”璀璨夺目。

这10年,书写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这10年,书写脱贫攻坚时代答卷

摆脱贫困,改善民生;全面小康,百年梦圆。

2011年,沐川县被列入国家乌蒙山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全县有省定贫困村43个、贫困人口50328人,贫困发生率23.4%。这一刻起,沐川踏上摆脱贫困的时代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沐川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精准聚焦 “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围绕“三精准”“三落实”“三保障”要求,建立“四片四包四全一统领”帮扶机制,立下“军令状”,挂出“作战图”,全力以赴,攻城拔寨,2017年在全市率先脱贫摘帽,2018年上榜全省15个摘帽工作先进县,2020年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交出脱贫攻坚高质量“沐川答卷”。

“十三五”时期,沐川县累计投入46亿元,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电力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22个扶贫专项,农村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建成“三山三河”六大脱贫奔康产业带,形成“五业六带百基地”产业扶贫新格局,成功带动数万名贫困人口实现可持续增收。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5323元增加到2021年的18916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2021年达到11483元,书写了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厚实答卷。
  
这10年,绿色产业铺就振兴“丰景”

这10年,沐川锚定“绿色、生态、富硒”方向,将园区建设作为产业提质增效重要抓手,围绕“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做文章,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努力将生态优势转化成发展胜势,绿色产业铺就振兴“丰景”。
  
坚持“工业挑大梁”,做强生态工业。围绕“建园区、育龙头、推项目”,提升生态工业竞争力。紧盯项目抓手,立足81万亩竹林资源,建成占地1500亩的竹产业工业园区,成功培育全国最大的竹浆纸一体化企业永丰集团,年制浆造纸能力60万吨。精细化育龙头,泰盛永丰浆纸公司、荣威新能源、海能、森态源、一枝春、乐乐山等优势企业转型升级、扩量提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户、年总产值40亿元。重点企业持续壮大,森态源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永丰公司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竹浆纸生产基地,金石焦化成为全省“专精特新”企业,工业经济稳健长足发展。

坚持“农业多贡献”,培优现代农业。围绕“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4条路径,集中精力发展“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3大特色产业,建成牛郎坪茶叶、龙溪河粮油+魔芋、高笋富硒茶果等现代农业园区6个,发展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3个、集中连片产业基地328个,形成161万亩林竹、22.5万亩茶叶、2万亩魔芋的现代产业规模,建成绿色防控示范区4万亩,认证“三品一标”基地43.85万亩、农产品46个,绿色产业蓬勃兴旺,“绿色银行”生生不息。“森态”品牌被评为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并注册为国际商标,“沐川刺梨”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坚持“文旅促提质”,提升文旅产业。围绕“推新菜、培业态、做品牌”,擦亮“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竹子之乡”金字招牌。完成桃源山居、沐川竹海、龙门大峡谷漂流改造提升,建成国家A级景区4个;挖掘沐川草龙文化、竹文化、茶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成功打造《乌蒙沐歌》山水实景剧、牛郎坪茶叶现代农业公园、林家岩山地公园、朱鹮繁育中心、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景点20余处,“观竹海+玩漂流+住民宿+赏朱鹮”,旅游新业态新场景频出,获评“四川省乡村旅游强县”。2021年接待游客229.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8.83亿元,成为成渝地区休闲康养“后花园”。
  
这10年,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抬头见蓝天白云,低头观碧水清波,这是沐川优良环境的直观表达。

10年来,沐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加”绿色生态,“减”低端落后,关闭土造纸作坊1247家,发展竹林81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60亿元,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眼下,全县森林总面积达到16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的71.5%提高到现在的77.34%。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沐川喜获全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成就“绿色明珠”美誉,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这10年,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2021年1月,“仁沐新”沐川段、“沐马”支线建成通车,沐川驶入高速时代。

10年来,沐川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认真办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实事,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推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公共事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人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民生事业蓬勃发展。这10年,五犍沐快速、仁沐新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沐川开启“高速”“快速”时代。完成沐川中学迁建、实验小学改扩建,县人民医院综合楼等一批重点项目,实施乡镇中心校、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县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被确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和紧密型医共体改革试点县。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沐川县养老中心、沐川县新凡养护院投入运营,养老、医疗、低保等民生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扎实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功创建“乐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这10年,沐川聚力创建宜居宜业生态绿城,统筹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开展城市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审。新建改建农村道路2700公里,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改造农村危旧房9288户,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实现有效处理,乡村环境更加生态宜居。

基层治理创新聚力。这10年,沐川搭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基层治理框架,实施基层组织“沐颜六色”6大微创新行动,跨乡镇、跨区域成立“七碗茶山”党建联盟,积极探索“积分管理”“一村一警”“一警双停”等基层治理新模式,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10年岁月铸就非凡过往,赶考姿态接续时代新篇。面向未来,沐川将踏着奋进的鼓点,迎向时代的浪潮,跑出追赶跨越“加速度”,持续推动以“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发展,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打造“一地一县一城”,激情书写“绿色经济发展强县”新篇章。

图片由沐川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崔前东 记者:杨心平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最低工资标准出炉,每月不得低于这个数,代县人你达标了吗?
  • 熙熙推荐:欧国联重心 波兰VS葡萄牙 02:45
  • 中奖公告 | 吉鲁梅开二度 法国5-2终结冰岛黑马之旅
  • 金沙江堰塞湖威胁区域-曲雅贡乡群众疏散安置工作在线
  • [军事]又出问题了!美国停飞10架最新型F-35战斗机
  • 视频回顾俄“联盟号”载人飞船发射事故,万幸宇航员安全着陆
  • 贵州一高校自习室贴满“性暗示”广告?!
  • 深圳龙华某学校外教年薪涨至58.8万,竟然要求由学生分摊?
  • 施工队挖断三家运营商的光缆,造成某地信号中断
  • 花甲赵雅芝征战真人秀,难道是缺钱吗?︱三十立铺
  • 金鹰女神礼服
  • 胖游客越来越多:超过75公斤禁止旅行!
  • 日本16岁女生直播跳轨自杀,遭碾死
  • 田朴珺表白王石:有幸在你身边 守护你也成全自己
  • 浙大博士生跳江后失联!疑似轻生朋友圈曝光
  • 恭喜LPL四连胜!LCK四连败创S赛史上最差纪录!!!
  • 重回亚洲,20余件张大千画作上拍
  • 国足胜马尔代夫,赢四个球太少?
  • 腾讯音乐计划赴美IPO,估值或超过300亿美元
  • 快的创始人陈伟星回归网约车 用区块链解决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