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人才周#看东北林业大学如何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育未来人才”。在2021年黑龙江人才周引才活动中,东北林业大学不仅拿出了面向人才的众多岗位,更展示出学校人才高地的不俗实力。

引进、培育、稳定、激励,2017年以来,东北林业大学创新四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千方百计培育人才、放宽视野延揽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不遗余力稳定人才,增加高水平人才总量,加大青年教师培育力度,创造条件激励人才成长。当前,以国际知名学者为龙头、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科前沿的高端学者为主体、一大批具有较大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为后备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正在东北林业大学形成。

看东北林业大学如何构筑人才集聚新“高地”?

稳才之举——用好现有人才

用好现有人才,是打造人才高地的基础。而只有做好人才服务,让人才充分感受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才能稳定人才。近几年,东北林业大学在平台建设、职称晋升、项目评价等方面给予各类人才充分支持,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学校整体“大环境”,指导敦促学院、学科、专业、团队建设良好的“小环境”“微环境”,积极协助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问题。

畅通职业发展通道,是稳才的关键。东北林业大学在学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工作中分类管理、分类评审,设置不同类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建立“教授直通车”制度,畅通各类型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使不同专长的教师能够各尽其才。目前,学校已有18名青年教师通过“教授直通车”晋升教授,2名有30年教龄的教师晋升教授。

为稳定高端人才队伍,学校面向全体专任教师实施特殊岗位聘任制度,坚持多维考量,综合评价,不唯条条框框,建立一人一策的岗位聘任合同。保证学校高端人才潜心学术、静心治学,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孔雀东南飞”的不良态势。同时统筹实施多元薪酬绩效分配体系,实现“绩效工资向关键人才、杰出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业绩的人员倾斜”。

育才之举——让人才可持续发展

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构建人才培育体系。为此,东北林业大学启动了“成栋英才培育计划”,学校为培育对象提供经费支持,支持培育对象组建教学团队,使培育对象获得更高层次的荣誉奖项、人才称号及教学奖励。学校积极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持续推进“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卓越农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专业建设。学校每年派出出国留学和研修教师30人左右,并设置学科中青年骨干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访问学者和去企业实践培训计划,培养众多中青年骨干教师。

同时推进新一轮职称制度,发挥指挥棒作用,构建“123”评价体系,即1个转变从“评什么,干什么”向“干什么,评什么”转变、2个载体“代表性案例+代表性成果”、3个维度“立德树人、科学研究、服务贡献”,突出育人评价、突出成效评价、突出分类评价,提高人才评价的开放性、独立性和公正性,给每一位人才提供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

经过努力,2017年以来,东北林业大学在人才培养上取得丰硕成果:新增CJXZ特聘教授3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3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等。

引才之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本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开放包容态度,近两年东北林业大学推出“成栋英才引进计划”,实施每年“百名人才进校计划”,规划三年引进424名人才。为提升人才政策吸引力,实行引进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积极搭建人才成长平台,为人才生活、教学、科研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并建立多元引才通道,不拘一格引进人才,不看出身看潜力,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引进学科发展急需紧缺学术领军和青年优秀人才。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博士或博士后通过学术业绩评估和考核后直接兑现教授、副教授岗位待遇,着力储备后备青年人才。

创新引才模式,加大柔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项目合作、讲学交流、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为学校引智,成为东北林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亮点。同时实施全职博士后支持计划,大幅提高全职博士后的待遇和资助经费,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生来校全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造人才“蓄水池”。2017年以来,东北林业大学已招聘全职博士后22人。

今年,东北林业大学在林学院王传宽教授的引荐下,利用国家“CJXZ奖励计划”政策倾斜,成功引进华东师范大学周旭辉教授,并大力支持周旭辉教授建立科研团队。进一步发挥周旭辉教授团队人才“磁石”作用,持续吸引青年杰出人才,目前该团队已引入数名复旦大学等高校毕业生。

东北林业大学积极有效的人才建设措施,极大促进了人才回流,越来越多的东林学子在外深造后选择回到母校工作。其中,年轻教授杨仕隆积极努力在动物生存适应相关的生理生化策略和生理生态学机制领域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在入职当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并获得林业和草原青年拔尖人才称号;陈志俊在海外留学回国后,积极投身母校发展建设,先后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年CJXZ”等称号。

如今,东北林业大学已是群英荟萃。一批德才兼备、矢志爱国奉献、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正如这所扎根龙江70年的学校一样,正在努力为龙江振兴贡献才智。(龙头新闻)

