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用心良苦说灭度
(第一百七十段)
【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以有事缘,远至余国。诸子于后、饮他毒药,药发、闷乱,宛转于地。是时其父还来归家,诸子饮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遥见其父,皆大欢喜,拜跪、问讯、善安隐归,我等愚痴,误服毒药,愿见救疗,更赐寿命。父见子等苦恼如是,依诸经方,求好药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捣筛和合,与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药,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恼,无复众患。其诸子中、不失心者,见此良药、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尽除愈。
余失心者,见其父来,虽亦欢喜问讯,求索治病,然与其药、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气深入,失本心故,于此好色香药,而谓不美。父作是念:此子可愍,为毒所中,心皆颠倒,虽见我喜,求索救疗,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我今当设方便、令服此药。即作是言:汝等当知,我今衰老,死时已至,是好良药,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忧不瘥。作是教已,复至他国,遣使还告,汝父已死。
是时诸子闻父背丧,心大忧恼,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见救护,今者、舍我远丧他国,自惟孤露,无复恃怙,常怀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药色味香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闻子悉已得瘥,寻便来归,咸使见之。诸善男子!于意云何?颇有人、能说此良医虚妄罪否?不也、世尊!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众生故,以方便力、言当灭度,亦无有能如法说我虚妄过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说:以上比喻中所说的这个良医,他有很多的儿子,有十个、二十个、甚至上百个。良医因为有事,到很远的其他国家应诊去了,这些儿子们在父亲出远门后,饮了他处的毒药,药性发作后,胸闷烦乱,反复昏迷倒地。
这时身为良医的父亲刚从他国回来,儿子们中毒后,有些已失去本心,神经错乱,意识模糊,也有神志比较清醒的人,看见父亲回来了,都生大欢喜,又是跪拜、又是问候,终于等到父亲平安归来,于是对父亲说:我们太愚痴了,你老人家走后,我们误服了毒药,唯愿父亲救命,为我们解毒治病,再给予我们本来应有的正常寿命。
这位良医父亲见儿子们万般苦恼,于是依药方对症施治,用最好的药草,色香味美俱全,然后捣为粉末,过筛和合,让儿子们服用,并对他们说:这是大良药,色香味美,样样具足,你们服用后,可迅速解出病痛苦恼,不会有后遗症。
这些儿子里,有没有失心的,见到色香味美的良药,立刻就服用了,病也立刻就好了。但那些失心的人,见到父亲回来,虽然也欢喜问候,请求治病,但给他们药时,却又不愿意服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他们中毒太深,毒气深入,已失去本心,对这色香味美的良药,却说味不美,而不肯服用。
于是父亲就想:此子真是可怜愍者,但也不能怨他们,是因为他们中毒太深才造成的心识颠倒,虽然看见我也能心生欢喜,也求救命治疗,但给他们这么好的药,却不肯服用,我应当用方便法,让其自愿服用此药。于是就对这些儿子们说:
你们应当知道,我已衰老,死期已至,今将良药留于此处,你们可随时服用,不要担心吃了药病不会好,吃了药病是一定会好的。说完这些话后,父亲又到他国去了,并派人去告诉他的这些儿子们,说他们的父亲已经死了。
儿子们听闻父亲已死的消息后,心生大忧恼,心里面想:父亲在的时候,慈悲怜愍我们,见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及时救护,现在离开我们客死他乡,我们也成了孤儿,失去了依靠。于是心里常常伤感,在伤感中,忽然一下醒悟了,醒悟了父亲留下的药,还真是色香味美,立刻就服用了,中毒所得的病也立刻痊愈了。其父听说儿子们的病都好了,又回到家来,与儿子们再次相见。
这一段是佛用的比喻法,上面所说的良医父亲:比喻佛。十个儿子比喻为小乘人、二十个儿子比喻为二乘人,上百数的儿子比喻三界六道一切众生。良医父亲到他国应诊,比喻佛示现涅槃。
良医父亲从他国回来,比喻佛为救众生出离生死,故而又出现于世,并示现八相成道。儿子们误服毒药比喻众生认假为真,或迷失心性、或堕入外道、或乐于小法,在五欲六尘中服下贪嗔痴三毒。中毒浅的比喻自愿修出世法的菩萨、中毒深的比喻不求彻底解脱的声闻缘觉人。留下的良药比喻佛涅槃后留下的三藏十二部经教,若能依教奉行,定能成无上正觉,犹如良药能医好一切疾病一样。
药方比喻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六度万行法等法宝。对症施治比喻三乘方便法、良药比喻一乘佛法。相信良药并立刻饮下良药比喻大彻大悟,已入一乘了义的大乘菩萨。从不相信到相信并服下良药比喻回小向大的小乘人和二乘人。良医见儿子们病已好又回来了,比喻如来并没有入涅槃,所谓涅槃之说,只是方便法的示现。
佛说:诸位善男子!你们意下如何?会不会有人说这良医,没有死却说自己死了,犯有虚妄罪?弥勒菩萨回答说:世尊!良医为了治病救人,如此用心良苦,是没有人会这样认为的,不犯虚妄罪。
佛说:我和上面所说的譬喻是一样的,我成佛以来,已过了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为了度化众生,以方便力,说当有灭度,其实并未灭度,就如良医说自己死了,而实际并没有死一样。
以上说的“阿僧祇劫”是什么意思呢?阿僧祇劫指宇宙在“成住坏空”的过程中,反复生灭,轮回流转,每一周期大约要十三亿四千四百万年,称此为一大阿僧祇劫。但阿僧祇劫还有其他很多种算法,有的算出是七十亿年、有的算出是一千万兆兆兆兆兆兆兆兆年,差距很大,此不多论,还是让史学家去考证吧!我们只需要知道阿僧祇劫是一个非常长的时间概念就行了。
那么“灭度”又是怎么回事呢?灭度是涅槃的旧译、新译圆寂。指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之义。意思是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尽极致之果德。就此中所谓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称为圆寂,就是入涅槃了。
佛说:我以方便力说灭度,也没有人能说我这种说法,是虚妄或者是过失吧!因为这种说法如良医未死言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救度众生,用心是良苦的。这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如下:

