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
第二册(序分、三番破识)
◎一九六八年宣化上人讲述于 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M4显见不失(分三.十番显见4)
N1阿难因悟反疑前语 N2如来发明因倒说失 N3深责迷倒结合
今N1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在这个时候,阿难又生了怀疑──不是阿难生怀疑,阿难也是代表众生来问的。于是就从座站起来,先向佛顶礼,然后合起掌来,长跪在那儿,对佛说了。

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见闻”也是“见性”。若是这个见性,它一定是不生灭的话;为什么世尊您说我们把真性都丢了,做的事都很颠倒的?愿兴慈悲,洗我尘垢:愿佛您发大慈悲,用大慈大悲的水,洗一洗我这种怀疑的尘垢!

N2如来发明因倒说失(分二)
O1即臂倒无失为喻 O2以心倒无失合喻 O1分三
P1定臂之倒相 P2定臂之正相 P3明显倒非失
今P1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佛的臂是金色的,佛身体也是金身的。佛听见阿难这么说,于是就把金色的手臂垂到下边去了,这五轮指手向下指。对阿难说:“你现在看见我这个印手了吗?我手下垂的时候,是正、还是倒啊?”

这“母陀罗手”也就是个手的名字,并不是什么手印,它也就是和“兜罗绵手”一样的,所以你不要把这儿又弄出个手印来!弄出手印,这一些个学密宗的,就说:“喔,佛都有手印,我们要快学学这手印(mudra)!”这个不可以这样讲的!

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阿难这时候因为以前贸贸然答覆,就碰了很多钉子;现在他学乖了,所以不说他自己了。阿难说:“世间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人,说您手下垂,这是倒了。而我阿难现在弄糊涂了,也不知道怎么样叫‘正’,怎么样叫‘倒’?”阿难不说一个决定辞,很滑溜的;就是说错了,也不是他自己的,是众生的。

P2定臂之正相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佛对阿难又说:“你若说世间的众生,以这样子是倒。那么这所有的众生,手怎么样才算是正呢?”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阿难就说:“如来您把臂向上竖起来,您的兜罗绵手上指虚空,那就叫正的。”他说他不知道,讲完了,他又说众人都是这么说的。这就是说:“说不对了,不怨我。说不对了,不是我的过错。”就是:人家是“推功揽过”,他是“推过揽功”。

P3明颠倒非失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

佛即竖臂,告阿难言:佛就把手臂竖起来,告诉阿难说。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若这个颠倒,头和尾掉过来相换,世间人就有两样的看法,就和前边那个看法不同了。

这都是加倍迷、迷中更迷,不懂得“正、倒”的道理!上指,你说是正;下指,你说是倒;这根本就是一种颠倒!像这样颠倒,只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互相换一个位子而已,手的本身并没有两样。

O2以心倒无失合喻(分三)
P1标名合定 P2身无正倒 P3正倒从心
今P1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那么这样,由这个迷中之迷,你要知道,你这个身与诸佛如来清净的法身,这么彼此类推,来发明这个“见性”:佛的身,就叫“正遍知”;你们的身,就叫做“自性的颠倒”。如来正知一切,也遍知一切,知道什么叫“正”,什么叫“倒”。而你们就是颠倒过来了,以正为倒,以倒为正。

P2身无正倒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佛又说,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你好好观察观察、审视而观,你的身比起佛的身,叫“性颠倒”的这个名字,从什么地方出来的?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阿难听得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样是正,怎么样是倒?“瞪瞢”,也就是瞢瞢然不明白,好像盲目的人看不见东西。在这个时候,阿难和所有在法会的大众,瞪起眼睛,瞻仰于佛,眼睛连眨都不眨了;也不知道身、心这个颠倒在什么地方?都迷了!

