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猜想文集

(334) 大气散逸与大气停留时间

“若按平均停留时间,大气成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称为基本不变成分或准定常成分,它们的平均寿命大于1000年,各成分之间大致保持固定的比例。这些气体主要有N2,O2,Ar,还有微量的惰性气体Ne,Kr,Ⅹe及He等。”(见《大气物理学》第7页)

大气分子在大气圈层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大约在1000年左右,气体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大于1000年,为准定常成分。

大气圈层大气成份的平均停留时间存在两个概念:大气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概念,主要指的是大空气单个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大气成份的平均停留时间是指一类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比如氮与氧作为个体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只有1000年以上,但作为大气圈层的主要大气成份,至少存在了几亿年之久。所以,大气分子的停留时间是由气体分子的质量与活泼性决定的,而大气成份的停留时间是由天体环境所决定的。

大气圈层的大气存在“停留时间” 概念,“准定常成分为1000年以上″,1000年以上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100万年。在漫长的地史时间里,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对地球的演化而言,无数大气更替数据会组成一个非常巨大的数据库。地球历史存在约45亿年,地球大气圈层的大气“停留时间″等同于地球大气的更新时间。以100万年为一个更新单位,地球大气圈层的大气已更换了4500次,如果按1万年更新一次,地球上的大气成份至少更替了45万次以上,地球上有这么多轻质原素更替吗?

地球总质量达6000亿亿吨,大气圈层的总质量5.1×10^21克,换算得出地球大气圈层的总重量约为61015吨,相当于地球总重量的亿分之一。地球大气总质量即使更换了45万次,等于地球失去了274.5亿吨质量,对于地球的总质量而言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如果从地球演化的角度看大气成份的更替,45万次的大气成份的更替代表着地球存在大量的大气质量的散逸。

《长江日报》90年代曾经在科教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说:地球每天获得的宇宙尘埃约10吨,地球每天向太空散逸的大气质量约0.16吨左右(资料已丢失)。地球每天获得10吨重的尘埃,1万年大约获得3560万吨质量,45亿年相当于获取了1.6425亿亿吨质量,这还只是计算地球从星座流星带获得的质量,还没有计算地球从其它行星上获得的质量,这些获得的质量加上地球水的质量,大约是地球总质量的百亿分之二,约13.86亿吨。地球的总质量约6000万亿吨,在地球45亿年里,地球的质量呈增长状态,相比之下,大气的散逸不会使地球失去质量,但会使地球诞生时的体积失去很多。如果从原素的占比上看,光氧原素的占比就高达48.60%,证明地球诞生时是以氢原素为主,氢氧在地球诞生时的占比大约为98%,这种占比显示出地球曾经是一颗类木行星。氢氦气体的散逸不会使地球失去多少质量,但会使地球失去大部份体积,由类木行星演化成类地行星。


地球每天约1吨大气散逸到太空;地球每天获得约10吨重的尘埃。(资料来自网终),地球总重量约6000万亿吨,地球每年向太空散逸的大气为365吨,千年散失36万多吨,显示这个数据与地球大气“停留时间不相符。如果地球每年的外太空散逸的大气是约6吨,每一万年地球向太空散逸的大气也只有6万吨,这个数据与地球大气的“停留时间基本相吻合。地球有45亿年的地史,45亿年地球总共散逸了45万个大气圈层。通过大气的散逸速度计算得出,地球诞生时的体积至少比今天大45万倍,而木星体积也只比地球大1321倍,因此,地球的早期阶段是一颗典型的类木行星。

大气的散逸速度与大气的生成速度是持平状态,即大气散逸多少就会从地核生成多少,从而达到大气圈层的大气平衡。这种平衡来自于日地距离的改变,我们将日地距离的改变划分为两个距离阶段,距离太阳较近阶段,太阳光能产生光解作用的距离,称之为“光解距离” 阶段,也可称之为近日讵离,由于太阳光解作用较强,大气散逸的速度相对较快。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光不能产生光解现象,只能改变行星云端温度,形成轻质气体原素的散逸,大气散逸的速度较缓,而且以氢氦气体为主,称之为“光温距离”。光至温升的距离,是太阳与木行星之间的距离,也称之为远日距离。光至温升形成的大气散逸是原始大气的散逸;光至离解的距离,产生的是分解轻质分子的散逸现象,散逸的是现代大气成份。光至离解的散逸,主要存在类地行星之间的距离,光使地球表层产生气体,这些气体组成的大气为次生大气或者称为化学大气,是作为现代大气散逸后,地球大气圈层的补充成份而成立。

