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DC Weekly发表了一项来自华山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的重要研究,分析了本次上海疫情中COVID-19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



这项研究的对象是无不稳定病情的非重症患者,他们是目前所有COVID-19患者的主体,其整体临床特征和预后会对公共卫生策略产生强烈影响,比如考虑到Omicron的高传染性,以前收治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地区可能会没有足够的医疗资源收治非重症Omicron感染者。

因此,获得这部分非重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发展为新冠肺炎的风险因素以及病毒脱落时间(viral shedding time,VST)的可靠数据就非常重要。

这项研究是今年3月22日至5月3日在华山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进行,所有入院、出院、诊断和治疗决策均基于最新版本的国家诊疗方案。如果患者在入院时被诊断为非重症COVID-19患者,同时排除不稳定病情,则有资格入组研究。

这边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一个是「非重症」,一个是「不稳定病情」。

「非重症(non-severe )」相对好理解,包括无症状、轻症和普通症,后两者的区别就是在影像学检查中是否有肺炎表现;

而「不稳定病情」(unstable medical conditions)大家可能见的比较少,不稳定病情指的并非没有基础病,相反在这个研究入组的总共33816名COVID-19患者当中,有5595名(16.5%)患者年龄超过60岁, 9260名(27.4%)患者存在风险因素,其中6333名(18.7%)患者存在基础疾病。而不稳定病情具体指的是以下5种情况:

1. 严重或快速进展的基础疾病,处于精神疾病或狂躁症发作时;
2. 需要放化疗、透析、机械通气、紧急手术等,或有其他急重症(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肺栓塞);
3. 近一个月内有心肺复苏(CRP)或大手术史,以及有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临床症状的患者;
4. 有持续高烧的儿童;
5. 高危孕妇或孕晚期孕妇。

在入组的三万多名COVID-19患者中,研究人员还将其中一部分患者列为风险组,以评估风险因素对于预后的影响,这些风险因素包括:

-患者年龄超过60岁;
-有稳定的基础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病、肝病、肾病和脑血管疾病);
-有免疫缺陷的患者[例如HIV感染、长期使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

在这项研究当中,大多数患者已经接种了两针或三针疫苗,其中风险组接种率为73.1%,非风险组接种率为80.6%。



说一下研究结果。

1.风险组和非风险组中分别有76.2%和78.6%的患者最终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所有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和咳痰(19.0%),其次是疲劳(5.2%)和发热(4.0%)。在出现症状的患者当中,症状持续中位时间为7天,平均核酸转阴时间为6天。

2.在这三万多名COVID-19患者中,最终有22名患者发展为重症/ 危重症(为方便表述以下统称重症),而这22名患者均属于风险组,算出:
-所有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概率为0.065%;
-风险组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概率为0.238%。

在风险组患者的基础疾病当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31.8%)、糖尿病(13.6%)和肺部疾病(13.6%)。相比于未进展为重症的患者,进展为重症的风险组患者年龄较大(75.8岁 vs 60岁),且更有可能没有接种疫苗(54.5% vs 24.2%)。

3. 708名疑似出现肺炎的患者接受了胸部CT扫描,14.0%(99/ 708)在CT上有COVID-19肺炎表现。其中风险组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危组(19.8% vs 7.8%)

进一步分析表明,与40岁以下患者相比,60~79岁患者(aOR:3.09)或≥80岁患者(aOR:3.68)发生COVID-19肺炎的风险增加。(注:aOR=adjusted odds ratio,调整后的比值)



在这项研究中,所有进展为重症的患者都有风险因素,并且平均年龄较大,更有可能未接种疫苗,这与之前的其他研究是一致的。

而与2020年初武汉爆发的第一波COVID-19疫情相比,这项研究中Omicron感染出现重症的比例要低得多(0.065%), 造成这种巨大差异的可能原因有几个:

-过去的研究表明,Omicron感染对于肺部的攻击较弱,可能导致更低比例的重症;