P3正倒从心(分三)
Q1标如来慈悲告众 Q2引昔教以明正相 Q3责遣认以明正相
今Q1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因为阿难请佛兴大慈悲,佛就令阿难遂心满愿。在这时候,佛生出一种慈悲的心,怜悯阿难和在会的大众,就发大声音,普遍地对所有在会的这些人说。

Q2引昔教以明正相

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诸善男子:诸位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我以前常常讲过。讲过什么呢?色法、心法、诸缘,和心所法,所有这些缘生的法,都不出我们现前的一念真心。

“色”,就是色法;“心”,就是心法。“心所使”,就是心所法。按照《百法明门论》所说:

色法十一心法八 五十一个心所法
二十四个不相应 六个无为成百法

“色法十一心法八”,色法有十一种。心法,就是八识心王,这有八种。

“五十一个心所法”,心所法有五十一个。

“二十四个不相应”,有二十四个不相应法,它与色法、心法都不相应,与无为法也不相应。

“六个无为成百法”,有六种无为。上列合起来,共计是百法。

“诸缘”,这缘有四种──(一)亲因缘:就是比较相接近的。(二)增上缘。(三)次第缘:这又有一个名字,叫“等无间缘”。(四)所缘缘:所缘的这种东西。

那么“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所有缘生的这种法,都是不出我们现前的一念真心。所有的法,所谓山河大地、房廊屋舍、森罗万象,从什么地方有的呢?都是从我们人心里生出来的;一切一切的这些个东西,也都包藏在我们心里头,不是心被这些个东西包括着。如果你认识你本有的真心了,这些个东西也都没有了!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你这个身和你这个识心,都是妙而又明的这种真精妙心当中所现出来的。“汝身汝心”,“身”,就是现在你这个身;“心”,哪一个心呢?这个是识心。那么是不是在这个识心之外,另有一个妙心?不是的;就在这个识心本体上,就有个妙心。不过我们人不知道用,所以就以为这个识心就是我们的心了;其实这是认贼作子,所以就变成颠倒了!

Q3责遗认以明正相(分三)
R1怪责遗真认妄 R2法说认遗之相 R3喻说遗认之相
今R1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我说,你们这一班人怎么都把这常住真心失去了?这本来就是圆满微妙而又光明的这个心,这种非常宝贵光明的妙性,你们怎么失去了呢?而“认悟中迷”,你认为你是明白了,实际上你并不明白!不明白什么呢?不明白你这个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你不知道你有圆妙明心宝明妙性,却以为你所知道的那个识心,就是你的心了。你以为你明白、你了悟这种的心;其实这是一种迷,你没有明白!这就是你的颠倒,也就是你认贼作子这种的毛病。

R2法说认遗之相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我对你们说的“色、心”这个法,什么叫“色”呢?我现在告诉你!这个色法是“晦”,晦也就是一种黑暗表现;“昧”,昧也是不光明,就是很黑暗的。很黑暗的什么呢?这空。“晦昧为空”,就是很黑暗的,就变成一个顽空。“空晦暗中”,在这空又不光明里边,“结暗为色”,暗结集到一起了,这暗的情形,就变成有一个“暗”的形色了,这黑的色存在了;这算一个“黑色”。“结”,就是结集到一起了。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结集到一起,有了形色,然后就搀杂上了这种妄想。由妄想和这个色相,又结成一个身。

前文说“晦昧为空”,晦昧也就是这个无明。这无明虽然说无明,但是你看不见的,所以它就等于顽空了!在这个空和无明的里边,“结暗为色”,就有一个形色产生,这也就是“无明缘行”这种的道理。“色杂妄想”,既然有了形色,这色又生出一种妄想。这妄想是什么呢?就是那个“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想相为身”,就是因为妄想造成这个身体,也就是“名色”。这是十二因缘里头的道理。

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聚缘”,这种种的因缘,聚集到一起。“内摇”,这个时候,也就可以说是有了眼、耳、鼻、舌、身、意,有了六入。“聚缘内摇”,这也可以就说是“名色缘六入”。有了六入,这就有了触,所以“趣外奔逸”,这也就是一种触。怎么叫“趣外”呢?“趣”是走;走到外边去了。到外边去,就各处跑,这叫“奔逸”。“奔”就是奔跑,从这儿跑到那儿去,从那儿又跑到另一个那儿去,也就是这妄想心可以奔跑。那么这个“触”,也可以说奔跑,好像那小孩子有触觉了,这也叫奔跑。但是各处奔跑,因为自己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昏扰扰相”,不知道往什么地方跑。昏扰扰,这个扰扰就是乱跑的样子,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东南西北,分别不清。“以为心性”,那么就以这种不明白的,做自己的心性。

自己既然不明白,所以就好像丢了似的。丢了什么呢?把自己那个真正的圆妙明心宝明妙性,都失去了。这个失去不是真失去,就是好像失去而没有失去。因为以昏扰扰的这种相,做我们心性,没有用圆陀陀、光灼灼那种光明的心,所以就昏了。“昏扰扰”,就是以不明白、不光明的这个做自己的心了。

