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研究到半夜,今天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最后,下巴和法令纹打了玻尿酸,额头、眼周打了点肉毒,太阳穴打了童颜针~

后面我应该就以护肤为主了~做的越多,研究的越多,心里越慌~为什么呢?因为不懂[污]

昨天朋友帮我介绍了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又被“反科普”了一把,感觉自己的认知又更新了一遍。人家说的很直白,你以为你做几个项目看就几篇小红薯就了解医美了?那我们寒窗苦读好几年不是白瞎了?有几个人能真说清楚热玛吉的原理,水光针的成分,黑色素的形成过程?酪氨酸是啥?基底层在哪?更不用说一堆长得差不多的机器了,光M22,我在三家医美诊所看到的都不一样,不是说谁有问题,问题是,咱也不知道啊~买的人不懂,更可怕的是,大多数卖的人也不懂‍♀️

这就是目前医美现状。说这么多,就想告诉大家,医美真的要慎重。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怎么办?我觉得能去公立就去公立吧,最差,也找个医生吧……不是什么韩国院长,而是读过皮肤科整形科专业、有行医执照的医生……否则,就只能撞大运了[允悲]想当年,我18年第一次接触医美,就跟着别人跑到一个酒店楼上、找了个韩国院长,打了PRP、肉毒、玻尿酸,不是因为我勇敢,而是因为啥也不懂,无知者无畏啊,现在想想真后怕好在大多数情况,最多就是无用、费钱,毁容和致死的还是少数~

也奉劝各位卖医美的,这个行业目前是很乱,所以钱来得快一些容易一些,但国家不会让它一直乱下去,真踩在“点”上了,搭上的肯定不是赚的那个利润了~你自己肚子里有多少货,你肯定有数,这和卖个衣服、水杯可不一样~为啥你们死命推热玛吉、很少提起光子嫩肤,你也清楚。多了不说了,只能跟自己说,长点心吧[污]

学佛正确的八种发心

[ 然心愿差别,
其相乃多,
若不指陈,
如何趋向。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既不求利养名闻,
又不贪欲乐果报,
唯为生死,
为菩提。

如是发心,
名之为正。] ---

《 劝发菩提心文 》
  
大安法师讲解 :
  
好,
请看这一段。

上面把发菩提心立坚固愿的重要性作过阐释,
下面就从发心立愿的差别形相,
来标显出一个大乘行人修行的标准。

这一段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常常谈发心,
发心的内涵非常广,
世间上也讲发心,

发求名的心,
求利的心,
求当官的心,
求做善事的心。

它也由这个心,
立种种的目标,
种种的愿。

即使修行也有种种不同的动机,
所以发心立愿的相状是很多的。
  
那么到底一个大乘的行人,

正确的发心和立愿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善知识给我们特别地开示出来,
才能令我们的发心趋向正确的目标。

否则我们对自己修行的这一念动机常常会迷惑颠倒,
常常会把错误的发心认为是正确的,

或者把正确的认为是不正确的,
迷惑颠倒。

所以省庵大师就特别地谈到这一点,
他了解到众生发心立愿的差别相很多,

如果不在这里加以指点,
陈述出来,
行人就不知道如何去趋向正确的发心。
  
所以就
“ 今为大众,
略而言之。

相有其八,
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

就是现在在这里,
概略地陈述八种发心立愿的形相。

这就归纳为四对范畴 :

邪和正是一对,
真伪是一对,
大小是一对,
偏圆是一对。

在这四对中,
邪正和真伪这两对是对世间凡夫的发心而言,

大小和偏圆是对出世间圣贤的发心而言,

其目的都是为凡夫圣贤修行人指示发心修行的标准。
  
“ 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小偏圆耶。”

这就来设问,
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来为下面阐述这八种发心的内涵作一个铺垫。

说明这八种发心哪些是正确的,
哪些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我们可以选择采取,
不正确的我们就得放弃。

这就是取舍。
  
下面就具体的对这八种发心,
四对范畴作一个非常精练的概述。

这种概述一方面是来自于佛典里面,

释迦牟尼佛对阎浮提众生的心理、
种性和好乐的把握,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省庵大师对那个时代我们中国众生的一些状况的把握。

这两种把握都对于我们众生有普遍的描述和指导意义,

乃至于现在我们看来都没有越出这八种发心的范围之外。
  
好,
我们来看第一种,

什么叫邪?

