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为自性?

答:当我只被保有为我,“我就是我”即是自性。当它刹那转变“我是这或那,我是如此这般。”——那就是自我。

所以,仅是如实地存在,而不是去成为这成为那。“我是我的本然”总结了全部的真理。这法门可总为“止息”,何谓止息?意味“消灭你自己”。

问:我该怎样获得自性?

答:自性本在当下,你只须去揭开覆障自性的面纱。一旦你了悟自性,便永不失落。世间无有异于自性之物。修行只是为了防止内在的平静受到扰乱。无论修行与否,你永远存在于真性之中——无疑无惑地保持本然,即是你的真性。

问:我应如何达到自性?

答:自性无所谓达到。如果自性是要被达到,这即意味着自性不在当下,而须外求。自外求来的也会再失去。所以它不是恒久的。不是恒久的就不值得追求。所以我说自性不是被达到的。

你就是自性,你已经是“彼”。事实是,你无知于你自己的喜悦境界。无明在清净自性,亦即喜悦之上遮覆了一层面纱。修行只是为了要揭开这张无明之纱。

这张无明之纱不过是一种错误的认同,将自性误认为肉身、心智等等。这个错误认同务必去除,而后唯有自性留存。因此人人皆能觉悟,觉悟在求道者之间无有分别。对能不能悟的怀疑以及“我未悟”的观念,本身就是障碍。应该超脱这些障碍。

问:我要如何才能得到自性?

答:了悟不自外求;了悟本来自在。所需的只是去除“我未悟”的念头。止息或平安就是了悟。自性无有一时一刻不在。只要有怀疑或是未悟之感,就应再去除这些念头。这些念头是由于将自性与那非自性的认同了。当那非自性的消失,唯有自性留存。欲造空间,将障碍移去即成。空间不能从他处移来。

问:我为什么感到痛苦?

答:痛苦的根本不在外在的生命,它在你的自我之中。你在自己身上设下限制,而后挣扎地去超越这些限制。所有的痛苦都源自自我,所有的苦恼都随之而来。将原在心中的痛苦归咎于生活种种,于你何益?你从外在事物中能够得到什么喜乐?得到之后又能维持多久?

是你为自己无限的存在加上限制,然后哭泣自己是个受限的生灵。然后你修这修那来超越那实不存在的限制。如果你的修行事先认定了限制的存在,那么修行如何能超越限制?

使我们苦恼的,唯是无知。除去悲伤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知道并成为自性。你是无限的纯粹的存在,你是绝对的自性。你永远是自性,并且只是自性。所以,你永远不会真正地无知于自性,你的无知只不过是形式上的无知。要知道,真正的智慧并不创造出一个新的存在给你,它只是除去了你“无知的无知”。

如果你否认自我,借由忽视它来使它枯萎,你将会自由。如果你接受自我,它将会限制你,使你陷于无法摆脱限制的挣扎。成为你原来即是的自性,就是领略本来便为你所有的喜悦的唯一方法。

问:既说若不断灭心念,自性实不可得,那么我应如何了悟那心行处灭的境界?

答:你现在就在那境界之中!

问:有什么法门可以捉拿到心念这个贼吗?

答:唯有参问自性能够使人知晓自我或心智了无实存,并使人彻悟纯粹,无分别的存在。欲以其他法门来断灭自我或心智,就好比贼扮捕头抓贼,一无所得。

因为你视世间事物为优先,神才退到了背景里。如果你放下一切,只去寻找它,那么就只有它是我,是自性。

问:我以种种方式看见,感觉到的世界真是如梦幻泡影吗?

