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觉性不是我们所造,故为永恒;我们只不过是发现它。佛教传统上用云破日出说明这发现。禅修时,我们清除我惑,以便能瞥见,若无无明、不被围困、没有偏执,我们的人生观便会大大扩展,令我们得以发现一种不同的生存之道。——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的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每天从细微的小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看穿这些虚荣的把戏,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吧。即使此生不成就,也内心安详真愉快。为什么呢?从内在的层次,你已经转化了你的心,从而转化了你的生命,安详、慈悲、放下,已经展示出最大的成就。成就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秘密的,极其秘密的。就外在的成就层面,先是心智的成就,但是你虽然掌握了伟大的知识,了解了高深的见地,但是很不幸,它们就好象是在衣服上的补丁,终究会要脱落。其次是验修的成就,当喜悦和光明产生,巨大的宁静伴随深沉的陶醉,甚至可以看到各色奇异的景象,并且能预先知道事情的发生,这些体验就好象对山谷大声叫喊一样,你努力的叫喊,它给你很大的回音,但是随即就消失了。假如你努力的修持,各种奇特的经验发生了,但是记住,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免无常,假如你想拥有这些体验,永恒的占有它们,那么,你就会经受好似捕捉水中的月亮一样的痛苦,它们根本就是无常,所以从验修的种种幻想中解脱吧,不企图占有它们,平等的看待它们,而不扰乱内在的心相续,哪怕是在广大的平等定见中,一切显现为不实际的五色烟雾或虹光,而能自在的穿越墙壁或是在岩石上按下手印,但将这些视为开悟的标志并产生我慢,这是着魔的开始,并因为我执而流浪轮回。—— 技巧能带给你一种体验。体验来来去去,不要依赖它。如果你紧抓住任何的体验,一旦它离开,你将体验到痛苦。当你不只是追求一种灵性体验,而是努力去理解那个体验里有什么是天生的,这就是挑战了,当你变的完全敞开,真理就变成最明显的事情,直到你意识到它,你才能觉醒。—— 禅不是某种神秘的东西;它只是打击和穿透。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把你带向目标。静心只是帮助你领悟,它不会将你引向真理,它只是打破意念,一旦真理出现,你可以看见。—— 你无法扔掉,因为「扔掉」本身也是种活动,它会自然掉落,像一片枯死的叶子从树上掉落……坠落,就是那样地掉落了。如果你必须要丢弃它,那你迟早会用某些方法、某种形式再度把它捡回来。让事情自行掉落,而不是由你去丢掉它们。让活动消失,而不是由你去强迫它们消失,因为强迫它们消失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观照,保持觉知与意识,然后你会经验到一个奇迹般的现象:当某些事物自行放下,按照它的速度掉落时,你身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空性既不存在主体,也不存在客体。在灵性的探索中,只要存在明确的基底,就会变成艰难用力,这是一种刻意渴望的态度,这种努力就会变成被设定的努力,有想法的努力,有理论、概念的努力,它将持续制造轮回式的思维,这已不再是灵性的道路了。—— 存在是通过完全的忘我达到的,甚至对于这一状态的追求本身,都会成为一种障碍,于是你不能忘我,你一旦努力地忘我,就会形成障碍。你怎么能努力地忘我呢?一切努力都出于自我,自我在努力中膨胀,而自我就是疾病。所以,一切努力都必须被留在身后,什么也不用做。—— 花朵会自行开放。唯一需要的土壤就是真实的、真正的、自动自发的宁静。使用培养的宁静,花朵是不会开放的。让真正的宁静来临。那么你的本质就会开花,要等到那时候。—— 万物在绝对真性中自然解脱,就像结在空中解开了一般。—— 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深入的观照,你将知道它们是按自己的方式发生的,它们和你无关,它们的发生跟你毫无关系,它们无牵无挂,无家无根,这是彻底的开悟。—— 如果你想对它做些什么?那表示你仍然执着于它,它会走出它自己的路线,你不需要过分担心它。—— 要达成它,我们该做些什么?只要对它完全的觉知和接受。与它在一起,让它随便做什么,与它合作。—— 当你真的与现状共处时,既不希望改变也不用好坏来评判,那么就有了从衡量中解脱出来的自由。你就能达成这内在的平安。——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你所要做的﹐只是单纯地放松,然后安住于自身的本然状态。当你不再企图控制,以及操控你的体验时,禅定自然发生。真正的禅定没有方向、目标及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旨在达成某个心智状态。对心智状态的沉迷只会带来局限和依赖。真正的禅定是以本觉意识安住。—— 所有被创造出来的意义将会变成只是焦虑的来源。它不需要有任何其它,它本身就足够了。必须允许活跃的性质完全运作,这样它才会超越,活跃的性质会分解它自己,耗尽它自己。因此,真正的禅修,既不想激起杂念,也不想抑制杂念,只是听其自然,让它们成为根本智的表现,表现出心之觉境所能有的精确和清明。—— 让存在以它所有的自发性与辉煌展现它自己,那是生命自身的舞蹈。—— 这预示着我们平等的对待生活,安然的安住在广大的心性中,一切都成为庄严的自然解脱,于自心的智慧中,消除了执着和烦恼,慈悲并心胸宽广,生活之中任何的事物都无法搅乱这内在的明智,超越喜悦和悲哀,安然的任运于当下。—— 天不言而四时运行,万物滋生。