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演说念佛之无上大利

有人问寿公,念佛有何利益?寿公答曰:“念此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1是众生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

2是三界人天之眼目,是明心见性之慧灯。

3是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

4是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

5如十方虚空之无际,是广大一性之圆明。

6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

7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

8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

9即是化佛,即是本师。

10最尊最上之妙门,无量无边之功德。

11诸大善信,但要记得:这一句阿弥陀佛,

12在怀莫教失落,

13念念常现前,时时不离心;

14无事也如是,有事也如是念,

15安乐也如是念,病苦也如是念,

16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

17如是一念分明不失,又何必觅归程。

18所谓,一句弥陀佛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宁不信乎!宁不念佛乎!”

一、众生出世之妙道,成佛作祖之正因

有其因必有其果,五戒为人,十善生天,四禅八定生色无色界天,如是功行已经很难,然尚未出世,还在轮回升沉中,如《正法念处经》言: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

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涅槃经》言: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若能专称弥陀佛名,则不论圣凡善恶,皆能往生弥陀净土,不但脱离轮回,且能广度人天,岂非出世之妙道(不可思议谓妙),成佛之正因(非邪定、不定谓正),如昙鸾大师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法照大师言:

但能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瓦砾”者废物也,指三界凡夫,“金”者黄金也,指成佛作祖。只要念佛,必得往生净土,即得超凡入圣、成佛作祖;无上大利,焉可思议!善导大师言:

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二、三界人天之眼目,明心见性之慧灯

有眼无灯不见,有灯无眼不视,念佛能脱三界业系,功德远胜五戒十善四禅八定,故念佛是人天眼目;若不念佛,则人天如盲,不见出离之妙道。善导大师言:

念佛即是涅槃门。

法照大师言:

念佛成佛是真宗。

故念佛即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慧灯,若不念佛,成佛何期?

是故:能知念佛往生,虽愚亦智;不知念佛往生,虽智亦愚。印光大师言:

念佛之人,勿自仗聪明智慧,须抛之于东洋大海外。

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三、破地狱之猛将,斩群邪之宝剑

虽一生未遇佛缘以学佛,未遇善缘以行善,唯遇恶缘以行恶,临终狱火突至,一称名号,火化红莲,诸邪业系不碍,群魔冤亲远避。

可知:念佛音声,如狮子吼,狮子一出,百兽潜迹。

亦如:一灯入室,长暗顿明;一佛当令,群魔退听。

善导大师言: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四、五千大藏之骨髓,八万总持之要门

一大藏教所说之法,总言八万四千,八万四千,皆纳于一句弥陀名号,弥陀一句,总持八万四千。故弥陀名号是万德之所归,如法然上人言:

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

古德结言: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故弥陀名号是大藏之骨髓,是总持之要门,是出世之妙道,是成佛之正因,是人天之眼目,是见性之慧灯,是三宝之结晶,是万德之所归。印光大师言: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

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脚注。

五、十方虚空无际,广大一性圆明

弥陀名号,名即法体,名体不离,名体相即,且三身即一身,依正一如,故但念佛名,功德如虚空,广大无边际,真如一性之圆明,不离名号故。法然上人言:

至极大乘意者,体外无名,名外无体。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大愿业力所构出,令万德让与行者;他力难思巧方便,使一称超过众善。知识广赞,猛火为凉风;善友教称,金莲如杲日。名号大利无上功德也。

六、开黑暗之明灯,脱生死之良方

人天长夜,宇宙黮暗,唯无量光佛是明灯,念佛可破三界之长夜。

法无高下,对症则良。但念弥陀,虽不断见思二惑,亦出生死,且生涅槃之极乐。故念佛是超凡入圣成佛作祖之良方也;五浊凡愚,无此良方,生死焉脱!