【人民日报关注:超大特大城市又添新成员 成都跻身超大城市行列】中国有哪些超大、特大城市?这些城市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发展状况如何?11月25日,人民日报日报海外版发文《超大特大城市又添新成员》,文中提及国家统计局基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中国超大特大城市“俱乐部”再次扩容,包括国内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其中成都跻身超大城市行列,昆明、长沙、大连、哈尔滨成为特大城市。这些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也是可圈可点,今年以来纷纷交出亮眼答卷,其中多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

以下为报道原文:

超大特大城市俱乐部再扩容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统计局解释,“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城市规模按照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进行划分:城区常住人口在500万人以上、1000万人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各城市城区人口数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标准时点(2020年11月1日零时)的人口数。

此前,根据住建部发布的《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国已有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等6座超大城市,东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郑州、西安、济南、沈阳、青岛等10座特大城市。

根据“七普”数据,此次特大城市“俱乐部”又添4位新成员:昆明、长沙、大连、哈尔滨等4座城市城区人口均超500万人。同时,成都以1334万人的城区人口跻身超大城市行列。此外,武汉以995万人的城区人口居超大特大城市榜单第8名,距超大城市“资格”仅差5万人。

超大特大城市“俱乐部”何以一再扩容?“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人口迁徙是重要原因。“六普”到“七普”的10年间,大量年轻人涌入超大特大城市,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近年来,各城市为吸引人才工作、定居,展开“抢人大战”,各种诱人的落户政策令人目不暇接。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为成渝“双城记”谱写新篇章定下基调,也增强了许多年轻人在这里发展的信心。“古人说‘少不入蜀’,我倒认为成都这座城市也很适合奋斗。身边不少年轻人因喜欢这里的生活节奏和发展机会而来。”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的27岁成都青年柴韵说。

“年轻人选择了这座城市,这座城市也会给选择她的年轻人带来惊喜。”柴韵相信,未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将迈上更高台阶。近年来,随着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对西部“双子星”人口规模、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截至10月底,2021年川渝共建的67个、总投资1.57万亿元的重大项目已开工数量达64个,累计完成投资1866.8亿元。此次成都继重庆之后迈入超大城市行列,在多数人预料之中。

深圳东莞“年轻”,京沪老龄化程度较高
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不仅是一个头衔。

一方面,城区常住人口数量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门槛”。据了解,根据有关规定,目前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市区常住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同时,按照住建部、应急管理部规定,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

另一方面,超大特大城市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此前表示,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及其他超大特大城市经济大幅增长、人口显著增加、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对外开放的重要枢纽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

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结构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深远,备受关注。

哪些城市最年轻?“七普”数据显示,深圳、东莞两城60岁以上人口比例在5%左右,明显低于其他超大特大城市。

哪些城市“银发族”最多?看60岁以上人口比例,北京、上海这两座一线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上海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3.38%,在各超大特大城市中排名第二;北京60岁以上人口占比也接近两成。同时,60岁以上人口比例在20%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大多位于北方,其中东北地区的大连居首位,哈尔滨、沈阳60岁以上人口比例也均处于较高水平。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分析,生育率较低是导致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的首要因素。此外,超大特大城市较高的养老服务供给水平吸引了老年人随子女落户,劳动力人口流出也导致部分超大特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

分析人士指出,超大特大城市有机会将人口老龄化转化为发展机遇。其中,一线城市需要注意成本和服务。宁吉喆介绍,当前各一线城市在养老、社保方面总体水平较高,人均期望寿命均在80岁以上,在各类城市中名列前茅,“需要改进的是控制成本、改善服务”。

“在控制成本、改善服务的同时,也应注意不同城市之间养老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问题。”陆杰华表示,在一线城市和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特大城市,养老金水平和老年人收入较高,年轻劳动人口流入很大程度上对冲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养老服务供给水平较高、互济性强。与此同时,以东北地区为代表的部分特大城市年轻人口流入较少,与前者相比“更老”、“老得更快”,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与人口老龄化进程不相适应的问题突出。为此,应推动不同城市间的养老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均衡。

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核心竞争力
不仅吸引人口聚焦,超大特大城市在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天津、成都这7个超大城市GDP均超过1万亿元。其中,上海GDP率先突破3万亿元,为30866.73亿元。北京前三季度GDP为29753.0亿元。预计两地全年GDP都有望突破4万亿元。

