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嘱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瞋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着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着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着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即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是年五月改延和,八月玄宗即位方改元先天,次年遂改开元。他本作先天者非)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磨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已上七佛,今以释迦文佛首传。

「第一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尊者、十七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鸠摩罗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摩拿罗尊者、二十三鹤勒那尊者、二十四师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菩提达磨尊者(此土是为初祖)、二十九慧可大师、三十僧璨大师、三十一道信大师、三十二弘忍大师。

「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着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着。」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次年七月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

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嗣法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永镇宝林道场。留传《坛经》以显宗旨,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终

️️️

修行,离不开佛菩萨的陪伴

佛教慧日 2022-06-21 00:00 发表于山西

感恩佛菩萨

目前我们寺院的建设在稳步推进,我们每个人的修行也在不断进步。这一切都要感恩佛菩萨,感恩佛菩萨陪伴我们成长,修行的路是一刻也不能离开佛菩萨陪伴的,没有这种陪伴我们是不可能成长的。

地藏菩萨曾累发重愿,就是发了重愿之后又一次次地发广大誓愿,这样子一直陪伴着我们。文殊菩萨乃至诸大菩萨都是这样的,跟我们同类同缘,同事同行,同业导引,令我们得入佛道。诸佛菩萨不仅于此生救度我们,他们甚至还发愿说:如果你以后迷失了,无论轮回到哪里我都要找到你,都要再把你拉回佛法中,直至把你度脱掉。

我们佛弟子修行越久就越能体会到佛菩萨的这种愿力。刚学佛时你可能还不知道,读到这些甚至没感觉,好像不是说自己的。修着修着慢慢有一点感动了,但是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修行十年和修行二十年的感受是不一样。随着修行的不断深入,你会越来越坚信,无论轮回多梦幻,生命多无常,诸佛菩萨的愿力始终那么坚固,那么强大。

无明众生每天都在造业,我们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业力的江流是那么湍急,业流中恶浪滔天,但是诸佛菩萨"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在滔天浊浪当中,诸佛菩萨如金刚柱一样,是众生超越苦难的桥梁。

虽然众生造作诸多恶业,但是这个世界依然天清气明,日月丽天,这靠的是诸佛菩萨的慧力、禅定力和戒律的无垢功德力。

这很奇妙呀,极乐世界微妙不可思议,娑婆世界也是很奇妙的。娑婆世界是以苦说法,极乐世界是以乐说法,在极乐世界苦的名字都听不到,在娑婆世界连乐的名字都是假设,一切轮回的本质都是苦。但是你不能说娑婆世界不是佛国,这叫佛现浊土度化众生。不同的佛发了不同的愿,有的佛发愿于清净净土广度众生,但释迦佛陀却发愿于娑婆世界广度众生。

你相不相信释迦牟尼佛现在就在?

今天与一批客人喝茶时我还跟他们说,我说你们知道吗,我们喝茶的这个缘分是什么缘?我说这是佛缘啊。我们不是生意伙伴的关系,不是师生的关系,也不是血缘的关系,我们结的是佛缘。你喝的茶不是我的茶,你喝的是文殊菩萨的茶,喝的是佛的茶。我们坐在这里是因为佛的缘故,因为佛,我来这里了,你也来这里了。

我们现在结的明明是佛缘,你怎么看不到释迦牟尼佛的存在呢?释迦牟尼佛在不在?在啊。既然佛在,请问他老人家的法在不在?在啊。那佛陀小乘、大乘、金刚乘的圆满戒律的功德在不在?在啊。佛陀殊胜不可思议的定力、定的种种三昧在不在?在的呀。诸佛菩萨究竟遍满的智慧在不在?都是在的,戒定慧都是在的,这是很神奇的。

菩提属于众生

在座的每一位,无论各位居士还是诸位师父,我觉得你们都是菩萨,是你们成就了我。做什么都要有境,你们就是成就我的境。在修行的路上有这么多的菩萨来成就我,每天我都心怀感恩,每天我都很珍惜。

