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可以判定股票价格见底啦?

一只股票见底,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业绩见底,二是资金见底。

一般来说,行情见顶,是资金先见顶,然后才是业绩见顶,而见底则是相反,先业绩见底,然后资金见底。

也就是说,企业的基本面达到最坏的情况后,股价可能还会再下行一段时间,然后才真正见底。

原因也很简单,业绩见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验证的,真正敢抄底,长线做多的资金都是等着业绩确认见底后,才一步步入场的。

除非是一些非常热门的个股,会有资金在下跌途中尝试抄底。

绝大多数个股的底部,都是没有资金抄的,是等业绩底确定后,资金缓慢流入,自然形成的底部。

底部关键点1:业绩拐点是否来临

很多时候我们见过一些股票,在某些阶段,确实出现了底部的标志。

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反弹,甚至出现50-100%的行情。

但行情退潮后,股价又见新低,本质上说明,之前的底部,并不是真正的底部,只是阶段性底部。

之所以会出现阶段性底部,原因是市场环境不错,资金提前入场炒作。

之所以会进一步创新低,是因为资金离场,股价再次回归对应的业绩估值,随着业绩创出新低。

真正的底部,一定是迎来业绩拐点的。

当然,判断企业业绩拐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并不是单单看业绩报表就行的。

要通过行业大方向的判断,叠加企业的营收情况,毛利润净利润情况,做综合的研判。

业绩底并不是普通的散户可以判断的。

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另外,业绩报表一个季度出一份,通常还会延迟一两个月,至少要连续观察两三期,才能真正找到业绩拐点。

也就是说,散户找到业绩拐点,往往会滞后很久。

当然,滞后不一定是坏事,因为业绩拐点过后,持有个股的安全系数,会大大的增加。

放弃底部的部分空间,追求更高的安全边际,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

底部关键点2:资金拐点是否来临

我们都知道,股票在下跌过程中,往往是缩量的,而到了上涨的途中,大多数是放量的。

所以,资金的拐点也是底部的重要标志。

坊间俗语,地量见低价,指的就是成交量新低,对应股价新低。

所谓的地量见低价,其实因为多空双方在某一个位置,出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买入的人很少,卖出的人也很少,交易冷清。

