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是生命的基础!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要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其实増施有机肥还有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补充土壤碳元素!

我国许多农业区县的土壤调查显示,我国大面积农田经过四十多年“化学农业”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几近耗尽。 

国家农业部门近两年进行的测土调查,每个县抽取4000-6000个土样。检测结果显示:有机质含量2%以上的不足5%,有机质含量1.5%以下的占80%,还有近15%土样中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 

众所周知,有机质的碳系数是1.724,即1.724个有机质有1个碳。土壤有机质含量太低,意味着农作物基本上不能由土壤吸收到水溶有机碳。农作物从根部得不到碳供应,这就导致缺碳。

所以,碳对于作物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居于16种植物必需营养元素之首!但,却常常受到人们的忽视!

01

为什么忽视了?

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有16种,分别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氯。按排序来说前六种元素是植物需要量最大的,因此称之为大量营养元素。而碳、氢、氧这三种营养元素在大气和水中广泛存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额外补充。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去关注碳元素。
正常情况下,植物通过叶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便能满足作物的基本需求,但这并不是作物碳的“唯一”来源,植物的另一个吸碳途径---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溶有机碳(有机质中含有的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碳)对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植物利用CO2(在阳光充足时)最佳浓度是0.1%,而自然界空气中的CO2平均浓度只有0.03%,植物光合作用远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而现在设施蔬菜栽培的作物,冬季大棚通风差,再加上光照强度低或者阴雨天光照不足、作物光合作用弱,农作物缺碳更严重。如果此时土壤中若不能很好的供应碳元素将会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绝对的影响。

02

缺碳给作物带来的具体危害有哪些呢?

1、根系衰弱:根系靠什么促?首先是根的趋水趋肥性,使根系有一种内在的向外向下伸长的刺激,缺了有机质的土壤含水性差,各类肥料溶液向根部“表达”能力差,致使根系生长的内在刺激不足;

其次,土壤微生物同根系的互动,是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土壤中有机质不足,微生物繁殖所需的碳源不足,致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稀疏,根系生长的外源刺激太弱,根系就失去了生长的外部刺激。

因此土壤缺乏能被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直接吸收的水溶有机碳——有效碳,直接造成农作物根系衰弱、老化。这就是农作物减产和抗逆性差的根源。

2、早衰:农作物早衰的原因,自然与根系衰弱直接相关。

这里要另外提到的是农作物其他器官和内部组织,尤其是木质素、纤维素和糖份,由根部吸收的有效碳转化所需的能量比较低,也即夜间和阴雨天,或大棚环境CO2不足阳光较弱的情况,这种转化和积累还可不停进行。

相反,根部基本上吸收不到有效碳的情况,农作物仅靠叶片的光合作用转化CO2,同样的积累所需的转化能就大得多。

在白天阳光充足时,能量得到供应,但在夜间或阴雨天,这种转化和积累就要靠消耗作物内部的能量来进行。

这种能量收支的规律失衡,是导致植物早衰的另一种原因。这种情况在生长期较长的瓜豆类蔬菜和果树尤为显着。

试验表明:在使用等量化肥的情况下,底肥加施充足的有机肥,四季豆、苦瓜、黄瓜、茄子等作物,收获时间可延长一至二个月,总产量提高30-60%;在河南某苹果种植区调查发现,种在村子旁边的苹果树,农民勤施农家肥,果树下面长满青苔,二十几年树龄了,还杆壮枝鲜,绿叶掩映,硕果满枝,一派勃勃生机。

这些果实大多达到9公分规格,香气可闻,又脆又甜,用精包装论个卖,一个苹果5元,供不应求,小车货车开到合作社门口等货。而村外梯田里的苹果由于缺乏施用有机肥,施肥季节只施化肥,年年如此。

