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金华宗旨——第三章回光守中

回光之名何昉乎?昉之自文始真人也。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气者此也,纯想者此也。初行此诀,乃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似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百日后,光中自然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妇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光之回,即火候也。

夫元化之中,有阳光为主宰,有形者为日,在人为目,走漏神识,莫此甚顺也。故金华之道,全用逆法。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气,非止一时之妄念,直空千劫之轮回。故一息当一年,人间时刻也,一息当百年,九途长夜也。凡人自嘚的一声之后,逐境顺生,至老未尝逆视,阳气衰灭,便是九幽之界。故《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学人想少情多,沉沦下道。惟谛观息静,便成正觉,用逆法也。《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间》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是也。”得此一节,长生者在兹,超升者亦在兹矣。此是贯彻三教工夫。

光不在身中,亦不在身外,山河大地,日月照临,无非此光,故不独在身中。聪明智慧,一切运转,亦无非此光,所以亦不在身外。天地之光华,布满大千,一身之光华,亦自漫天盖地。所以一回光,天地山河一切皆回矣。人之精华,上注于目,此人身之大关键也。子辈思之,一日不静坐,此光流转,何所底止!若一刻能静坐,万劫千生,从此了彻。万法归于静,真不可思议,此妙谛也。然工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工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反照。孔云:“致知”;释曰:“观心”;老云:“内观”,皆此法也。但反照二字,人人能言,不能得手,未识二字之义耳。反者,自知觉之心,反乎形神末兆之初,则吾六尺之中,反求个天地末生之体,今人但一、二时中间静坐,反顾己私,便云反照,安得到头!

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念又注中黄也。眼之所至,心亦至焉,何能一上而一下也,又何能忽上而忽下也。此皆误指而为月。毕竟如何?曰鼻端二字最妙,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大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亦不见鼻矣。大开失之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只是垂帘恰好,任彼光自然透入,不劳你注射与不注射。

看鼻端,只于最初入静处举眼一视,定个准则便放下。如泥水匠人用线一般,彼自起手一挂,便依了做上去,不只管把线看也。

止观是佛法,原不秘的。以两目谛观鼻端正身安坐,系心于缘中,道言中黄不必言头中,但于两眉中间,齐平处系念便了。光是活泼泼的东西,系念两眉中间,光自然透入,不必着意于中宫也,此数语已括尽要旨。其余入静出静前后,以下止观书印证可也。
缘中二字极妙。中无不在,遍大千皆在里许,聊指造化之机,缘此入门耳。缘者缘此为端倪,非有定着也,此二字之义,活甚妙甚。

止观二字,原离不得,即定慧也。以后凡念起时,不要仍旧兀坐。当究此念在何处,从何起,从何灭,反复推究,了不可得,即见此念起处也。不要又讨过起处,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此是正观,反此者,名为邪观。如是不可得已,即仍旧绵绵去止,而继之以观,观而继之以止,是定慧双修,此为回光。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而无光,观而不止,名为有光而无回,志之。

达道居士译文:

吕祖说:回光这个名词,始于何人?始于文始真人(关尹子)。回光的时候,则天地间阴阳之气无不凝聚,所谓“精思”,所谓“纯气”讲的都是这回事。开始实行这一个功诀时,是“有中似无”;日久功成,达到身外有身的地步,那就是“无中生有”。要专心炼功一百天,那光才达到真的地步,那才是真正的神火。在一百日之后,光自然会凝聚;人身中的一点真阳,忽然产生黍粒大小的光珠,就像夫妇交合会怀胎一样,此时必须平静地去等待。光的回法,以及回的程度,就是人们常说的“火侯”。

在广袤的造化之中,有阳性的光在作为主宰。有形体的就是太阳;在人身中就是两眼,通过眼光走漏神识出去,那就是最顺当。所以金华功法,就不能让它顺当,而是采用一种逆法。

要知道回光不仅是返回一身的精华,而且是返回造化中的真气;不仅是制止一时之妄想,也是解脱了千劫之轮回。所以说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一年,就是人间的时刻;把一呼一吸的时间当作百年,那就是九泉之下的漫漫长夜。