到这个时候,并不是百分百就见底了,因为地量后可能会有更低的地量。

所以,通常买方卖方都会继续观察一段时间,继续僵持。

僵持过程中,买方由于是资金方,可能会试探性的买入。

当试探性的买入,不遭遇大的抛压时,说明空方已经出尽筹码,市场资金见底。

真正的底部,是资金面开始扭转,买方开始占据主动。

这种主动,散户同样很难察觉,因为没有办法感受到。

作为大资金却很容易察觉,就是卖方筹码不多,盘子很轻,即便大盘出现大跌,也没有太多的筹码抛出。

或者说,成交量很小,散户自身的力量已经可以带动整体的盘面。

这个时候,想要入场的资金就会开始慢慢加速,否则底部筹码就拿不到了。

而资金的入场,也就使得股价出现了真正的底部,两者相辅相成。

常见的底部形态

如果抛开基本面不谈,单从技术面来看底部的形态,会有很多种。

1、W型底。

单次下跌后,市场出现反弹。

而后,市场会再次探底,以确认前期市场底部的有效性。

W型底,通常会叫做双底,就是底部确认的信号。

当空方耗尽筹码,无法再打出新低的时候,股票筑底完成。

与W底对应的,是M顶,两次冲高到同一区域就开始回落,确认头部有效性。

相对而言,双顶双底都是相对很牢固的形态,有非常大的代表性。

2、平行底。

平行底,另一种叫法是平台底,其实并不多见。

指的是资金在某个区域构建平台,不停的在平台上吸筹,进行筑底。

由于价格区间较小,资金无法持续吸筹,所以平台末端,大多都会有假摔迹象。

但也有部分资金,实力较强,会直接拉起,展开行情。

平行底一旦启动,横有多长,竖就有多高。

3、圆弧底。

圆弧底,是被认为最自然的底部。

空方衰竭,抛压越来越小,股价越跌越少。

多方入场,买盘越来越大,股价越涨越多。

多空的交替在没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出现圆弧形态,构建底部。

绝大多数圆弧底都出现在平衡市场中,是比较自然的见底形态。

4、头肩底。

非常标准的资金入场底部特征之一。

先构筑平台,进行吸筹。

然后刻意打压股价,挖坑洗盘。

之后从底部坑内爬起,再度构建平台,让底部获利盘离场。

整个头肩底的形态,可以有效的吸纳底部区域筹码,一般都是主力资金刻意而为之。

5、V型底。

V型底部现在越来越少见了。

V型底部,是一个超级反转,空方资金杀红了眼,然后多方大举反扑,形成的底部形态。

资金的一进一出,都没有给双方机会,一个是一路下跌,一个是一路做多。

由于本身资金不太会不计成本打压,也很少有资金不计成本拉升,所以这种形态越来越少。

但如果出现,是短期非常强势的信号。

底部对应的形态还有很多种,就不做太多介绍了,毕竟形态只是形态而已,有一些资金可以刻意扭曲形态。

另外,如果业绩大底没有出现,股价完全有可能会因为业绩大幅度下滑,最终出现崩盘呢。

记住,底部是走出来的,不是预判出来的。

也就是说,底部形成期内,都是无法准确预判的。

当你能判断行情底部到来这个结果的时候,那么股价的上涨,赚钱,其实我就不远了。

如果从大盘角度来看,底部是基本面、资金面,还有政策面,三者结合,发生共振的结果。

任何时候,都不要抱着抄底的心态去参与股票,几乎没有人可以买在最低,卖在最高。

任何股票买入的目的可以是为了赚钱,但买入的理由,一定是股票代表的企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当和你有同样想法和资金,都越来越多的时候,股价自然而然就翻来了新的篇章。

如果涨停的股票第二天低开低走,封板的人是否会亏本?

散户最大的特色,不顾着自己的腰包,反而担心起主力资金会不会亏钱。

散户对于主力封板存在很多误区。

很显然,除非临时停牌,突发利空等特殊情况,次日低开低走出现大跌,否则基本上主力资金不会因为封板而亏本的。

一般来说,坚决封板第二天都是高开,低开的情况说明前一日的封板本身就不太坚决,或者说是有猫腻。

还有一种情况,前一日出现低开高走封板,甚至是地天板,由于单日获利较大,次日可能出现低开低走,这时候参考当日成交均价,就可以看出端倪。

主力封板为何次日会跌

不是每一次封板,都是在买入。

很多资金封板后,其实是大幅度在流出的,只是散户并未察觉到。

通常情况,主力资金都是长期持有一只个股,在打板途中和封板后,会抛售手中的底仓筹码。

部分个股还会出现炸板情况,这些都是主力资金边拉边撤的一些迹象。

最直白的解释,没有主力是会把低价筹码让给散户,而自己去涨停板上抢筹码的。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主力都是拿够了筹码才拉升涨停的。

拉升中投入资金是必然,封板需要资金也是必然,但主力资金一有机会就会边拉边撤。

临近涨停,或者已经涨停,跟风买入的总比卖出的多。

如果你发现涨停板上不断有筹码涌出,不妨想一想,到底是谁在抛售。

有多少散户看到股价已经涨停了,还抛股票的?

那么多涨停抛出的筹码到底哪儿的?

尤其是炸板再封板的成交,都是谁和谁?

有时候,我们看龙虎榜,也能看出部分端倪,很多龙虎榜数据公开显示,主力资金有当日的倒仓。

涨停次日低开低走,本质上就是为了套散户,对应的就说明了主力资金前一日涨停已经在撤退了。

成交均价决定主力当日成本

很多人认为股票涨停,主力当日成本很高,其实是明显的误区。

主力资金一天运作下来,成本应该是低于当日成交均价。

毕竟没涨上去的时候,散户跟风少,涨上去的时候,散户跟风多。

如果一只股票,从10元拉涨停到11元,成交均价10.6元。

那么主力资金成本可能只有10.5,甚至更低,散户成本可能是10.7,甚至更高。

于是第二天开盘10.6,散户全线被套,主力仍旧游刃有余。

股价在10.5-10.7震荡一段时间,主力资金又可以撤退很大一部分,而很多散户不会跑,反而会补仓、加仓。

一旦主力资金手里的筹码抛的差不多了,低开低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作为散户,不用担心主力资金买高了,它们可比别人精明太多了。

