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实的解脱道# (16)
(续 第二章)界观:

界其实就是‘类’的意思。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界有【特性】的意义,说到界,就知道有它的特性,就是这样的意思,古(代翻)译为【持】,持就是保持的意思,即一般说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与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我们也可以讲水有水的通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

比方说地球那么大,其他国家的水跟我们这边的水,它特性是一样的。此六界,无论(你把它称)为通性也好,或者称之为特性也好,它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也就是说这个色法,我们这个色,眼、耳、鼻、舌、身包括五脏六腑,小至细胞,这一类,它都是由四大构成。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界又被解说为「因性」,因即是因素。

地、水、火、风四界,为物质的四种特性。所以《杂含》(卷三·六一经)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

所有色,我们用现代语言来讲就是所有的物质,它都是不离地、水、火、风四大,也具备它的特性。

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

这里就回归到佛法讲的,五根就是眼、耳、鼻、舌、身,五尘就是色、声、香、味、触,这些都是四大所造。四大说,不是佛陀的发明,印度早就盛行,古希腊也有这样的说法。

佛陀既采用四大为物质的特性,因素。因为佛陀采用四大为物质的特性来说法,所以对四大应略为解说。这个应略为解说,就是导师来做一些简单的叙说,让我们能够明白,四大到底是在指什么,到底是什么叫特性。

地、水、火、风,为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的,所以也称为四大。四大极具普遍性,作用又是极大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四大所组成的,所以称为四大。

人类重视此常识的四大,进而推究此四大的特殊性能,理会到是任何物质所不可缺的,所以称为能造。

推究此四大:经对四大的分析、推理或探究,理会到:理性的认识到:任何物质所不可缺的。所以称为能造。

这辨析推论所得的能造的四大,是为一般物质——色所不可缺的,只要有物质的现象成立,它就有四大的特性在,所以说「四大不离」。四大不离就是你随便捏一个物质,它都有四大的特性,它也是由四大所造的,叫四大不离。所以人临命终前,佛法里面这个推说就是四大分离。那是指正常的老死,四大分离就是指这个生命的特征,老死前,本来胖胖的,人渐渐瘦起来,为什么瘦起来,他吃不进去了,就是吃进去,他也不可能消化吸收,他的功能已经衰减,但是他这个生命只要活着,还要消耗能量,这个精神活动要靠物质来支撑的,那这个肉体就开始转化,慢慢就消瘦、消瘦、消瘦,然后排泄还在进行,大便拉不出,小便还在拉,那么这个水大就分离,到最后临终的时候,体温渐渐没有了,火大就分离了,这个是从大的现象来说。但是如果你再去分析,这具尸体它还是四大组合的,哪怕是烧成骨灰,这个骨灰里面还是四大组合的,它也是缘起的,它本性也是空。所以我就说:最亲爱的人也会离你而去,再好的朋友到时候也会远离你,金银财宝你也带不走,唯有佛说的正法与你不离不弃,为什么?就算你烧成一堆灰,这个灰也是显示着佛说的缘起性空。一堆灰,这堆灰的现象也是因缘所生,它的本性是空,它不是实有的。

地即物质的坚性,说它地大,就是因为它有物质的坚性。你看大地它有承载力,101层的大楼,它能够支撑,当然你要考察过,如果是沼泽地的话就麻烦了。地有这个承受能力称为坚性,作用是任持,任就是堪任的意思,它能承担;持就是它能够让它保持在这个状态,有这个作用称为地的坚性。所以我们要理解四大,在人体里面这个色法上面,你怎么去观察四大?你不能说去看这个皮肤,肉跟土地一样的颜色叫地大,不是的。骨架,地的坚性比较明显,没有这副骨架的支撑,这一团肉它不可能矗立。手指甲和牙齿地的坚性也很明显,这个肌肉也有地的坚性,只是没有骨架那么明显;桌子,地的坚性很明显。所以这个坚性,它是特性不是特征,如果是特征,水的那个表象就是特征,地的特征你也就看到了。特性呢,要靠思维的,用智慧观察的,而不是用肉眼看的,就是肉眼看到还要透过思维的。比方说海绵,海绵很柔软,但它也有坚性的,如果这块海绵,你放一个能够承受的东西上去,它不会塌下去,那一点点支撑力就是它的坚性,但是如果超过它的承受力,它的坚性就显示不出来了。

