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心
一、人要心静,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观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听即忘。能干扰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伤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开。你若平和,无人可恨,你若不究,无人能扰。
二、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三、不要在一件别扭的事上纠缠太久。纠缠久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实际上,到了最后,你不是跟事过不去,而是跟自己过不去。学会放下,无论多别扭,你都要学会抽身而退。

四、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有时候,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没心没肺,才能活着不累。
五、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六、路,不通时,选择绕行;心,不快时,选择看淡;情,渐远时,选择随意。有些事,挺一挺,就过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记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释了;有颗心,伤一伤,就坚强了。

七、修心当以净心为要,修道当以无我为基。过去式,过去心,不可记得;现在事,现在心,随缘即可;未来事,未来心,何必劳心。
八、万事随缘,不可强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方能有个好心情。诸事,能为之则为,不能为之则不为;不苛求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苛求于己,勿施不欲之事,任其天然。
九、该来的都会来,该走的都会走,缘起缘灭、终有时,随缘、顺缘、不强求;遇到任何情况,面对、接受、处理、放下、不苛求。借了一副空皮囊而来,临了又空空无一物地去,人生几十年,不过如此。

十、人之所以烦恼,在于记忆;人之所以放弃,在于选择;人之所以宽容,在于理解;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感情;人之所以充实,在于过程;人之所以成功,在于勤奋;人之所以幸福,在于知足。
十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就是一颗心。心柔顺了,一切就完美了;心清净了,处境就美好了;心快乐了,人生就幸福了。多点淡然,少点虚荣,活得真实才能自在。
十二、看清一个人何必去揭穿;讨厌一个人又何必去翻脸。活着,总有看不惯的人,就如别人看不惯我们。活着,说简单其实很简单,笑看得失才会海阔天空,心有透明才会春暖花开。人生,何必负赘太多,想开、看开、放开,如此而已。

十三、昨天是命,已成定数;明天是运,一切皆有可能;今天的一切是命运的根本。把今天过好,命就好;把今天用好,运就好;把今天过好用好,命运就好。
十四、人生几十年,转眼一瞬间,如果计较,就会烦恼;如果豁达,就会快乐;如果徘徊,就会心累;如果放下,就会轻松;如果理解,就会宽容;如果忙碌,就会充实;如果勤奋,就会成功;如果看透,就会成熟;如果知足,就会幸福。
十五、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朋。跟家人争,争赢了,亲情没了;跟爱人争,争赢了,感情淡了;跟朋友争,争赢了,情义没了。争的是理,输的是情,伤的是自己。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明。放下自己的固执己见,宽心做人。

十六、人生就是这样一个苏醒的过程。这个世界层层叠叠地向我们展开,这一刻迷离的面目,下一刻就会清晰;这一刻不能宽恕的人,下一刻就会得到原谅;这一刻不能接受的事实,下一刻就会变得容易理解。
十七、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十八、睿智的人看得透,故不争;豁达的人想得开,故不斗;得道的人晓天意,故不急;厚德的人重谦和,故不噪;明理的人放得下,故不痴;自信的人肯努力,故不误;重义的人交天下,故不孤;浓情的人淡名利,故不独;宁静的人行深远,故不折;知足的人常快乐,故不老。

十九、心缺良善,言行必恶毒;心缺美德,言行必下流;心缺自尊,言行必卑贱;心缺诚实,言行必虚妄;心缺涵养,言行必粗陋;心缺教化,言行必无礼;心缺敬畏,言行必随便;心缺知识,言行必愚钝。
二十、来去皆有因缘,得失不由己意。缘来则来,无法抗拒;缘去即去,难以挽留。得亦无所喜,失亦无所忧。万物顺随,才会顺心;万事如法,才会如愿。只有看开得失,生命才会不再慌张;只有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生活才能自在从容。
二十一、有同情心,才能利人;有体谅心,才能容人;有忍耐心,才能做人;有慈悲心,才能度人;有艰难心,才能助人;有明智心,才能观人;有包容心,才能处人;有厚道心,才能谋人;有细节心,才能察人;有信任心,才能用人;有责任心,才能育人;有美丽心,才能示人。