#俏温##神蛊温皇##俏如来# 俏温13h[心]18:00
【俏温‖山隐怪谈】

〔初·梦〕
荧蓝色的蝴蝶抖着鳞粉,扑扇着翅膀从他面前蹁跹而过。
尚是年少的俏如来怔愣片刻,举步跟了上去。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梦到这只蝴蝶了。
自幼时入寺庙为父亲祈福的那天起,这只蝴蝶就会时不时地萦绕在他的梦里,周遭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唯有这一点非正非邪的光芒,不知要指引他去往何方。
这梦的尽头,会是什么呢?
俏如来不疾不徐地跟在蝴蝶后面,怀着满心期待与迷惘,在梦中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
自少年时起,及至弱冠,终未得见。
这梦也并非一直风平浪静,其间诡谲变化,或山石崩裂坍塌,或洪水滔滔席卷,时常令俏如来难以闪避,更遑论道路崎岖荆棘遍布,直割得俏如来血肉模糊,足膝见骨,即便后来苏醒,骨子里也还泛着刮蹭后余留的疼。
而后不出三年,中原逢乱,俏如来下山入世,梦中的蝴蝶仿佛是被命运遗拘在了寺庙里,再没有出现过。

——梦的尽头,究竟是什么呢?

〔二·世〕
入世的那几年,俏如来过得很是清苦。
他生了一双善良温顺的眼睛,适宜听风赏月,见太平盛世、繁华锦绣。他若是生在乱世,就会身不由己地斡旋其间,努力为众生求一个圆满。
可惜圆满不是靠求就能得来的,努力如果有用,这世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
受过他恩惠的众生,一部分称呼他为活菩萨,谢他救苦救难,心底良善,另一部分却……
“你不是活菩萨吗?为什么救不回我的孩子?骗子!骗子!”
“你救不了她,为何要救我!没了她我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
俏如来只是沉默着,骂他道貌岸然的话太多,到了最后,连他自己也心生疑虑——或许他真的是个伪善者,四处救人,汲汲营营,也不过是为了宽慰自我。
歇斯底里的怒吼与狰狞扭曲的面容在他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怨怼、仇恨、报复亦接踵而来,不绝如缕。
他曾经搏命救下的人,而今竟如蛊毒般反噬自身,伤得他体无完肤。
或许,是时候回去寺庙看看了。俏如来摁着身上血流不止的伤口想。
既然他无法凭借自己解开心中的惶惑,那就去追根溯源,向大师询问因果。

