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莲池大师著述

二明悉奉行。
  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疏】欢喜者。庆所闻故。信受者。领所闻故。作礼者。重所闻故。去者。闻已则退而修持也。亦前三资粮。及三慧也。
  【钞】庆所闻者。多劫飘零。正以未闻此法。今知持名往生。可谓沉疴枕席。忽遇神方。久客他乡。乍闻家信。欣幸不胜。故云庆也。领所闻者。信之不疑。受之弗失。如奉王敕。如遵父命。故云领也。重所闻者。中心感激。五体翘勤。如蒙至极之恩。拜谢无已。故云重也。修持者。古人进而闻道于师。退而修道于己。非如今人入耳出口也。三资粮者。如上闻而信。即信资。信而受。即愿资。受而去。即行资也。三慧者。闻即闻慧。欢喜信受者。即思慧。去而修持者。即修慧也。
  【疏】又此欢喜。亦具清净三义。如观疏中说。
  【钞】三义者。观经疏谓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法得果清净。具此三义。故欢喜。今持名往生。乃佛所说。佛是一切智人。非四人等也。则人清净。遇如是人。宁不欢喜。持名往生。即证三昧。是圆顿教。非权法也。则法清净。闻如是法。宁不欢喜。持名往生。即不退转。直至成佛。非小果也。则果清净。证如是果。宁不欢喜。
  【疏】又此欢喜。亦通深浅。各随所得。
  【钞】深浅者。如华严初地。名欢喜地。文中具三十欢喜。一当得十句。如所谓念诸佛故生欢喜。念诸法故生欢喜等。今闻此经者。自庆我亦当来得如阿弥陀佛。我亦当来得阿弥陀佛如是妙法也。二现得十句。所谓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等。今闻此经者。现得转离娑婆五浊境界。现得往生净土。亲近弥陀。及诸佛也。此欢喜属地位中。而初行亦名欢喜。初住文中。亦云获无边欢喜等。故云深浅。若浅之又浅之。则随其分量。亦得法喜之乐而已。
  【疏】又结归信受者。从始至终。信为根本故。
  【钞】始终者。首标如是。乃信顺之辞。今复末言信受。则知因信生愿。因愿起行。从初发心。次得往生。究竟成佛。皆资信力。故云始终信为根本。
  【疏】大本结经。备陈众生获益。龙天降祥。今不言者。文省也。
  【钞】大本云。佛说此经已。无量众生。发无上正觉心。万二千那由他人。得法眼净。二十二亿诸天人民。得阿那含果。八十万比丘。漏尽意解。四十亿菩萨。得不退转。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大光普照十方国土。百千音乐。自然而作。无量妙华。芬芬而降。乃至阿迦腻吒天。皆作种种微妙供养。又云二十五亿众生。得不退忍。四万亿那由他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种诸善根。愿生极乐世界。皆当往生。各于异方。次第成佛。同名妙音。八万亿那由他众生。得授记法忍。
  【疏】又大本嘱累持经功德。今持此经。亦当如是。
  【钞】大本佛告弥勒。今此法门。付嘱于汝。于大众中。为他开示。当令书写执持。于此经中。生导师想。又云。无量亿诸菩萨。皆悉求此微妙法门。勿违佛教。而弃舍之。当令汝等。沦没长夜。备众危苦。是故我今。为大嘱累。今经不言。皆文省故。
  【疏】又大本及法灭经。皆言法灭之曰。独留此经。故知此经。总持末法。如华严论中说。
  【钞】大本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特留此经百岁。众生得遇。无不得度。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临命终时。佛与圣众。现其人前。经须臾间。即生彼刹。法灭经云。尔时首楞严经先灭。以次诸经。悉皆灭尽。独留无量寿经。度诸众生。华严论云。正法灭时。以总持持余尊法。为教理流转之因。今谓诸经悉灭。此经独存。念佛一门。广度群品。则诸经已灭而不灭。即是以一存余。流转无尽。正总持之谓也。一切众生。应当尊重恭敬。信受奉行。经所在处。如佛见在。问。独留此经。此经盖指大本。答。前不云乎。文有繁简。义无胜劣。详言之则大本。略言之则今经耳。非有二也。
  【疏】称理。则自性无恼。是欢喜信受义。自性无住。是作礼而去义。
  【钞】烦恼本寂。欢喜亦空。则苦土谁非乐土。来实无来。去亦何去。则往生毕竟无生。以此无生。生彼国土。非生彼土。实生乎自心也。然后无问自说。世尊免付空谈。独任当机。身子不孤重托。是真欢喜。是真信受。是名真法作礼如来。若其外极乐九莲之土。别说唯心。舍弥陀万德之名。另求自性。可谓当渡而问津。对灯而觅火者矣。
  三结释咒意。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疏】释咒意者。以咒附经。经得咒而弥显。以经先咒。咒得经而愈灵。交相为用。应结释也。此咒详见不思议神力传。持此咒者。灭罪往生。故以拔业障生净土为名。陀罗尼者。此云总持也。