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那么一旦有这种执迷不悟、迷而不悟,就认为自己这个真心,在色身之内。

一般的人都认为心在这个身里边,这是一个最大的错误!我们这个心并不在身里边。那么在身外边吗?也不是!因为不是心在我们身里边,而是我们人在这个真心里边。

所以才说,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你不明白,从你这个色身,往外到所有山河、虚空、大地、房廊屋舍;这种种的东西,都是你本妙明心,“真心中物”,是你那个真心里头的东西,不是你这个心外边的东西。所以你要知道,我们这个心包罗虚空万有,不是虚空包括着我们。你若明白这种道理了,那你这个真性就没有丢,你这个真心也没有丢!

以上内容为大德宣化高僧开示,更多内容详见《大佛顶首楞严经》宣化上人经典浅释,宣化上人法汇,可以网络搜索“宣化上人法汇”,打开法界佛教总会·万佛圣城网站,跟随佛祖菩萨高僧修善念佛,来世出生于没有苦难的佛国。#心中的净土[超话]#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仿佛从来没变过。

人生更多时候,需要的不是一梦繁华,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一份静谧之美。

古人以冬为三余。

予谓当以夏为三余:

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

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

古人诗云"我爱夏日长。"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

秋听虫声,冬听雪声;

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

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

方不虚生此耳。

读经宜冬,其神专也;

读史宜夏,其时久也;

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

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春风如酒,夏风如茗,

秋风如烟,冬风如姜芥。

花不可以无蝶,山不可以无泉,

石不可以无苔,水不可以无藻,

乔木不可以无藤萝,人不可以无癖。

水之为声,有四:

有瀑布声,有流泉声,有滩声,有沟浍声。

风之为声,有三:

有松涛声,有秋叶声,有波浪声。

雨之为声,有二:

有梧叶荷叶上声,有承檐溜竹筩中声。

山之光,水之声,月之色,花之香,

文人之韵致,美人之姿态,

皆无可名状,无可执着。

真足以摄召魂梦,颠倒情思。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所谓美人者:

以花为貌,以鸟为声,

以月为神,以柳为态,

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

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

吾无间然矣。

种花须见其开,待月须见其满,

著书须见其成,

美人须见其畅适,方有实际。

否则皆为虚设。

月下谈禅,旨趣益远;

月下说剑,肝胆益真;

月下论诗,风致益幽;

月下对美人,情意益笃。

笋为蔬中尤物,荔枝为果中尤物,

蟹为水族中尤物,酒为饮食中尤物,

月为天文中尤物,西湖为山水中尤物,

词曲为文字中尤物。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

菊令人野,莲令人淡,

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

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

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艺花可以邀蝶;垒石可以邀云;

栽松可以邀风;贮水可以邀萍;

筑台可以邀月;种蕉可以邀雨;

植柳可以邀蝉。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

有力量济人,谓之福;

有学问著述,谓之福;

无是非到耳,谓之福;

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对渊博友,如读异书;

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

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传;

对滑稽友,如阅传奇小说。

酒可以当茶,茶不可以当酒;

诗可以当文,文不可以当诗;

曲可以当词,词不可以当曲;

月可以当灯,灯不可以当月;

笔可以当口,口不可以当笔;

婢可以当奴,奴不可以当婢。

天下无书则已,有则必当读;

无酒则已,有则必当饮;

无名山则已,有则必当游;

无花月则已,有则必当赏玩;

无才子佳人则已,有则必当爱慕怜惜。

居城市中,当以画幅当山水,

以盆景当苑囿,以书籍当朋友。

楼上看山,

城头看雪,灯前看月,

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

另是一番情境。

赏花宜对佳人;

醉月宜对韵人;

映雪宜对高人。

风流自赏,只容花鸟趋陪;

真率谁知,合受烟霞供养。

我不知我之前生当春秋之季,

曾一识西施否;

当典午之时,曾一看卫玠否;

当义熙之世,曾一醉渊明否;

当天宝之代,曾一睹太真否;

当元丰之朝,曾一晤东坡否。

千古之上相思者,不止此数人,

而此数人则其尤甚者,故姑举之以概其余也。

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

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

凡事不宜痴,若行善则不可不痴。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

看书不难,能读为难;

读书不难,能用为难;

