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述评:美国该对霸权说再见了



 

据参考消息报道:

原创

拉美社7月15日发表题为《美国:对霸权说再见》的专访,受访者为古巴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劳尔·罗亚·科里,他认为,美国近几十年来实力不断受到侵蚀,世界已经不再有霸权国家。全文摘编如下:

19世纪末给国际体系带来了以美国霸权为标志的变化。美国的跃升阶段发生在那个世纪的最后几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那个时期直到1944年,美国展示了它的力量,巩固了它的主导地位,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即1945年,达到了它定义全球治理的一个高峰。

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霸权开始出现疲软迹象。而“9·11”事件则改变了白宫的优先事项。强横的单边主义、最低限度的合作和在某些国际事务中的操弄成了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最终,这种政策在21世纪初变得不可持续。

拜登

古巴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劳尔·罗亚·科里认为:“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美国地位的衰落从许多年前就开始了,它在越南和阿富汗的失败,以及它在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失败都证明了这一点。”

罗亚·科里指出,作为苏联解体和欧洲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瓦解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近几十年来实力不断受到侵蚀。在里根和撒切尔夫人的时代产生的新自由主义全球体系正在不可避免地崩溃,而美元作为国际主导货币的霸权也在崩溃。

他说:“世界已经不再有霸权国家,尽管美国统治者还在努力维持他们作为世界资本主义制度领导者的地位。”

罗亚·科里还说,正如艾森豪威尔在他作为美国总统的任期即将结束时所警告的那样:“我们一定要警惕军工复合体施加不正当的影响。”

罗亚·科里指出,正是这种“军工复合体”,再加上美国国会(不可或缺的同谋),以及大公司和垄断资本,一起引导了美国的政策。这不仅促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卷入各种冲突,还扭曲了所谓的美国民主,将其变成了一场妄想闹剧,并损害了劳动者的利益。

最富有的一小部分人控制着大部分经济资源。中产阶级大大减少,而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差。

罗亚·科里说:“失业、通胀、移民问题,以及性别、警察和种族主义暴力打击了乔·拜登的政府,他不仅未能兑现他的竞选承诺,也未能确保国内和国际政策的连贯性。”

罗亚·科里表示,如果不靠掠夺和剥削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欠发达国家,美国显然无法维持其帝国地位。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对于试图维持超级大国地位的美国至关重要。

罗亚·科里还表示,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的竞争不应该通过暴力来解决。谈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通过谈判才能实现世界的多极、和平与合作。

来源:参考消息网

相关热点



外媒:美国该对霸权说再见了

热榜 | 第21名

看详情

搜索

特朗普谈共产主义

未来三大强国

美元霸主地位形成过程

美国上半年gdp

霸权主义的具体表现

美元霸主地位

老金:不霸就没有不劳而获,就没有瞎指挥权了!唉,这咋整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成佛就不能吃香喝辣,就要吃素啦!!!

#新浪看点##财经##今日看盘##股票##投资##A股##今日关注#

【高温下电力供应“大考”:电煤持续保供稳价 多地升高耗能行业电价】

面对用电用煤高峰的到来,电力系统再度迎来考验,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接连部署能源保供稳价工作。

小暑刚过,全国多地已提前开启了“炙烤”模式。根据中央气象台公布的信息,7月6日至11日,全国共有18个省(区、市)出现了35℃以上高温天气,多个城市出现40℃高温的超长“待机”。同时,由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叠加大范围高温天气,使得多地用电负荷不断攀升。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统计,6月以来,全国电力消费同比增速由负转正,增速还将随着气温升高而进一步提升,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在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面对用电用煤高峰的到来,电力系统再度迎来考验,从中央到地方正在接连部署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不仅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连创新高,多家大型电厂发电量也大幅增长,各地的支撑性电源和输电线路等重点工程也在加速投产,力保2022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31.jpg
多地用电负荷不断攀升。-视觉中国

电煤保供稳价进行时

国家电网6月20日披露,6月以来,该公司经营区域最大用电负荷超过8.44亿千瓦,河南、河北、甘肃、宁夏、天津、山东、江苏等地,以及西北电网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目前的增长仍在正常范围中。”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居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用电量随之攀升,同时各地工业产能也正在抓紧恢复,制造业景气度回归正常,势必带来新增用电需求。

那么,今年有可能因为多地高温“炙烤”,导致电力供应紧张吗?