  【钞】业障者。凡障有三。一烦恼障。二业障。三报障。今言业障。则中摄前后。烦恼者业之因。报者业之果也。业必有因。业必招果。故摄二障。除障贵除其本。如根绝不生芽。芽不生。则枝叶华果。悉不生故。今此咒持之。则烦恼不起。是拔业障根本也。如传言。日夜各持三七遍。灭五逆谤法等罪。是也。得生净土者。轮回娑婆。皆繇业障。业障既空。秽土种灭。随愿往生。故得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总持者。总统摄持。更无遗失。即咒之别名也。传名不思议神力者。即经名不思议功德也。持咒持名。即得往生。故同名不思议。
  宋元嘉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疏】宋者。南北朝国名。元嘉者。年号。天竺者。西域国名。求那跋陀罗。此云功德贤。
  【钞】宋言南北者。时方南北分王。宋王江南。谓刘宋也。元嘉者。文帝元嘉末年也。天竺。一云身毒。有五天竺。皆西域也。跋陀博通三藏。尤专大乘。号摩诃衍。神异非一。备载传记。恐繁不叙。一本陀下无罗字。或疑是求那跋摩。以二师同时故。未审何所译也。
  咒曰。
  南无阿弥多婆夜(一)哆他伽多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弥利都婆毗(四)阿弥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弥唎哆(七)毗迦兰帝(八)阿弥唎哆(九)毗迦兰多(十)伽弥腻(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利(十三)娑婆诃(十四)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
  【疏】诸本句读稍异。今依古本。神咒不翻。不必强释。
  【钞】诸本不同者。如南无阿弥多婆夜。一本作南无阿弥多婆夜多。以次句多字连属上句。故云稍异。今不必苦究是非。但依一本。至心诵持。自成利益。又有谓南无阿弥多婆夜。此云皈命无量寿。多他伽多夜。即多他阿伽度。此云如来。哆地夜他。新译云。他的也挞。旧云怛绖他。绖。音迭。即地夜二合也。此云即说咒曰。自后方是密语。然神咒从古不翻。略有五意。一。如王密旨。勿妄宣传。但宜钦奉故。二。或一语广含多义。如仙陀婆故。三。或此方所无。如阎浮提故。四。或顺古文。如阿耨菩提故。五。或尊重非唐言可对。如般若故。一云。亦可强翻。既谓之强。曷若己之。
  【疏】经咒相联。正显密圆通义。
  【钞】详陈彼国。依正庄严。信行愿门。如经所明。是之谓显。遵佛秘敕。但持此咒。即得往生。是之谓密。显者。显此密也。密者。密此显也。兼持则双美毕具。单举亦交摄不遗。故曰圆通。
  【疏】虽云交摄。而专持名号。犹胜持咒。亦胜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钞】偏赞持名也。一。胜本咒者。以咒云。诵三十万遍。则见阿弥陀佛。而持名。则一日一心。即佛现前故。又咒云。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等罪。而持名。则至心念佛一声。即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故。二。胜余咒者。专持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以十念便得往生。一生便得不退。威灵不测。斯名大神。余可例知故。问。准提功德。至广至大。如何但持佛名。而能胜彼。答。准提因地菩萨。弥陀果位如来。持准提既有神功。念弥陀宁无妙应。是故经云。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号。不如一称观世音菩萨。其福正等。又云。持无量无数观世音菩萨名号。不如一称地藏菩萨。其福正等。况如来乎。三。亦胜诸余功德者。六度万行。法门无量。而专持名号。则种种功德。摄无不尽。以不出一心故。如前文中广说。愿净业弟子。专其信。不二其心。如经云。设有一法。过于涅槃。亦所不顾。禅宗知识。有教人但持话头。一切不作。故知原业余门者。尚当改修念佛。何况原念佛人。乃变其所守。而复他尚。心怀二路。志不归一。云何三昧。而得成就。直至无常。空无所获。罔思己过。反起谤言。呜呼谬哉。
  【疏】称理。则自性空。是拔业障义。自性有。是陀罗尼义。自性不有不空。是生净土义。
  【钞】觅心了不可得。一切业障。谁为根本。即心无所不具。一切功德。何弗总持。当总持而不立纤尘。有是即空之有。无根本而出生万法。空是即有之空。即有则不空。即空则不有。不空不有。惟是一心。不越一心。是名净土。