发邪心,
立邪愿的相状 :

“ 世有行人,
一向修行,
不究自心,
但知外务。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如是发心,
名之为邪。”

这是第一种。

我们读这些文句,
都要把它作为一面镜子,
来照照自己,
我们自己的发心在这八种里面对号入座,

属于哪一类?

那么这第一种是邪心邪愿的相状。

世间有一类修行人,
他也知道修行很可贵,
也想走修行的道路,
所以他也发心修行。

但是他发心修行,

一向以来的修行是什么?

不了解佛法的真理。
  
佛法的修行就是修心,
要究明自心,
我们自心真如自性,
具足一切功德。

一切圣贤的学问都是在自心上,
在销归自性上下功夫。

儒家的学说如孔子也说 :

“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学人,
都是为己,

为己不是说自己的己,
这个己就是自性的明德,

都是为了明明德,
做这样的学问。

孟子也讲做学问是
“ 求其放心 ”,

把放在外面的心求回来,
这是在做学问。

“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儒家的圣人都把学问放在自心上。

那么佛法更是心法,
如果不在心地上下功夫,
就偏离了佛法修行的轨道。
  
我们大小乘经典,
千经万论,

都是在
“ 悉明唯心 ”,
都是在究明我们的心地。

现在很多学佛人很可怜,
他都不了解自己的心,

自心是什么状况,
每天心猿意马,
没有办法去控制。

自己每天打的什么妄想,
一概不知道,
没有在心性上下过功夫。

为什么我们要大家念佛,
念佛就是在究明自心。

我们的自心无形无相,
但如何了解我们的心 ——
你去念佛。
  
佛号就是实相,
借托万德洪名,
来显我们的自性,
单刀直入,

以念佛心入无生忍,
开佛知见,
这就在究明自心。

但你如果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就凭着与生俱来的我执,
去追逐外界的事情。

我们的心无量劫以来都是奔驰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的,

我们没有一刻的回光返照,
安住在我们的自性里面。

所以有这么一种修行人,
他不在心性上下功夫,

只知道驰骋在外面,
跟没有学佛的人没有多少差别。
  
所以
“ 但知外务。”

外务有几种呢?

这里列出了四个对象 :

第一是
“ 或求利养 ”,
财利的供养。

一切众生都以财物作为他的外务,
这是众生贪欲的一个重要的对象 ——
财色名食睡。

他虽修行,
但他还贪这些利养。

我们也看到,
很多修行人,
包括由修行人所组成的所谓的机构,

大多在开庙店,
一进去,
商业气氛很浓,

烧支高香要多少钱?

抽个签要多少钱?

开个光要多少钱?

他整个的就是求利养。

这样就使佛门的形象受到很大的伤害。
  
要知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尤其是出家比丘,

如果他真心办道,
一定不会饿死的,
佛菩萨会给他四事供养的,

一切有信心的信众,
四众弟子,
居士会给他供养的。

然而他对这些信不及,
他一定要自己去求供养。

当他的心去求供养的时候,
他就不能究明心地,
不能安心在道业上,

那整个的他就成了一个公司的职员、
老板,

是这样的状态。

在南方的一些寺院,
称寺院的负责人就叫老板,
成了一家公司性质的。

这是
“ 或求利养 ”。
  
第二种是
“ 或好名闻 ”,

好是好乐,
他还离不开虚荣。

希望到处都知道他的名声,
要知名度。

这都是虚荣心在作怪。

于是他就会搞一些新闻炒作,
让很多报纸刊物来登自己的光辉形象,
谈自己做了什么什么事。

做点小事,
都要登报。

这都是
“ 或好名闻 ”。

有的修行人可能不好利,
但是好名。

利放下了,
对名的渴望就更大。
  
第三种
“ 或贪现世欲乐 ”,
贪现世五欲的快乐。

要知道五欲 :

财色名食睡,
地狱五条根啊!

