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微新闻#【 “大棚经济”催生致富花庞光街道炉丹村产业脱贫致富侧记】

春季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午后,庞光街道炉丹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杨建民来到村口新建的40亩蔬菜大棚内。看到刚播种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苗盛叶青、长势喜人,想到村民们又能多一笔收入,杨建民不禁露出了笑容。

2016年,炉丹村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但如何才能实现持续增收,让村民脱贫不返贫?杨建民一直在探索着。近年来,在高新区的帮扶下,杨建民带领村民建合作社、建光伏发电项目、种蔬菜、建大棚,帮助不少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的路子,过上了有希望、有奔头的新生活。

成立合作社建发电项目,探索脱贫新路径

炉丹村现有建档立卡户53户共157人。其中,自主发展产业6户,享受1万元产业补助资金,17户建档立卡户连续三年享受1000元收益金,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截至目前,村内还有7户未脱贫。

硕果累累的脱贫成果,离不开西安高新区的扶持,也离不开杨建民的辛苦付出。自2015年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杨建民秉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想法,先后干成了不少好事实事。

“上任后,我就四处奔波考察,了解比对周边各村的产业模式后,萌生了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想法。”杨建民说,在四处筹集资金后,2018年村合作社正式成立,炉丹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杨建民通过引进政策资金支持,带领村民建成36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当时听说这个发电项目正在选址,我想了想,村里办公楼的楼顶刚好空置着,不如利用起来给大家增收。”在杨建民的协调下,总投资25.2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落地炉丹村,并于2018年9月建成投用。

2019年全年,该项目共产生2.2万元收益。本着奖勤罚懒的原则,杨建民将项目收益一部分用于奖补贫困户,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着群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建大棚种蔬菜,走上产业致富路

2018年6月,高新区托管庞光街道等10个镇街,乘区域全面发展的东风,炉丹村迈入产业脱贫的快车道。2019年,根据高新区及庞光街道的扶贫政策,杨建民与村民商量后,决定尝试建大棚、种蔬菜这个新办法。

“农民的特长就是种粮食种菜。”杨建民说,在村内建大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有工作,这办法再合适不过了。说干就干,他迅速联系庞光街办、高新区农水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寻求政策支持和帮助。

杨建民的想法得到高新区、庞光街办的大力支持。在提供政策资金的同时,高新区农水局、驻村扶贫队在大棚建设、种苗、管理等多方面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积极联系高新区内各企业、学校,拓宽销售蔬菜渠道,帮助炉丹村打造出一条种、产、销的全产业链。

2019年年底,炉丹村建成蔬菜大棚8座。与此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于2019年9月促成炉丹村合作社和陕西户户通智慧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的签约,高新区首个产业扶贫订单种植项目落了地。

该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村民统一规划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规范管理,最终按时收购。签约后,炉丹村种植的蔬菜等农产品在户户通公司的帮助下登上全国各大电商平台,全面开启订单种植项目,并从此发展出一条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产加销”链条。

认领责任棚,贫困户有了工作成股东

2020年2月,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但走进炉丹村,却别有一番景象,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蔬菜大棚。

疫情防控期间,在高新区支持下,杨建民紧抓高新区出台的疫情防控系列政策,利用村集体的70亩闲置土地新建蔬菜大棚,不仅为防疫期间的农产品供给提供保障,也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炉丹村70亩蔬菜大棚基地已建成40亩,建成大棚48栋,种植叶类蔬菜20亩,吸纳本村贫困劳动力就业。70亩蔬菜基地完全建成后,预计可吸纳本村贫困劳动力60余人,向市场供应新鲜蔬菜200余吨,产值60余万元。

为帮助炉丹村打开销售渠道,高新区联系盒马鲜生、珍佰粮等企业与炉丹村蔬菜基地达成定向采购协议,积极协调蔬菜定点直销居民小区。“第一批蔬菜已经上市售空了。”杨建民告诉记者,“销路打开后,蔬菜根本就不愁卖。”

值得一提的是,炉丹村的70亩蔬菜大棚还采用贫困户认领责任棚的方式,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与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杨建民介绍,一名贫困劳动力可认领一个蔬菜大棚,负责棚内除草、清洁、浇水等基础性农活,待蔬菜上市销售后再给贫困户分红。截至目前,炉丹村已有17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我是五保户,国家一个月给700块钱,现在给村里大棚基地看门,一个月能多赚900块钱,还有我认领的责任棚,到年底还能参与分红。”炉丹村村民王德朝告诉记者,自己有了工作成股东,看着收入不断增加,他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