这是有理论依据的,经典里佛陀说,如果法师想说法,我遣化人为其集听法众,亦遣化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其说法。所以说都是佛的愿力把你们推到这里来的,你们每个人都闪着佛的光辉啊,你们构成了我修行的境。是佛弟子的善良让法师有说法欲,说法欲的本身及那种清净的发心,就成为法师的业力,这种功德是因为你们而产生的。

当一位法师要去利益如母有情的时候,他知道众生扮演了他生生世世的父母,让其有说法欲,让他行菩萨道,然后产生菩萨的业、菩萨的因果,是芸芸众生铺就了法师的菩提路。这时候每一位佛弟子共同构成了法师行菩萨道的境。他看到每一个人都特别亲,觉得每个人都是自己过去的父母、现在的亲人,他愿意把佛法分享给大家。佛法,是天地间最纯洁、最高贵的东西,它铺就了我们的生命之路。

《华严经》里讲,“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我现在越来越理解这个了,我也越来越珍爱大家。我每天求文殊菩萨,有时候想想你们在座的每一位何尝不是文殊菩萨呢?

   依三皈依,了生脱死

“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岂止是天呢,人有善愿,诸佛菩萨都会从之。你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带着你们的体力、福报、虔诚和过去的善根。我一直被大家温暖着、鼓励着、加持着,我越来越感恩,也越来越珍惜。我也在思考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安住在佛法当中,远离分别,远离生灭。

我们是因为三皈依才有的戒体,然后我们去受戒、去精进地修行,把这个体再彰显出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产生生命感受。这个具有金刚体性的、不生不灭的三皈体,就可以把我们从生灭的世界托到不生不灭的世界去,这就叫了生脱死。什么叫了生脱死啊?我们的脚跟从生灭的世界站到了不生不灭的、般若空性的、金刚体性的世界,那就是了生脱死,就是无量光无量寿。这是生命的大转移,从生灭的世界移到了不生不灭的世界,然后你依然是你,我依然是我,这是非常神奇的。

我们对五台山可以有爱吗?可以啊,但是性质变了。有了智慧之后就转有漏的爱为无漏了。有漏的爱是饿鬼的爱,是生灭的,转为智慧了以后,就是金刚体性的爱,这是不一样的。请问诸佛菩萨有没有爱呀?有的呀。所以我们要去转化,转有漏成无漏,这是非常神奇的,这就形成了一个大转移。修行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转移中,令业障的水落下去,让诸佛菩萨的金刚地基现出来。达到这种境界了,无论身在何处,处于何种状态,你都是解脱的。

——三参法师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这堂课必须上!
佛陀给世人的二十条忠告,
每条都受益终生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
讲经三百余回。

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里,
最初直畅本怀,

讲说《 华严经 》二十一日,
后因观机逗教,

又再说
《 阿含经 》十二年、
《 方等经 》八年、
《 般若经 》二十二年,

《 法华经 》和
《 涅槃经 》共八年,
至于对个人特别的教化,

佛陀说过无量数次,
感化无量数人。

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
接引众生从生死的此岸,
到达涅槃的彼岸。

以下20则佛陀的教化因缘及开示,
以见佛陀的慈悲。

1 、八风吹不动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名之为
“ 八风 ”,

八种顺逆之境能动摇情绪,
让人心神不安。

如何才能
“ 八风吹不动 ”?

在《 法集经 》中,
佛陀说 :

能说空者,
世间之法所不能坏。

何以故?

心不依止世八法故。

何者为八?

而不依止于利衰等事,
不生忧喜称讥之音,
而无欣戚毁誉二法,

心不高下,
于诸苦乐,
不贪不厌,
如是世法,
不能破坏。

2 、人之异于禽兽者,
在于人类能知能觉

人能知能觉,
能够反省改过,
懂得惭愧忏悔。

《 增一阿含经 》卷九说 :

有二妙法,
拥护世间。

云何为二法?

所谓有惭、
有愧也。

诸比丘!

