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百年前的家族契约文书—— 钩沉一段唐河县两度易名的往事】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科普知识、浸润人心的精神家园。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昨日,记者走进南阳皇粮国税博物馆,从该馆新近征集到的一批唐河县韩氏家族契约文书中,钩沉一段唐河县近现代以来两度易名的历史往事,也由此探寻“博物馆的力量”。

一批旧时文书,一段尘封往事

这批韩氏家族契约文书,系皇粮国税博物馆近日在征集区域社会文献史料时,自唐河县桐河畔韩氏家族后人处征得。这批契约文书,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保存基本完好。契约种类包括土地买卖、分家文约、借贷文约、田赋凭证以及科举书籍资料等共33份。最早的一份系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土地买卖官契,最晚的一份是新中国成立后,唐河县于1951年为第七区韩姓村民所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这些文书,详细记录了韩氏家族1870年至1951年的家庭人口财产变迁历史,其中清代官方木板刻印文书3份、草契6份、分家文书4份,民国时期石印官契两份,分家、土地买卖等契约18份,皆以毛笔楷书填抄手写,内容按照传统契约文本格式订立,内容严谨翔实。

在民国时期韩氏家族的契约文书中,民国十一年(1922年)韩文标购买韩书绅名下两亩土地的官买契,民国十二年(1923年)韩文标购买韩生花名下十六亩土地的官买契,所加盖的官印是方形篆书朱文“沘源县印”印文。从“沘源县印”四个字中,可以钩沉出一段关于唐河县的历史往事——近现代以来,唐河县曾两易其名,由唐县改名沘源县,再到如今的唐河县。

近现代以来,唐河县两度易名

皇粮国税博物馆馆长谢总喆介绍说,《南阳地区志书》记载,民国肇始,革故鼎新,北洋政府面对全国县名重复太多的状况,决定对重复县名重新命名,以适应国家行政划别之需。当时全国共有126个重名县,其中,河南省唐县与直隶(河北省)唐县重名。根据当时规定“凡两县同名存其先置”的原则,直隶唐县自五代后汉时重置以来未改名,应存;河南省唐县明初降置未易名,即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唐州设唐县,与直隶唐县比之,定名较后,应即酌改。《南阳地区志书》大事记记载,“民国2年(1913年)3月1日,废除厅、州制度,改淅川直隶厅为淅川县……唐县为沘源县……”因河南唐县居沘水上游接近源头而名为沘源县。

据相关史料记载,更名沘源县之公报公布以后,唐县各界一片哗然,文人学士对此不符合唐县实际的新县名反应强烈。当时的北洋政府之所以将唐县更改为沘源县,是因为“唐县境内大狐山为沘水之源,水在县南,故名”。事实上唐县境内并无大狐山,“水在县南”中的“县”指的是泌阳县,与唐县不相符。因此,唐县多名士绅联名提请省政府重新改名,未果。谢总喆介绍,时有唐县人李环瀛,清朝末年毕业于河南省法政学堂,曾任河南夏邑县、灵宝县、陕西扶风县县长,后被选为河南省参议员。他多次申述老家唐县新改沘源县的县名不符合实际,引发民众不满之事,终使沘源县以其境内的唐河作为县名,改名为唐河县。《南阳地区志书》大事记记载,民国12年(1923年)3月改沘源县为唐河县至今。沘源县自1913年3月设立,至1923年3月再次易名,仅有10年历史。因此,韩氏家族契约文书中关于沘源县的记载更显得弥足珍贵。

小文物,从侧面展现历史变迁

唐河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古往今来,唐河县的县名多次更改,每一次更改,都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原因,这批韩氏家族契约文书,虽然只是小文物,却是研究唐河县域历史的第一手珍贵实物资料。

谢总喆告诉记者,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皇粮国税博物馆邀请省市文博、社科、收藏界部分专家学者,包括河南科技大学白国林教授、南阳理工学院谢安国博士等,对这批契约文书进行鉴赏研究。专家学者认为,这批历经清代、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的韩氏家族契约文书,是不同历史时期唐河县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它们不仅仅见证了韩氏家族的繁衍发展,也是唐河县厚重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从中可以梳理出唐河县自清末以来的历史、文化、地理变迁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状况,对于研究农耕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经济和民俗风俗的演变,提供了实物佐证。