树叶早掉完了,远看果实累累,象无数串红灯笼,但近看果实都在7公分以下,口感酸涩,一斤才卖得0.8元,在地头一堆堆等过路车辆带卖。

这些树也是二十几年树龄,树体已老态龙钟,许多树枝杆布满腐烂的病斑,不少树杆已被“肢解”清除。

以上例子充分说明:有充足的有机碳,植物生命力就旺盛,就长寿就高产;反之,植物就早衰,就减产。

3、黄叶病和失绿症:阴雨天光合作用接近停止,空气中CO2不能正常被吸收转化,农作物的碳营养和碳能源双双下降。

阴雨持续,就产生黄叶落叶,有些作物的新叶表现为失绿。一般误认为是“水浸”,其实只有同时烂根才是“水浸”,一般并不是“水浸”而是缺碳。

4、亚健康:什么是农作物的“亚健康”,就是植株没有明显的病症,却萎缩慢长,或纤萡虚长,还有就是完全失去了原生态的气味。

亚健康的成因有许多,除了自然灾害后遗症外,还有种子质量、药伤肥伤后遗症、营养不良等等。

我们单讨论营养不良问题。当前一般农作物的化肥营养供应是充足的,但往往就是有机营养严重不足,也即缺碳。

又回到老问题:不是空气中有取之不尽的CO2么?请别忘记:空气中CO2在植物体中的转化,首先要靠光合作用。夜间这种转化几乎停止了,然而农作物还在新陈代谢,还在消耗能量。

如果有根部吸收水溶有机碳作补充,不但可继续进行物质转化和积累,还可供应新陈代谢的能量。

一旦缺碳,这种情况就不能进行,于是植株就日夜交替周而复始地出现间歇性“透支”,这就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完成物质积累,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5、削弱防病抗逆机能:许多专家的研究表明:植物对抗恶劣环境和防抗病害。主要靠自身产生的能量和“信息素”、“修补物质”。

在环境条件恶化的情况下,一般正常的光合作用也不能进行了,这时更需要由根部吸收有效碳来补充能量。

可见缺碳对于恶劣困境中的植物意味着什么。植物在病虫害胁迫的情况下,会施放某种“信息素”,使病害源“知难而退”,如果植物组织受到损伤,它还会制造“修补物质”来修补(或称再生)。

这些“信息素”和“修补物质”,无一例外地都有碳元素存在,有机营养素越充足,这些物质越浓烈,这就是为什么弱株比壮株容易得病的原因。

缺乏根部供应的有效碳,不但营养积累少了,而且防抗病害机制也削弱了,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内在原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缺碳是农作物的百病之源。

6、品质下降和物种退化:大家都能感受到:有机食品口感好,原生态气味浓,而化肥培养的农产品,口感平淡,有些甚至完全失去原生态味道。

当然这仅仅是表象,而本质就是:“化肥农作物”内含物中的物质组成比例变异,新陈代谢的异常衍生物使作物遗传信息的表达缺失或紊乱,这不但降低了农作物的产品品质,而且造成物种退化。

除了杂交品种外,一般纯种的农作物是可以代代相传的,但现在连一般农民都很少靠自己留种了,因为这种“相传”已经不可靠了。

我们相信,那些负责任的种子培育企业,在培育纯种(当然也包括杂交)种苗时,一定会重视足量有机肥的使用的。否则,他将很快收到“物种退化”效应的惩罚。

03

缺碳间接造成农作物的主要病害

(1)土壤板结和药害: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造成农作物多种病害,如果土壤中有机质丰富,或者对土壤施足有效碳,这些危害是可以减轻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有效碳不仅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可以解决土壤板结的问题,而且,有机碳化合物还是良好的解毒剂。

残留农药通过氧化和光分解,药性又会进一步降低,重新繁殖起来的微生物反过来会“吃”掉这些残留物。

(2)化肥的负面影响加剧:土壤板结的主要原因是有机质的缺失,而不是由于使用化肥。这并不是说化肥对土壤板结没影响。

有机质缺失,化肥对土壤板结就更加明显。而有机质丰富,化肥被利用率大大提高了,化肥残留于土壤中的硫酸根、氯离子、亚硝酸盐等物质会因转化为水溶有机化合物,以及丰富的土壤微生物的多重作用而无害化,使土地可以永续耕作。

所以归根结底,化肥“使土壤板结”的负面作用并不是化肥之过,而是人们忽视了向土壤施用足量的有机肥料的结果。

04

碳元素为何如此难补?

我们为作物补充各种元素,原因很简单,这些是它们所需要的;目的更简单,就是为了让植物健康的生长。所提供的肥料就相当于植物的一日三餐。

试想,其他的元素我们都给予的“易消化的,易吸收的”,而唯独碳元素我们就给一块“难啃的骨头”,这样一来植物对碳的需求一直会处于一个半饱不饱的状态。

有的朋友会感到疑惑,我们大量施用有机肥,为什么还不能给植物补充到足够的碳呢?

