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兰州新区# 【中国改革报|峥嵘十载 戈壁滩上绘就一幅新时代画卷】#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十周年# 兰州新区成立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60倍,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针”。

“10年来,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戈壁荒滩上,初步建立起了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福祉全面增进,新区群众实实在在共享了改革发展的成果。”日前,在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相关负责人对兰州新区这10年的发展成果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同意设立兰州新区的批复》,正式批复设立兰州新区,赋予其“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兰州新区是我国广袤西北大地上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肩负着探索西北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和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新模式,增强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向西开放,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责任。

如今,#奋进十年路启航新征程# 10年过去了,悠然回望,岁月峥嵘。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5亿元到快速突破300亿元关口,增长近60倍,特色优势产业多点开花,综合改革跻身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常住人口从不足10万人增长至50万人。一座功能完备、产业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初见雏形,成为甘肃全省乃至整个西北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有效发挥了经济增长新引擎、改革创新新典范、高质量发展新样板的作用。

以创新谋发展,向改革要成绩

要想实现突破,必须以创新谋发展,向改革要成绩。决策者们坚持以“管理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深入实施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行政审批、国资国企等“九大改革”,构建全方位改革体系,有效激活发展动能。

兰州新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兰州新区产业园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空间大、政策优等特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科创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项目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创新创业要素供给、政策兑现、人才引进等科创生态,高科技企业、高层次人才、高水平成果、高能级平台加速集聚。

“目前,兰州新区建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业设计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168个。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连续4年保持在4%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建军告诉记者。

兰州新区深谙“人才是第一资源”的道理,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引进培育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如今的兰州新区藏龙卧虎,科技人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达3万人。

兰州新区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的关键举措和引领高质量赶超跨越的“先导工程”,先后获评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2020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

推动产业发展,重振“兰州制造”

兰州的历史曾因“兰州制造”四个字而熠熠生辉。元代有铁冶,明代开发煤矿,洋务运动中,兰州机器局、兰州机器织呢局开西北工业之先河。抗战时,兰州成为大后方,形成纺织、皮革、机械制造、汽车修理、冶金、制药、化工、玻璃、面粉、卷烟等工业企业。新中国成立后,兰州迅速成为新兴工业城,创造了新中国无数个“第一”,为新中国的起步作出巨大贡献。

“如今,兰州新区面临崭新的发展机遇,以国家级新区平台建设为引擎,紧扣‘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积极主动作为,聚集配置高端发展要素,着力铸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构建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装备制造、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呈现出生态产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形成‘大中小共存、高优特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翟建军说。

据悉,兰州新区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十四五”末产值将达到200亿元。

绿色化工产业“十四五”末产值将达到500亿元,打造千亿级国家重要的高端化工产业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现代精细化工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十四五”末产值将超过65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性能铜箔研发生产基地、新能源“储能之谷”。

还有生物医药产业、绿色能源产业、大数据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也都生根开花,以日益蓬勃的姿态助推着兰州新区的发展,重振着“兰州制造”的辉煌。

立足丝路优势,打造开放前沿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兰州新区立足“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定位,先后建成运营综合保税区、航空港、铁路口岸、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构建起“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2016年~2021年,兰州新区进出口总额达276亿元、年均增长9.2%。其中2021年实现贸易额82.4亿元,同比增长103%,占甘肃省贸易额超过16%,对全省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效应凸显。

2014年7月15日,作为甘肃省唯一的综合保税区,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设立,并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封关运营。封关运营以来,新区综合保税区复制推广“分类监管”“委托加工”“两段准入”“四自一简”等自贸试验区创新制度,创新“废物出区”“申报前检验”“全过程品质监测”等制度,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德国、中国香港等地设立多个海外仓。

2017年11月,兰州新区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获交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并列入全国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

2022年8月2日,由兰州新区商投集团路港公司、捷时特物流有限公司共同承运的“万象南—磨憨—中川北”中老铁路国际货运班列顺利到达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此趟班列是中老铁路贯通后,甘肃省首趟中国—老挝回程班列,为甘肃省开辟了连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快捷国际贸易通道。

兰州新区还大力构建“通道+物流+产业”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同向发力,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据翟建军介绍,目前,依托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及航空口岸,已开通240余条国内国际地区城市运输航线和16条国际货运航线,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年旅客吞吐量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0万吨、飞机起降架次30万架次。

坚持生态优先,守护绿水青山

2011年,总长16.7公里、面积967公顷的新区东一干防护林带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兰州新区生态防护林带建设正式拉开序幕。10年过去,往日的荒山秃岭如今已变得郁郁葱葱。

