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老君曰: “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宫室羅布,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週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誌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荧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浊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兇,悉由之矣。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缠绕,轉轉係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羡,身慾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

老君曰: “ 谛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缘運會,積精聚氣,乘業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昆崙,布列宫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最為靈。性命合道,人當愛之。內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尘,不淨臭秽,浊亂形神。熟觀物我,何疏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

老君曰: “ 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禀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誌。事無不知,謂之智。智週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镇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氣,謂之精。氣清而驶,謂之榮。氣浊而迟,謂之衛。總括百神,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躯。眾思不測,謂之神。邈然應化,謂之靈。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

老君曰: “ 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係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恼,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慾。慾從何起?慾自識起。識從何起?識自慾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為。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恼。展轉係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

老君曰: “ 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慾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猶慾貴,而不用道;慾富,而不求寶;慾速,而足不行;慾肥,而食不飽也。 ”

老君曰: “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猶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藉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託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

老君曰: “ 所以言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淨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複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語,餘可思也。 ”

老君曰: “ 知道易,信道難。信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

老君曰: “ 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誌,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

老君曰: “ 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氣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升昆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魄拘魂。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尘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

老君曰: “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係,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忧患永消,是非莫識。 ”

老君曰: “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

刘晓睿纂古琴曲《归去来辞》释义,据《历代古琴文献汇编》

共计收录于34部琴谱内
贰拾玖《枕经葄史山房杂抄》
收録于清代晚于光绪七年撰辑的《枕经葄史山房杂抄》琴谱中第25首琴曲,宫音,凡四段。
歌词
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旣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逺,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二段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盻庭柯以怡颜。倚南牕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游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吿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四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皇皇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皐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后记
此尹芝仙新谱也,间有太古遗音,原谱泛按失度,音字不谐,先生力为校正,指法精详,声韵和雅,集中有文之曲不多载,存此以为楷模。琹山

叁拾《绿绮清韵》
收録于清代光绪十年徐胪先撰辑的《绿绮清韵》中第4首琴曲,宫音,凡四段。西安徐胪先 紫佩。
歌词
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身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逺,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二段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盻庭柯以怡颜。倚南牕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游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三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四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淸流而赋诗。聊乗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后记
此尹芝僊新谱也。向有太古遗音原谱,泛按失度,音字不谐,先生力为较正,指法精详,声韵和雅,洵是后学之楷模。

叁拾壹《东皋琴谱》
收録于日本明治三十一年蒋兴畴撰辑的《东皋琴谱》太原止郎谱本中第26首琴曲,商音,凡六段。
歌词
一段 解组思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徃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逺,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二段 陶然松菊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聁庭柯以怡颜,倚南窓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
三段 杜门息虑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游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四段 遯世懐情
归厺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五段 顺时乐趣
农人吿予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旣窈窕以寻壑,亦﨑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六段 逍遥物外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郷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徃,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乗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段标题
一 解组思帰