〔三·蝶〕

许是入世太久,山中时境过迁,险些让俏如来失了回去的路。
山道两旁杂草丛生,如半人之高,埋去了少年为僧的记忆。
正是在俏如来踟躇不知如何前行时,一只荧蓝蝴蝶倏地翩然而至,绕着他转了一圈后,飘飘乎向树林深处飞去。

而他此刻却并非身处梦中。

下意识地,俏如来抬起脚步跟了上去。
梦中的蝴蝶浮于现实,指引着俏如来一路前行,最终落在生锈的铜门环上。
昔日朱红寺门已然褪色,题了字的匾额上挂着白花花的蜘蛛网,年久失修的砖瓦风化破败,整座寺庙似乎随时都会坍塌。
短短几年,竟似沧海沧田。
俏如来走到门前,伸出手,缓缓推开了尘封的大门。
“吱呀——”
年老的门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声音,刹那间,无数荧蝶扇着翅膀,扑簌簌迎面而来,俏如来心下一惊,连忙抬手挽袖,挡住了自己的脸颊。
再睁眼时,天翻地覆,豁然开朗。
方才还是灰扑扑的寺庙,而今却成了玉宇琼楼,楼中轻纱卷漫,幽静雅致,一身蓝色衣衫的男子斜靠在塌上,凤眼狭长,羽扇纶巾,端的是一派儒雅风流。
俏如来愣在原地,不知是震撼还是惊艳。
“来者何人?”
那男子慢悠悠地开口,斯文优雅中带着些许的慵懒。
“啊……”俏如来恍然回神,上前拱手道,“晚辈俏如来。”
男子摇扇的手一顿,微微坐直了身体,含笑着意味深长:“俏如来……果真俊俏。”
俏如来不明所以,茫然抬头,霎时的视线相对,脑海忽如古朴晨钟一敲,浩荡悠远的钟声震碎了万千思绪,落得一片空白。

接下来的一切,忽然就乱了套,像是盖房时碰歪的一块砖突然落地,整个房子也随之毁于一旦。

“不识凡人意,如何渡众生?”
——破了戒,就能识得凡人意吗?
俏如来浑浑噩噩地想着,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四·终〕

破晓,天大亮。
神蛊峰边境处不闻虫鸣鸟叫,静谧得有些诡异。
一只雪白的狐狸趴在山道旁,一双漂亮的眼蒙着一层薄薄的灰雾,毛色黯然,赫然已经死去多时。
他的致命伤口裸露着大片血肉,已经开始腐烂,一众荧蓝蝴蝶安然栖息在腐肉之上,翅膀翕动,似乎正在享用着美味佳肴。
蓦然,远处一名头戴帽兜的白衣僧者执杖而来,惊扰蝴蝶飞离四散。
“唉……”
僧者轻叹一声,停下脚步,躬身抱起已死的狐狸,小心将它收埋在了山野之间。