七、渡苦海之舟航,出三界之径路

六道苦海,唯佛能渡。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三界长夜,五戒十善四禅八定,尚未能出;但念弥陀,十万亿程,一念即至,古德谓之径中径又径也。

八、是本性弥陀,是唯心净土

禅家极智慧而明心见性,常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然与弥陀及其净土相较,何啻天渊。以弥陀及其净土,乃经五劫之思惟,永劫之熏积;吾人即虽明心见性,尚未三祇百劫,况乎五劫永劫之弥陀!然若但念弥陀,往生其土,则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九、即是化佛,即是本师

弥陀名号与弥陀佛体,一而二,二而一,名体一如故。

法身无形无声,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为度众生,垂名现形,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之万德洪名。

故弥陀名号,是弥陀化身也,亦是念佛人之本师本佛本尊也;离弥陀名号,何处觅弥陀,何处见本师乎!

十、最尊最上妙门,无量无边功德

《大经》言: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阿弥陀佛,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小经》言: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十一、诸大善信……

五浊恶世,皆是恶人,以有三毒故,所修善行,皆不真实。

《地藏经》言:

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昙鸾大师言: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印光大师亦言: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唯有念佛,《小经》赞言:

善男子、善女人。

《观经》赞言: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十二、在怀莫教失落

念佛人与佛同在同行同出入,念佛人与佛机法一体不离。善导大师言:

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观经》言:

佛入我心,我入佛心(取意)。

是故念佛人,念佛是其生命,是其人生,是其生活。

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

既是念佛人,即如善导大师言“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与“专”,显示“不兼余”,亦即不兼念余佛余咒以回向,不兼修余行余法以求生。

无论何时、何地、何缘,闲忙顺逆,苦乐生死,悉皆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步步、声声、念念,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大师言: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印光大师亦言:

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

十八、一句弥陀无别念,不劳弹指到西方

但能专念弥陀,不别杂行杂修,则净土莲华日灿,金台身影常辉。

已非娑婆凡夫,已是极乐圣数;一旦报谢娑婆,弹指即生西方。(转载.)

诵读《药师经》(3⃣️)

而时,光中说此咒已,大地震动,放大光明,一切众生,病苦皆除,受安隐乐。

第九 持咒灭病分

文殊师利,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至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命终之后,生彼世界,得不退转,乃至菩提。是故文殊师利,若有男子、女人,于彼药师琉璃光如来,至心殷重,恭敬供养者,常持此咒,勿令废忘。
  
第十 供佛遂愿四天守护分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得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所有名号,闻已诵持。晨嚼齿木,澡漱清净,以诸香花,烧香涂香,作众伎乐,供养形象。

于此经典,若自书,若教人书,一心受持,听闻其义。于彼法师应修供养,一切所有资身之具,悉皆施与,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诸佛护念,所求愿满,乃至菩提。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当誓于像法转时,以种种方便,令诸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觉悟其耳。

世尊,若于此经受持读诵,或复为他演说开示,若自书,若教人书,恭敬尊重,以种种华香、涂香、末香、烧香、华鬘璎珞、幡盖伎乐,而为供养。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洒扫净处,敷设高座,而用安处。而时,四大天王与其眷属,及余无量百千天众,皆诣其所,供养守护。

世尊,若此经宝流行之处,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及闻名号,当知是处,无复横死,亦复不为诸恶鬼神夺其精气。设已夺者,还得如故,身心安乐。”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文殊师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应先造立彼佛形象,敷清净座,而安处之。散种种花,烧种种香,以种种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分斋戒,食清净食,澡浴香洁,著清净衣,应生无垢浊心,无怒害心。于一切有情,起利益、安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歌赞,右绕佛像。

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维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第十一 供佛解脱众怖分

若复有人,忽得恶梦,见诸恶相,或怪鸟来集,或于住处百怪出现。此人若以众妙资具,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者,恶梦恶相,诸不吉祥,皆悉隐没,不能为患。

或有水火,刀毒悬险恶象,狮子、虎狼、熊罴、毒蛇、恶蝎、蜈蚣、蚰蜒、蚊虻等怖,若能至心忆念彼佛,恭敬供养,一切怖畏皆得解脱。

若他国侵扰,盗贼反乱,忆念恭敬彼如来者,亦得解脱。

复次,文殊师利,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尽形不事余天,唯当一心归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萨四百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

于所受中,或有毁犯,怖堕恶趣,若能专念彼佛名号,恭敬供养者,必定不受三恶趣生。

或有女人,临当产时,受于极苦,若能至心称名礼赞,恭敬供养彼如来者,众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见者欢喜,利根聪明,安稳少病,无有非人夺其精气。”
  