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为摄聚,

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为熟变;

风为物质的动性,作用为轻动。

随拈一物,莫不有此四大的性能,

后面导师都有解释,我这里就不解释了。

你随便抓一个东西,它都具备四大的特性,如果没有,即不成为物质。说的那么肯定,随便抓一个物质它都有四大的特性,没有就不能成为物质。

地与风相对,水与火相对。

地是稳定,风是轻动,所以说地与风相对。

水是摄聚,火是分化,所以说水与火相对。

地以任持为用,就是它的这个功能有支撑的作用,因为它有坚定的特性。如桌子的能安放书物、即因为桌子的体积,在因缘和合中,有了相当的安定性(也就是稳定性),但是这个安定性是(有限度的,超过限度即变动),能维持固定的状态。

举例说明:鸡蛋的蛋壳那么薄,如果一不小心它就会破碎,但是它有没有这个地的任持的作用?有没有地的坚性——特性?有啊。由于它有这么一个薄薄的蛋壳,它能够起到保护内在的东西,保持鸡蛋的完整性。但是这个蛋壳,它的坚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它的限度就会破裂。细胞,看上去跟软体动物一样的,它也有它的坚性,它能维系那个状态就是它的坚性。比方说水母,水里面的水母,没有骨架的,但是这个水母能够维系那个状态的那个特性,就是地的坚性。气球,你吹足气以后它有没有弹性?它能够承受的那个能力就是叫做地的坚性,如果超过它的承受就不行。水有摄聚能力,面粉啊、水泥粉啊、沙啊,它是散的,你一加上水,它就能调和形成团,这就叫摄聚力,这个摄聚力就是水的特性。

坚定的反面,即轻动性,轻动就是风的特性。

如物质而没有轻动的性能,那永不会有变动的可能。

佛在三九六经里面讲风的特性,佛举眼为例,说风的轻动就是什么?眼球的轻飘动摇,不是有一股风在里面吹叫风的轻动,物质的轻动称为风的特性。我们都知道风是动态的,那么只要这个物质是属于动态的,这个就是风的特性。比方说心脏在里面搏动,心脏是物质,心脏搏动就是风的特性;气血在身体内循环,气血循环即是物质的轻动,气血循环的这个动态,就是风的特性;我们的舌苔说话的时候它要动,吃饭的时候要动,这舌苔是物质,它的轻动就是风的特性,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地是物质的静性,静性就是地的安定性,风是物质的动性,所以这成为物质的两大特性。如果没有风的轻动,物质永远不会变动,那也就是常。所以熟变既有温度也有风的特性。比方说我们炒菜,要使这个菜入味,什么叫入味?就是那个咸味、鲜味有没有入进菜体内,做笋或者做豆腐或者做芋头,如果没入味,吃起来里面淡淡的,外面是咸的;要是入味了,里外那个味道都一样。那味是怎么进去的呢?我们加的调料如盐、酱油或是糖,然后加到汤里面它会融化,这个固体在汤里面融化的过程,就是物质的轻动,风的特性。然后它还会渗透到这个豆腐啊、笋啊这个机体里面去,这个渗透进去是不是物质的轻动?这就是风的特性。当然啦,你如果用火给它加热,菜就膨胀,这即是火的分化,味道渗透会快一点。如果你不用火加热,比方说我们腌咸菜不用火,常温下它也能进去,会慢一点。所以其实这个调味品渗透菜体内,就是物质的轻动,风的特性。我们大殿里面点一根香,香点在大殿里面,外边都能闻到,为什么?它那微细的物质在空气中游离,即是物质的轻动,有的说这个是风吹出去的,你在静室里面没有风,它也动,也能闻到,这个就是物质的轻动,风的特性,这样能理解吧。