主力资金都是算的单日统账,甚至是整个过程的统账,并不是单笔单笔资金的账目。

封板资金和拉升资金是不是同一批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拉升的资金和封板的资金是不是同一批的资金。

这个没有准确的结论,两种情况都会有。

通常情况,单一主力资金拉涨停,基本上成本控制会做的非常到位,几乎不存在亏本的情况,毕竟大部分筹码在自己手上,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像是那些多庄多基金的个股,没有重大利好刺激,通常都不会拉涨停。

这种单庄控盘的,在资金没有大规模撤退的情况下,即便次日低开低走,大概率也是洗盘。

对于那些直接杀入的打板资金,就更不用散户操心了,它们往往都是有备而来,绝不是临时起意。

他们对于打板的把控度非常高,对于股票的选择也很谨慎,绝不会让自己亏钱。

如果涨停价格筹码拿不够,完全有可能次日低开继续抢筹码,如果拿够了,就会继续拉升股价。

所以,拉涨停不管是不是同一批资金所为,主力资金对于股价的把控成都都很高。

低开低走的情况,大多数是资金已经撤退,前一日涨停很多跟风资金被套所致。

t+1制度的限制性

作为散户,不要轻易学别人去打板,尤其是对于没有底仓的个股。

当天如果出现炸板情况,会显得极为无奈和束手无策。

资金之所以敢肆意妄为,无非就是手上拿着大量的底仓,或者仗着自己资金量大,可以掌控局面。

而散户作为这场零和博弈的对立面,绝大多数都是会被戏弄,最终亏钱。

如果散户不大量涌入,主力资金无法撤退,那第二天又何来低开低走呢?

如果低开低走散户大量割肉止损,主力资金又怎会不愿意拿回筹码继续拉升呢?

t+1的制度下,散户太被动。

既有筹码,又有资金的主力,完全可以随机应变,根据大局势的情况做出反应。

而当天已经完成操作的小散,就成了待宰的羔羊,成了最标准的反向指标。

不追涨停,收盘买入,放弃当天的行情,形成底仓,次日操作,可能是t+1制度下,散户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了。

出现低开低走怎么办

出现低开低走的第一时间,找到原因。

如果是消息面刺激,突发利空,那么反而问题没有那么严重。

如果没有消息面情况,单纯的就是资金出逃,那么建议观察五分钟,没有任何拉升迹象,坚决止损出局。

如果五分钟后跌停,或者说更快速的跌停,反而不用太过惊慌,你跑不了,资金也跑不了。

5分钟内跌停,通常成交量会萎缩到前一日的10-20%,那么洗盘概率极大。

当然,还要结合前一日的情况,前一日如果出现的是巨量涨停,那么多半资金已经出逃。

如果是量能温和涨停,次日快速跌停,又没有利空消息,那么可能是要做一个深度洗盘了。

涨停后次日出现大跌的情况,其实并不是特别多见,一旦出现,都要谨慎,第一时间以撤退为主。

即便是洗盘,后续一定还有很低的时间点可以给机会入场。

就炒股本身,不停的选择短跑冠军,远比选择一个长跑冠军要来的困难。

选择的次数越多,选错的概率越高。

追涨停只有一时的刺激,带不来长久的获利,仅有少部分眼光毒辣的人,才能有所收获。

那些优质的长线个股,在上涨的途中,其实很少出现涨停,却不知不觉出现翻倍、两倍、三倍、五倍、十倍。

对于散户来说,没有金刚钻,少揽瓷器活,不然终究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结果还赔了钱。

长期持有高股息的股票,每年拿分红,为什么大多数还是赔钱?