第十二 诸佛甚深行处分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世尊,有诸众生,信根不具,闻说诸佛甚深行处,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由此不信,返生诽谤,彼于长夜,失大利乐,堕诸恶趣,流转无穷。”佛告阿难:“是诸有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堕恶趣者无有是处。

阿难,此是诸佛甚深所行,难可信解,汝今能受,当知皆是如来威力。阿难,一切声闻、独觉、及未登地诸菩萨等,皆悉不能如实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萨。

阿难,人身难得,于三宝中,信敬尊重,亦难可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复难于是。

阿难,彼药师琉璃光如来,无量菩萨行,无量善巧方便,无量广大愿,我若一劫,若一劫余,而广说者,劫可速尽,彼佛行愿善巧方便,无有尽也。”

第十三 供佛续命分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救脱,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转时,有诸众生,为种种患之所困厄,长病羸瘦,不能饮食,喉唇干燥,见诸方暗,死相现前,父母亲属,朋友知识,涕泣围绕。然彼自身,卧于本处,见阎魔使,引其神识,至于阎魔法王之前。然诸有情,有俱生神,随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书之,尽持授与阎魔法王。

—— 未完待续 —— #佛法看世间##修行#

  
佛教诸乘诸宗,
都以忏悔业障为佛弟子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列为修行者的日课之一。

忏悔又分事忏、
理忏。
  
事忏,
是在众僧或佛像或自己伤害的人之前,

诚恳坦白发露过错,
表示悔过,

“ 所未作者,
更不敢作,
已作之业,
不敢覆藏。”

(《 金光明经 》卷二 )。
  
大乘《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观想专表忏悔灭罪的普贤菩萨而忏悔之法。

汉传佛教界依经编有多种忏悔的仪轨,

如《 法华忏法 》、
《 金光明忏法 》、
《 药师忏法 》、
《 华严忏法 》、
《 礼念弥陀道场忏法 》、
《 梁皇宝忏 》、
《 慈悲水忏 》、
《 大悲忏 》等,

以供佛弟子依法修忏悔。

密乘则主要观想密法总管、
普贤菩萨的秘密身金刚萨多,

诵念其
“ 百字名 ”
( 咒语 )
而忏悔,

这被列为密乘修行者必修的
“ 四加行 ”之一。

事忏忏至罪障消除,
有严格标志,
称“ 见罪净相 ”。

依《 准提陀罗尼经 》所说,

见罪净相有看见或梦见佛菩萨、
光明,

或梦见听闻佛法,
吐恶食,
或吐或饮乳及酪,

或梦见日月、
空行母、
猛火、
水牛、
黑色人、
僧尼、
乳树、
象、
牛王、
山、
狮子座、
微妙宫殿及飞行上升等。
  
理忏,
又名“ 实相忏悔 ”、
“ 无相忏悔 ”,

即依佛法真理,
观业从心起,
由自心妄想而生,
妄想依缘而生,

即生即灭,
无实自性,
本来是空,
如空中风,
无所依止。

《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偈云 :
  
“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这种理忏,
因与绝对真理 ——

本来空性相契合,
故消灭罪障恶业的力量比事忏更大。
  
2 、对治现行力。

即修佛教所说种种能对治业障的法门,
如读诵大乘经,

观空、
无我,

持诵有消业力用的真言密咒,

及以虔敬心、
忏悔心塑画佛像、
供养佛和佛塔,

礼佛、
持念佛菩萨名号等。
  
多种大乘、
密乘经典中,

都盛说此类修行能消业灭罪。

如《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说
若昼夜六时礼十方佛,

诵大乘经、
思第一义甚深空法,

“ 一弹指顷,
除却百万亿阿僧祗劫生死之罪。”
  