二 陶然松菊

三 杜门息虑

四 遯世怀情

五 顺时乐趣
六 逍遥物外

叁拾贰《养性堂琴谱》
收録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倪和宣撰辑的《养性堂琴谱》中第1首琴曲,宫音,凡六段。
歌词
其一
帰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帰。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憘㣲。
其二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窻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其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闗。策扶老以留憇,时矫首而游覌。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其四
帰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其五
农人吿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﨑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其六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帰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叁拾叁《琴学丛书》
收録于清代宣统二年杨宗稷撰辑的《琴学丛书》中第7首琴曲,宫音,凡六段。
歌词
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旣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第二段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第三段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依依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第四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第五段
农人吿予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旣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第六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淸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叁拾肆《琴学管见》
收録于民国十九年李崇德撰辑的《琴学管见》中第5首琴曲,商音,凡六段。
曲意/解题
按斯曲之文,乃晋陶潜所作也。世称汉无文章,惟出师二表,晋无文章,惟归去来辞。非果无也,盖取其忠贞大节,不在雕镂耳。公陶侃之后,世食晋禄。自刘裕禅晋,乃耻事二姓,不为五斗折腰,迯彭泽而归三径,爱松菊以乐山水,遂作斯辞以见志。此其清风髙节,当并驱首阳,视夫忘君事雠者,殆霄壤矣。后人景仰其高,奏之虞弦,寗独以文乎,取节而已。
歌词
第一段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识迷途其未逺,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第二段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盼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第三段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闗。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第四段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絶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第五段
农人吿予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掉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第六段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古琴##刘晓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還是喜歡這四個字:正心誠意。 念起即覺。檢視一下,念背後的動機。偏離方向的,及時打住。不給業識心做實的機會。 一個後知後覺的人。更不要墮於世俗心流中被帶著跑還不
  • 敲淑女的一款外套 【69】慕言缇  羊羔毛绒外套 不应季才有的好价,平时这种羊羔绒外套都要100+的嗷,有短款和长款可选,长款会贵一点点 软fufu的
  • ◡̈♥︎ 我们都会在各自喜欢的事情里变得可爱不辜负时光,不蹉跎岁月,以饱满的热情,做好每一件事,让你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足够精彩!这一程 我深知你我都并非一帆
  • 射手女:再换就好射手女天生乐观爱玩,看待爱情非常坦然,她觉得既然没有爱,那就赶快结束,真的不需要强求,我们只是不适合彼此,下一个会更好。射手女:再换就好射手女天
  • 我们先是轻轻的将棺椁抬起一条缝,这石头制成的棺材板非常之重,我们要用了一眼,要不是我的视线一直在他身上,还真注意不[摊手]#热量减肥药法#[微笑][熊猫][哈
  • 癌症自愈的前兆有哪些的说法是不符合医学逻辑的,称为癌症的疾病都很难自愈,也不能寄希望自愈,更谈不上所谓的前兆了,癌症患者一定要及时前往医院检查与治疗。2019年
  •   高翔、徐华一行先后来到鑫惠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维珂赛福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景德镇兴航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认真听取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成长历程、主要产品、销售
  • 无论是现在的自己还是过去的自己,无论是自信、自负还是自卑,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只要是能积累的东西,大都会产生复利效应,复利效应似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公平的效应。
  • ” 透透从背后抚平恒那绺不听话的呆毛,无聊开口:“这次是瘦,应该又有好事又在路上了。我对动图的起始结束、画面大小、典型场景都是有期许的,所以搜图搜得十分费力。
  • 边大也是国内公认的男神御用配音了,而且声线变化足,声音最大的特点就是苏,曾在古剑奇谭中配音的陵越,还被人评价为“一动嘴就能把人苏哭”而且边大的声音听上去很成熟,
  • 一个心胸不够开阔,却时常在嘴巴上说爱你的男人,是不能够长期来往的,因为他这样的爱只能持续在现有阶段,当后续发生不可协调的矛盾时,他就会把矛头都指向你。相反的,在
  • 愿时光不负岁月,愿世界不负温柔,愿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被认真对待。愿时光不负岁月,愿世界不负温柔,愿每一个善良的人都被认真对待。
  • 这个相关关系图好希望能有所有成员的呢~笑 #村山彩希[超话]##AKB48[超话]# 【请勿快转微博 转载请注明出处图文禁二改禁转至外网字幕组招募翻轴校设计29
  • Shopping Shopping 悄悄过去留下TOD'S压心底 压心底 还有真力时晚风吹过温暖我心底 我又想起你欧扎克 真果粒 怎能忘记不能忘记你 把你泡进隅
  • 【锂电】材料产业跟踪之电解液 日期:2021年7月6日 去年四季度锂电材料上升,六氟磷酸锂和VC去年没有产能出现,造成价格快速上升。目前采购非常紧张,已经出
  • P8得到的贴纸(现在还没想好该用在哪里) 青海婚纱照一个人的改变是从另一个人的到来或离开开始我们常用最幼稚的方式威胁最爱自己的人。2015.5.30——2021
  •   干货满满的签约,不断刷新的资料,让世界看到了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大背景之下,国际国内各方借助东博会平台拓展合作的热度,以及逆势攀升的收获。预
  • #金泰亨南韩私聊教科书#[可怜]#金泰亨脚臭熏死母猴# 你知道金泰亨吗就是那个媚粉私联的金泰亨虽然他的站姐跑了又跑但是媚粉从未停止百人大战带妹打游戏天朝土鳖猴粉
  • 图片盘后龙虎榜数据还不错,宋庄路带领假机构出局,从周五的龙虎榜来看尾盘上板一笔砸掉的8000多万就是宋庄路的资金,所以这三个机构应该不是宋庄路的资金,那就是真机
  • 因此,当代主义艺术运动也就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艺术运动。)他的作品注重艺术在社会现实中的真实体验,他的作品极具抗争和颠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