色声香味触,
都是我们轮回的根本。

他看不破这些,
放不下这些,

而且挂着修行人的名义,
还要去贪这些世间的快乐。

有的人就更讲排场了,
出门都要坐名牌的车,

如果不坐宝马车,
都丢不起这个脸。

这是贪世间的快乐,
不能淡泊明志啊!

他因贪这些,
不能淡泊明志,
不能少欲知足,
他那颗心就安定不下来。

世间五欲快乐的滋味很浓,
但是他的道味就没有了。

第四个
“ 或望未来果报 ”,

他修行是想得到来世的人天福报,
或者下辈子做人,
能做大官发大财;

或者修行想得到上天堂的快乐。
  
这些都是邪的发心。

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句的时候,
真的有点感慨啊。

现在很多学佛的人,
可不就没有摆脱

“ 或求利养,
或好名闻,
或贪现世欲乐,
或望未来果报 ”的范围。

很多到寺院去的,
到佛教团体去的,

你去问问,
有几个真的是为了求解脱,
求了生脱死成就佛果而来寺院的。

很多人都是求福报,
求保佑自己。

甚至还有一种观念,
认为学佛了,

怎么才能表明你学佛得到利益了呢?

一定要身体比别人更健康,
钱要比别人挣得多,
官要比别人当得大,
才说明你学佛就有利益了。

这些观念还很有市场。
  
于是很多人就振振有词 :

我要积极勇猛地得到这些东西,
我考上博士了,
当上部长了,

证明我学佛有贡献,
有利益了,
别人就会来学佛了。

他要做表范。

甚至得了病,
我一学佛就必须好,
这才能说明我学佛很有利益了。

我们听到这些都胆战心惊,
这可是指错了方向,

发错了心,
这些都是邪的东西啊。

佛教对世间这些五欲的快乐,
来世的福报,

怎么去看待它?

佛教对我们人生当中,

遇到种种的逆境、
障碍,

怎么去看待它?

这要用智慧,
用佛的知见去看待。
  
《 净土十要 》里面
有一篇文稿
《 念佛直指 》,
是元代的妙叶大师写的。

《 念佛直指 》中的
第十七章就讲的是
“ 十大碍行 ”。

妙叶大师非常慈悲,
他知道末法时期的行人,

一学佛法,
他的魔障就会起来。

魔障起来时,
往往透不过这个逆境魔障,

就会退失自己的道心,
使无上甚深的佛法在他身上得不到利益。
  
所以出于这样的一念悲心,
他就写出十大碍行来,
让一切行人先把自己放在一个障碍逆境里面,

使这个障碍逆境成为修行道业、
得到解脱的逆增上缘,

这样障碍反而容易得到通过。

如果障碍得到通过,
这就是以八苦为师,

就能够使一切障碍逆境都增强念佛的信心,
使净土的莲华更为光明灿烂。

如果不能把握这一点,
即使你在一个顺境当中,
也会退堕。

他这个十大碍行充满着辩证法,
真是把众生的状况描述得非常的确切。

这十大碍行也不是妙叶大师自己创立的,
他也是依据佛经里面来的。
  
我们来给大家介绍其中几个碍行,
看他是怎么阐释的。

比如对生病的问题,
他说
“ 念身不求无病 ”。

我们修行人不要求无病,
有病是好事啊。

为什么呢?

“ 身无病则贪欲乃生 ”。

你身体没有病,
非常强壮,
这时候你的贪欲就上来了。

大家想一想,
自己生病的时候,
是不是贪欲就会下降。
  
如果身体营养非常丰富的时候,
你什么都来了,
要干这个事业,
要得那个享乐,
贪欲乃生。

特别对比丘来说,
你不要身体太强壮了。

古人说 :
比丘常带三分病。

如果他强壮得像蓝球运动员一样的,
道心又上不来,
那就麻烦了。

下面就是
“ 贪欲生必破戒退道 ”。

这个贪欲心上来了,
他降伏不了,
他就会破戒。

一破戒,
他就成了佛法戒海的一个死尸,

就会被抛弃,
他就会退失他的道业。

所以,
一个修行人要用智慧观照这个病,
病的性是空的,
知病性空,
于是这个疾病就不能对自己产生恼害。

不产生恼害,
这样的疾病正好就是我们修行道业的良药,
“ 以病苦为良药 ”。

所以还要去求无病吗?

