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美食# 人生困难多,想不通的时候就来碗面,最好是刀削面,吸溜一通,也就想通了。

山西人的生活离不开面,三餐四季,总有吃不够的手艺、吃不腻的风味。我最喜欢离家不远的一个刀削面馆。馆子虽小,生意却好,每天十二点,门口必然排起长龙,歪歪扭扭的队伍像一根富有弹性的面条,急等着“下锅”去。静待食客的“大锅”,也就是那一方小店,装潢老旧,菜品单一,但若一脚踏进去,便很少有人不被吸引。

透明厨房玻璃里一个结实的汉子,双腿微开站在一口大锅前,左臂上躺着一条厚实的面团,右手里捏着一把小铲状的削面刀。

汉子的右手背在身后,刀锋向下掩藏锋芒,仿佛不敢惊动左边“羔羊”。肥白面团呼呼大睡,浑然不觉危险将至,只是有些好奇,那越来越响的梦中声音从何而来——“咕嘟”“咕嘟”“咕嘟咕嘟”......

信号一出,梦外等待已久的“武林大师”便施展起刀法,削面有力,速度很快,但富有节奏,入刀的角度始终不变,快狠准地切入,刀面从不黏连,面团来不及清醒便被分裂,“扑通扑通”地跳进锅去。行云流水的削面刀法配合面条前赴后继的跳水表演,玻璃外的食客们,总是能在吃面之前就大饱眼福。

眼看着面条下锅,已有按捺不住的人早早起身,观察起过会儿要吃的浇头来。山西面食注重面本身的做法和口感,拌面比汤面的吃法更为日常普遍,配备的菜码便没有南方那么丰富和讲究,且面馆里一般不会主动调味,一碗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面条端来,剩下的,完全取决于食客本人的设计和搭配。

店内一面窄墙前是调料区:盐、醋、芝麻、香油、炸过的小葱、新鲜的香菜和黄瓜丝放置在一个托盘中。

旁边四个大格里则盛满浇头,分别是炒西红柿酱、卤肉酱、土豆丝和大烩菜,这是山西地道面馆里的经典搭配。西红柿酱并非传统西红柿炒鸡蛋的偏甜风味,而是较为鲜咸,通过先炒后闷的方法炼出西红柿本身的原汁原味;卤肉酱则非常浓郁,细碎的肉丁酱打底加入爆炒后的长条肉丝,一口下去汁香肉厚;土豆是每个山西人都爱的山里货,配面的土豆丝一般都相对较短、较粗,不似平时的清炒或酸辣,而是加入更多调味和油,做出金黄喷香的效果;大烩菜是家家户户的日常菜,要做出独特风味可不容易。

这家小馆的烩菜一绝,重点便在其加入了大量南瓜,优质的南瓜熬到绵软,与白菜、豆角、冬瓜、海带、油豆腐等食材烩到一起,调味后继续闷,直至所有食材软烂,便是一锅配面的黄金伴侣。

食客们可以先加调味料,再浇自己喜欢的配菜,咸淡自己把握,浇头无限续拿,宗旨只有一个,不点菜一碗面,吃饱且吃好。

经过了欣赏等待和自主调味,面条终于入口。一尝便知,玻璃窗内师傅的削面手艺真是炉火纯青。虽是刀削面,但面条却没有明显的切痕,不似普通削面的扁平软,而是粗细合适,比拉面更有棱角,比切面更加立体,匀称得就像健美男子的身材,结实紧致,让人爱不释手。那面吸起来也是圆溜爽滑,口感极佳。

吃一大口,让筋道灵活的面条和稠密浓香的酱汁,与舌头、牙齿来个四人混打,待它们打累了四败俱伤,便能坐收渔翁之利,将面条酱汁统统咽到肚子里去。若那肚中仓库终被填满,再喝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汤,打二三饱嗝,潇洒付账,便可仰天大笑出门去,肚皮滚滚人圆满了。

我从小吃面,越吃越爱吃,越吃越觉得有味,不仅是那直击味蕾的美味,还有浩浩人生般的五味。作为面食初始状态的面粉,本是纯洁无暇、轻松自在的小颗粒,突然一天却被一瓢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正在众兄弟姐妹推搡拥挤之际,又有一双粗狂暴戾的大手直压下来,揉、按、捏、打,无所不用其极。

