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漫记(二)原创 林漫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炎炎七月,杲杲空天,遥远的河西,全面的穿越,就是向往的梦想!

河西走廊,是中华民族的大动脉,千百年来留下灿烂的文化积淀,有数不清的文物古迹,有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河西走廊,这条联通中西方的丝绸纽带,是一条流淌的厚重史书。

一个人一生,可以不去北上广,但是不可以不去河西走廊,这条走廊是寻根追梦之行,这条走廊是历练振奋之路。

大漠孤烟,黑色戈壁,柔柔弱水,巍巍祁连。骟马城、寿昌城、连城、锁阳城、黑水国城等名城,景阳墩、柴墩、元墩、白墩、鸡冠墩、鲁古墩、石墩等名墩,乌鞘岭、肩水金关、石营堡、悬泉置等名关,土夯石砌、壕堑木头等材质历代长城都等待着追逐历史的勇士去到达。

去河西领略汉唐雄风,去塞外追逐远逝的光阴。这条穿越之行不是去旅游,而是去征战,我们的脚下将充满艰辛和征服,我们的眼睛里将装满荒凉和悲壮。

七月,河西寻塞,追梦之行。
自1998年第一次闯荡河西开始,从来没有今年河西之行这样艰难,艰难不亚于当年唐僧去取经。每个道路的出口进口,每个城市的街口,都设关立卡,让人不由心生恐慌,就怕被无端刁难拒止前行。无论是谁,都被穿白色防护服的斥喝的服服帖帖,没有手机寸步难行,一系列的码都要正常,每隔24小时,嗓门都要被捅一下。对于行程码上有某些地方记录,就如临大敌,我就感到悲哀,河西走廊就那么窄,不经过哪些地方,怎么过的来?我们真的没有被疫情击垮,而是被层层加码的防疫打败。

在这个人世间,人人其实是平等的,如果觉得自己了不起,就去沙漠戈壁里走一走,就会感觉自己就是一粒尘埃。如果觉得自己很有权有钱,就来祁连山里坐一坐,才能知道什么是渺小。在大自然里,我们原来什么都不是,还不如河谷里的一块石头。

黑河芦苇依旧茂盛,高台县八坝,是汉长城和明长城汇集的一个地方,无人知晓当年在这块戈壁修筑长城的艰难,土地沙化严重,取土不至,采石难寻,古人就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做好土坯,运输过来砌成高大的烽燧墩台。如今明长城已经被沙漠掩盖的只有顶端可见,因为靠近黑河,地下水供应充足,沙漠中梭梭、红柳长得较为密集,更有一簇一簇的罗布麻,开着粉色的花朵招蜂引蝶,给荒寂的沙漠中增添了无限生机。明长城北侧不足一公里的汉长城已经不是很明显,只有白沙墩、镇北墩一个一个耸立在漫漫黄沙之上,悲壮慷慨。

河西之行,注定是一趟艰难的行程,去,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也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把爱好变为行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因为那需要付出,付出时间和辛苦。而爱好也分层次,有的人是发自内心,处理灵魂深处的爱,会不顾一切的为之行动和付出,无论代价多大。有的人则是叶公好龙式的爱好,也就是一种虚伪式的爱,不能面对现实,一旦遇到困难或着其他变故,爱好则化为泡沫,原形毕露。真实的人生,从来没有过完美。

长城、卫城、戍边城,城城守塞北。风声、云声、呼吸声,声声润河西。我匍匐于河西大地,时光轮回而我将长眠于大地之下,我的肉体腐烂朽骨成灰。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一个生命能够永恒,也没有一个权利能够长久。

你若不来,弱水流短。多少次去河西,黑河水都是清粼粼的北流,镇夷关峡谷,黑河水更是有些脾气的横冲直撞了,这是它流入北部沙漠中最后的倔犟,而今年七月,弱水竟然断流,这正是令人伤感唏嘘,东西大湾城,一公里宽的的河面黄沙滚烫,可以步行来往。儿女有一池塘水,有一群细鳞小鱼在里面苟延残喘,祈祷它们能熬过这个艰难的季节,等待雨季到来。其实弱水不但是一条富有诗意的河流,更是一条能熨平心灵伤痕的喝酒,在那极少见到人影的河畔,和任何一个动物的相遇,都令人心动,其实憧憬一个美好的邂逅,也是人生一种精彩历程。