-该研究入组患者在入院时均为非重症,无不稳定病情,大多数患者的基础疾病不超过2种。

因此该研究反映的是相对健康的Omicron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和结局,但是考虑到Omicron相对较高的传染性,在大流行期间严重感染的人数仍然会迅速上升。另外,尽管年轻、接种疫苗、没有基础疾病可以作为防止重症的保护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能提供100%的COVID-19肺炎保护。

和其他研究一样,这项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并非反映所有感染者的情况,并非所有感染者都接受了CT扫描和实验室检查,以及症状都是自我报告的,可能存在偏倚。

最后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研究证实了初始非重症Omicron感染者的动态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和病毒脱落时间。 症状持续中位时间为7天, 高龄、有基础疾病和最初有症状与较长的病毒脱落时间(VST)相关,而接种疫苗与较短的VST相关。 在这些最初为非重症且无不稳定病情的Omicron感染者中,总体进展为重症的风险非常低,增加重症风险的因素有高龄和未接种疫苗。

这应该是中国大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Omicron感染者随访研究,和我们之前预想的类似,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尤其是中青年人及接种过疫苗的人群,Omicron感染后进展为重症的风险非常低(但仍然有极少一部分人群有重症风险);而相对于那些高龄、有基础疾病及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来说,感染后重症风险会提高不少。

对整个社会而言,医疗资源整体是有限的,高龄和基础疾病是不可逆转的,应当不断改善并利用好各种疫苗、药物和NPI策略,降低疫情对于整个社会的冲击。

#庄医生的疫情笔记##微博新知博主#

上周去医院取到了最新一次的甲功报告,也看了专家门诊,结论是:我的#亚甲炎#,彻底好啦!

甲功血沉都正常,甲状腺没有肿大了,心率血压也恢复了正常。至此,我觉得可以给大家写一条微博详细分享我的抗击亚甲炎心得了。

这条微博我打算写得很详细,因为我自己之前得病的时候在网上搜“亚甲炎”,发现要么是广告,要么就是迷茫的患者倾诉,有用的信息不多。而我真正患病的过程又是一个超级矛盾的过程——医生会把你的问题说得轻描淡写,你自己的体感却格外不好。所以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好了,一定要写一篇长文,详细给大家讲讲我的病因、发病过程、应对之道,以及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希望真有类似的病友上网搜索的时候,能搜到我这篇内容,觉得对自己有一定帮助。

先说为什么会得亚甲炎?这个病其实多发于我这个年龄的女性。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过度劳累,二是心情抑郁。其中一是尤为主要的原因。

亚甲炎,全程是亚急性甲状腺炎,顾名思义,不是急性也不是慢性,病程介于二者之间,一般持续几个月。我来说说我当时的发病经历。

今年1月中旬,我带孩子和育儿嫂一起到海南过年,春节前在爷爷奶奶家度过。那段时间孩子已经开始学走路,我白天陪玩,晚上带睡,加上还要喂奶,强度非常大。临近过年,育儿嫂回家了,带娃的重担基本落在我一个人肩上,连好好吃顿饭都不能够,当时就觉得极度疲惫,每天都歇不过来。

春节我爸妈把我和孩子接到他们海南的家里,全面接手了孩子的日常事务,我只负责晚上带睡和喂奶。可即便如此,因为前面身体欠的债太多,我还是觉得无比疲乏,有一天跟我妈说的原话是:“妈,我在你这里好吃好喝不操心的,可怎么这么多天了还觉得没歇过来啊?”

到了2月下旬,我觉得左边嗓子有点疼,不厉害,当时以为是扁桃体发炎(我以前一感冒就爱走扁桃体),或者是我妈所谓的“上火”,就没有管它。从2月下旬到3月初,没有减轻也没有加重,我也不以为意。

3月9号,我跟育儿嫂带孩子从三亚辗转到海口飞北京(那段时间由于疫情影响三亚到北京的直飞航班取消了),一路又是高铁又是飞机,还带着一岁的孩子,奔波劳顿。回到北京后,因为一个多月没在北京了,难免欠了不少工作,每天连轴转开会工作,间隙带娃,一下子觉得,嗓子的疼痛越来越重了。