好不容易喘口气,却立刻被押上案板,只见一把锋利的大刀噔噔地砍来,身上的肉就这样少了二三两。那双大手再来,掐、拉、扯、拽,然后毫不留情地丢进开水锅里。灼热的温度,拥挤的小锅,还有那滚来滚去、令人窒息的深水,噢,真是够了!于是面扑腾着,反抗着,试图逃出这牢笼的桎梏,做一回命运的主人。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一遍又一遍的抵抗,终于,成功了!像凤凰涅槃般,重生了!肌肤是那么光滑,身材是那么窈窕,香气是那么迷人,更有绿色蔬菜甘心做陪衬,稠香的酱料情愿做俘虏。还有一双迫不及待的手,握一柄长长的筷,快活地搅拌。

裹上酱汁的面就像穿上了美艳的华服,像一个英雄,让众食客痴迷臣服。于是幸福地入了口,穿过窄窄的喉咙,弯弯的食道,宽广的胃,曲折的肠,美滋滋地游历一番这新奇的世界后,落叶归根。世间万物固有一死,况且已经历所谓苦难与成功,体味过甘苦与幸福,那去处便是死得其所了。

人如面,面如人,哪个不是历经风雨,被削到头破血流才换得一片彩虹。再成功,再失败,最终也都会走向人生的死亡终点站。人生如面,面如人生啊。

有的面筋道,像倔强坚毅的大丈夫;有的面绵软,像温柔可亲的小女子;有的面粗圆,就像那肥嘟嘟的胖子;有的面短平,就像瘦巴巴的难民;有的面是被拉制而成的;有的面是被切的;有的面被揪,有的面被搓;有的被蒸;有的被煮;有的面浇汁好吃,有的面干吃美味;有的泡汤吃;有的炒炒才更具风味。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味道的面;有多少多滋多味的面,就有多少种千姿百态的人生。