14个特大城市,绝大多数前三季度GDP达到5000亿元以上,其中长沙市这一特大城市“新成员”前三季度GDP为9586.98亿元,已接近万亿元门槛。

“十四五”期间,如何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宁吉喆介绍,相关规划部署有以下要点:

——促进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包括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开发建设方式,加强城市治理风险防控;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由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超大特大城市的中心辐射作用,更好带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

——合理降低超大特大城市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公共资源,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

——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策源、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提升综合能级与国际竞争力。

陆杰华认为:“超大特大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仅源于规模扩张,也来自结构优化、内涵提升。”他表示,在促进超大特大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化各类设施和功能的空间分布,在合理降低人口密度的同时,着力提升人口素质;另一方面,要提供更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扎实练好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城市发展“基本功”,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居民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提供稳定保障。此外,要发挥好超大特大城市的集聚辐射作用,使之更好服务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纪要】中天科技(600522)基本面交流会纪要20211112
海洋板块:中天科技由陆路电缆的传输向海洋电缆的传输进行延伸。

1、海缆:

1)发展历程:1999年进入海洋系统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化在2000年,2004年成立海缆公司,2011年国际化,主要客户是阿美石油。经过阿美石油常态化合作、知道,壳牌等国际其他客户也开展了与我们的合作。中天在油气田市场还开展了岛屿输电、长距离输电的市场,主要客户包括德电、法电、西班牙电力等业主。2017年以前,海外收入主要来自于油气田、海上电力传输市场,占到整个产能的40%。2017年之后,国内大规模建设,中天将产能转到国内市场,中天科技是国内第一个扩产,2017年就开始第一次扩产。2018、2019年海洋风电的启动享受行业发展红利,公司营业收入快速增长。

2)产能:2020年底海缆产值40亿,真正交付是24、25亿,存在时间差,大部分扩产收益将在2021年体现。预计2021年海缆收益在40亿以上。2021年内也做了海缆产能的提升(2019年铺垫,2021年9月有产能提升50%,达到理论产值60亿,明年释放),2022年产能达60亿元。2023-24年产能规模会增长到70-80元亿元。

3)订单:2020年底2021年初海洋+海工订单达到140-150亿元,其中90亿是海缆订单(今年会确认40亿元订单,剩余50亿订单明年确认)。今年新增的订单规模14-15亿元(累计160亿元订单,今年确认70-80亿元,剩余明年确认)

4)2021年抢装潮之后是否存在持续性?明年订单基础上有积累,明年在今年基础上持平。



a. 短期市场机会方面,广东3GW完成资源到业主的分配,已经落实到了各大发电集团,如三峡、粤电等业主单位,已经开始风机招标,海缆的招标将紧随其后,订单在4Q21会体现;江苏2.6GW已经开始资源分配,之后会开始海上风机和海缆的招标;山东2GW海上风电近期落地;浙江省已经在招标了。这是近半年内要落地的订单。这是明年持稳的基础上的增量空间。

b. 看到更远,广东省在十四五每年有4-5GW增量,江苏省预计同样水平,广西十四五期间有10GW增量,山东也有10GW规划,浙江省、上海市都有规划(半年报有罗列);

c. 最新的更新:福建省。该省地理位置上具有优势性、同时有特殊性,昨天晚上福建省放出最新的规划,如果有相关特殊方面的许可,对中天来说是最有潜力的成长点。

2、海工(打桩)业务:

订单:1)在手订单60-70亿。2)未来会有新增订单,有些项目明年建设结束,有些要谈判、招标,我们预期拿到一些份额。3)再之后,运维服务也会贡献收入。

收入:今年已经确认了35亿,全年在40亿左右,剩下的明年确认。

Q:漳州总量50GW规划。中天的份额?全国其他区域是否会有大规模海上风电规划?