知"道"者,从不师心自用妄言妄行,而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信任生命,它自发的自然的把你引向终极。河流的生命是流向大海,如果你信任,你在河中流淌,你已经在河中了,信任它,并让它带着你去海洋,去那终极的地方。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觉性不是我们所造,故为永恒;我们只不过是发现它。佛教传统上用云破日出说明这发现。禅修时,我们清除我惑,以便能瞥见,若无无明、不被围困、没有偏执,我们的人生观便会大大扩展,令我们得以发现一种不同的生存之道。—— 修行的本质并没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实质就是反复的深入我们的心相续,并且改变它,每天从细微的小处着手,不要奢望神奇的辉煌,看穿这些虚荣的把戏,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吧。即使此生不成就,也内心安详真愉快。为什么呢?从内在的层次,你已经转化了你的心,从而转化了你的生命,安详、慈悲、放下,已经展示出最大的成就。成就分为外在的,内在的,秘密的,极其秘密的。就外在的成就层面,先是心智的成就,但是你虽然掌握了伟大的知识,了解了高深的见地,但是很不幸,它们就好象是在衣服上的补丁,终究会要脱落。其次是验修的成就,当喜悦和光明产生,巨大的宁静伴随深沉的陶醉,甚至可以看到各色奇异的景象,并且能预先知道事情的发生,这些体验就好象对山谷大声叫喊一样,你努力的叫喊,它给你很大的回音,但是随即就消失了。假如你努力的修持,各种奇特的经验发生了,但是记住,这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免无常,假如你想拥有这些体验,永恒的占有它们,那么,你就会经受好似捕捉水中的月亮一样的痛苦,它们根本就是无常,所以从验修的种种幻想中解脱吧,不企图占有它们,平等的看待它们,而不扰乱内在的心相续,哪怕是在广大的平等定见中,一切显现为不实际的五色烟雾或虹光,而能自在的穿越墙壁或是在岩石上按下手印,但将这些视为开悟的标志并产生我慢,这是着魔的开始,并因为我执而流浪轮回。—— 技巧能带给你一种体验。体验来来去去,不要依赖它。如果你紧抓住任何的体验,一旦它离开,你将体验到痛苦。当你不只是追求一种灵性体验,而是努力去理解那个体验里有什么是天生的,这就是挑战了,当你变的完全敞开,真理就变成最明显的事情,直到你意识到它,你才能觉醒。—— 禅不是某种神秘的东西;它只是打击和穿透。没有什么方式可以把你带向目标。静心只是帮助你领悟,它不会将你引向真理,它只是打破意念,一旦真理出现,你可以看见。—— 你无法扔掉,因为「扔掉」本身也是种活动,它会自然掉落,像一片枯死的叶子从树上掉落……坠落,就是那样地掉落了。如果你必须要丢弃它,那你迟早会用某些方法、某种形式再度把它捡回来。让事情自行掉落,而不是由你去丢掉它们。让活动消失,而不是由你去强迫它们消失,因为强迫它们消失的「努力」本身就是一种活动。观照,保持觉知与意识,然后你会经验到一个奇迹般的现象:当某些事物自行放下,按照它的速度掉落时,你身上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空性既不存在主体,也不存在客体。在灵性的探索中,只要存在明确的基底,就会变成艰难用力,这是一种刻意渴望的态度,这种努力就会变成被设定的努力,有想法的努力,有理论、概念的努力,它将持续制造轮回式的思维,这已不再是灵性的道路了。—— 存在是通过完全的忘我达到的,甚至对于这一状态的追求本身,都会成为一种障碍,于是你不能忘我,你一旦努力地忘我,就会形成障碍。你怎么能努力地忘我呢?一切努力都出于自我,自我在努力中膨胀,而自我就是疾病。所以,一切努力都必须被留在身后,什么也不用做。—— 花朵会自行开放。唯一需要的土壤就是真实的、真正的、自动自发的宁静。使用培养的宁静,花朵是不会开放的。让真正的宁静来临。那么你的本质就会开花,要等到那时候。—— 万物在绝对真性中自然解脱,就像结在空中解开了一般。—— 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深入的观照,你将知道它们是按自己的方式发生的,它们和你无关,它们的发生跟你毫无关系,它们无牵无挂,无家无根,这是彻底的开悟。—— 如果你想对它做些什么?那表示你仍然执着于它,它会走出它自己的路线,你不需要过分担心它。—— 要达成它,我们该做些什么?只要对它完全的觉知和接受。与它在一起,让它随便做什么,与它合作。—— 当你真的与现状共处时,既不希望改变也不用好坏来评判,那么就有了从衡量中解脱出来的自由。你就能达成这内在的平安。—— 秋风落叶乱为堆,扫尽还来千百回。一笑罢休闲处坐,任他着地自成灰。—— 你所要做的﹐只是单纯地放松,然后安住于自身的本然状态。当你不再企图控制,以及操控你的体验时,禅定自然发生。真正的禅定没有方向、目标及方法。所有的方法都旨在达成某个心智状态。对心智状态的沉迷只会带来局限和依赖。真正的禅定是以本觉意识安住。—— 所有被创造出来的意义将会变成只是焦虑的来源。它不需要有任何其它,它本身就足够了。必须允许活跃的性质完全运作,这样它才会超越,活跃的性质会分解它自己,耗尽它自己。因此,真正的禅修,既不想激起杂念,也不想抑制杂念,只是听其自然,让它们成为根本智的表现,表现出心之觉境所能有的精确和清明。—— 让存在以它所有的自发性与辉煌展现它自己,那是生命自身的舞蹈。—— 这预示着我们平等的对待生活,安然的安住在广大的心性中,一切都成为庄严的自然解脱,于自心的智慧中,消除了执着和烦恼,慈悲并心胸宽广,生活之中任何的事物都无法搅乱这内在的明智,超越喜悦和悲哀,安然的任运于当下。—— 天不言而四时运行,万物滋生。知"道"者,从不师心自用妄言妄行,而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信任生命,它自发的自然的把你引向终极。河流的生命是流向大海,如果你信任,你在河中流淌,你已经在河中了,信任它,并让它带着你去海洋,去那终极的地方。