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那么,博物馆的力量来自哪里?谢总喆认为,来自藏品的历史价值等多个方面。博物馆能够为不同人群提供感受文化、参与文化的体验,搭建不同人群交流的平台,比如这批韩氏家族文物,对于专家学者缕析历史脉络、补充佐证历史变迁等,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记者 王平 文/图)#讲好南阳故事# #高质量发展· 南阳更出彩# #奋力打造现代化省副中心城市#

【【千问千寻大运河】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https://t.cn/A6xeNOX2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冯立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90多座清末民初老宅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老镇区的民宅被保护起来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老宅上精美的雕刻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杨柳青运河老照片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清末民初的老宅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猪市大街

如今的蓆市大街

菜市大街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20世纪90年代末前的杨柳青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杨柳青的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杨柳青的“拐弯抹角”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花会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千问千寻大运河# 古宅、胡同、美食、文化……时空宝藏杨柳青!
  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老镇区。

  古老的街巷,看起来有些破败的老宅,却是冯立最喜欢驻足的地方,站在老街中,岁月似乎静止,老宅的每一片砖瓦都在安静地诉说着百年经历的风雨飘摇。

  “70后”冯立是地道的杨柳青人,从幼时起,他就住在古老的窄巷中,看着杨柳青的杨柳依依、灰墙古道一天天长大。成年后,冯立沉浸在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成为一名地方史专家。

  因运河而兴的杨柳青就像一个时空宝藏,沉淀和记录着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传承和保护着中华的文化瑰宝。

  被岁月洗礼的古宅遗迹中“藏”着杨柳青的过往,历史被一点点揭开,百年前的杨柳青穿越时空,在史料记载和遗迹发掘中揭开面纱……

  戏楼、牌坊、仿清建筑群……如今的杨柳青古镇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又充满着浓郁的现代气息。

  运河一侧,一片粉刷一新的白色围墙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清末民初时代的一座座宅院和民房保持着旧时的模样,绿色围挡将他们保护起来。老房子上精美的雕刻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历经了百年风雨。

  冯立喜欢穿梭在这些旧时的古老街巷中,他一座座数过,目前,杨柳青西部老镇区保留清末民初的建筑仍有90多座,这些老宅中“藏”着杨柳青的历史。

  1992年,杨柳青蓆市大街遗址被发现,面积约1000平方米。据《西青区志》等资料记载,考古发现了包括金、元、明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陶器、瓷器残片和墓砖、度量衡用具。

  蓆市大街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史料记载,证明了杨柳青自金代就是大运河上的重要节点。

  杨柳青镇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金贞祐二年,当城、沙窝、小南河寨等遗址的发掘证实杨柳青在宋代驻扎军寨,此后形成人口聚集的部落。

  明清时,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贯通,杨柳青成为连接南北的重要漕运码头,杨柳青进入繁盛阶段,彼时的杨柳青十里长堤,杨柳依依,商贾如云,景色秀美,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象。

  “杨柳青因运河繁荣,建筑也顺河而建,杨柳青几乎没有正南正北的房屋,所有的房屋都垂直于运河。”冯立说,运河南边多为农田,北边是商业和民宅,房屋沿着运河蜿蜒曲折,临河的一面是门,方便接收船只运来的货物,船户、农民、商人和杨柳青年画经营者是当时杨柳青的主要人群分类。