水有摄聚的作用,如离散的灰土,水分能使之成团。物质的集成某一种形态,也要有此凝聚的性能;摄引、凝聚,即是水界。

我们来举例:砖头,砌墙的砖,它一开始用的原料是黏土,那光是黏土不够,还要什么?水。那黏土加上水,还要搅拌,搅拌的目的是让这个水能够匀称的分布在黏土里面,使这个黏土具有摄聚性,那么黏土搅拌好以后出来,原来是人工,要摔这个砖坯,现在是机械,那出来以后这个砖成型,不离水的摄聚能力,没有水它不可能成型。砖胚制成后,还要放在荫棚里面晾干,不能直接进窑的,晾到一定的程度,再进窑洞,焙烧,烧到1000度以上,然后撤出来。请问:这块刚刚出炉的砖此时有没有水分?但是它有没有水的特性?有啊。你从这里就可以理会到,物质的集成某一种形态,也要有此凝聚的性能,这就是水的特性。地里面种的菜啊、豆啊、茄子啊、辣椒啊,它要不要水的特性?要啊。比方说有时候我们种萝卜,干旱的天萝卜就长不大;下雨下的太多了,萝卜长到后面就裂开了,这是不是跟水的作用有关?水分太多了,它来不及了,‘砰’都裂开了,干旱的时候呢,它老是这么一点点,所以这个四大它的功效就是这样。

火的作用是熟变,如人身有温暖,可以消化食物,一切固定物的动变,都由熟变力,使它融解或者分化。

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铁矿石啊,铁矿石进到高温炉里面去,进去以后呢,铁的成分就能结成铁块,那些土啊、石头啊,经过高温它就分解成铁渣,因为它比重轻,浮在钢水上面,通过铁渣口流出。钢水比重重,从下面放出来。这么坚固的钢铁碰到温度,会不会熟变?分化就是熟变嘛!做菜做米饭也是一样,遇到温度才会熟变(分化),没有温度就不能熟变。这个熟变也有它的规定的,比如说水,从常温开始烧到100度,过程都在熟变中;水果在树上成熟也要有温度,太阳照射也能熟变;稻米要成熟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过那个季节?过了立秋种的稻米,它不能长成米的,为什么?地水火风的因缘,成熟的稻米如果没有太阳照射,树荫下的稻米你去看总是青青的,正常的它已经转黄了,这块还是青青的,所以这个都跟火大有关。包括我们人体的老化,跟体温有关的,为什么?寒冷的地方,人老的慢,新陈代谢慢。为什么印度那边、非洲那边的人老了快死了,还没有到多少年龄就死掉,温度有关系。为什么我们买来的东西放在冰箱里,会保留时间长一点,温度决定,这个是火大的特性。

水是凝聚的,向心的功能,火是分化的,离心的功能,这又是物质的两性。

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的,只要有物质它就有四大,相互依存它不会分离的,这个世界上找不到物质是由三大组合的,没有的!它绝对是这样。是从它的稳定、地的特性,流动、风的特性,凝合、水的特性,分化、火的特性,这个过程中所看出来的。所看出来的这个‘看’字什么意思,既要看到表象又要透过思维、分析,而不是说只是看,你不思维不分析,怎么能总结、归纳出来。

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又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坚定而又分化;一切物质在这样不断的过程中,不断的过程中哦,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它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凝合、分化,再凝合、再分化,这是物质通遍的特性,通遍,只要是物质都是这样,是为物质成为物质的因素。通遍,就是通一切、遍一切物质的意思,只要是物质它就是这样的四种特性。(待续)

【“制定了目标却无法走向它”,也许因为你错失了生命的“意义感”】人类理解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最近一直在看亚隆的书。存在主义系列的书,总是关涉那些生命深处的、本质的东西,需要不断地思考、感悟,所以总感觉读地很慢。
为了加速阅读,我已经学了一些快速阅读法,不过还没有在这种书上试验过,不清楚会不会有所帮助。
看亚隆的书,感觉他就像个天使——真诚、毫无保留地描绘出自己和来访者的“相会”。今天,就亚隆的启发,我们来谈谈“无意义感和价值”这个话题。