——功名爵禄尽迷津,贝叶菩提不受尘。久住青山白无眼,巢禽穴兽四时驯。贵客,请。
——俏如来打扰了。

《法华经》比丘尼得佛授记
(第一百四十五段)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即于佛前而说偈言: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记,心安具足。】
这时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意译“大爱道”。出家前是古印度天臂城善觉王之女,是佛母摩诃摩耶之妹,在阿难向佛的请求下,为第一位女性出家人,正规名称比丘尼、俗称尼姑、尊称尼师,也可直接称呼为法师。
释迦佛出生七日,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代为养育。释尊成道后第五年,父亲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得到了佛陀的允许,成为佛门中最早的比丘尼。
摩诃波阇波提出家后亲自统理比丘尼,住于佛陀精舍附近的尼院,为请求出家的女众授具足戒,助佛陀化导甚多。后于佛陀入灭之前三月,由于不忍见佛陀灭度,而于毗舍离城结跏趺坐,由初禅天渐次入于四禅天而舍命,其时欲界之诸天皆悲泣涕零。可见摩诃波阇波提的修为非同一般,其德能已能感动天人。
这时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领着学无学声闻共六千比丘尼,都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佛的尊颜,眼神一刻也不愿离开。此时佛陀告诉在比丘尼中居上首的“憍昙弥”比丘尼说:你看见如来,为什么面带忧色?你是不是因为我没有点到你的名,为你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而心有不悦?“憍昙弥”就是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的名称、《嘉祥法华疏》说:“憍昙”是姓,翻为泥土;“弥”者女也。
佛说:憍昙弥!我先前是总说,为一切声闻授成佛记,现在再为你单独授记。你将在未来世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成为“大法师。”什么是大法师呢?法师需通达三法印及一实相印之义理,能为人开示苦、空、无常、无我及诸法实相之权教二法,这样才能称为法师。而大法师的标准还需同时具足出世圣人之十德、即:
1、善知法义:什么是法义呢?法即诸法,诸法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如果能于一切法中了知世间法为生死法、出世间法为涅槃法,进而通达既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之无上妙义者,名善知法义。
2、能广宣传:对如来正法比如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四摄六度法及一乘《妙法莲华经》,能广泛宣传、讲演、书写、论说等,称为能广宣传。
3、处众无畏:能在广庭大众中,随缘开示三乘菩提、一乘了义,义正辞严,无所畏惧。
4、巧方便说:善于观察众生根机,对不同根性的人,分别施以二乘及人天种种方便法,使不同根性的人都能分别受益。
5、无断辩才:善于运用四无碍辩才济度众生,任何时候都不能断绝。
6、法随德行:以戒律为德,一切法,依戒律而行。
7、威仪具足:严持三聚净戒,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8、勇猛精进:讲经说法,度诸轮转,破一切邪法,勇猛向前,精进不退。
9、身心无倦: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行菩萨事、说如来法;身不倦怠、心无疲厌。
10、成就忍力:修行三忍十忍,成就忍辱波罗蜜,如如不动,为法自在。具此十德称为大法师。
佛说:还有以上所说的,学无学的六千比丘尼,都将成为法师。憍昙弥渐渐的具足菩萨道,然后成佛,名号叫“一切众生喜见佛”。具足如来果德十号、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佛说:憍昙弥!你成为“一切众生喜见佛”后,对此会中六千比丘尼菩萨再转次授记,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在译经中属五不译之一,即:
一、多含不译;二、尊重不译;三、顺古不译;四、秘密不译;五、此方无不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属于顺古不译、用原称,译其义为佛智名,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即是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简言之: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了。这说的是随憍昙弥一起的六千比丘尼在“一切众生喜见佛”的转次授记下,全部都成佛了。