有点病是好事啊!
  
再看下面 :
“ 处世不求无难 ”。

你处在这个世间不要求没有苦难,
没有厄难。

如果在世间你没有一切厄难,
你骄傲的心,
奢侈的心就会起来。

太顺利了,
那你就像独生子女一样,
象骄傲的公主一样,
你骄奢的心就会起来,

你就会欺负人,
居高临下,
就必然会欺压其他人,
欺压一切。

所以要体会到人生的苦难,
苦难的本性也是虚妄业力产生出来的,

叫作
“ 体难本妄 ”。
  
所以这苦难也伤害不到我们。

你知道它是虚妄的,
就不会被这个虚妄的苦难所伤害。

就像梦中你遭遇水难火难,
你知道水火灾难很痛苦,

但你知道是梦中的水火灾难,
也不会伤害到你。

“ 难亦奚伤 ”。

所以以患难为解脱,
这患难正好就是你解脱的增上缘。

你在这种患难里面,
正好是
“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

你在患难当中修行,
你将死在安乐当中啊。
  
再看下面 :
“ 谋事不求易成 ”。

你做某件事业不要去求很容易成功,
如果事情太容易成功,
你心里就会生轻慢的心。

轻慢的心上来,
你必定会想
“ 我多有能耐,
多有能力 ”,
这个傲慢的心就会起来。

我们要用智慧观照,
一种事业是不是能成功,
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完全是我们宿世的业力所决定的,
并不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

世界上有能力的人多的是,
为什么他做不成。

赚钱的人都想赚钱,

为什么只有少部分人能赚到钱呢?

所以事情成功,
不是因你的能耐。

#持續可能的戀愛# 第二集

依然是賺走我大把眼淚的一集。

這部戲特別的地方在於,一般戀愛戲往往是對彼此有意的男女主角,因為怕破壞眼前的關係,而遲遲不敢對對方表白心意,這部戲的愛情僵局則是起源於杏花(上野樹里)一開始就提議與晴太(田中圭)「以不結婚為前提交往」,導致當晴太坦承自己是單親爸爸,「配不上」杏花後,兩人就得被迫將關係「昇華」為好朋友,之後要打破這層說好的關係,就會更形困難。

即使杏花之後可能已經改變想法,開始想婚了,或者不在意這段關係是否輕鬆(起初的提議就是希望多一點自己的空間與時間,以實現獨立創業的夢想)。

結果想當然爾,就是開始跟一般戀愛劇一樣,明明互相傾心,卻還要暗藏心底;就算出現情敵,也只能拱手相讓,讓觀眾在一旁跟著急得撓心撓肺。

但這部戲還是讓我甘願看下去,沒看到掀桌,一來是因為劇中描寫的感情,無論是父女還是朋友,或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平實溫暖,他們所面對的人生難題與困境,也都真實而能引起共鳴。

就像不破颯(磯村勇斗)回憶小時候因為父母失和,母親丟下他離家出走,自己總是被寄放在杏花家,杏花因此成了他的初戀,他也非常喜歡杏花的媽媽陽子。當他知道陽子已經去世,忍不住邊哭邊吃拉麵,那一段莫名地觸動我,讓我也不禁跟著淚流滿面。

然而雖然有個無私奉獻的好媽媽,是杏花的幸福與幸運,卻也讓她因此遲遲無法步入禮堂。父母的例子使「婚姻」在她心裡建構起高門檻,結婚在她看來,等於是必須像母親那樣辭去工作,專心在家相夫教子,甚至連鄰居的孩子都不吝幫忙照顧。她自認達不到這種境界,便「沒有資格」結婚。

我想這也是她沒再主動對晴太表白的一大理由---我連自己都照顧不好了,若還想擁有事業,是要怎麼照顧好另一半的生活起居,及跟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

而對晴太來說也一樣,他越喜歡杏花,越難以開口要她陪自己扶養孩子,越覺得自己不能當拖油瓶,拌住杏花讓她無法自由逐夢。所以這兩人的僵局,除非他們都能擺脫自己加諸在內心的枷鎖,決定為喜歡的人或妥協或付出或---變得自私,否則應該是很難打破了。