  杨柳青街道突出的特点是以功能分区,靠近运河的是河沿大街,再之后有估衣街、猪市大街、蓆市大街、菜市大街等,民居分布聚集在各条胡同中。

  街道的名字直接透露出每条街道的功能——估衣街卖衣服、菜市大街卖菜、猪市大街卖肉、蓆市大街卖苇席和筐篮等。每到春节,蓆市大街成为年画市场……

  冯立的记忆中还有杨柳青昔日的景象,小时候的他住在老宅中,走出院门,穿梭在胡同间,运河边的杨柳依依,街巷中的大槐树,古建筑泛旧的灰墙……

  对比清道光年间的《津门保甲图》,杨柳青的格局从清朝至20世纪90年代基本未曾改变。

  随着城镇发展,杨柳青古镇进行改造,但部分老宅被保护下来,老宅的古老和现代化的建筑融合成多元化的杨柳青。

  “仿版”南方建筑

  漕运带来了杨柳青经济的繁盛,也使杨柳青成为南北物资、文化的交汇地,很多南方独有的建筑艺术被复制到杨柳青。

  如今被保护下来的老宅中,依然能看到独特的建筑风格,八字门、拐弯抹角、特殊的瓦檐结构、精美的砖雕,斑驳的百年石板路……

  杨柳青有一些建筑风格,北方非常少见,而南方却非常多。在几年前的“寻根大运河”活动中,冯立和一行学者对运河进行了系统调研,在南方城市找到了这些建筑的根源。

  门边的砖墙呈八字状临街,既满足了自家院门有台阶的需要,又不会影响行人从自家门前通过,“这种院门的样式在天津其他地方都没有,在常州、上海等地可以见到。”追根溯源中,冯立在南方找到了八字门。

  石库门是南方特有的建筑形式,它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江浙一带的富绅为安全起见,修建住宅时把门户改小,以求门户严谨,杨柳青的民宅中也发现了“仿石库门”的形式。

  院墙临街的拐角处出现一处抹角,为了便于行人、车辆同行方便,这是房屋主人公德意识的体现,也是一种建筑与道德相结合的智慧。这种名为“拐弯抹角”的建筑风格在北京比较常见,被视为皇城文化的体现。北京胡同的“拐弯抹角”如今已经基本消失,但在杨柳青被保存至今……

  为什么杨柳青有那么多华北罕见的建筑形式?冯立认为,杨柳青是运河重要码头,而大运河连接着诸多江南城市,这些建筑形式从大运河上来到杨柳青,可以说,杨柳青借着运河汇集了南北建筑的精华。

  运河边的美食和文化

  黎记包子是杨柳青传统美食的代表,传说中的杨柳青黎记包子有多好吃?虽然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冯立找到了掌故老人,知道了黎记包子的特殊配方。

  对杨柳青历史的研究中,美食是不可略过的部分。史料记载,杨柳青的饮食业起自元代,当时沿河两岸设有饭摊,零售糕饼包子等类食品,为过路行旅打尖食用。自明永乐年后,杨柳青的茶肆酒楼更是鳞次栉比。

  在冯立的记忆中,西渡口对面有一条因经营饮食业而得名“饭店”的一处街市,黎记包子最早就在西渡口胡同的西南角。当年的黎记包子门庭若市,很多市里人专程跑到杨柳青吃黎记包子。当年的孙记酥糖更富盛名,购买要排长队,同样是杨柳青美食的代表。

  如今,黎记包子已经停业,孙记酥糖被打工的王家人传承下来,杨柳青酥糖至今保留着传统工艺,是杨柳青的著名特产。

  美食代表着杨柳青繁盛时期的物质丰富,杨柳青的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武术家、评书家、诗人……杨柳青名人辈出。

  “当年的杨柳青有很多书场,可见评书艺术之盛,书场的格局和现在的相声馆差不多,杨柳青诞生了很多评书大家。”一次和评书艺术家田连元的交流中,冯立听田连元讲起了在杨柳青的故事。

  1958年,田连元到杨柳青说书。此前,他的表演得不到观众认可,观众最多十五六位,最少的时候三四位。田连元曾几次试图转行,来到杨柳青说书后,每天能有四五十人听他说书,杨柳青人对评书的喜爱让田连元有了自信,从此,他在评书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

  杨柳青的美食、杨柳青的文化在冯立的研究中逐渐清晰,杨柳青的民俗更是冯立最深的记忆。

  杨柳青的花会是20世纪80年代春节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冯立最喜欢的活动就是赶庙会,开庙会期间,正是各种花会表演的最佳时机,“正月十四到十六,各道花会旌旗招展,龙灯、狮子、碌碡、高跷、法鼓,在杨柳青各条街道巡演,一阵锣鼓刚过去,一阵吹打又过来,简直闹翻了天。街道上、墙上、房上都站满了人。”

  而今,杨柳青花会仍然是元宵节的天津特色,全国到杨柳青观光过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柳青的花会也逐渐走向全国,为大家知晓。