答:你也许梦见某些不可能的事,譬如与已死去的人愉快的聊天。可能你在梦中有一会儿的怀疑,“他不是死了吗?”然而你的心智多少会与梦中景象调和一致,而那人在梦中便栩栩如生了。换句话说,尽管梦是梦,它并不会使你怀疑其真实性。即使如此,你也无法怀疑你在醒时体验到的世界。两者皆是心智的产物,然而只要心智迷于其中,它便无法在梦中否认梦境之真,在醒时否认世界之实。

相反地,如果你将心智从世界完全收回并转向内在,也就是说,如果你永远对所有经验的底层的自性保持清醒,你会发现,现在你唯一能觉知到的世界,实与你的梦境一般虚幻。

如果你要寻求真相,而且只寻求真相,那么除了接受世界为幻外,别无他法。理由很简单,除非你放弃世界为真的观念,否则你的心念将不断地追逐世界。如果你视色相为真,你永远不会知道实相本身,虽然唯有实相存在。

蛇与草绳的类比可以说明此点。只要你看见蛇,便不能看见草绳。对你而言实下存在的毒蛇变成真的,而真实的草绳则仿若不存了。

表面上影片仿若真实。但是伸手去捉,你捉到什么?只是银幕。电影演完,影片消失之后留下什么?仍是银幕!自性亦复如是。

唯有自性存在;影像来来去去。如果你依于自性,便不会为影片的表象所欺。影片出现或消失,亦无所谓。未悟者忽视自性,认世界为真,正如人忽视银幕,视影片离于银幕而存在。

若有人了知如无观者,便无一物可见,此人即不迷妄。觉悟者了知银幕、影片和影像皆是自性。自性处于有相,便有影片;处于无相,便无影片。对觉悟者而言,自性有相无相并不重要。他永远是自性。

问:如果觉悟者和未悟者都感知世界,其间的差别何在?

答:觉悟者或未悟者是否感知世界并不重要。二者都看见世界,只是观点不同。

觉悟者在看见世界的同时,也看见自性作为所有一切可见之物的底层;而未悟者不管是否看见世界,都无知他的真实存在、自性。以银幕上移动的影片为例。电影放映之前在你面前的是什么?只是银幕。在银幕上你看见整场电影,你看见的仍是银幕。

——觉醒行者

浙江宁波。陈女士在某店喝酒时认识了李先生,两人相谈甚欢,并谈起了恋爱,李先生还给陈女士送了一块贵重的手表,陈女士把表弄丢了,李先生很生气,要陈女士赔偿58000元,还把她告上了法庭。

两人认识之后,相处得很开心。很快他们发现对方对自己都有意思,他们也不把这份感情藏着掖着,于是他俩就表明了自己的心意,确定了恋爱关系。

恋爱总是甜蜜的,两人也经常相约到这个认识的地方,喝酒约会。李先生是个爱面子的人,在一次喝酒的过程中,看到隔壁桌客人给一位女生送了一件贵重的礼物,引起了大家的起哄。

李先生看到之后,觉得他们是大惊小怪,一件小小的礼物也要大声宣扬。当时他喝得也有点多了,爱面子的他,当着他朋友的面,摘下他心爱的手表,也当众送给了自己的女朋友陈女士。

陈女士受宠若惊,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块手表是李先生的心爱之物,价钱也是不便宜的。他能把心爱的东西送给自己,就证明了他心里有自己,于是陈女士小心翼翼地把手表戴在自己手上。

朋友们看见李先生如此大方,也纷纷起哄,直夸李先生宠爱自己的女友,喝酒上头的李先生听了之后,内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可是当他酒醒的时候,发现自己心爱的手表戴在女友的手上,他有一些懵了,于是就问女友是怎么一回事。陈女士高兴地告诉他,是他喝酒之后送的。

陈先生迷迷糊糊地想起来了,看到自己心爱的手表戴在女友手上,他有些心疼,很后悔自己多喝了酒,充胖子,才会当众把手表当礼物送给女友。但是既然送出去了,要回来是很没面子的事情,于是就让陈女士戴着。

但是他告诉陈女士,这个手表很贵的,不要送给别人,也不要卖掉,不想戴了就还给他。并且事后,李先生经常暗示陈女士,要把手表还给他,可是陈女士也喜欢这款手表,就一直戴着。

然而七夕节这天,陈女士戴着这块手表出去玩,可能是玩得太开心了,手表什么时候掉了都不知道。

当她回来之后,发现手表不在手上了,心里很是忐忑不安,因为男友不止一次告诉她,这块手表只是让她戴,是要还的,现在弄丢了,男朋友一定很生气。

果然,李先生看到陈女士手上的手表不见了,于是就质问陈女士,陈女士无奈之下,只能告诉他手表丢了。

李先生听到之后,火冒三丈,他说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可以轻易地把它弄丢,甚至还怀疑陈女士把手表藏起来了,或者卖掉了,于是就要陈女士赔他一块手表。