A:漳州项目提升了我们业务未来的确定性。

市场机会:一般来说,海缆占海上风机投入20%的比重,海洋打桩业务占15%比重(要看风机厂离岸距离,福建能够大规模开发,但是建设还没开始,可能要从近海开始),海缆施工5%比重。总的来看可能有40%服务的市场。当前,每GW投入150亿,未来会是120-130亿的水平。如此算来,每GW会有40-50亿的市场机会。50亿不是一年兑现,是有长期规划的。

中天优势:2017年提供了中国60-70%的市场服务,之后国内产能提升我们也能做到20-30%,中天的产能提升之后能到30-40%。

海缆板块:我们40-60亿产能得快扩产是新厂房,新厂房预留地比较充裕,因此在广东省20亿基础上提升到30-40亿是有可能的(使得未来海缆板块30-40%的增长更加确定)。

海上风机:我们当前有两型三船的服务,年服务量在25-30亿水平。海工施工能力提升,匹配风机大型化、远海施工需要,2023年会再次翻番海上风机施工的能力。

Q:光伏EPC项目,假设组件现在2块钱,之后降到1.8,弹性怎么样?

A: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来说,随着平价上网,建设成本在下降。短期来看,建造成本不会有很多向下空间。长期来看,储能系统匹配之后环节之前西部发电无法全部上网的不稳定性(增加现有电流量)+转换功率提升,效率会提升较为明显。主要是增效层面,成本下降不明显。

Q:EPC总包项目价格现在已经确定了?

A:现在还没有,光伏电站资源2GW给谁做(央企)已经确定,但价格还没定。该企业会先定未来的计划,然后一批一批地定价格。

Q:2023-24年,产值在70-80亿元是只针对海缆的吗?

A:是的。目前在海洋板块,我们有两块业务:海缆+海工(打桩)。70-80亿只考虑了南海厂区的规划。我们在江苏盐城海缆生产基地的规划,目前还没有动工,还在进行土地获取,这一块没有算进去。扩产周期在2年,要有码头岸线资源、相应生产能力、生产工艺,2年左右扩出来。

Q:海工需求是一个加速增长?之后的产能扩张速度是否会更快?

A:需求确实是加速状态,不仅海缆产能要匹配,海装能力也要匹配上。行业也有自然成长的过程,我们相信中天的扩产在业内是走在前面的。下一步海装也要匹配上。

Q:海工(打桩)业务需要提前进行产能布局吗?还是说只是一个施工业务?

A:和陆路施工、近海作业不同。目前施工走向深远海,技术含量较高。我们目前单机吊装1600吨,受潮汐影响较小,稳定性、可工作性更高,业主使用我们的施工装备能够实现更好的稳定性。收入结构上,总共有20亿规模,可能机装在20-30%的比例,大部分是服务,因此毛利率不错(我们自己做能做到30-35%的区间);和海缆反过来(海缆施工服务,海缆价值高,服务比例低)。

打桩业务取决于有没有匹配单机吊装能力和施工条件的船,不是近海作业。随着海上风机大型化和深远海,施工技术难度更高,我们也是匹配当前趋势有扩产计划。目前供应商已经选好,正在进行相应的配型,预计2023年之后会有新的产能,产能会翻番体现。

Q:打桩业务未来展望。

A:明年船不是瓶颈,主要受限于开工速度。目前精力还是在抢装,等抢装结束后,有些客户会投入建设。如果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那么展望不错。

Q:海上风机降价较快,今年看到接近平价的项目。海上风电需求增长趋势?

A:在业内,今年没有变化,是预期在兑现。是资本市场的预期变化。海上风电在未来一定是新能源发展的主力,前景巨大。目前受制于海工装备、风机制造能力、技术进步,但是技术进步速度会很快,导致度电成本下降,上游组织能力越来越强,建设迅速推进。今年就能够看到平价上网的项目,建设在明后年。海上风电容量大、可以连片开发、不受陆地资源、不用考虑西电东输输电线路的建设,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Q:2023年船会翻番,目前的船对应多大的体量,未来船是否会退役?对应的CAPEX是什么情况?

A:2023年计划投入工程作业船2条,投资规模预计20亿。老船不存在退役,投入新船的原因是海上风机大型化,现有装备不适应了,因此我们要去适应大风机趋势。但是大型化之后,山东等仍然存在小风机(10兆瓦以内),小船还是有空间的。小船、大船不存在替代之说。

新船预计满足20兆瓦以内的建设。

Q:海上风电的需求很旺,瓶颈主要在船?

A:未来十四五大风机越来越多,大船会是瓶颈。随着周期拉长,大船会慢慢造出来,建设能力释放,之后会出现拐点放量。

Q:现在业内是否有比较多的船在规划?

.........