化学气体的产生证明地球不同地史时期,大气产生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原始大气是在地球诞生后的升温过程中,出现物质的分类现象,氢氦气体的绝大部份被分离在地球表层,形成很庞大的原始气体圈层。原始大气属低温气体物质,因而,地球原始大气的存在是地球低温时代的交代,这与光至温升的太空环境是十分相吻合的。另一部份滞留在地球的内圈层,与氮氧气化合为二氧化氢等物质,作为原始大气散逸的后备补充成份;此时的氮氧气体也随氢氦气体跑出内圈层,在外圈层的底部沉积下来,成为第二代大气成分。如果承认了地球存在过原始大气,也就承认了地球有一个低温时代,承认地球在绕太阳作向心运动,因而认可地球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光至温升时期,一个光至离解时期,目前,光至离解时期已经过半。

地球每天接收10吨重的宇宙尘埃,1亿年地球质量增加3650亿吨,30亿年≈11亿亿吨。在地球总质量6000亿亿吨面前,11亿亿吨虽然很少,也算是分了地球总质量的一杯质量羹,地球质量的递增是促进地球向心运动的质量动力。对地球总质量而言,递增的11亿亿吨质量太少,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地球的聚合至少需要近200亿年才能聚合成一个行星体。银河星云系的年龄也只有140亿年,很显然,地球的聚合方式只能有两种:一种是地球由宇宙大爆炸形成的原始星云聚合而成,各大行星体几乎同时诞生,受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可能出现众多的卫星。另一种是地球在太阳系边缘区域,由无数的小液态星体聚合而成,小液态行星含有一定比例的尘埃物质,并聚合成大小不等的星体,零碎星体所占有的轨道呈向心收缩的状态,构成零碎星体以群的方式绕太阳作向心运动。在以群体绕太阳作向心运动过程中,一部份聚合起更大的星体,大的液态星体逐渐失去轻质原素物质,沉积下重质原素物质,使星体由大体积演化为小体积,由密度较低液态星体演化为气态星体,再由气态星体演化为高密度的类地行星体或卫星体。

科学猜想文集

(334) 大气散逸与大气停留时间

“若按平均停留时间,大气成份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称为基本不变成分或准定常成分,它们的平均寿命大于1000年,各成分之间大致保持固定的比例。这些气体主要有N2,O2,Ar,还有微量的惰性气体Ne,Kr,Ⅹe及He等。”(见《大气物理学》第7页)

大气分子在大气圈层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大约在1000年左右,气体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大于1000年,为准定常成分。

大气圈层大气成份的平均停留时间存在两个概念:大气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概念,主要指的是大空气单个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大气成份的平均停留时间是指一类气体的平均停留时间。比如氮与氧作为个体分子的平均停留时间只有1000年以上,但作为大气圈层的主要大气成份,至少存在了几亿年之久。所以,大气分子的停留时间是由气体分子的质量与活泼性决定的,而大气成份的停留时间是由天体环境所决定的。

大气圈层的大气存在“停留时间” 概念,“准定常成分为1000年以上″,1000年以上的停留时间不会超过100万年。在漫长的地史时间里,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据,对地球的演化而言,无数大气更替数据会组成一个非常巨大的数据库。地球历史存在约45亿年,地球大气圈层的大气“停留时间″等同于地球大气的更新时间。以100万年为一个更新单位,地球大气圈层的大气已更换了4500次,如果按1万年更新一次,地球上的大气成份至少更替了45万次以上,地球上有这么多轻质原素更替吗?

地球总质量达6000亿亿吨,大气圈层的总质量5.1×10^21克,换算得出地球大气圈层的总重量约为61015吨,相当于地球总重量的亿分之一。地球大气总质量即使更换了45万次,等于地球失去了274.5亿吨质量,对于地球的总质量而言也不过是冰山一角。如果从地球演化的角度看大气成份的更替,45万次的大气成份的更替代表着地球存在大量的大气质量的散逸。