01
存在主义视角的“意义”
人类是一种追求意义的生物。
不幸的是,我们是被抛入(萨特的说法)到世界上的。如何在本来没有意义的内在世界,创造出一个“意义”,足以令我们“忍受”生命的无常和诸多痛苦,这就成了人一生的课题。
按照亚隆的说法,绝大多数“病人”(他所指的病人不仅指去寻求心理治疗/咨询的人,还有严重精神疾病的人。)都因为缺乏生活的意义感而饱受折磨。
人们需要意义感来满足自己,对抗从空虚、无意义感产生的焦虑。一名来访者的话表达了这一点:
“我觉得十分空虚,每天晚上看电视让我觉得自己毫无目标,毫无用处。”
“如今我已50岁了,却依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无意义感”的焦虑呢?
很多人会通过立flag、定目标来“感受存在”。
尽管督促自己“要自律”,面对这些官宣的或者自我宣告的“目标”,很多人却往往走不下去,没有足够的心力去执行计划、坚持行动。
很多人对此会开始自我怀疑,越定目标越挫败,越努力越达不成。其实,这还真的不是“自律”、“意志力”之类的问题。
需要好好审视一下:
你是在用这些目标逃避无意义感引发的焦虑、填充自己的生活,还是在朝真正符合自己生命发展的方向前进?
符合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目标,或者是顺应你的天赋和优势的,或者是令你感到非常喜悦、焕发生命活力的。
此外,当你真的走在符合你自己生命的轨道上时,你不会去想“达不成”怎么办,因为你最要紧的目标只有这一件,这个目标和你生命的存在本身是紧紧相连的。成功、失败;达成、达不成,在你都不再是问题。你可以停下来休息,也可以继续,但是你深深地清楚你在“对”的路上,你愿意把你有限的生命能量倾注在这里。

有了这样一个“方向”,再制定目标就不会迷路,不会出现上面那种无法坚定地走向目标的情况了。
所以,存在主义视角中的“意义”,是用来抵御“存在性焦虑”的,我们生来面临的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内在世界,必须要从无中生“有”,一个人才能从这种“没有意义”的焦虑中解脱。
但是在我看来,这种“意义”感,无法用头脑来判断,必须用心来寻找。这个“意义感”是只属于这一个人的,也是顺应这个生命发展方向、顺应这个灵魂的进化方向的。
只有这样的“意义”,才能让一个生命充盈饱满;只有这样的“意义”,才对一个生命而言,是有效的。
02
“意义感”直接关涉“自我价值”
当一个人感觉生命毫无意义的时候,可能会不想要活着。这其实是在说,“我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比较复杂,有一个“自我价值系统“存在,影响着你对于“意义感”的感知。你的自我价值感是如何建立的,是否有一个核心稳定的自我,不受外在的评价系统影响?
整合破碎的“自我感”是不大容易的,但这是很多寻求自我成长的人都在做的事情。只有把破碎的自我拼凑、整合好,才能拥有稳定的“自我价值系统”。大多数感到生命没有意义的人,是在这里还没有做好。
上文提到过,只有建立真正“符合自己生命发展方向”的目标,不是为了对抗无意义、填补空虚,才能畅通无阻地走向它。
但找到“生命方向”的前提,是已经建立好一个“自我价值”系统,换句话说,就是“知道自己是谁”(指剔除了一切“身份”的自己,作为一个生命存在的自己)。那些因为找不到生命意义而苦恼的人,其实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
如果自我价值感很稳定,在面对“意义感”时可能会比较轻松。只需要接受“必死”这一事实(存在主义四大主题之一),然后考虑「怎么样去活」就可以了。
这又关涉到了「存在」的另外两个议题:死亡和自由。「怎么样去活」,意味着「怎么样向死而生」,「怎么样去承担焦虑,做选择」。死亡和自由都是巨大的存在性焦虑。
死亡总能够让人觉醒。
人们往往能够在死亡面前洞悉自己过往的“无意义”的生命模式,听到自己生命的“呼喊”,进而产生巨大的改变,做出一些真正具有创造性的、符合生命发展方向的选择。
亚隆指出,当意义指向自我之外的事或者人的时候,那种意义感往往更深刻、更有力量。他的意思是“做一些利他、服务、奉献的事情等等。”
最后,对于“无意义”问题的处理方法,亚隆提出了建议:“我们必须做的是投身于所有可能的意义之一。「卷入」是最重要的。”他还援引了佛陀的教导,“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教,个人必须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03
灵性视角的“意义感”
投入存在、充分体验“意义感”的不同可能性、试错、奉献,这些寻找“意义感”的方法都没错。但是,这些寻找“意义”的方法,都是依托外在环境的。
这样找来的意义,也许真的符合我们生命的发展方向,却未必可以令我们坦然、喜悦。
存在主义战士萨特,并没有因为寻找到人生的意义就获得充盈感、变得喜悦。他给自己寻找到的意义,是“战斗”,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奉献和服务。然而这一切并没有令他快乐或喜悦。他没有战胜焦虑,死于长期药物滥用导致的身体疾病,他带着自卑阴影、操纵的渴望走完了轰轰烈烈的一生。
如果萨特这样的人生是你的追求,那就完全不需要再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了。“意义”的确不是“找”来的,是你所“创造”的。只要充分地“卷入”存在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尽可能让自己舒服地、充实地、喜悦地过好这一生,对“意义感”的认识可能需要再进一步。
从灵性视角来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反反复复地体验不同的人生,是灵魂成长、进化的需要。因此,你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佛陀曾教导人们,“烦恼即菩提。”我想,这句话也可以理解成“存在即意义”。可以完全面对烦恼,允许烦恼存在的时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问题其实是抗拒的态度带来的。
存在和“意义感”,也是这个道理。意义本身是只有人类才追寻的,一只蚂蚁、一只鸟儿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也能过得很好。不考虑“意义感”,一个生命本身也具有智慧运转良好。