人自从娘胎中叻地一声诞生出世,从此就顺着环境生活,一直到老,从来不曾逆视过。阳性的气逐渐衰微,逐步走进那阴性的九幽之界。所以楞严经云:“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你们学道的人原是“想”少“情”多,因而沉沦在下道之中,只有内观于息静,才能成为正觉,这里用的正是那种逆法。在锻炼中眼睛最为重要。阴符经云:“机在目。”黄帝素问也云:“人身精华,皆上注于空窍。”都在强调这个。你们懂得了这一章所讲的道理,长生之方就依靠它,飞升之术也是依靠它。这是贯通了儒、释、道三教的功夫原理。

光并不在身中,但也不在身外。请看山河大地,日月光华照耀着它们,所以光不独在身中。聪明才智,一切事物的正常运转,亦无一不依靠此光,所以它也并不在身外。天地的光华,布满了大千世界;一身的光华也可说是铺天盖地。因此只要你一回光,那山河大地,一切事物也跟着回光了。

人的精华是向上凝集在眼睛中的,这可是人身上一大关键。你们想一想,假如一天不静坐,那光随视觉而流转,能有个完吗?如果能抽出一会儿的时间来静坐,即使是万劫千生,在其中也能了彻。万法终归于静,这一条是真不可思议呵!这真是最玄妙的道理。然而着手炼功,还是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不间断的炼为妙。功夫始终是一贯的,不过在炼功过程中,却冷暖自知,只能由个人去体会了,总之要达到海阔天空,万法如如这种境界,才算是入门得手。

自古以来,圣师代代相传,从未离开“反照”这一说。孔子云:“致知”,释迦号:“观心”,老子云:“内观”,皆是指此一法也。但是“反照”这二个字,人人都会说,却大都不能做到入门得手;其主要原因是还不懂这二字的真正函义。“反”者,就是从有知有觉的心,返回到自己身体和精神还未形成的那种阶段去;也就是在自己六尺之躯当中,反求那个天地尚未形成以前的本体,是个什么样子。现在学道的人,只知道每天静坐一二小时,反思一下自己种种的行为,便说做到了“返照”,那怎能叫彻底呢?

佛道二教的教祖,叫人静坐时观看鼻尖,这并不是让你把意念集中在那鼻端那里;也不是让你把眼观盯着鼻端,而意念又集中在中黄部位。因为眼睛所到之处,心意也跟着到此处;心所到之处,气也跟着到了。这怎么能一上又一下?又怎么能忽上忽下?照这种理解法,正应了楞严经里所说的“认指为月”的妙谕了,什么是“认指为月”,就是说有人用手指指着月亮给人看,那人没看月亮,只看着他的手指。回归正传,那么究竟要怎么办才好?我说就是这“鼻端”二字最妙!这只不过是借鼻端来作眼睛的标准,本意并不是在鼻子上面,因为静坐时,眼睛开得太大,就看得过远,于是看不见鼻子了。眼睛闭得过头,就等于合上了眼,于是更看不见鼻子了。太开的缺点,是眼睛外走,容易产生散乱现象;太闭的缺点,是眼光内驰,容易产生昏沉现象。惟有眼垂帘得适中,恰好能望见鼻尖端,最为恰当,所以取鼻端以为标准。这只是让你垂帘的做到恰到好之处,使光自然透入,无需你主动注射或不注射。

眼睛看鼻端,只是在最初快要入静时,举目一视,定个准则,然后你就放下不去管他。好比泥水匠人砌墙挂线一般,他把线挂起来,便照着这线一直往上砌,并不需要一边在砌,一边老是注意去看线。

止观的功法原是佛家的法,并没有什么秘密。那功法内容是以两眼仔细观看鼻尖,然后正身安坐,把心联系在“缘中”部位。佛家言“缘中”,就是道家所说的“中黄”同一道理。也不必把那里称作头部之中。初学的人,只须于两眼中间与眼珠齐平之处,联系意念就可以。光是活泼泼的东西,在两眼齐平处联系意念,那光就会自然而然的透入,并不必要将意念集中在中黄部位。我这几句话,已经括尽佛家功法的要领,其余入静、出静前后应注意事项,大家可以参考隋代智顗大师所着的《小止观书》印证。

缘中这二个字下得妙极了!无所不在是为“中”;整个大千世界都可以包括在里面,聊以指示造化之机,必须缘着这条路入门。所以“缘”字,就是“缘”着这一起点来开端,来萌芽,不是叫你定定地去攀缘着它,此二字的意义,真是太活了,太妙了!

