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过程》(日志二)

死,不是一件可以着急的事儿。因为终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很久很久。而且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我不可以反悔和请求说:拜托了!请再换个日子!那是不容商量和质疑的事情。

所以,那一天那一刻没来之前,要认真活着。体会活得生动。生动,不是选择,而是接纳。所有的一切,组合成生命的生动。生命是动态的,当然就是生动的。

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
死亡没有来到的时候,就先考虑怎么好好活着。毕竟,如果我们为人生设立唯一一件最重要的事儿,该是活好。活着,活好。
(这些写在昨晚,听音乐时候,想着明天要写点什么?想到这些就记录下来。)

昨晚十点睡,四点半醒来。土豆比我醒得早,已经在我身边咕噜噜等待我抚摸。
听到隔壁已经起来的样子,用容器接水,该是做早饭了。两个小孩子,大的是中学生,小个的大约幼儿园了。中学生要是在家吃早饭,父母四点多起来做饭很正常。

摸着土豆想起昨夜持续不断的梦。
去户外,有一条蓝色的河,我站在半山平台,朋友去树荫下休息。我走下去,我想去近处感受河水。往下看着是很陡的坡,但是走下去也没费多少周折。下面的风景,走近了却也不怎样。于是回头又望这个陡坡,想着爬上去自己是否有足够体力?但是往上爬了几步,不累啊!转眼就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朋友不见了踪影。她坐过的地方,树变作了甘蔗林。
然后又换了友人。我们在甘蔗林穿行。我一个趔趄撞在甘蔗上,撞倒了三五棵甘蔗。心下想着惹祸了。同伴把甘蔗收起来。甘蔗折断后留下来的还有大约三节,但又已经剥好了外皮、露出白色肉瓤,我过去把它们折下来,递给同伴双儿一根,自己留下一根,开始咀嚼甘蔗。
这时候人越来越多,很多先前工作时的领导们聚在一起开会。那三棵甘蔗摆在那里,成了招待领导的水果中的一部分。看到最后一排的戴在吃,我过去从他放下的甘蔗上又折下一段,心里又觉得不妥,好像做了小偷。

后来就是反复拍一个电影的场景。剧本是我写的。我跟男主说戏。只是醒来,具体说了什么?我忘了。他是alan,我很想把故事说得更多,希望他表现的更完美。一次次说,一条条拍。
再后来梦就不了了之。

写到这里,5:36分。我码字,土豆已经出去吃猫粮。
天还没有大亮。世界还没有全部醒来。而我醒了,记下两个梦的片段。

冬雨。阴郁。
尽管梦到吃甘蔗,醒来又想起两年前的元旦前,我和姐姐们在广州街头喝甘蔗汁,好甜!发个朋友圈,朋友都说这是吉兆。

除了音乐,世界很静。
我不知道做点什么,沙发成了我的窝。《百年孤独》放在腿边,想起昨天读到蕾梅苔丝死去,蕾贝卡放弃掉皮埃特罗·克雷斯庇,转而与霍塞·阿卡迪奥成婚……
如果眼睛完全恢复,这本书可能早看完了。

雨天,适合想念,而晴天,适合憧憬。今天播放的音乐包,是之前那段日子常常听的,全是一些我们共同喜欢的音乐,就会想起与之相关的人事物或某个日子。
人,不去念旧和完全不去思索从前是真的很难。还好,都是美好,都是祝福,一遍遍说:你要好好的!一定好好的!
而我,也是这样,也要这样。

每天的时间分配,
最后分到观心的时间接近于零,
甚至于是负数,

为什么?

你的心跟着其他东西在跑,
你给你的心没有留时间,

这是最要命的事情,
也是最根本的事情。

但是,
最根本的事情被我们忽略了。

抓住了观心,
就是抓住了根本,

其实四祖的法要,
就是对牛头法融禅师说的

“ 夫百千法门,
同归方寸,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

这句话,
这是多么厉害的法要啊!