《维摩诘经》见阿閦佛品第十二 (二)

等诸智,同众生。于诸法,无分别。注: 这是讲,这个法身上等诸佛之智,下同众生之体,所以它和一切苦空无常的差别法其实是不二的,不管你什么善恶是非净秽高下,乃至生死涅槃,在如来如去中,统统了无分别。就像禅宗古德讲的,“斩却佛魔,吹毛靠天”,只有打破固执于自我的见解,停止一切分别妄想,连佛魔都不执著,这样才能见到我们的真如本性,这就是修行的法要!

一切无得无失,无浊无恼。无作无起。无生无灭。无畏无忧。无喜无厌。注: 这个如来法身等同法性真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所以无所得,也无所失,既没有五浊恶世,也没有痛苦烦恼,无作无起,没有生灭,没有什么可畏惧忧虑的,也没有什么可欢喜厌离的。法身远离这一切造作和情绪的生灭。

无已有,无当有,无今有。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注: 这是讲,真如法身根本就不在时间的范畴内,所以它是没有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是法身的如幻示现,但一切却又不是法身的真相。换句话说,它是一切,但同时又不是一切,所以到此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已经没办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了,再说就是多余了。

在历史上,裴休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大居士,有“宰相沙门”的美称。有一次,他在一座寺庙里看到一个出家人正在看经,就问:“你看的是什么经啊?”出家人就说了:“是《无言童子经》。”裴休就问了:“那这部经有几卷啊?”那个出家人就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两卷。”这个时候裴休话就来了,他说:“既然是无言,那为什么还有两卷经?”