这是基本背景。我写这么详细就是想让你们知道,过度劳累真的是亚甲炎最重要的诱因。

到三月下旬我发觉不对劲了,好像不是嗓子里面的事儿。娃跟我玩的时候无意中胳膊肘碰到我的脖子,就觉得左侧疼得无法忍受,我意识到可能跟甲状腺有关。就在3.25第一次看门诊,挂的是朝阳医院的耳鼻喉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甲状腺科,都能看亚甲炎)。

喉镜首先排除了咽喉的问题,当天做了个B超,显示甲状腺左叶片状低回声,医生怀疑是亚甲炎,给我开了血液化验单,让查甲功和血沉。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亚甲炎这个病症。

到了3.29,查血结果出来了,果然是亚甲炎。数值很吓人,促甲状腺激素才0.04(正常应该是0.55-4.78)。血沉72(正常范围2-20)。

但是医生说,这就是个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给我开了点儿芬必得,说如果疼得厉害,就吃点芬必得。不需要特别用药。

那几天是我的病程飞速发展的几天,一开始是左边脖子疼,后来右侧也开始疼,能摸到很明显的肿块,发硬。最关键的是,头特别晕,每天醒来睁开眼睛第一反应是,头好晕啊!起不来床,吃完早饭需要马上再躺着。体力衰弱到极点,什么都干不了。而且一到晚上八点以后就开始局部发烧,浑身发冷,手脚冰凉。

体重急剧下降,不到一个星期掉了6斤,后来又掉了几斤,最轻的时候已经不到90斤。当时我已经没有体力带娃了,那段时间我们去了一次北京野生动物园,别说抱孩子了,跟在后面走我都气喘吁吁眼前发黑。感觉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一样。

于是我又挂了协和国际部的号,900块钱的挂号费,医生给出的诊断还是亚甲炎,让我“注意休息”。协和医生见得多了,坚定认为我没事,饮食清淡吃低碘食物即可。

但我当时真的非常难受,生命能量降到极低,一向精力旺盛的我突然什么都做不了,连维持基本生活的体力都成问题。两个医生都劝我断奶,我有点不甘心。

又过了一周多再去朝阳医院复查,医生说我的状态不好,要小心发展为甲状腺危象,建议我去看看内分泌科,还给我开了激素,醋酸泼尼松。我在网上搜了一下何谓甲状腺危象,吓个半死。但因为不想断奶,还是不想吃激素。这时候想起年前我在卓正体检,当时给我查体的内科郭潇大夫人很好,就在网上挂了个在线问诊找她咨询。

郭潇大夫关注到我有头晕心慌的症状,先建议我吃稳定心率的心得安,然后告诉我,这个激素也不用太害怕,其实一次吃4片,不会有太大副作用。她是一位负责的医生,此后的好长时间还经常主动回访我,问我病情如何了。

我吃上了心得安,心慌头晕的症状马上有所缓解。但是对这个药依赖性很强,不能停,一停就继续头晕。这个时候已经是快清明小长假了,节前我在同仁医院又查了一次血,各项指标更差了,血沉飙到100,促甲状腺激素只有0.008了。

我把这个数值反馈给郭潇医生,她也有点紧张,劝我不要硬抗了,激素该吃就吃吧。

与此同时,我还干了两件事,一是把孩子交给阿姨带睡了,白天也尽量躺着休息。二是买了一款黑不溜秋的中药药膏外敷。神奇的是,敷了一次我就觉得脖子不疼了,所以我决定坚持敷完看看效果。

清明小长假我们一家人到密云玩,那时候已经感觉体力恢复一些,晚上第一次不发烧了,头貌似也没那么晕了。我开始吃蛋白粉、破壁灵芝孢子粉,增强免疫力,但没吃激素和芬必得,心得安也逐渐停了。

节后,我又到北京中医医院看了中医,大夫听说我在喂奶,死活不给我开任何药(西医就不会这样,会认为有些药比如芬必得哺乳期是可以吃的)。后来我发誓说我回家就断奶,医生才给我开了一付方子。

