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这个时代,都有很强烈的愿望,愿望没有止境,这就说的是贪心,没有止境。认为自己能够贪得的,是自己的本事,自己的聪明智慧比别人强,别人不如我,他不知道那是罪业,那是恶行,在佛法里面是三毒,贪嗔痴,贪嗔痴天天膨胀,天天增长,自己不知不觉,心是贪嗔痴,那行为言语当然十恶具足。十恶具足的人,大乘经里面常常说到,他将来到哪里去?无间地狱。他现在没见到,他不怕,他如果见到了,他不敢了。 https://t.cn/RghlcLS

梦参老和尚:真人不现相,大智若愚好修行

南无阿弥陀佛!

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

《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梦参老和尚 讲解

《梵行品》是专门为出家人说的。为什么?去除你的执著。你执著得不得了,就不能够随缘,一随缘就变了。达到随缘不变,那你必须观,“观身无所取”,那身业就没有了;“观修无所著 ”是意业,意业也没有了。对于一切法无所住,无所住就不执著,一切法都不执著。佛说一切法,就是要你不执著;可是我们学哪一法就执著在哪一法上,不能梵行。梵行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动、专门落于空寂,那成断灭了,不是那样的意思。

“梵行清净”是指着什么说的?是把你那个心洗干净。相信你这个心跟佛无二无别,那就非得用梵行,一切无著。当你面对持戒犯戒、修与不修,会有另一种看法。

以前有一位师父,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大徒弟,已经深入修行了,可是外表没有显现出来,外相就是睡大觉。另外一个小徒弟非常精明,师父爱哪一个呢?这个聪明的徒弟,看不起他这个不聪明的师兄:“这个家伙出家干什么?一天懒惰得要死!”不过他师父是知道的,他师父非常重视他的大徒弟。这个小徒弟自以为很聪明,对他师父就很不满。

有一次他的师父就试验这个小徒弟,拿个夜壶——老年人夜间尿尿用品,那个夜壶是瓷的,他师父就让他小徒弟洗。洗一遍,他师父说不干净,再洗。洗两遍,还是不干净,再洗。洗了好多遍,拿来总是不干净,他就没办法了:“师父,我洗不好了。”“你洗不好,找你师兄去洗。”

嘿,他就烦恼了:“我洗这么多遍都洗不好,他一天睡大觉,他会洗得好?我看他怎么洗!”他就拿那瓷的夜壶给他的师兄洗。他师兄在那膝盖上一顶,把这瓷夜壶翻过来了,再去洗,一洗就干净了,翻过来还不干净吗?这时候他才知道他的师兄是真正有德行的,真人不现相,现相就不是真人了。

你从现象看,你看不出来哪个好哪个坏,得从他的本质上看。你看这位师兄对什么事都糊里糊涂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执著。你看这个小徒弟很精灵的,就是因为他太执著了,他才精灵。懂得这个道理吗?你以为他在睡大觉,其实是在观心呢!不要在相上执著。看看自己的念头,一天都起什么念。念头要是什么都不执著,就是清净的。你要是看什么执著什么,一句话也放不下。看着一点事,牵涉你的放不下,那还可以,因为涉及你的利益;不干你的事,你也跟着搅乱、放不下,你说你不是糊里糊涂、麻烦吗?

要是我们做任何事都不执著,那就像一个痴呆似的、像傻子似的,其实并不傻。中国有句话——大智若愚。智慧越大的,你看他像傻子一样。他就是傻,小事不注意,大事不糊涂;越大的事,清楚得很,小事他根本不在意。要这样去修行。

我们一天当中就执著穿衣、吃饭、人我关系,要是把心放在这个上头,怎么能修道呢?怎么能清净呢?贪、瞋、痴放下了,戒、定、慧才能生起;戒、定、慧能生起了,你才能够一切无著。这并不是不持戒,而是他持戒达到这种程度,不持而持,不再作意了,他不会犯戒的。

咱们心里天天嘀咕在不持银钱戒上。递个东西,你先搁到这儿,我再拿。不过,我们现在拿的是纸币,并不是钱。不执著金银财宝,这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人民币。

你要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随因缘把过去的业消了就好了、就清净了,别再犯新的错误。已经出了家了,心里别再想男女感情,否则如何修道?如何能清净?如何行梵行?连净行都没有呢!要放下、看破!

说的是深的,行的要浅的。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你做一尺,比那说的一丈还好得多。 https://t.cn/RxBBmh3

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问了这一百一十个问题:1-30 |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宣化上人 宣化上人全集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在说净行品的时候,这位智首大菩萨代表大众向文殊师利菩萨问法。怎样能令众生知道修行的法门呢?怎样能得到菩萨的果位?