《长江日报》90年代曾经在科教版上刊登了一篇文章说:地球每天获得的宇宙尘埃约10吨,地球每天向太空散逸的大气质量约0.16吨左右(资料已丢失)。地球每天获得10吨重的尘埃,1万年大约获得3560万吨质量,45亿年相当于获取了1.6425亿亿吨质量,这还只是计算地球从星座流星带获得的质量,还没有计算地球从其它行星上获得的质量,这些获得的质量加上地球水的质量,大约是地球总质量的百亿分之二,约13.86亿吨。地球的总质量约6000万亿吨,在地球45亿年里,地球的质量呈增长状态,相比之下,大气的散逸不会使地球失去质量,但会使地球诞生时的体积失去很多。如果从原素的占比上看,光氧原素的占比就高达48.60%,证明地球诞生时是以氢原素为主,氢氧在地球诞生时的占比大约为98%,这种占比显示出地球曾经是一颗类木行星。氢氦气体的散逸不会使地球失去多少质量,但会使地球失去大部份体积,由类木行星演化成类地行星。


地球每天约1吨大气散逸到太空;地球每天获得约10吨重的尘埃。(资料来自网终),地球总重量约6000万亿吨,地球每年向太空散逸的大气为365吨,千年散失36万多吨,显示这个数据与地球大气“停留时间不相符。如果地球每年的外太空散逸的大气是约6吨,每一万年地球向太空散逸的大气也只有6万吨,这个数据与地球大气的“停留时间基本相吻合。地球有45亿年的地史,45亿年地球总共散逸了45万个大气圈层。通过大气的散逸速度计算得出,地球诞生时的体积至少比今天大45万倍,而木星体积也只比地球大1321倍,因此,地球的早期阶段是一颗典型的类木行星。

大气的散逸速度与大气的生成速度是持平状态,即大气散逸多少就会从地核生成多少,从而达到大气圈层的大气平衡。这种平衡来自于日地距离的改变,我们将日地距离的改变划分为两个距离阶段,距离太阳较近阶段,太阳光能产生光解作用的距离,称之为“光解距离” 阶段,也可称之为近日讵离,由于太阳光解作用较强,大气散逸的速度相对较快。地球距离太阳较远时,太阳光不能产生光解现象,只能改变行星云端温度,形成轻质气体原素的散逸,大气散逸的速度较缓,而且以氢氦气体为主,称之为“光温距离”。光至温升的距离,是太阳与木行星之间的距离,也称之为远日距离。光至温升形成的大气散逸是原始大气的散逸;光至离解的距离,产生的是分解轻质分子的散逸现象,散逸的是现代大气成份。光至离解的散逸,主要存在类地行星之间的距离,光使地球表层产生气体,这些气体组成的大气为次生大气或者称为化学大气,是作为现代大气散逸后,地球大气圈层的补充成份而成立。

化学气体的产生证明地球不同地史时期,大气产生的形式是不一样的。原始大气是在地球诞生后的升温过程中,出现物质的分类现象,氢氦气体的绝大部份被分离在地球表层,形成很庞大的原始气体圈层。原始大气属低温气体物质,因而,地球原始大气的存在是地球低温时代的交代,这与光至温升的太空环境是十分相吻合的。另一部份滞留在地球的内圈层,与氮氧气化合为二氧化氢等物质,作为原始大气散逸的后备补充成份;此时的氮氧气体也随氢氦气体跑出内圈层,在外圈层的底部沉积下来,成为第二代大气成分。如果承认了地球存在过原始大气,也就承认了地球有一个低温时代,承认地球在绕太阳作向心运动,因而认可地球经历了两个时期,一个光至温升时期,一个光至离解时期,目前,光至离解时期已经过半。

地球每天接收10吨重的宇宙尘埃,1亿年地球质量增加3650亿吨,30亿年≈11亿亿吨。在地球总质量6000亿亿吨面前,11亿亿吨虽然很少,也算是分了地球总质量的一杯质量羹,地球质量的递增是促进地球向心运动的质量动力。对地球总质量而言,递增的11亿亿吨质量太少,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地球的聚合至少需要近200亿年才能聚合成一个行星体。银河星云系的年龄也只有140亿年,很显然,地球的聚合方式只能有两种:一种是地球由宇宙大爆炸形成的原始星云聚合而成,各大行星体几乎同时诞生,受天体运动的影响而不可能出现众多的卫星。另一种是地球在太阳系边缘区域,由无数的小液态星体聚合而成,小液态行星含有一定比例的尘埃物质,并聚合成大小不等的星体,零碎星体所占有的轨道呈向心收缩的状态,构成零碎星体以群的方式绕太阳作向心运动。在以群体绕太阳作向心运动过程中,一部份聚合起更大的星体,大的液态星体逐渐失去轻质原素物质,沉积下重质原素物质,使星体由大体积演化为小体积,由密度较低液态星体演化为气态星体,再由气态星体演化为高密度的类地行星体或卫星体。