鲁古墩,是我此生见过最美的墩之一,它孤傲地在戈壁腹地,与远处的大小黑石头墩相望。借助风机厂的便道,艰难的接近它,在一处高地,美丽的鲁古墩傲然挺立,前方就是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层层沙浪犹如大海波浪滚滚,而鲁古墩就如一座大海的灯塔巍峨不动,守护着它背后的黑河绿地,也守护这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河西走廊。
山河无恙,人间安康。长城就是地球表面的银河,它一头扎进大海,一头戳进大漠。那些遍布长城两侧的烽燧戍堡,就是这银河的星辰,千百年来依然闪烁着它璀璨的光芒。

有人就选择孤独,或许孤独的历程,会更容易疗伤。在河西的旅程中,会让人明白很多道理,知道什么是知足,知道什么是烟云。人生的痛苦,一半都是自己给自己的过不去。当有一天明白自己最终的归宿,就会大彻大悟,会背起行囊,去河西寻找最美的梦想。

【桑兵:大众时代的小众读书法】
治学首要在于读书,不要以找材料的态度读书,而应以读书的态度看各种类型的材料。

所谓以读书的态度看各类材料,首先,治学必须经过放眼读书的阶段,不预设藩篱,尽量不受现在分科的局限以及后人成见的制约,不以分科的眼光看待所谓专门史的界域,不以后出的观念生出专题的问题意识,努力把握学问的基本和大体及其渊源流变。

不读书而治专题研究的流弊之一,就是专而偏,误以当时的系统为历来的系统。所谓研究历史学术文化,实际上是按照后来的架构重新条理解读。抗战结束后,有学人针对当时学界的流弊指出:“晚近治史者,喜称专家。凡治某朝者,即只知某朝之一二事物,而不识某朝一代制度所以损益及其演变之故,其著述论证,多所附会穿凿”。后来钱穆进一步批评道:“民国以来,中国学术界分门别类,务为专家,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循至返读古籍,格不相入。此其影响将来学术之发展实大。”主张以既有的分科门类,参融旧籍,求其会通。时过境迁,风气流转,专家先是成为学界的尊称,继而畸变为坊间的调侃,影响学术事业何止是大而已。分科教育之下,未经放眼读书,则起步阶段已经偏于一端。不要说放不进学科体系的经学无从解读(望文生义的门外文谈不在考虑之列),即使近代经过对应重新条理的文史哲等科,若是按照今日通行的分界观念,不仅所读之书大为局限,解读之法更是格义附会,越有条理,去古人真相越远。

“学问必先通晓前人之大体,必当知前人所已知,必先对此门类之知识有宽博成系统之认识。然后可以进而为窄而深之研讨,可以继续发现前人所未知”。而要做到这一层,必须放眼读书。这虽然与现时的教育体制及知识系统不无矛盾,很难在上学阶段实现,至少应在毕业之后努力设法弥补。否则终身参野狐禅,很难踏上正轨,登堂入室。治学不读书而一味找材料,只由教科书接受一些常识套话,就进入细小的专题研究,不知前人大体和已知,守成尚且力有不逮,又迫于环境,急于创新超越,凭借翻译介绍的域外义理或讲座讲坛等耳学零碎,追逐新奇,道听途说,横逸斜出。所谓创新,难免无知者无畏。如果只是为了写书而翻书,等于不读书一味找材料。而做什么只看什么,所写不出所读范围,著书不是所知的冰山一角,而将内囊尽了上来,犹如日暮时分盲人骑瞎马行险道,实在是万分危险的事。

其次,应读书以发现问题,不要悬问题以觅材料。否则先入为主,难免偏蔽。不读书而做学问,所研究的问题只能依靠后来预设,治学的顺序前后颠倒,先有论点,再找论据。不仅问题本身或非前人所有,或为自己生造,挑选、取舍和使用材料往往演变成为预设的观念填充作注,而不会从文献中读出历史本相,用事实说话,顺时序地重现史事的发生、联系及其演化。由于读不懂前人著述的意思,便以为前人无意思,总是要将各种文本史事原有的时空联系割裂,打乱成为任意取舍的材料,以便纳入后设的框架,曲解附会。如果遵循固有联系,则反而无法连缀,不能通解。就所撰写的文字看,似乎前后照应,自圆其说,实则断章取义,削足适履。即使稍高明者,能够言出有据,面对材料史事的繁杂,也很难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容易误入前人所设陷阱而不自知。如此这般被构建出来的历史,自然不可能呈现历史的本相,只能流于作者自己的思想史。所以王国维说:“宜由细心苦读以发现问题,不宜悬问题以觅材料”。