但我们不是鸟儿,也不是蚂蚁。我们有一颗功能强大的大脑,事实上,我们是唯一会被自己的头脑(念头、想法)所折磨的物种。因此,思考清楚这个问题是非常好的,有助于我们进入灵性视角,对生命的广度和深度有更深的理解。而这些,会让我们的生命运转得更好。
那些“无意义感”,是作为一个生命本身的“呼喊”,它在祈求这个生命的主人,把能量导向那些真正能激活这个生命的活力的领域。

我们需要找到那些“如己所是”的存在方式。
假如,请你列出50件想做的事,放入三个同心圆里。在这些事之中,一定有一些是最核心的,是你作为这个生命无法舍弃的,也是最能够发挥你的天赋和才华的。可以作为你这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是“如己所是”的。
我们也可以参考占星学的视角,通过个人星盘,比较直观地看到此生的灵魂进化方向、天赋特质、冲突模式、最重要的议题等等,从而绘制出“如己所是”的样子。
总之,从灵性视角去看生命的“意义”,有两层含义:
首先,这个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它的存在是为了灵魂的成长、进化面对和跨越种种生命课题,体验不同的人生,增长智慧。
其次,意义感,并不是什么外部的东西,它深深地根植于这个生命本身的内部倾向性。找到那个“如己所是”的,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方式,就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物质实相中的存在意义。

更多“荐书、灵性成长、心理学“相关文章请关注公众号“默拾趣”(Mo-shiqu)。我是媄仪,一枚成长中的心理咨询师,身心灵疗愈者。陪你一起慢慢走,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成为你自己

航天员返回地球后,为什么都站不起来,要坐在轮椅上?牺牲太大了

太空是一个神秘而充满魅力的世界,许多人都十分羡慕宇航员,能飞上太空,领略宇宙独一无二的美景。

宇宙飞船着陆地球后,焦急等待的人们都盼望着航天员们早点出舱,一睹太空英雄的无限风采。然而,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出舱时间都十分漫长。

例如,我国神舟十号飞船安全着陆地球后,直到过了85分钟,三位航天员聂海胜、王亚平、张晓光才依次露面。

不仅如此,国内外许多宇航员返回地面后,一般都是由工作人员把他们从返回舱中抬出来,放到担架或者座椅上,随后再由航天医生搀扶护送到检查车里,甚至连欢迎仪式都是坐在轮椅上完成。

不禁让人疑惑不解,万里挑一的宇航员,按理说身体素质十分强大,为什么返回地球后身体变得如此脆弱,不仅需要被人抬出来,甚至连站一分钟都坚持不了?

