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评论|“来的都是客人”!合肥人的这句话暖了多少外省人的心】深夜,微信收到上海友人发来的一张截屏、一句留言:合肥对待外省人的态度,太暖了!

截屏里,是3月24日上午,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上的一段讲话。

很能理解,身处于疫情敏感地区的上海人,读到上述文字时内心的那份感动。事实上,作为一位外省在肥工作者,我也颇为“我们合肥”在疫情面前展现的“疫情无情人有情”自豪。

不过,因为身在合肥,我更深知这“温暖”背后的不易与担当。

3月以来的这波全国疫情,到目前已波及28个省(区、市),安徽也未能幸免。合肥上一次新增本土病例的时间,是在2020年2月20日。在坚持了2年零1个月“零新增本土病例”后,3月21日,这座城市不幸失守。到25日24时,共发现4例,均系外省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虽是个位数,但因发生在省会城市,又值全国疫情形势严竣之际,后续会不会扩散,合肥乃至安徽,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上上下下的紧张不安,可想而知。

病例出现,牵涉的部门与人群惊人,工作量巨大。21日第一例初检发现后,为尽快斩断传播链,合肥防疫战线的各类人员迅速与病毒赛跑,到3月23日12:00,该病例有关的排查数据如下:

◎排查感染者在肥密接114人,隔离管控114人;

◎排查在肥次密接822人,隔离管控822人;

◎扩大筛查431372人次。其中第1轮338124人,第2轮77644人,第3轮15604人;

◎落实环境采样1615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上述数据,只是反映被流调、隔离、筛查的人的数量。无法反映的,是数以万计乃至几十万计的“大白”们、“蓝朋友”们、“红马甲”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付出。

病例与省外关联,引起一些合肥本地人的抱怨,对外地特别是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指责。有人建议,由于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迅速、隐匿性强、无症状者居多,政府能不能采取封控措施,比如对外省来(返)人员,不管是否来自风险地区,行程码是否为绿码,一律隔离观察,或者非常时期“拒之门外”……

客观说,这些想法和建议有一定道理。对城市管理和防控工作来说,可能相对容易。但这种“一刀切”做法,对非风险地区人们的正常出行工作,会有较大不便,造成情感伤害。面对疫情、舆情双重压力,依然愿意选择不埋怨、不怕麻烦的态度,热情相待外来人员,确实需要点胸襟、气度和担当。

人世间最宝贵的,正是危险降临时的守望相助、不离不弃,是麻烦不期而至时的不抱怨、不推诿。

2020年以来,疫情的至暗时刻,发生过太多暖心故事——是武汉封城时,云南腾冲对流浪于此的武汉人的妥善安置;是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时,上海没有“谈京色变”的一视同仁;是很多地方对流调信息,哪怕是携“毒”而来的外来人员的隐私保护……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胸襟、气度与温度,正是在这些细节里有了参差。

从这个角度说,管理情绪、引导情感、同心向力,不伤害、不激化、不撕裂,也是疫情管控的重要内容。

苛求没有疫情输入,未免很难;管住疫情不外溢,方显本事。其实,只要经济社会不停摆,只要人与物还流动,每个地方就必然面临“输入”和“外溢”两种情势的随时转换。谁也不想染上病毒,能成功阻击“输入”固然可喜,若有所疏漏,也不应互相埋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倘若每个地方都画地为牢、自求平安,凝聚力从何而来?战斗力从何而来?

对一地管理者来说,简单的“拒之门外”,也许是以最小代价换最大防控成果,但如果是用法治、文明的代价所换,从全局看,这代价,很大。

0到1不足惧,严防1到100、到1000,是关键。

就在合肥表示“来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要求“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防疫)服务”时,更多“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的要求部署,在加快启动——

比如,要求封控、流调、采样、检测、转运等各项工作,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防范每一个细节风险,堵上每一个环节漏洞;

比如,要求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确保封控区封得严、管控区管得住、防控区防得好;

又如,要求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遇突发紧急情况,要边报告边处置,一刻不耽误……

确实,疫情一旦发生规模反弹,现在的“暖心之举”就可能被视为“失之于严”。说到底,支撑城市“气度”与“温度”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底气硬气,是每个环节的尽职尽责,也包括每位个体的理解配合:疫苗接种完成了没有?自我防护到位了吗?流调时能否毫不隐瞒、为阻断传播链争取时间?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愿意体谅“输入”、善待外来者,是文明的体现。我们也应各尽其责、一起守护,给善政者以鼓励、以信心,共同打赢这场硬仗,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扩散……(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来的都是客人##合肥人的这句话暖了多少外省人的心# 深夜,微信收到上海友人发来的一张截屏、一句留言:合肥对待外省人的态度,太暖了!