据翟建军介绍,近年来,兰州新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等重大机遇,以生态修复治理为切入点,规划将大量的生态功能差、未利用荒坡土丘进行整治,30%整治为高质量、永久性生态用地,打造兰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

“引大入秦”丰沛的水源滋润了万物、哺育了生命、激活了生机。如今,一座满目滴翠的现代化生态新城在古老的秦王川大地上拔地而起。

10年间,兰州新区总共建成水库6座,生态调蓄工程9个,生态输水管线5条,产业园区供水工程6处,年供水能力由原来不足0.3亿立方米提升至1.46亿立方米,逐步构建起一张生态供水兼顾防洪节水的水利体系网。

“自建设以来,兰州新区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区、构筑兰州北部生态屏障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在全省率先创新黄土山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的新路子。”翟建军表示。

2010年~2022年6月,兰州新区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720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36%。建成高效节水、生态兼顾的高标准农田7万亩,实施生态修复12万亩,系统性解决了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

如今,新区四周低丘缓坡未利用地得以平整,一道道绿色的生态屏障蔚然成荫。一批雨水有效收集利用、洪水有序排放,湿地、湖体东西相连、南北贯通,形成了城市绿肺。人与自然关系得到极大改善,为黄河上游地区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区样板、作出了新区示范。

聚焦城市与民生,打造宜居幸福地

“春季见花、夏季见绿、秋季见果、冬季见景”,这是兰州新区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立下的愿景。

10年来,兰州新区坚持把提升城市服务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贯穿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全过程全方位,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兰州新区印发了《魅力新区城市品质提升六大行动方案》,未来将从市容环卫、市政设施、空间秩序、园林绿化、城市治理、道路交通六个方面完善治理措施。”翟建军说。

新区建设绕不开民生话题。只有民生问题搞好了,人民才能安稳踏实地生活在这片土地。

10年来,兰州新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超过280亿元,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37所。同时,面向全国引进教育人才超过1200人,教育成效全面开花,教育水平显著提升。

经过多年发展,新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已达到国家平均水平,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同步健全,逐渐形成了“15分钟医疗服务圈”。

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大力推进“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先后建成各类体育场地987个,全域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17平方米,位居甘肃省前列。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兰州新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扎实开展“3+1”冲刺清零行动,历史性地解决了整体绝对贫困问题。同时,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稳步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一项项举措结出丰硕果实。翟建军告诉记者,从2010年到2021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20%以上,近5年持续领跑国家级新区。

作为从一张白纸起步的国家级新区,10年来,这里从一片黄土荒滩成长为一座现代化新城,从农耕之乡转变为生态产业集聚区,从无人问津的僻壤蝶变为科技创新高地。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兰州新区要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发展改革创新重大任务,坚守初心,坚定信心,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以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为甘肃省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贡献新区力量。”在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0周年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兰州新区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期望。(中国改革报)

【拏“云”握“数” 雅州有道——写在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开园三年之际】

三年,机架规模达2万个,规模体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三年,长城超云、字节跳动、易华录、阿里巴巴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先后入驻,累计签约大数据及关联项目169个,协议总投资超480亿元;

三年,获评首批国家绿色数据中心、首批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字号”荣誉,获评四川省“5+1”重点特色园区、四川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省字号”荣誉;

……

这是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自2019年6月28日开园以来取得的傲人成绩。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3年的实践证明,大数据产业为雅安后发追赶、弯道超车提供了最具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的产业支撑,也为雅安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最直接的路径。

■ 抢抓机遇趁势而上

今年2月,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推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可以充分发挥西部地区气候、能源、环境等优势,扩大可再生能源供给和就近消纳,既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给短缺问题,又能助力我国数据中心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

6月27日上午,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喆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眨眼之间,由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完成的渲染数据便已成功传输至1700余公里外的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直连国家一级骨干网络,因距离产生的传输时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孙喆说,公司将渲染相关业务转移至西部,落户到雅安,是因为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基础,同时,在这里的综合运营成本仅为成渝地区平均水平的60%。

颇为自豪的孙喆告诉记者,此前票房达到16亿元的爆火国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部分渲染工作便在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内完成。

乘着“东数西算”的东风,越来越多像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项目将基地建在雅安,将算力落户雅安。

“今年1至6月,已有26个项目纷至沓来,正式签约。”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总工程师汪敏说。

■ 产业集聚厚积薄发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按照旗舰领航、园区集聚、数字赋能、低碳转型的思路,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并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融合,不断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

6月28日,雅安经开区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塔吊林立,百名工人各司其职,迅速推进项目建设。

“雅安经开区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是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在建项目,建成后,能为金融行业提供3000个高标准机柜。”项目负责人谭易为介绍,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施工,明年2月正式完工。