陈女士看到男友的态度,心里也是很生气,因为手表弄丢了,她也不是故意的,她的心情也不好,现在男友还要她赔一块手表,她心里很是气愤。

于是两人吵了一架,陈女士觉得李先生竟然因为一块手表,要她赔,她觉得很不可思议。

而李先生则觉得,这么贵重的一块手表,陈女士竟然占为己有,不还他了,他也觉得不可思议。因此两人吵一架之后,便分了手。

分手之后,李先生多次要求李女士赔偿手表,可陈女士觉得,这是恋爱期间,李先生送给她的礼物,她没必要归还。

但李先生表示,这是他喝醉酒之后,送给李女士的东西,是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赠送的,事后自己也多次要回,因此这不算赠送。但不管李先生说什么,陈女士就是不赔,李先生一气之下,就把陈女士告上了法庭。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陈女士把手表弄丢了,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在本事件中,李先生和陈女士是恋爱关系,李先生在喝多的情况下,把贵重的手表送给陈女士。

但是事后,只表示让女友暂时戴着,也多次暗示陈女士返还,因此,这块贵重的手表,不能算是李先生赠与陈女士的礼物,而他们的行为则构成保管合同关系。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374条规定:保管期间,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毁损、灭失的,保管人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既然李先生和陈女士构成保管关系,那么陈女士对这块手表就负有保管并按约定返还的义务。

现在手表弄丢了,那么在李先生要求赔偿的情况下,陈女士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法院判决陈女士赔偿李先生58000元。

当这件事情被大家知道后,很多人认为用58000元认识一个人是值得的,也有人认为,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轻易拿。

而这件事情也提醒了恋爱中的男女双方,感情是需要经营的,赠予礼物是双方的心意,如果不是对方真心的付出,那么不要也罢。

对于男朋友要求女朋友赔偿丢失的手表,大家有什么看法?

曲折也是一笔财富

宋代诗人杨万里曾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中写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人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人生的过程就像下山一样,走过一山总会有另外一座山拦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只有克服种种的曲折和磨难,才能最终迎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转机。

人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过程。一生中能够处处一帆风顺的人毕竟是少数,对大多数的人来说,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遭受曲折和磨难的考验。相对于成功而言,生命中的曲折的确是令人生厌的,但是不管你是否喜欢,曲折随时都有可能伴随着你。其实,人生遭遇一些曲折并不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曲折还是上苍赐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人生如山石的棱角,少不了磕磕碰碰,在磕碰的曲折中,生命的意志得到了锻炼,生命的潜力得到了发掘,生命的激情得到了张扬。虽然,有时曲折会抹杀希望之火,但还是有很多的人在曲折中迎来了光辉、灿烂的黎明。众多闻名的历史人物告诉我们:曲折中可以造就人才,曲折中可以创造奇迹。

“世人皆醉惟我独醒”的屈原正是在被流放的曲折中才创作出不朽之作——《离骚》;“叹息肠内热,穷年忧黎元”的杜甫正是在“安史之乱”中孕育了许多我们熟知的诗篇;怀着“宁可前进一步而死,不可退后一步而生”信念的玄奘大师,冒着九死一生西行求法,为中国佛法的弘扬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高唱“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也正是在双耳失去听觉的曲折中,谱写了雄浑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梵高,在失去亲人与朋友理解的孤寂曲折中焕发出绚烂的生命之光,火一样的《向日葵》开放了几百年,经久不衰。

曲折,其实也是一种美丽。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对音乐曲折委婉的传神描写;“今日一山明日一洞,八十一难在其中”,是明代吴承恩对小说情节曲折动人的生动刻画;“好事多磨”,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事物总是在曲折前进的朴素回答。

成功是令人振奋的,但曲折也未必就是失败。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困难、坎坷,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曲折是不可避免的。“阳光总在风雨后”!曲折的人生才是真实的、精彩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不断的经历磨练才能塑造一个纯真的自我,一个坚强的自我。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苦难总是伴随着人生,也正是这些曲折中的苦难与苦难中的前进锻炼了人的意志,造就了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曲折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精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看来,一个人能否经受住曲折的考验,是一个人将来能否成就大事的关键。

