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事实、观点与立场,提高逻辑与见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上周末我给学生上思辨课,用了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威尔·史密斯掌掴主持人克里斯这一热点新闻,引导孩子思考:身处大时代、热点事件中的我们,如同置身于信息旋涡之中,此时要如何理清思维,独立思考。

我问学生:“脱口秀主持人克里斯,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拿威尔·史密斯老婆的光头开玩笑,引起了威尔不爽,威尔上台扇了克里斯一耳光。你支持威尔的行为吗?”

学生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反对,打人是不好的行为,何况是在这么大型的典礼上。”

我继续说:“你可能不知道,威尔的老婆之所以掉发,是因为她患了病,迫不得已才剃光头,但奥斯卡主持人克里斯却当着全世界的面调侃和嘲讽她的光头。威尔就忍不住了。现在你支持威尔的行为吗?”

学生想了想说:“我觉得可以理解,如果是我可能也会忍不住。”

我进一步补充:“克里斯事后解释,他并不知道威尔老婆是因为患病才剃光头的,如果他知道的话,愿意为此道歉,但威尔没有给他机会。现在你支持威尔的行为吗?”

学生摇摇头:“我理解威尔的愤怒,但他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抢过话筒说明事情的原因,这样更好。我不支持他打人。”

我接着说:“据了解,威尔是家暴目睹者,他小时候经常看到母亲被父亲打到浑身是血,所以从此发誓要守护自己的家人。这次他入围影帝提名的角色恰好也是捍卫家人的勇者。他老婆因病掉发,曾经很抑郁很封闭,他们一家非常艰难,好不容易在女儿的鼓励下才走了出来。而如今克里斯的这番嘲讽,让她再次受伤,所以威尔才站了出来保护自己最爱的人。现在呢?”

学生陷入沉思,她有点犹豫:“我还是希望他不要动手,要不然,他就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使用暴力的人。”

到这里,我们的小测试告一段落,而更加深入的思考引导开始了。

【事实】

“在刚刚的对话里,哪些是事实?”我问。

学生认为,关于威尔·史密斯打人,还有他的家人情况部分、他的成长经历都是事实。

“这部分确实可以归入事实范畴,但这些都是我告诉你的,属于二手事实,你并没有求证过。现在网上许多谣言也是打着事实的旗号混淆视听,所以你要记住,不是听到看到的事件就可以当作事实。”

“你会发现,这些事实就像拼图,开始只有一块,然后又出现了第二块,第三块。每增加一块事实的拼图,我们的观点都会受到影响,而片面的事实组合到一起,才呈现出相对全貌的事实。”

“当一个热点问题下我们和别人争论,很可能是我们接受到的事实信息不同,以此建立起来的观点就更加南辕北辙了。”

“所以在提出观点之前,收集可靠、全面的事实很重要。”

【观点】

“每一个客观的事实背后,都伴随着许多主观评价。我刚刚问你支不支持威尔打人,无论你支持或不支持,都代表了一种观点。”

“观点的背后是价值判断。你不支持,因为你觉得打人不对,暴力是不好的,这是你的价值观。但也有人会认为人不应该完全放弃暴力,威尔在当时的情境下做出这种行为是完全正常的,保护家人更加重要,这是他的价值观。”

“有许多东西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比如刚刚我们说过的,我们获取到的事实信息不同。又比如说,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自身经历。一个文明社会里长大的人,更倾向于反对暴力。而在动荡社会中长大的人,暴力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能,更可能崇尚暴力。”

“影响价值判断的其他重要因素包括偏见、思维方式、信仰,以及最最重要的——立场。”

【立场】

“有一句话非常形象地说明什么是立场——屁股坐在哪里,就为谁说话。”

“我们天然地拥有立场。比如我是中国人,我依靠着祖国生活,我对祖国有情感归属,所以在对待中外关系时,我的立场肯定是倾向于支持中国的。这很正常,许多人都像我一样。”

“又比如你是学生,我是老师,你是孩子,我是家长,你和我同为女性。我们的种族、职业、年龄、社会阶层,都会决定或影响我们的立场。”

“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批判性地思考问题时,一定要跳出既定的立场。”

“我曾经办过一场趣味辩论赛,辩题是‘家长比孩子更累vs孩子比家长更累’,比赛双方是家长队和孩子队,他们是五六年级学生。”