若无此二法,
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
有兄有弟,

有妻子知识、
尊长大小,

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

以其世间有此二法,
拥护世间,

则别有父母、
兄弟、
妻子、
尊长、
大小,

亦不与六畜共同。

3 、忏悔,
是重要的修行法门

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
并能增长善根。

佛陀在
《 五分律 》卷三说 :

于我法中,
若知有罪,
而忏悔者,
增长善根。

4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忍辱是对治瞋恚的最佳法门。

佛陀在
《 罗云忍辱经 》说 :

忍之为明,
踰于日月。

龙象之力,
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
万万不如一。

七宝之燿,
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
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
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
虽有大福,
福不如忍。

5 、是非朝朝有,
不听自然无

佛陀在
《 增一阿含经 》
开示远离人我是非之道,

说 :
不毁谤于人,
亦不观是非,
但自观身行,
谛观正不正。

6 、好逸恶劳是人的通病,
唯 “ 精进 ”
是最好的良药

佛陀在
《 杂譬喻经 》 中举出
“ 精进报至 ” 的故事说 :

昔有伎儿,
作种种伎乐,
从一富长者乞牛。

长者了无与心,
故语之言 :

“ 汝能如是勤作伎乐,
昼夜不息,
满一岁者,
我当与汝牛。”

伎儿答言 :
“ 能。”

复与主人 :
“ 能听不?”

长者亦言 :
“ 能。”

于是伎儿闻是欢喜,
一心作乐,
三日三夜,
未尝休懈。

长者厌听已,
即敕子弟牵牛与之。

7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古人说 :
“ 养心莫善于寡欲。”

又说 :
“ 知足常乐。”

因此,
世间上最富有的人,
并不是拥有家财万贯的人。

真正的富人,
是知足的人。

《 佛遗教经 》说 :

知足之法,
即是富乐安隐之处。

知足之人,
虽卧地上,
犹为安乐;

不知足者,
虽处天堂,
亦不称意。

不知足者,
虽富而贫;

知足之人,
虽贫而富。

不知足者,
常为五欲所牵,
为知足者之所怜愍。

8 、知恩报恩,
是做人的根本

《 优婆塞戒经 》说 :
少恩加己,
思欲大报;

于己怨者,
恒生善心。

9 、重视孝道,
因为孝道是人伦之始

在《 贤愚经 》中,
佛陀开示阿难 :

出家在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计其功德,
殊胜难量。

所以者何?

我自忆念过去世时,
慈心孝顺,
供养父母,
乃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
上为天帝,
下为圣主,
乃至成佛,
三界特尊,
皆由是福。

10 、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必然有一位
“ 贤妻良母 ”

如何才是贤妻呢?

在《 玉耶女经 》中,
佛陀为玉耶开示为妇之道 :

作妇之法,
当有五等。

何谓为五?

一如母妇,
二如臣妇,
三如妹妇,
四者婢妇,
五者夫妇。

何谓母妇?

爱夫如子,
故名母妇。

何谓臣妇?

事夫如君,
故名臣妇。

何谓妹妇?

事夫如兄,
故名妹妇。

何谓婢妇?

事夫如妾,
故名婢妇。

何谓夫妇?

背亲向疏,
永离所生;

恩爱亲昵,
同心异形;

尊奉敬慎,
无憍慢情;

善事内外,
家殷丰盈;

待接宾客,
称扬善名 :
是谓夫妇之道。

11 、和乐安定的社会有待全民共同建立

佛陀在
《 无量寿经 》说 :

世间人民,
父子兄弟,
夫妇家室,
中外亲属,
当相敬爱,
无相憎忌;

有无相通,
无得贪惜;

言色常和,
莫相违戾。

12 、世间上每个人都需要朋友

朋友又有所谓的益友与损友。

什么是益友?

什么是损友?

在《 佛说孛经抄 》中,
佛陀说 :

友有四品,
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
有友如称,
有友如山,
有友如地。

何谓如花?

好时插头,
萎时捐之;

见富贵附,
贫贱则弃,
是花友也。

何谓如称?

物重头低,
物轻则仰;

有与则敬,
无与则慢,
是称友也。

何谓如山?

譬如金山,
鸟兽集之,
毛羽蒙光,
贵能荣人,
富乐同欢,
是山友也。

何谓如地?