《 金刚经 》说
诵持该经能转后世重罪为现世受人轻贱的轻报。

《 观无量寿经 》说
临终者至心称念
“ 南无阿弥陀佛 ”
名号一声,

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观想佛的形相、
净土等也皆灭罪无量。

《 大悲心陀罗尼经 》说
供养观世音菩萨并专称其名号,

“ 得无量福,
灭无量罪,
命终往生阿弥陀佛国 ”,

持诵此菩萨
“ 大悲咒 ”,
一宿满七遍,

“ 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 ”,

甚至接触从虔诵此咒者身边吹过的风,


“ 一切重障恶业,
并皆灭尽,
更不受三恶道报,
常生佛前 ”,

然“ 唯除一事 :
于咒生疑者 ”。
  
密乘经典中此类说法比比皆是,
多数佛菩萨真言皆被说为有消罪灭障之效。

这类灭罪法门的神力,

来自佛菩萨与真实相应的誓愿和历劫修行所成就的功德,

与众生虔诚敬仰心、
忏悔心的清净心力之因缘和合。
  
3 、遮止力。

指严格遵守以
“ 防非止恶 ”
为旨的佛教戒律,

谨言慎行,
不作诸恶,
奉行诸善,

以实际行动证明已痛改前非,
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4 、依止力。

指皈依佛法僧三宝,

发普度、
普利一切众生的
“ 菩提心 ”,

依靠三宝的巨大法力和菩提心的强大愿力为殊胜增上缘,

自能起到消罪灭障的作用。
  
虽说恶业罪障可以依以上种种法门,

随心转、
消,

但是否转、
消,

须具严格条件。

如前所述,
事忏须修到
“ 见相 ”,
方算见效;

理忏则须修至明心见性,
与空性真实相契,

《 永嘉证道歌 》曰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未了应须还宿债。”
  
了,
指明了自心佛性,
证见空的本面,
其境界相当高深,
非可轻易达到。

若不能
“ 了 ”,
那就还得受因果律制约,
偿还宿世所欠的债。

可消可转之业,

主要指非决定心作、
作已有悔的
“ 不定业 ”。

《 优婆塞戒经.业品 》说 :
  
“ 若时不定果报不定,
是业可转,
或果报定应后受者,
是业可转现在受之。”
  
没有说过重大定业可以不受。

佛典中说,
以佛力之大,
亦难卒灭定业,

但也非绝对不可灭,
只不过消灭转移的因缘难具罢了。

智者大师
《 法华文句 》卷十说 :

“ 若其机感厚,
定业亦能转。”

肯定深厚的非常机缘和大感应,

可以转、
消定业。
  
至于佛教所设各种忏悔灭罪法,
虽可奏效,

但经论中还是强调作了恶业之后忏悔而净,
与注意防护不作恶业之清净,
两者大有区别。
  
《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说,

若破犯杀、盗、淫、妄( 语 )的
“ 根本戒 ”
( 性戒 ),

虽然可以通过深重忏悔灭罪后,
重新受戒,
但障碍现生证入菩萨初地。
  
只有皈依佛教、
受佛教戒以前所造的重大恶业能忏悔而净,

皈依受戒后所造的重业难以忏除。

僧尼戒条规定,
同性恋等重大恶业是不可忏悔

( 僧团不接受其悔,
非驱逐不可 )的。

这就避免了业可转消说可能产生的

“ 今天先尽情作恶,
明天再忏悔念经持咒以消灭恶报 ”
等副作用。

附 :

野孤禅 ”公案
  
中国禅宗门下,
流传着一则著名的
“ 野孤禅 ”公案
( 参禅故事 ),

讲的便是业报是否转可消的教理。

故事说 :
禅宗六祖慧能三传弟子百丈怀海禅师,

每日上堂,
见常有一不认识的老人听他说法,
听毕随众僧散去。

有一天,
众僧散去后,
老人独自留下来,

百丈乃问 :
“ 站在那里还不走的是什么人?”

老人回答 :
“ 我于过去迦叶佛出世时,
曾住此山为大禅师,

有学禅者请教 :

‘ 大修行的人还会落于因果
( 被因果律束缚 )吗?’

我答 :
‘ 不落因果。’

因为答错,
遭受恶报,
堕为野狐,
已经五百生,
今请大和尚代作一正确答案。”

百丈说 :
“ 你只管问。”

老人便问 :
“ 大修行的人还落因也未?”