“有意思的是,我让家长论证‘孩子比家长更累’,让孩子论证‘家长比孩子更累’,他们在比赛时吵得面红耳赤,最后却都笑了。”

“他们一开始对自己论证的观点都是不认同的,做家长的觉得我辛辛苦苦工作,要养孩子要还房贷,还有各种人情世故,活得多累啊,你一个小孩子,每天看几页书还喊累。孩子也觉得做家长多爽啊,什么都自己说了算,哪有孩子累。”

“可是在辩论中,家长不得不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发现了父母的期待是不能承受之重,发现了作为孩子自己没有得到平等的尊重,更没有自由……在那一刻,他们和解了。”

一年前的夏天,我在樊登直播间看到安心老师,他们在说PET…一股温柔的力量瞬间传到我的心间,每一句话都是我想要的,我想做到的,我不解我为什么会有与大多数人相反的想法,我想她一定能告诉我答案…我马上在网页,在微信公众号里搜索安心,就像我看到了生命的出口,拼命的奔跑,终于我搜索到了安心工作室,立马打了电话,是工作人员接的电话,我询问PET是一个课吗?是安心老师带的课吗?对方告诉我PET是父母效能沟通课程 在安心的带领下已经有很多讲师了都在带领了,而且我还了解到安心老师亲自带领想成长为PET讲师的学员…
挂掉电话我内心翻涌 我深知这是我今生最幸运的时刻,我感觉到我所有的疑惑将在不久的未来得到答案。
那段时间正是我思考了很多,想进入家庭教育行业,想做一个讲师但不知道怎么去做的时候,真的是上天的安排,让我看到安心老师,竟是这样的遇见…
现在过去的7天里我见到了安心老师,在北京的讲师班里听安心老师的分享,无数次温暖我不太热的内心,我不停的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如此真诚的人 如此安全的人。对于这7天,没有文字能写出我心中的内容。课程结束的下午我回到酒店,无数的眼泪涌出,好像过去30年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释放了,不用压抑了,我可以放下所有,也看到了我自己,直到回程的动车上我不禁流泪,我想念安心老师,我想待在她的身边,那么安全
这7天是命运安排给我的礼物,我马上就要回到生活的地方,我会努力,努力做自己

【“爱顶嘴”和从不顶嘴的娃,谁更有出息?可能跟家长想的完全不同】
大家好,我是西红柿妈妈!

家长们有没有发现,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就会开始和父母顶嘴,一句比一句气人,这个时候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有一次,我儿子在学校被老师叫家长了。放学的时候,老师非常生气地跟我说:“平时看着这个孩子挺好,没有想到他这么能顶嘴。”和老师顶嘴,把老师气得够呛,在很多家长眼里,这简直就是不能原谅的错误。

这孩子更可气的是,当老师问他:“你跟谁学会的顶嘴?”这熊孩子对老师说:“我妈妈教我的,看见不正确的事情,就要大声说出来。”

原来,儿子和另一个小伙伴在课间玩耍,那个孩子不小心撞倒了一个女同学。他们赶忙道歉,可是这个女生还是不愿意,她跟老师说:“他们就是故意推我的,就是故意的。”

老师看看孩子没有受伤,就让他俩再次道歉,儿子虽然同意道歉,但是却一直跟老师说:“虽然我们撞到了她,但是真的是背对着跑,没有看见她,我们真不是故意的。”

班主任说:“你不要总是强调不是故意的,撞倒人本来就应该道歉。”可是,我这倔儿子,一边道歉,一边还是大声说:“对不起,我没有看见,撞到你了,请你原谅。”

虽然女生已经不追究了,但是儿子还是说,自己不是故意的,老师也被气到了。因为他就要求老师去查监控摄像头,还自己的清白。

看来,这个孩子是比较执着,老师本来是打算这件事情双方平息了就没有事了,可是这个小朋友居然还跟老师顶嘴。但是,我在这件事情中,也和我儿子的观点一样,我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顶嘴”。

我当然不是支持儿子不尊敬长辈,而是儿子敢于挑战权威,不向虚假事情低头的这种能力是非常可贵的。

有的孩子从小非常听话,只要是比自己强的人出现,立刻就变成没有原则的人。有的孩子则不然,他们不放弃自己的观点,就变成了在大人面前爱“顶嘴”的模样了。

爱顶嘴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好像是不听话,其实是聪明的表现,将来可能更有出息哦!