读书以发现问题,所要发现的主要不是书的问题,而是研究对象的事实问题。不要仅仅限于读书得间,一味找漏洞钻空子,而应关注历史发展变化的枢纽大节和线索脉络。最好同时关注多个问题,不要终生固守一个方面甚至孤立的一点。

不读书而只是找材料,必然有材料范围难以捉摸的问题,细分化并不能解决史料边际无从把握的困惑,再小的题目,也很难穷尽史料。以索引找资料,则会遗漏大量从题目、关键词不可见的重要史料。况且关键与否,也要出自泛读博览,而不能单凭后设。因为不知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就难以把握所治专题的史料边际及其关联度究竟何在。由此出现相反相同的两种情形,或是动手动脚找不到材料(实则往往视而不见),或材料太多而不能驾驭。犹如秉烛夜行,灯下黑与不远见均不可免。于是研究一个题目究竟要掌握材料到何种程度方可出手,而且能够保证大体不错,将来材料进一步发掘披露,可以补充,可以局部调整,甚至可以个别细节正误,但基本的判断和用力的方向大致正确,后续研究只是加强,而不至于颠覆已有结论,而且所论不仅仅是发表见仁见智的议论,便成为难以拿捏捉摸的普遍难题,也是史学艺术一面的奥妙所在。不能掌握书的规模条理脉络而专题治学,无异于学术上的冒险赌博,成败只能听天由命。

其三,熟读基本书,熟悉旧材料,才能有效运用新材料。近代以来,提倡扩张史料而不读书的流弊之一,是人所共知的书都不看,一心只找前人未见书。殊不知不熟悉旧材料,则不可能恰当地利用新材料。结果往往问题和材料就在眼前,却视而不见,就算找到前人未见的材料,因为不知大体全局,也无法认识得当,只能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导致研究流于凿空蹈隙。虽然看似有扩张领域之利,其实不过是图立说容易之便。

片面强调以新材料研究新问题,不读书而一味扩张材料,造成对资料的迷信和垄断,产生两种看似相反而实相同的偏颇,一是不看身边易见书,专找人所不见的材料,不知历史的大体已在一般书中,熟悉旧材料,才能恰当解读新材料;二是过度依赖材料的独占,只看自己拥有的秘笈,不与其他资料比勘互证。如果研究某人某事只看直接资料,以其人的所见所知为全部事实,等于以其是非为是非。或以某一类资料为直接可信,以为材料即事实,于是只看这类材料,甚至排斥其他资料,不能相互参证,非但事倍功半,也容易错解误判。而在打洞式的专题研究之下,学术成果很难被重新验证,使得不读书但找材料,用看得到来掩饰读不懂的偏向不断加剧。今人能够看到的文献远过于前人,而读懂文献的能力则远不及前人。于是价值越高的史料,因为愈是难读,利用者反而愈少,即使查阅,也只是从中挑选自以为“看懂”的东西。正因为找不到看不全弄不懂,研究者干脆不顾史料的全体、异例及反证,敢于断章取义,强材料以就我,以举例为归纳,凿空逞臆,轻率立论。不读书而只是动手动脚找材料,“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结果,自然是“两处茫茫皆不见”。

其四,应如严耕望所说,治学要读人人常见之书,说人人不常说的话。此意与黄侃所说发现与发明有异曲同工之妙。1930年,留学北京大学的吉川幸次郎专程到金陵拜访黄侃,后者针对学界的时趋,“诰以治学之法曰:‘所贵乎学者,在乎发明,不在乎发见。今发见之学行,而发明之学替矣。”此说可以吉川本人的亲身经历为证。吉川在北京期间,对于《经典释文》中“释旧作某”的含义百思不得其解,先后请教过包括章门弟子在内的诸多先生,均不得要领。而与黄侃见面时,一提及此,黄侃便立即指示此处是夹入了宋人的校语。闻言之下豁然开朗的吉川觉得第一次遇到真正的学者。对于一味追求发现新材料的学术趋向,哪怕是各方一致赞誉有加的王国维,黄侃也予以尖锐批评。1928年6月1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国维少不好读注疏,中年乃治经,仓皇立说,挟其辩给,以眩耀后生,非独一事之误而已。始西域出汉晋简纸,鸣沙石室发得臧书,洹上掊获龟甲有文字,清亡而内阁档案散落于外,诸言小学、校勘、地理、近世史事者,以为忽得异境,可陵傲前人,辐辏于斯,而国维幸得先见。……要之经史正文忽略不讲,而希冀发见新知以掩前古儒先,自矜曰:我不为古人奴,六经注我。此近日风气所趋,世或以整理国故之名予之,悬牛头,卖马脯,举秀才,不知书,信在于今矣。”并进而评判道:“近世之学,沟沈优而释滞拙,翻案出奇更拙。”发明是接着说,发现则容易流于对着干,温故知新与不破不立,虽然在近代学术发展史上都有所贡献,毕竟高下有别。