真想回家再吸溜一通那顶好吃的刀削面,这一次,又是不一样的味道了吧。

《刀削面:哎呀,你削疼我了》文 | 王宇馨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谛闲法师于大势至菩萨圣诞开示念佛法门:
  今日是大势至菩萨圣诞良辰。示大势至菩萨所修之念佛三昧法门。是谓应时应机之谈也。楞严第二十四圆通章云。尔时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此以普通人喻佛念众生。众生不念佛也。一人专忆者。喻佛常念众生。一人专忘者。喻人常不念佛。故佛虽常在世间度生。故云若逢或见。众生虽生佛世。与佛同时。不肯念佛。故曰不逢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此喻众生念佛也。佛念众生。众生念佛。故云二人相忆。如是佛度生。生念佛。乃至从生至生。喻如形影相随。无时或异也。次以母子喻。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此以喻合喻。合上佛念众生也。如儿子之往他乡也。其为母者。或倚门而长望。或兀坐而恒思。或废寝而忘餐。或停梭而罢织。其念子之情。可谓深且切矣。佛念众生之心。亦复如是。此喻众生不肯念佛。佛亦无可如何耳。若子逃逝。虽忆何为者。喻不孝之子一出其门。或为货殖之所绊。或为美妇之所系。无时念及母在家中。此喻众生不肯念佛。故云虽忆何为。言子若忆母。如母忆时者。此喻孝顺之子。身虽在外。无时不念母在家中。营事既毕。即便回家。承事老母。故云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此喻众生念佛。要如母忆子一般。故云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言现前见佛者。或于念佛定中见。或于夜间梦中见。俱名现前见也。言当来见者。或是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亲垂接引。或是往生七宝池中。华开见佛。皆名当来见也。言必定者。众生果能忆佛念佛。功不虚弃。必定能见佛也。即此念佛法门。便是胜妙方便。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者。此喻众生念佛。即心即佛。譬如染香之人。其身自然而有香气故此念佛三昧。亦得名曰香光庄严也。势至菩萨自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此明以因趣果。果后度生。故我等现前大众。若肯忆佛念佛。必蒙势至菩萨摄受往生也。其最后结句云。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不比彼等诸圣。皆有选择也。
  且念佛三昧。有三种不同。各有下手工夫。现前大众。不可不知。
  一者念自佛法门。其下手工夫。祗有一重能所。皆以第六识相应之五别境中慧心所。为能观智。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品。以六根性为所观境。
  如阿那律单选眼根。名反见法门。初于见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明暗二相。了然不生。此得益之相也。
  观音选耳根。名反闻法门。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周利槃特迦选鼻根。名反嗅法门。初于嗅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通塞二相。了然不生。
憍梵钵提选舌根。名反尝法门。初于尝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甜淡二相。了然不生。
  毕陵伽婆蹉。选身根。名反触法门。初于触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离合二相。了然不生。
  须菩提选意根。名反知法门。初于知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生灭二相。了然不生。此一种法门。境智俱属于自。故云念自佛也。
  二者念他佛。亦是一重能所。以六根为能念。诸佛果德为所念。能念属自。所念属他故云。念他佛也。念自佛。全仗自力以了生死。以生死之因。无量无边。若烦恼一丝不断。则生死便不能出。故古德云。少留一爱未全捐。便恐临终被此牵。先须持戒清净。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直至三界见思破尽。方能超出分段生死。此念自佛之了生死不易也。念他佛全仗佛力。烦恼不必断。业障不必除。只要愿力恳切。便能横超三界。带业往生。故念他佛。了生死之易也。
  第三自他俱念佛者。此一种法门。是上根利智所修。必先大开圆解。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自他本自不二。先须识得有两重能所。一者。以妙观察智相应品为能观。以六根性为所观。二者。以六根为能念。以诸佛果德为所念。从此下手念佛。先须缘想。诸佛圣境。然后都摄六根。一心蓦直念去。名为依他境立。唯心观成。俾眼所见者。无非佛相。耳所闻者。无非佛音。鼻所嗅者。无非佛香。舌所宣者。无非佛像。意所缘者。无非佛法。六根所对。无非佛境。此种法门。唯永明等诸大祖师。可以承当。
  所以永明祖师。昼夜十二时。弥陀十万。更须诵华严经一部。行百八事。此等行径。非泛泛人可以做得也。故莲池大师闻之。尚有疑虑。一日亲自勘验一番。从半夜起来。遂持珠计数。直至晚间。念满十万。中间一息不能昏散。若少有昏沉。即便间断。不能满十万数。可见此种法门。非吾辈所能企及。吾等自知钝根。只好学势至念佛法门。单念他佛最极稳当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故永明祖师。尝以四料简开示学者。一云。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将来作佛祖。此种禅净双修法门。如能做得。固然是好。如其不能。当念他佛。二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故经云。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此念佛。便是殊胜方便。何必再假余方便耶。三云。有禅无净土。十人九错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此在永明大师时候。尚云十人九错。直至于今。又过千余年矣。当云十人十错。吾辈宁不寒心乎。四云。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此指大概普通人物。一天到晚。黑地昏天。祗管埋头吃饭。逐利求名。