有机肥是缓效肥料,它的有机质含量虽高,但大部分在短近期不能溶于水。大部分有机质以腐殖质形式存在,须经土壤微生物长时间分解才能逐渐释放出水溶性碳。 

有人曾试验:将有机肥兑4倍水混匀置于密闭容器中100天,测试其溶于水的有机碳仅1%!可见,施进土壤的有机肥,其当季被吸收的有机营养(主要是水溶有效碳)是非常少的。

有机肥之所以有肥效,一是它改变了土壤的结构,提高了土壤的物理肥力和生物肥力;二是它所含的N、P、K营养元素(一般在5%左右)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具备了一定的化学肥力。

而其短近期内发挥作用的有机质肥力——水溶有机碳则很有限的,这就说明:连续地大量地使用合格有机肥,才能保证农作物根部吸收所需的有效碳。

所以说我们要重视碳的补充,利于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的同时,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化工部行政司司长孙立文教授发明研制的“聚碳酶”则很好的解决了缺碳,碳难补等问题。聚碳酶具有加强作物吸附二氧化碳作用的专用酶。作物生长必须的大量元素是碳、氢、氧、氮、氮、磷、钾。碳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充足的养分才能保证作物生长良好。 https://t.cn/R2WxCaU

#中华民俗汇览# 【灯红酒绿:为什么古人认为酒是绿色的?】
市面上卖的酒无非白酒、黄酒、红酒,绿酒还真是不多见,也可以说没见过。

大多数人对于绿色的水本来就没有好感,比如里约奥运莫名其妙变绿的泳池。但是,绿酒在古代就是美酒,古来文人墨客盛赞无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这首诗中的刘十九就是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他是洛阳的一位富商。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很有可能邀请旧人一同饮酒,畅饮人生。

从古代文学的角度分析,诗词的上阕色彩丰富,对仗工整,不失为佳句。很多解释说,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色泡,香气扑鼻。所以,这里的“绿蚁”的意思是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颜色微微发绿,气泡像蚂蚁,所以称为“绿蚁”。这么看,古人还是比较浪漫天真的。

那么为什么未过滤就是绿色的?是不是和古代的酿酒技术、酿酒原料有关?口感如何?

最开始的酿酒技术非常简单,就是拿来谷物作为酿酒原料,汉代的酿酒工艺就是蒸熟,冷却,再过滤曲汁,再入大口缸继续发酵,经过一段时间,再过滤,最后入小口瓶酒。大概,白居易喝的“绿蚁新醅酒”就是大缸发酵之后没有经过二次发酵的酒。而晚年退隐的白居易也可以用古老的汉代酿酒法,用家中的米饭自行酿酒。只是他无法像制酒作坊一样,再进行一次加工,也许产生了类似蚂蚁的小气泡。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酒,也是一种农业副产品。最开始,古人发现吃剩下的食物没来得及处理,发霉发酵了,产生香气而成为酒。随着农业的发展,有了剩余的粮食,才开始意识到可以用这些谷物去酿酒。于是,大规模的酿酒才开始。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酿酒需要几个条件。《礼记·月令》:“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麹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就是说,酿酒一要有稻谷等原料。二,麹蘖,就是酒曲,可以发酵的糖化剂,要制作的及时,就是要新鲜,不让产生的微生物变质而达不到制酒效果。三是加温用的,燃烧的柴火要干净,不能产生异味。四是水泉也要干净有清香。五还要有适当的盛具,要用较好的陶具。流就是要掌握火候,掌握发酵的温度等等。

其中,能对酒的成色产生影响的就是酿酒原料、酒曲、和水。至于说陶具影响酒的颜色,应该可以排除,因为烧制好的陶器其表面物质成分已经凝结,不会在谷物的发酵过程中渗入化学反应。

酒的原料,最开始就是米或者麦子。自然酿出来酒是黄色的。那么,绿色从哪儿来呢?这要从一种原料说起——果类。

就是说,因为果类当中含有叶绿素等,有条件使得酒接近绿色。宋代《癸辛杂识》中有个故事曾经说到,某家有个梨园,里面每株树都很大,每株收梨都有二车那么多。有一年,梨的收成太好,数倍常年以致于卖不掉,但是味道也很好,就用大瓮把数百枚储存起来,用泥土封口。没想动后来忘了,半年后在想起来打开来,里面的梨子竟然都化成水了,“清冷可爱,湛然甘美,真佳酿也,饮之则醉。”这大概可说是古人用果类入酒的例子。