将重心由找材料转向读书,由看得到转向读得懂,改变以外国义理为准则的趋向,由借助外力条理材料转向理解文本史事的本意本相,通过比较而近真并得其头绪,透过表象探究史事背后的内在联系,以免进一步误读错解前人言行。如此,解读文本,重现史事,才能领会本意,查知本相,得其所哉,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改善提升近代中国研究的格局与水准。

本文原载于《学术研究》2013年第11期,转引自“墨香学术”公众号,旨在知识分享,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转引自:墨香学术 春雨经典

“嗡啊吽”的功德,神奇不可思议!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的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我们每天有很多修法,尤其是“嗡啊吽”三个字。最重要的是上师瑜伽,上师瑜伽里有种子字“嗡啊吽”三个字的修法,就是要观想“嗡啊吽”三个字。很多人不会观,也不太熟悉。如果你知道了“嗡啊吽”三个字的写法,会写了,观想的时候就很容易观出来。你不知道它的结构,观想的时候就很难观出来。你知道了它的含义,对观修也起非常的作用。

  “嗡啊吽”三个字,它的含义很深,是诸佛身口意的种子字,也是诸佛身口意的精髓、精华,完全能代表佛的身口意。佛的身口意的力量都在“嗡啊吽”三个字里,不能小看这三个字。

  这三个字的力量非常的大,含义非常的深,作用也非常的大。

  在不同的层次,它有不同的作用;

  在不同的境界里,有不同的含义;

  在不同的仪轨里,它有不同的解释。

  也可以说,

  八万四千法门都包含在“嗡啊吽”三个字里面;

  所有的诸佛菩萨、本尊、空行的加持力量都在“嗡啊吽”三个字里面;

  “嗡啊吽”的作用面也很广、很大,

  有很多修法里有“嗡啊吽”的修法。

  做火施、做会供等很多种类的修法里,都有“嗡啊吽”的修法。

  平时也是,通过“嗡啊吽”的力量,所有的万物、这些东西都可以做布施、做供养。

  “嗡啊吽”三个字有不同的力量, “嗡”能清净,“啊”能增长,“吽”能变、能变化所需要的。

  比如,今天要供养一朵花。

  先念“嗡啊吽”,第一个,花能够清净。

  第二个,花能增长,能增长到象尽虚空、遍法界的那么多。

  第三个,能变,供养的就不是一朵花,能变成所需要的。

  就是这样,“嗡啊吽”三个字的力量非常大。

  我们平时做布施,比如,有剩菜、剩饭,也可以先念“嗡啊吽”,就做布施了。

  现在有这样的情况,就是不能剩菜、剩饭,剩菜、剩饭都不能扔,就执着这个。虽然吃饱了,怕剩了,还吃,那不撑着了嘛!剩菜、剩饭都已经腐烂了、变坏了,还在吃,认为不能浪费,觉得这样就不浪费了。非得要自己吃,自己都吃光了,才算是没有浪费了?

  不要太执着了,没有事,还有其它众生呢,还有很多无形的众生都想吃,都需要,而且特别想吃。

  你在那儿吃饭的时候,他在那儿也很馋嘴,你把这些都自己吃了,一点点也没有给他剩,他在那儿多失望啊,所以不要太执着了;

  还有的人是必须得剩一点,因为有众生要吃,必须要剩。自己还没有吃饱,就不敢吃了,给他剩点,这也不对。都是没有随缘,都执着了。你剩了,吃饱了,就不要再吃了,这是随缘。吃饱了,再吃,就把自己害了;东西已经坏了,还吃,就又把自己的肚子吃坏了。

  我们的身体现在是个工具,是利益众生的工具。你已经发菩提心了,身口意都已经供养给一切父母众生了,都供养给佛菩萨了,供养给上师三宝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身体已经不是属于我们自己了,是上师三宝的,是利益众生的工具。

  我们现在要学佛、要修行,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成佛、为了解脱。

  解脱、成佛是为了什么?

