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花店关了,我自己远航。
2、我将盛装以待,向你而来。
3、你瞧,天亮了,你也该亮了。
4、要相信秋天会降临很多浪漫。
5、风很清澈,从头到脚都快乐。
6、夏日是调整心情的最好季节。
7、面对热爱要不遗余力的喜欢。
8、清晨和夜晚都请用力去生活。
9、人因为热爱生活更容易被治愈。
10、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11、已知黎明将至,抬头尽是朝阳。
12、怀着梦想和远方奔赴每场山海。
13、朝看花路低垂,目揽群山夕照。
14、希望你的眼睛像以前一样炽热。
15、喜欢做的事是没有截止日期的。
16、所有事情只要你觉得值得就好。
17、四处走走,你会热爱这个世界。
18、夏天的避难所当然是图书馆啦。
19、我要把我的星球和玫瑰都给你。
20、把今天过好,不让遗憾来打扰。
21、要努力地搜刮生活里全部的温柔。
22、朝朝暮暮,沉淀过往,迎来新光。
23、身处黑暗,仰望光明,永存希望。
24、收起烦恼,挂起月亮,睡个好觉。
25、往前吧,下雨是因为彩虹要出发。
26、这吹不出褶的平静日子也在闪光。
27、预祝你我有数不尽的鲜花和浪漫。
28、所有回不去的日子都有它的道理。
29、花还会重开,不同的春来了又来。
30、记得向前看,别烂在过去和梦里。
31、生活是一场又一场美好事物的追逐。
32、慢慢走,沿途有风景,背后有阳光。
33、就让烈酒烧喉上心头,往事随风流。
34、食一碗人间烟火,饮几杯人生起落。
35、你看这天光终于吞海而起破云而出。
36、感谢每一种梦想,让生活值得奔赴。
37、南来北往,不辜生活,不迷失方向。
38、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39、再等等,山南水北,我一定陪你去。
40、未来一定很好即使现在有诸多不幸。 https://t.cn/RyhKu8N

#好聲音塑造100天#

Day51· 說方言,也能說好普通話

文段: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
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逐书事件”与独译莎剧——梁实秋在青岛的两件旧事】梁实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文学批评家、学者,但许多人知晓他,也许还是因为他与鲁迅那场持续良久、轰轰烈烈的“笔仗”。论战之广,涉及人性、教育、阶级等诸多话题;论战之久,更近十个年头。
  少为人知的是,这场“笔仗”,其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人生困扰。其中之一,就是他出走上海旅居青岛以求平静生活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
  从1930年受聘国立青岛大学到1934年离开,梁实秋旅居青岛的四年间,双方论战的硝烟一直没有消散,特别是“逐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两人结下了新的“梁子”。
  1930年的青岛,是梁实秋走出“人性论争”尴尬处境的庇护所。来青岛之前,梁实秋在上海的生活极不平静。
  1926年,他的一篇《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激起千层浪。在“国破山河在”的危急时刻,梁实秋却抱着艺术至上、文艺自由的观念,宣扬文艺的自由独立性,这无疑与时代的要求相悖。他无意间卷入了那场分不清是政治还是学术的激烈争斗,深以孤立无援为苦,厌倦了文坛争斗的梁实秋渐萌逃意。
  恰逢此时,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杨振声到上海来延揽教授,正巧碰到刚刚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的闻一多,并通过胡适、闻一多认识了梁实秋、沈从文等人。杨振声求贤若渴,一遇闻、梁,便坚邀他们到青岛任教。在专程去青岛“半日游览”和“一席饮宴”之后,梁实秋接受了国立青岛大学的聘书。
  虽然远离上海,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鲁迅的论战,风波再起,并伴随了梁实秋在青岛的始终。
  鲁迅和梁实秋的论战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大事件。梁实秋比鲁迅小22岁,一少一老,从1926年开始笔战,一个以《新月》《益世报·文学周刊》为阵地,一个以《萌芽》《语丝》为阵地,一直到1936年鲁迅逝世,两人论战长达近10年,笔战的文章125篇、50余万字。