以上虽然是宋朝的故事,还无法证明在白居易唐代的“绿酒”原因。但是在白乐天另外一首诗中可见:“青旗沽酒趁梨花”。这里的莲花,表明在酒中加入一种花朵。古人品酒是很有雅兴的,在酒里加入花朵,调配出各种花色,并且赋予优雅的名字,比如桂花酒、桃花酒、竹叶青等等。

另外还有一种果实,绿荔枝。宋代诗人黄庭坚曾经在诗中提到:“王公权家荔枝绿,廖治平家绿荔枝。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这是他在被贬谪到戎州,即今四川省宜宾市西南时所做。当时戎州产绿荔枝,“肉熟而皮犹绿(宋叶廷珪《海录碎事·鸟兽草木》)可见绿荔枝是一种独特的水果,也是一种特制的美酒。一杯“重碧色”,就是一杯绿色的美酒。

制作酒除了原料,还有一种很重要的东西,就是酒曲。酒曲也会影响酒的颜色。

“曲菌酿酒”是很早就有的一项技艺。《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就是一位有名的酿酒专家。北魏的很多农业生产技术大多数都收录在他的这本书中,其中制酒,酿酒在书中占了十分之一的篇幅。

其中就谈到著作酒曲。制曲的原料要求严格,过程也十分讲究卫生。如作“神曲”,

第一步,要挑选精好的小麦。把它分为三份,蒸熟、炒熟和生的各一份。炒麦要黄而不焦,分别磨细后与水混合。制曲的人必须十分清洁。曲室要远离民房,用保暖性能好的草房。预先堵塞鼠洞,抹上新泥,地面要打扫干净,干燥清爽。

曲作好后,用泥把门封闭不能漏风。每隔七天翻一下,到第三个七天,把曲取出来放进瓮里,用泥封好瓮口。第四个七天,拿出来晒干就成了。

这样作成的神曲,一斗大约能消化三石米。

同样的,什么样的酒曲酿出来的酒也就不一样。麦子等谷物做出来的,偏黄色,那么酒曲是黄色的,能够酿出黄酒。如《易牙遗意》中载:“建昌红酒,……红白酒药:橘皮、沉香、木香、檀香可入酒,皆取其香,红麹入酒取其色,地黄黄精入酒取其补益也。”就是说,同原料一样,加入红色的原料制成酒曲,出来的酒也许就是红色的。那么,如果在酒曲中加入绿色的成分,也很有可能酿出绿酒。

明代杭州人田艺蘅在他写明朝社会风俗《留青日札》中说到,酿酒用豆也很好,神农氏用赤小豆加入饮品。因为酒性热,豆性凉,两者调和效果极佳。今菉豆尤佳。”这是豆子入酒曲的例子。

后来,清代酿酒专家杨万树的《六必酒经》也说到,古代酿酒,就是白面五斤,绿豆五升,蓼汁煮烂,再入辣蓼末五两,杏仁泥十两,和踏成饼,楮叶里悬风处,两个月就能用。这种曲做出来的酒,通俗来讲是“绿豆酒”,但是也有很好听的名字,绿珠香液。

还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则为绿豆酒起名为“醇碧”,他写了首《醇碧颂》:荆州士大夫家绿豆曲酒,多碧色可爱,而病于不醇。田子醖成而味厚,故予名之曰醇碧,而颂之。”所以可见,绿酒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且多在文学作品当中。

只是到现在,市面上已经见不到绿色的酒,后来有学者考证,古代的绿酒其实不是绿色的,而是纯色的。就像,大海是蓝色的,但是其实海水时无色透明的一样。这一点也许要交给化学方面的人才去考究。但是,绿酒这一名词在古代诗文中频繁的出现,我们就不能忽略这个历史事实,毕竟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史料,值得重视。

#温暖有你一份#

  气血双补方

  气血双补方是指既能补血,又能补气,适用于气血皆不足之证。也就是说,临床上既有气不够用而出现的短气、乏力、不耐疲劳、倦怠之气虚证,又有血不足而出现的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失眠、健忘等血虚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使用气血双补方,常有的这类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牛肉1000克,食盐适量,黄酒250毫升。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去除血污和浮沫,继小火煎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食盐,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停火,待冷装盘食用。佐餐食用。

  本方补脾胃,益气血,肥健人,适用于虚弱、消瘦、少食、乏力、精神倦怠者食用。

  [方二]