有位悟道的禅师他就代那个看经的出家人回答说:“如果真无言,岂止两卷经!”这个真是回答得太妙了。所谓“浩浩大千界,念念本寂了”,正是因为真如法身是无言性空的,所以它才会有那样周遍寰宇、森罗万象的大言和大美,那岂止是两卷经所能道尽的!这个不可思议的法身显现,超越了一切言说分别,但又不离一切分别言说,你们能了解吗?

世尊,如来身为若此,作如是观。以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注:维摩居士最后就总结说,世尊啊,如来的法身就是如此,修行者应作如是观。要像我说的那样去观照佛身才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邪观。那听了这话我们就要懂得反省了,要懂得拿这个来衡量自己,我们是怎样观照如来的?我们现在看的这一品叫做“见阿閦佛品”,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大概可以领悟到法身超越一切事相,但又不离一切事相的真义。

尔时,舍利弗问维摩诘:汝于何没而来生此?注: 这时,舍利弗见维摩居士在佛陀面前口若悬河,说法无碍,就猜想他来头一定不小,于是他就向维摩居士请教说,请问,您是从哪一个佛国命终之后,才来到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呢?

维摩诘言:汝所得法有没生乎?舍利弗言:无没生也。若诸法无没生相,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注: 维摩居士就反问舍利弗说,你所证得的阿罗汉道是有生灭相的吗?舍利弗就回答,我所得法,是没有什么生灭相的。维摩居士说: 既然一切法都是没有生灭相的空相,那你为什么还要问我是从哪个佛国“来”的呢?

于意云何?譬如幻师幻作男女,宁没生耶?注: 维摩居士又问了,舍利弗,不知你意下如何,好比大魔术师在表演的时候,变化出许多男人和女人,表演完后他们就消失了,你认为这些男人和女人是有生灭的吗?

舍利弗言:无没生也。汝岂不闻,佛说诸法如幻相乎?答曰:如是。注: 舍利弗回答说,他们是幻化的男女,那当然没有什么生灭啦。维摩居士就又问了,你难道没有听佛陀说过,一切法缘起性空,一切生灭之相都是幻相吗?舍利弗只好老老实实地承认说,是的,维摩居士,佛陀是这么说过。

若一切法如幻相者,云何问言,汝于何没而来生此?注: 维摩居士说,你既然知道一切法如梦如幻,那你还问我是从哪个世界命终了才生到这个世界来的干什么?潜台词是,你吃饱了撑的啊?

大家注意!维摩居士从妙喜世界来到我们娑婆世界是“无没生”,反之亦然,我们念佛往生净土也是“无没生”。在娑婆世界我们没有死,在极乐世界我们也没有生,还记得以前讲过的那两句话吗?“去则实不去,生则决定生”,你们能了解这个道理吗?

舍利弗,没者为虚诳法,坏败之相。生者为虚诳法,相续之相。注: 这一段非常重要!维摩居士在这里说,舍利弗,一切生灭法都是虚妄的幻法,并没有什么东西会真的死亡或消失了,那只是因缘幻灭的表面现象而已。像那些在天灾人祸中死去的人就是这样,并没有人会真正地死去。反之亦然,并没有什么东西会真地无中生有。像我们、包括你们辛辛苦苦生养长大的孩子,好像是真实的存在,明明看得见摸得着,又能吃又能拉的,但实际上我们都是刹那生灭的虚影,都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幻相,“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万事万物不过都是缘起相续的假象而已,我们其实正在出演一场精彩的好戏!迟早有一天,大家会了解我们正踏足的这个物质宇宙、这个娑婆舞台到底有多伟大!