林伯强指出,每年夏季也会偶尔出现用电负荷创新高的现象,只要在预期范围内,进行合理调峰调度,就不会产生用电供应紧张的问题。

不过,需要做好电煤的“保供稳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新闻发言人张宏介绍,今年前五个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18.1亿吨,同比增长10.4%,全国原煤日均产量超过了1200万吨的历史高位,全国煤炭供应保障能力大幅增加。

在运输方面,中国铁路已于7月1日开展电煤保供专项行动,预计暑运期间日均电煤装车在6万车左右,同比提高1万车以上。

中电联统计,当前电厂煤炭库存基本达到迎峰度夏前峰值,截至6月30日,纳入电力行业燃料统计的发电集团燃煤电厂煤炭库存9601万吨,同比提高42.6%,电煤库存可用天数22.4天,并且仍在保持扩张状态。

“从资源情况看,晋陕蒙等主产地仍有一定增产潜力。”张宏表示,随着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时段的到来,煤炭需求逐步回升。但今年全国水电和新能源发电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对煤炭替代作用也在增加。所以,今年夏季全国煤炭市场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态势。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电力经济技术分析研究所所长王永利向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去年9月份多省份大规模拉闸限电的根本原因,在于源侧、网侧和用户侧之间未有效协调,反映出对于“源网荷储”各环节梳理尚不清晰,对火电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都存在影响。

今年除了强调电源侧保供应之外,不少省市的迎峰度夏工作会还部署电网工程、有序用电等网侧用户侧举措进行供能调节。据了解,南方电网公司将全面提速粤港澳大湾区244项能源保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今年内投产125项。今年江苏电网16项迎峰度夏电网工程已全部建成投运,包括7项500千伏电网工程和9项220千伏电网工程,累计新增变电容量超900万千伏安。

“当明确掌握各个环节的调节能力后,就可以选择低成本环节进行调节,从而主动有秩序地应对突发状况,降低对经济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今年迎峰度夏的压力确实存在,但是从发电侧、负荷管理等方面来看,今年在政策、企业等各方面都准备得比较充分。” 王永利说。

“今年在燃料得到充足保障、来水形势较好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可以满足电力消费需求。”中电联数据与统计中心副主任蒋德斌在分析《2022年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时也指出,在疫情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进一步减弱的情况下,结合国家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显现等综合因素,预计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左右,比上半年增速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

目前,我国电煤供需总体平衡,但煤电企业持续亏损,仍然对电力保供和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规上工业利润同比下滑26.9%,其中,煤电企业利润长期处在被挤压状态。

据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叶春介绍,2021年8月以来,大型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整体亏损,部分集团的煤电板块亏损面达到100%。虽然去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发布以来,燃煤发电机组市场交易电价有所上浮,但仍远低于煤价的上涨幅度,企业经营压力持续积累。

叶春认为,应对煤电企业持续亏损,需要持续加大对煤电企业政策支持,包括连续加大国有资本金支持、给予信贷审批和投放政策支持、向经营困难的燃煤机组提供专项资金补贴以及征收煤炭特别收益金等。

提升新能源供电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电力负荷猛增的情况,云南、宁夏、浙江、湖南等多个省份专门出台了有关高耗能企业的电价调整方案。

比如,浙江省在5月中旬起草《关于调整高耗能企业电价的通知》,针对5大类17小类共634家高耗能企业,计划从7月1日起至12月31日将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172元。湖南省发布的《湖南省高耗能企业迎峰度夏市场交易方案》,明确对于高耗能企业超合同用电,预测有供电缺口时段执行惩罚性电价,结算价差按月内交易价差+代理服务价格+10元/千瓦时执行。

“目前中国电力需求侧70%是工业用电,其中40%、50%都是高耗能行业用电。在当前强调稳经济的前提下,全盘调整不现实,可以针对高耗能行业的过剩产能采取措施,既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也能在解决电力供需矛盾上起到更明显的作用。”林伯强说。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发电已逐步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新建风电、光伏发电已在去年正式进入平价上网阶段,风光储的技术成本已大幅度下降。

此前市场普遍分析,在“双碳”战略及满足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的影响下,2022年新能源发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煤电的替代也会有明显提升。

中电联数据显示,截至5月,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为6.7亿千瓦;1-5月新能源发电占全口径总发电量的40.6%。

中电联规划发展部副主任张琳预计,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6亿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13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上升至50%左右。

不过,可再生能源发电波动性较强,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上升,也在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考验。比如,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在对外披露时曾提到,去年9月23日至25日,由于风电骤减等原因,电力供应缺口进一步增加至严重级别,辽宁启动3轮II级(负荷缺口10%至20%)有序用电措施,个别时段在实施有序用电措施最大错避峰416.92万千瓦的情况下,电网仍存在供电缺口。因此,辽宁不得不采取了“拉闸限电”这一最终手段。

张琳表示,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存在安全、效率和管理等问题,其中风光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消纳问题突出。5月份,风力发电量由增转降,下降0.7%,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增长8.3%。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分析,二季度随着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集中式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风光发电量占比将进一步提升,消纳压力也随之增大。