Ⅰ.“爱顶嘴”的孩子比较有主见。

敢于反驳自己身边的家长、老师,说明孩子是很有主见的。他坚持自己的意见,才会和大人意见相反,发生争执。

有主见的孩子,他们长大以后独立性更强,为了自己的理想去努力奋斗,成功的几率也更大。

Ⅱ.敢顶嘴的孩子都是比较勇敢的。

明明自己是对的,但是不敢反驳,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比较胆子小的。勇敢的孩子,他们不畏惧任何权威,敢于伸张正义,不低头,保护自己,这也是一种不错的品质。

勇敢的孩子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朋友,有利于人际交往,也能做成许多事情,将来更容易在社会上取得一番大成就。

Ⅲ.敢和大人顶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

孩子和大人顶嘴,也需要他的理由依据,所以,如果孩子总是一套套反驳家长,也说明他是一个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大脑飞度运转,小嘴巴说得头头是道,这样的孩子脑子快,嘴巴快,是聪明的孩子。

而家长允许孩子适当地“顶嘴”,那么更有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还有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完善,将来步入社会更有优势。

Ⅳ.孩子敢于挑战权威,心理健康成长。

一些孩子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都放在心里,不愿意说出来,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很不好的。孩子的内心压抑太多的负面情绪或者压力,让孩子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问题。

而那些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孩子,他们的内心没有压力,心情也会随着说出来而变得开朗。所以,敢于顶嘴的孩子一般都是心理比较健康的。

心理健康的孩子,其实做什么事情更有动力一些,不会有负担,也不会怕这儿怕那儿,在社会上混得更好。

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适当地顶嘴,不要随便给他扣上“反驳”就是不尊重人的帽子。

当然,我们鼓励孩子勇敢表达内心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让孩子把握好这个“顶嘴”的分寸,我们不可以任由孩子胡搅蛮缠或者是不尊敬长辈。

对于孩子喜欢顶嘴,家长除了区分对待,还需要正确的引导,孩子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那么,孩子顶嘴的时候,父母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情绪稳定,正确引导孩子。

孩子和家长顶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倾听孩子的内心想法,做到让孩子说出来。

父母要保持情绪稳定,然后引导孩子说话要有分寸,哪些语句不合适,也要提醒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反驳者,不能对别人进行人声攻击,语气要好。

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不做愤怒的表达者。

孩子敢于挑战权威,但是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要保持冷静的情绪。有理不在声高,流畅的表达需要稳定的情绪,所以我们在平时说话的时候,要注意语气和语调,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允许孩子说话,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孩子,多倾听、多观察,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不是一个听话的木偶。

互动话题:家长们,你会允许孩子“顶嘴”吗?#儿童教育公开课#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你曾鼓励过那么多人走出困境,为什么自己没能挺过来?
  • 不向世俗金钱低头的摇滚诗人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话题 | 转发锦鲤&许愿大会
  • 改编《闷》比王菲还懒,那英一着急就“给跪”?!
  • 发现·歌词 | 死不了就还好,我寂寞寂寞就好
  • 歌单推荐 |周末就该听听肯塔基州肆意的蓝草乐
  • 今日大暑 | 音乐时节
  • 不会弹吉他的鼓手不是一个好主唱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潘玮柏漏嘴恋情曝光,吴亦凡当场吓懵!
  • 发现·歌词 | 活着,诸事皆宜
  • 歌单推荐 | 有一种无法Copy的质感叫黑人女声
  • 绝代风化却又误入歧途的灵魂女歌手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盛夏时节,你和男神女神还差这些标配
  • 发现·歌词 |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条奔腾的黄河
  • 歌单推荐 | 缅怀经典!40位已逝歌手的绝世佳作
  • 黑白两道都混得风生水起的白人歌王 | 音乐史上的今天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撒哈拉的梦
  • 发现·歌词 | 未知的世界,山长水远,路遥马亡
  • 歌单推荐 | 读书人整理的250首看书专用背景音乐
  • 第一集就弃剧的人,绝对错过了一部神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