在佛经上,佛陀是用自性、佛性、法性或空性来表达宇宙本来的那个状态。因为它没有任何可供语言描述的形相,但又确实存在,没办法才称之为空性。这个空性就好比是磁铁的磁性,磁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不能说它没有。龙树菩萨就曾经用八个“不”来描述这个空性的状态,所谓:“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我们佛教认为这个空性是活泼泼的,能生妙有,能现宇宙万相。佛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指出了,这个伟大的空性正是我们的心性。《楞严经》就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里所讲的“心”,就是空性,也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本来面目。

科学家认为,我们的宇宙是大约一百到一百五十亿年以前,在一个宇宙大爆炸中产生的。大爆炸以前,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那种状态不是我们能想像出来的,许多宇宙的定律在那个时候也不适用。佛陀就用“不可思议”来形容这种状态,科学家们也承认这种状态是我们人类的思维永远都不能理解的。但是,科学家没有办法,我们的佛陀却有,佛陀告诉了我们一个“不思不议”的禅定方法,当精神意志高度宁定的时候,一切念头放下,心海澄澈,所有幻相消失,那时宇宙和生命的真相就会完全呈现,这种境界被称之为“开悟”或“明心见性”。那么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我们这个宇宙在诞生之前,那个大小大概只有十的负三十三次方厘米,也就是0.00……001(中间要33个0)厘米。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数字,有多小?我们打个比方来说明,如果一根头发的直径是0.01毫米,把这根头发切断了,就会出现一个直径平面,如果把我们前面讲的这个宇宙原点放到这根头发的直径平面上,那可以放多少个这样的原点呢?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放一百万亿亿亿个这样的宇宙原点!一百万后头加三个亿!

大家要知道一点,我们现在这个看上去广阔无边的宇宙,宇宙中所有的时空,所有的星系,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包括我们,所有的一切,原来就蕴藏在这样一个渺小至极的、等同于不存在的微粒中!换句话说,我们身上的一根头发就能放下这么多亿亿亿个宇宙!这也太让人难以接受了,对不对?但佛陀就说过,无限大和无限小其实是没有差别的,“大小平等不二”,《华严经》里也讲过“一多相容”,《普贤行愿品》里也讲“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善财童子当年参访普贤菩萨的时候,就亲眼看到普贤菩萨的每一个汗毛孔中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海存在,而且诸佛充满,每尊佛都有不可说不可说的大菩萨众以为眷属——这种境界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有谁能凭空想象得出来?你能吗?

此外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那就是,从这个小小的微粒扩张成宇宙,所需要的时间非常短。太空物理学家说,在十的负三十三次方秒内,这个微粒就可以扩张1026倍。按照这样的速度,在千分之一秒内,这个渺小的微粒就已经扩张得比我们的太阳系还要大了。我们平常看电影,放映机的底片一秒钟换二十四张,我们根本看不出来那个画面是分断的,对不对?按照科学家的讲法,宇宙的诞生是瞬间完成的!宇宙的这种扩张速度比放电影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我们才觉察不到。佛陀也讲过,大千世界是“一时顿现”的,这是原话,这个“一时顿现”是什么时候?就是当下!永远是当下!宇宙全体一时顿现,顿现之后,又顿然消失,然后又顿然出现。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大家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在黑暗的大厅里一开灯,厅内的一切一时顿现,一关灯,一切就顿消了。宇宙万法的生灭也是这样,《楞严经》里就说:“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句话我经常引用,经典里描述的完全就是事实的真相,真得不能再真的真相!

那么,关于这个宇宙原点,科学家们只有一个数学的描述,他们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是为什么产生的。但佛陀对此却有非常明确的讲述,他老人家在很多大乘经典上都说过,这个微粒其实只是一种无明妄动的幻相。本来在清净无染的觉性的海洋里,忽然起了一念妄想,产生了幻相,然后由细的幻相进入粗的幻相,宇宙世界才随之展开。实际上整个宇宙是本无所有,了不可得的,当下就是涅槃性空。