你去求密乘的法要,
你去求许多窍诀,

那你供养的黄金是要拿车推的,

我们这个法要都写在墙上、
印在书上的,

我们却连看都不看,
这是个问题,
也反映我们现代人福泽浅薄,

你的福报在哪里 ——
就是看你识不识货,
是否珍惜。

你不珍惜那没办法,
这就是福报太小,
福德太浅。

大德们讲观心太多了,
非常非常多,

只有一条,
我们照着做就行了。

参禅是禅宗的命脉所系

第三个方法是参禅。

我本人喜欢这个方法,
禅宗从大慧宗杲以后迄今数百年间,

基本上所有开悟的人都是以参禅的方法开悟的,

包括我们的耕云导师、
袁焕仙袁夫子、
虚云老和尚、
憨山大师,

这些人全都是参禅开悟的,
不要忽略了这件事情,

宋朝到现在几百年,
这是真正禅宗的命脉所系,
这是系命的方法。

破山祖师在破头山四祖寺参禅,

看《 高峰禅要 》里讲到
“ 克期取证 ”,

他就立誓七天不开悟就死掉,
他用这样的决心去参禅,

参禅的最后一天,
那个时候他的功夫已经到了一定的火候,
他来到万丈悬崖边立定,

给自己立下了死令状:
“ 悟不悟,
性命在今日了。”

意思是说今天,
了不了事都要了,

要不就开悟,
要不就直接下去,
誓死参禅,

这是一个真正参禅人的意志,
一种彻底的决心!

他从上午十点来钟一直站到下午四、
五点钟,

突然
“ 眼前惟有一平世界,
更无坑坎堆阜 ”,

就是眼前的山没有了,
面前全是平地。

老兄,
这个是万丈悬崖啊,

你们到过黄梅的就知道,
那是个很高的石头山!

正在恍惚间,
举意欲经行,
不觉堕落岩下,
扑通就下去了,

从悬崖坠下的破山非常幸运,
他只是
“ 将足损了一损 ”,

只是摔断了一条腿,
这对于一般人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他的因缘,
也是他的福泽。

当破山在夜里遭受腿痛折磨而辗转反侧时,

忽然一阵钻心的疼痛,
令他顿时放却了久久蕴结在胸的种种疑问,

千斤重担瞬间卸下,
令破山兴奋不已,

“ 密举从前所疑所碍者,
如获故物,
方放身命,
睡到天明 ”。

天亮后,
他心中不再为疑云所碍,
一片豁然开朗,

心中所有的疑虑冰消瓦解,
他高兴得大叫起来。

有一居士以为他腿痛难忍,
就来好言相慰,

破山对他说:
“ 非公境界!
不干你事。”

意思是此时此刻,

我如何能将内心的自在和喜悦传达给你呢?

破山开悟后,
在破头山养伤百日,

便下山云游四方找很多大德堪验,
但都机宜不契,

最后到了天童寺,
遇到了密云圆悟祖师,
与之相契,
后来承接了密云的法脉,

再后来在梁平县万竹山始建双桂堂,
开启了西南整个宗风,

一直到今天的
川、
滇、
黔、
渝,
湖北、
湖南、
陕西一直到北京、
到沈阳都有他的法脉,

有人讲破山祖师是圆悟祖师再来,
虽然不能确认,

但看他的语录气魄,
决非假装开悟之辈,
他的气场在那里啊!

破山祖师的塔还在,
很好玩,
他那个塔上有两个字,

我一看,
哎呀,
这个老兄喜欢开玩笑,
而且开得很棒!