二十二、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二十三、有些事,做了就做了,就不去想了,再想,心会烦;有些人,走了就走了,就不要留恋了,再留,心会卑;有些情,没了就没了,就不去怀念了,再念,心会殇;做人之美,在于简约;做事之美,在于利索;胸怀之美,在于宽阔;聚散之美,在于淡泊。
二十四、有一颗随缘心,便会更洒脱;有一颗平常心,便会更从容;有一颗慈悲心,便会更善良;有一颗感恩心,便会更知足;有一颗因果心,你便会更睿智;有一颗忍让心,会更快乐;有一颗超脱心,便会更淡然;有一颗质朴心,便会更纯粹;有一颗包容心,便会更豁达;常常观自心,便会更智慧。

学以致用

似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天
我们对坐在玻璃窗前 只有我们俩
阳光折射下你的寸头显得格外精神
一如既往的少年感拉满
你还是翘着个二郎腿
但落落大方 坦然自若
在你的大笑声中
能感受到你由内而外的自信和自由

我们可以很轻松地看着对方的眼睛
笑谈过去的往事与回忆
我或许还和你吐槽曾经流过多少眼泪
和你分享自己拍了部纪录片正筹备着第一部长片
你也非常开心地和我分享你达成了自己心中的目标
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看到任何与你相关的信息
我的内心平静 波澜不惊
因你的快乐分享 为珍惜的朋友感到开心
因你的沮丧失落 默默祷告守望
就仿佛2017年我们第一次配合拍春晚纪录片那样
过过命的战友情谊 深刻且深厚

我仿佛感受到这一切发生的真实
此刻嘴角上扬
很快再见

佛教
「 第一因 」 之迷思

很多佛教徒不禁会问,

佛教谈的业力、
因缘、
果报理论,

都是涉及过去、
现在、
未来三世。

如果由前世的前世一直推论,
那么,
第一世又是如何出现?

况且佛教一向以
「 无始时来 」

即无开始无终结的方式,
以形容有情生命及世界的存在,

到后来瑜伽行派建立
「 阿赖耶识 」
説明生生世世的相续不断,

如《 阿毘达磨大乘经 》 :

「 无始时来界,
一切法等依;

由此有诸趣,
及涅槃证得 」,

「 界 」 是
「 因 」 的意思,
即 「 阿赖耶识 」,

它并非第一因而是
「 无始时来 」 的性质,
亦是有情自作自受所致而得的果报,

所以佛教不寻求如其他宗教
「 自由永有 」
永恆创造主的第一因。

佛教以不寻求第一因,
并以
「 无始时来 」
作回应,

这就必定出现无穷后推的情况,
而且听来亦取巧,
这可说是佛教理论系统的阿基里斯脚踝。

本文虽然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希望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及思考。

对于第一因的探求在人类文明中从来未有中断过,

不论从宗教、
哲学及科学的层面研究。

我们寻求第一因是建立于我们的存在之上,
而存在又建立于时间空间上,
其中又存在着我们个别个体。

时空在我们的认知感知上可说是非常实在无误,

并可客观地以仪器量度,
故人类文明未有对它们作出质疑。

直到1905年爱因斯坦
《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狭义相对论

提出时间膨胀、
长度收缩等概念,

证明时间空间是随速度而变化,
并非绝对的,
更没有客观的性质。

如果能超越光速,
就连因果都可以颠倒过来!

爱因斯坦后来更发展广义相对论
探讨时空
如何被引力所扭曲。

佛教不同派别对时间观念亦不是一致,

对于时间上的过去、
现在、
未来,

即所谓的三世
有不同的概念。

他们主要有两类 :

一 、三世实有;

二 、现在有体过 [ 去 ] 未 [ 来 ] 无[ 实 ] 体
( 现在有 )。

提倡
「 三世实有 」
主要是说一切有部,

「 实有 」
并不是指本体存有论上的实有,

而是指在现象界的存在,
如在回忆过去时,
所回忆的事件是存在的。

至于
「 现在有 」,

是反对
「 三世实有 」 的
其他部派,

如经量部,
提倡只有现在是实在,
能被我们的经验感知,

而且时间是刹那的,
所以过去已消失而未来未出现。

乍听之下,
「 现在有体 」
非常合符佛教
「 诸行无常 」 的理论,

而且很有时间是虚幻的意思。

后瑜伽行派亦继承了经量部过未无体这一学説而反对三世实有的说一切有部。

这可追溯至
《 瑜伽师地论 》 的
〈 本地分 〉 中
所讨论的十六种
「 不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 的
异论之一,

对 「 去来实有论者 」
即说一切有部的评破。

就此,
我们更需要探求
「 三世实有 」
对时间概念的本义。

对于说一切有部对时间的看法,
可参考
《 大毗婆沙论 》卷七十六 :

三世以何为自性?