“蔬菜基地的建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也为我们指明了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方向。”杨建民开心地说,看到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大家都有了脱贫的信心与决心,相信在党的引领下,在高新区的支持下,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一起看见高新# 【“大棚经济”催生致富花 庞光街道炉丹村产业脱贫致富侧记】 春季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午后,庞光街道炉丹村党支部书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理事长杨建民来到村口新建的40亩蔬菜大棚内。看到刚播种的黄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苗盛叶青、长势喜人,想到村民们又能多一笔收入,杨建民不禁露出了笑容。
2016年,炉丹村摘掉了省定贫困村的“帽子”,但如何才能实现持续增收,让村民脱贫不返贫?杨建民一直在探索着。近年来,在高新区的帮扶下,杨建民带领村民建合作社、建光伏发电项目、种蔬菜、建大棚,帮助不少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的路子,过上了有希望、有奔头的新生活。
成立合作社建发电项目,探索脱贫新路径
炉丹村现有建档立卡户53户共157人。其中,自主发展产业6户,享受1万元产业补助资金,17户建档立卡户连续三年享受1000元收益金,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截至目前,村内还有7户未脱贫。
硕果累累的脱贫成果,离不开西安高新区的扶持,也离不开杨建民的辛苦付出。自2015年上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杨建民秉着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想法,先后干成了不少好事实事。
“上任后,我就四处奔波考察,了解比对周边各村的产业模式后,萌生了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想法。”杨建民说,在四处筹集资金后,2018年村合作社正式成立,炉丹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杨建民通过引进政策资金支持,带领村民建成36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当时听说这个发电项目正在选址,我想了想,村里办公楼的楼顶刚好空置着,不如利用起来给大家增收。”在杨建民的协调下,总投资25.2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落地炉丹村,并于2018年9月建成投用。
2019年全年,该项目共产生2.2万元收益。本着奖勤罚懒的原则,杨建民将项目收益一部分用于奖补贫困户,一部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着群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建大棚种蔬菜,走上产业致富路
2018年6月,高新区托管庞光街道等10个镇街,乘区域全面发展的东风,炉丹村迈入产业脱贫的快车道。2019年,根据高新区及庞光街道的扶贫政策,杨建民与村民商量后,决定尝试建大棚、种蔬菜这个新办法。
“农民的特长就是种粮食种菜。”杨建民说,在村内建大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有工作,这办法再合适不过了。说干就干,他迅速联系庞光街办、高新区农水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寻求政策支持和帮助。
杨建民的想法得到高新区、庞光街办的大力支持。在提供政策资金的同时,高新区农水局、驻村扶贫队在大棚建设、种苗、管理等多方面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积极联系高新区内各企业、学校,拓宽销售蔬菜渠道,帮助炉丹村打造出一条种、产、销的全产业链。
2019年年底,炉丹村建成蔬菜大棚8座。与此同时,高新区还积极探索订单农业发展模式。于2019年9月促成炉丹村合作社和陕西户户通智慧农业综合服务有限公司的签约,高新区首个产业扶贫订单种植项目落了地。
该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村民统一规划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规范管理,最终按时收购。签约后,炉丹村种植的蔬菜等农产品在户户通公司的帮助下登上全国各大电商平台,全面开启订单种植项目,并从此发展出一条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产加销”链条。
认领责任棚,贫困户有了工作成股东
2020年2月,一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经济发展的步伐,但走进炉丹村,却别有一番景象,这里正在热火朝天地建设蔬菜大棚。
疫情防控期间,在高新区支持下,杨建民紧抓高新区出台的疫情防控系列政策,利用村集体的70亩闲置土地新建蔬菜大棚,不仅为防疫期间的农产品供给提供保障,也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的新路子。
截至目前,炉丹村70亩蔬菜大棚基地已建成40亩,建成大棚48栋,种植叶类蔬菜20亩,吸纳本村贫困劳动力就业。70亩蔬菜基地完全建成后,预计可吸纳本村贫困劳动力60余人,向市场供应新鲜蔬菜200余吨,产值60余万元。
为帮助炉丹村打开销售渠道,高新区联系盒马鲜生、珍佰粮等企业与炉丹村蔬菜基地达成定向采购协议,积极协调蔬菜定点直销居民小区。“第一批蔬菜已经上市售空了。”杨建民告诉记者,“销路打开后,蔬菜根本就不愁卖。”
值得一提的是,炉丹村的70亩蔬菜大棚还采用贫困户认领责任棚的方式,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与集体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杨建民介绍,一名贫困劳动力可认领一个蔬菜大棚,负责棚内除草、清洁、浇水等基础性农活,待蔬菜上市销售后再给贫困户分红。截至目前,炉丹村已有17名贫困群众从中受益。