这时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心里面想:世尊给这么多的人授记了,为什么不提我的名呢?“耶输陀罗”意译作持誉等名,是中印度迦毗罗城释种大臣摩诃那摩之女,又说是提婆之妹,她是悉达多太子的正妃,罗睺罗的生母,相好端严、姝妙第一,具诸德貌。释尊成道五年后,与释尊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五百名释迦族女,跟随佛陀出家剃染,受具足戒为比丘尼,后证阿罗汉果。
耶输陀罗心里面的想法,佛陀立刻就知道了,于是对她说:你将于未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成为大法师,渐渐具足佛道,在国名“善国”中成佛,名号叫“具足千万光相佛”,获得如来功德十号、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具足千万光相佛”住世寿命为无量阿僧祇劫。
得此授记后,摩诃波闍波提比丘尼和耶输陀罗比丘尼,以及所有的眷属们,都皆大欢喜,赞叹得未曾有。于是在佛面前而说偈言:世尊真是一位善解众生意的大导师,能使天界众生和人类四众都能安住于禅定中,我们亲自得到了佛陀的授记,已具足安心了。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区块链[超话]##财经##比特币超话#真的要被笑死的一次户外运动 ️11点开始的 想着打半个小时差不多结束了 没想到打到凌晨一点[允悲] 为了打个八连 两个人
  • 只愿一次一次的画,让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只愿一次一次的画,让灵魂越来越俊美、高贵!
  • “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参加魏都区法院执行案款发放仪式,该仪式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见证魏都区法院执行工作的丰硕成果,切实感受到魏都区法院人知途虽远,行则必达的决
  • #这个王妃路子野得宠[超话]##这个王妃路子野得宠# 看到黑水和青衣的友情那段了,不敢看下去了,感觉后面是要虐男二的节奏[泪]虽然男主真的好得无可挑剔,唉,有多
  • #北京领养日[超话]##线上领养日##给Ta一个家##北京领养 编号:651猫名字:不纯黑年龄:7个月性别:女孩疫苗:已驱虫:已绝育:已猫咪位置坐标:牡丹园健
  • 明明很累了,就是睡不着这是怎么了今天门诊中一位患者跟我说,他近期总是感觉很累了,躺下就是睡不着,而且还经常被一点小动静惊醒,之后很难入睡。如果脾虚了,气血生化不
  • ⏳童年的大礼堂这应是很多二电厂子弟,印象最深的场所它承包了70、80后所有的快乐,看电影,学校演出、跳格子、捉迷藏等一切娱乐活动……暑期的傍晚,聚集了撒欢的孩纸
  • [小红花]因为大家也知道,我的脸是千刀万剐,不是真的刀,我一直走在抗衰老的第一线的,市面上很多ym项目我是都尝试过的,都是抗衰的。但是这俩东西放一起马姐靠自己的
  • 不是烤鱼 也不是炖鱼 不是很辣 吃到后面我直接加汤煮面了哈哈哈还不知道有些啥是必吃的 明天看我妈她带我去哪里吧~她真的给我规划好了行程8.是的 小声说话是怕妈妈
  • #说英雄谁是英雄[超话]##刘宇宁说英雄谁是英雄# 英子能不能一直更新,不要断,看得我心急如焚想知道下面的剧情,结果还要等4天以后才能知道[苦涩][苦涩][苦涩
  • 我作出的选择就是派出最好的阵容,每个米兰球员都必须认为,即使是只出场几分钟,也能带来不同的效果。最后一话,或许当年追连载的时候会感觉突兀和失望,但当一口气看完会
  • 与属羊的人共事的时候,尽量不要让属羊人独自承担责任,表现出积极共同奋进的样子来激励属羊人的斗志是很必要的。[爱你]急了,想回家做饭,在学校的日子真的待够了[苦涩
  • 文/建平一声怒吼地摇山抖任你豺狼虎豹杀你片甲不留铮铮铁骨使命不负决不把领土守小决不把主权守丢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青春写风流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热血洒春秋一声怒吼震破苍穹
  • 一句话,来五金店买东西的都是“刚需”一锤子买卖,买完就撤,所以五金店压根就不用装修和促销,你家的水龙头破了,水呲成了烟花,来五金店后,你恨不得拿完水龙头就跑,哪
  • ”#红城发布# 详情:中铁四局集大铁路项目部视法度于不顾,谁给的底气?如此施工作业,其公然叫板“蓝天工程”的行为究竟是谁在为其撑腰?
  • #大连生活# 【大连春季踏青好去处——海之韵公园】海之韵公园,原来叫做东海公园,位于大连海滨风景区的最东部,两面临海,北与大连市中山区相接,西南部为棒棰岛景区。
  • 这些美好是光,是在黑暗中给我勇气等待黎明的力量。这些美好是光,是在黑暗中给我勇气等待黎明的力量。
  • ✨引入宁德未来想象空间广阔去年三季度,宁德时代成为了公司的第十大股东持股0.83%,而笔者想说的是,公司与宁德时代还有 因为蔬菜存货有点弹尽粮绝所以吃了很久前苗
  • 听说今天是你亲人送别你的日子,作为同事,当年的好友,我不再N,不能亲自送别你,估计现在这个时间你已是亲友送别的路上,我借时空遥寄这封信件,祝你再无病痛,一路走好
  • 一直想找好看的宫九受的文,所以经常搜索,可惜很少。曾经看过一本《[综武侠]大夫今天回家了吗》作者:温水煮书不是想写书评啥的,只是在当年作者还没注销微博的时候,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