这里所谓的长期,指的是5年以上,甚至10年以上。

如果一只股票每年的分红都能有5%,十年就超过了50%。

即便股票会有除权的现象,但这么好业绩的股票,又何愁不出现填权。

事实证明,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够长期维持高比例的分红,股价往往是稳中有升的,根本不存在赔钱一说。

而那些拿着高股息股票还亏钱的投资者,往往只是想借着高分红的概念,进行投机炒作,结果吃了闭门羹。

甚至有一些投资者,不认可分红的理念,认为分红除权就是一个骗局。

这是没有搞懂投资最基本的原则和理念,就在那边妄下结论了。

先聊聊分红除权的合理性。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有一只会下蛋的母鸡,卖30块钱,每天可以下一只蛋,价值是1块钱。

一天你去买鸡,打算30块钱把鸡买下来,然后回家生蛋。

而你正在摊位前和老板谈价格的时候,母鸡突然下了一只蛋。

老板说,这个鸡还是30块卖给你的,这只1块钱的蛋归老板了。

你不乐意了,你觉得亏了,因为这只鸡今天不会再下蛋了,于是提出鸡卖29,蛋卖1块,还是30块卖你。

老板思考了一下,觉得也可以,就当这只鸡没有生这蛋,就直接卖你30了。

于是,你们才有了成交。

至于这只鸡,当下到底值29,还是未来会涨回30块钱,本质上是鸡的价格波动。

至于鸡蛋影响鸡的价格,那是因为鸡蛋本身就有价值。

你不能因为鸡蛋的价值,就刻意地去减少鸡的价值,这是没有道理的。

鸡和蛋就是标准的上市公司分红的价值理论,合理而且有效。

如果分红不除权,所有人都会在分红之前买入,等待分红后就卖出,会造成股价大量的波动。

而分红除权,看似分红前后买入,没什么差别,也就可以让股价相对平滑。

至于分红的作用,就像鸡生蛋一样,长期有效,一年半载来一次。

试想一下,只要鸡能一直生蛋,它的价值会因为生了蛋而不断下降吗?

当一只只鸡蛋的总价,都超过了鸡的价值时,那鸡是不是应该价格变成负数了。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股票也是一样。

一家上市公司,如果每年都按5%去分红,十年50%,二十年100%,股价会不会给分没了,除权会不会变成负数。

很显然,这也是不可能的。

还没有出现过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因为分红让自己的股价越变越低,市值越变越小的。

而那些头部的上市公司,如果按照分红去做复权,很多的价格都已经是负数了。

也就是每年的分红金额总数,已经超过当时投资者买入花费的资金了。

等于是上市公司的分红,已经足够回本了,股份成了送给投资者的了。

这才是分红的意义,或者说是分红的真正魅力所在。

为什么要买高股息的股票?