  梁实秋到国立青岛大学执教后,论战硝烟未散。臧克家曾回忆说:“同学们知道梁和鲁迅先生经常论争,在课堂上向他发问,他笑而不答,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鲁迅与牛(1930年1月10日上海《新月》月刊第2卷第11期刊载了梁实秋的《鲁迅与牛》一文,阐述了他与鲁迅论战的缘起,此举意在让同学们从文中去找答案)。同学们莞尔而笑,梁实秋神情自若。”
  1932年春在国立青岛大学发生的“逐书事件”,更是让二人的关系雪上加霜。梁实秋时任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主持成立了图书委员会,绝大多数成员都是新月派,对当时左翼文坛推重的书籍往往不能认同。被进步青年奉为精神导师的鲁迅作品,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重视,以至于传出梁实秋将鲁迅作品从图书馆中清除的传言,所谓的“逐书事件”便爆发了。
  鲁迅曾两次提及该事件,亦可见其对此事耿耿于怀。他在《“题未定”草》一文中写道“梁实秋教授充当什么图书馆的主任时,听说也曾将我的许多译作驱逐出境”。他在为曹靖华翻译的《苏联作家七人集》所作的序言中再次叫屈:“梁实秋教授掌青岛大学图书馆时,将我的译作驱除。”
  关于此事,梁实秋在《关于鲁迅》一文中辩解:“我首先声明,我个人并不赞成把他的作品列为禁书。我生平最服膺伏尔德的一句话:‘我不赞成你说的话,但我拼死拥护你说你的话的自由。’我对鲁迅亦复如是……我曾经在一个大学(国立青岛大学)里兼任过一个时期的图书馆馆长,书架上列有若干从前遗留下的低级的黄色书刊,我觉得这有损大学的尊严,于是令人取去注销,大约有数十册的样子,鲁迅的若干作品并不在内。但是这件事立刻有人传到上海,以讹传讹,硬说是我把鲁迅及其他‘左倾’作品一律焚毁了,鲁迅自己也很高兴地利用这一虚伪情报,派作我的罪状之一!其实完全没有这样的一回事。宣传自宣传,事实自事实。”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还有人就“逐书事件”问臧克家。他回答说:“我想不会的,也是不可能的。”算是为梁实秋作了最好的证言。
  虽为论敌,但对鲁迅的评价,梁实秋也表现了可贵的公允。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第二日的《世界日报》发表了对梁实秋的专访文章,回忆了与鲁迅的文字因缘,并对其文学成就不吝赞美:“先生在文学方面,为中国文坛上最有力之作家,余与其立场虽稍有不同,而其文笔之卓绝,则实令余钦服。现先生逝世,为中国文坛之最大损失,盖后人恐无能补其缺者。”
  1934年7月,梁实秋应王平陵之约,将与鲁迅等左翼文人论争的文章中的31篇,结集为《偏见集》,该书由正中书局出版,成为他的一本较重要的文学论集。
  除了论战带来的困扰,梁实秋的青岛岁月也有宁静的一面。特别是,以一人之力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成为国内完成该项成就的第一人。
  在国立青岛大学,梁实秋担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学与学术并举。他虽是留洋出身,却不喜洋服,夏季常穿的是长衫,秋冬则穿一身丝织棉袍,严冬时节是棉袍外面加套一件皮袍,而且颜色都淡雅不俗,颇具谦谦君子之风。
  臧克家回忆:“记得,1930年我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二年后改为山东大学),入的是您做主任的英文系。您面白而丰,夏天绸衫飘飘,风度翩翩。”他还回忆说:“当时外文系主任梁实秋先生,胖胖白皙的面庞,讲课干净利落。”
  梁实秋授课时间观念极强,对此他的学生记忆颇深。他上课,永远是铃声未息已走进教室,坐下就讲,不疾不徐,绝无赘语。下课铃声方振,恰好讲到一个段落,铃声未毕,已步出课堂。他常对同事和学生讲:“上课时一分钟也不能浪费,课间是学生活动和休息的时间,一分钟也不容侵犯,故尔上下课必须准时。”但一堂课的内容倘若记录下来,都是一篇组织紧密、内容充实的论文,课后重温它,也足够思索两三个小时。
  1932年8月,梁实秋为国立青岛大学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了“莎士比亚”课,他是国内最早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的学者之一。同时,在胡适的发动下,开始了“莎士比亚”翻译工作。
  如果说梁实秋这一辈子只崇拜过一个人,那么这个人一定是胡适;如果说梁实秋只对一个人感恩,那么这个人也一定是胡适。走上译莎之路,也是起自胡适的倡议。
