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它是我们的一道野菜,将它的嫩芽清炒或凉拌,都是不错的选择,味道也还不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听老人家说,在闹饥荒的年代,它还救过不少人的性命,是名副其实的“救命菜”。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水花生”,正式名字为“空心莲子草”。据说,新四军35支队在四明山根据地时,由于找不到吃的,经常拿这种草当饭吃,于是它还得到了一个“革命草”的称号。曾经,水花生也被认为是优质的猪菜,而被大范围引种,... https://t.cn/RpB5JZW

倔犟的哥哥

(原创文)

李平发

小时候挨饿,你面对过吗?

是的 !我经历过 。我家三兄弟(四姊妹)都共同面对过 !

我有一个堂姐,比我哥整整大五岁,我哥又比我整整大五岁,而我,又比弟弟整整大五岁。

在那个闹饥荒的年代里,我们三兄弟都吃不饱饭,有时根本就没有饭吃 !家里大米短缺、甚至没有大米做饭的时候,我的母亲常常把我们三兄弟拉在怀里,坐在那个漏雨房屋的一隅,偶尔轻轻地抽泣,偶尔陪我们一起无声发呆。等到生产队分发一点点大米后,我的母亲就拿自己种的南瓜,或在自家菜地里挖红薯,把它们洗净后,掺到米饭里面煮着吃。当然,多半是南瓜和红薯,只有少量的白米饭。这样的‘白米饭”有钱人家是不屑一顾的,而这些‘白米饭”它是我家的生命粮。

那时,我们弟兄三人都处在长身体的年龄,特别能吃,虽然那个时候的南瓜饭、红薯饭不好吃,但因为饥饿,每次吃饭,我们也都能狼吞虎咽,把自个肚皮填得圆圆的。长此以往,这样的‘白米饭”我们弟兄几个都吃腻了,看到南瓜、红薯饭就想吐,以致于到了今天,我家的饭桌上,只要见到南瓜、冬季这类蔬菜,我还心有余悸、头昏目眩。

光阴荏苒。截止今天我哥离开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了,没有哥的日子里,我脑海中时常浮现哥哥那张阳光、灿烂的面容,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

我的父亲有兄弟姐妹六人,(三男三女),母亲只有兄妹三人,(一男两女)。在我九岁的那年春季,父亲让十四岁的哥哥和我一起去远隔十五里路外的姑妈家挑米,是父母找姑父家借的。二话没说,哥哥拉着我的手就走了,兄弟俩一路上有说有笑,时而跑时而走,在傍晚时分,我们走到了姑姑家。

‘这是一百斤稻谷碾压出来的大米,你们挑得动吗?”姑父用手指着两框大米,一脸困惑地问我们。

‘能 !”哥哥毫不胆怯,使劲点了点对姑父说。

‘还是这样吧,我给你们送回去,一来怕路远你们挑不起远担,二来怕你们路上不小心把米弄洒出来”。姑父关切地对我们两兄弟说。

‘不 !”哥哥说 : ‘如果今天姑父你坚持要送我们,那我们就不回去了 !”说完,哥哥便一屁股蹲在了地上。姑父见我哥哥如此执拗,也就不再坚持要送我们回家了。

还真是远路无轻担啊!哪怕你手里只拿着一根稻草,路程过远也会感觉到累 !何况姑父家离我们的家有十五里多路呢。

从姑父家挑着大米出了门,哥哥一直坚持自己挑,那时一百斤稻谷碾压出来的大米约七十多斤,挑在哥的肩上,我们只走了不到十分钟,哥哥就大汗淋漓了。

我就劝哥放下担子,歇会儿,哥对我说,一定要把大米挑回去 !

我和哥边走边歇,边抬、边提、边挪 ,兄弟俩都气喘呼呼、脸红耳赤了。

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辆机动车从我们身边经过呀 !可是,我们挑着米边走边回头望,楞是没有看见一辆板车从身边路过,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楞是没有乘到回家的顺风车 !

就在我们离到家还有一半路程的时候,天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哥哥和我就打着赤膊,把上衣都脱下来盖在两个装米的框子口上。哥哥对我说 :‘ 如果我挑不动了,我就用手扶着你走,你也别帮我提一头的份量了,你这一提,给我的感觉是一头重一头轻,这样我不好走,‘嗯 !”我向哥哥拼命地点头。

哥哥是好样的 !三个多小时的重担,虽然中途多次休息,他终以坚强的意志力,硬生生地把一担大米挑回了家 !这一年,哥哥十四岁,我九岁。

哥哥十六岁那年,父母找舅舅和姨父家借了些钱,把哥哥送进了三十里开外的高中读书。新生报到的那天,哥哥对父母说不做住校生, 要买一辆自行车,每天骑车来回上课,哥哥还多次动员父母 : ‘ 三年高中食宿费用远不止一辆自行车的费用,那时的哥哥就已经在考虑为家里省钱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两款自行车在市面上特别流行,倍受老百姓青睐和喜爱 ,就像今天的苹果手机所受到人们的欢迎程度是一样的,这两款自行车名字叫 —— 凤凰牌和永久牌,都是上海产的,那时需要三百多块钱一辆,这笔钱对那个时代我的父母而言,是个天文数字。父母亲一听哥哥这样的要求,当然不同意,死活不答应,一是没钱给他买,二是怕他晚上骑自行车回家不安全。