此外,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还有其它的宇宙吗?答案是肯定的。佛陀在《华严经》里就介绍说,宇宙和宇宙、时空和时空是重重无尽的。我们之所以不能看到其它宇宙,不能看到佛国净土,那完全是因为我们有太多妄想执著的缘故,是我们自己的心挡住了我们自己的视野。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妄想执著通通放下,就能“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这个心清净到了极点,我们自性本具的大智慧光明就会显发,照天照地,通达无碍,而且含裹太虚,量周沙界,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和佛菩萨一样,清清楚楚地看见所有的宇宙,所有的时空。(注:大虚法师) https://t.cn/z8rduxt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李居士八字算命[超话]##霸州先生八字反馈[超话]#【十二生肖攻守策略-11月20日】[鼠]关爱呵护,知足常乐。[狗]以和为贵,莫因小失大。
  • 但是说不定他女朋友还在晒恩爱呢,我要是有这么帅的男朋友我也想晒,每次晒满9张,还要配文:这是我一辈子的之类的,以此证明他是我的专属[笑cry]至于事实是什么,两
  • 石某称,她采买东西形成的差价,就用于自己消费了。 #搞笑一家人##小项碎碎念#这次羊毛卷烫发给我的伤害太大了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暴击几百年不烫头的人 一入理发店深似
  • 11. 其实洛竹虚淮等人一开始就知道的,风息他是有隐藏的能力。”……(孝明以为自己圈养了一只萌喵,然而事实是他被萌喵圈养了,而且会像吸毒一样上瘾再也离不了= =
  • #小辫儿张云雷[超话]##张云雷星空演讲# 一个人对于人性有了足够的理解,他看人包括看自己的眼光就会变得既深刻又宽容,不管经历过多少不平,有过多少伤痛,都舒展着
  • 但愿神恩待在座的,这五千神所使 用的仆人使女,愿主耶稣基督的精兵,都被圣灵充满,带着大能,来见证主耶稣基督!   弟兄姊妹,我们同心来祷告:亲爱的主耶稣,你升天
  • #王俊凯[超话]#重要合集[话筒]螃蟹们大力见做见扩 官宣博【】微博关注【】话题关注【#迪奥品牌大使王俊凯#】微X关注公众号【DIOR迪奥】见转五条 点赞评论跟
  • [可爱]真好寒冷容易让人清醒 容易审视自己在气温骤降的日子里 没有御寒条件就很让人懒散不紧凑的人生 用泡面虚虚度日的人生 实在可怜考试长跑写稿连轴值班 各种事情
  • 书房一直是商务人士的私有空间,大多数是男士的空间,所以书房的装修设计也一直以低调奢华商务感居多,如何做一个没有那么多界限,让男主人和女主人都可以公用这个空间的装
  • 项目引进签约后,信利一期第5代TFT-LCD高端显示项目更是实现了快建快投的速度。眉山之所以如此重视信利高端显示项目,除了项目本身具有极强的龙头集聚效应,还希望
  • 。我爱他家最近的新咸菜冬笋。
  • [酷]#韩国植发#DR.CICI干细胞治疗脱发技术[haha][haha]日本植发改变了原有传统的脱发治疗方式,只提取2mm左右的健康毛囊,通过独家技术再次提取
  • 我忍不住了我瞎哔哔几句这张图就真的好有居家温柔男友的感觉啊啊啊那种带着点小顽皮的小奶狗男友,准备和你出去约会挑了好久衣服,对着镜子自拍露出臭屁的表情然后发给你摇
  • 。首先我不占位兔,但是我对不起我首页的唯粉姐妹们,我没有办法说服我自己,骂德云社,骂师父,我躲过了一家亲,躲过了好闺蜜,躲过了好搭档。
  • 热搜被半藏森林占了一天 我还小可能没经历过很多,我个人觉得没结婚之前是可以变心的或者是选择其他人前提是先要完完全全把之前的感情放下,分手以后再和别人搞来搞去,但
  • 心仪的对象:善良,爱干净,身高158左右,年龄92-96,最好石狮附近 #泉州##泉州身边事##泉州生活##泉州美食##晋江##石狮#八字算命:做功盲派的职业技
  • 」而在總結現狀時,曼聯妖星則寫道:「我的人生旅途到目前為止非常驚人:我在曼聯和學校都經歷了很多事情,我出生後學到了很多,因為今天的成績,我感到自豪。《我的理想》
  • 马洛依:是的,我说过,这就是我的工作。路易:我的故事需要很多的磁带来记录。
  • 舍 利 子,是 诸 法 空 相,不 生 不 灭,不 垢 不 净,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 有些事,问得清楚便是无趣, 连佛都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 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 有些事,问得清楚便是无趣, 连佛都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清, 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