截屏里,是3月24日上午,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在市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上的一段讲话。

很能理解,身处于疫情敏感地区的上海人,读到上述文字时内心的那份感动。事实上,作为一位外省在肥工作者,我也颇为“我们合肥”在疫情面前展现的“疫情无情人有情”自豪。

不过,因为身在合肥,我更深知这“温暖”背后的不易与担当。

3月以来的这波全国疫情,到目前已波及28个省(区、市),安徽也未能幸免。合肥上一次新增本土病例的时间,是在2020年2月20日。在坚持了2年零1个月“零新增本土病例”后,3月21日,这座城市不幸失守。到25日24时,共发现4例,均系外省关联的无症状感染者。虽是个位数,但因发生在省会城市,又值全国疫情形势严竣之际,后续会不会扩散,合肥乃至安徽,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百姓,上上下下的紧张不安,可想而知。

病例出现,牵涉的部门与人群惊人,工作量巨大。21日第一例初检发现后,为尽快斩断传播链,合肥防疫战线的各类人员迅速与病毒赛跑,到3月23日12:00,该病例有关的排查数据如下:

◎排查感染者在肥密接114人,隔离管控114人;

◎排查在肥次密接822人,隔离管控822人;

◎扩大筛查431372人次。其中第1轮338124人,第2轮77644人,第3轮15604人;

◎落实环境采样1615份,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上述数据,只是反映被流调、隔离、筛查的人的数量。无法反映的,是数以万计乃至几十万计的“大白”们、“蓝朋友”们、“红马甲”们不分昼夜、争分夺秒的付出。

病例与省外关联,引起一些合肥本地人的抱怨,对外地特别是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指责。有人建议,由于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迅速、隐匿性强、无症状者居多,政府能不能采取封控措施,比如对外省来(返)人员,不管是否来自风险地区,行程码是否为绿码,一律隔离观察,或者非常时期“拒之门外”……

客观说,这些想法和建议有一定道理。对城市管理和防控工作来说,可能相对容易。但这种“一刀切”做法,对非风险地区人们的正常出行工作,会有较大不便,造成情感伤害。面对疫情、舆情双重压力,依然愿意选择不埋怨、不怕麻烦的态度,热情相待外来人员,确实需要点胸襟、气度和担当。

人世间最宝贵的,正是危险降临时的守望相助、不离不弃,是麻烦不期而至时的不抱怨、不推诿。

2020年以来,疫情的至暗时刻,发生过太多暖心故事——是武汉封城时,云南腾冲对流浪于此的武汉人的妥善安置;是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时,上海没有“谈京色变”的一视同仁;是很多地方对流调信息,哪怕是携“毒”而来的外来人员的隐私保护……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胸襟、气度与温度,正是在这些细节里有了参差。

从这个角度说,管理情绪、引导情感、同心向力,不伤害、不激化、不撕裂,也是疫情管控的重要内容。

苛求没有疫情输入,未免很难;管住疫情不外溢,方显本事。其实,只要经济社会不停摆,只要人与物还流动,每个地方就必然面临“输入”和“外溢”两种情势的随时转换。谁也不想染上病毒,能成功阻击“输入”固然可喜,若有所疏漏,也不应互相埋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倘若每个地方都画地为牢、自求平安,凝聚力从何而来?战斗力从何而来?

对一地管理者来说,简单的“拒之门外”,也许是以最小代价换最大防控成果,但如果是用法治、文明的代价所换,从全局看,这代价,很大。

0到1不足惧,严防1到100、到1000,是关键。

就在合肥表示“来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要求“带着责任和感情做好(防疫)服务”时,更多“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的要求部署,在加快启动——

比如,要求封控、流调、采样、检测、转运等各项工作,严格按技术规范操作,防范每一个细节风险,堵上每一个环节漏洞;

比如,要求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确保封控区封得严、管控区管得住、防控区防得好;

又如,要求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求,遇突发紧急情况,要边报告边处置,一刻不耽误……

确实,疫情一旦发生规模反弹,现在的“暖心之举”就可能被视为“失之于严”。说到底,支撑城市“气度”与“温度”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底气硬气,是每个环节的尽职尽责,也包括每位个体的理解配合:疫苗接种完成了没有?自我防护到位了吗?流调时能否毫不隐瞒、为阻断传播链争取时间?