我们先来大致了解一下航天员返回地球后,出舱前都有哪些安排。

航天员回到地球后,完成出舱三步曲
太空英雄们回到地球后,并不像我们平时到达一个目的地,收拾一下拎包就走,而是要静静等待且严格完成一系列工作安排。

第一步:等待地面搜索人员检查返回舱外观
返回舱着陆后,航天员依旧不可轻举妄动,先在舱内静静地等待。地面搜索人员会立即奔向返回舱着陆地点,检查返回舱的外观情况。若外观良好、烧蚀正常,即可打开返回舱的舱门。

第二步:等待医护人员检查身体
打开舱门后,工作人员依次展开各自的工作,科研人员会对返回舱的气体、微生物等进行采样,方便展开后续研究工作。

而另一边的医护人员则会对航天员们的身体健康进行初步诊断,询问他们的身体感受,同时还会帮助航天员们进行一些体能恢复。

第三步:适应地面环境
以上两步工作工作完成后,还是不能立马出舱,需要在座舱内停留一段时间,适应地面的重力环境。在太空中待的时间越长,重返地球后,对地球重力再适应的时间也越长。

即便已经在座舱内休息适应了一段时间,真正出舱后时,航天员们也依旧是被人抬着出来,无法站立,需要坐在轮椅上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航天员出舱后,为何站不起来,要坐在轮椅上?
我们都知道,与地球相比,太空环境最大的特点就是失重,环境十分恶劣。人类在航天过程中要经受各种无法想象的艰难,例如巨大的加速度、噪音、震动、失重、太空辐射等等。

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航天员也要完成复杂的操作、实验任务。宇航员表面看似十分光鲜亮丽,实际上,他们在太空中的每一刻,身体各个部位都在经受着“大考验”,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肌肉和骨骼出现萎缩
在地球上的我们,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发挥支撑作用,能抵抗重力,而长期待在失重的环境下,人处于一种漂浮状态,由于缺乏运动和重力,身体的负担变得极小。

人类身体骨骼和肌肉的质量便会急速下降,出现萎缩现象,而这两种身体结构对生活在地球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骨头和肌肉严重受损的航天员们,返回地球后不仅要重新抵抗重力、承受自身的体重,而且还要支撑起重达几十斤的舱内服。

因此,站立行走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非常危险且致命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抬出飞船。

如今宇航员们为了让骨骼和肌肉萎缩的速度慢一点,每天会利用在空间站工作的业余时间“锻炼”大约2个小时。

立位耐力下降
在选拔航天员时,其中就有一项测试是“立位耐力检查”。那么,什么是立位耐力呢?

立位耐力,指的是人在安静站立时的耐受时间。通常来说,大多数人都能站立20-30分钟不会晕倒。

然而,航天员们长时间在失重下工作生活,重力消失,人体的心血管功能系统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的变化,原本积蓄在人体下肢的血液流到了头部或胸部。

重返地球时,受地球重力环境的影响,航天员的心血管功能一时之间无法迅速恢复。心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在地面站立时犹如“倒立”的感觉,立位耐力较差,很容易出现晕厥现象。

有研究数据表明,大约有20%的航天飞机宇航员和80%的国际空间站宇航员,返回地球后,会出现头晕或晕厥现象。

体液循环产生巨大变化,要尽一切可能地减少身体活动,避免加剧航天员身体各种循环系统的负担。

这也是为什么航天员们出舱时,时间如此漫长,还要躺在担架或坐在椅子上的原因之一,可真不是因为矫情。

空间适应综合症
长时间在太空失重环境下,宇航员的大脑前庭系统会出现紊乱,无法区分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

而航天员返回地球的时间非常短,整个过程大约只有半个小时,前10-15分钟是处于黑障区超重状态,除了听到航天器共振等噪音,航天员基本与世界完全失联。

再经过10-15分钟后降落地球,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人体大脑会认为自己仍处于完全失重的状态下,一时之间无法调整回对空间方位和重力影响的适应。

站立时会出现摇摇晃晃的感觉,有点类似于晕车、晕船的现象。因此,长时间驻留太空的航天员返回时,地面工作人员都会小心翼翼地抬出来,尽可能地保护他们。

此外,飞船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要承受比自身重量重十几倍的压力,非常容易造成呼吸极度困难、黑视、意志丧失等现象。

向航天员致敬
了解到背后缘由后,不禁让人鼻头一酸,航天英雄们的牺牲太大了,让人无比心疼!

我们听到航天员回答普普通通的几个字“感觉良好”,实际上背后隐含了无数的辛酸与奉献。

虽然每一位航天员都经历过异常艰辛的训练,但是这些巨大变化还是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难以想象的冲击力,那种恐怖的体验,也只有他们才知道有多煎熬。

向每一位伟大的航天英雄致敬!