百穀财宝,
一切仰之,
施给养护,
恩厚不薄,
是地友也。

13 、“ 礼贤下士 ”
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

“ 妒贤害能 ”
则是失败之因

在《 四十二章经 》中,
佛陀说 :

恶人害贤者,
犹仰天而唾;

唾不污天,
还污己身。

贤者不可毁,
祸必灭己。

14 、尊师重道

佛陀在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中,
对师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

师弟之义,
义感自然,
当相信厚,
视彼若己。

己所不行,
勿施于人;

弘崇礼律,
训之以道;

和顺忠节,
不相怨讼。

弟之与师,
二义真诚;

师当如师,
弟子当如弟子,

勿相毁谤,
慎莫含毒,
小怨成大,
还自烧身。

15 、多布施,
为大众创造福利

在佛经里,
布施喻如农夫耕田,
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

同样的,
多布施给贤德之人,

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
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

《 四十二章经 》中说 :
饭恶人百,
不如饭一善人;

饭善人千,
不如饭一持五戒者;

饭五戒者万 ,
不如饭一须陀洹;

饭百万须陀洹,
不如饭一斯陀含;

饭千万斯陀含,
不如饭一阿那含;

饭一亿阿那含,
不如饭一阿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
不如饭一辟支佛;

饭百亿辟支佛,
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16 、端正、
威仪、
安详、
自在

端正姝好,
这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美事。

所谓 “ 端正 ”
并不单指色相的华美俊彦,

而是包含从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威仪、
庄严、
安详、
自在。

《 法句譬喻经 》说 :
所谓端正,
非色如华,
贪忌虚饰,
言行有违;

谓能舍恶,
根源已断,
慧而无恚,
是谓端正。

17 、人人都希望有好名声,
然而美名并非凭空而来

佛陀在
《 六波罗蜜经 》说,
想要获得好的名声必须做到 :

不说他人过,
亦不称己德,
智照无自他,
当获大名称。

18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
钻石,

而是智慧、
法财

佛陀在
《 正法念处经 》说 :
宝物归无常,
善法增智慧;

世间物破坏,
善法常坚固。

若有顺法行,
随人百千世;

虽种种宝物,
不能至后世。

种种财宝物,
则可强劫夺;

王贼及水火,
不能拔法财。

19 、世间事,
由小可以知著,
防微可以杜渐,
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为,
更不可以恶小而为之

佛陀在
《 法句经 》说 :

莫轻小恶,
以为无殃,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罪充满,
从小积成。

莫轻小善,
以为无福,
水滴虽微,
渐盈大器。

凡福充满,
从纤纤积。

20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在十法界中,
人居于上升下沉的枢纽地位,

而且由于人具有精进、
忆念、
梵行三种特性胜过诸天,

所以历劫以来,
诸佛都在人道中证悟成佛。

太虚大师曾说 :
“ 人成即佛成,
是名真现实。”

学佛并不是渺不可及的事,
将人做好,
离佛也就不远了。

怎样才算是将人做好呢?

在《 增一阿含经 》中,
佛陀说有五种非人 :

应笑而不笑,
应喜而不喜,
应慈而不慈,
闻恶而不改,
闻善而不乐。

佛法是世间的光明。

有缘得闻佛法,
应如《 大集经 》说 :

“ 闻法者,
对说法人作医王想,
作拔苦想,
作说法甘露想,
作醍醐想;

说法者,
对听众作胜解增长想,
作癒病想。

若说者与听者能如是用意,
皆堪绍隆佛位,
常生佛前。”