“止”和“观”这二个字,原是离不开的,那也就是“定”和“慧”也。以后大家在静坐时,如果有染念出现时,不要仍旧死死的坐在那里,可以找一找这个念头出现在何处?从何而起?又从何而灭?反复追究,一直追到追不出结果来,那就是念头生起之处。但你决不要去硬找那念头起处,最适合是达到所谓“觅心了不可得,吾与汝安心竟。”这种程度,像这样才是正观,若不是这样,就不是正观,叫做“邪观”。寻找念头而不可得,以后,还会有新的念头生出来,那么仍然绵绵地止住它,接着又去观它,观到合适的程度,就再去止住那观的念头,这种功法,是一种定慧双修法的功法,也就是我前面所讲的回光。回者就是止;光者就是观。止而不观,称为有回无光;观而不止,称为有光无回。请大家务必记住这一点。

摘自:劝学网——道家思想

【“多畅谈虚无,而忽视炼形”是当代修行者无法长生久视的原因?】

01

丹家上乘,形神俱妙,若神虽有灵妙而形质早衰,则非丹道之正路。释家尚炼神证性,而弃形之粗鄙曰臭皮囊,讥道之留形住世为守尸鬼,实乃不知炼形之妙也。

丹家本来特重炼形、炼气,然后来似乎日益受到道教的影响,从重视实际的养生功夫,转而追求虚玄的性地证悟,虽然还是以性命双修为口号,却开始偏重于讲无为、讲虚空、讲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反而轻视以切实的生理变化为核心的命功修为,尤其是近代的丹家,几乎很少有人认真地提及炼形功夫了。理论的日渐高明,反而带来了实践的日渐退步,近代以来,丹道大成者几乎见不到了,其中固然有很复杂的种种因素,但是,愚以为,忽视筑基、轻视炼形,都是比较重要的原因。

我们看后世特别是近代的丹书,很多都有这样的特点,许多人做功夫也是这样,喜欢虚无,喜欢无相,不喜欢有为的搬运、导引,尤其不喜欢做生理的基础功夫。

所以很多人都是筑基未固,便求还丹;形质未化,便求养胎,从而导致了种种的偏失:比如,有为功夫不够,根基不牢,基础不固,处处有漏(此处专言身漏),证量难以升华;还丹后不事炼形,急于入定养婴,形中阴气未净,以至阳神无法纯阳,真幻相杂,难入正路;形质不化,呼吸、饮食不断,处处是漏,难以绝谷大定以圆真胎;形质未换,不能长生久视、留形住世,甚至连老来无病都难以实现;不炼形不可能达到形神俱妙,更不可能有飞腾冲举之可能…………近代众多前辈,一生用功,不可谓不勤,甚至也在慧性上有相当的证悟,结果却长寿者甚少,不少人还是病死的,考其丹法,很多都是畅谈虚无而忽视炼形。

丹道大家陈樱宁老,死于肺癌,难道说其先天功夫不够吗?有人说,他是因为服食铅汞外丹中毒致癌,实际上医学上并无铅汞致癌一说,这是讲不通的,还不如说铅汞中毒破坏了肝脏和肾脏而死更合理。

02

炼形之法,考有多门,如玉液炼形、金液炼形、太阳炼形、太阴炼形、内观炼形、真空炼形等等,另外尚有很多的小炼形法在各派流传,则多属于导引、动功、炼津、调气的初级法门。在明代以后众多的丹书中,都越来越轻视炼形,或者只重视其中的“真空炼形”一法,认为其他的都有为有作、落于形质,不能同于虚无大道。呵呵,愚见认为,玉液、金液,以至内观、真空,是有次第、有先后的,要功夫到了那一层,才能有大用,否则,直接去做真空炼形那“身外易形”的功夫,是在搞“跳跃式发展”,很勉为其难。