正因为人生有曲折,我们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历曲折的经验教训,从而尽可能地避免在人生道路上走弯路。同时,经历了曲折的考验,才使我们更加珍惜战胜曲折所取得的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这就是曲折给我们所带来的精神财富。

少欲知足心常乐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足常乐”。佛教的理想是“不计众苦,少欲知足”。孟子有一句话“养心莫善于寡欲”,意思是说希望心能够正,欲望越少越好。他还说:“其为人也寡欲,虽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欲少则仁心存,说明了欲与仁之间的关系。

自古仕途多变动,所以古人以为身在官场的纷华中,要有时刻淡化利欲的心理。利欲之心人皆有之,甚至是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这当然是正常的,问题是要能进行自控,不把一切看得太重。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要能把握得准,要能跳得出这个圈子,不为利欲之争而舍弃一切。

怎么才能使自己的欲望趋淡呢?“仕途虽纷华,要思泉下的况景,则利欲之心自淡。”常以世事世物自喻自说则可贯通得失。比如,看到深山中参天的古木不遭斧斫,葱茏蓬勃,究其原因是他们不为世人所知所赏,自是悠闲岁月,福泽年长,方信人是福人;看到天际的彩云绚丽万状,可是,一旦阳光淡去,满天的绯红嫣紫,瞬时成了几抹淡云,古人就会得出结论道:“常疑好事皆虚事”。中国的古代,自汉魏以来,高官名宦,无不以通佛味解佛心为风雅,可以在失势时自我平衡,自我解脱。

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欲望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自我实现就是其中之一。欲望还在一定程度上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可是,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太强烈就会造成痛苦和不幸,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人应该尽力控制自己过高的欲望,培养清心寡欲,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洪应明在《菜根谭》中主张:“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而谤兴而毁来。”意思是指官爵不必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否则就容易陷入危险的境地;自己得意之事也不可过度,否则就转为衰败颓落;言行不要过于高洁,否则就会遭来诽谤或攻击。

同样道理,我们在追求快乐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乐极生悲这句话,只有适可而止,才能掌握真正的快乐。大凡美味佳肴吃多了就如同吃药一样,只要吃一半饱就够了;令人愉快的事追求太过则会成为败身丧德的媒介,能够控制一半才是恰到好处。

所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酰酮,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意思是说,赏花的最佳时刻是在鲜花含苞待放的时候,喝酒则是在半醉半醒的时候感觉最佳。凡事只有达到七八分的时候才有佳趣产生。正如酒止微醉,花看半开,那么瞻前就会大有希望,顾后也没有断绝生机。只有这样,自能悠久长存于天地珍域之中。

又如:“宾朋云集,剧饮淋漓乐矣,俄而漏尽烛残,香销茗冷,不觉反而呕咽,令人索然无味。天下事率类此,奈何不早回头也。”痛饮狂欢固然快乐,但是等到曲终人散,夜深烛残的时候,面对杯盘狼藉必然会兴尽悲来,感到人生索然无味。天下事莫不如此,为什么不及早醒悟呢?

常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谋到一官半职,请客送礼,煞费苦心地找关系,托门路、机关用尽,而结果还往往与愿相违;还有些人因未能得到重用,就牢骚满腹,借酒消愁,甚至做些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事情。凡此种种,真实太不值得了!他们这样做都是因为太看重名利,甚至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在了上面。其实,生命的乐趣很多,何必关注功名利禄这些身外之物呢?少点欲望,多点情趣,人生会更有意义。更何况该是你的跑不掉,不该是你的你争也争不来。