答 :
以一切有为为自性。……

世是何义?

答 :
行义是世义。

印顺法师解释,
「 说一切有部,
并不以时间为另一实法,
而认为就是有为法的活动。

有为法是有生灭的 :
生灭的一剎那,
是现在;

未生是未来;

已灭名过去。

离开有为法的生灭,
是无所谓时间的。」

「 有为法 」
即透过因缘条件而出现的现象,
是刹那生灭的,

而时间的本质是建立于现象
( 法 )
生灭相续的存在之上,

所以时间不是一种独立个体的存在。

况且 「 行 」
即是 「 世 」
( 时间 ),
两者无差别。

概言之,
《 大毗婆沙论 》 説明,
对时间的认知与三世的分别,

是建构依附
于我们对现象的经验之上,

而现象是刹那性,
故不是绝对真实的。

故此,
现象及时间是形容为
「 恆有 」,

有迁流变化的性质,
非形而上不变的存在。

佛教更确立不依据因缘条件而存在的
「 无为法 」,

是 「 常 」
( 不变 ),
并且超越时空,
为究竟的真实。

况且 「 无为法 」
非能够以时间作为概念去思考,

因为它是非现象性的、
没有任何行为的造作,

故不是创造我们存在的第一因。

人类对第一因的追求,
可说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认同,
并必定涉及时间空间。

我们各人个体的存在差别是确立于我们的经验、
记忆、
过去、
认知等,

由此产生
「 自我 」 的认同,

佛教称为
「 我执 」,

而由
「 我执 」
衍生出更多的烦恼。

笛卡儿
对自我存在的质疑而归纳出
「 我思故我在 」
为绝对可靠的真理与第一原理,

但他仍要
「 上帝来轻轻碰一下,
以便使世界运动起来 」

为第一因,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恆动情形一样。

经院派哲学家及神学家
圣多玛斯·阿奎那以
五路论证

证明神的存在亦是透过
「 第一因 」 及
「 第一推动者 」。

这些讨论亦都是离不开时空的概念。

当提出
「自有永有」
( 中译与希伯来文有出入,
但不离开存在的状态 ),

是一种存在的状态,
已可能堕入时间的思维陷阱中,

毕竟,
以语言诠表的事物及理论,
是不可能超越时间的。

更甚,
在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宇宙之外,
时间空间亦是否如我们所认知的一样,
我们并不知道。