很多投资者,包括一些机构资金,都热衷于高股息的股票。

背后的理由,其实有很多个,今天给大家一一做解析。

1、分红是上市公司实力的体现。

讲得直白点,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都不具备高分红的能力。

因为必须要上市公司赚钱,才能够给到高分红。

而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是不怎么赚钱的。

或者说,这些上市公司赚的钱,根本不够塞牙缝的。

市值百亿的公司,一年的分红才几千万,不足1%,这种压根就不能算分红。

这类公司只能看成长性,不能看分红率,一旦成长性不足,股价压根就不足以支撑股价。

能够长期保持高分红的上市公司,至少在公司的盈利方面,是不存在问题的,这也是上市公司实力的一种重要体现。

之所以蓝筹股会被称为蓝筹股,就是因为这部分上市公司的实力摆在那里。

分红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底气,也是上市公司实力和地位的一个印证。

2、分红是真金白银,股票仅仅是账户市值。

分红本身,是真金白银的,从上市公司账面上拿走钱,然后通过分红进入所有股东的账户。

而股票账户的市值,仅仅只是市值而已。

变现的话,需要经过交易买卖才能进行折现。

如果所有人都要把市值变现,那么大概率市值是无法折现变成现金的,股价会出现下跌。

从这个角度来看,分红本身比起账户市值的价值更大。

当然,有人会说,股票会出现上涨,现金却不会。

这个要从持股比例的角度来看,分红除权但是不会影响持股比例。

反而如果你拿除权分发的现金再买入股票,持股比例反而会上升。

如果你持有的股票上涨,你能赚到的钱反而会更多,类似于红利再投资。

上市公司真金白银的从账户里取出钱给到市场,却被一些人误解为无用功,这也真是让人心寒。

毕竟整个市场,每年能够固定输入的新鲜血液,主要也就来自于分红了。

3、股息率高,代表安全边际足够高。

分红高的股票,安全边界一定是很高的。

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是分红要持续稳定,而不是偶尔一次的高分红。

试想,股息率能有5%以上,持有20年就能回本,上市公司的股票等于是白送,这个价值有多少,安全边际是不是很高。

一些个股的分红甚至达到了6%,7%,安全性更是不言而喻。

而且,高股息的背后,还说明了当下的股价,是相对比较低的。

因为只有股价低,才会显得分红更高一些。

很多股票不是分红少,而是股价高,市值高,分红的比例显得就低,股息率自然也就低了。

4、股价不填权,股息率会越来越高。

关于填权,分红其实也给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答案。

当分红后,股价短期内不填权,那么分红的股息率,是会不断上涨的。

就比如,3块钱的农行,股息率接近6%,也就是0.18元左右。

如果连续分红3年,那么股价除权后,就是2.46元,如果还是0.18元的分红,那么股息率就会变成7.3%。

长此以往,股价越除权越低,股息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当股息率超过10%,超过20%,甚至更高的时候,入场的资金会越来越多。

那么股价哪有不填权的道理呢。

5、价格的波动是短暂的,价值的成长是长期的。

价格波动能赚钱,赚的是市场资金对股票的分歧。

这种钱是零和博弈,也就是你赚我的,我赚你的,必然一方盈一方亏。

价值成长也能赚钱,赚的就是上市公司盈利后,给到的实际分红。

这种钱是和合博弈,也就是上市公司赚钱,上市公司的股东也赚钱,股民也赚钱。

而且,从分红的本质来看,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是很小的,无非是账面上的钱少了一些,整体的价值并不受影响。

价格波动,都是市场资金的短期博弈行为,价值的成长才是体现上市公司长周期的。

买高分红个股的几个要点。

很多人买高股息个股还亏钱,其实本质上就是入场时机选择错误。

说白了,就是买贵了,导致在账户市值上出现了亏损。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因为高分红是暂时的,股价没有长期分红的能力。

所以,在参与高分红个股的时候,还是有很多要点需要特别关注的。

1、分红的持续性是否能保证。

分红的持续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很多人踩雷高股息个股,其实就是没有提前了解上市公司分红的可持续性。

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在短暂的1-2年内,出现了大幅度的盈利。

股东为了分钱,就放出了高分红的分配方案。

但是,这种盈利能力并没有持续,所以后期的高分红也就不复存在。

今年10%的高股息,明年开始只有2-3%,这样的表现,怎么能维持住股价呢。

而且,分红的减少,代表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下降,那么股价下跌也就是正常的了。