#每天阅读# 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

读书369 2022-10-02 00:00 发表于陕西





读书369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369,每日陪你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

18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作者:枳为橙 · 主播:简宁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惊人的因果定律:人品好的人,根本不会吃亏音频:00:0011:07♬点上方绿标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



古语有言: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人这一生,不论行善作恶、福报祸事,都有其因果。世间万事皆有规律,恶人终有恶报,吉人自有天相。人若为善,天必佑之,人若厚道,必有后福。生命是一场轮回,你所付出的,最后都会回到你身上,你所得到的,都是自己的选择。



 01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爱默生曾说: 

“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的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你永远无法预料,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会在未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惊喜。 

也永远不知道,随手赠与的一份善意,会以什么方式归来。 但总有一件事会证明:善人者,人亦善之。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短片热度颇高。

蛋糕店里,奶奶带着小女孩选了块蛋糕,付钱时却发现带的钱不够,不得已只好退掉。 

走到门口时,一个男人追上来把刚才的蛋糕送给小女孩,奶奶本想拒绝,紧接着男人讲述了一段往事。 

“在他八岁生日那年,很想吃蛋糕,但家里太穷实在买不起,有位好心人见此情形,便买下蛋糕送给他。” 

奶奶听完故事后,欣然了收下蛋糕,并且让他留下联系方式日后以便回报。

随后,小女孩抱着蛋糕跑回家,开心的准备给爷爷过生日,还把男子留的那张纸条拿给爷爷看。纸上没有联系方式,只写着一句话:

“点点好心善举,泛起无尽涟漪,帮助他人能让爱心传递,也能帮助到你。” 

过往慢慢浮现,原来多年前送蛋糕的好心人正是女孩的爷爷,而如今纸条上的话也是他当年写下送给男孩的。 

正所谓: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善待别人的同时,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报的过程。 

有段话说的很对: 

人生海海,谁人不是举步踉跄,孤独前往。 但这世界啊,美便在于,有人是照耀他人的光,有人是等待黎明的夜。 孤独不会消失,灵魂却可相拥。 看到有人难过时,不冷言冷语,多一句安慰,因为谁都有遇到伤心事的那天。 看到有人摔倒时,不幸灾乐祸,顺手扶一把,因为谁都有遭遇不顺的那一刻。 看到有人落难时,不落井下石,多一点温暖,因为谁的人生都不是一帆风顺。 今天别人有难需要你帮,明天你也可能有短板需要人来扛。 积善行,守善念,得善果,你付出的爱,终有一天还会再回到你身边。

 02 

尊重别人,就是庄严自己怎样判断一个人的人品? 看过一个很贴切的解释:“处世懂尊重,做事有分寸,做人没有身份感,对待他人不贬低。” 细想来,其实这些正是待人处世的周到,也是深入骨子里的修养。 电视剧《老酒馆》中的酒馆掌柜陈怀海就是这样的人,为人为商都堪称“楷模”。 有位讨饭的老人,常去他的酒馆里喝酒。 别的店里看到有乞丐,一般都不会允许进店,甚至连门口都不让逗留。 但陈怀海不仅没有嫌弃老人,还常常教导店里的伙计: 

“进了老酒馆的门,来了都是客,一钱酒是情谊,一斤酒也是情谊,不分厚薄,老酒馆不撵客,也绝不留无酒德之客。” 

他并没有因“掌柜”的身份而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从未因老人“乞讨”的身份而对他有半分慢待。 