下周是车展周。

今年我们会看到智能电动汽车的又一次飞跃,激光雷达、L3 级别辅助驾驶、近千公里工况续航...我们即将推开下一个时代的大门。

成为新技术载体的,是各家新老车企的下一代车型,特斯拉、蔚来、小鹏、岚图、智己、上汽 R,甚至宝马、福特等等,都将在下周带来它们面向下一个十年的作品。

而在其中,有一个老面孔,似乎没有掀起它在汽油车世界那般的波澜。

我说的是奔驰,和它的全新电动旗舰 EQS。

从 2019 年法兰克福车展 Vision EQS「横空出世」以来,这款奔驰 EVA 平台首作花了超过 18 个月,才正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欧洲充电服务商 Ionity 已经曝光了 EQS 的销售海报,或将在今年 8 月于欧洲开启销售,预计将于今年底到 2022 年初开启交付。

和宝马的 iX,以及奥迪 E-Tron GT/Q4 E-Tron一起,BBA 的真·纯电平台首作都会在今年登场。经历了 EQC、i3、E-Tron 的折戟之后,德国人正准备着新的一轮攻势。

然而,EQS 是否具有与 2021 智能电动趋势匹配的产品力?看上去悠然自得的奔驰,真的可以挥出致命一击,拿到席位吗?

我们今天来聊聊汽车发明者,如何应对电动新纪元。

姗姗来迟的新平台

上周,奔驰公布了 EQS 的 WLTP 工况续航——770 公里。

这个成绩换算成国内使用的 NEDC 工况接近 850 公里,对于一辆 2021 年发布的电动轿车来说非常不错。考虑到 EQS 目前已知最大电池容量为 108kWh,全新 EVA 平台的能耗控制,甚至比蔚来 ET7 更好。

MEA,Modular Electric Architecture,这个早在 2019 年就和EQC 一起推出的新能源专用平台,到 EQS 的 EVA 这里已经多次「升级」。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 EQC,本质上由 GLC 魔改而来,因此当时 MEA 的内核,其实更像是 MHA(GLC 所用平台)电动版——类似的还有与 V 级同平台的 EQV。

初代 MEA 还有氢燃料电池版本——奔驰 GLC F-Cell 版,但最后只生产了数百辆,最终奔驰彻底放弃了氢燃料路线。

到了去年发布的 EQA 和 EQB,其内核仍然与 GLA 使用的 MFA (Modular Front Architecture)非常相似,甚至奔驰官方都大方承认两者「基于同平台研发」。

到了 EQS,奔驰终于迎来根正苗红的纯电平台 EVA——比隔壁大众的 MEB 平台晚了一年,和「竞争队友」宝马的 iX 一样起大早赶晚集。

全新的 EVA 平台使用了如今纯电平台常用的设计:前后电机+中置电池,并且轴距和电池容量灵活可调——全新的 EQE 也将和 EQS 一样,基于 EVA 平台打造。

根据奔驰的官方图片,EVA 平台使用的是方形电池,最大容量为 12 个模组一共 107.8kWh。据 Caranddriver.com 报道,这是块 NCM811 电池。

这也让 EQS 成为特斯拉 Model S、蔚来 ET7 和 Lucid Air 之后,又一辆电池容量超越 100kWh 的纯电轿车。

400V/107.8kWh(低配版或为 90kWh)电池系统加持下,EQS 跑出了 WLTP 770 公里(479 英里)的成绩,百公里工况能耗约为 14kWh。

长续航成绩不仅来源于大电池,低至 0.20 的风阻设计也功不可没。

相比之下,电池容量 80.9kWh 的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智享版,WLTP 模式满电表显续航 570 公里,工况能耗约为 14.2kWh,而 P7 的风阻约为 0.236。

不惜成本的新旗舰

如果说 GLC 是出师不利,到了 EQS 上,奔驰很明显想找回「奔驰」应有的地位,首先从 EQS 专属的「MBUX Hyperscreen」就能看出。

新奔驰 S 级使用了 12.8 寸,分辨率 1888x1728 的 OLED 显示屏,这块屏幕也已经成为了 2021 年高端智能电动汽车的标配。到了 EQS 上,奔驰希望玩票更大的。