這集杏花一來也為了賭氣,決定與婚姻仲介配對的其中一個對象瀨川見面,在她看來,「就算不成功,多認識一個朋友也好」。但後來她領悟到,那些來婚姻介紹所的人,都是真心且非常拚命想找到人生伴侶的,自己這種玩票性質的跑來參一腳,實在對人家太失禮了,因此決定中途退出。但她已然傷到那位兩年內被58個女性拒絕的瀨川先生。他憤怒地表示,自認條件強過一般人、注重修飾外表,也已經降低求偶標準,為什麼就是一再吃閉門羹?自己的市場價值就這麼低嗎?究竟自己有哪裡不好?

很喜歡晴太給他的回答,點出了我們一般人常有的迷思,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受:

「您有缺點。這世上沒有人沒有缺點。能夠遇到願意互相包容缺點的人,就是有緣份。雙方合不合,並沒有標準高低之分。」

這也就是所謂的「氣味相投」吧。不只是找另一半,朋友也是。有的人就是莫名地投緣,三言兩句相交,已經形同知己;也有的人即便認識多年,在心裡對他的距離,也還是深如鴻溝,怎麼聊都不對味。

所以對我這個遲遲找不到對象的人來說,心境真的就如劇中井川遙飾演的美麗女醫生一樣,覺得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你喜歡他、他也喜歡你的人,簡直是種奇蹟;這樣的奇蹟可遇不可求。對於像她這種到了一定年齡,也有一定的收入與成就,不要求對方有高薪或穩定收入可以養活自己的人來說,固然可以比年輕人更自由地追求單純的愛情,卻也無法保證奇蹟一定能夠出現;生活無虞的她,更不可能為生活妥協,去與自己不那麼喜歡的人在一起。

另一方面,父親林太郎(松重豐)也與其中一位因為「興趣相投」,都喜歡看書,而想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女性見面。但他不禁感到疑惑:

「結婚跟興趣,應該是兩回事吧?我跟我死去的太太,興趣根本完全不同。」

這也讓我不禁反思,找對象時,第一反應往往是找興趣相投的人,覺得這樣會比較有話聊,但這麼多年下來,自己漸漸也發現,喜歡同一件事物,不代表意見就一定相同,也不代表談得來。好比旅行,對A來說,旅行或許意味著排周密的行程、到每個景點拍拍照表示來過,就可以繼續前往下一個點;但對B來說,可能不要趕行程,甚至不必排行程,隨便找一個公園散步,或者在街上閒晃,都是旅行的樂趣。這樣的兩個人一起出去旅行,結果一定是雙方都有壓力,都不覺得開心。

(看看這集瀨川先生跟杏花見面時那一段就能感覺到,他們的個性根本不合,特別是杏花本身也是有主見的人,跟幾乎一廂情願不顧對方的瀨川絕對會有摩擦)

「到底是怎樣才叫合得來呢?果然還是必須價值觀契合嗎?」
「我最近覺得,多久洗一次浴巾,或者是否討厭(棒球)巨人隊,這種興趣或價值觀就算有出入,喜歡就是喜歡不是嗎?承認這些差異,有一些妥協,並加以接受,才是夫婦、親子,以及家人不是嗎?」

杏花與晴太這段對話,我也相當喜歡。

總之這部戲就是透過各個角色,讓人跟著反思自己的人生、跟著思考人生中的種種問題,也透過林太郎爸爸了解不少新生代的日語用詞(比如這集由外來語「something」衍生來的「サム」,意指「朋友以上戀人未滿的曖昧期」),真的很有意思。接下來晴太的前妻(應該是)也會登場,飾演者是冬季檔『二月的勝者』裡令我眼前一亮的瀧內公美,這又是一個實力派。期待她為這部戲注入的新火花!