为保证实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的“十四五”目标,张琳表示,避免弃风弃光、保证电力消纳,要在推进煤电灵活性改造制造,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及改造,电网侧加强送受端省份对接协作,负荷侧着力提升大工业高载能负荷灵活性等方向发力。

王永利也提出,风电和光电能源的消纳问题,需要通过管理手段、打通“源网荷储”瓶颈环节、市场化手段以至整体提升的方向逐渐解决。

宿州市供销社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走好联合合作发展之路
供销合作社是有机的统一整体,联合合作是供销社的属性所在和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市供销社创新服务形式,加强联合合作,推进资源整合、股权联合、业务融合,提升合作社整体竞争力,助力促进乡村振兴。

一、创新联合社治理结构,提高联合合作能力

一是市供销社在稳定市本级和县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保持现有职能、人员编制和财政供给体制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机关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进一步强化创新供销合作社人事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财政供给、绩效挂钩”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创新联合社机关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二是落实各级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成员社的行业指导职责,探索供销社对社有企业的多种管理方式。2019年,市社和萧县供销社先后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市级“农合联”带头积极争取各涉农行政部门支持、及时将一些可以转为社会化服务的职能转移给“农合联”承担。目前,市级及县区“农合联”能够积极承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牵头协调、宣传引导、服务指导等职能,承担经济性、协调性、服务性方面事务。三是理顺联合社与社有企业的关系。市供销社成立宿州市合众商贸供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社有资产运营主体,代表市供销合作社理事会履行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社有资产管理办法,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社有资产运营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成立了由理事会、监事会和宿州市合众商贸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参与的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社有资产运营和管理的决策机构。市社设立了合作发展基金,加强社有资产管理,联合社基层社的联合合作得到加强,联合社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基本形成。各县区也成立了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完善各项制度,组建公司,作为社有资本投资公司,承担由理事会授权管理的社属企业资产进行管理。

二、开展系统内合作与联合,夯实基层组织体系

一是推行“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合作模式,成功创办一批村级供销社,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宿州经验”。埇桥区以“党委政府主导型”为主要特色和手段,大力发展村级供销社。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区社组建成立兴农供销服务集团公司,并在全区成立了329个村级子公司(村级供销社)。2020年以来,萧县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引导土地有序流转,采取托管服务方式,由合作社提供代种托管服务,推进规模化生产经营。萧县供销社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各项部署,在聚焦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等关键问题上,为乡村提供菜单式服务。与当地青龙镇青龙村、丁里镇张山头村达成合作协议,服务村集体集约土地730亩;与丁里镇胜利村集体合作社集约2000亩土地服务意向。

二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发展。近几年来,市县两级供销社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较快发展。各地供销社与当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及其他经济组织,通过产权结合,探索创办包括土地托管、特色种养殖、农机作业、资金互助等形式的专业合作社。至目前,全市由供销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社314家。其中由市供销社直接领办的专业合作社达6家;获得总社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14家。各地围绕当地特色产业,通过联合与合作,创办家禽养殖、中药材种植、大豆生产加工、粮食蔬菜种植等产业联合体230家。联合体内实行“企业+基地+家庭农场”生产模式,涉及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延伸了产业链条,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依托社有企业开展合作共赢。加强市县两级社有企业产权、资本和业务联结,推行社有企业相互参股,建立共同出资的投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积极指导各级供销社社属企业开展联合合作、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市供销社全资企业宿州市新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灵璧县供销社共同出资鼓励支持宿州市宿马供销社为农服务有限公司发展。灵璧县社直属企业灵璧县新立供销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新力科创集团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合作,通过资本联合等方式投资300万元,每年获得返利24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县社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投资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泗县通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泗县供销农业专业合作社与融通农业发展(哈尔滨)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收购小麦,由融通农业发展(哈尔滨)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泗县通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收购,泗县供销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资金发放、仓库监管和回款控制,销售额达2750多万元。安徽牧原食品有限公司与泗县供销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4万吨玉米代收储业务,总计贸易额达1.12亿元。
四是稳妥开展资本运作上联合。市社根据省社制定出台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有关指导意见,在泗县开展试点工作。同时,引导有条件的基层组织探索开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汇聚各方资源,构建共同参与的综合合作新机制。例如,泗县供销社对部分基层社闲散资金充裕、不能充分发挥效益的情况,采取由县供销合作社牵头,县供销农业专业合作社进行资金互助业务监管,引导和扶持系统内直属公司、村级社和专业合作社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合作,吸收基层供销合作社闲散资金整合使用,较好地发挥了资金的整体效用,对进一步拓展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及信用合作广度和深度,对企业创收和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三、探索推进外部联合合作,助力助推乡村振兴