“我是五保户,国家一个月给700块钱,现在给村里大棚基地看门,一个月能多赚900块钱,还有我认领的责任棚,到年底还能参与分红。”炉丹村村民王德朝告诉记者,自己有了工作成股东,看着收入不断增加,他对未来的生活信心满满。
“蔬菜基地的建成,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也为我们指明了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方向。”杨建民开心地说,看到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大家都有了脱贫的信心与决心,相信在党的引领下,在高新区的支持下,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日常吐槽媳妇儿#
回窝时媳妇儿正在用微波炉热菜。
她:昨天炒的玉米胡萝卜丁还有一半。
我:回锅加油、盐和西红柿提提味儿。
她:不用,咱不是有麻酱么……
坐到餐桌前,我俩先拌凉皮
她:今天的黄瓜丝我是不是切得比以前细?
我:有长进。
她:我以前都是切片后摞起来切丝,所以粗。
我:今天呢?
她:我昨天看你不是摞起来切,今天学着切就细多了。
我:你小时候不看大人怎么切丝么?
她:不看,没想过长大了还要做菜。
有一大盆生的生菜,也没有蘸料。
我:去炒一下,我今天买蚝油了。
她:怎么炒?
我:生菜代替油麦菜,蚝油代替豆豉鲮鱼。
她:放多少?
我:生菜多了加蚝油,蚝油多了加生菜。
她:.....
凉皮吃完了,她要把麻酱汁倒进玉米胡萝卜丁里。
我:这样全部都拌了万一吃不完就全废了。
她:那咋办?
我:舀一勺玉米胡萝卜丁,一起浸过麻酱汁再放饭碗里,吃多少都没关系。
她:好吧。
(其实我是第一次买蚝油,也不知道放多少) https://t.cn/z8AQJF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全国至少10省份叫停家长批改作业# 我姨家的姑娘小学五年级,经常放学回家写作业要到十点以后了,老师也让家长批改作业。我姨晚上要忙会儿工作或者不懂的 就会让小孩
  • 上帝是公平公义的!财经学家黄奇帆说全球的钱正在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这是大概率百年不遇,世界产业链的重心正在向我们中国转移,我们在控制住了疫情的同时也在尽力地帮助
  • “BLUE”,贯彻始终,很难不代入其中,这份悲伤的情绪时刻环绕着我 实际上,理想中憧憬的一切,并不能成为多么了不起的慰籍 也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非常辛苦,活在波
  • 如果天城家不吵一次架我都会像对现在的狮心一样不安(正如一彩说他们没有吵过架之前因为他们的阅历有偏差,自己也不去思考太多,就是说两个人还并不处在平等交流的境地,燐
  • #掬水月在手江苏四市观影暨诗词分享#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与淮安的缘分要从一个世纪前说起】11月12日,“诗·缘丨致敬大师 《掬水月在
  • 仔仔学校的校服是白色的, 被大部分家长吐槽太难洗了。 仔仔又是一个不爱干净的娃, 每周回来衣服上的笔印、墨水印、菜汁印以及其他不知名的乱七八糟的印记特别多。 每
  • #清平乐大结局#结局了,回首再看,发现所有的人都被困在那座孤城里了,即使怀吉从那个孤城里出来了,他的心也还在那城里。最最心疼的就是怀吉和徽柔了,从始至终怀吉都没
  • 节前,我推出了《机构投资三雄》,也就是未来1-3个月大概率会获得机构加仓的标的。其中的机构2号$蓝思科技 sz300433$,主营中小尺寸玻璃, 今天大涨9%;
  • #肖战余生请多指教# [心] #肖战斗罗大陆# 好久不见(ง ˙o˙)ว好想虾圈,好想彪虾们[心] 之前工作忙,好久都没发帖[委屈] 今天开始重新发帖子
  • Ha nem tudjuk összetartani egymást, akkor az csak azért van, mert nem megfelelő.
  • #佛光普照[超话]#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
  • 白羊座爱情里的那一面   你的一点关心,心思细腻的白羊会记得你对他的好把自己的爱毫无保留的送给你,白羊是不被了解的可他们不会怨谁。他们会傻傻的认为让我承担吧别让
  • 震惊⚠️近日发生一起妙龄少女诱拐落单男子案件: 据当事人描述、该少女不仅面容姣好,而且心灵手巧,最危险的是该女子还做得一手好菜,厨艺了得。 “后悔!我现在就是非
  • 减肥星人给我直接盘它 嘿嘿头一次打卡✅燕麦奶 以前还没喝过 哈哈哈见识太少了[doge] 介个oatoat燕麦奶好喝到停不下来! 你都不敢信它配料除了水和燕麦就
  • 如何让家居充满疗愈的能量? 成年人的苦掺杂着复杂的生活,还有细碎的休息时间。过大的精神压力让人失了方寸,最好的方式自然是想办法让自己松弛下来。 一扇明媚的窗子,
  • #营养美学双蛋白饮[超话]#银行卡里没有一百万,没有理由偷懒 前几天小伙伴跟我说,其实现在每天的事情很多,白天要工作,晚上教育孩子,整理家务 但是丝毫不影响
  • 贝贝是一名持有外国人患者接待事业登录证、且自身有着整形经历的专业韩国整形咨询翻译,韩国整形翻译龙头[嘻嘻]真正熟知韩国本土人去的医院,带过很多明星网红,一对一设
  • 不辞青山,相随与共。 千里山水藏于心,你藏山水里。 我爱你胜于昨日,略匮明朝。 三更梦醒,你是檐上落下的星。 江南春不如你,寒水秋也不如你。 万里河山如梦,不如
  • 就在圣旨下达的当天晚上,棍祖亲自上门祝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竟把那些风干的肉也送了回来。这下轮到棍祖调侃了:“把砖灰和和,够溜墙上的砖缝了,这样冬天就不会漏风了
  • 虽说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但已大幅度好转,乐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资、农药店铺是农户购买农药的第一渠道。虽说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但已大幅度好转,乐山市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