佛教一向主张时间的虚幻及主观的,
在禅定经验上更能体会。

如匈牙利心理学家
所提出的心流理论,

心流经验会出现六个特徵,
特别是当完全地专注于当下时,
会失去自我的感觉,

而且对时间的感知亦出现改变
( 如长时间的活动变得主观地短暂 ),
并达到内省的犒赏体验。

这与禅定所产生的高度专注的禅悦非常相似,

禅定对治
「 我执 」
及不同的烦恼,
并且观见世间是无常无我。

至于对
「 无为法 」 的理解,

它是否形而上的本体,
我们并不知道,
以语言诠表更是不可能。

毕竟,
我们的意识及认知能力
( 佛教说是由业力所决定 )
有限,

不能全然理解世界的一切万象万物。

这或许如康德
《 纯粹理性批判 》中
所提出我们是以纯粹先验
感性的时间与空间,

以及知性的范畴,

以考量、
甚至建构这现象世界来认知的知识论,

而形而上的本体
却不能被认知。

总之,
对第一因的寻求是局限及建立于我们在时空中对自我存在的肯定。

佛教是以直观
「 无我 」
作为修行,

并体验刹那的无常性,
从而对不变的
「 我执 」
作出否定,

消融
「 自我 」 与
世界的二元对立,

最终体证超越时空、
离开语言概念的
「 无为 」 真理。

故此,
如果没有
「 我 」
这概念作为基础依据,

那麽,
对第一因的追求亦会自然倒下。

这可是佛教认为第一因并非须要回应的议题。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上完菜说:年纪小的先夹菜( 被戳到了[泪])2️⃣认识了一个河南的漂亮妹妹,相处很舒服也很开心~很贴心又很热情[爱你](每次出去吃饭没有一次买单抢得过她 真的栓
  • 做人要记住这8个字,做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获得物质生活上的保证,才能具备做人谋生的本领,这是做人的必须,但是,做人还必须有德,还要追求人的精神生活,还要为人处世
  • 雨昕最看重的是舞台和作品,看看目前内娱的各大晚会,有的多人合作一个作品,有的单人solo,有的开场秀或压轴,人品实力雨昕具备了,现在就看数据和实绩了,所以首专成
  • 南希·佩洛西的历史功绩就在这里,她就是历史的起动机,我们的军事力量早就厉兵秣马,我们的填海造岛也不是一天能准备好的,我们的群众早就望眼欲穿,一切都像燃油一般
  • ---一 直 背 對 鏡 頭  此 外 , F 4 前 晚 出 席 完 有 線 電 視 接 受 訪 問 , 昨 早 又 繼 續 在 港 進 行 宣 傳 , 他
  • 一‮的般‬女人‮想要‬找一个牛‮真人‬的很难普‮人通‬找‮好个‬人就不错了,知‮知冷‬热一‮家个‬庭‮远永‬不‮能可‬搭配‮相的‬当完美,这‮不是‬符合道的苏‮
  • 这款真的一拿到手就给你们拍测评了 5ut乳胶内衣一件【35】两件【59】 这件内衣试穿完之后,我愿称它为内衣届的“天花板”真的穿上就不想脱掉,轻薄无束缚真的
  • #人鱼唱功宋亚轩[超话]#建个轩唯V裙 要求:1、轩唯(甜螺毒螺都可,不要圣母螺) 2、不好感dy 3、不是wpp 4、要进裙的s我发主超截屏(超话等级≥6级的
  • #长胖博主的每日小事# 最近吃的东西太多了 手机有点挤这是某天下午十分饱之后的小加餐 吃完直接躺尸的那种不得不说 村里的老面包房为什么倒掉真的是因为 不争气啊!
  • 从昨天开始,西堤公园管理方完善篮球场、足球场等告示牌,正式对市民免费开放,西区居民又有一处环境优美的体育公园。#汕头身边事# 【西堤公园运动设施完善开放 将延长
  • 【91岁的兰心大戏院修缮完毕,惊艳回归】今年91岁的兰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西式剧场,堪称老上海文艺潮流的风向标。如今,剧院的每一处细节都重现了它最初的模样,
  • [姜饼人][色][酷炫街舞给手]每日一诗之二十一努力的意义(妖怪不怪)从生到死这一路还在路上曾经何时曾幻想着自己要活成什么样子时间辗转反侧什么时间才明白既然我们
  •  防疫如同作战,若政府担心人民出国有感染一律,要嘛全面封闭边境,有特殊出国需求者,必须报备审核才可放行。或者干脆要求所有出国者,返台后都要隔离14天,而非仅针对
  • 是不是 还那么爱迟到 熬夜工作又睡不好 等你 完成你的目标 要戒掉逞强的嗜好 都怪我 把自尊放太高 没有把你照顾好 骄傲 是脆弱的外表 最怕我的心你不要 能不能
  • 晚安但願明天能知錯就改做個文明禮貌開章西方人工作的苦累,能自己扛就别声张,矫情幽怨的样子并不漂亮,做个勇敢的人,学着去承受命运给你的每一个耳光,这个世界从来不缺
  • #自汉化[超话]##自汉化# 每一个分镜都好美,不忍心上水印[委屈]分镜不好切割,后面有几张可能不太清晰,后续我再重新弄一下老攻来啦[舔屏][舔屏](老攻耳环真
  • 我现在都很感激那位同事,不然的话,凭我自卑的心里在作祟,很可能一辈子都要打光棍……有了这段“经历”再加上教师这个职业的要求,我对孩子们课上课下从不吝啬“赞美之词
  • 人生有很美好的遇见,也有很难过的分别。当生命的时针有张有驰、循序渐进地行走的时候,我们的日子,才会回归生活的本真。
  • 换季真的要注意补水保湿,用喷雾就很方便,尤其是妆后用它补水,成分有3重玻尿酸,能够长效保湿,喷完大半天皮肤都还是润润的~很喜欢它的喷头,喷出来特别细腻,用完这瓶
  • 跟十个人说你过的并不好、不开心,应该有九个人不相信;这是现实。没有人可以真正为你分享什么,不过都是嘴上虚伪的寒暄;这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