因此,注重中庸并保持淡泊人生、安乐知足的心态,才能使自己体会出无尽的乐趣,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比如:强烈的嫉妒心,会让人失去理智,变得面目狰狞;无法正常经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每天脑子里都是想着“如何算计对方”。6、减少与同事说闲话的时间,有这个美国时间自
  • #芒果台的文案到底是谁在写#适合旅游发的朋友圈文案1、人就应该呆在没有天花板的地方2、别计划了 要出发啦3、风吹太阳晒 自由又自在4、凑个热闹 挤趟人海5、我被
  • 相反,中方所有的行为都是出于正当的自卫防御,正如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指出的,(中美舰机近距离接触)不是发生在墨西哥湾,也不是在美国西海岸,而是美方跑到中国家门口来挑
  • 而第三部看的《三星堆》坦率的说,在故事本身上有点单薄,可以想象的前情提要是“我们要写一个关于三星堆的故事,要介绍到三星堆的历史,要讲到考古工作者的不容易,要有戏
  • 双手的感觉非常敏锐,又直接联通着身体内部,平时有时间多拍拍手,刺激穴位与经脉,可以达到强身健体、保护内脏的神奇作用。手是疾病的放大镜手就像身体的一面镜子,我们可
  • 2.家长们的投稿内容需以凪玲CP向为前提,若出现与其他角色cb向内容,或其他与凪玲无关的CP向内容需提前预警,内容占比超过百分之四十将婉拒收稿,望家长理解。SC
  • 人真的太奇怪了,小时候讨厌他所有的关系,总感觉人生的每一步都在走后门。之前加过微信的一个大黑猪 今天一直陪我跑自己跑过的图不舍得的不是蛋仔派对 而是在这个游戏中
  • 确定了,剑南春三星堆青铜纪大立人,是来送欢乐的 剑南春三星堆青铜纪大立人,真的是看一次笑一次系列,尤其是还流出一个带镰刀的配图。 每个人的笑因不一样,我个人
  • 朋友晚上吃的螺蛳粉,然后给我点的外卖盲盒(就是没告诉我点的啥,让我回去拆盲盒[送花花])然后点的牛肉粉和茶颜,牛肉粉很好吃,然后茶颜刚好可以解腻,真的是太完美了
  • 个人结合之前视频也有几个想法想要存一下,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主语全都是“我个人觉得”会很长毕竟表达能力不好不喜请无视[老师好]1.开篇就提到和okada退不是一个
  • 都那么大的人了,在家里,就还永远是长不大的小孩儿。…打算做回自己了,不同世界的沙子,就随风扬了吧。
  • 虽然票可能都抢不到[苦涩]呜呜呜还得是我大无限啊!上个月还来开了演唱会我恨!
  • |《我的幸福婚约》#动漫[超话]#.这一天 与这个人相遇 就像在雪域中悄然生芽的花我久经封闭的人生由此再度悠然启动.女人要被爱才会拥有自信少爷只需要把自己如何珍
  • #空瓶# 收拾了一些最近的空瓶,总算实现了空瓶大于新购入的目标了[汗]1️⃣PB头皮清洁膏,使用感很不错,清洁力也有,但是对延迟出油无效,不回购了2️⃣luar
  • 今天的底妆是使用了rmk的防晒和资生堂的气垫,不过它们快要过期了,我正在努力地使用着(为什么我总是喜欢用快要过期的产品,而新买的却一直搁置着呢,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 接老弟的路上发现了新大陆——蓉城训练基地⚽️,以后的签名仰仗老弟了6.回家的路上不快也不慢☀️☀️☀️7.带着吴哥和去我小时候常常玩耍的公园,这次轮到我带他们回
  • ✨ @任嘉伦Allen|电视剧流水迢迢|任嘉伦卫昭|萧无瑕| ✨#任嘉伦流水迢迢##任嘉伦##任嘉伦卫昭##流水迢迢##任嘉伦萧无瑕#❤️20年白板入行,从一个
  • 辛苦你了妖妖,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创作出本在这世界上不存在的人和事,曾经的快乐是真的,现在的悲伤也是真的。莫言说:“一生怕鬼,鬼却未伤我分毫,一生善良,真心待人,人
  • 我在想啊,绿光原版的结局就是悲剧,女主死去了,而电视剧的结局却更像是一场美好的幻想,尤其是最后欧文和威廉那段对话,“这里怎么可能看见她?”这更像是透露了一点痕迹
  • )楽しめる、おいしく愛しく楽しい特集になってます#澤本夏輝 #FANTASTICS澤本さんちの肉団子鍋#山下幸輝山下さんちのカレーライス#HAYATO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