他的塔上两个字是:
“ 偶留 ”,

这两个字留得好,
“ 偶尔留一下 ”,

我一看这就是打禅机啊,
很有意思;

我虽然是第一次去,
我也给他对了两个字,

他是
“ 偶留 ”,

我来对一个
“ 重游 ”!
( 众笑 )

我们再来看袁夫子参禅,
袁夫子是很厉害又很了不起的一个人,
当县长的,
参禅参得都快要死了,

当时他住在十方堂,
就是爱道堂的边上,
在那里住了好几年。

参禅,

参到面黄肌瘦、
形容枯槁。

一天晚上,
袁夫子在大殿里参禅,

十方堂的方丈就去祈求韦陀菩萨:
“ 菩萨啊,
这个人快不行了,
您帮帮他吧。”

话音刚落,
一阵大风把关着的大殿门吹开了,

殿门的门栓咔嚓一下断了,
门栓突然断裂的响声撕破夜空,

只这一声,
袁夫子一下子就悟道了。

虚云老和尚也一样,
精进地苦修,

一直到了天台山的华顶,
见到了融镜老人,

告诉他参
“ 拖死尸的是谁 ”,
参禅参了七年才开悟。

憨山大师参禅参了八年,
当时去栖霞寺见云谷禅师,

云谷禅师就让他参
“ 念佛是谁 ”,

这些人都是径山一系,
都是大慧宗杲禅师留下来的,

跟观心不一样,
参禅这个方法比较猛利。

但是没有参禅的人,
不要去想象参禅是怎样的,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也不是很多人说的那样。

所以说现在的年轻人,
想挑战一下的,

我们鼓励参禅,
而且我们接同参,

参禅的方法要看什么,

就看
《 大慧宗杲尺牍 》,
讲得无比清楚。

我们讲的所有方法都是有依据的,
不是我们从书上看来的,

而是那些真正实证过的祖师大德们留下来的,

他们就是用这些方法开悟的。

参和观是禅宗的独门兵器

圆悟禅师当时被许多禅师印证过,
但五祖法演禅师就是不印证他。

大慧宗杲更厉害,
一日,
圆悟克勤禅师升堂,

举云门文偃禅师
“ 东山水上行 ” 之公案 ——

有僧问云门禅师:
“ 如何是诸佛出身处?”

云门禅师道:
“ 东山水上行。”

克勤禅师举完此公案,
便令宗杲禅师下一转语。

宗杲禅师苦苦参究了一年的时间,
一共下了四十九个转语,
都不被克勤禅师认可,
都不加以印证,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

但是,
所有这些不被认可的人,

等到有一天,
他真正了事的时候,
他就给那个不认可他的人磕头,

为什么?

如果那个人认可你的话,
你就完蛋了,

你本来是要买一颗珍珠,
别人给你一块石头,

你拿上就走了,
那你就玩石头去吧,
你是不可能拿到珍珠的,

所以这叫认假为真,
是大忌!

禅宗,
包括整个佛法讲
“ 未得言得,
未证言证,
是大妄语 ”,

是极其可怕的。

这话里包括暗示,
暗示让别人说出你开悟了,

而你不加以制止,
这是增加罪过的,

以凡滥圣,
这是超过五逆十恶之罪的,
不是开玩笑的,

最足以折损福报,
乃至于遭天遣。

学禅的人,
自己几斤几两,
自己时刻要清楚,

这个是千万不能错的,
这个玩笑是千万不能开的。

参禅这件事情是最有范儿的,
是英雄豪杰就来练一把!

在座的年轻人,
大家可以学这个方法,

而且禅宗的方法根本上就不离开观和参两个方法,

理路略有不同,
方法略有不同,
本质别无二致,

但要讲发机猛利的话,
参比观要强;

要讲稳密的话,
观比参要强,

所以我认为先观后参比较快,
而且我们学安祥禅的人都知道,

大家都是得过传心的,
你要非常清晰地去界定,

既需要肯决又不要鲁莽,
不要承担错了,
要客观地评估自己。

传心你有了,
观心你也有了,
参禅又有兴趣,
这三方面你都有了,

那你还不开悟干什么?