56 英寸,这当然不是屏幕尺寸,这是 MBUX Hyperscreen 一体化曲面玻璃面板的尺寸,还是抗反射硅酸铝玻璃。

这块定制面板后面,分别是 17.7 英寸的定制不规则中控屏和 12.3 英寸仪表盘+副驾娱乐屏。

和其他屏幕使用供应链公版方案不一样,这块 17.7 寸不规则屏幕是奔驰为 EQS 定制的——不仅看上去贵气逼人,驱动这套 Hyperscreen 的计算方案同样朱门绣户。

去年的「硬核时间」栏目中我们聊到过,2018 年 A 级搭载的 MBUX 计算芯片,是标准版的英伟达 Drive PX2,两个英伟达自研核心,4 个 ARM A57 核心,256 个 GPU 核心,配备 8GB 的运行内存。

到了 2020 年,奔驰将新一代 S 级的计算性能推上了新高峰配备了 PC 级别的「16GB 运行内存+320GB SSD」。

如今 EQS 上面,奔驰堆砌出了堪称「疯狂」的 24GB 运行内存,已经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电脑运行内存,奔驰的「Zero Layer」零表层UI看来挺吃硬件的。

前两天这套不惜成本内饰的实拍图曝光,质感和科技感都挺不错:

除了 Hyperscreen,奔驰的三电也「终于」跟上了时代。

上文提到的 107.8kWh 电池自然是惊喜,除此以外,EQS 还将支持 200+kW 的直流快充。根据 wardsauto.com 的报道,EQS 可以在 15 分钟内补充 186 英里(299 公里)的表显续航。

至于电机,预计 EQS 90kWh 低配版本会提供单电机版本,107.8kWh 版本则会配备双电机。多家外媒爆出的参数都是一样的:后驱低配版

EQS400 功率为 245kW,四驱高配版 EQS580 4Matic 功率则是 385kW。

站在十字路口的巨人

如果定价不那么奢华的话,我们能从 EQS 上看到奔驰的诚意——但这并不代表有了 EQS,奔驰就迈进了新时代的大门。

上文提到,EQS 和 EQE 将会成为新一代 EVA 平台的首批作品。但这也意味着,已经登场的 EQA/EQB/EQC/EQV,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现有竞争力。

而它们并没有跟上 2021 年该有的智能电动趋势——600+ 公里级别的续航,L2+ 甚至 L3 辅助驾驶功能,FOTA,5G...主流豪华车市场电动智能化的号角已经吹起,但奔驰却明晃晃地掉队了。

甚至于,EQS 作为旗舰本身,也依然带给我们顾虑。

当老对手宝马已经抢下 Mobileye EyeQ5 芯片的首发,奥迪成为大众集团 Car.Software 部门核心的时候,奔驰的自动驾驶热度似乎与「奔驰」本身并不匹配。

即使抛开辅助驾驶,奔驰为 EQS 配备的全新三电系统,也没有汽油车世界里 S 级曾经的统治力。

蔚来 ET7 可以选 150kWh 电池,NEDC 续航破千公里;而特斯拉 Model S Plaid+ 只用一块 100kWh 电池就达到了 840 公里 EPA 工况续航。

更何况这两款车型,性能、智能、自动驾驶都比 EQS 更具「诱惑」,而 EQS 甚至可能更晚交付——曾经在汽油豪华车市场独孤求败的奔驰,如今却成为了纯电豪华车市场的追赶者。

奔驰有一个「Ambition 2039」计划,目标是 2030 年,戴姆勒旗下 PHEV 和 BEV 车型销售量将占总销量的 50%,到 2039 年,计划停止内燃机车型的销售。

推动汽油车向电动车转变,这很好。但电动汽车的核心卖点并不是电动,奔驰已经明白这一点了吗?

过去两年推出了 4 款纯电车型,却没有任何一款排在任何一个国家纯电年度销量前列,奔驰也许走在 2039 计划的路上,但似乎没有走在智能电动的趋势上。

EQS 开了个好头,但 EQA/B/C/V 的「拉胯」也有目共睹。未来与现在的十字路口,奔驰会如何选择?EQS 最终能打过 Model S 和 ET7 吗?