  重温运河的历史,辉煌灿烂,在历史中回望杨柳青的过往,作为杨柳青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文史组副组长,冯立对杨柳青的未来充满期待,“传承和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开发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杨柳青的未来无限风光。”(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喜欢请戳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SSHING花街优惠券 更多优惠券请点击:花街优惠券 或下载安卓APP: 如有疑问可微博留言婴儿连体衣春秋装新款男女宝宝包脚爬服新
  • 换新手机号前,一定要这些事!换新手机号前,一定要这些事!
  • 看起来不大,但是容量还是非常不错的,比我家冰箱壁薄了很多,像一两个人住,我还不会做饭,放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冰箱真的有点碍事,这个对我来说已经够了,冷冻室也就放各种
  • 后来,我们俩开始谈男女朋友,她对我也很好,经济上很独立,每次我送她价格很高的项链,手表什么的,她都会找机会,买等价的东西还给我。”平时她花钱,我都不怎么过问,隐
  • [求饶]Skinbetter Science由制药行业专业人士创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美国,以研发具有抗衰老、保湿、清洁、去角质、焕肤和防晒等活性成分的创新产
  • 五官、轮廓、妆容与造型,都和她本人的气质十分契合[中国赞][棒棒糖][棒棒糖][棒棒糖]鞠婧祎这种“看不出来但是确实变美了”的日系调整思路,是非常成功的[鼓掌]
  • (呜呜呜解解好忙(你还没时间有感受但是我好激动啊![抱一抱]QQ音乐:网易云音乐:#满汉全席[超话]#我来给各位姐妹们送快乐了[赢牛奶]啊,tiya真的让我嗑生
  • #曝三浦春马10年前就想引退# 据日媒,早年三浦春马为了拍戏学冲浪,求教同乡的前冲浪选手卯都木睦,两人虽相差25岁,但很谈得来。卯都木睦透露,其实三浦春马约10
  • #诗词[超话]##华山论剑诗词[超话]#这么好的春天 二你看漫川遍眼的花都开了金灿灿的油菜花一扫阴郁三冬的低沉粉嘟嘟的桃花如姑娘突然飞红的脸庞白净净的梨花让我想
  • #唯安vann[超话]#[心]#最好的唯安# 有时间我来晒一下之前和唯安安的合照还有我目前仅有的周边(还有一堆没发货)我是去年十一月份去漫展排签售的时候喜欢上的
  • 你想要用奶瓶,可能是因为你准备好了给宝宝彻底断奶,或者是因为你想用奶瓶喂奶代替哺乳,让自己的生活轻松点儿,不管是哪种情况,你都必须应付这两种情况。11.“但是我
  • 一段时间没来发现菜单换了,我爱吃的云吞没有了,这次点的鲍鱼盅总感觉有股料理包的科技味道,之前觉得现在大多连锁餐厅都没法吃了,很多都是半成品,现在发现星级酒店的大
  • 于诸多睡的像死猪晚上的失眠一晚小时候被人说是倔强的小孩长大后都一点点应验,又一点点磨灭不肯找外地工作,就想回家应该是我最后的倔强了仔细一想,从一开始到现在疫情的
  • #每日一善[超话]# #阳光信用#人生于世,立足于天地之间,做人,要胸豁豁达,能屈能伸,即经得起风风吹雨打,也扛得住困苦挫折,要有容人之雅量,要有谦谦虚之态,贫
  • #个性手机壳推荐# #百家号星火计划#记录一下今早做的梦:外太空,两个航空器,一个是正常的,里面有我同行的同事。#会过日子的姑娘 请跟上##轻素快团团# 2点
  • 本来打不过对面逆风,她开始叫,大半夜的遇到我们真晦气,我们都不会玩,就她自己行的不行[微笑],本来不想理她的,但是上局遇到奇葩队友,队友又吵架,我还烦着呢,还在
  • 我与她最相似的地方,我换新房,她换独憧,我打工时,她开超市,我换老马,她换保时捷,我一直胖,她一直瘦,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时间段发生,到目前为止我和她都没有老公,[
  • 比如我们为了避免大厂的中年危机选择了考公,但是公务员就一定稳定了吗?越是重要的选择,越要看到下面藏着的风险,且基本上不存在“既要还要”的情况,但也要注意时间维度
  • 结果我得到的回答是那段时间因为疫情原因要走程序)他就只对我说叫我去医,医了之后把伤级证明拿给他们,他们才好定案。我挨打之后叫去录口供的占绝大部分是他们刘家的人)
  • #美国自由行# #波士顿旅行# #盖美旅行# #境外包车旅行,就找盖美旅行##平凡岁月里的璀璨星辰# 倒数157天[小黄人不屑]今天下午去次超级好次的波士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