你还不了毕大事干什么?

这个问题好像很尖锐,

其实这是很本分的事情、
很本色的问题!

所以说参和观是禅宗的独门兵器,
你说学禅,
既没观又没有参,

那你学什么?

你就继续
“ 缠 ” 吧,
自个儿缠去吧。

我们今天的人,
最稀缺的资源是时间,

大家一起闲聊没必要,
没有价值的事没有必要去扯,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我们一定是把最宝贵的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这才对得起彼此,
否则毫无意义。

念诵的方法

最后讲念诵的方法。

能海上师所谓
“ 当知念诵为禅定第一法,
当其澄神静虑,

讽持经咒,
即能截断世间杂染生灭之念,
般若净智自然出生 ”,

说念诵为禅定最上法,
海公这几句话,
是真正的格鲁家风!

格鲁派的念诵,
不管是在藏地还是汉地,

都是一念好几个小时,
一堂功课至少三个小时,

从基本的仪轨一直到
《 大威德金刚 》等
种种生圆次第的仪轨。

每天就是念,
每天可能得念七八个小时,
乃至十来个小时。

今天我们很多人是一起念金刚经的,

你念金刚经也好,
念大悲咒也好,
念佛号也好,
念菩萨名号也好,

诵任何一部经典也好,
就是要坚持,

功夫一定是岁月赋予的,
你希望三天能成佛,

这个玩笑不知道哪里有,
至少人间不大会有。

虚云老和尚还要参七年呢,
我们导师了事的时候也都50多岁了,

不论他们的来历和根器,
就他们所投入的功夫,

所经历的九死一生的磨练,
我们自己掂量掂量,

我们付出了什么?

我们付出了多少?

这是很实在的。

讲因果,
这就是最真实的因果。

我们想要知道自己收获什么的时候,

第一先要问自己耕耘了多少?

这个就叫正念,
也是正见,

没有这个自问,
那就是根器太差了。

根器好,

不是讲这个人很聪明、
嘴巴很滑溜、
脑瓜很灵活,

不见得!

这只是小聪明,
不是大根器。

真正的大根器,
是你能真干,

而且你是按照行内的方法练自家独门的兵器,

那你一定会练成高手,
所以我希望大家都能练成高手!