一座城市,一个地区,愿意体谅“输入”、善待外来者,是文明的体现。我们也应各尽其责、一起守护,给善政者以鼓励、以信心,共同打赢这场硬仗,让这份温暖持续、传递、扩散…… https://t.cn/Rt5qRxf

#黄仁俊[超话]##黄仁俊0323生日快乐# 最会wᵢₙₖ的帕恰狗仁俊星星眼挥挥可爱小手花丛中的唯一茉莉是我永不失联的爱☔帕恰从不怕跌倒每时每刻都抱有善意我的心之所动星星都在小朝眼睛里了为漂亮小宝种下茉莉花园仁俊愿意 吗‼️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austinwill和他的巴士朋友们# |澳门差不多跟去年同一个时间访澳,可惜没有像去年那样晴朗的天气(差点变成落汤鸡[允悲])曾经满大街的五条虫变成了满大街
  • 与我熟悉的爬行动物的头部复原不同,哺乳动物头部的软组织轮廓和骨骼轮廓并不完全贴合,有些甚至差别很大,比如鲸、河马,需要借助一些关键骨点去明确复原结构;还有一些角
  • 后来看见化妆师姐姐在朋友圈推荐了一款据说又能美又能护肤的神器,据说没有粉质,健身运动都可以涂哇,这些简直是直直的戳中我内心的呼唤!我果断拔草了大家都知道我是位舞
  • #时隔数月,被爆料多名员工代客交易和违规炒股的东海证券,其罚单终于落实。收到匿名举报后,东海证券经纪业务总部联合其他部门进行了调查核实,并对上述5名员工,以及营
  • “野人”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凶恶野人的记载,只要落入他们的群体中就不会有解脱之日,这也相当可怕。”实际上这是不需要的,因为报仇是不合理的行为,也不符合我们的光明心,
  • 但是,这也是人生中的一种修炼,相信慢慢我会做到不受消耗自己能量的人,事所影响!【第一张头像就是需要一点梗】过去一年如果你对我有什么不爽;看着我一直成长进步;一直
  • 虽然回落,但价格的上涨是事实,而且也算是一个小型的突破(JOC);所以,明天继续看小幅的涨跌,重点关注对线3的“二次回测”。因为价格离线3是如此的接近,使得我们
  • [鼓掌][打call]今年6至8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专门策划了十大主题活动,从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精心设计旅游产品和优惠消费大礼包,涵盖5大
  • 你身上干净耀眼的少年气,晴朗了我少女时代所有的欢喜想你的时候,夕阳是你,晚霞是你的云中月是你,点点星辰也是你;想你的时候,斜风是你,细雨是你,料峭寒是你,滚滚天
  • 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没有人可以不流泪流汗就轻轻松松地跨过去。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没有人可以不流泪流汗就轻轻松松地跨过去。
  • 518合照好在哪好就好在:一个从来没发过和对方单独合照的 并且平时其实对粉红气氛的刻意埋藏甚至是紧张的人 发了一张 用了滤镜的拼图(甚至可能是从很多张中挑了五张
  • 比如我说每次啥之类的,如果你没有每次,你可以提醒我,我修改用词我把今天早上的事给她捋了一遍,然后说:你说今天早上,我都屁颠屁颠的去做了,最后不就是没把热水往杯子
  • 我又在哭,高热将我与健康的人撕裂开来,我有了和一个完整的成年人区分开的理由,我像小时候那样细雨无声的流猫儿泪,想要重新变成小孩,引得爸妈和周围的人发笑。高热将我
  • 拥有一份随缘之心,你就会发现,天空中无论是阴云密布,还是阳光灿烂;生活的道路上无论是坎坷还是畅达,心中总会拥有一份平静和恬淡。随缘的人,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
  • 误区二:面膜敷的时间越长越好很多女生恨不得把面膜上的精华全部敷干才善罢甘休,甚至还有些人敷上面膜就直接睡觉了,其实面膜敷久了不但没有任何的效果,而且还会带走肌肤
  • 祝天下各位学子金榜题名,前程似锦,旗开得胜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愿你的努力不会被辜负,终究迎来曙光前途不一定充满光明坦荡,但一定要充满可能高考加油,乾坤
  • 某哲学家想让他的猫变素食,但他的猫只是接受现状,自己在野外捕食鼠和鸟。如果人类给予猫食物,猫会吃,但如果人类停止给食,猫就开始再次自己捕猎。
  • 店主:黄油蟹价值650元】近日,有网友吐槽,在宁波一家饭店吃到730元的一碗面,贵的超乎想象。哈尔滨虽然没有上TOP10的榜单,但每730个哈尔滨人中就有一位千
  • 阿森纳两周前还领先4分,现在落后2分了,原因有二:阵容单薄+少帅昏招……孔蒂:豪哥你是我的大恩人!上一次打欧冠的时候,拜仁把我厂打跑了,阿森纳再也不陪你玩了,下
  • #猫咪领养[超话]#长毛橘,弟弟,两个月,现在找领养,领养要求如下:充满爱心,苏州本地或长期稳定定居苏州的,有自住房最佳,租房不考虑合租,必须整租房,有纱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