能用不难,能记为难。

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

山水亦书也,

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善游山水者,无之而非山水:

书史亦山水也,

诗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

鸟声之最佳者,画眉第一,

黄鹂、百舌次之。

然黄鹂、百舌,世未有笼而畜之者,

其殆高士之俦,可闻而不可屈者耶。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

极琴心之妙境;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

极手谈之妙境;

「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二句,

极泛舟之妙境;

「胡然而天,胡然而帝」二句,

极美人之妙境。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

可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书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白发飘然。

识分知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始务巢安。

如龟居坎,不知海宽。

灵鹤怪石,紫菱白莲;

皆我所好,尽在吾前。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

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游哉,吾将终身于其间。

世间风雅,莫过与此。


【什么是“水木清华”?浅谈《滴天髓》所说的“成象”的基本条件。】

“金白水清”,“木火通明”,“水木清华”,这些词大家都一定非常熟悉了,尤其是与其相关的八字格局大家更是烂熟于心。八字的格局来源有很多,有从十神而来的,有从“形”而来的,也有从“象”而来的,如前面我们所说的这几个格局就是从“象”而来的。
《滴天髓》中有“形象”之说,其中的“形”的关注点在单一的五行是否旺,而“象”则主要关注于两个不同的五行,这似乎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但其实并非如此。《滴天髓》中说:“两气合而成象”,《渊海子平》中说:“两行成象”,从这两句话来看,似乎《滴天髓》所说的“成象”的标准一定要是“两个五行”而不是一个五行,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象”似乎有点区别,这是对古人的误解。

成象只能是两个五行吗?
要理解《滴天髓》中“成象”的真正含义,我们还要翻阅《三命通会》。在《三命通会》中有这样一段话完整的解释了什么是“成象”。书中是这么说的:“凡五行取象,本象取本象,如甲乙丙丁木火象之类。化象取化象,如戊癸丁壬,亦木火象之类。……火土多毒,火木多聪,火水多昧,火金多烈,木火文彩,木水清奇,木金方直,木土毒害,水火智慧,水木智仁,水金秀丽,水土重浊。各以五行之性推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个五行也可成象,而不是一定要两个五行。

八字中的“两行成象”,有可能来自于“神趣八法”中的“照象”,两者都是以两个五行各自成象而来。这两个五行之间必须要互相之间有益才行,如果互相之间无益,则成象也不一定好,比如前面所提及的“水土重浊”就是如此,而“金白水清”则因为金生水旺,且各自秀丽所以为好。

说到这里,对《滴天髓》熟悉的朋友就会提出质疑了,因为我前面说的某个概念是错误的:在《滴天髓》中并没有说只有两个五行才能成象,因为《滴天髓》中还有“独象”和“全象”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五行可以成象,两个五行可以成象,五个五行也可以成象(《滴天髓》的注解者认为最多三个五行可以成象),不用拘泥于数字。
两行成象的判断标准
很多人问我:“我这个八字是不是木火通明”?我的回答一概是:“好像是”。为什么我要这么回答,原因很简单,八字的成象从来就是一笔“糊涂账”,跟“从格”的成格条件一样糊涂。比如《滴天髓》原注中的要求是“天干属木,地支属火”者为成象,也就是说把条件严格限制在了干支之间,但八字有四柱,某一柱成象了,其他柱要怎么判断?因此任铁樵对原注解直接忽略而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两气双清,非独木火二形也如土金、水相生各半五局”,也就是说八个干支每个五行各占四个就是“两行成象”。如果以任铁樵的定义,则“水木清华格”的成格条件是八字中有四个水,四个木,不能有其他五行。

光是《滴天髓》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了,那么《三命通会》是怎么说的呢?《三命通会》对“两行成象”的判断标准仍然是“两行各半”,但跟任铁樵的“八个五行各自一半”又不一样,是“四柱两半”。什么是“四柱两半”?就是四柱中每柱的干支都要求是一个五行,然后两个五行各占两柱,比如书中举例的“韩学士:戊戌(干支土)、丁巳(干支火)、戊戌(干支土)、丁巳(干支火),火土成象”,显然比任铁樵所定的入格条件更严格。

虽然《三命通会》所定义的“成象”判断标准很严格,但书中有些地方的描述却并非严格按照这个标准判断,比如“壬申、壬子、甲戌、丙寅,会印归禄,水精火神之妙,木火通明之象”,将一个八字既断为“水火成象”,又断为“木火之象”,显然万民英所用的成象条件也是似是而非的。