百丈答 :
“ 不昧因果。”

老人于言下大悟,

告辞说 :
“ 金也脱野狐身,
住在山后,
请求能按葬送亡僧的仪式烧送。”

百丈乃命维那师
( 掌管僧众秩序的僧职 )
敲钟召集僧众,

斋饭后率大家去后山葬送亡僧,
果然在后山发现一只死狐狸
( 见《古尊宿语录》卷一等 )。
  
迦叶佛
( 释伽牟尼以前出世的佛 )时的一位大禅师,

因为答徒众所问,
一字之差,
修行一世,

竟然落得个百生堕为野狐的下场,
此事的确发人深省。

这禅师答错的,
正是佛法中关于业报因果的重大理论问题 :

依佛法修行,
究竟能否超越因果律,

不受业力果报的束缚?

禅师的答案,
究竟错在哪里?

如果说他答错了,

那么慧能高徒永嘉玄觉禅师说

“ 证实相,
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

岂非更错?
  
依佛法义理,
因果律,
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讲,
是铁的自然规律,

只能从遵遁中获得自由,
不得随意超越。

经传载释迦牟尼在成佛后,
还曾因过去世的宿世,

受“ 金枪马麦 ”

( 被木片伤足、
施主忘记供食而屈尊食用马料 )之报,

佛神通第一的高足摩诃目犍连和禅宗西天第二十四祖狮子尊者等,

尽管已证阿罗汉,
仍因酬偿宿世所欠人命,

被人打死、
杀死。

说明业报不是那么好超越。

《 优婆塞戒经 》说,

依佛法修行,
只有修到阿那含果
( 第三果 )

和阿罗汉果,
才能转应后世重受的欲界重业果报,

在现世提前受报或从轻受报,
轻业不受,

不是一修行便可转、
消业报。

说大修行人不落因果,
笼统肯定因果律可超越,

忽略了可转、
消宿业的条件,

未能将真、
俗二谛统一

( 依业空故必有因果报应 ),

堕于
“ 恶取空 ”的边见、
断见,

会起使人纵心放任、
不勤苦修行的负面教化作用,

令学人智眼不明,
造下了宣扬邪见的恶业,
因此应堕于畜生道,
受痴暗无智之报。

然毕竟善根不浅,
五百世后,
得遇百丈禅师说法,
当下解脱。

百丈回答
“ 不昧因果 ”,

与“ 不落因果 ”
虽然只一字之差,

但这个“ 昧 ”字非常关键,
肯定因果律不可超越,
只能如实认识,

“ 不昧 ”,
与常人的
“ 不明 ”有别,

意谓对前因后果及因果本空的性质看得清清楚楚,

如大珠慧海禅师所说,

“ 现前心通,
前后生事犹如对见 ”