与雅安经开区金融信息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仅一墙之隔的雅安川西数据湖产业园项目是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的园中园。这个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数据湖光磁一体化数据中心、数据湖展示中心、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等,总共形成800PB的光存储能力。

“一期项目预计年底投运,下半年二期项目建设将启动。”雅安川西数据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王小春说,川西数据湖项目建成后将通过数据湖产业园+数据湖大学+产业配套形式成为省内极具影响力的综合型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以及辐射西南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综合性的大数据服务平台。

数据中心的聚集实现了数据的集聚,但要实现数据的汇聚、融通、应用,才是深挖数据“钻石矿”的关键所在。

“大数据机房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底座’,如同物流运输产业要蓬勃发展需要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一样。如今,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在不断夯实底座的同时,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和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推动大数据产业向多元化拓展要求,开始探索从单一存储向多元化应用拓展。”雅安数字经济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博告诉记者。

开园3年以来,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探索电商、能源、政务等本地应用,与阿里集团建成服务全国的售前、售后客户体验中心;与成都奥泽药业建成“云药仓”及在线新零售平台;与四川能投合作建设川能智网运营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节能降耗解决方案;育强“云服务”,与省国资委共建“国资云”,协同电信、移动建成“天翼云”全国三大资源池之一、“移动云”全国九大核心节点之一。

■ 新区建设深度融合

去年7月16日,市委四届十次全会作出高水平建设“雅州新区”的决策部署,明确要规划引领“精构城”、科学布局“强产业”、完善功能“聚人气”,让雅州新区这一“关键变量”成为雅安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大数据创造大价值,大数据书写新篇章。

大数据产业作为新区的主要产业之一,无论是“强产业”还是“聚人气”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6月27日下午,依山而建的雅安大数据学院项目建设现场,多栋建筑已完成主体封顶。

“目前,雅安大数据学院项目A区主体已全部封顶,计划9月达到交付条件,B区预计明年4月达到交付条件。”项目负责人王威介绍。

项目建成后,将开展大数据职业教育、专业认证培训、新经济创新创业辅导,打造大数据应用人才培训中心,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雅州新区建设提供“人气”支撑。

三年来,从一个个项目单兵作战,到聚拢成拳,抱团向产业升级,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收获颇丰。

围绕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推动大数据产业特色化、联动式发展,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生态。智能制造加速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建成投运,落地投产的君华高科食堂监管智能机器人生产线项目,为学校食堂提供食品安全解决方案;投运的氮化镓中试基地项目,助力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创新。以打造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目标集聚科技型创新产业,建成雅安新经济创新中心,与川发展、电子科大、软通动力合作,目前已有23家创业个体和创业团队入孵,着力培育出雅安新经济的瞪羚企业。人才培育已具雏形。以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能力培训为重点,开工建设雅安大数据学院,引入软通大学,联合川农大、雅职院开展大数据应用人才培训。

雅安的传统产业,也在大数据的浪潮中,开始走上融合发展之路。实施“万企上云”是雅安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做出的有益探索。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以智能化技术加持,在智能制造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同时,雅安积极推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智慧医疗、智慧农业等深度融合,效果显著。

三年很短。三年间,荒土变高楼,一栋栋数据中心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纷至沓来,一朵朵“云”在雅州大地升腾而起。

三年很长。三年间,雅云湖公园、菁雅汇·数博小镇等大数据产业配套愈发完善,大数据产业体系愈发成熟,大数据产业发展蓬勃向上。

“十四五”期间,中国·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将以建设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新型智能算力供应中心、超大规模绿色数据中心、大数据应用人才培训中心为目标,加快建成成渝地区大数据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辽阳一中西藏班学生受邀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阳赛区)

6月15日,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辽阳赛区)在辽阳市科技馆隆重举行,辽阳一中西藏班格桑塔庆、益西顿珠、赤莲德吉、洛桑旦增、泽仁曲珠、弘仓格桑仁钦、李梓怡、李嘉乐、李方正、李恭旭等十名同学受邀参加此次比赛,其中格桑塔庆、益西顿珠参与的第一小组获得了下一阶段参赛资格。

此次比赛由辽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及辽阳市教育局共同主办,辽阳市科技馆承办。本届大赛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能力。学校十分重视此次比赛,在准备工作期间,科创中心主任马依明、指导老师韩雨东结合西藏班学生特点,对赛事规则、作品制作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的辅导的解答。西藏班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针对“未来太空车”这一命题,遵循科学实验探究步骤,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作品有计划地一步步细化和完善,亲手设计,并制作出了越障能力较强的模型。