也许一周之后,我们就知道了。

原创 毓肥 电动星球News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二哈]深夜继续丧:新年祝福没有回复可是游戏里又看到了邀请于是迷茫、恍然、失落以及突然觉得毫无意义从前觉得飞蛾很傻可到自己的时候才知道那么真真切切、热热烈烈地燃
  • #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重庆指导救援#【#应急管理部派工作组赴重庆武隆现场指导救援处置#】1月7日12时10分,重庆市武隆区一单位食堂发生坍塌,造成多人被困,救
  • ”判官继续教导阿玉说:“如今阳间众生已经严重缺乏因果观念,以为孩子还没出生,就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当一个生命受胎之后,就跟人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生命还很脆弱,他们
  • #和Sunshine一起吃早餐##早餐星球[超话]##小傅的早餐铺子##天天晒早餐[超话]##日日是好日# ₂₀₂₀.₀₃.₀₃♡ ᴳᴼᴼᴰ ᴹᴼᴿᴺᴵᴺᴳ▹早
  • 这是我们的文创产品。老师,永太科技现在可以入场了吗永太科技我们从以下方面去做分析:1.公司主营:有机中间体(不含危险化学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机械设备制造和销售,
  • 即便是原位癌HER-2扩增,目前指南不建议抗HER-2靶向治疗!原位癌伴微浸润甚至多发微浸润,特别是三阴性或者HER-2型乳腺癌,应该予以足够重视,规范治疗可以
  • #每日一善[超话]#[飞机]#阳光信用# 带Tag评论·双方降⭕·带者不hygxy680,指路就好,只h本超话、较好及以上,一般,一般不h晚上是苦恼的结束,早
  • 作为中国葡萄酒顶尖水平的代表之中国葡萄酒“三剑客”香格里拉出品的“敖云”和“圣域”就占了两个席位,它们为中国葡萄酒树立了标杆和旗帜,更代表了中国精品葡萄酒的潜力
  • 挽回中,也是一样,抓住对方喜欢的点和自己在这场挽回战役中最值得对方感兴趣的点,不断放大。二是你的自身原因。
  • 谁能想到她才17岁(还是18岁)[抓狂]其实我觉得她没微调之前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吧就是完全没有攻击性的美!父母同意她去zr也是很开明了,平时发的照片家庭条件应该不
  • 刚好家里用的大锅帝伯朗家新出了小煎锅,棒棒糖手柄可可爱爱的,而且每一个颜色还不一样,两侧都有导流口的小煎锅还是蛮少的,平时可以用来热个一人份的牛奶也是可以的,而
  • 章盟主:买入4300万美盛文化 ,买入4400万内蒙华电 ,买入2300万初灵信息 ,买入6000万申能股份 (3日)买入2600万赛摩智能 ,卖出1700万观
  • 1、经常给宝宝修剪指甲,保持指甲的卫生;2、通过游戏绘本等方式教会宝宝,不能啃咬指甲,不要吃手;3、在宝宝玩水、洗手后、天气干燥的时候及时擦干涂抹上含有凡士林等
  • 贵州茅台酒(珍品)选择在此发布,首开茅台先河,成为第一个在“茅酒之源”发布的产品,体现了茅台对于“珍品”的重视,也让茅台的工业遗产群“文物活化”契合茅台紫线发展
  • 21.你实在不必厚着脸皮,壮着胆子,耐着性子,攒着劲儿去取悦一个不可能的人,千万不要浪费了自己的真心22.其实在人生中,强烈的痛苦和欢愉都是暂时的,最终陪伴你的
  • 鹿晗在今年生日前发行了他的新歌《风吹过》而恰好,陈奕天也是发布了他的新歌《祝你身体健康》这两首歌可谓是在网上成为了CP歌曲,大家都是大喊着风吹过祝你身体健康,确
  • 过了两天我不想再拖了,算我倒霉碰上这种耍心眼贪小便宜的人,想早点了结这事,所以接受了300的赔偿价,但吴H磊要我先打300给他,我肯定不接受啊,运费我先垫付了几
  • 摩羯座总是在规划自己的人生,他那实在没有时间和别人扯闲话,摩羯座觉得那些事情都是没有用的,而且会降低自己的身价,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长舌妇“。摩羯座总是在思考
  • 以圆融的智慧应对不变的规则,#国学实录# 是为了解决那些禁锢自己人生的规则,因为对于人生来说,很多时候让我们感到困惑的,就是那些看似难以改变的固化规则,如果能在
  • 从豪华设计、尊享体验到科技配置,全新捷豹XFL充分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运动轿车的期待,以匠心独运的产品细节传递新现代豪华主义的设计理念,为精英人士带来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