见父母完全不同意、不满足自己的请求,哥哥铁了心似的 : 一定要买一辆自行车 !以后只要放学回家,哥哥就不见了,原来,他是在到处找零工做。

我家住在小镇上,那时镇上有很多国有企业,粮食、棉花、黄麻……等等收购部门。哥哥打听到黄麻收购站要人搬运麻夹子、上车,这是一份很重很累的力气活。那时小镇上黄麻都是机打夹,一个黄麻夹子重一百五十斤,一般的壮劳动力要想搬起它,也要费很大劲。每次我放学回家,都会看到家乡农村劳动力在搬这种麻夹子,看到他们这样搬、运,我会害怕 : 这是人干的活吗?谁知,我哥去了,他去的那天被我妈强力阻挡,说你干不了这样的活,别弄伤了自己,这时哥会说 :‘ 我能行 !”就这样哥哥每天去搬三个小时黄麻夹子,得两块五毛钱……

#深焦北美影讯# 迈克尔·诺尔计划重拍《巴比龙》:迈克尔又马不停蹄开始构思新片,丹麦演员Jesper Christensen将扮演一位不得不违背道德,为女儿寻觅良婿,以免受饥荒之苦的年迈父亲。他把电影设置在18世纪50年代的丹麦,呈现原始和黑暗的时代。“会如同我以往的电影一样,营造出纪录片的紧绷感。”该片有机会在2019年初在丹麦上映。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青白太美好[打call][打call]《白蛇:缘起》原版人马打造的续作,将围绕小青在涅槃之境中的冒险故事展开!青白太美好[打call][打call]《白蛇:缘起
  • 占峰知道没法和他们好好说话,于是对身边的小伙中国信达说道:“调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占峰兴奋不已,仿佛找到了知音:“调整有四种跌法,你知道么?
  • #正品加拿大代购#大家都喜欢的速溶脱脂奶粉又回来啦~Northlive诺喜来奶粉脱脂配方减少心血管系统压力,富含乳钙维生素D,确保钙质充分吸收,帮助强健骨骼。
  • 他真的好会[送花花]反观顾魏保守派,撕女生的双眼皮贴,说人家拉的琴难听,一口吃掉大半个冰激凌[哼]不过看预告后期花样也多了起来,那么多kiss还有床戏!不过如果
  • ( '-\' )ノ)`v' )明拒XL 骨科(亲情⭕orz协力常驻人士 空间主要就是协力贴贴跟游戏截屏愿意跟我协力撞车就好啦熟了发现什么都会分享(指莫名其妙
  • 据央广网报道,江西省信丰县金鸡林场两名护林员在巡山护林时,发现了一只穿山甲,发现的时候,穿山甲宝宝正被废弃的防护网缠住,经过丰县林业局野生动物工作人员现场鉴定,
  • “简单点,糊涂点,开心点.”把平凡琐碎的日子打理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日子一般般 希望快乐多一点给时间时间 让过去过去 让开始开始希望你每个昨天今天明天都很快乐有不
  • ”有没有虐文啊,想看特别虐的要死要活的虐文,那种明明两个人都很爱但就是爱而不得的虐文[泪][泪]常常因为虐点太高了别人哭死的文我无动于衷,真的很想被虐……最近看
  • 再看看图片里的人群,突然明白了它的受众市场[doge]昨天因为晚上蒸紫薯,结果水加多了 把紫薯都煮坏了,加上之前上班一天一天积攒的委屈,就接通老公的视频以后哇哇
  • ️:M23806JY/TianT08051005┄┅┄┅┄┅┄┅┄┅┄*哈喽饱饱们 我是甜甜 网拍 这里是我的微博 来了就别走啦 ━┉┉┉┉┉∞┉┉┉┉┉━我
  • 7月20日8:00下夜班后骑电动车返回家中,14时步行将孩子送至小区门口的维维美术班楼下(未上楼)即返回家中。18:30骑电动车到金博大骄阳艺校接孩子回家,晚饭
  • 什么样的洗发水防脱发效果好?首迷防脱洗发水这真是一种用人参植物提取出来的洗发水哦,淡淡的人参味,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反而越闻越喜欢,现在我闻久了就爱上了这个味,而
  • 从小就不明白为什么人总是活在各种各样的离别里,现在依旧败给了这解不开的困惑,可能就是要让你知道,妈妈总有一天会离开你,而你要坚强走完剩下的路,妈妈有妈妈的任务,
  • 勇战病魔:用乐观旷达书写精彩人生  2019年8月的一天,一阵阵的咳嗽声,从她的办公室里传来,同事们都关心着她,劝她放下工作到医院去好好看一下,她却一边翻看着文
  • 然后又和前同事聊了个五毛钱的天~嘿嘿,我有多容易满足呢,就是明明我一直都少言少语的,只是每次在他们不论公事还是私事的时候,我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忙,所以
  • 你一定要先学会忍受它的无情,才会懂得享受它的温柔——《白玉老虎》 古龙安静努力,不必声张,前方有好人,有惊喜,有久违的感动。一天的无忧靠心情,一世的随和靠心态
  • 到了茅庵,黄损向一名胡僧奉上玉马坠,那胡僧道:“我看郎君必是仕官中人,成名之后,儿女之事就会来到。这时,床中忽然出现白马,吕用惊慌逃窜,还将玉娥送给他最恨的人。
  • 2024年本命年大凶,十二年一遇的本命年,是人生的最低谷,容易发生家人伤亡住院,失恋离婚,破财破产等重大凶事,2025蛇年运势一般般,2026马年运势不错,事业
  • 】天津,向上时光流转,岁月脚步不停转眼2022已过半盛夏津城,蓄势待发—夏粮丰收、消费增长、就业稳定产业升级、市场回暖……让天津自动与年轻、活力、未来画上等号天
  • #商家上线榴莲险开不出四房退全款#说到榴莲,这东西真上瘾,原来觉得味道不好闻,我和媳妇都不吃,偶尔一次机会尝了一下,没想到真的上瘾了,正如郁达夫在《南洋游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