  梁实秋和胡适的交往始于1927年在上海共同参加“新月社”期间。胡适是“新月社”的精神领袖,梁实秋是最年轻的参与者之一。1930年,任中华教育基金会董事会主任的胡适,倡导成立“莎士比亚的戏剧全集翻译会”,决定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1930年8月,胡适应杨振声之邀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住在宋春舫家里,参观了宋的藏书楼“褐木庐”。大量戏剧书籍珍藏其中,包括莎士比亚的多部剧作,仅《哈姆雷特》一书就有五国文字的版本。
  随后,胡适便提议闻一多、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同年12月23日,胡适致梁实秋的信中谈及了译莎士比亚一事,其中写道:“……拟请一多与你,与通伯、志摩五人商酌翻译Shakespeare(莎士比亚)全集的事,期以五年十年,要成一部莎氏集定本。”
  1931年1月5日,胡适复信梁实秋,又谈此事:“我可以来青岛一游,约在一月十七八日,定期后当电告……志摩昨日到平,赞成译莎翁事。”就在当月24日,胡适来到青岛开始筹划《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的事务,在与杨振声、闻一多、梁实秋等人讨论后,决定用散文体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但部分作品可试用韵文体。
  胡适最初拟定的莎翁翻译办法,决定由闻一多、梁实秋、陈通伯、叶公超、徐志摩五人组成翻译莎翁全集委员会,并拟请闻一多为主任;暂定五年全部完成(约计每人每半年,可译成一部)。信中还提议徐志摩试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叶公超试译《威尼斯商人》,陈源试译《皆大欢喜》,闻一多试译《哈姆雷特》,梁实秋试译《马克白》。
  可惜,这项大工程最终没能如愿由几位大译家共同参与完成。据梁实秋后来回忆:“通伯不肯参加,志摩在二十年十一月里就不幸逝世,公超、一多志不在此,结果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孤独的开始这漫长艰巨的工作。”
  对于译莎,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便十分积极。当时,他除了每周教十二小时课之外,就开始着手翻译。他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
  在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他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在1936年5月至11月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而《仲夏夜之梦》因抗战后通货膨胀,没有出版。后来,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梁实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总结梁实秋这个成就,可以看出,从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的工作岗位得益不小,这也算是青岛给他的最重要的馈赠之一吧。
  1934年,梁实秋的好友胡适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邀请梁实秋到北京大学任外文系研究教授兼系主任。消息在山东大学传开,山东大学群情不满,外文系师生联名向北京大学提出抗议。抗议信在青岛当时的《民报》上曾有刊载:“敝系经梁实秋先生主持开办,同学夙受陶冶,爱戴正殷……群情迫遑,北平素为文化区域,人才较多,至希鉴谅,另行延聘,以慰渴望。”恳切之情跃然纸上。
  三十岁出头的青年教授,工作四年,博得全系师生如此深情的挽留,足见梁实秋教学育人工作之成效。几经磋商后,胡适发来一封电报说:“梁实秋先生主持山大外文系四年,成绩显著,已有基础。现北大外文系亟待梁先生来此帮助,恳请暂时借用两年……”
  1934年夏,山东大学外文系全体学生,在青岛奇园饭店为梁实秋举行了饯别宴会。
  晚年在台湾的梁实秋对青岛怀有特殊的眷恋之情。青岛文史学家鲁海曾说,梁实秋晚年描写青岛的回忆文章,至少有40余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这座城市的喜爱。