本文为2016年4月16日
张顺平先生上海静安寺讲座
《 禅法举要 》文字实录之二。

#苏轼[超话]#
本来想说一说《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苏轼编造典故的事,结果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更为详尽的考证,那就摸个鱼,直接拷上来了。
作者:方也
链接:https://t.cn/A6xCQ2Y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刑赏忠厚之至论》是嘉祐二年苏轼考礼部进士的时候写的文章,全文的意思大概就是“立法贵严,责人贵宽”、“罪疑惟轻,功疑为重”。
立法的时候标准须严,而判决的时候处置须宽。若在有罪无罪之间,则责罚从轻;若在有功无功之间,则奖赏从重。这样的赏罚制度,可称之为“忠厚”。
“三杀三宥”,就是苏轼在议论的过程中举的一个例子。原文如下。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
但是“三杀三宥”这个典故,是不见于史册的。后来大家的评论基本上是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尧、皋陶的这件事虽然没有记载,但是《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过类似的故事;另一种呢,就认为苏轼纯粹是在考场现编的。
在《礼记》中有相似的记载。这件事至少有两个人都注意到了,一个是明代一位诗人,叫做敖英,另一个比较有名,就是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那个杨万里。
下面引一下敖英的《绿雪亭杂言》。
愚按东坡斯言,非无稽臆断也。在《文王世子》曰:“公族有罪,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即此而观东坡之意,得非触类于此乎?
杨万里《诚斋诗话》关于这一点的表述也类似。不过更进了一步,说礼记这个故事,指不定就是从尧的典故而来呢。
其实问我的话,我觉得,苏轼写尧、皋陶这个故事的时候隐约想到过《礼记》,这个推断还是比较可信的。
主要是,我想了想自己,假如我往作文里写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历史小故事,那多半是我没记清细节所以写错了。要说随手一编,刚好就编得跟真实事件大差不差,这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
不过苏轼到底还是苏轼,或许就是能创造这样的巧合,也未可知。
而且呢,“考场现编派”写的几个小故事,要比“记混人名派”的论述好玩多了。
他们写的小故事又有两个分支,一是“何须出处”,二是“想当然耳”。
“何须出处”,见于陆游《老学庵笔记》。
说是阅卷的时候,梅圣俞读到苏轼这篇文章,非常欣赏,就拿去呈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看了,也觉得很好,但是对“杀之三宥之三”这一句有点疑问,就问梅圣俞,此出何书?
梅圣俞就一笑,回答说,何须出处。
后来排完了名次放了榜,欧阳修见到了苏轼,又拿这件事去问苏轼。
苏轼也是一笑,亦答道,何须出处。
欧阳修因此称赏苏轼的豪迈。
这个小故事,就颇有高山流水、两心相惜的意思。原文有点长,就不录了。
“想当然耳”,就是题主在题目描述里写的故事了,出自龚颐正《芥隐笔记》。
梅圣俞来问苏轼,“三杀三宥”的事在哪本书有记载?
苏轼就回答说,想当然耳。
龚颐正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件事,又接着写道,虽然苏轼这话是随便一说,但是这随便一说的“想当然耳”,其实也是有旧典可循的。
循的这个典呢,就是孔融讽刺曹操的“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以今准古,想当然耳”。
说是曹操攻打袁绍的时候,攻破邺城,把袁熙的妻子甄宓赐给了曹丕。
孔融听说了这件事,就去跟曹操说,从前武王伐纣,把妲己赐给了周公。
曹操觉得很奇怪,于是问他,这又是哪本经典上写的?
孔融就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从如今的事推断,我料想从前也一定是这样的啊。
孔融说的这话呢,有点儿以史为鉴的意思。但是他这么反着一说,就显得特别讽刺。
不说史无前例所以不能做,而说今天既然有人做了,史书上的圣贤必然也做过。
然而圣贤既然没有做,那么今天做这件事的人,必然也就距离圣贤甚远了。
至于是哪个方向的远,那就不必点破了。
“想当然耳”又有另一个版本,还是杨万里《诚斋诗话》。
和上面龚颐正那版的差别,一是换了个npc,二是让苏轼自己介绍了孔融的旧例,三是词句上的细微改动。
这一版说,欧阳修去问苏轼,“三杀三宥”,是哪本书上写的呀?
苏轼答,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
欧阳修就回家翻书,结果翻了半天也没有翻到,过了几天再见苏轼,于是又问他。
苏轼就说了孔融的故事,又道,当时孔融说“以今日之事度之,意其如此”,现在我也是这么回答您。尧和皋陶的事,我也是“意其如此”。
孔融当时的话,是讽刺曹操无德。苏轼反其意而用之,则隐隐是称颂仁宗宽厚了。
这个版本是我最喜欢的。其实这一版里的苏轼,非要说的话,掉书袋掉得稍微有点儿浮夸了。但是对答之间的飘逸气度太吸引人了。
纵论古今,是名士风流。
抄一下《诚斋诗话》原文结束摸鱼吧。
