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河滨:“三四五”工作法 推进社区集体资产专项治理

河滨街道把张庄社区集体资产专项治理试点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坚持政策法律开路与践行群众路线相结合,贯彻依法依规、实事求是、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原则,采取“三四五”工作法(三级联动、“四心”消堵、五策并举)等措施,先后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6处4260平方米,收回集体土地67宗101.98亩,为规范集体资产管理、优化乡村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

三级联动,合力攻坚。按照县委统一部署,由县纪检委、财政局、公安局、农业农村局等单位干部,联合组成“县委驻河滨街道张庄社区集体资产专项治理工作组”,为专项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一是县级统筹。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红军分包指导张庄社区集体资产专项治理试点工作,以上率下,逐案研判疑难问题,逐户制定推进措施,统筹安排治理工作。二是街道配合。河滨街道安排一名街道班子成员牵头,抽调财税、清产核资等股室4名专业力量组成工作专班,配合县派工作组搞好协调对接、联系群众等工作。三是社区落实。张庄社区推举社区干部、党员和居民代表,组成张庄社区集体资产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落实各项治理工作措施,通过三级联动、分工协作,形成了县级统筹、街道配合、社区落实的治理工作合力。

“四心”消堵,接力克难。面对治理对象的吵闹、滋事等行为,坚持刚性执法与柔性对话相结合,建立“四心”消堵工作机制,即:以诚心消顾虑,以耐心消怨气,以决心消戾气,增信心扶正气,通过细致、精准、深入的思想疏导,有效配合执法行动,打通被治理对象和干部群众的思想“堵点”,做到把政策宣传到人、促思想转化入心、把矛盾化解到位,在辩证施治中赢得民心、推进工作。一是以诚心消顾虑。由县派工作组人员、街道干部、社区干部联合组成调查小组,明确分工,挨家挨户开展入户走访。对在家的居民,通过见面谈话收集线索;对在外地务工的居民,通过电话调查收集线索。由社区干部负责领路到户,由县派工作组人员和街道干部负责入户访谈,通过真心诚意与居民谈心谈话,宣传治理政策、消除居民顾虑,收集有效线索,先后入户301户,电话访谈17户,入户走访率达到100%,收到居民举报线索78个。二是以耐心消怨气。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理性克制,既规范执法、果断行动,又耐心讲解、疏导情绪、有理有节地做好治理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先后组织各类谈心谈话200余次,通过政策攻心、谈话交心、行动收心引导治理对象认清政策形势,自觉服从治理工作大局。三是以决心消戾气。工作组严明专项治理纪律,严禁说情打招呼,向治理对象传递“侵占集体资产必须退回”的清晰信号,先后组织开展集中执法行动20余次,以坚定不移的治理决心震慑违法行为,消除侥幸心理。四是增信心扶正气。组织张庄社区全体居民召开动员大会,集中讲解村级集体资产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发出《致张庄社区居民的一封信》,通过以会代训、发送资料、大喇叭宣传让集体资产专项治理政策家喻户晓,增强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资产专项治理工作的信心,形成依法治理的清风正气。

五“策”并举,规范治理。一是组织引领。县委驻河滨街道张庄社区工作组、河滨街道党工委、张庄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严把政策关、组织关、纪律关、法律关、执行关,为解决疑难问题精心谋划,先后制定治理措施60余条,有力推进了治理工作落实。二是一户一档。以户为单位,建立治理对象档案,详细收集治理对象的占地种类、位置、时间、原因,是否签订合同、是否经过“四议两公开”、是否缴纳租金等关键信息,形成侵占土地情况说明材料,同时,将治理对象签订的《归还集体土地承诺书》《侵占土地情况说明》《谈话记录》《合同复印件》《土地丈量数据》等资料进行规范梳理,为依法依规处置锁定证据,目前,已规范化建立治理对象户档12个,签订《归还集体土地承诺书》67份。三是动态研判。坚持思路聚焦任务定、措施围绕问题出、行动瞄准矛盾走,全天候关注执法行动方向、思想行为动向、矛盾问题走向,实时完善治理信息、及时改进治理方案、适时调整治理措施,通过动态化研判、多层次谈话、全方位整治,先后召开集中研判会26个,化解矛盾纠纷近100起,确保了治理工作效果。四是分类施治。坚持实事求是、分类施治,对于经过政策宣传,能够主动说明问题,愿意自行退回集体资产者,原则上从轻或不予处理;对于无视政策宣传,不配合治理行动,不退回集体资产者,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做到收回彻底,拆除到位;对于存在等待观望心理,退回行动迟缓者,约谈当事人算好违法违规帐、家庭人生帐,做好其思想转化工作,争取其主动退回集体资产。坚持刚性执法与爱惜民力相结合,对于收回集体资产中涉及到的地面附属物拆除、生产生活物资迁移等,由治理对象在规定期限内自行处理到位,激活其配合治理工作的内生动力,确保集体利益和个体利益的损失最小化,实现了理性稳定治理、和谐有序腾退。五是全程公示。适时发布专项治理工作公告,分批公示“群众举报线索”、“主动交回集体土地名单及数量”,先后发布公告公示30余个,设立清产核资举报箱3个,形成主动退回从轻处理、顶风违规依法严惩的氛围。召开张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公布集体资源资产使用情况和账务账目,对收回的集体资源资产处置办法由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通过“四议两公开”民主决议,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公开透明,规范集体资产管理,切实维护群众主体地位。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来源:新华社