  是为了救度众生。

  所以,为了利益这些众生,为了修行,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身体,这也是利益众生。因为众生需要我们修行成佛,我们成佛了,才可以度化他们。众生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不能把自己的身体弄坏了,不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要吃好、喝好、穿好、休息好。吃不好,对身体有害。住不好,对身体也有害。休息不好,对身体也有害。身体很重要,现在是属于众生的,属于上师三宝的,是利益众生的工具。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伤害它,不能不珍惜它。

  你特意、非得把坏的东西都吃了,这是不如法的。剩饭、剩菜、还有

  坏的那些东西,你都可以做布施。念“嗡啊吽”,要相信诸佛菩萨身口意的力量,要相信“嗡啊吽”三个字的力量,虽然是剩饭、剩菜、不好的东西,但是没有事,我们有咒语。

  我们可以念“嗡啊吽”,念“嗡啊吽”都能变的清净,还能增长,还能变,变成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那些众生都能得到自己所要的东西。

  除了剩饭、剩菜、还有其它日常所用的,如每天做饭、洗菜时用的水;好几次上卫生间时用的水;洗脸、洗澡时用的水,这些水都可以做供养,都可以做布施。很多那些饿鬼道的众生都需要水,都需要这些东西。可以念“嗡啊吽”,“嗡啊吽,嗡嘛呢呗美吽”。念观音心咒,发一个慈悲心,这样,他们就能得到解脱,能种下善根。发心很重要,不用疑问。我这样发心,他们能得到嘛,他们能收到么?能得到,不用怀疑。

  以前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里,有一个公案:

  嘎达雅尊者到饿鬼道看那些饿鬼。有一个饿鬼手里拿着吐的一口痰,对他来说是一种食物。嘎达雅尊者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说,他找了很多、很多年,根本没有找到什么东西。

  一天,有一个出家人,发心很清净,他吐痰时发了一个心,所以他就能得到。这样我们随时发心,很多众生都能得到利益。

  我们所用的这些,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可以做供养,都可以做布施。这样,我们在享受福报的同时,又在积累福报了。

  如果没有这样做,没有发心,没有这样去修,那我们都只是在享受福报。享受一次,消耗一次。福报好比一桶水,你没有往里面加水,总是往外舀水,再大的桶,有一天一定会用完的。

  福报也是一样,再大的福报,如果你不再继续积福的话,有一天肯定会穷尽。如果福报穷尽了,连人天的这些暂时的利益都得不到,都没有。

  所以,我们随时都要积累福报、做供养、做布施。

  我们所看见这些美丽的、美好的、清净的、稀有的东西都可以做供养,做意幻供养。

  吃饭,先供养佛菩萨,然后把这些饭菜、食物都当作加持品来吃,能吃饱、能治病、能消业、还能驱魔,因为这是加持品么;

  穿的衣服也是,先供养诸佛,然后作为加持品再穿,都变成你的护身符,能保护你、保佑你,因为这里面都有上师三宝的加持;

  其它的也是,都可以做供养。走在街上,看见很多清净美好、珍贵稀有的的东西,都可以做意幻供养,是从心里面供养佛菩萨。

  这也是对佛菩萨的一种恭敬心,尽一份恭敬,得一份力。

  念“嗡啊吽”,这三个字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要相信法力无边,要相信真空妙有这些道理。