在这一品提出二十个云何,分为十一段,每段有十句。“十”表示重重无尽,无尽重重的道理。华严经就是这种道理,是圆融无碍,无碍圆融的境界,尽未来际,说不可尽。为什么?因为它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在这一品有一百四十一个愿。在每一愿,都为众生而修行。凡是佛教徒,都应该发愿,依愿修行。立定目标,贯彻始终,很快就会有成就。这一点,希望大家特别注意。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害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毁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坏身语意业、云何得不退转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可动身语意业、云何得殊胜身语意业、云何得清净身语意业、云何得无染身语意业、云何得智为先导身语意业。

云何是问。乃是问种什么因,能得什么果的问题。这些法身大士,互相设出问答,来表明因果的道理。这位智首大菩萨,他有大智慧,所以为智慧的首领。他请问文殊师利菩萨十个问题,怎能得到三业清净?

佛的弟子!请你慈悲:①一切修行的菩萨,怎样能得到无过失的身语意业?要勤修戒定慧,身语意三业就无过失。要息灭贪瞋痴,三业就清净。这是菩萨得到身无失、语无失、意无失的方法。

②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伤害身语意业?就要用坚诚恒三字来作基础,有坚固的心、诚实的心、恒常的心,不被染汚法所伤害,身语意三业就自然清净。菩萨修行时,谨愼小心,时时注意,不造一切恶,愿修一切善。

③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可毁犯身语意业?前边的伤害,是外来的破坏。现在的毁犯,是内缘的破坏,以至令自己犯三业的戒。所以要严守戒律,否则犯戒,身语意业就不清净了。

④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可破坏身语意业?修三业如金刚,任何境界都不能破坏。也就是修禅定,有了定力,不被境界所转,而能转境界。总之,不动其心,三业自然清净。

⑤一切修行的菩萨,怎样能得到不退转身语意业?无论修那个法门,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生退转心。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成就。有人发心修行,不到几天的时间,便生退转心。好像修行坐单(夜晚坐着睡觉),觉得不舒服,不如躺下睡觉舒服,这就是生退转心。

⑥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可摇动身语意业?把三业修成坚固、任何境界都不能摇动,这样就不会造恶业。

⑦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殊胜身语意业?不但不造恶业,而且还要去成就殊胜的善功德,就是多做有益众生的事,一切为众生着想,乃至放弃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⑧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清净身语意业?把染汚的思想除掉,得三业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就因为有欲念。如果能断欲去爱,三业就自然清净。

⑨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无染身语意业?人自无始劫以来,为染汚所害,身不清净、心不清净,天天糊糊涂涂,顚顚倒倒,没有清净的时候,作些白日梦。如果把不正当的思想消灭,心就清净了。心清净之后,就不能再染汚三业了。

⑩一切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智慧为先导身语意业?造恶业的原因,是智慧不现前,以愚痴心来做主;那么,身语意就不清净。如用智慧来领导,走正大光明的路,三业就清净。

云何得生处具足、种族具足、家具足、色具足、相具足、念具足、慧具足、行具足、无畏具足、觉悟具足。

智首菩萨又问文殊师利菩萨十个有关具足的问题。

具足就是圆满无缺的意思:

①修行的菩萨,怎能常得生在中央大国,有佛法的地方?

②修行的菩萨,怎能得生在尊贵家而不生于卑贱家?

③修行的菩萨,怎能得生在正法佛法修善的家庭,而不生在旁门左道的家庭?

④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端正庄严的色形,而不是丑陋无端正的色形?

⑤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圆满相?

⑥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正念不忘,宿念现前?也就是有正知正见的念,而不是邪知邪见的念?

⑦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真智慧而开悟?有智慧人,知见高明,善解世法;无智慧人,认识不清,不能依法修行。

⑧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柔和、调善、离过的修行?

⑨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无畏具足?就是志力坚强,没有怯弱,有大无畏的精神。

⑩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觉悟具足?要修般若的智慧,不染世间法,而得出世法,就能开悟。

印度将民族分四大姓,有贵族和贱族之分别,其种族观念非常重,界限分得非常清楚,贵族不和贱族同行。就是寺庙,也不准奴隶和乞丐进去参拜。这种不平等的待遇,令贱族到处受歧视。

婆罗门教的传说,人是从大梵天王所生的四姓:

①婆罗门族(僧侣)是从大梵天口中生。

②刹帝利族(贵族)是从大梵天肩上生。

③毗舍族(商贾)是从大梵天脇间生。

④首陀罗族(农奴)是从大梵天足下生。

所以人人希望生在贵族的家庭,便可以享受特权,到处受人恭敬。  

菩萨有四种无畏:

①总持无畏:总一切法,持一切义。于法记持而不遗忘,于大众中说法,无有畏惧。

②知根无畏:知道众生的根性,于大众中说法,无有畏惧。

③决疑无畏:善于解答疑难的问题,能摧破邪法,于大众中说法,无有畏惧。

④答难无畏:无量众生,同时问难,随意解答,巧断众疑。于大众中说法,无有畏惧。

云何得胜慧、第一慧、最上慧、最胜慧、无量慧、无数慧、不思议慧、无与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说慧。  

智首菩萨又问文殊师利菩萨十个慧的问题。慧就是智慧。智慧有真智慧和假智慧。真智慧就是般若智慧,这种智慧,只做善事,不做恶事。假智慧就是世智辩聪,虽然聪明,但是可以为善,又可以为恶。十个问题是:

①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殊胜的智慧?