【新华述评 | 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https://t.cn/A6VIm6oa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就算是现在 躺着什么也不做 就望着天花板 也会不自觉记起某些点点滴滴的细节 无论什么时候看 都太美好了啊简直 过不去了这辈子 永远因为有这些回忆而感到幸福 真的
  • 获得金鸡奖提名奖后,十月天传媒也信心大增,刚好腾格尔老师的演唱会结束,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就在董事长袁熙伯先生的脑海里迸发。 如果腾格尔老师携手十月天传媒,为
  • 完全符合以上几点要求,我推 荐唯一不排垃圾的幽诺 女神幽诺女神纯中药纯植物天然提取✅不排垃圾、无需冲洗、不排垃圾、不伤粘膜、不影响正常夫妻生活[愉快]不砸钱做
  • 人社局关于芝罘区 首 次 职 称 分 级 聘 任 的 文 件是在2013年下半年布置实施的,而财政局一直到首次(13-15)职称分级聘任的聘期结束,都没有传达此
  • 120寸大屏可畅享演唱会直播、观看体育赛事;倚坐自12米超长精酿啤酒吧台前,近距离欣赏一杯精酿的诞生; WAA冬季新菜新酒热力上线,肉食者拼盘大餐、咖喱牛脸胡同
  • 期待青年演员. 青年舞者王一博带给我们更多更好的作品#向全世界安利王一博#王一博平安喜乐##王一博[超话]#时间很快又很慢,几个小时前我在那想去年一整年与你相关
  • 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最宠我,最护我的人!Akb48至于我的意义也是那些曾经美好的青春一路的陪伴啊。
  • #时代少年团[超话]##时代少年团三周年直播明天见##时代少年团三时有声# “是初遇时的悸动,是一次又一次的心动.”' , . #左航ZH[
  • 枯败的黄叶仍旧被风雨摧残,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枯败的黄叶仍旧被风雨摧残,富贵人家还在轻歌曼舞,演奏着急管繁弦。
  • 2、国家卫健委: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中风险下降到3个。2、国家卫健委:全国高风险地区清零,中风险下降到3个。
  • 等哪天你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买下自己喜欢的衣服,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不再辜负任何遇见,不再埋汰任何梦想。不知道是越来越独立,还是越来越心虚,走了这么久,发现唯一
  • “什么都好,就是房子太小了,”老伴笑弯的眼睛里有那么一丝忧愁。很多人都问她为什么不去跟孩子们一起生活,秀珠总说自己自由惯了,不想住在狭小的空间里。
  • 人与人交往最好的姿态,就是:我自安好,来去随风。真正的清醒是,与伤痛挥手阔别,让悲伤成为过去,及时止损,适时放手。
  • [害羞][可怜][圣诞帽]【武汉市武昌区划定部分区域为高风险区】#武汉[地点]# 自2022年11月23日0时起,将武昌区部分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并落实相应管
  • 自己在家里待了一周,社恐没了,对待他人的态度也变得淡然了:人生不就是一场缘起缘灭的相遇?#九月生活碎片##十月生活碎片# #杭州·玉皇山景区[地点]#看了看相册
  • 幸福的一年2021.10-2022.111、我的工作有了变动,看上去是下基层,其实就是变得清闲自在啦……新单位的人少,相处甚好,自在轻松……2、我的老友依旧在身
  •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熬下来的人,都是真正的强者,生活的赢家。人都会有低谷,有不尽人意的时候,而摆脱困境的钥匙就藏在你自己身上。
  • 辛巴直播有98%的毛利率,总之就是轻资产的模式,所以,不要用传统的企业去比较。但是上述两步大运毕竟是食伤旺,食伤是克官杀的,官杀代表事业,虽然财路多、灵活,但是
  • 佛就拿着这个花来接引你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你的净土缘成熟了,与寿命不相关。】这四句经文非常重要,世界为什么称极乐世界,十方众生为什么要往生净土,真正把这四句经文
  • 谁陪你看山河永寂,风生水起,我愿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谁陪你看洛阳花期,月落乌啼,我只愿用倾世温柔换你白首不弃;谁陪你看柳岸白堤,清湖涟漪,我只愿用心思细腻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