  “嗡啊吽”的作用非常大,加持力也非常大。

  平时也要多念“嗡啊吽”,这样就能够得到诸佛菩萨身口意的加持,能消除自己身口意的业障,最后能达到三身佛的果位。

  如果你有这个根基,有这个缘分的话,光念“嗡啊吽”,光修“嗡啊吽”,也能成就,能成佛,所以希望平时里多学修,多念一念。

  平时多发心,做布施、做供养的时候多念一念,多念几遍“嗡啊吽”这三个字,一定要相信他的力量。

  “嗡啊吽”三个字代表佛的身口意,也是佛的身口意的精华,也是种子字,力量非常大。

  此褔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手相面相看相算命看手相面相#就像这个葫芦一样虽然小但它也有分上半瓢跟下半飘可以独立的 ,有个性的但只有它们合在一起才是葫芦。
  • ”于此五浊恶世,勇猛精进得成佛果,此属难事;复于此浊染世间,宣说念佛法门,俾令一切众生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谓难中之难。蕅益大师赞云:“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
  • 5.多一些耐心和尊重,用对待顾客的心态对待员工,记住员工是我们的内在顾客,你怎么对他们,他们也会怎样对你。(这要考验你自己的判断能力)每个人都愿意做自己认为更合
  • #琼瑶悼念平鑫涛# #琼瑶丈夫平鑫涛去世# 后,琼瑶在社交网站发布千字文章悼念丈夫,文中她回忆了自丈夫因尿毒症入院以来的三年日子,感叹:“鑫涛,你解脱了!我,也
  • 而他说服厂领导的理由是,用黑白胶片更适于表现特定年代的气氛,如果处理得当会比彩色片更有特色、更有艺术表现力。宗政无忧在遇到漫夭之前,感情是一张白纸,所以他的爱给
  • 但是唯独《爱情公寓》虽然内容搞笑,但是却涉嫌抄袭国外的一些情景喜剧,诸如《老友记》《生活大爆炸》《老爸老妈浪漫史》等,甚至很多剧情片段都像是复制过来的一样,场景
  • 水瓶座的幸运色彩和禁忌色彩最幸运的颜色:咖啡色同样喜爱自由的水瓶,更多了一种冷眼旁观的特质,因此选用咖啡色系这种比较务实、稳重的色系,可以让水瓶座的人比较容易接
  • 对于很多来访者来说,他们认为心理咨询就是医生帮助自己拿出解决问题的主意,要求尽快得到处理问题的良方良策,但大多数的问题又都是些社会心理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又有千差
  • 人一旦死亡,大脑停止活动,意... 来源:网络不管是哲学,宗教,还是很多无神论者而言,灵魂都是存在的,本文将为你从物理学角度解释灵魂。来源:网络不管是哲学,宗教
  •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川巷·派叁画廊艺术街区的诞生,填补了成都本地以原创画廊为核心的艺术街区的空白,在丰富成都市民文娱生活、建设突出公园城市特
  • Day 2- New Zealand[微风]才第二天 我就已经有了再来一次的念头[微风]时有时无的信号可以让我放下手机和各种琐事 只专注于眼前的风景[微风]徒步
  • 我有折扣(我以为她突然来咨询是想学的)同事随后发来一条链接,标题是:《我为什么反对你学女子防身术》啥意思嘛?无话可说...只能告诉自己,别人可以这样你不行,继续
  • 侍者见佛印是一个出家人,就对他显得十分冷漠。侍者见佛印是一个出家人,就对他显得十分冷漠。
  •   断奶毕竟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进行的,所以单单是妈妈一个人不能完成全部工作,家人一定要齐心协力,在这段期间放更多的注意力和关心在宝宝身上,让宝宝知道断奶并不会
  • 越传越离谱,小黄也不知道哪个说法是真的。 以上。
  • 手相小知识之重情重义的手相特征1、手指甲长的人手指指甲长的人,通常性格都很开朗,精神活跃,精力旺盛,有较强的洞察力,有同情心,为人讲义气,只要是他认定的朋友,一
  • ​#情感[超话]##情话[超话]##呼和浩特[超话]##晚安[超话]#我从来不怕被人羡慕或者背后吐槽,因为妈妈说过 只有优秀的人才会被拿来做比较[心] 但为人
  • 】蕉下.闪闪口袋遮阳伞 ¥129(史低价✨之前都是139[跪了])这个闪闪款的还是第一次发,之前那个大花的要贵20,嗯,我觉得如果不是为了和爱豆同.款的话就没
  • 1.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 每天的数据加起来的 所以除了互动(互动是重中之重)其他项目也必须下点心思2.先别那么丧 我们的互动一直是第一名 这是我们的优势 其他问题
  •  人类记忆中这种危险刺激的事情都是用甲申代表的,电影中也经常表现这种感觉,大的成功或者修行都是属于这种必须把努力发挥到极限在就要失败了的时候成功,这代表终极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