要说有为无为谁高明,实际上都不高明、都有所偏,到无不为才是高明。比如周天运法还精补脑一功,有些派中认为是着于形迹的下乘法,实际上撇开周天不用而只事中黄先天,则于色身必然有缺;再比如脏真搬运之小周天,后世丹书几乎无人提及,实际上,得药后,以此五脏周天运炼点化五脏六腑之元真,功效非常大,祛病延年乃是小验,改形驻颜也颇见其功,其中有自很深的道理;玉液炼形、金液炼形,都有其特殊的功效,没有这些做基础,直接去做真空炼形很难行得通的。

另外,象古传丹法,有的非常重视三关九窍,这与原始的瑜珈很类似,它很重视三脉七轮,一切的证量不看别的,就看这个,这看起来好像笨拙原始,实际上正是大巧若拙啊————如果以这个为标准衡量一下,老实说,其九层证量中,我们很多人都是连下成证量都没有——没有就是没有,你再说什么先天也没有用,到老还是得生病,还是比许多根本不炼丹功的人要短命。

丹家所重者,先天一气从虚无中来,然此“天气归一身”,不可见者一气,可见者效验,不可知者虚无,可知者生理,无论修命修性,离不了生理,也必须符合生理。

今且不论深层的炼形,就说说下手筑基的炼形功夫。人一身无非元气所化,元气盛则寿而健,元气亏则衰而夭,元气竭则病而死;然人身元气藏而不见,可见者脏腑也,丹道下手,种种作用,岂离脏腑?交媾龙虎、调和坎离,虽然是无形中作用,然其实在生理过程,也不离脏腑也。

03

就以肺金为例吧,肺主宗气,司呼吸,藏魄、朝百脉,外开窍于鼻,主皮毛,众多入手法中,凡是以呼吸下手的,都不离肺金作用。肺金乃人体与外界交通之大通道,故得呼吸之妙者,自然知天人一气相通之理;鼻为肺之大外窍,而其小窍则通身皆是,即毛窍也,故多从两孔之呼吸入门,而终必发现周身皮肤毛窍皆在呼吸之事实,有所谓以听息于肤者。

其实也不外乎此,肺乃与外界的通道,故夺天地之气补我身,必赖于肺金作用,又有所谓不内不外,不即肉身不离肉身之作用,其实仍是肺金作用;肺朝百脉,故凡得后天之息者,则通身气脉皆畅,肺主治节,而调和周身气机平衡必不离呼吸作用;肺主宣降,金性沉重,故得真息则气机自然下沉归元,而得胎息之开启,是谓得后天之铅金矣。

再说肝木,主藏血,主疏理条畅,藏魂,主生发,外开窍于目,四体中筋主于肝,四末中爪甲属肝,而凡诸抻筋拔骨、导引按跷、疏泄浊气、调和血行,种种动功下手,皆肝木之作用。肺肝之气血乃后天之龙虎,凡动功操修,皆需要呼吸与动作恰当配合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而运化,此即龙虎相交之初功,动功之效果,操持合度,则必然是呼吸调匀、气血畅达,引发循经缠度,经脉气化交注,进而由动归静,而有元气黄芽之萌动,是为内修之初阶,而其中目光之运用、呼吸之调整皆须合度方可。

另外,象心火之内景洞明,性光发耀,神明智慧之开启;肾水藏精,蛰藏沉潜,元阳发动,诸般作用;脾土之调和四象,化生气血,和气内运,等等,都是生理之实际,体现于下手筑基、补亏补漏之功用。

至于较深一层中的炼形,真元到肾,则白头重生黑发,齿落更生新牙;真元到肝,自然目如点漆,什么近视远视老花散光都不在话下;真元到心,则面如处子,颜若桃花……

一个专治麻木的良方,补气养血,疏肝气舒筋,建中焦,祛风明目
麻木一症,无论浑身麻木不仁,还是头面、手足、肘背,腿脚麻木不仁,都要分虚实。

虚证麻木患肢软弱无力,实证麻木患肢疼痛肿胀。治疗上要遵循“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治疗法则。虚证以补气血、建中焦脾胃为主。实证用祛风、散寒、化痰、活血、行气、息风等治法。虚实夹杂则综合而治。