我照方抓药代煎寄回家,放在冰箱里备用,实际上那时候我自己已经感觉到逐渐在好转了。我想,这个就当保底,能不吃我就不吃。最后我一付也没吃,但考虑到这个可能对有些朋友具有参考价值,就分享给大家看看。

到四月下旬,我自己已经感觉好得差不多了。不过因为中间北京疫情管控升级,五月一个月我都没有再去医院,一直到6月上旬也就是上周又去复查,各项结果都完全正常了。

医生的嘱咐是: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还有尽量别感冒,一感冒容易复发,又走甲状腺。

回顾这段经历,我有几点心得想总结给大家——

一是一定不要让自己太疲惫,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注意休息。我现在感觉,80%的病都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自己免疫力高比什么都重要。我当时就是在奶奶家带娃没有帮手,劳累过度引发的。

二是可以吃一些提高免疫力的食品和保健品。这点跟(一)一样,都是把自己的基础打好,让疾病没有可乘之机。

三是发病时你会非常非常难受,你甚至会感觉自己得了大病,这点我完全能了解和共情。但没关系,其实亚甲炎真的是自限性疾病,要对自己有信心,能自愈的。

四是万一情况不好,也别太排斥激素,这点我其实是反面教材,不建议学我。我后来在央视录节目遇到一位编导,她以前也得过这个病,她说用了激素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没有想象得那么恐怖的后遗症。

五是在治疗亚甲炎上,有些中药还真的蛮好用的,比如夏枯草这个成分就很管用,大家可以试试。

最后,希望你永远都用不到我这篇微博内容,但愿亚甲炎永远都不会找上你。万一用上了,也别焦虑,别迷茫,可以跟我交流,我以亲身经历告诉你,的确不是大病,两三个月就扛过来了!#微博新知博主#

#刘浩存 我没有抄袭# 这个话题爆了…

事情经过:刘浩存发布了一条微博感想,某博主质疑刘浩存微博文案抄袭网友,刘浩存被嘲上rs。
后来网友发现该博主那条微博是自己截图出来的,但是他微博设置了半年可见早就搜不到,也有可能是临时故意把以前不相干的微博重新编辑过发给别人 刘浩存回应自己没有抄袭,文案是听了一首很喜欢的歌之后的真实感受,与粉丝分享。 对这件事现在网友发表不同看法,有的觉得刘浩存实惨,被人恶意黑,怜爱了;有的怀疑是刘浩存自己炒作。[喵喵]

你怎么看?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官方:足协驳回皇马上诉,维尼修斯无缘周末国家德比
  • EDG止步八强,教练Nofe主动辞职
  • 范佩西将退役,很难再找到一位能用左脚绘出抒情风景画的射手!
  • 律师起诉云南白药:涉虚假宣传应致歉,要求赔偿3.15元
  • 飞儿乐队新主唱 原主唱再谈被踢出团
  • 中粮地产重组被否:逾140亿重组案“闯关”失败
  • 王者荣耀实名校验,小学生终于要远离我们了吗
  • 万圣节要到了,宝爸宝妈做好准备了吗?
  • 成都文理学院回应举报食堂阿姨:违规微信收款商户非学校员工
  • 贝尔逃税被罚33万 C罗、莫德里奇也曾深陷税务案漩涡
  • 高校回应学生举报食堂阿姨
  • 突发:厦航MF8411航班迫降拉萨,人机平安
  •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抵京访华
  • 还珠格格直男投票,小燕子金锁落榜!直男的审美到底有多不一样?
  • 贾跃亭仲裁被驳回, 与恒大纷争“未了局”
  • Facebook因数据泄露被罚50万英镑!只是“毛毛雨”?英国:尽力了!
  • 嫌犯像老友记Ross 超市盗窃一箱啤酒
  • 今天是环卫工人节!此刻,请允许阜阳这座城向您致敬!
  • 绿军逆转16分送雷霆4连败 塔图姆24分维斯13+15+8
  • 鲍尔超越詹姆斯 成NBA最年轻的三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