②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第一的智慧?

③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最上的智慧?

④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最殊胜的智慧?

⑤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无量的智慧?

⑥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无数的智慧?

⑦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思议的智慧?

⑧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无与等的智慧?

⑨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可量的智慧?

⑩修行的菩萨,怎能得到不可说的智慧?等到经文时,便有详细的解答。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若第四类对象新生数超出镇(街)内幼儿园剩余学额,则按父母居住证签发或养老保险缴费时间中较早的一个时间予以区分,时间早者优先、额满为止;超出剩余学额的第四类对
  • 这里突出反映两个问题,其一即法律顾问的价值在哪里,只要能让企业认可到法律顾问的价值,他们还是会愿意买单的;其二是突出反映了原来的“问而顾,不问不顾”的传统法律顾
  • 这两天618就要收尾了,说一说购物规划✅这是一年里购物较有性价比的时间,很容易用好价格买到好东东,快乐消费不瞎买,买买买也是很有学问的,需要用心做好规划。2️⃣
  • ” 他看着你认真站在镜子前试鞋子的样子,倏然一笑:“找不到就不找了呗,我还养不动她个小丫头? 裙子的吊带不好解,他解了很久,你能感受到他的紧张,想笑,憋住了。
  • 江诗丹顿马耳他系列42005两地时腕表,大气高雅,尊贵非凡【表壳】腕表尺寸41mmX11mm ,316L精钢表壳经过悉心打磨,光泽迷人,低调奢华,呈现正品贵族风
  • #湖北专升本[超话]# 2022应届毕业生专升本考前注意事项‼️一:出行前查询天气情况二:检查所带物品,身份证准考证 健康承诺书14天健康监测记录2B铅笔橡皮黑
  • 大公:呵,这不是说得挺像样吗[我最粽意你]拥有这桶小粽茶,将#端午#带回家。……汝就没有想过,这若是计谋的话会怎样吗。
  • 在童话中成为女巫的安妮那里,他看到了父亲生活的另一个剖面,一个为了家庭而努力奔波的男人,一个在诱惑面前忠贞不渝的丈夫,以及因缺席儿子的成长而内心充满愧疚的父亲。
  • 租屋详情请确认网址&询问刊登此物件的房地产公司:SQUEEZE◆ 交通:十三站(阪急宝冢线丶阪急神户线丶阪急京都线)步行5分钟#大阪租房# #大阪租屋# #大阪
  • 5、产业运营模式一些重要的开发区其实承担了调节、完善、强化区域产业链运营的作用,园区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个产业链,比如一些新能源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等
  • 17.生逢乱世,即使命如蝼蚁,但依旧心向光明;他们逆流而上,他们以身报国,身处战火之中,心中信仰不移;风尘仆仆,前路有光。看过春花十里曼妙,也见过秋光潋滟的惊艳
  • 不过一旦两个人说开了,那么双子座跟处女座就都不会在这上面纠结,两个人会很默契地就跳过这件事,于是隔天自然是和好如初了,不会再多说一句不好的话。而水瓶座也是不惯着
  • 清寒漠漠,足迹无踪,冬天的山脚,有时霞雪霏,有时东阳如雪,最喜那雪后红装素裹的艳丽世界,只有在冬雪中,才能见证松柏翠绿的刚毅;只有在冬雪中,才能见证那梅花暗香浮
  • 曼哈顿心理学家约瑟夫说:“这些在‘冒牌者综合征’中挣扎的人,也更倾向于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运气而不是他们的优点及辛勤工作,他们也普遍不将他们的成功当作一回事。”比
  • 苏珊表示,完全没想到自己竟能幸运获得这份大奖,“即使我们现在搬入新家了,但感觉好像还在做梦一样,我们一直在等待醒来!”并提到自己多年以来都是RSPCA忠实的支持
  • ” “唔……虽然是父亲节,但是李总能过上这个节,我还是功不可没的嘛!” 你脸颊一下子就烧起来了,偏偏小朋友正拿着她的布娃娃路过,不知道怎么的被她听了去,后者
  • 结合数据来看,两居室楼盘中,位于江北的中海寰宇时代受关注度登上榜首,目前价格待定;潼南的潼南益欣芭堤香郡关注度紧随其后,排名第2,价格待定;第三名是来自于綦江的
  • 尽应尽之责,做应做之事,守应守之道,不争功,不炫耀,唯有活出真性情、真风采,你才是那朵人间最美之花!看着图中的自己,居然有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笑cry]【转】走
  • 电影结尾,建邦爸爸也疯了,这个视儿子如生命的男人实在让人同情。从电影中的种种情节能看出,建邦绝对是被爸爸溺爱长大的,想要的游乐园赛车跑道都能拥有,父亲为了儿子不
  • 所以西方讲只有相信上帝者,才可以得救,中国传统文化说的很对,只有孝道才可以得救,因为爱才是宇宙中的高频,大爱为德,德为道心,德道为绳才可以让凡夫俗子脱离井下红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