辽阳一中西藏班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扎实做好科创项目培育工作,鼓励西藏班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服务社会的科创氛围,引导西藏班学生在科创实践中成长。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sky光遇黑市[超话]# 来浅挂个有个几万粉的光遇主播叭[doge] 还没完事 可以蹲后续我买了个ios的耳坠号加叠叠蟹(图一)然后号子走的白情 7月16就换
  • ²º¹⁹❀⋅₅.₃₁‣记住一句话: 越努力越幸运。生活其实很好.就差你给自己一个微笑~ ​​​#早安新的一天,早安,早安心语正能量##励志语录,正能量,心灵鸡汤
  • 佛不容易,难;菩萨不难,只要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把日常生活都看作是电视屏幕,你生活在这个里头什么也不计较,真正做到了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得
  • 果然要常温或者加热吃 上次冷藏拿出来直接吃就有点干而且一个才80k就可以收获快乐 下次要多买!冬天的花都开在我身上啦一整套花花元素略有挑战性但是上身还是高级的
  • 4个园区办一改过去“有名无实”的尴尬,天天在企业和项目现场转,切实做到了项目包保有力度、服务有温度、落地有速度。7月份调到园区办主抓征迁,工作有魄力、有思路,在
  • #郑州领养[超话]# 从朋友那里抱回来的时候说是柴犬,但是慢慢的舌头上却长了黑斑,是弟弟,很听话,目前已经7个月了,之前都会定期打疫苗(卫佳8)和驱虫,狂犬也已
  • #男子躺床玩手机砸眼致视网膜脱离# 除了可能有被砸的风险,睡前玩手机对眼睛和睡眠状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怜] 尤其是关灯玩手机,明暗交替更明显,会加重眼睛
  • 去年通過電影《人質》、Netflix系列《地獄》等展開活躍活動的柳炅秀,今年除了通過是枝裕和導演的《掮客》與觀衆見面的同時,也加入tvN《九尾狐傳1938》進
  • 在高档日料还不像现在那样普及,遍地开花的年代,这里曾经是香港人热门的日料选择,价廉物美加上餐厅体量大,虽然坐落在红磡被一堆安老院和殡仪馆围着都火爆非常。喜欢合身
  • 购买链接:■或直接进入微店趣评测商城,搜索:麦逗非常适合放车里以及卧室使用的加湿器产品,特别是现在是夏天,天气炎热干燥,空调冷气让人口干舌燥,加湿器备上一个,还
  • 我在烟雨里等洛阳花期,却看见你从姑苏清酒里而来,191212【一博成王~互动~】【王一博数据组寻艺指数互动帖1】 #王一博有翡##王一博#万种人生历,百般风华貌
  • 但是奖杯的分量能说明一切~ 因为第一不是每个人说说就能达成的~ 当然money奖励也是我非常的喜爱~ 我没有醉,只是在发泄我自己~ 因为当别人秀恩爱的时候,我在
  • 在此危局之下,且看身为女子却执意踏上仕途,屡屡将自己置于险境的小小御史如何查迷案、参皇子、惩奸佞,携手柳朝明、朱南羡、沈青樾,即便几经沉浮,也要寻心中明月,守立
  • [舔屏][舔屏][舔屏]翻翻相册看到了好多有趣的图片想发一波粗来[赢牛奶][awsl][awsl][awsl][awsl]致我的大学四年[awsl][awsl]
  • 圆的大眼萌?你傻啊,不知道玩凤眼玩小尺寸?小凤眼?你疯了?有这钱你买点金子不好吗?开群嘲:草籽就是没有升值价值,年年涨价,你咋不买点石头呢?你咋不买点石头呢?3
  • 書中問十四歲青少年的那些問題,自己也恬不知恥地試著回答,不再是少年,不再那樣大膽,所有的答案都明確知道出處,只是在無數邂逅中選擇了那所謂的答案,好在還有哲學,沒
  • #肖战#【肖战,被委屈喂大的格局(文:迷糊小姐Krystal)】“下次再见我会更加挺拔”自从出道以来,肖战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他自律到不需要任何人去监督,每一个
  • #金泰亨名品绝色##金泰亨为爱而生# 【防弹少年团 金泰亨】【金泰亨民推之光】 kth jth V 金薇 莉柚 金亨 泰亨 泰泰 テテ ​ ​ ​​❣️高级
  • 修养是古老的,其内涵和外延一直不曾改变过,修养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义进行感受,生命的意义,人类的灵性和智慧,从未改变过。修养是古老的,其内涵和外延一直不曾改
  • 广泛动员 精准帮扶——国自然政策及技巧宣讲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21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11月12日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科技处牵头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