2、股息率到底是高是低。

另外,高股息、高分红,要自己去验证,而不要道听途说。

就好像我们印象里,平安这样的大企业,一定是高分红的。

但实际情况表明,当平安股价维持在高位的时候,股息率不足2%,股价腰斩后,股息率也就3%多一点。

既然你要买高股息的个股,就得明白高股息真正的意义,而不是道听途说,哪家分红多。

有一些印象里的蓝筹股,在分红这一点上,还真的是一般般,不够慷慨。

2%左右的分红率,压根算不上什么高股息,5%以上的倒是建议可以着重看一看。

3、是否确定长期持有。

最后一点,也是导致很多人亏钱的根本。

就是你在做高股息个股投资的时候,有没有下定决心长期持有。

很多股民在当下可能会觉得高股息不错,当持有了以后,又没有耐心,觉得鸡肋。

当看到别的股票一天就10%的涨幅时,看看自己一年才为了3%的分红,就开始犹豫不决。

所以,如果你想走这条路,一定要确定自己能够长期持有。

想靠分红来实现自己的投资盈利,没有个5年以上的持仓准备,建议还是别轻易入局。

长期持有高股息个股,是不可能赔钱的,只不过需要很强的耐心和低盈利预期的准备。

而作为投资者的你,真的已经准备好了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股票都是腰斩起步!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股票都是腰斩起步!
  • 【龙族的天空75集,火龙归来提儿女亲事,龙心儿反对大闹一场】火龙王说:“是啊,这些日子,他们一直是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对待,诚心诚意。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说。这里的人
  • 但是仔细想想,为什么要焦虑呢,人生本就是百味,忙碌和被动是生活常态,地球也不可能按我喜欢的方向转。2021让我们走进李伯男导演话剧《正阳书局》去看看那座城、那些
  • 折7.4一根~【29.9】米蓓尔 蓝绷带面膜 ​​​​直波间110g的大罐要149!【34.9】李海龙 东北麻辣烫*3包拌好了黏糊糊的酱香浓郁,分量也很有北方特
  • 铁三角摄影变现营教你周末约几个很久不见的好友,找一家好看的小店,聊聊各自生活的趣事,拍几张好看的照片,这大概就是梦想中精致女生的日常了想达到这种生活难吗?难在拍
  • [泪][泪][泪]以前我想要的是无拘无束 任何时候回家都没有人管我 现在我向往的是 无论多久回 家里总有一盏灯是为你而亮着 总有那么几个人在等你 过去我总是和姐
  • 你可以先办理失业登记,登记时表明自己有就业服务需求的,街道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会主动提供一系列服务,包括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免费职业
  • 独行月球:笑着笑着就哭了,沈腾再创惊喜,痛撕“搞笑男”标签沈腾与马丽最新合作的电影《独行月球》已经正式上映了,其实对于他们二人,观众本就带着百分之百的信心,相信
  • 我不能哭,我要忍住,我好想你,好想抱你~ #踮起脚尖爱-原声带[音乐]# 十八岁的分别和二十二岁的分别都一样,就算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期待,也许只有三十岁的分别,
  • ​活动轨迹:7月27日12时至16时至秋南苑棋牌室打牌;7月28日8时许步行至高邮鱼汤面馆(安墩新寓西门南侧)吃早饭,后至大润发超市(邗江店)购物;7月31日新
  • 今天下午跟妹妹骑电驴兜在村里兜风,慢慢悠悠地寻找小时候走过的印记还见了一个十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我们相谈甚欢,无话不说,把回忆拉满,最后还感叹,时光呀,可真是弹
  • 俯视透视规律:这个角度透视影响很明显:横向方面,几条水平的五官辅助线发生近小远大的变化;在纵向方面,与仰视正好相反,头顶扩大,面部及五官缩短,体现出上大下小的俯
  • (via 博客来 OKAPI阅读生活志)#金曲奖#一周OOTD‍♀️不重样‼️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怎么穿都给你们安排好啦FB的「一周OOTD」定时来报告✨每天打扮漂
  • 我是真滴在开车 就一分钟诶[苦涩]希望你今天给我打电话 不要生气![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嘻]给你看看我昨天的自拍,你不在都没人给我看照片了呢!
  • 双鱼02/19-03/20:工作上,周初你将获得好好休养生息的机会,若想强健身体的也是做健检找到好医生的良机,周三新月则为你带来更强大的人际社交圈,过去一年其实
  • 实际上是发在厕里过的片段扩写[委屈]肉眼可见的写不完了所以放wb算存个档,如果有朝一日真的编完了就放到ao3嗯嗯本人还蛮讨厌一家三口的但是感觉五一还蛮适合这个背
  • 模仿地铁报站太像了哈哈哈哈,而且发音超标准啊, “前方到站是阿波罗尼亚站”shì和zhàn超标准的翘舌音 果然是我的好大儿❤️‍这部剧就莫名其妙的转上了,看的又
  • 碎碎念7.0-七夕版1.七夕节的前一天悄悄去找卢小狗(惊喜死她了2.陪她背单词3.陪我玩了好久好久的气球那个气球是我见过最酷的!4.卢小狗准备的七夕礼物(里面的
  • 关键平时也用不到那么高转速啊,起步那两秒是比较普通,50~80那个区间真的很快,正常在代步都不会超过90码,上高速我开过160,也没压力啊,也就2000转不到点
  • 你有空的话请你吃呀[心][心][心]宝贝要开心,要健康,要自信,放轻松,不要有太大压力,爱你嘿嘿找到自己要做的很多事了觉得运动后累累的特别开心,还可以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