想阅读全文请加入【知识星球-慧选牛牛 TWO】

(每天10分钟,专业解读新财富脱水研报精华,分享顶级投资机构的电话会议和调研纪要,关注“知识星球”)
纪要文档:https://t.cn/A6x5YvXl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2023年看生人之旅 今年演出看了50多场了吧,我终于知道我是怎么穷的了。 1月 j跨就算进今年吧,时隔三年的j跨。开出了我有生以来最好的位置,正门在我正前方跳
  • 美食文案 . 数不清的快乐 逃不掉的肥ᶠᵅᵗ .✐ Føøđ ᵕ̈ 吃喝小日常 .ᵕ̈ 认真长膘的一天 ᐝ .“小肚 小肚”“ 我在‍♂” .ʚ
  • 近日,有3名驴友擅闯清凉峰看日出,日出没看着,倒是经历了难忘的一天。近日,有3名驴友擅闯清凉峰看日出,日出没看着,倒是经历了难忘的一天。
  • 而最驚喜是,後台遇見表演嘉賓#側田#,兩人更即興合唱,來個限定的Gi田組合,側田:「我覺得我哋呢個組合有潛質嘅,所以期待一下啦。」 至於修甲套裝則是粉絲所送,最
  • #阳光信用[超话]##阳光信用##每日一善# 1.18总结1⃣活动前一周应该备足6级及以上�,每人至少10个(考虑使用时或点不上赞或不能转),每天在每日一善超话
  • 抖音热推主角小说lD8g 书名《离婚警告!总裁前夫别傲娇》安岁容令施 主角《离婚警告!总裁前夫别傲娇》安岁容令施 《离婚警告!总裁前夫别傲娇》安岁容令施 《离婚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 #每日一善# 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价:奋斗。发明的秘诀在不断的努力。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一个人必须经过
  • #bjd[超话]##bjd[超话]# 签售记录 今天去了天生爱豆Amos的签售!!!!啊啊啊啊啊等了一会就进场了,抽到的位置超棒,表演超级无敌棒他还对我饭撒了
  • #任嘉伦[超话]# 追星的人,爱的真的很纯粹,也从来不图什么回报,只是心心念念你能好好的,替我去看一年又一年的草长莺飞,花开花落,你等的春天终究会如约而至,就像
  • 图一是2010年的丧钟为谁而鸣,我的入坑作[抱一抱]图二是09年的太王四神记(那时候还是花组二番)我心目中的贵公子第一人[爱你]图三是小雨之径,我心目中最美的一
  • 接下来回归汇总 01.15 [一] NMIXX, 崔叡娜, 徐太志 X aespa(合作曲) 01.16 [二] SISTAR19, 李会泽, 李遐怡 01.
  • 现在我们再来看那个我无法接受的评价,“装叉的唯美画面”这里用到的装叉这个词其实就跟金宇澄举例的油腻、渣男一样低能。渣男这个词最不好,因为本身人是非常复杂性的东西
  • #跑步[超话]# 《姜听澜季景霖》《余洛林寂》《柳清迟程晏辞》 《1987今夜不眠》短剧《孟云娴周明隽》 《姜晚梨陆御宸》《孟棠褚奕》《姜婉沫沈振国》 《桑窈季
  • 淳安县·鱼子酱说起鱼子酱,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鲟鱼的鱼子酱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有“黑色黄金”之称。除了鱼子酱、西红花、白对虾,杭州这座城市的“宝藏特产”远比大
  • 这种错位的人设表现,深刻展现了我们普通人所可能犯的问题以及美德之坚守和基本的法治核心之严�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此外,西游记还展现了人
  • 因该酒店工作人员在被告知不得将执行行动向任何人透露的情况下,仍擅自将法院执行行动透露给王某,造成了王某逃避的严重后果,执行人员对该酒店工作人员及酒店经理进行了批
  •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48. 我太脆弱了,我一定是片海苔49. 最近所有的烦心事,就把它变成公主的烦恼吧。5. 相当一个在古代有人给你喂葡萄的那种人。
  • 1️⃣我是纯爱战神❤️‍2️⃣报了一下午…3️⃣太能胀了4️⃣公主5️⃣被全世界诈骗6️⃣爱情麻辣烫7️⃣8️⃣9️⃣和夏与周11 12 美女自拍赠送13 14
  • °️‘’ 希望片刻变永久:)•᷅‎‎•᷄ 快 点 赞我的小记近期生活碎片已发送 ´͈ ᵕ `͈发点儿正常的 ᵕ̈๑⃙⃘◡̈๑⃙⃘ 我們的合照快乐出游记•̆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