金元名医李东垣所著《兰室秘藏》卷上,神效黄芪汤,是一个侧重于治虚证麻木,但实证麻木亦可加减运用的良方。

但这个良方有两个治疗方向,

一方面治浑身麻木不仁,或头面、手足、肘背,或腿脚麻木不仁。

另一方面又治两眼紧急缩小,及畏光,隐涩难开,或视物无力,睛痛昏花,手不得近,或目少精光,或目中热如火。

之所以又能治眼病,其一和本方能补气养血有关,目得血则能视,气足则眼睛明亮。

其二和本方站首位的蔓荆子关系重大。

蔓荆子,苦辛微寒,活跃于肝胃,膀胱经,祛风散热燥湿,清肝降火之功上下可达,多种病症皆可治。

首先,蔓荆子气薄能升,祛风、凉血、利窍,可上行凉血热阻风袭,治头痛,及偏头风、脑鸣、目泪、目昏等。

又草木之子,多坚实沉重,性皆下行,蔓荆子虽不甚重,降的本性却在,由此上行下达,除筋骨间寒热,风湿痹筋骨拘急挛缩,肢节屈伸不利。而筋骨拘挛常常和麻木是同胞兄弟。

神效黄芪汤组成:

蔓荆子3克、陈皮(去白)15克、人参24克、炙甘草、白芍药各30克、黄芪60克。

本方所行战法,四面包围:补气养血,疏肝气舒筋,建中焦,祛风明目。

气行血行,血行则筋脉得以濡养,肌肉自然健壮,诸症悉愈。又土(脾胃)为万物之母,健脾胃即是安五脏,故以建中焦脾胃治本。气血充足上行于目,加上蔓荆子祛风凉血明目,又使本方具有了祛风明目之功。

1补气,补内外之气的二王搭配,那是天下无敌。

黄芪固表气,人参固五脏气,让人体处于一种王者无敌的气氛中,从气势上给麻木来了个下马威。且用量少之人参固五脏气主守户内,用量大之黄芪固表气主守户外,抵挡住外邪的侵袭。

2养血舒筋,炙甘草配等量白芍,那是被大医张仲景点名的绝代双娇。

肝藏血主筋,白芍苦酸微寒。活跃于肝脾经。既能养血敛阴,滋润筋脉,又可柔肝养血止痛。

灸过的甘草,性味甘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以至坚筋骨,长肌肉,除疼痛麻木。

二味相配,补阴血亏虚,治肝脾失调,除筋脉拘挛引起疼痛麻木。而蔓荆子的除筋骨间寒热与湿气之功,可助上二味养血舒筋更得力。

3建中焦,陈皮炙甘草理气健脾,白芍助运脾气。

陈皮苦辛温。活跃于肺脾经。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湿健运会影响到肺的肃降,导致下游交通堵塞,血食痰涎凝结成肿块。肺病日久,又可影响到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陈皮这个辛能行气,温能益气,苦能燥湿与泄下的大将,能破肿降气,燥湿化痰,理气健脾,凡脾肺气滞,痰湿内阻诸证皆可用。

同时,脾胃所主的运化,是需要血行来推动的。炙甘草健脾益气润肺,益心行血。白芍不仅养肝血,还柔肝止痛,二味共助陈皮建中焦,通利气机更得力。

气机通利,人参黄芪便可以安安心心补身体,不怕补得身体受不了引起滞阻。

4祛风明目,除了蔓荆子,白芍也可助力。

盖起房屋的每一片瓦都是重要的。白芍这片瓦,和蔓荆子一样,既可在治眼病方面出谋划策,又可在麻木疼痛方面表现。

方下有载,如眼缩急,去芍药。如麻木严重,加芍药30克。

白芍能补血养阴,治血虚所致的头晕眼花,但眼缩急为眼球偏斜、眼球运动障碍和并发症等,视物不甚昏花,只觉怕光隐涩。故如此症明显,可去掉。但由于其在舒筋养血方面表现甚佳,故若麻木严重,反而要增加用量。