(《 传灯录 》卷二八 )。

据说摩诃目犍连、
狮子尊者,

不是不知宿业果报,
而是以神通智慧看清楚了,
才主动找上宿世怨家债主的门,
去痛痛快快地接受被杀之报。
  
至于永嘉玄觉禅师
《 证道歌 》所说的

“ 刹那灭去阿鼻业 ”、
“ 了则业障本来空 ”,

是从真谛的角度,

肯定证会实相
( 空性 )
有消灭阿鼻地狱重业的巨大力量,

这完全符合佛教教义。

按大小乘所说修道阶位,
修行者观修实相,
当达见道前
“ 四加行位 ”的第二位
“ 忍位 ”时,

便已转、
消重业,

不堕恶道,
继而入见道位以上,
便永断恶道之因,
再也不会堕入地狱等恶道了。

禅宗说的
“ 证实相 ”与
“ 了 ”,

一般指见道,
那当然已消灭了阿鼻地狱重业,
若未达“ 了 ”,

对不起,
那还是得遵循因果律安排,
去偿还宿债。

( 小乘以八忍八智之十六心为见道,
因十六心是初生无漏智照见真谛理之位。

大乘的菩萨,
则于初僧祇之终,
终四善根之加行,
而顿断分别起之烦恼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所以在黄土高坡上造一座城市,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觉得恒大现在应该怎么做,才能在黄土高坡上造出一个城市呢。他计划着把几千亩黄土高坡推平之后盖上高楼大厦,然后卖给
  • 小时候,姥爷经常给我们讲他在战争年代的经历,之前姥爷坐过军列,那是姥爷第一次坐火车”“现在的人们真是有福气,时代变了,火车的速度可以这么快……”常桂林拉着孙女的
  • 哥哥,你怎么不来我的梦里整夜都在做各种梦梦到和男人在一起又梦到自己在拼命找各种账号密码就是梦不到你,哥哥我用最真诚最坦荡的心想念你,哥哥今晚我就要先回广州你一定
  • #情侣壁纸##情侣头像# 情侣头像第四组 超可爱的动物情头“不知不觉,已是人间七月”“希望七月的风可以吹来很多夏天的好消息”“喜欢每个月的一号,好像一切都可以重
  • 即将在黑龙滩和三郎也能体验到Club Med的一站式酒店服务,期待!据说已经在计划今年开业的❗️Club Med丽江度假村❗️以及未来将于【成都黑龙滩及三郎】两
  • 而且iPhone13现在价格也低了不少,像在某转上,95新256GB版本的iPhone13也才5000元,还带有一年质保,这价格,你说还要啥自行车啊#iPhon
  •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调整一下情趣,把自己的作业写完,每天和朋友吹吹牛,和高手过过招,岂不是悠哉乐哉吗。来到九龙什么都不用自己带,食材和工具齐全,带着我的一身厨艺即
  • 带我的孩子们看《灰姑娘》,儿子们听了无数遍的童话故事,今天以另一种方式直观的呈现在他们眼前,大型童话剧《灰姑娘》演绎从灰姑娘到公主的励志传奇,绚丽多彩、美仑美幻
  • 雪水烹茶 不管是党姬烹雪的典故,还是黛玉尝不出雨水和雪水被妙玉说是“大俗人”,似乎雪水烹茶是极“雅”的事。 “雪为五谷之精”,确实有记载说雪水“取以煎茶,幽
  • 末法时代邪师讲法如恒河沙数,心外求法皆为外道,狐黄常蟒,妖魔鬼怪附上人体,借人体讲法,它们再弄一些光环,什么会长,什么博士,什么专家,什么大师,众生着相,依人不
  • 总站将充分利用海量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资源,发挥“一总多专”优势,大力推进大数据等数字技术与生态环保工作深度融合,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作用,确保数
  • 6月30日,示范区公安局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无偿献血我先行”义务献血活动,为生命接力,让爱心传递。#志愿者[超话]##献血让世界更健康# “疫”往无前勇担当
  • ——叔叔,阿姨,本来我也想去接你们的,但是店里有客人走不开,不好意思哈!——呵呵,爸,快把东西给我吧,我叫了车在那边等着呢。
  • 这不过是把我们一种的对外经验,一个自然界的对象,作多方面的玩味观察,把一个单调的、平常的环境,化成一个复杂的、丰富的对象,使它表现多方面:艺术,人生,社会,科学
  • 承接电控柜、PLC、触摸屏、伺服系统的编程调试等有需要可随时联系蒙小姐:13342920047(v同号)阿里巴巴: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华丰留学生产业园一栋五楼【通
  • 流程感觉挺正规的,和营业厅一样,需要身份证上传审核,都有步骤提示,很easy[送花花],有什么担忧,可以问K服,开始没到账我还以为被骗了嘞[委屈]主要刚需啊,原
  • 但却是这部剧编剧处理得最好的部分:面对tawan的阴谋,kinn收起恋爱的情绪,冷静处理;面对por对房契和父亲的质疑,他跟回por家,调和矛盾,丝毫没有为了爱
  • [彩虹屁]走出浴室我发现浴刷亲吻过的地方比刮痧还刮痧,比结痂还结痂[赢牛奶]能买这个浴刷,是我的福气[哇]究竟是我的福,还是我的孽[抓狂]12.“从 人”模式
  • 我在外滩养成了一种自信[笑cry]这里每天都有好多精致的帅哥美女过来打卡拍大片可能我来的太频繁了[嘻嘻]所以不管我穿的多土多邋遢,我都很自信比如我今天健身完过来
  • 感谢华润代建与施工、勘察、监理等各方的支持[作揖][作揖][作揖] 极狐汽车在苏州市相城区太阳路2988号的天丰4S店交付中心,之前去看过几次,与销售及工程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