一是跨区域合作。为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精神,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和经营网络优势,积极借鉴长三角城市群乡村振兴举措、平台载体互通、市场规则融通等先进经验。今年以来,宿州市社主动对接浙江省杭州市供销社、江苏省徐州市供销社等部门,就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农产品加工销售等主题与长三角城市供销社加强沟通联系,成功与杭州市供销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徐州市供销社社属企业达成合作。另外,在宿州市供销社持续推动下,砀山县与苏州市供销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整合砀山县优势农产品资源与苏州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连锁网络等平台资源,助力砀山县农产品出砀入苏,实现砀山优质绿色农产品和苏州强劲的销售网络平台有机结合。

二是跨部门合作。4月29日上午,中国供销•宿州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云签约”活动正式举行。据了解,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内,多温层冷链加工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中,已被宿州市列为“十四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着城市的发展机遇,为我市打造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供销·宿州智慧冷链产业园项目落户宿州,将充分发挥供销冷链物流的优势,为宿州市引入众多国内外涉农电商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本项目的带动,将加强宿州市农产品冷链供应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黄淮海物流园冷链聚集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宿州市在冷链物流行业的影响力。再如,市供销社积极和市城市管理局等联合,制定《市供销社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共同探索建立健全我市完整先进的回收、运输、处理、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扩大回收品种,增加资源利用,重塑供销合作社回收企业新形象。另外,市社积极指导各基层社联合快递企业,增强农产品上行能力,提升农产品流通率。灵璧县杨疃双亚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蘑菇建设用地共100亩,建设菌棚13个(占地约4万平方),冷库3个,同时与物流平台“运满满”联合合作,每年签订订单20余万元,对接产地冷链物流中心,缩短流通时间,减少产品损耗,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和效益。灵璧县浍沟供销合作社为例,该社今年以来,利用现有场所,通过与百世快递合作,集中承载各类快递包裹,年销售额达二十余万元。

三是跨平台合作。利用系统内电商平台,围绕我市地方特色,从优势资源入手,将已脱贫地区系统内外农产品企业的优质农产品进行梳理整合,通过“832平台”、淘宝店、直播间等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实现“基地+市场”供需对接。砀山县供销社电商直播间,自2021年3月份开播,先后在拼多多、抖音两大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和官方账号,抓住砀山水果和农产品原产地优势,开展特色农产品直播。在两大直播平台平均日销万元以上,月销36万。截至2021年底,全市供销系统入住“832平台”企业数达237家,产品上架总数926个,实现销售额4308万元。利用拼多多、抖音电商直播间等方式,月销800多万元,累计销售额突破4亿元。再如,萧县供销社推动系统企业加快与国内大中型龙头企业对接,引入可行性项目,实现项目落地、产生效益,成功与海尔集团日日顺乐农平台达成战略合作。下一步双方将从农产品上行、健康饮水、普惠金融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另外,市社与市乡村振兴局、市邮政管理局等在服务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综合试点等方面也积极展开联合合作。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深圳海关正式回应毛俊杰,网友:谁给你的优越感?
  • 2018年度汉字出炉?!关于它的读音,网友评论亮了……
  • 哈哈哈!野猪误闯玻璃天桥吓得劈叉…送回山林后"自闭"了
  • 中国男篮今晚佛山迎战黎巴嫩
  • 校园贷藏身学英语:为何学个英语还能背上十几万的贷款
  • 【热闻辣评】巧了!布克受伤传承科比技能 詹皇第四冠无望?
  • 神探李昌钰完婚:两人性情相近 热爱公益走到了一起
  • 巴萨重回榜首 皇马继续爆冷
  • 北京顺义无人驾驶场总建设用地约20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投入使用
  • 命,三组冤家再聚首;服,最大赢家又是他!欧冠果有猫腻???
  • 民政部发声抵制天价彩礼低俗婚闹
  • 新疆队签约哈达迪,会有怎么样的化学反应
  • 利物浦绝杀;利物浦1-0埃弗顿替补福将神奇进球制胜
  • 巴特勒末节13分双帝皆取两双 76人胜灰熊取4连胜
  • 尹正以鞋会友,炸出白敬亭!小白回复三字,内心:鞋星位置保住了
  • 『通辽一有名"大仙儿"被抓!涉案家产已被警方依法查封...』
  • 老布什遗言曝光,这才是人最原始的爱,看完哭了
  • 成都坠楼死亡事件,真相系自杀
  • 五星级酒店牙刷不消毒,又上热搜啦
  • 教培机构公厕装摄像头 ,女学生揭秘 严重影响个人隐私!家长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