本方整体性温。

制法服法:

打成细末,每次用15克煎水,去渣,临睡时趁热服。

眼缩急者,忌酒、醋、面、大料、葱、韭、蒜辛物。

一个了解:麻木之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硬皮病等、脚气病等、如糖尿病、急慢性感染、肿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高血压等,常以麻木作为主症或兼症。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南无阿弥佛陀‬!南无阿弥佛陀‬!
  • #StrayKids回归#♾️#StrayKids8Forever# 【210909】day6_kisstheradio更新 210908 잡아야지? 멍
  • 在八字十神中,大家都知道,“我克者为财”就是日主五行所克之五行,就为日主的财星,而这里讲的“财”实际上指的是财库,即日主财星五行的库地。需要多加努力虽然八字财官
  • 孔子反对以怨报怨,也不赞成以德报怨,而是主张以直报怨,即直道而行,不去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坦荡就是心地光明磊落,没有不可告人的污浊之事,故心安理得。
  • 猿马是众多按摩店中一直很喜欢的一家店虽然离我有些远环境没得说了 设备也都很好冲就对了技师手法很不错 在日本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按完确实舒服 不是那种疼痛感期间使用
  • 老师觉得他还挺大度。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
  • “36岁的身材让26岁的人汗颜”↓C罗回归首秀上演梅开二度值得一提的是,纽卡斯尔联队是C罗“最喜欢”的对手之一,他此前在英超赛场唯一一次上演“帽子戏法”正是20
  • 次回大阪に帰ったら、またこのお店に連れて行ってもらって、かき氷を食べるつもりです。人気店のようで、お客さんはひっきりなしに訪れ、鯛焼きやかき氷を注文していました
  • [给你小心心][抱一抱]其实想了很久对你的祝福语该怎么说,但还是觉得没有什么比身体健康,开心快乐,万事胜意,家人朋友想见能见,能常常吃到美食更实在的祝福[拳头]
  • 有钟山者。 后来的人生会用很多磨难来证明什么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 他说自己原本对艺人、歌手、韩流是不感兴趣的,作为韩团出道是偶然,这意味着,韩庚完全否定了过去在SJ的那段经历,那是SJ的粉丝所不能接受的!此外,他还是是建筑界的
  • 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别人可能就是随便说说,而你却愚蠢的动了真心,这样的人有多么可悲! 在这个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就是别人根本没有把你当回事,而你还在那里无知的多愁
  • sn代理可以平移强奶代理好用到爆炸赚翻啦好多代理真的是一直跟着我不管我做什么产品真的是一直做但是我每一款产品真的是效果一级价格和利润值也绝!!
  • 更多生活乐趣尽在v❤️:Homemmem#USANA葆婴博宇千禧团队##USANA葆婴何雯雯##摩登兄弟[超话]##刘宇宁WMF品牌代言人# 今天也为你的容颜
  • 空间成为一个过渡的容器,将人的心境映射其中;空间同时也成为了一个启发性的场所,以碰撞的美学效应激发个体对审美的追求、对品质生活的向往,这也呼应了aaddd的品牌
  • 吴签还说自己很大呢,虚张声势说的就是这种人我看考古节目认识的这个字,夯土层!不认识这个字学一学建筑就知道了,夯实基础,这是老师常挂嘴边的话。
  • 2、超声波洁牙双人洗牙套餐(专业医生操作)原价550元,现仅170元/口,适合最基本的去除牙结石,牙垢的牙齿保健套餐。2、超声波洁牙双人洗牙套餐(专业医生操作)
  • 和他们的相处模式完全相反的是乔欣和许魏洲这对搭档,他们两个人在参加节目之前,一起拍摄过一部戏,当时便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且也因为合作过而有着很好的默契,所以当两
  • 这种实验药物包含一个人选择的快乐记忆,虽然这类药物原本用于那些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创伤或精神疾病的人,但人们却在使用Mem来体验他人的生活。#EmmaRober
  • 一开始也曾抑郁过,但好在已经调整好心态,除了啃老,世界上没有完全容易的工作,只是除了工作,希望自己不要失去共情的能力,看到晚霞,看到路边的不知名小花,看到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