文章选自《 佛光教科书 》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也不要逢人就抱怨自己曾经多么辛苦的去为孩子付出,其实你是为了你自己当时内心的需要。 背后的真像就是,父母在潜意识里,把孩子当成“内心的小孩”用服务孩子的行为来
  • 有了双下巴、大饼脸、婴儿肥怎么办?烟台曙光曙光冰淇淋3分钟帮你搞定! 这是你的烦恼吗? 从胖到瘦你只需要一支冰淇淋! 什么是冰淇淋? 冰淇淋是曙光微整形
  • 【放弃 KDE?Linux Mint 18.3 或为使用 KDE 的最后一版】在每月的新闻更新中,Linux Mint 团队分享了一些有意思的更新。其中最大的亮
  • 从早上9点送去幼儿园门口被园长抗进教室,边哭边张望看我们。到下午2点终于收到第一条来自老师的群消息。 源哥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失眠睡不着木有安全感,还是爸爸抱着哄着
  • 静静的听他和同事聊天,我一点都不觉得他吵,甚至还想听他说话,什么内容都不重要,他的声音很像二姨丈,他那小老头啊,也懂得很多,他很喜欢跟我吹牛,从小到大对我是明显
  • 【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会在沪开幕,促进青少年数字素养提升】9月20日,“以梦为码,无界共生-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会”在上海开启。#李宁[超话]##李宁#
  • 踏碎一地月光與花影,在秋的長夜裏,溺於好夢之中。#长物志[超话]# | 今日秋分,八月中,殘暑終,晝夜平。
  • 一座有着2000年历史的女贵族墓,面积是马王堆的2倍,墓葬规格赶超辛追夫人。曾经被盗墓贼光顾过3次,出土珍贵文物5000余件,精品数件。   1993年7月,湖
  • 昨晚在这夜间山路上开了一个小时,这能见度不超过10米的大雾,同事一边唱歌壮胆一边开车,我们两个人一路上提心吊胆的。 今早起床发现所有人手机都没有信号,WIFI连
  • 【【【唯爱嘉伦】】#与伦共品百味人生# 他是独自征战、沙场搏命的少年 他是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王 心怀人间炊烟不断的热血 守护西州百姓的安居乐业 兄怀疑、太子
  • #高田夏帆# 兎にも角にもラジオ名が決まってなにより!足を運んでくださった方聴いて下さった方、本日もご来店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っまたのお越しをお待ちしておりま
  • #凤凰南苑又有水泥块落下砸中一辆车#【凤凰南苑80天后又有外墙脱落,已发现80多处隐患!负责人:维修这事不简单】6月14号下午,钱江晚报小时新闻报道了杭州凤凰南
  • 街角有棵銀杏樹,時間的流逝,四季的更迭,都能在它身上找到。它们不要在枝头等待干枯暗淡,在最鲜艳的时段,选择了落去,选择了结局,给本无意趣的南方秋日以美丽的装典。
  • 时隔多年,莫小贝还是一张娃娃脸 想当年王莎莎因为一部武林外传,跟着一群大人火遍大江南北 那时候一个小孩儿,演技吊打现在多少小鲜肉 后来长大了,因为不够漂亮,戏路
  • 近日听梁冬和徐文兵说黄帝内经,发现妈妈象少阳之人事事求真较真儿的,离的远就还好,离的近了整天被她“嫌弃”我觉得自己和徐老师一样水多之年出生天生带点儿悲观,可也差
  • 人類大腦神經元中腦子每日每分每秒千變萬化每學一樣新東西或者有一個新的想法尤其是幫助人類提升觀念創造實相世界的意識中形成一個新的連接人類大腦皮層上則出現新的結構並
  • 3.阿尔瓦罗红胖子松鼠毛笔 笔毛柔软,并且弹性非常好,带水很强,做工精细,铺色好用到爆炸。6.温莎牛顿混合貂毛勾线笔 毛偏硬,带水偏少,弹性比较好,聚峰还行,性
  • 这只猫猫挺有意思从来不会跟主人撒娇,在冷也不会像其他猫一样一直猫猫叫蹭主人抱着取暖。只会自己找一处较温暖的地方睡觉。脾气也是我见过脾气最好的猫了,怎么抱,怎么撸
  • 西安养老院——未来有你也有我 夜幕渐渐到来,不知名的虫儿在草地里愉快的唱着歌曲,而天台的秋葵也在这一片安逸的夜幕下悄然睡去,康源养老·西城长者屋外的街道也仿佛被
  • ㊙️瑞兰‮缇维‬水光▪欧版 这款在‮洲欧‬市场上市16余年‮瑞的‬兰 唯瑅‮效长‬水光针,是CFDA审批通过的首款皮肤‮充填‬剂,独‮的特‬双相小颗粒玻‮酸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