发布     👍 0 举报 写留言 🖊   
✋热门推荐
  • #相声许岩[超话]#越过堆砌的试卷与书籍拾取别样的果实与欣喜纵然日月轮回翻山越岭即使春来秋往风吹雨淋那道光,依然是你前进的方向那地方,依旧是你不变的向往 星光不
  • 希望获得认定推介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要珍惜荣誉,进一步发掘乡村产业的功能价值,开发特色产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
  • .#脂20科学减脂技术##健康减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减##健康饮食##健康##减肥##减脂# ⚠️饮食注意隐性油和盐/例如饼干 例如钠 盐的一部分 钠x.
  • 可见他们的婚姻确实是很幸福的,张馨予也是很宠粉,经常为粉丝发照片,还为粉丝们推荐好用的东西。娱乐圈中的俊男美女可是十分的多,张馨予就长得十分好看,但很多网友在最
  •  微信是个小社会,能否及时回复透露出一个人的情商,情商高的人会懂你的不易,重视你的感觉,事事为你着想,处处为你考虑,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轻松自在,满满都是温暖,相处
  • #摩登兄弟[超话]# 刘宇宁这个尘世每一天都会有变化而你的坚持始终没变我们的追随亦不会停止我们会陪你一起努力将庸常过成不将就 只为铭记点滴只为以后的岁月可以依旧
  • 對此,台“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聲稱:“如果是隔28天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因為我們常常也是很多的疫苗要打嘛,通常就會建議隔兩周。”對於美國並未承認台“
  • "我和你的人生亲像是蚵仔面线,无味的人生若是有你就香"。因为从小得到过家人们无条件的爱、信任和支持,她知道什么是好的爱,所以爱少一分都不愿意
  • [羞嗒嗒]济南动物园人工饲养的孟加拉虎宝宝茁壮成长】【Bengal tiger cub in Jinan, E China's Shandong】Bengal
  • 我们知道,得到的系统故障信息愈多,则对故障性质、故障位置的判断和故障距离的检测愈准确,因此,通过对调度端数据库中已经储备了所有一次设备参数,通过共享EMS系统的
  • 】近日,网络上、市民中流传一则 “大连快封城了”的小道消息,引起部分市民恐慌,担心“封楼封门”囤积食品和生活用品。】近日,网络上、市民中流传一则 “大连快封城了
  • 更多详情戳链接:#OASIQ# #欧斯克家居# #欧斯克生活# #设计共赏# #家具设计欣赏# #室内设计# #户外软装# #户外家具# #家居好物# #别墅设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总台央视记者宋琎 范月鸣)【外逃20年 #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案#主犯许国俊被遣返回国】记者14日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获悉,11月14日,在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
  • 对那些可能存在隐患或者有必要提醒广大消费者群体的内容,在信息明确,问题基本可以确认的前提下我们都会跟进并且如实报道。主要原因是我们与用户的沟通方式可能存在着一定
  • 黄齐笑道:“老爷,这孟二牛是整个县里做木匠活最厉害的人 ,这些年赚了很多钱,咱们可以找理由拖延他的工期,一来可以从他身上赚钱,二免费得了一间修缮好的房子。”黄齐
  • #成都[超话]#恋爱的本质是心动婚姻的本质是陪伴不愿结婚,或许只是期待合适的ta出现想要离婚,或许也只是发现,ta原来不适合婚姻是一生的事情,选择踏入,就需要知
  • 大话西游经典台词❤️❤️|||❤️#如果不能跟我喜欢的人在一起的话,就算让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会开心哪。❤️#所谓自由,就是一种漂泊,我错过一次我辜负的爱人,我不
  • 这两天在看泰版《杉杉来吃》看见男女主我就点进去看了 因为这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泰国演员 李海娜和推哥[舔屏]一到他俩对手戏就磕死我了[舔屏]现在看到更新结束他俩开
  • 去年今日 因为好奇点开了以爱 到现在已经一年了 遇见我的两个宝贝也一年了好幸运认识bkpp呀 每天的幸福感都是双倍增加你们是纯真可爱调皮又勇敢的小天使 是你们让