  童子鸡1只,黄酒、生姜、食盐、葱白各适量。将鸡宰杀,去除内脏和鸡毛,洗净切块,在汽锅内放入鸡块,并放葱、姜、黄酒、食盐等佐料,不加水,利用汽锅生成的蒸馏水,制得“鸡露”。佐餐,饮露食肉。

  本方益气、补精、肥健,凡体弱、产后、病后、老年消瘦者均可酌情选用。

  [方三]

  松子仁50克,蜂蜜25克,胡桃肉50克。松子仁、胡桃肉捣成碎末,与蜂蜜拌匀,上火煮沸遂停火,待冷装并备用。

  本方润肺益肾、补中肥健,适用于身体瘦弱者长期服用。

  [方四]

  太子参15克,山药、白术各10克、生黄芪15克,麦冬、黄芪各10克,黄精、鸡血藤各15克。水煎服,每周服1剂。

  本方益气补血,主治形体消瘦,肤色无泽,精神不振。

  [方五]

  黑大豆10阗克,猪油适量。黑大豆如作酱法,取黄捣末,调入猪油熬炼成膏。每次1匙,开水冲服,每日2次。

  本方长肌肤,益颜色,加增气力,肥健人, 《图经本草》曰:“久服令人身重”。

  [方六]

  黑驴肉500克,豆豉、黄酒、食盐各适量。驴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豆豉、黄酒、食盐、清水,旺火烧沸后改用小火,煮至熟烂即成。

  本方有补血益气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风眩,心烦。

  本方出自《饮膳正要》,原方用于“风狂,忧愁不乐,安心气”,为补血益气方。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气血耗损,则见劳损;血气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则见虚风眩晕;气血亏虚,心神失养,则见心烦。法宜补血益气。方中重用驴肉为主,血肉有情之物,大能补血益气;以豆豉为辅佐,兼清心除烦,合用而为补血益气之方。本方补气血重在补血,用治气血亏虚而以血虚为主。

  [方七]

  人参10克,大枣5枚。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方中以人参为主,大补元气;

  以大枣为辅佐,补气养血。人参与大枣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贫血。

  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

  [方八]

  鲜葡萄汁500毫升,蜂蜜1000毫升。葡萄汁以小火煎熬浓缩至粘稠如膏时,加入蜂蜜,加热至沸,停火待冷,装瓶备用。每次一汤匙,以沸水化开代茶饮用。适用于热病烦渴,或食欲不振等症。

  葡萄性味甘酸乎,能滋肝肾阴液,配合蜂蜜,具有补益气血,润燥作用。

  [方九]

  黄精50克,粳米100克。黄精清水浸泡后捞出,切碎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备用。黄精与粳米放人锅内,加清水,旺火烧沸后用小火煮至粥成。

  本方有补虚损,益气阴功效,适用于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调疾饮食辨》,原方用于“一切诸虚百损,不拘阴阳气血衰惫,无不宜之”,为治疗虚弱劳损常用方。虚弱劳损,多由久病失于调治,耗损气阴而成,法宜补虚损,益气阴。方中以黄精为主,补虚损,填精髓,益气阴;以粳米为辅佐,补气养血以增强黄精补虚之力。两者合用而为补益虚损之方。本方滋补之力较强,虚弱劳损以阴虚精亏为主者尤为适宜。

  本方加冰糖调食,可增强其滋补润肺功效。适宜于肺痨咳嗽,咯血。

  本方可用于肺结核。

  本方性质滋腻,易助湿生痰,故脾虚湿困、痰湿咳嗽以及中寒便溏者不宜食用。

  [方十]

  肥羊肉500克,当归、生地各20克,干姜15克,酱油、黄酒、白糖、食盐各适量。羊肉冲洗干净,切块,放入锅中,加清水、当归、生地、干姜、黄酒,煮至七成熟时,再加酱油、白糖、食盐,小火烧煮收汁即成。

  本方有补气养血,温中暖下功效。适用于血虚宫冷崩漏,产后虚寒腹痛,虚劳羸弱。

  本方出自《千金方》,原方用于“崩中去血,积时不止”,为温补气血方。气血虚寒,不能温煦和充养胞宫;则见崩漏诸症,法宜温补气血。方中以羊肉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益气血,暖胞宫,以当归、生地、干姜为辅佐,当归、生地助羊肉养血调经,干姜助羊肉温中暖下,合用而成温补气血之方。本品温补气血,故还可用于产后虚寒腹痛和虚弱羸弱。