是說晴太在為杏花開脫時所說的一段話,真的是說到我心坎裡去了:「平時就特別留意照顧周遭感受的人,特別容易累,所以需要獨處。」

#上野树里[超话]##田中圭[超话]##春季日剧#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这么虚弱的身体,更加深大众对她吸吸的怀疑?现在的她为了利益已经顾此失彼、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很多网友评论也挺有意思:刷卡不晕,告前夫不晕,看光头打碟不晕,头一天不
  • [嘘][吃馕]DH《唐芊芊陆泽涛》唐芊芊陆泽涛(抖音热推小说全章节无弹窗)全文阅读笔趣阁 !!书名:《唐芊芊陆泽涛》 !!主角:唐芊芊陆泽涛《尹岑漾裴烬》尹岑漾
  • (唯一的问题就是我刚开始拎着它坐地铁时有点点尴尬,但后来发现大概因为我上地铁的地方社畜太多,毕竟等我逐渐靠近学校,拿着花的人多了起来,也就没人关注我这一朵了。[
  • 恭喜王权富贵预约突破50W[鼓掌]#成毅# cy#成毅王权富贵##成毅[超话]# 加入超话569天,连续签到565天,终于达到超话12级了,即兴奋又有点惭愧,兴
  • ”妈妈第二天看到的时候还是非常惊喜我的特制cd,把cd放在我手上,我就会唱歌给妈妈听,是不是超级棒[酷][酷]送花的猫头鹰和大宝石戒指,都是从折纸书上自学的,我
  • 04. “穿越时空的博物馆之旅”——汉服特色讲解5月18日,临沂市博物馆各馆区将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讲解活动,讲解员们身着汉服,为您细致解读馆内珍贵的文物,揭
  • #刘宇宁天行健# | #刘宇宁卓不凡#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卓不凡|刘宇宁天行健我粉了一位在推镇和每一位NPC用尽了每一句文明礼貌用语恳请鬼们陪着
  • 米拉之家,在米拉之家中,高迪把自然主义曲线发挥到了极致,整栋建筑无一是直角。L8已经成为我们家的一份子,后背厢空间的设计非常人性化,不仅能装下行李,还能装下全家
  • (20220215) 和鱼吃完菌子火锅走在路上,鱼一直跟我说她想上厕所,我说你尿我手上好了,她骂我神经之后眼珠一动说:“尿你手上当然也不是不行,只是没找到好地方
  • ​1200以德化人,厚德而行,福自至矣。真行善者,当不求名,当暗处行。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 艺术家慧子 又名贝娘,报春图香港博鳌现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会 画家慧子,又名贝娘,海上四任的后裔,山东聊城人,现居北京,自幼好书画、善诗词、尤篆隶,多年执教,一级
  • 整套五金均为原版纯铜+原版水镀24K厚金做旧效果,精致复古,明亮而富有光泽~#宜昌哪几家医院可以做亲子鉴定##宜昌亲子鉴定医院有几家#当阳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当
  • 之所以在红参中要加入红枣,是因为它是补中益气和补血养血的很好的药材,尤其是造血的重要营养素维生素 C 和铁的含量很丰富,用它来配合红参使用,适用于久病所致元气虚
  • 在乌镇的一家茶社里,遇见一处古旧的茶馆,所用瓷器皆为老件,斗笠瓷盏釉彩已经冰裂开片,开片处有茶色,如龙筋,老茶盏配新绿茶,有混搭之美。春色有暖意,人在这样的季节
  • YOHOO!/chic韩系慵懒风百搭款 单肩帆布袋手提大容量女学生书包包¥29.80(券后)#再见2020#----------------#一张照片告别202
  • omg…… 还有我的姐姐………这张真的mv女主角啊啊啊…可是她现在都已经是二胎妈妈了………时间真的过太快了……小女孩变妈妈了……[泪][泪][泪]以前小时候的我
  • 喜欢他头脑清醒目标明确,喜欢他追求梦想却又脚踏实地,喜欢他千难万阻但持之以恒,喜欢他把磨难当财富的智慧,喜欢他不消耗自己的清醒,喜欢他越走越高但不忘初心,喜欢他
  • 真行善者,当不求名,当暗处行。真行善者,当不求名,当暗处行。
  • 突然想起来我曾经也在他熟睡的时候抚摸他的鼻梁轻触他的睫毛我想着这个二十岁的少年真的很好很好我在他的保护下生活得像小孩子心疼他忍受我倔强的性格庆幸他每一次都能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