陈怀海给了老人最基本的尊重,而老人也让陈怀海看到了做人的最高境界。 老人讨饭吃,却不差一分酒钱,这是酒德。 有人往他酒壶里兑水,他尝出来却不动声色,这是大气。 老人每次去打二两酒,客人多的时候,为了不打扰别人,也怕耽误酒馆的生意,他都会站在角落喝酒,这是尊重。 不论站在什么位置,人都应做到平视别人,平视自己,以谦卑之心,看待世间万物。 有个观点讲的很深刻: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慢慢的我明白了,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何为尊重? 别盯着他人的短处不放:在矮的人面前不谈身高,在胖的人面前不谈身材,在皮肤黑的人面前不谈肤色...... 身处山顶别瞧不起山下的人:与穷人交谈不炫耀金钱,与孤寡老人交流不炫耀儿孙满堂,与不幸之人交谈不炫耀自己的幸福..... 做人,唯有尊重别人,才会被人尊重。

 03 

宽容别人,就是放过自己作家鲁先圣说: 

“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烦恼是用自己的过失折磨自己,后悔是用无奈的往事摧残自己,忧虑是用虚拟的风险惊吓自己。” 

深以为然。 人生中有多少时刻,因为一个人耿耿于怀,因为一件事乱了心神。 太过计较别人的错,往往只是在折磨自己。 2012年,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了一场演讲,打动了在场许多人,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 那场演讲中,莫言讲到了他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 在他年少时,曾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 由于他的母亲是小脚,跑得慢,很快就被看守人抓住了。 那人没收了他们拣到的麦穗,还扇了母亲一巴掌,然后吹着口哨扬长而去了。 他的母亲被打的嘴角流血,满眼都是绝望。 多年后,莫言与母亲去集市,再次遇到了当年那个看守人,那人已变得白发苍苍。 他本想冲上去报了当年的仇,可母亲拉住了他,平静又坚定地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母亲的一句话,让莫言如梦初醒。 

人,确实是当年的人,只是时过境迁,再去追究是非对错早已没了意义。 与其放在心间时时挂怀,不如放下他的错,解脱自己的心。 不再计较,不是吃亏,而是给自己寻了一条生路。 宽恕错误,不是没有底线,而是让内心重获自由。 宽容别人,不是懦弱,而是放过自己。 很多事都有双面性,那些让你让你痛苦的人,也是来渡你的。 让你难过的事,其实换个出路,就会成为好事。 永远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走得出怨恨,才能看得见生活的美好。 人生最通透的活法,应该像左宗棠所说的那般: 择高处立,寻平处坐,向宽处行。

 04 

你只管修好德行,上天自有考量林语堂在《京华烟云》里写道: 

“在人的一生中,有些细微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 

中年以后,渐渐发觉: 

让一个人越过越好的,不是财富,而是自己的德行。 你一念之间的善举,来日或可救自己于水火之中。 你为他人撑过的伞,总有一天会化作躲雨的屋檐。 你曾经渡过的人,都会变成自己行走于人间的路。 厚德,方能载物。人品,可立一生。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点个“在看”,愿你修得好德行,坐拥好风水,永远记得: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者:枳为橙,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当代佛教[超话]#比丘供塔得佛授记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告诉阿难:「过去有佛出现于世,名为『宝体』,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等十种尊号。宝体如来成佛之前即好乐清净,成佛后的住处邻近阎浮檀城,城中人民亦好乐清净。每当如来清晨入城乞食时,皆有无量天人供养,围绕、侍卫如来;城中人民为诸天之神通力所摄受,也为了供养如来,纷纷扫除城内臭秽不净之物,以香汤洒地、香泥涂地,街道遍撒香花,各处皆以上好香炉燃最胜妙香,并悬挂幢幡、宝盖等无量供具,供养宝体如来。

当时,有一位城外村民欲迎娶城中女子而入城,见到城中布置得胜妙庄严、世所希有;因从未见过如此景象,大为惊奇,便问城内居民:『如此布置是为了什么?』居民回答:『国中有佛出世,名宝体如来,即将入城乞食;大众洒扫布置,是为了恭迎如来。』居民们向他广说如来无量妙德,称叹如来十号具足,又赞扬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村民听闻三宝功德后,欢喜踊跃,心想:『如来出世实在希有难得,应当前去拜谒。』于是跟随大众一同前往如来住处。此村民心想:『若是如来已得一切智,知道我怀着诚敬之心,应当会先与我谈话。』