不知修善。不肯念佛。以贪嗔痴。发身口意。造十恶业。三途苦报。只身应受。谁能相代。故曰铁床并铜柱也。今日现前大众。幸有此间诸大居士。建造居士林。提倡念佛法门。每逢初一十五宏开大会。云集大众。同声念佛。此即上体佛心。普渡慈航也。汝等现前大众。应当认真念佛。万勿当面错过。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失人身易。得人身难。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此中念他佛一种法门。虽然是好。必须信愿持名。方为稳当。若无信愿。单念佛名。纵使每日弥陀十万。念到一心不乱。亦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何以故。以无信愿故也。譬如有船。设在门前河中。你无心上船。故不得去。弥陀之大愿慈航。亦复如是。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普度众生。若众生无愿往生。亦不得度。念佛众生。其必信真愿切。方能受度。无愿者。不能往生。若信真愿切。虽散心念佛。亦得往生。因往生愿切故。弥陀要解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此千古不易之谈也。汝等不可不知。普贤行愿品云。人到临命终时。一切业障。悉皆现前。一切眷属。悉皆远离。一切诸根。悉皆败坏。唯有愿王。一切时中。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故知愿。不可不发也。且道愿如何发。我有念佛仪规。其中有十六句发愿回向之文。当依此文做去。保管一生取办。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至诚。亦不可太缓。缓则容易昏沉。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至多三万。至少一万。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做到。不可一日间断。正当念佛。要句句分明。字字清彻。从口中念出。耳里收来。名为口耳相传。圣凡不隔。依此念去。最极稳当。到得临命终时。自然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不来而来。亲垂接引。念佛行人。不往而往。往生西方。既得往生。便登不退。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然后乘大愿船。回入娑婆苦海。广度有缘。宁不快哉。现前大众各各勉旃。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闯进来情爱就有情爱,刺进来忧伤就有忧伤,无论什么事物到了我们的晴窗,都能让我们更真切地体验生命的深味。似乎什么也没变,但他做白日梦的时间似乎也在变少。
  • 如果眉毛长的粗,浓,即逆又乱又短,主人性情凶暴,两眉长过眼睛的主人富贵。多横纹的主人贫苦,眉毛又缺漏的主人奸诈。
  • 还逛街买了新衣服嘿嘿嘿,今天抽的毕奇睡眠也终于抽到个没有的开心,以及第三次抽到小布熊我的手可真是绝啦[作揖]#牛奶少女[超话]##小张今天有点cute# 1、自
  • 京东小哥一整个车里都是我的行李,然后被妈妈看到后大骂一顿,其实也没有,就是她气到不想理我。早别看我放了十张图其实一模一样哈哈哈哈瓶子的设计蛮特别的算20年的新牌
  • #哈尔滨广厦学院[超话]# 7⃣️#好句分享# 【你pick哪个呢[羞嗒嗒]】1.在这个世界上秋天深了 ,该得到的尚未得到 ,该丧失的早已丧失2.我曾见的生命,
  • 【#马斯克称中国基础设施远好于美国# 差评美国公路坑坑洼洼[二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公司电话会议上抨击了美国基础设施,称美国需要增加基础设施投资,说:
  •   目前,建材北路跨灞河悬索桥项目现场的工作面已全面展开,主桥桩基施工已接近尾声,为后期桥梁上部结构的按时施工提供了保障;引桥桩基也按照计划在有序进行施工;钻孔
  • -Bensley在之后的工作接触了许多东南亚文化,在这种影响下,他搬到了泰国曼谷并成立了Bensley设计工作室,这是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设计工作室,由建筑师、
  • 刚开始还没有什么感觉,就觉得这个女孩子笑得好好看啊,后来慢慢的我就发现自己喜欢她了,后来一看见她我就超级紧张,在我同学看来,我就像个傻子一样下楼梯的时候突然会整
  • 某日,我无意得罪了圈中势力更大的大佬,请大哥出面调停,不料,大哥跟我问清了得罪之人是谁的时候,未发一言,风一般地跑远。6.省闲非,省闲气,也不游方,也不避世;在
  • 接到群众反映后,村民小组调解员对其进行教育,但其不接受并与村民小组调解员发生争吵,当天正是法庭巡回塘约村,法庭人员与村委共同调解此纠纷,村委对黄某某行为表示谅解
  • ‮这![捂脸]所以,非常建议还没结婚生娃的女性,一定要自己多赚钱,有积蓄,没人帮忙带娃的情况下,花钱找人帮自己带,花钱买时间来赚钱才是王道啊!
  • 在她眼里的春天是:李毛卓玛: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我们家乡河岸上的树都发芽了,还有田里的麦子、种子都发芽了,绿绿的太美了。
  •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晚安#我跟大头说,谁会像你这样,卡宴会选个三百多万的版本的,一般人都选法拉利了吧,不过家里法拉利
  • #我是唱作人#关于编曲,想说的一点点的自己的想法,完全是个人的看法!是否独立编曲不是衡量一个音乐人的能力的砝码,一首作品是否是独立编曲也不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与最
  • 【【我的男孩不争不抢,最后却当了王】#超甜情话榜# ❤“那个独自跑到武汉 把韩红气哭的人,我爱了六年.”❤“他走最坎坷的路,背最黑的锅,鞠最深的躬,他的名字就是
  • 虽然姓名不是命运的主体,但好的名字却能增加自身的能量,使人达到趋吉避凶的作用。虽然姓名不是命运的主体,但好的名字却能增加自身的能量,使人达到趋吉避凶的作用。
  • 我时常告诉自己当一天班就要尽一份责,要用认真的工作态度、谨慎的工作作风,履行好自身职责,严格把好监督关,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
  • 。。
  • #武汉楼市重启#【市场成交|4月29日武汉楼市成交504套】据武汉房地产市场信息网数据显示:4月29日武汉市新建商品房共成交504套,成交面积55657.19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