因此,如果宽泛来说,八字中有两个五行占最大比例就是两行成象,如果严格来说,需要两个五行的干支各占一半,因此,“水木清华”最基本的入格条件就是水和木要各占一半。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活动:公路帐篷露天电影活动活动时间:2017年7月26日~30日活动地点:红旗街无线电厂西街(万达文华公馆世界电影文化街内)参与资格:捐助过永吉灾区或者希望捐助
  • #晚餐吃什么# 盆地人民对于海鲜的热爱不是一般大这家大排档的老板脾气也是很有特色售罄菜品偏偏说不好吃可以点别的菜蟹蟹面是其招牌,浓郁入味儿到不行咸蛋黄炒蟹下酒我
  • 婚姻忠告如果你和你的老公没有共同语言,不沟通,三观不合,那就把他当做一个朋友就可以,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总是想着去改变他,刻在 骨子里的教养和性格是改不掉的
  • 虽然标题写的是我,但整篇文章都是作者在发表宏论,只是在中间有一句话提到“一名叫赵燕菁的教授提出,如果真的想要拉动消费,那么就要给年轻人免费发房子”既没说来龙,也
  • #时代少年团[超话]##时代少年团 星芒初现# 我家有7个崽子,每个崽子都有1000w个人守护啦,未来的路一起走,未来的日出一起看,未来的海也一起看,未来的美食
  •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标准俯卧撑的10大要素:1、手掌略微向外旋转,不要向内旋你的手掌。8、动作过程中向下吸气,撑起呼气... 【妆容“翻倍持久”的秘密】很多妹
  • 男号的话,绮丽的那个仙鹤很不错!(想知道女号九千岁,岚和绮丽有啥可买的,男号都可以,如果可以,希望带图hh)以下是我推的单件(其实是想秀穿搭(gun)P1推绮丽
  • 我想,我会去的,一个人,一个人,一个人…… 然后,不管如何,我还是我,还是会笑着继续努力的生活。 不惶恐,不烦心……就静静地走一走。
  • ”给他的花束没有收,意料之中,他说自己没有地方放,“可是就是买给你的啊”“那我转赠给你吧”恩,这个说法很官方,或者说,很绅士,OK我接受。真正的浪漫是我从前在你
  • 当你从这些经历中走过来的时候,你便会得到灵魂上的升华.感谢经历,它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都是阳光灿烂,鲜花与喝彩,而更多的是人心叵测,各怀心事.当你因为你的真挚
  • 此事,位于河南省东部的李密,军事力量比较强大,他发表了一篇声讨隋炀帝的文章,上面有一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竹难书一词便由此而来
  •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于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不足焉,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
  • 正如查尔斯·兰姆所说,一个真正的爱书人,只要他还没有因为爱洁成癖而把所有的老交情都拒之门外,那么,当他从旧书铺获得一部旧版的《汤姆·琼斯》或是《威克菲尔德牧师传
  • “10年来,新区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戈壁荒滩上,初步建立起了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综合性新城,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民生
  •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有的人喜欢把自己的美貌当筹码,可是天秤女不一样,她们虽然拥有高颜值,却没有公主病。和射手女相处完全是零压力,她爱玩爱闹,拥有无限的热情,同时她
  •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 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它的时候 | 马可·奥勒留 、何怀宏译❖ 这是第二次读沉思录,这本书的译本很多,之
  • 但观众不知道的是其实《上海故事汇》LOGO 在设计之初有4个选项,图一是两片绿叶组成的一个飞翔的鸟,象征《上海故事汇》的起飞和美好远景;图二是两片绿叶和三个人,
  • 如果不清理,积满了灰尘导致散热性能降低,你的笔记本电脑将会又慢又卡,甚至在这30多度的夏天,能当烧烤盘了,无论你怎么清理缓存,重置电脑都起不到什么大的作用,要软
  • 这是今天最高兴的事,魅惑余大大收腹衣一直被模仿却永远没法超越, 同样是85/条的收腹裤,你的被客户扔了因为好多黑毛毛,穿一次还脱丝[发怒][发怒][发怒]
  • #上海领养# 两个月不到点小奶猫求领养,这群小猫就是医生检查不细心以为公猫阉掉了然而只是隐睾,疫情期间又不能出门导致的[允悲][允悲][允悲]5月3号生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