“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然予尝思之:《礼记》云:“狱成,有司告于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其称王谓王三皆然,安之此典故不出尧?
以上内容主要搬运自王水照先生的《苏轼选集》,稍微整理归纳了一下。如果有错的地方,那估计就是我理解错了,求轻拍qaq。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 又一个录取前三名的,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都在一家单位应聘,如果真的是这样,那真搞笑~我暗暗地吐槽,然后继续指导她配合占卜。这还是有考试通过的人的,毕竟过了的是
  • (西乡县经济合作服务中心 茶镇张瑞)#走进汉中#【汉中西乡:“奏岭南麓小江南”自然秀美米仓山】 位于汉中市西乡县境内的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900多米
  • TPPN10 PGTW 310302 A. SUPER TYPHOON 25W (JEBI) B. 31/0230Z C. 18.06N D. 143
  • 这两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正月初八日的内务府满文奏折,就以皇贵妃为首的名义,办理上元令节内庭主位的饽饽桌张以及诣居圆明园事宜。本月初九日,因皇贵妃、内廷主位
  • 矫正过程是渐进的,牙齿也是稳定的,专业医生对牙齿施加的力量完全符合生物学原则,使牙齿在健康的基础上移动,不会对牙齿、牙周组织产生创伤。本来是一个特别容易消极,也
  • 中国的性教育正在一点点改观,中国社会固有的矜持让我们的父母有时可能有些难于启齿,但我想,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这一代人应该会用更自然的方法,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性教
  • 如有任何签售相关疑问,请加西瓜JUN线下活动群,q群聊号码:498246559 (仅对参加漫展的网绿开放,漫展前一天20:00左右会在群内详细说明签售注意事项,
  • BB下个阶段会比现在忙,鹅子9月份6年级,数学是BB辅导,我提出的要求是,“如果你在值班,鹅子发照片or电话问询你要保有耐心,如果你正在开会,也要用温和的语气说
  • 非常感谢送来的精美的来信和礼物(*ˊᵕˋ*)✨狗的pose✨(爱犬丸山彩成立)#MACO[超话]##MACOfam[超话]#【Twitter】ライブに「天候」の
  • 【这是一条记录贴】【pyq wb同步更新】仔细一看存的第一张你们的照片是一年前趁时间尚可支配 爱豆尚在营业 心灵尚未出坑的时候去了现场还认识了一群神仙小姐妹动辄
  • ☎️ 大悦城店:029-85720345(曲江大悦城2F-30 2楼天幕下) ☎️熙地港店:029-89619030(凤城七路熙地港购物中心L4-031)
  • 这可能是因为那个小时是北美晚上的开始,也是亚洲工作日的开始。#BaseFEX每日播报# Longhash分析称在过去两年的午夜和凌晨1点是BTC价格最不稳定的
  • #陪张艺兴共赴十年[超话]# “谢谢你们,给我创造这样一个精彩,对我来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有了你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的人生充满了奇遇.我非常尊重每一位我的
  • ”这届政府反腐七年,我看到不停地发股票,每一个股票上市,就有一伙特权阶级暴富了,同时,亿万股民输得连裤子都没有了,这是其一。一批批股票上市,一批批股票退市,国家
  • 男人再帅 ,扛不起责任 ,照样是废物; 女人再美 ,自己不奋斗,照样是摆设;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 活出点责任和尊严,宁可做潇洒的女神,也不要做摆设的花瓶! 人生
  • #走太行 看富岗# #缅怀李保国# 李保国故事(二十五)土能生金 杨群小出生在国家最困难的1960年。由于兄弟姊妹多,家庭条件差,直到9岁那年他才上小学。在杨群
  • 记得哈】714服装714street 19SS 彩色条纹短袖MMP 19SS BREATH SHORT 短裤我都给你们搭配好了裤子714到手109,趣评测89元
  •   据了解,中国蓝田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是农业农村部投资的直属单位,以服务“三农”、资产经营、科技研发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国有资产管理试点单位,也是中国农业农村领域
  • 因为世上万事万物都有磁场,你能自然吸引你现在的号码,它和你本身的磁场就是相吸引的。对于家的概念我一直是十分淡薄的,除了我的奶奶,勉强加上爷爷,家和万事兴是我一直
  • #本院新闻#【全省法院“六专四室”第三片区观摩活动在红河举行】为贯彻落实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加强内部管理活动及警务安全零事故创建年活动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警务安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