  本方重在温补,对血热崩漏者不宜食用。

  [方十一]

  羊肝1具,羊脊膂肉250克,地骨皮12克,神曲10克,鸡蛋清、葱白、豆豉、素油、黄酒、白糖、干淀粉、湿淀粉各适量。羊肝、羊肉冲洗干净,细切,放人碗中,加鸡蛋清、干淀粉抓拌均匀备用。地骨皮、神曲放人锅中,加清水,浓煮取汁备用。素油倒人炒锅,烧至七成熟时,放人羊肝、羊肉,过油后沥出备用。地骨神曲汁倒人炒锅,烧沸后加羊肝、羊肉,再加人葱白、豆豉、食盐、白糖、黄酒、素油,湿淀粉勾苋,翻炒收汁即成。

  本方有益气血,补虚劳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

  本方出自《圣济总录》,原方名“羊肝方”,用于“虚劳”,为治疗虚劳方。久病失于调治,气血亏虚,脏腑耗损,则转为虚劳,法宜益气血,补虚劳。方中以羊肝、羊肉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补气血,益虚劳;以地骨皮、神曲为辅佐,地骨皮清虚劳内热,并制羊肉之热,神曲健脾助运以助气血生化,诸料合用,共成益气血,补虚劳之方。本品寒热并用,阴阳并调,尤宜于一般虚劳羸瘦者选用。

  [方十二]

  猪腰子1个,人参、当归各10克,山药30克,麻油、酱油、葱白、生姜各适量。猪腰子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在背面用刀划作斜纹,切片备用。人参、当归放人砂锅中,加清水,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猪腰子、山药,略煮至熟后即捞出猪腰子,待冷后加麻油、葱、姜,拌匀即成。

  本方有益气补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自汗,腰痛。

  本方出自《百一选方》,原方用于“心气虚损,怔忡而自汗者”,为益气补血常用方。气血两虚,气虚卫外不固,机能减退,则见自汗气短;血虚不能濡养,则见心悸怔忡;法宜益气补血。方中以人参、当归为主,人参大补元气,当归养血补血,两者合用,气血双补;以山药、猪腰子为辅佐,山药补脾益肾,平补不燥,猪腰子补肾止虚汗。诸料合用,共成益气补血之方。本品双补气血,以补气为主,对气血两虚而以气虚为主者尤为适宜。

  [方十三]

  樱桃500克,白糖250克。二者同熬成煎;或将樱桃捣碎绞取汁液,加热至沸,以白糖调味,佐餐用。

  樱桃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果实,异名荆桃。据现代营养分析,樱桃中含有多种糖分、B族维生素、维生素C、胡萝卜素、铁、钙、磷等营养物质。含铁量较高,贫血者食用,可促进血红蛋白再生。

  樱桃既是一种为人喜爱的甘美水果,又是一种天然美容佳晶,《图经本草》记载它“食之调中益气,美颜色。”明代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进一步论述了其保健功效,“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经常食用,有益于颜面美容。

  [方十四]

  葡萄250克,白糖适量。将葡萄洗净,剪碎,放人锅内加清水煎煮取汁,加白糖少许调味,代茶饮。

  葡萄,古称蒲桃,味甘酸性平。煎汤饮服,大补气血,除烦止渴,强心利尿以安胎,可用于胸满腹胀,烦闷喘急,坐卧不安屑胎气上逆的孕妇。

  葡萄营养丰富,其内含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为葡萄糖,不需分解即可为人体吸收,供给热能;尚含一些有机酸,健胃消食。对孕妇颇有益处。

  如无葡萄,用葡萄的根或藤叶煎汤亦可。

  [方十五]

  大枣10——15个,粳米2两。加水,二者一起煮粥。

  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

  [方十六]

  粳米2两,新鲜牛奶半磅。先以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牛奶再煮为粥。

  本方补虚损,润五脏,益老人;适用于中老年人体虚衰弱,气血亏损,病后虚羸、口干作渴,以及反胃噎膈,大便燥结等症。

  [方十七]

  取3叫斤母鸡1只,粳米2两。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取计,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

  本方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羸瘦,气血亏损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病症。

  [方十八]