宝体佛明白他的心念,于是先和他谈话。村民得偿所愿,欢喜无量,立即恭请佛陀后日到家中接受供养,佛陀默然受请,他见到佛陀应允受请,更加欢喜,即速返家筹办饮食。此时,四大天王、帝释、梵王等诸天大众,也以天上各种庄严供具敬献佛陀。村民返家后,连夜准备了各式佳肴美馔;又于清晨清扫家中地面,以香泥涂地,以香水遍洒其上,并散布各色香花,安置床座。当各项筹备皆已妥当,便遣人禀告佛陀:『用斋时辰已近,恭请如来至寒舍应供。』

宝体佛于早晨着衣持钵,在千亿比丘前后围绕下,至此村民家中,诸比丘依序入座。村民于佛陀入座后,亲自捧持上妙美食敬奉佛陀,并说:『唯愿世尊及比丘僧众,随意饱食。』当佛陀及众僧用斋完毕时,饮食却未穷尽,此人心想:『百味美食竟然食用不尽,必是如来威神功德之力,令其充满丰足。既然有丰富余食,我应当布施前来瞻礼如来的民众,使大众皆得饱满,我也会心生欢喜。』接着又想:『佛陀威德之力实在广大!今日供佛斋僧,我不曾请任何人协助,眷属亲友却主动前来襄助;我也没有大费工夫,却能在短时间内,办妥所有供佛事宜,这都是佛陀威德所感,真是希有而不可思议啊!』佛陀在用斋之后,对此村民应机说法,令他得闻佛法正见,生起欢喜希有之心。与会大众一同听法,皆大欢喜,更有人得证道果,会后大众各自返回。

这位村民听闻佛陀开示后,欢喜踊跃,发大誓愿:『愿我未来如宝体佛,具足佛陀所证得之一切诸法;愿我说法如同佛陀,令一切众生欢喜信受;愿我日后带领众僧安详徐步,具足威仪,与佛陀等无差别。』此人以恭敬尊重之心供养佛陀后,便跟随佛陀舍俗出家,成为比丘。

当宝体佛住世说法的因缘已尽,即入涅槃。无量人天大众共同荼毗佛身,并于荼毗处以种种庄严之物供养佛陀。此比丘听闻佛陀已入涅槃,大为忧恼,心想:『我应前往世尊荼毗之处,当能得到启发,有所收获。』于是前往荼毗处,竟然得到一件珍宝。起初,比丘见宝物上有少许尘垢,不甚清净,于是仔细地刮除尘垢、擦拭洁净,得知其为光明清净的琉璃宝珠,价值百千两金。此摩尼宝珠照耀四方,所在之处夜晚皆如白昼,所有房舍、院落光明可辨。

如来荼毗之后,天人收取如来舍利,建造舍利塔来珍藏供养。比丘心想:『我可将摩尼宝珠安置于佛塔的承露盘上。』比丘来到塔前,心中思惟:『宝体如来是我恩师,我愿将此价值百千两金的摩尼宝珠,安置塔上,敬献如来。』此宝珠光耀佛塔经无量千岁,比丘又以恭敬尊重之心,燃无量灯明供养佛塔,达千年之久;并于千年之中,恒常至心专注,忆佛念佛。由于比丘持戒清净,并以恭敬心供养佛舍利塔,以此因缘,命终之后百千万世中,常受人天福乐果报,不曾堕落三涂恶道。