  1983年,梁实秋的大女儿梁文茜带着父亲的委托,重回青岛寻梦。梁实秋更是将女儿梁文茜从青岛海水浴场捧来的一瓶沙子置于案头,视为珍品。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放宽到大陆禁戒后,梁实秋大喜,计划到大陆探亲。但11月3日,梁实秋因突发心脏病逝世,重返青岛最终成了一桩难了的遗憾。(大众日报)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3.有可能导致颌骨囊肿产生的阻生牙及不明原因的面部疼痛,考虑与阻生牙有密切关系的建议拔除。4.此外临床上还会遇到阻生牙导致的颌骨囊肿及良性肿瘤,此时就需要手术治
  • 不情愿的叙话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也不是不开心,就是懒,懒得动,懒得说话,懒得吃饭,甚至懒得喘气~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很爱我,在我犯懒的时候,她就会出现,时刻提醒我
  •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 方南塘《得家书》诗云:“老妻书至劝还
  •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水大生大鱼,公司选择正确的道路,作为全产业链布局的国产机器人龙头,最有希望突破外资机器人品牌的重围2022年中报点评:盈利能力稳健
  • 故事的结尾,我终于在半梦半醒间走进了那家梦幻爵士吧,体会到了人生的终极快乐……☆★《恋爱永远是未知的》村上龙 | 阅读电子书:“我终于明白,真正能够作为支撑的东
  • 也许我所失去的 正是我生命中绝不该放手的东西在距今已经很久远的那一天,我们就约定好了重逢。 我知道,我会找到你有一种悲伤叫做寂寞 在我一个人荒凉的世界里 一
  • 每个月的见面(当时还没有疫情)的见面可以缓解我们的相思,但是她忙碌的工作让我们相互陪伴的时光少之又少,有时消息都来不及回复,让我意识到这样的关系是一种维持,而不
  • 五月真的太幸福了▫️昨天下午去体验了陶瓷,手捏杯子太有趣了,先上色了一个小蘑菇,好喜欢呀,专注当下所做的事情总能获得最大的满足。[拜拜][拜拜][拜拜]能打动人
  • 2.#澳门[超话]# :5月8日起外国/香港/台湾旅客赴澳前预订医学观察酒店后须预约核酸检测。3.#香港# :5月9日起对海外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抵港人员需再增加进
  • 现如今,我们的采油工人坐在屋内,基本上就能将所管辖的油井数据全部采集完成,遇到极特殊天气,我们还可以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大大减轻了一线工人的工作强度。  新理念
  • 真的真的真——的非常感谢大家☆今后也请继续支持我们╰(*´︶`*)╯ 一同 (P6)そんなこんなで熱く盛り上がった3人での初ライブ! (P8)稽古終わって帰宅
  • 参照以往的发现,“盈”字款的白瓷,除了在唐长安大明宫外,在西明寺、青龙寺、西安唐新昌坊也有出土,而且也在邢台市、河北易县并非是高级贵族的唐墓中发现,可见把“盈”
  • 好吃好喝光盘了最后周五中午不知道吃什么 就无脑跟去了三楼吃大鸡腿 嗯 只有大鸡腿是能下咽的然后很想喝点什么!然后下午想了想没事 就打算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正好是夕
  • ”苏格拉底这句话,在建筑及工艺上固然讲得通,但按到我们的梅花,就使人难解了。美的本身的滋味虽然不能说出,但美的外部的情状,例如原因或条件等,总可以推究而谈论一下
  • #郭聪明[超话]##全世界最好的郭聪明# gcm#锅巴独宠郭聪明# 明明已经说了俩遍拜拜,可最后还是没下,又因为好多家人们点嘉宾,于是啥也没说再次戴上耳机。)跟
  • #张国荣0912生日快乐# “秋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四季都很好,你若尚在场,似乎每一年的重要时刻,我们都会这样感慨,不会缺席的热搜,各音乐软件都会有个版面,
  • 30.你们为什么不点 赞,是不是欲擒故纵?#情感#呵呵学人精,大半夜看到某人发的朋友圈真是晦气,一面讽刺我一面又学我你怎么好意思的啊学人精你可真有意思[太开心]
  • (那年我们,是没有遗憾的,或许有,那些没有提到的志雄妈妈、延秀奶奶、崔雄亲爸…他们的结局,只要不提,他们就是happ ending的)再p.s.那年我们的叙事手
  • 男子要求按照标签上面的5块一斤给自己结算,他认为今天进的番茄贵,总不能让昨天的番茄也跟着涨价吧? 如果超市是故意低标高卖,吸引顾客选购,然后在结账的时候偷偷按
  • 她,隔几天就会来几段长长的文字,不管我回不回,她还是会照常分享她的近况,遇到的人和事,她总说,每次和你写这些,就感觉在写作文,每次都删删减减,感觉比读书时候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