  水发海参50克,冬笋片15克,水发冬菇5克,熟火腿末2克,料酒、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猪油、鸡汤各适量。海参切丁,冬笋、冬菇切碎。锅中放人猪油烧热后,放入葱、姜末爆焦,倒入鸡汤,再捞去葱姜,然后加入海参、冬菇、冬笋、盐、料酒、味精等,煮沸勾芡,倒入火腿末,撒上胡椒粉即成。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被不同的亲密的人设陷袭击,两次袭击的凶器都是锤子,有幸一路逃出,遇到前男友的日本女友,她带着我去见一个神秘的女子,她开盘帮我算卦,卦很奇特,从未见过,开卦前她问
  • 我可能这辈子都没办法见你一面,只能隔着屏幕为你呐喊,为你哭,为你笑。一博呀,你是我们爱的源泉!
  • 叶倩文一听很开心,直接对正面走过来的林子祥撒娇地说:那我就不要理你了,说完做出转身就要想走的样子。叶倩文一听很开心,直接对正面走过来的林子祥撒娇地说:那我就不要
  • #免疫A计划,“父”出多一点#说实话,在宝宝的照顾上,肯定是我付出的比较多,老公虽然比我有耐心,但是他工作比较忙,也没多少时间陪伴宝宝,不过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
  • 跟随生产总监左錾的脚步,我们见证了一辆无人车从单一车架到完成组装、测试、上路的整个过程。跟随生产总监左錾的脚步,我们见证了一辆无人车从单一车架到完成组装、测试、
  • 加克波接受荷兰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决定本赛季留在埃因霍温效力,但也谈到了自己想要加盟的球队。谈到想要加盟的球队时,加克波说道:“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曼联、曼城或
  • (但吃太多又会胖)今天试驾上汽奥迪Q6,号称国产最大尺寸奥迪SUV,但却是网友眼中的换壳途昂,同样的动力总成和几乎一样的尺寸,定价却比途昂贵了10万+。(注意这
  • 那你是不是也在想我啊?我在梦里呐喊你回来,你说我在云里很好,你看这是我的世界。
  •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一朝眉羽成,钻破亦在我。那些走过的路都会算数,那些遇到的人都是礼物,那些经过的黑暗,爬出的低谷,吃过的辛苦,其实都是别样的风景,都是人生
  • 21、顺从自己,再想其他,都是风景,幸会。30、后来许多人问我夜晚一个人踟蹰路上的心情,我想起的却不是孤单和路长,而是波澜壮阔的海和天空中闪耀的星光。
  • #每日一善[超话]##每日一善[超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自己的心一个港湾,盛风盛雨盛欢笑;给自己的心一片蔚蓝,寻寻觅觅,静思淡行每一段无法继续的爱情,都
  • 余生很短,最幸福不过是有人爱你,最暖心不过是有人陪你,最安心不过是有人懂你,往后的日子里虽然不能事事如意,但是要珍惜这些情。当你有钱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充
  • ——姜夔《玲珑四犯》23.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蒋捷《虞美人·听雨》2.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
  • ——张哲瀚#龚俊cpf#晚安了宝贝们,我这耗子很废[跪了]#龚俊 cpf# 佛说“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恨了,是了却前尘仇怨。
  • #熊猫守护者#11.07-11.13 天蝎座独角兽神谕卡信息分享仅参考太阳星座关键词:圣所(独处)找到些时间远离世界花些时间独处冥想或是静思你的灵魂渴望和这个嘈
  • #梁精寅[超话]# #夜莺主唱梁精寅# 【221027】Stray Kids官推更新精寅相关 Stray Kids 2nd World Tour "MANIA
  • 2.希望你做全世界最可爱的女孩,永远有颗少女心,天真热烈,对世界充满善意,也希望你能遇到一个人,替你在前面承担所有的风雨,让你一辈子做无忧无虑的小女孩。2.希望
  • 陵前,慕容炎洒酒相祭,肃穆哀重:“安得舍罗网,拂衣辞世喧。愿将军英灵未远,得见我大燕四海升平、万众归心。
  • 大黑狗耳朵很敏锐,在旁听到了这一切,神'色'一动,道:“将神王本源自斩了,好大的气#普拉达##赛琳##莫斯奇诺#Arcteryx始祖鸟速干外套魄!所以很多人都是
  • #林彦俊[超话]# #林彦俊晒日常随拍#·每天送你E棵小植物·今日送出的是:百慕大奶油花我们总想要在一片三叶草里面寻找到代表幸运的四叶草忽略了三叶草的花是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