阿难!此比丘于无量阿僧祇劫之后,又值遇一佛出现于世,佛号『能作光明如来』。他仍然供养如来,随佛出家,持守禁戒,梵行清净,并再度发愿:『以此修行功德,愿我生生世世不堕恶道。』能作光明如来知其所愿,即为他授记:『仁者!你将于未来百千无数阿僧祇劫后,成就佛果,佛号然灯。』」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胖了就减 喜欢就买 没钱就赚 全力以赴 你会很酷 生活如此多娇 何必一地鸡毛@摩登兄弟刘宇宁 您吃饭了吗?我们不必刻意相同,但也别忘了相同……可以不忘了吃,但要
  • 很天然的玫瑰味 可以出个香水的那种 完全不腻颗粒不是很粗的那种 也不会太细没有“磨砂感” 就是刚刚好 搓搓就化开了 摩擦也不会痛洗完感觉自己是香香公主哈哈哈而且
  • 想白嫖,要么长的可以,要么够骚才行有价值的信息,大部分都在小圈子传播,之后才会一层层的传递,关注信薇众公号:‘大牛财经yyds’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及合约策略。
  • ” 你要时不时地停下前进的步伐想一想,你的成功或者获益,是否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是否有“必姑与之”的成分。芒格说:“你所拥有的最好的东西正应该作为你的衡量指标。
  • 众人先是沿着江边人行道高处观察江边有无沈女士的身影,寻找过程中,民警不断拨打沈女士的电话,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多次的拨打中,有一次接通了,但对方没有说话,只能听到
  • 不记得这段话是谁说的: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反应,其实是你在他们身上的投影,我们看得到别人的好,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好。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自己的坏投射给别人,最不喜欢的
  • #文明旅游##有福之州 文明同行#【跟着赏花地图,探寻福州“醉美”秋色】十月的福州,满城叠翠,尽显“花漾”风姿,处处花繁叶茂、红绿相衬,向市民展现一道道亮丽的风
  • 今天退休有退休金可以领,古代“致仕”有退休金吗?在唐朝之前,官员是没有退休金制度的,但这个制度有个问题,就是引起了官员在位期间大捞钱财,就是希望能安度晚年,所以
  • 谢谢大家阅读 主营活动策划、舞美、场地布展、设备租赁、演出庆典、礼仪模特等服务。 一站式活动策划执行服务尽在北京宏品冠,北京宏品冠为您提供专业舒心的服务,
  • 但是我一点都没做,我之所以没有做PTA,是因为:第一,PTA从2015年开始,到2018年年中,基本上一直处于了宽幅震荡的行情,而且是无序的震荡,中间的假突
  • 我们凡夫的心虽然在有为事相上造作、修行,但是当下就契合这句名号本身不生不灭的正觉理体,所以叫“全事即理”。如果按照通途法门,你要达到“事即是理”那要破无明,证得
  •   而且这个 “ 空 ” 是 “ 照见 ”即是用智慧如实观察时 “ 照见 ” 的,观行是在智慧上起的,如 “ X ” 光那样透视人体,诸法的真实相,非凡夫的眼光
  • 欢迎评论补充其他博主哦[污][污]不知火(丑柑)真的太好吃啦,朵朵很爱吃哦,这两天得让外公再寄一些过来,过年吃。#朵朵的大快朵颐# 南七老麻面馆【不爱吃面怎么破
  • 5月23日,吉林市志愿者穿戴着全套防护服雨中扫码、测温,面罩下全是雾气,市民王先生路过,瞬间拍下了她拿出面巾纸擦拭着护目镜和面罩的照片,“虽然看不清她的脸,但她
  • 为什么你胖廋跟玩似的,其实姐姐什么都好就是太恋爱脑了,希望你能一直快乐,可别抑郁啦,我们在温饱线上挣扎,也得好好过日子,咱都好好过日子,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自己
  • 若不是遇到恩师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家,鲁光说也许自己会一辈子走在新闻和文学之路上。 当朋友们每每谈起长盛不衰的女排精神,谈起他当年写就的《中国姑娘》时,鲁
  • 我的記憶也快消散了…..只說自己還勉強記得的。個人覺得冷雨的樂器隊還是蠻有意思的。
  • 总之再夸一遍燕之屋,本来挺多个燕窝牌子找我的,感觉都一般,只有燕之屋的品质,吃完让我觉得:这广子能打。(因为怕卖不出去啊,你看我平时和你们安利过啥名牌奢侈品么,
  • 科网股:ATM今早续向好,腾讯(00700)升0.7%;阿里(09988)升2.4%;美团(03690)本周二获Tesla第二大股东、苏格兰投资基金Bailli
  • 而朱莉娅在劝女儿不要结婚的时候说,大致的意思是,过早结婚,你会沉浸在家务中而迷失自我,你无法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你是个律师,有你大把的展示职业的空间。朱莉娅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